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1W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

教學目的:

1. 整體感知課文,體會散文“形”、“神”合一的藝術特色。

2. 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及主要內容:

一. 匯入 課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豔麗動人的美,所以,縱然是客居他鄉、徹夜難眠,在《臨安春雨初霽》中,陸游還會給我們留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給人以無窮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澱著彩虹似的夢”的康橋,在《再別康橋》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輕詠:“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那麼,秋天呢?(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我說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裡,***讀到的是壯麗。

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秋雨裡,柳永讀到的是悽苦。

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我們閱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蘊含在文章字裡行間的思想感情”。(板書:讀懂客觀現實,體會思想感情)

二. 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讀這篇課文。

三. 探討課文內容

1.討論: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麼特點?

明確:總領句----“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板書:清、靜、悲涼)

2. 是通過哪些景象的刻劃來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

明確:主要是刻劃了五種景況: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話秋雨、佳日勝果。(板書: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3.品味詞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靜、悲涼”

明確:寫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涼。)

寫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裡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寫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裡有境地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郁達夫寫“故都的秋”,緊扣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不用濃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詞語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和平凡的人。

我們不妨來找一下,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在哪裡?

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裡;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裡;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

4.統觀整篇課文,作者除了運用細膩的描寫來展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之外,開篇和結尾還用了怎樣的寫法?

明確:對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於南國,從而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

5.關於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有兩種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認為本文是頌秋的,但也有人認為是悲秋的。你認為呢?說說你的'理由。

教者認為:本文是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的悲涼來頌秋的。開頭就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飽嘗一嘗”;在文章的結尾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6.作者為什麼不用明快的筆調來頌秋呢?

郁達夫,三歲喪父。17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岐視的十年。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抑鬱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

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滿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這種感受在當時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跡。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嗎?

由此可見,散文的鑑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

現在我們再來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裡?----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

作者寫作是這樣,讀者閱讀文學作品也是這樣,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熟讀成誦

把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文字背出來。

故 都 的 秋 讀懂客觀現實

鬱 達 夫 體會思想感情

秋 院

(主觀、客觀)----清、靜 秋 槐

秋 蟬

(主 觀)----悲 涼 秋 雨

秋 果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2

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教學目的:

1.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以及兩者的辯證關係,進一步學會運用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的表現方法;

2.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方法:自讀----- 討論------評講

教學構思:以作者情感為線索結構全文

教學重點:散文的形與神

教學難點:散文的景與情

教學媒體:計算機或幻燈機和錄音機

教學時數:一課時(40分鐘)

教學步驟及內容:

導語設計

師:歷代名家對秋都特別的鐘愛,描寫秋的佳作數不勝數,同學們能說一說嗎?

生: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師:對。這是王維的《滕王閣序》中的名句。那,還有別的嗎?

生:(沉默)

師:那我們看看名家對秋的評價是如何的'?

(從計機中調出已準備的材料。如下:)

佳句:北風吹故林,秋聲不可聽。棗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棗白居易《琵琶行》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棗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王維《山居秋暝》

歐陽修《秋聲暝》

師:這些佳作中既有頌秋又有悲秋,既有描寫蕭瑟淒涼,又有刻畫絢麗多彩。那麼,著名現代作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一種景象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請翻開課本P250。

師:上課之前,老師已經把自讀題給出,讓同學們作了充分準備。下面,以自讀題為依據,欣賞分析課文。(彈出自讀題,如下:)

完成課後練習2,並根據練習思考下列題目:

1.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寫故都的秋?請用一字概括。

2.在課文的第1、2自然段,作者分別用了哪些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徵以及感覺。

3.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圖,請同學們根據想象力分別把景色畫出來。然後,思考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3

學習目標:

品味語言 體味情景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匯入:

引用古語“女傷春,士悲秋”和毛澤東、杜甫、馬致遠的詩句說明中國文人有悲秋情結。 不同的人,他們眼裡的秋景不同,因為心裡的情感有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

一、 整體感知:

1、 齊讀首段,抓文眼句——通過學生比較閱讀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該在“特別”,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點是“特別的清、靜、悲涼”,而非“清、靜、悲涼”。

2、 選一學生讀2、13段,總結南國秋的主要特點

二、區域性研讀(3—11)

1、同學們,文中具體描寫北國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①注意觀其色、聞其聲,品其味。

②從聲音、色彩描寫看,你認為哪幅圖最出色。

3、故都秋景圖: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日勝果

3、 從聲色描寫角度出發賞景

⑴秋雨話涼圖(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評價北國秋雨整體特點的句子:

北國秋雨“奇、有味、更象樣”在何處?

③ “話涼”

④想象整個畫面,體會作者在畫面中傳達出的情緒。

⑵、小院清晨圖:

①作者認為牽牛花的顏色“以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為什麼?

②冷色調給人什麼樣的感覺?(聯絡生活感受,體會色彩所蘊含的感情)

三、延伸聯想

同學們可選取書中五幅畫裡的景物,也可聯想故都的秋天裡別的景物,抓住其特徵,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續句。看誰找得新!看誰找得多!看誰說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裡啊,在哪裡?

它在破陋的小屋裡

它在濃濃的香茶裡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討

1、在與南國秋的比較中,側重表現北國的秋程度深。作者詳寫平常之景而不是風景名勝,意在說明北國的秋範圍廣,這正是故都秋的.特別之處!

2、從這些景物描寫中你們能體會到郁達夫此時的心境嗎?

3、那郁達夫為什麼這麼“寂寞、孤獨、憂傷”啊?

4、總結“情景交融”在本文的體現。

●結尾

從這些描寫看,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達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們一起來品讀文章最後一段!要讀出那濃濃的秋味、讀出綿綿的愁思、讀出那深深的眷戀!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4

教學目的

根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徵,理清課文的“形”,並領悟蘊含於“形”中的“神”,進一步體會散文“形”與“神”的辯證關係。

領會並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領略聲、秋色、秋味。

2、理解作者為何迴避暖色鬧景?為何寫北國之外的南國之秋?

3、理解掌握對比映襯手法。

教學過程

匯入 語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於“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展示幻燈)

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淒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板書課題、作者)

課文的分析

(一)、揣摩題旨

點撥:從語法上分析,“秋”是中心詞,點明瞭文章的中心是寫秋景;“故都”是修飾語,限定了描寫的地點是北京,即暗示了所寫之景是故都所特有。

(二)、瞭解作者和背景(閱讀解釋①和自讀提示)

(三)、分析文章的結構(展示幻燈)

說明:這篇抒情散文運用對比、襯托等手法,通過對故都之秋的著意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的真情,流露了深遠的憂思和孤獨者的冷落之感。圖示顯示了總起、分寫、總結三個部分的內容,反映了本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特色。

(四)、分析本文集中寫景的段落(3-11段)

1、(磁帶錄音誦讀)大家順著誦讀的導引,神往故都,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並解決兩個問題:

(1)、圈起呈現色彩的詞語。

(2)、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

2、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裡,明豔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點撥:由於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這在“自瀆提示”第三段前半部分也有點到“是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總想找寧靜處”。這就點名了“時椙闂景”三者的關係,感時生情 ?/FONT>以情馭景 ?/FONT>以景顯情。寫自然之秋,抒內心之愁,便是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3、作者為何將“淡紅色”的牽牛花視為最次?

