高一物理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6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教學設計

高一物理教學設計1

提問:二戰時一位飛行員用手抓住了一顆飛行的子彈,這說明了什麼?

③動能具有相對性。

二、動能定理

1、表述: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2、公式:

3、推導:如圖所示,某物體的質量為m,在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恆力F的作用下發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求做功和速度變化的關係?

選擇學生的答案,投影學生的解答過程,歸納,總結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①

根據運動學公式:……②

外力F做功:……③

由①②③得:

三、動能定理的適用範圍

1、因為動能定理是在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上推匯出來的,其適用範圍在牛頓第二定律適用的前提下。

2、任何巨集觀的物體不論它是做直線運動還是做曲線運動,不論物體所受的力是恆力還是變力,也不論研究的物件是單個物體還是一個系統,動能定理都適用。

四、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1、確定研究物件,明確它的運動過程,並建立好模型。

2、分析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明確各個力是否做功,是正功還是負功。

3、明確初狀態和末狀態的動能(可將過程分段)。

4、用列方程求解(必要時注意分析題目潛在的條件,補充方程進行求解)。

高一物理教學設計2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要求學生會計算人造衛星的環繞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本節是第五節,萬有引力定律、圓周運動、天體運動都已經講過,從知識上講學生運用牛頓第二定律直接推匯出衛星的速度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實際上學生遇到衛星問題時總是感到困難和無從下手.究其根源是因為學生對地球、衛星的空間關係不清楚,學生無法從自己站立的一個小小的角落體會巨大空間中發生的事情.因此,用各種視訊、課件和圖片幫助學生建立空間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有了空間的圖景,對問題的認識和思考就有了依託.所以,本節課我使用了大量的`圖片和視訊來模擬、展示,讓學生有比較深刻的感性認識.

設計理念

通過對前幾節知識的學習,學生對曲線運動的特點、萬有引力定律已有一定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設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究,獲得新知識.重視科學跟生活、跟社會的聯絡,讓學生體會物理學就在身邊.體會生活質量與物理學的依存關係,體會科學是迷人的、是改變世界的神奇之手.

學情分析:

儘管學生對天體運動的知識儲備不足,猜想可能缺乏科學性,語言表達也許欠妥,但只要學習始終參與到學習情境中,啟用思維,大膽猜想,敢於表達,學生就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瞭解人造衛星的發射與執行原理,知道三個宇宙速度的含義,會推導第一宇宙速度.

瞭解人造衛星的執行原理,認識萬有引力定律對科學發展所起的作用,培養學生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

二、途徑與方法

學習科學的思維方法,發展思維的獨立性,提高發散思維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愉悅的學習氛圍,在探究中不斷獲得美的感受不斷進步.

學習科學,熱愛科學,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腦及圖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導.

2.執行速率與軌道半徑之間的關係

難點:

沿橢圓軌道執行的衛星按照圓周運動處理,衛星的環繞速度是最小發射速度.

高一物理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機械能,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2、正確推導重物自由下落過程中的機械能守恆,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知道它的含義和適用條件。

3、在具體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恆,並能列出機械能守恆的方程式。

二、過程與方法

1、學會在具體的問題中判定物體的機械能是否守恆。

2、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恆的觀點來解釋物理現象,分析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機械能守恆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觀點,理解和運用自然規律,並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1、掌握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理論推證和實驗驗證過程。

3、掌握機械能守恆的條件。

4、在具體的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恆,並能列出機械能定律的數學表示式。

教學難點

1、如何讓學生從事例中感受和猜想物體的機械能轉化遵循什麼規律。

2、在實驗驗證中如何處理紙帶,資料如何處理。

教學方法

情景創設法、分析推證法、探究與交流討論法。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視訊

回顧:動能和重力勢能的概念。

提問:什麼是機械能?

情景創設(視訊):瀑布、跳高

請同學們根據提供的情景,描述它們的'動能、重力勢能是如何變化和轉化的?

生:水從高處下落: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跳高:運動員向上跳高的過程中,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加;減小的動能轉化為增加的重力勢能。向下則反之。

通過以上事例的分析,你猜想減小的重力勢能與增加的動能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學生猜想:

現在就通過探究來驗證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

提問:要探究一個物理問題可以從幾方面來探究?