點撥:因為“紅”的暗色調不符合作者悲涼的心境。

棗子熟了不也是紅的嗎?作者又為何喜歡呢?

點撥:作者欣賞的是“全盛時期”的秋(“七、八月之交”),這時的棗是“淡綠微黃”,色調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4、雨後話秋有一句,“唉,天可真涼了”,作者寫“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是出於什麼目的?

點撥:目的在於渲染“清、靜、悲涼”的氣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長,好比是對著無邊的大森林呼喚,呼喚的越響,迴盪得越遠,森林越發顯得空寂。

5、作者為何要寫故都之外的南國之秋?

點撥:為了對比,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6、思考第12自然段的'議論有無必要?(試從議論的落腳點上考慮)

點撥: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就使整個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來,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也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7、作者在文中展開聯想,體現在哪裡?其作用是什麼?

點撥:作者由寫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樹、蟬聲、果樹寫到南國秋中的“二十四橋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由現實中作者對的感受,寫到外國著名詩人、中國古代著名詩人對秋的描寫。

作用:在對比、映襯中,突出了之“清、靜、悲涼”的特點,表達了在這一時期作者的苦悶、憂愁的思想感情。

8、大家這堂課心情怎樣?

學生答: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心裡感到壓抑。

點撥:就要這個感覺!有了這種感覺,你才真的讀進去了,品嚐到了味。但又必須走出這種感覺,因為的“清、靜、悲涼”是那個特定時代的寫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國早已進入改革振興時期,嶄新的時代,激發我們的當是壯志豪情。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感受並鑑賞課文所營造的深沉而雋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緣情敘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創造。

2、難點:悲涼的意境與頌秋的情感的和諧統一。

三、教學課型

導讀課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方法

朗讀法、談論法、多媒體教學法。

六、教學突破口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七、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預習課文。預習要求:熟讀課文,利用《學生學習用書》獲得初步理解;回憶古詩中有關“秋”的詩句,為鑑賞課文所營造的.意境作準備。

八、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匯入思路:由眼前朝氣蓬勃、滿懷希望的春天聯想到意蘊豐厚、令人感懷的秋天,並指出,“秋思”是中國文人創作常常涉及的題材,是中國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讀課文

播放朗讀錄音,讓學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繪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景畫?請為每幅風景畫命一個恰當的題目,並說說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幅,為什麼?

(三)學生聽朗讀錄音、思考

(四)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1、引導要點:

(1)描寫了哪些秋景?

(2)怎樣描寫秋景的?

(3)描寫出了秋景的什麼特點?

2、教師對問題結果的預設:

1)秋晨小院圖。從色彩(碧綠的天色、牽牛花的藍朵)、聲音(馴鴿的飛聲)、形態(破、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寫出了清、靜、悲涼。

2)秋槐落蕊圖。從視覺(鋪得滿地、一條條的絲紋)、聽覺(聲音也沒有)、嗅覺(氣味也沒有)、觸覺(極細微極柔軟)寫出了清、靜、悲涼。

3)秋蟬殘鳴圖。從狀態(衰弱)、範圍(無論什麼地方、家家戶戶)寫出了清、靜、悲涼,也寫出了內心的喜愛。

4)秋雨話涼圖。從聽覺(息列索落、緩慢悠長)寫出了清、靜、悲涼。

5)秋日佳果圖。從形態(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色彩(淡綠微黃)寫出了內心的讚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4、聯絡五幅風景畫、抓住關鍵句(文眼),把握意境內涵:清、靜、悲涼。

5、歸納本文營造意境的方法:緣情敘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討

1、設問:有人說本文是作者對秋的“悲歌”,有人說本文是作者對秋的“頌歌”,你怎麼認為?為什麼?

2、學生思考、討論。

3、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歸納:

引導:

(1)從作品入手(標題目、關鍵語句、所寫景物)。

(2)從作者經歷、思想入手。

(3)從社會背景入手。

歸納:本文應是作者“悲涼的頌歌”。歸納時可聯絡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關語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體驗

引導學生回憶、交流我國古典詩歌中描寫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詩句,深化學生的體驗。

(七)佈置課外作業

學習本文緣情敘景、以景述情的寫法,以“家鄉的春”為題,寫一篇散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6

【教學設計思路】

《囚綠記》是新課程必修2第一單元中的一篇散文,教授這篇課文是以把握作者情感脈絡為“經”線,以探究文章主旨為“緯”線,在經緯線索中體會散文的魅力,培養學生開放性的思維。

【教案】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把握作者情感脈絡,進而分析文章主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來把握作者情感脈絡。

通過點撥來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主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學生開放性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教學難點

分析文章主旨,並引導學生分析它的現實意義。

教學方法

誦讀法和點撥法相結合。

教具、實驗情況

多媒體。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課前匯入

1、引用顧城的《一代人》。

2、調動學生想象題目“囚綠”的含義。

一、課前準備

1、想象題目“囚綠”的含義,為課文學習做準備。

引用《一代人》創設美的情境,引起學生學習探究本文的興趣

二﹑閱讀課文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並找出有關表達作者情感的語句。

二﹑閱讀課文

學生勾畫出有關表現作者情感的語句。

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瞭解課文大致意思。

三﹑合作探究

1、學生探究作者喜歡綠色的原因,重點研習課文第五至七段,並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2、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對“綠”的情感變化,重點研習課文第八至十二段,並朗讀體會。

(教師點撥學生分析具體語句,並指導學生的朗讀。)

(展示課件。)

三﹑合作探究

1、明確:作者喜歡綠是因為綠是生命、希望、慰安、快樂,綠色寶貴啊!

示例:“我懷念著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焦急的盼等著綠的心情,而綠對作者來說猶如涸轍裡的魚期盼雨水一樣,是一種生命、希望。

(學生朗讀,體會那樣一種焦急盼望的心情。由一人讀進而全班齊讀。)

2、明確:因為喜愛綠所以想要“囚綠”,但“囚綠”帶來的並不是歡喜,而是惱怒。

示例:“我為了這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為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

這些語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內心的矛盾痛苦,“損害了我的`自尊心”說明這綠的執著深深刺傷了作者,他的滿腔熱情化為泡影,所以喜歡變成了惱怒。

(學生朗讀,學生互評。)

培養學生欣賞能力,尊重個性閱讀。

重視指導學生朗讀,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通過朗讀品味散文藝術之美,全體師生共同分享其中韻味。

四、擴充套件延伸

通過分析囚綠的過程,進而探究其中包含的現實意義。

四、擴充套件延伸

學生談啟發。

示例:常春藤的執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不要放棄。

作者“囚綠”並沒有帶來快樂,一時的自私並不能帶來長久的愉悅。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開放性的思維能力。

五、主旨探究

聯絡背景,作者想要通過“囚綠”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重點研習文章最後兩段。

(教師點撥學生分析重點語句,並指導學生的朗讀。)

(課件展示。)

五、主旨探究

明確:文中提示性語句是“盧溝橋事件發生了”,因此本文寫作的大背景是在中華民族存亡的危機關頭。“囚綠”之“綠”其實寓意深刻,它象徵了不屈服於黑暗,渴望自由、陽光的中國人。

(學生朗讀最後兩段。)

在擴充套件延伸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

六、總結全文

通過這樣的思路告訴同學們,同一個人面對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啟示。背景知識對於我們把握文章主旨是很重要的。

站在21世紀的我們從《囚綠記》中又收穫了新的啟示,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處在國家危亡的關鍵時刻,《囚綠記》既是血淚之作,又是前行的動力所在,這是陸蠡留給後人的財富。

【板書設計】

綠 囚 國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郁達夫及其作品。

2.瞭解《故都的秋》的藝術特色。

3.誦讀,積累語言材料。

二、過程與方法

1.強化誦讀,訓練語感。訓練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蘊,並作適當歸納的能力。

2.領會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風格。

3.培養和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體會作品的感情色彩同當時的時代背景的內在聯絡,理解一個正直文人不滿於現實又無法找到出路的苦悶心境。

重點、難點

《故都的秋》也是中國現代散文名篇,它充分顯示了作者的個性氣質和獨特的生活感受、興趣愛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寫了故都的哪些風物?抓住了這些風物的哪些特點來描寫?從這些故都風物中折射了作者什麼樣的內心世界?這些都是鑑賞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難點。

學生活動

誦讀、鑑賞

思考、討論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文章描寫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物。自然風物的客觀色彩和作者內心世界的主觀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體會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馭景的藝術風特色。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老師可選取傳統教材中峻青《秋色賦》若干段進行朗讀。讀後問:這段秋景有什麼特點?體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答案:豐收,色彩絢麗,喜悅熱烈)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同樣描寫秋天景物的文章,我們看了郁達夫所描寫的故都秋景與峻青筆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簡介作者及其藝術風格、本文的寫作背景。(根據文意的需要來夾帶介紹)

郁達夫(1896—1945)現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陽人,是“創造社”的重要成員。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家庭的變故、國家的現狀,激起了作者無限憤慨,後流亡蘇門答臘,堅持抗日戰爭。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於1934年8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他思想苦悶,創作枯淡,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遊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遊記。

三、範讀、感知

播放課文朗讀,學生看書默讀,感知課文。

四、誦讀、感悟

(選擇重點章節學生和老師比較閱讀,為什麼老師和學生讀的有差別?因為對課文的感情把握深淺有區別。)

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懷部分時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懷。要注意課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此句提綱挈領,籠罩全文,更要認真領會,循此線索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再讓學生誦讀、感悟。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著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裡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著一些苦澀。

五、理清結構,把握思路。

讓學生髮言,討論。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風物,共有五種景況,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自然之秋,讚頌北國之秋。首尾照應,迴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總起

①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與嚮往

②江南之秋不能讓人滿足

①清晨所見、牽牛花

②槐樹落蕊故記敘

③秋蟬殘聲前都2.分寫

④秋雨話秋涼後的

⑤棗樹奇景呼秋議論:凡是有情趣的人,對於秋應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覺

3.總寫

①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②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無比眷戀之情

六、佈置作業

誦讀課文,深切感悟。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聯絡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2.聯絡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在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語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因此,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一箇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的眷戀?作者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副怎樣的秋景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二、課文誦讀

教師範讀(或聽朗讀錄音)、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課文分析

(一)明確思考題:

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裡頗有點不寧靜”《綠》中的“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2.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 槐樹落蕊 秋蟬嘶叫 閒話秋涼 秋果奇景

(二)分析課文

1.從五幅畫面入手,分析

(1)的特點。

(2)“反襯”手法的運用。

(3)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作者為什麼要選取這五幅畫面來寫。

(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作者的經歷來分析)

2.分析第2、13兩個自然段,將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相對比,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3.本文的“形”是什麼?“神”是什麼?“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明確: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有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秋色是這樣的美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絡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四、課外作業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成片段。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9

語文課程理念下的多媒體課堂學習設計

《故 都 的 秋》

教學設計

戶縣第五中學 王美智

目 錄

前言……………………………………………………………………… 4

一、 教材分析 …………………………………………… 4

二、 學習物件分析 ………………………………………………… 5

1. 知識基礎分析………………………………………………… 5

2.能力基礎分析……………………………………………… 5

3.情感基礎分析.……………………………………………… 5

4. 學習方法分析 …………………………………………… 6

三、 學習目標 …………………………………………………………6

1. 知識目標 ……………………………………………………… 6

2. 能力目標 ……………………………………………………… 6

3. 情感價值觀目標 ……………………………………………… 7

四、 學習重、難點 …………………………………………………… 6

五、 學習研究目標 …………………………………………………… 7

六、 學習思路設計 …………………………………………………8

(一)課程目標的確立上………………………………………… 8

(二)學習內容的調整上………………………………………… 8

(三)教法和學法的設計………………………………………… 8 教法方面 ……………………………………………… 8

學法方面 ……………………………………………… 8

學習流程 ……………………………………………… 8

七、 學習軟體設計 …………………………………………………… 8

八、 學習準備 ………………………………………………………… 9

九、 課時安排 ………………………………………………………… 9

十、 學習程式設計 …………………………………………………… 9

(一)學習流程圖………………………………………………… 10

(二)詳細學習程式 ………………………………………………12 十一、板書設計………………………………………………… 19 十二、學習評價量規 ……………………………………………… 20

《故都的秋》學習設計

前言:

多媒體和網路技術廣泛的應用, 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有助於實現教育過程的整體優化,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象、和動態畫面為一體,以其鮮明的直觀形象,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以其多變的手段,促進學生積極的思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內容多層次,多維度地展現,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應本著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以學生活動為主線,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建構新的知識體系。 基於上述原因,本人在《故都的秋》(兩個課時)教學設計中努力實現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 用新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制定出資訊化教學設計,因此,設想將相關內容有效整合,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和高效能的知識網路。