二、理論分析

下面以最簡單的例子從理論分析和實驗探究兩方面來研究機械能的轉化與守恆問題。

先從理論分析來研究重錘自由下落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恆

①如圖所示,忽略空氣阻力,設重物的質量為m,當重錘離地面高度為h1時,重錘具有的機械能是:

E1=EK1+EP1=

結論:E1=EK1+EP1=

②當重物繼續下落至離地面高度為h2處時,重錘具有的機械能是:

E2=EK2+EP2=

結論:E2=EK2+EP2=

③試著比較重錘從h1高處下落到h2高處時動能的增加量Ek與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相等嗎?(現在就從理論上去推導這兩個位置的機械能是否相等)

設問:如果相等會得出什麼結論呢?

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習過的動能定理或運動學知識分析推導得出△Ek =△Ep

既:

結論:由於動能的增加量△Ek與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相等,因此E1=E2

上面是從分析重錘自由下落過程中得出的結論。這個結論具有普遍意義嗎?

提問:物體在做斜拋運動時這個結論也正確嗎?

分析圖中斜拋物體的頻閃照片,你也能得出“斜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互相轉化,但在任一位置的機械能都相同”的結論嗎?(留給學生課後探究)

總結:研究證明,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不論物體是做直線運動還是做曲線運動,這個結論都是正確的。

機械能守恆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互相轉化,而且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即:E=EK+EP=恆量 三、實驗驗證

提問:如何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呢?

在現有器材的條件下,這節課推薦大家用自由下落的重物和打點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儀器和器材】

電磁打點計時器,學生電源,方座支架,直尺,重錘,紙帶,複寫紙,導線。

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引導學生:

⑴如何選擇紙帶

提問:某個位置的機械能能不能測量?怎樣測量?

⑵如何測量記數點的速度?即:V1,V2的速度。

⑶如何測量重物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mg△h和動能的增加量 ?並用這兩個量來驗證機械能是否守恆。

由於資料比較多我給大家提供了一組參考的資料表格,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更加具體的實驗步驟和資料表格。

資料處理參考表格(並藉助計算機數表軟體處理實驗資料)

學生分組實驗:

⑴老師及時觀察學生的實驗並與學生互動。

⑵實驗資料分析與處理

⑶學生彙報實驗結果

這節課我們藉助計算機數表輔助資料處理。這樣使我們處理資料更加的簡單,方便。 四、交流討論(作業)

一個學生騎自行車沿著斜坡自然下滑時,機械能是否守恆。

高一物理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平均速度概念;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地描述變速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義式,並會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關問題。

2、知道瞬時速度是精確描述變速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知道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一時刻或(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知道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的區別和聯絡。

3、運用平均速度的定義,把變速直線運動等效成勻速直線運動處理,從而滲透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它體現了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體現了用已知運動研究未知運動,用簡單的運動研究複雜運動的重要研究方法。

二、重點、難點分析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是運動學的重要概念,平均速度的提出,體現了用勻速直線運動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等效研究方法,即用變速直線的平均速度,就把變速直線運動等效為勻速直線運動處理。當然它只能是粗略地反映了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

應該強調,一個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時間內(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提到平均速度時,要明確是指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以上以百米運動員在10s內跑完全程為例,均可作有力地說明。

講平均速度的目的之一在於引出瞬時速度的概念。例如提出百米運動員跑到60m位置時的速度能加速到多大?為此可測運動員前後10m內這20m的平均速度;前後1m內這2m的平均速度;……即時間間隔(或位移間隔)取得越短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物體在某時刻(或某位置)的瞬時速度。

瞬時速度也可說成運動的物體從該時刻或該位置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可介紹"阿特伍德機"用此方法測變速直線運動的瞬時速度的方法。

教材上通過行駛中的汽車的速度計,既表明瞬時速度可測,又說明汽車的速度在不斷變化,而速度計則反映出這一變化的精確過程。

指明通常說的速度指的是瞬時速度,也可指出速度的大小稱為速率。

三、教具

汽車速度計。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我們討論了勻速直線運動。真正能做到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的位移都相等的勻速運動是很少見的。通常做直線運動的物體,一般要經歷從靜止到運動,又由運動到靜止的過程,在這些過程中,物體運動的快慢是不斷變化的。例如,飛機起飛的時候,在跑道上越來越快;火車進站的時候,運動越來越慢。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在相等的時間內位移不相等,我們稱之為變速直線運動。

(二)新課教學

1、變速直線運動

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位移不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變速直線運動。

也就是說,做變速直經運動的物體,在相等的時間內位移不相等,所以它沒有恆定的速度。怎樣來描述它運動的快慢呢?