一、 教材分析

課文的特點及地位:《故都的秋》位於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教科書必修二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是一篇抒情散文。本單元的文章都是中國現代散文,都是寫景狀物的散文,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這些散文不僅展現了景之美、情之濃,而且還蘊涵著豐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發讀者對自然、人生、社會、的多方面的思考。它們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一是寫景精美、情味濃厚;二是意蘊深;三是語言美。本文與同在本單元的的《荷塘月色》一樣都是寫景抒情的名篇,全文緊扣“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表現北平特有的“秋味”,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濃郁的情味,作者的襟懷、志趣、性格洋溢在字裡行間。從五套高中必修教材來看,本單元是第一次介紹寫景散文的單元,本文的學習對於提高學生散文鑑賞能力,培養人文意識,進而閱讀名家名篇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用兩課時完成。

二、學習物件分析

1. 知識基礎分析。本課是學生步入高中後學習的第二篇散文,學生在國中已經學習過《背影》、《春》等散文名篇,初步瞭解有關散文的基本常識,在學習這課之前學習了《荷塘月色》,對散文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學生也學習過好多有關“秋”的詩文,瞭解到文人墨客對秋的感情各有不相同。

2. 能力基礎分析。 由於生活閱歷和知識儲備的限制,他們對於散文審美意境的體悟能力比較弱,所以本課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的意境,培養學生把握文字和審美的能力。再者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發展不夠均衡,所以學生學習起來仍有一定困難。

3. 情感基礎分析。生活在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安定團結、人民生活和諧幸福的當今,孩子們是很難體會當時在20世紀30年,中國社會連年戰亂、民生凋敝,人民衣食無安、居無定所,讀書人生活顛沛流離,他們理解很

難詩人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的悲涼感受。

4.學習方法分析。學生想要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學習,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識,更深刻的體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三、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品味景物描寫景物呈現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 感知作家獨特的視角,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

2、過程與方法:

(1)深情朗讀法。在反覆品讀的基礎上,領悟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一篇優美的散文不能缺少深情的.朗讀。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將會選取文中具體寫景的幾段,讓朗讀基本功紮實的學生來朗讀。要特別注意讓學生帶著感情讀課文,將自己的感情調適到最飽滿。最充沛的狀態;其他學生注意借鑑示範的學生的朗讀技巧,在課後再鞏固朗讀的能力。

(2)引練法。鑑於學生在散文分析鑑賞上能力的欠缺,教師可以選取文中的部分內容作示範性分析,引導學生明白散文分析應該採用怎樣的方法,從哪些方面著手。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指引。

(3)、合作探究法。以文字為載體,進行以“秋”為話題的賞析式、仿寫式的拓展。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以組內討論的形式加強對文字的研讀,體會文章的文字優美、意味雋永、濃情厚意,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積極討論交流,學會寬容溝通,學會協作分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探究作者的感情基調、感情線索、感情發展變化。

(2)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寫法。

2、理解文章的豐富內涵,通過拓展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3.突破難點的關鍵。

如何更好的理解“景”和“情”的和諧統一,理解特定歷史時期文中所蘊含的作者感情障是本課學習的礙點。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故都秋景的清、靜、悲涼。

2、使學生體會散文中“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感受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和熱愛。

【教學設想】

1、由介紹郁達夫的生平經歷入手,體會“一切景語皆情語”。

2、指導學生具體品讀課文,體會郁達夫作品裡的真與美。

【教課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設計

我們大家剛剛走過一個秋天,請同學們談談記憶中的秋景(學生回答)。可這秋天在女革命家秋瑾的筆下卻是“秋風秋雨愁煞人”,在辛棄疾的筆下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卻道天涼好個秋”。可見不同的人對秋天的感受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著名作家與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教師板書課題。)

首先我們要對郁達夫先生有一個簡單的瞭解。郁達夫的代表作:《沉淪》《薄奠》《春風沉醉的晚上》。(以下為了解的內容)郁達夫是同魯迅、郭沫若同時代的著名作家。他家境貧寒,三歲喪父,曾留學日本,飽受異族的歧視。滿腔熱情地回到祖國,面臨的卻是失業和居無定所的現狀。當時中國的黑暗環境與個人的不得志經歷,使他思想苦悶,性格抑鬱善感,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所以人們對他的作品的評價是“唯真唯美”,在本文中我們就可以體會到郁達夫作品的真與美。

二、鑑賞課文

1、總體概括感知課文:

師:作者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對北國之秋的特徵作了概括

生齊答:清靜悲涼(板書)

師:作者把這清靜悲涼的特徵隱藏於他所繪製的幾幅畫面之中,請同學們朗讀課文,討論並找出共有幾幅畫面,對應哪個段落,給每幅畫面概括出一個相應的標題。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引導明確(板書):

秋晨院中賞秋圖

晨起觀落蕊圖

秋蟬圖

秋雨圖

秋果圖

2、欣賞畫面,體會“物我合一”的“真”與“美”。

⑴ 欣賞第一幅畫面:

師:指名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找出畫面中的具體物象。

生答,師明確:破屋濃茶小院碧天漏光殘垣藍朵秋草

師:我們來具體看這些物象的特徵。

問:天色是怎樣的?

答: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

問:這樣的天色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答:高遠潔淨

問:這與故都秋景的哪個特點相符合?

答:清

問:鴿聲是什麼樣的?晴天下馴鴿的飛聲。

問:這與故都秋景中的哪個特點相符合?

答:靜以鬧襯靜

問:再看日光、牽牛花、秋草,還有那屋、牆又是什麼樣的?

答:日光一絲一絲漏下來牽牛花的藍朵最好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破屋殘垣

師:給人帶來幾分寒意的.日光,冷色調的牽牛花,生命即將終結的秋草,還有那破屋殘垣和小院,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答:身臨其境的真實感。

問: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我們的感受是什麼樣的?

答:像北國的秋天一樣:清靜悲涼

這就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使學生初步領悟到散文中情景交融的美。)

2、欣賞第二幅畫面:

杜牧曾有詩云:“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我們不妨仿寫一句:“寒蟬悽悽雨霏霏,秋在故都槐蕊落”。請同學們在第二幅畫面中找出體現秋之清、靜、悲涼的句子。

學生討論後回答。

問:此時作者的心情怎樣?(聯絡作者遭遇)

答:對前途感到困惑,內心悲愁,苦悶。

總結:作者又是融情入景,以景語寄情語。

在這兩幅畫面中出現的這些物象,它們共同構成了故都之秋的實。由此,我們不禁又想起馬致遠筆下的秋景。

天淨沙 秋思 仿寫天淨沙

枯藤老樹昏鴉 破屋濃茶小院

小橋流水人家 漏光鴿聲碧天

古道西風瘦馬 秋草藍朵殘垣

夕陽西下 槐蕊鋪地

斷腸人在天涯 落寞人在故都

3、欣賞這三幅畫面:(採用問答式,以問代講,學生討論回答)

問:這三幅畫面中的主要物象是什麼?

答:秋蟬秋雨秋果

問:作者是怎樣描述秋蟬的叫聲的?

答:衰弱的殘聲啼唱嘶叫

這一“啼”一“嘶”不禁是我們聯想到“杜鵑啼血猿哀鳴”“路長人困蹇驢嘶”這樣的詩句。

問:這是我們的內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答:悲涼

問:北方的秋雨又有什麼樣的特點?

答:奇有味更像樣

問:作者是藉助什麼來描述秋雨的這一特殊之處的?

(學生聽本段錄音找出相應內容)

答:人,人的穿著,人的活動背景,人的動作、神態,對話語調

問: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答:悲涼

魯迅的散文《秋夜》開頭兩句:“在我的後院,可以看到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可以說棗樹是北方之秋的碩果。通過作者的描寫,我們彷彿也跟著作者目睹了那淡綠微黃的棗子,享受那一年中最美好的 Golden Days,享受那一份清涼與寂靜。

作者正是藉助這五幅畫面形象地描述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作者為什麼只喜歡這樣的秋呢?讀十二段找出相應的兩個句子。

正因如此,才有第十四段的直抒胸臆,表達對故都之秋的眷戀與摯愛,作者特意選取了江南之秋作為參照,那江南之秋又有什麼特點呢?(與第二段照應)

三、小結

學習了本文,我們不禁感嘆,生在北國的我們十幾年來怎麼就沒有秋的這種味道呢?那是因為我們沒有那樣的經歷和情感“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孤獨的秋象一首詩,深沉而含蓄;像一幅畫,美麗而又落寞;像一首歌,憂傷而又蒼涼。郁達夫先生正是用他自己的心去感受故都的秋,真是一物一景總觀情啊!

四、作業

通過描寫雨來表達自己或喜悅,或悲傷,憤怒,惆悵的感情。

【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景 圖 情

清晨院中賞景

清 一

晨起觀落蕊 切 眷戀

秋蟬 靜 語

秋雨情 語 摯愛

悲涼

秋果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3.品味文章簡潔清麗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散文的能力。

2.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蘊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讚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

憂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二、教學重點

(一)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

(二)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蘊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一)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二)引導學生推敲文中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從深層次理解此文的豐富內涵。

四、教學方法

(一)誦讀法:通過有感情的誦讀,體會作者對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討論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體會課文以情馭景、形散神聚的特點。

(三)講授歸納法:教師對學生討論進行歸納小結,形成對文章整體性理解。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可曾聽過這樣一位文人?他三歲喪父,中年喪子,抗戰前因第三者插足與愛妻離異;抗戰中,母親被日寇炸死,兄長也死於日偽的屠刀之下;抗戰後,自己在蘇門答臘身死敵手,成為異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現當代作家郁達夫。

(二)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說、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和熱情坦蕩的風格。郁達夫的散文,帶有比小說更直接、更鮮明的自敘的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著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裡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1933年4月以後,由於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避居杭州,寫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鬱悶的散文。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表面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意;“秋”確定描寫的內容,明確而又深沉。作者在對北平秋的描繪中,寄寓了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情愫和對美的執著追求,流露出一種沉靜、寡淡的心境。

(四)設疑討論,品味鑑賞

1.將個體與集體朗讀結合起來,有感情的誦讀。本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時宜慢不宜快,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讀完課文後,要討論解決好兩個問題——作者描繪了哪些景象?寫出了故都秋怎樣的特點?

明確:共描繪了五種景象——秋晨靜觀、落蕊清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寫出了故都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3.賞析“秋晨靜觀”

(1)請同學朗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據文章內容,運用聯想、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秋晨圖”。

明確:碧綠遼闊的天空做了畫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坐在院子裡的人,手捧茶碗,抬頭望碧空,俯身拾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畫面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藍天白雲之中。

(3)學生思考:這幅畫是怎樣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明確:“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淨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著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著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徵生命衰竭和淒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4)意境仿句。要求學生選取課文裡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玉泉無聲的冷月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西山的聲聲蟲唱裡。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抬頭便見的碧天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藍朵棲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青天下馴鴿的飛聲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無聲的落蕊裡。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槐樹葉下的絲絲日光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細草作襯的牽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早晨起來腳踏落蕊的感覺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掃帚在灰土上留下的絲紋裡。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寒蟬的衰弱的殘聲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秋蟬隨處可聞的啼唱裡。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灰天下的涼風小雨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天可真涼了——”的微嘆裡。

(四)總結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我們已經把握了作者筆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國之秋的特點,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認識存留於作者內心深處的這種深沉的“悲涼”呢?

郁達夫年幼喪父,家境貧窮,從小就經歷過得人生悲苦養成了他憂鬱敏感的氣質。在他的自傳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稱為“悲劇的出生”,“覺得一切都是虛幻,真真實實的只有悽切的孤單”。他似乎天性易於感受落寞、悲涼的情調。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我們的國家內則兵連禍結,生靈塗炭,再加上反動統治的政治高壓和白色恐怖;外則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步步緊逼,東北淪陷,華北危急,北平的淪陷不過是遲早的事。昔日強大的泱泱大國和輝煌一時的傳統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寫於1934年8月,三年後北平失守。作者於不經意間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悽惻的輓歌。

“我的不遠千里”趕到北平彷彿就是為了飽嘗這種悲涼。秋風秋雨,落蕊寒蟬,不唯北國獨佔,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蟬的殘聲處處可聞,槐樹的落蕊滿街都是,真有一種不勝濃郁的悲涼啊!作者不逢北國之秋,已近十餘年了今朝相逢,該是一種怎樣的欣喜啊。然而,故都與歷史賦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時代風雲和戰爭的硝煙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過去的輝煌、過去的色彩、過去的北國的秋天,該是一種何等纏綿於既往的久久不能釋懷的眷戀啊!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2

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教學目的:

1.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以及兩者的辯證關係,進一步學會運用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的表現方法;

2.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方法:自讀-----討論------評講

教學構思:以作者情感為線索結構全文

教學重點:散文的“形”與“神”

教學難點:散文的景與情

教學媒體:計算機或幻燈機和錄音機

教學時數:一課時(40分鐘)

教學步驟及內容:

導語設計

師:歷代名家對秋都特別的鐘愛,描寫秋的佳作數不勝數,同學們能說一說嗎?

生:“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師:對。這是王維的《滕王閣序》中的名句。那,還有別的嗎?

生:(沉默)

師:那我們看看名家對秋的評價是如何的?

(從計機中調出已準備的材料。如下:)

佳句:北風吹故林,秋聲不可聽。棗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棗白居易《琵琶行》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棗杜甫《登高》

None

名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王維《山居秋暝》

歐陽修《秋聲暝》

None

師:這些佳作中既有頌秋又有悲秋,既有描寫蕭瑟淒涼,又有刻畫絢麗多彩。那

麼,著名現代作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一種景象呢?今天,我們

就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請翻開課本P250。

師:上課之前,老師已經把自讀題給出,讓同學們作了充分準備。下面,以自讀

題為依據,欣賞分析課文。

(彈出自讀題,如下:)

完成課後練習2,並根據練習思考下列題目:

1.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寫故都的秋?請用一字概括。

2.在課文的第1、2自然段,作者分別用了哪些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徵以及感覺。

3.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圖,請同學們根據想象力分別把景色畫出來。然後,思考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4.故都的秋景多種多樣,作者為何只選取上述秋景描繪呢?試從主客觀分析。

5.課文的最後,作者再次提到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意圖是什麼?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6.縱觀全文,你認為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麼?