例如,百米運動員,10s內跑完100m,可以說他平均1s內跑10m。這裡就給出平均快慢的概念。

2、平均速度

在變速直線運動中,運動物體的位移和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說明:這實際上是把變速直線運動粗略地看成是勻速運動。

例如:百米運動員跑100m用10s,他的平均速度

若這位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的速度勻速跑完100m,所用時間也為10s。

總效果相同。

這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運動研究未知運動,用簡單運動研究複雜運動的一種研究方法。

另外,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表明瞭物體運動的快慢。或許對於此百米運動員,我們很難找到他哪個1s跑了10m。

需要強調的是,10m/s只代表此運動員在這10s內(或這100m內)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m的平均速度,也不代表他後50m的平均速度。

例如,汽車在第一個10min、第2個10min和第三個10min的位移分別是10 800m、11 400m、13 800m,可分別求出它在每個10min的平均速度,以及在這30min的平均速度,見下表:

第1個10min 第2個10min 第3個10min 這30min

s/m 10800 11400 13800 36000

18 19 23 20

從表中可以看出,平均速度應指明是哪段時間的.。

還可以看出上述汽車是做變速直線運動,知道了車每10min的平均速度,就比只知道汽車在這半小時的平均速度,對汽車運動的快慢了解的更準確。

又如,要知道百米運動員通過的60m位置時的速度,方法有:可測他通過前10m到後10m這20m的平均速度;

可測他通過前1m到後1m這2m的平均速度。

……

選取的位移間隔(或時間間隔)越短,就越能準確地知道運動員通過60m位置時的速度。

若設想運動員跑到60m位置時,改做勻速運動,測出他以後勻速運動的速度,就知道了他通過的60m位置的速度。

3。瞬時速度

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變速運動,瞬時速度才能精確地描述變速運動。

例項:火車提速。

汽車速度計——用實物或圖顯示。

展示"物體運動速度"表——課本p。53。若認為以某一速度開始做勻速運動,也就是它前一段到達此值的瞬時速度。

可用"阿特伍德機"說明測變速運動的瞬時速度的方法。

五、課堂小結

什麼是平均速度?應注意什麼?

什麼是瞬時速度?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區別和聯絡。

通常說的速度應指瞬時速度,速度的大小稱為速率。

高一物理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1、形變:物體發生形變是力作用的結果,形變方式有形狀和體積的改變,任何物體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必發生形變,只不過有些形變程度很小,只有通過儀器及實驗手段才能明顯顯示出來,在力的作用下不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形變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彈性形變,一種是非彈性形變。

2、彈力:彈力是接觸力,物體間產生彈力,兩物體必須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兩接觸物體是否發生彈性形變,可用假設法來判斷,若假設接觸的物體間有彈性形變,則有彈力作用,若物體所處的狀態與事實不相符,則假設不成立,無彈力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什麼是彈力及彈力產生的條件;

②.知道壓力、支援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在力的示意圖中正確畫出力的方向;

③.知道彈力大小的決定因素及胡克定律。

2、過程與方法

①.提高在實際問題中確定彈力方向的能力;

②.通過探究彈力的存在,是學生體會假設推理法解決問題的巧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觀察和了解形變的有趣現象,感受自然界的奧祕,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彈力產生的條件及彈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內容及應用。

2、難點:接觸的物體是否發生形變及彈力方向的確定。

【授課型別】新授課

【主要教學方法】講授法

【直觀教具與教學媒體】 黑板、粉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問題1:力的定義是什麼?

——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問題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

——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使物體形狀發生改變。

問題3:能夠舉出一些外力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的例子?

——壓縮彈簧、擠壓海綿、用手彎曲直尺、小鳥壓彎枝頭、拉動橡皮筋等。

二、新課教學

(一)彈性形變和彈力

問題4:以上例子中各物體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物體的形狀或體積都發生了改變。

結論: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上面所舉的例子中,在外力的作用下物體的形變都非常明顯,用肉眼可以看的很清楚,但有些形變非常微小,無法看清。例如書本放在桌面上,桌面發生的形變;人站在地面上,地面發生的形變。這些形變我們需要通過儀器及實驗手段來判斷。任何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都會發生形變,只不過形變有大有小。

演示:①.用力擠壓海綿,海綿發生形變,鬆手後恢復原狀;

②.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斷裂,無法恢復原狀。

總結:物體發生形變,在撤去外力後,有些能恢復原狀,如例子中的海綿,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而有些物體由於形變過大,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從而不能恢復到原狀,這種形變叫做非彈性形變,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任何物體的形變如果超過了彈性限度,將不能恢復到原狀。

演示:①.被彎曲的直尺上放一粉筆頭,放手後粉筆頭被彈起;

②.被拉伸的橡皮筋上放一小紙團,放手後小紙團被彈飛。

問題5:為什麼粉筆頭、小紙團會被彈起?

引導學生回答: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會對和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就被彈起。我們把這個力叫做彈力。

問題6:如果粉筆頭、小紙團與形變的物體不接觸,會受到彈力嗎?

引導學生回答:不接觸一定不會受到彈力。

總結:彈力的產生需要兩個條件,直接接觸併發生形變。

(二)幾種彈力

學習了彈力的定義,我們通過幾種常見的彈力進一步來研究彈力的問題。 問題1:課本放在桌面上,根據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課本和桌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什麼呢?

——課本多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課本的支援力。

問題2:它們是彈力嗎?為什麼?

——它們是彈力,因為它們符合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觸並且發生形變。

教師精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由於重力作用而壓迫桌面,使書和桌面同時發生微小的形變。書要恢復原狀,對桌面產生垂直於桌面向下的彈力F1,這就是書對桌面的壓力;桌面要恢復原狀,對書產生垂直於書面向上的彈力F2,這就是桌面對書的支援力。

學生活動:靜止的放在傾斜木板上的書,書對木板有壓力,木板對書有支援力,知道學生畫出力的示意圖,分析壓力和支援力的方向。

物體;支援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指向被支援的物體。

引導學生分析靜止時懸繩對重物的拉力及方向。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懸掛物由於重力的作用而拉緊懸繩,使重物、懸繩同時發生微小的形變。重物由於發生微小的形變,恢復原狀時對繩產生豎直向下的彈力F1,這是重物對繩的拉力;懸繩由於發生微小的形變,恢復原狀時對重物產生豎直向上的.彈力F2,這是懸繩對重物的拉力。

結論:拉力是彈力,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彈力有無的判斷可以採用假設法。

產生彈力必須要接觸,但接觸的物體之間不一定有彈力。引導學生分析如圖4中靜止的小球與牆壁之間是否有彈力。

結論:牆壁與小球之間沒有彈力。可以採用假設法,假設牆壁與小球之間存在彈力F,則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會靜止,會向右運動,這與題目中小球靜止相矛盾,所以牆壁對小球沒有彈力。

這是判定相接觸的物體之間是否有哦彈力的基本方法,說明兩物體接觸但沒有發生形變。

(三)胡克定律

結論:壓力、支援力都是彈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而指向被壓的

演示:①.直尺彎曲不同的程度彈射粉筆頭,彎曲程度越大,彈射越遠。 ②.橡皮筋拉伸不同的程度彈射小紙團,拉伸程度越大,彈射越遠。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物體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形變消失,彈力也隨之消失。這是對彈力大小的定性描述。

想要定量描述彈力與形變的關係,一般來說是比較複雜的,但是彈簧的彈力與形變的關係是比較簡單的。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滿足關係式:

F=kx

即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形變數成正比。這個式子是由英國科學家胡克首先發現的,因此叫做胡克定律。式中,F表示彈力,x表示彈簧的型變數(既可以是伸長量,也可以使縮短量),k表示彈簧的勁度係數,其單位是牛/米,符號是N/m。生活中常說有的彈簧“硬”,有的彈簧“軟”,指的就是彈簧的勁度係數不同,彈簧的勁度係數和彈簧的粗細、材料、長度、直徑、繞法等有關,它反映了彈簧的特性。每根彈簧都有其特定的勁度係數。