7.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麼,兩者的結合點是什麼?

檢查預習,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第一部分

師:翻開課後練習2,請一位同學結合練習2來完成第一部分“總起”。

生:①處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和嚮往;②處寫南國之秋不能讓人滿足。北國之

秋的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想飽嘗一嘗”;而南國之秋的特點是

“慢”、“潤”、“淡”,作者是“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作者運

用對比映襯的手法來表現對故都的秋的依戀。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很正確。從這,同學們能回答練習1嗎?

生(齊答):“味”,即“清”、“靜”、“悲涼”。

師(點頭表示滿意)(彈出板書,如下)

①北國之秋感受:“清”、“靜”、“悲涼”

總起嚮往:“想飽嘗一嘗”

②南國之秋感受:“慢”、“潤”、“淡”

嚮往:“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第二部分

師:寫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繪表達的?要是同學們寫秋,會如何描繪呢?現在,分

析課文的第二部分。下面請五位同學盡情發揮畫藝

(五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圖)

師:五幅故都的秋景圖是什麼?

生: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見的景象;槐樹的落蕊及其有關情況;秋蟬的殘聲;秋雨及雨

後話秋涼的場面;棗樹在秋天裡的奇景。

師:說對了。

五位同學都畫好了。請每位同學結合練習3來介紹秋景圖。

生甲:這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見的景象圖,有破屋、碧空、鴿子、槐樹、牽牛花和秋草。這些景物都給人清涼疏朗的感覺,尤其是藍色的牽牛花更增添了蕭瑟的秋意,營造出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氛圍。

師(投以讚賞的目光)

生乙:這是槐樹的落蕊圖。作者藉助“槐蕊”寫出秋的“寂靜”。無聲無息的槐蕊夜裡悄然而落,“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給人靜寂的感覺;“掃地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幾句,突出了秋的清,給人清靜悠閒的感覺;作者“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生丙:這是秋蟬的殘聲圖,作者從廣闊的角度寫出悲切的蟬叫聲,每刻都引發人的思緒,叩擊人的心扉。蕭瑟的氣氛籠罩著故都,讓人頓生“悲涼”之感。

生丁:這是秋雨及後話秋涼的場面圖,作者精心細描了一幅秋雨圖,“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忽來一陣冷風”。而且著重表現秋雨過後,都市閒人的著裝舉止、言談神情,聽到悠長悠長、平平仄仄京調,一縷鄉愁,一縷寂寞的.悲涼,油然而生。

生戊:這是棗樹在秋天裡的奇景圖。雖然只是平常的棗子,作者卻給以了另一種含意,把棗子的生長過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終的過程,贊棗子的同時也是贊秋。

師:這五位同學都畫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繪的景象都表達出來。作者分別從色、

形、聲、味、實來體現一個共同的主題“清”、“靜”、“悲涼”,而這又是散文的

特點的體現。

生(齊答):形散而神不散。

師:那麼,同學們能回答練習7嗎?

生(參差不齊回答):“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圖,“神”是抒發了讚美、眷戀故都自

然風物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兩者的結合點是

“清”、“靜”、“悲涼”。

師:同學們把知識掌握得很好。那麼,作者又是如何把握散文的情與景的呢?哪個同

學能結合練習4說一下?

生:作者通過“清”、“靜”、“悲涼”這共同點來處理,景是故都固有的自然景象,情

是作者的內心世界,跟他的處境有關。這樣,就決定了作者會選什麼樣的景來抒

什麼樣的情。

師:很好。同學們可結合“預習提示”來體會。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品味文字精緻細膩的悲涼美

學習文字抓景物特徵寫景的手法

過程與方法

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的審美情趣 ,提高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文字精緻細膩的悲涼美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教學方法

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鑑賞評價——實踐創新

四、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設計思路

作者眼中,“悲涼”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帶來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敗、秋的死亡,其實就是一種人生的感悟,一種對生命的認識,因此在作者看來,這是一種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課設計緊扣“清、靜、悲涼”,結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寫景文字的特點。

六、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毛澤東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感受到的是壯麗;杜甫登高,遠望“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涼。柳永在“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秋雨裡,感受到的是悽苦。由此可見,一切景語皆情語。那麼,達夫對於“故都”的秋又寄予了怎樣的情懷呢?我們一起來評賞、探究一下郁達夫寫於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整體感知

作家作品簡介:郁達夫和郁達夫優美、頹廢、傷感和灰冷的文風。

(幻燈片顯示資料,老師給予介紹。)

(三)、解題

從標題看作者的情感傾向和文章的風格:

“故都”二字意味著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華之地,但還是擁有數百年輝煌的歷史文化的舊都。

“故都”與“秋”所組合的標題,既讓人肅然感受到故都的蒼涼和悽清,也會很自然地讀出作者心中對這座歷史名城的珍愛、讚歎及深情的眷戀和嚮往。 (出示幻燈片)

(四)、鑑賞

故都的秋的總體印象?

清——靜——悲涼

給文中出現的5幅畫分別起一個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斜陽——清秋佳果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筆,把濃濃的秋味展現得淋漓盡致,但作者覺得這樣仍然意猶未盡。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與前文呼應,並運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進行鮮明的對比來體現兩者的不同。

南國的秋 本體 北國的秋

甘甜可口 黃酒 白乾 清香後勁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內蘊

食之有味 稀飯 饃饃 有味耐飢

不濃易餓 如秋之雋永

味美細膩 鱸魚 大蟹 可大快朵頤

玲瓏如意 跋涉千萬裡

剔刺而食 黃犬 駱駝 得秋之爽氣

逗玩邀寵 有秋之遼闊

本文的結構:

總——分——總

選出你最有感觸的一幅畫,結合自己的體味進行鑑賞。

第一幅圖(出示幻燈片)

天:給人明淨高爽無半點纖塵之感,突出清;

破屋、破壁:破敗蕭條;牽牛花:冷色調;秋草:枯萎淒涼;突出悲涼;

聽、面、對寫出了清閒,同時也給人一種清淨。

在“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裡,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濃茶,細數葉縫間漏下來的光縷的數目,或靜觀破壁腰上的牽牛花的藍朵。這裡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愜意,一份沉醉,這是一種文化人悠靜恬適的審美心理。於“皇城人海”之中,於“一椽破屋”獨居,明顯具有一種隱士之風,而這隱逸之中難免又有些“孤單”之感,作者能夠自己細細品味這“孤單”,靜對秋光、秋花,顯然更是一種孤芳自賞,而“賞”到這“十分的秋意”,也不過是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憂傷交織的情懷。

(老師給學生作配樂範讀)

第二幅圖(出示幻燈片)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多麼清靜啊,腳踏在落蕊之上,悲涼味自然出來了。“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會鋪得滿地”這是從視覺寫,“聲音也沒有”這是從聽覺寫,“氣味也沒有”這是從嗅覺寫的,“極微細極柔軟”這是從觸覺寫的。別人寫秋寫“秋風掃落葉”“無邊落木蕭蕭下”,多麼壯闊的景象,而郁達夫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朵、鼻子都無從把握,只能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覺極其精緻敏銳的作家,怎麼能寫出“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樣精緻的句子呢?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係及文章的結構。

二、能力目標:

讓學生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與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係。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以事例匯入,點明學習重點。

今天,我們要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下面我們先來分析一個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門就遇見闊別多年的老朋友,那麼,當你現在坐在公園的長凳上聽著耳邊的鳥鳴時,你就會覺得鳥的叫聲非常的悅耳。換一種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較倒黴,在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這時你聽到鳥的叫聲就會覺得心煩。對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對景的感受就會不一樣,那麼寫出來的景當然就會不同了,這就叫做“景隨情異”(板書)。可見,情與景的關係非常密切,弄清情與景的關係,也是我們今天學習《故都的秋》的一個重點。

二、通過比較閱讀,瞭解故都秋的特點。

下面我們先來看幾首同樣也是以秋為描寫內容的詩歌:

材料一:孟郊《秋懷》

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

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腸中轉愁盤。

疑懷無所憑,虛聽多無端。

梧桐枯崢嶸,聲響如哀彈。

材料二: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淨夜來霜,

我言秋日勝春朝。 數樹深紅出淺黃。

晴空一鶴排雲上, 試上高樓清入骨,

便引詩情到碧霄。 豈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懷》

一問:這是一首寫秋天的詩,那麼詩中都寫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確:詩中寫到了月、露、風和梧桐。

二問:這些景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明確:月——冰,露——冷,風——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聲響如哀彈”,意思是秋天梧桐脫落,風吹枯葉,瑟瑟作響,聽去好像誰在彈奏悲哀的曲調。

三問:那麼,這樣的秋天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悲涼。

2、分析劉禹錫《秋詞》(兩首)

一問:在這兩首詩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

明確:如“勝春朝”、“引詩情”、“山明水淨”、“清如骨”等。

二問:那麼,這樣的秋天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這裡的秋天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能激發人的詩情,甚至勝過春天。

3、小結

一問:同樣是寫秋天,前者悲涼,後者清新,這是什麼原因?

明確:這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所決定的,也就是“情”決定了“景”的特點,即我們前面已提到的“景隨情異”。

二問: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寫秋天,那麼,這裡的秋天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是悲涼,還是清新?(要求學生對照上面兩組詩,參考課文第一段的內容來回答這個問題。)

明確:清、靜、悲涼。比較接近於第一首詩。

三、通過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瞭解作者的感情底蘊。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

從1921年到1933年4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 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裡,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過程中,寫了 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為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結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不難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蘊,特別是“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確指出了作者寫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點。瞭解了作者感情的特點,將有助於下面我們對本文景物特點的分析,從而能更好地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一問: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那麼文中集中描寫故都秋景這一特點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確:從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問:這些段落中寫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確:第3段主要寫了牽牛花,第4段主要寫了槐樹,第5段主要寫了秋蟬,第6——10段主要寫了秋雨,第11段主要寫了果樹。

那麼,作者在對這些景具體的描繪中,是如何體現故都秋“清、靜、悲涼” 的特點的呢?下面先請兩名同學來誦讀課文3——11段落,其他同學要眼耳手腦並用,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圈出文中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二是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我們將從秋色和秋聲兩個角度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學生討論,然後教師總結:

秋色

青天(藍綠) 藍朵(藍色) 秋草(黃色)

落蕊(灰白) 樹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藍綠)

棗樹(淡綠微黃)

三問:那麼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還是暖色?

明確:冷色。

四問:面對這麼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裡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即課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點。

五問:接下來我們來聽聽故都的秋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

明確:有鴿聲(飛聲)、蟬聲、雨聲、人聲。

六問:那麼這麼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鬧呢,還是寧靜?

明確: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這也正體現了我們在《天山景物記》中學到的一句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是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舉一個例子,比如鍾,在白天,你根本聽不到它的走動聲,但在晚上,夜深人靜時,你便能聽到清楚的滴答聲,因此,假如要你寫夜的靜,你便可以以鐘的走動聲清晰可辨來襯托夜的靜,這也就是以動襯靜。

七問: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飄零者,身處在如此寂靜的秋天裡,心裡會有什麼感受?

明確:孤獨、痛苦。

八問:對,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越靜越孤獨越痛苦。如果你處在這樣冷清的秋色和寂靜的秋天,你心裡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悲涼。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問: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個時代,也有明豔之色,也有繁鬧的景象,作者為何避而不寫,而寫秋天的“清、靜、悲涼”?

明確:這與作者的.心境有關,前面我們在學習本文的寫作背景時,曾提到作者寫作的心境,簡單地說,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寫出如此之景。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情與景的密切關係。

五、分析文章結構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體部分,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他段落寫什麼。

一問:首先我有一個問題,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二問:那麼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 為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 樣在結構上就形 成了前後呼應。

三問:好,從這篇文章結構來看,2和13自然段相呼應,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應,那這篇文章的結構就更加嚴謹了,試問這兩段是否有呼應?

明確:第1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感受和嚮往,第14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眷戀之情,都是抒發情感,“嚮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戀”是在離開故都之時,其實質是一樣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構成了呼應。

四問:最後來看第12段,這一段主要採用什麼表達方式?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採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遷移訓練

練習:

以夏天的景為描寫的內容,借景抒發歡樂或苦悶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學會以情馭景、以景顯情。字數要在200—300字之間。

具體做法:

當堂做。一、二組同學寫一篇借夏天的景抒發歡樂心情的短文,三、四組同學寫一篇借夏天的景抒發苦悶心情的短文。寫好後,教師抽查並將寫得較好的文章通過實物投影儀投放出來,大家一起來分析和學習。

《故都的秋》賞析

讀罷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文章裡那種濃濃的秋意深深地吸引著我,那裡的秋雨,那裡的秋蟬,那裡的秋果,那裡的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迷人,那麼的富有韻味,令人遐想無限。