【佈置作業】 課本56頁問題與練習2、3、4題。

高一物理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動能的概念,會用動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

(2)理解動能定理及其推導過程。

(3)知道動能定理的適用條件,會用動能定理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

(1)靈活運用動能定理。

(2)培養學生演繹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物理問題進行理論探究的興趣。

(2)激發學生用不同方法處理同一問題的興趣,會選擇用最優的方法處理問。

(3)培養學生領會自然規律的嚴謹的科學態度。

(4)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思維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動能定理實際上是一個質點的功能關係,它處於《高中物理新課標必修2》第七章第七節,它貫穿於這一章,是這一章的重點,也是整個高中物理的重點。新課標在講授動能和動能定理時,沒有把二者分開講述,而是一功能關係為線索,同時引入了動能的定義式和動能定理。這樣講述,思路簡明,能充分體現功能關係這一線索。考慮到國中已經講過動能的概念,這樣講述,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老師講的輕鬆,學生學的.明白。

三、教學重點

1、動能概念的理解。

2、動能定的推導。

3、動能定理及其應用。

四、教學難點

1、用動能定理解決力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2、對動能定理的理解。

考慮到所講授的學生已達到高二,在高一一年的學習鍛鍊中已基本掌握了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也有較好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斷能力。講授這節課應該比較容易。學生在前面分別學過做功和動能的概念,動能定理常用於解決運動學的問題,學習好動能定理非常重要,併為後一節的《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學習打下基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知道實驗探究和理論推導相結合的科學探究方法,在這裡採用這種方法,是學生進一步掌握,也更加容易理解。

以講授法為主多媒體手段等為輔,配合學生的自學、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法和學法。

一、引入新課

以一道例題引入新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例:一水平放置的圓盤可繞豎直轉軸轉動,質量為m的物塊放在圓盤上

離轉軸的距離為R,物塊隨轉盤由靜止開始轉動,當轉速增加到一定值時,

物塊即將在轉檯上運動。已知物塊與轉盤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u,求在這一

過程中摩擦力對物塊所做的功?

提出這個問題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道題目是典型的功能關係轉換,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結構,這道題以他們現有的知識難以解決。這樣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複習提問

1、什麼叫動能。

2、動能與什麼因素有關?

在國中學生已經接觸過動能,提出這兩個問題便於學生回憶,有助於新課的講解。

三、新科講解

主要以板書配合多媒體講授,概念以多媒體形式展示,動能定理的推導以板書形式為主。這樣設計主要是便於學生門理解記憶,因為物理公式以及定理定律都不能死記硬背,應該理解記憶。要不然就會出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是為了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講解開課時引入的例題

解:分析:運動整個過程中重力、支援力、

向心力都不做功,做功的只有摩檫力,而且摩檫力

是變力,因此設想用動能定理。

小物塊的初動能為: ①

小物塊的末動能為: ②

此題轉換為求小物塊的末速度v,小物塊做圓周運動時的向心力由摩檫力提供,並且最大靜摩擦力等於滑動摩檫力。於是有:③

所以:

有動能定理可得:④此題得解

解開學生的疑惑!

五、動能定理的應用

主要講解課本上的例題和練習題。

六、課堂練習

讓學生自己動手做課後習題,有不明白的進行講解。

七、課堂總結

口述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在本節課中,重點在講授中已經突出,需學生理解記憶。難點主要在例題中突破,在講授過程中強調功能轉換。)

1、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動能定理:外力所做的功等於動能的改變數。

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演繹推導動能定理,體現了運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思想。

3、動能定理中所說的外力可以是任意的力,功是指所有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的合力的功。要使學生分清過程量與狀態量之間的關係。

4、優越性:動能定理只涉及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和初末狀態;而不考慮運動過程中的細節,選擇適當的運動過程更是能簡化求解過程。因此應用動能定理解題比較方便。尤其是物體在變力做功的情況下。

八、佈置作業

教材“問題與練習”第1、2、3題.

一、動能

提問:在國中我們學過動能的初步知識,那麼什麼是物體的動能?

(1)、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

提問:動能的大小由什麼決定?它是標量還是向量?

(2)、大小:

(3)、說明:

①動能是標量,且總為正值,由物體的速率和質量決定,與運動方向無關;

提問:動能的單位?

②動能的單位:焦(J)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