作者善於抓住秋的特點來寫秋,五幅圖畫,寫“庭院讀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寫“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靜”;寫“秋蟬啼秋”,連用“衰弱”“殘聲”“啼唱”“嘶叫”四個詞,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盡致;寫“閒人秋嘆”天灰、風涼、雨歇、雲卷、天晴,突出沉重淒涼;寫“柿棗映秋”,讓故都之秋“悲”而且“壯”,平添了一份眷戀嚮往之情。在景物的著色上特別偏愛冷色,如“碧綠的天色”“牽牛花的藍朵”“淡綠微黃棗子顆兒”,柳陰下的絲絲日光,這些單的、純的、淡的、暗的色彩,都與作者寂寞的感受有關。

作者注意調動不同的感覺寫秋,如視覺,天是“碧綠的”,“秋草”是“尖細且長”的,如視覺作者特別選用一些很輕很細的音響,如“西山的蟲唱”、悠遠的鐘聲、“馴鴿的飛聲”、寒蟬的嘶鳴、息列索落的雨聲、都市閒人緩慢悠閒的微嘆。這些細微響動,普通人很容易忽視,但在敏感寂寞的作者心中卻留下很深的痕跡。

作者還很細膩地展示自己在觀景賞景時的感觸,如:“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著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看“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踩在槐樹的落蕊上,“感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

《故都的秋》起筆便見不凡,直接切入主題。“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不遠千里竟是為了飽嘗一下北國古都的“秋”,其情的強烈溢於言外,又給讀者留下一個大的懸念,究竟這北方的秋,因何以這樣引人?

接著作者又很簡約的把文章遞進開來:這古都的秋,只有在北方才能領略得到。因為“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同時,還蠻有深意的說出了一番話:“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顯然,要想領略這秋,並不在於人人都懂得的都讚美的名花和美酒之美上,秋之領略,應該在哪裡呢?此時,他筆鋒一轉,把我們帶進了北方的秋天裡。從常見的幾樣毫無關聯的景物裡,並列的,散散的,曲盡其妙又極研盡致勾勒出秋“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

總的來說,《故都的秋》通篇無一“愁”字,話到脣邊不言愁,但處處潛著“愁”的落寞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故都的秋》是傳統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審美鑑賞訓練,使學生進入審美藝術的殿堂,從而使學生體悟情與景之間的關係,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手法進而學以致用。

但作為經典,《故都的秋》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在領悟上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結合背景資料,師生互動,以品讀,聯想等方式進入散文的鑑賞。

首先我先和學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寫作思路:作者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繪抒發了對故都的秋的眷戀讚美之情。接著設定五個總綱性問題:

① 故都的秋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

② 找出帶有色彩和聲音的詞語說說作者描繪的秋聲秋色有何特點。

③ 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漂泊者,面對如此冷清的秋色,傾聽如此微漠的聲響,你的內心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調的香山紅葉,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寫沒有寫,為什麼?

⑤ 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有什麼特點?

從教學流程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有特色的,目的是較明確的,但並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後和其他老師及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才意識到,一則課前學生預習的並不充分,對課文內容並不熟悉,感傷、悲涼的情感沒有較好的領出來;再則課堂品讀的時間不夠,學生沒能很好的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熱烈。

其實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對學生真實水平的關注才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以學生為主體設定教學,多給學生品讀的時間,讓學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與開放的思維,否則,就無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

“教育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體系,教學的模式絕非是一個條條框框的預設。倘若教師揹著框框進課堂,無論是教師自己還是學生個體手腳都會被束縛,就不能成為活的課堂。”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重在備課中多設想學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傾聽學生的意見, 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2、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3、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語言鑑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教學重點:

加強朗讀,提高語言鑑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教學方法:

1、美讀法。反覆誦讀,體味意境。

2、組織討論法。如對“清、靜、悲涼”等秋的特點的深層把握。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讀課件,製作powerpoint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豔麗動人的美,所以,縱然是客居他鄉、徹夜難眠,在《臨安春雨初霽》中,陸游還會給我們留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給人以無窮的回味,所以漫步於“沉澱著彩虹似的夢”的康橋,徐志摩先生輕吟慢詠:“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而秋天則是多姿多彩的,毛主席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壯麗。杜甫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悲涼秋景。柳永在秋中辭別、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他筆下的秋是悽苦的。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我們閱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蘊含在文章字裡行間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融入了郁達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板書題目)

我們主要通過1、美美地聽;2、美美地讀;3、美美地品;4、美美地練四個環節來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美美地聽:

聽讀配樂朗誦,思考:全文可以分為幾部分?描寫了哪幾幅秋景圖?

(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讀課件)

明確:1、課文分四個部分:思秋、繪秋、議秋、戀秋。

2、“繪秋”部分有五幅圖畫: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蟬殘鳴、橋頭秋雨、

庭院秋果。(依次出示幻燈片)

三、美美地讀、美美地品:

1、全班齊讀思秋、戀秋兩部分。

2、學生找出最喜歡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語言,體會情景交融的意境。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

A、找出關鍵詞語。B、比較不同句式。C、體會深層含義。D、誦讀精彩片段。

四、歸納總結,佈置預習:

今天我們通過美美地聽,美美地讀和美美地品感受到了《故都的秋》之美並總結了品味語言的四種方法。品味語言還有沒有其它方法呢?請大家回去繼續品味本文的語言並歸納其方法。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我們主要品味了《故都的秋》精到細膩的語言並總結了四種品味語言的方法,還有沒有其它品味語言的方法呢?(學生回答)對了,品味語言還要體會作者的感情。《故都的秋》飽含著郁達夫深厚的感情,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現在我們進入第四個環節美美地練。

二、美美地練:

1、思考討論: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點是什麼?請用幾個詞概括。

(2)為什麼北國之秋給作者以悲涼之感?(提示:結合作者生平與寫作背景。)

(3)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

明確:(1)清,靜,悲涼。

(2)在作者的心中,“悲涼”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的感受。

(3)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戀之情和對故都的秋的嚮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全文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從課文中的最後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可以看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讚頌之情。

2、單選題:

(1)作者在談到牽牛花時說:“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為佳。”對此理由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因為藍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體現秋的“清”。

B、表現作者主觀的感情色彩。

C、像喇叭的顏色,與花名貼切。

D、能使人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2)作者寫對故都的秋的懷念時,重點寫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時的所見所感,而對於“陶然亭”等名勝只是一筆帶過。這樣寫的原因是(D)

A、作者想嘗試那種寧靜的平凡生活。

B、“陶然亭的蘆花”等景物不能體現故都的秋的特點,沒有秋味。

C、作者沒有去過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兒的景色如何。

D、選擇這樣的地方寫更能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符合作者要表達的思想。

3、根據課後練習題二的要求,用十分鐘的時間仿寫一個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

(學生仿寫,寫好後展示並做評點)

三、歸納總結,佈置預習:

1、通過對《故都的秋》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鑑賞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外,還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語言,把這些精彩的語言抄到摘抄本上並進行仿寫,長期以往,假以時日,相信我們也能寫出像《故都的秋》這樣優美的散文。

2、用我們今天學習的鑑賞品味散文的方法預習餘秋雨的《道士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