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5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教學設計

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教學設計1

教材內容: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2課

★教材分析:本課是形狀與結構的第二課時。學生通過第一課的學習已經知道,靠增加厚度和寬度可以增強材料的抗彎曲能力。而增強材料抗彎曲能力的另一種方法是改變材料的形狀,這是本課時重點要研究的問題。

教材首先以生活中的鋼材為什麼要加工成不同形狀引入,旨在讓學生髮現、提出本課的研究內容——材料抗彎曲能力與材料的形狀有關係嗎?

接著進入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重點環節,用同樣的紙做成像條形鋼材那樣的各種形狀,測量它們的抗彎曲能力,並與平展的紙比較,認識到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其抗彎曲能力。更進一步的道理,教科書用資料的形式給出,讓學生通過閱讀來理解。

最後研究瓦楞紙板的形狀結構。瓦楞紙板有三層或五層,中間一層或兩層是波浪形的,這幾層薄紙板黏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這種結構使瓦楞紙板的強度大大增加。通過對瓦楞紙板的研究,不但可以加強對前面活動的認識,而且又把知識帶到了實際的生活中,同時還可能讓學生有新的發現或產生新的疑問,從而引導學生的認識向較複雜的形狀結構前進。

結合教材,我在進行整體設計時,努力體現科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特點!盡力追求科學學習的生活性和探究性。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技能目標】

1、經歷測試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關係的實驗過程;

2、經歷觀察瓦楞紙的結構並作出解釋、提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培養學生根據現象提出問題、實驗研究、根據實驗結果作出解釋的能力和習慣。

2、體會科學和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巨大影響力,從而形成熱愛科學,積極探索創新的動力。

教學重點:做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關係的實驗,探究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教學難點:解釋為什麼改變形狀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教學準備:

小組材料:

(桌內放好)材料一:架紙的盒子2個(內含墊圈10個、細繩一根)、雙面膠一個、大小相同的紙3張、記錄單一張。

(課中下發)材料二:瓦楞紙板2張、記錄單一張、

教師演示材料:複習用材料(紙1、2)、學生材料一套、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一、複習引入。師演示:複習增加厚度與抗彎曲能力關係的實驗。

揭題: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材料的抗彎曲能力。板書:抗彎曲能力

二、結合生活、提出問題。

1、讓我們先來看一組圖片。(課件出示各種形狀的材料圖)

2、想一想:為什麼要把鋼材加工成這樣?

3、提出問題:這些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有關嗎?補充完整課題: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三、實驗研究: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1、形狀的改變到底能不能增強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呢?我們可以怎麼來研究?

(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組織小組討論。)

交流,確定實驗方法。

2、實驗測試注意點交流。

a、師:我們用紙來做這個實驗。一張平展的紙橫樑能承重幾個這樣的墊圈呢?預測一下(生預測,師演示)。

b、(師出示不同折法的兩張波浪形紙)問:老師用同樣的紙折了兩種波浪形,你們認為:哪一種適合和這張紙進行比較呢?為什麼?

c、除了這一點之外,在測試的時候,為了公平,我們還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如:一張紙只能折一種形狀。放墊圈要輕輕的放。墊圈放的位置要一樣——一個一個往上疊。兩個盒子的間距要一樣——兩個盒子中間放一本書。……

d、課件出示重要注意點。

3、學生實驗測試,師巡視並參與。

4、彙報交流,師結合板書。

形狀

(用橫截面圖表示)

預測

(用墊圈數表示)

實測

(用墊圈數表示)

觀察資料,與沒有折的紙進行比較,發現了什麼?說明了什麼?

得出: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5、為什麼改變形狀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呢?師講解或閱讀課本P30資料。

6、迴應可前的問題:為什麼要把鋼材加工成各種各樣的形狀?現在你知道其中的道理了嗎?

四、瓦楞紙板的研究。

過渡:這樣的應用在生活中還有很多!

1、出示紙包裝箱,述:紙包裝箱用的這種材料叫瓦楞紙板,用它可以裝很多的物品,而不變形破損。老師從紙包裝箱上已經剪了一些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瓦楞紙板好嗎?

2、課件出示觀察要求。

3、領取材料,觀察記錄。

3、彙報交流。思考:瓦楞紙板的結構為什麼能使柔軟的紙變堅硬了?

五、拓展延伸、整理材料。

課後繼續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增強了材料抗彎曲的能力?

整理材料,下課。

六、板書設計:

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形狀 ______

預測 1

實測 0

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過程與方法

做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關係的實驗。觀察瓦楞紙板的結構,做出解釋和提出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小組合作實驗進行探究的必要性。樂於根據觀察做出解釋和提出問題。

教學重點

知道通過形狀的改變可以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教學難點

知道抵抗彎曲的原理.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實驗用的大小相同的紙若干張、墊圈、包裝箱瓦楞紙板、語文書四本、尺、透明膠.教師自己準備:包裝箱瓦楞紙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在前一節課中,我們研究了紙的抗彎曲能力,我們發現紙的抗彎曲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厚度和寬度)那紙的抗彎曲能力除了與厚度、寬度有關,如果我把薄薄的一張紙的形狀改變一下,它的抗彎曲能力會怎麼樣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板書)

二、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1.教師出示一張紙讓學生討論,在這張紙長度不變的基礎上,同學們能折出哪些形狀呢?

按照學生說的把形狀畫在黑板上.(板書:形狀)

2.請同學們拿出作業本,來預測一下這些不同形狀的紙的抗彎曲能力! (預測前出示實驗的紙)抽兩組的預測的結果寫在黑板上.(板書:預測)

3.我們已經進行了預測,那我們接下來要進行實測了,在實測時應控制哪些條件不變呢?同學們可以想一下在前一節課的實驗中我們是控制哪些條件不變的和我們這裡有相同之處嘛!(板書:實測)注意:兩邊的高度不變,墊圈放的位置要在中間而且要輕輕的放,實驗時紙樑架空的距離不變(我們統一為11釐米).

4.學生分組實驗:每個小組至少選擇兩種形狀進行實測並記錄:學生實驗的同時教師巡視每個小組(特別關注預測的兩組)

形狀預測抗彎曲能力實測抗彎曲能力

5.彙報實驗結果:兩種情況以上測好的同學請舉手,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實驗的情況,請幾個小組來彙報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板書:實驗資料)

6.教師提問:看了這些資料,你發現了什麼?(發現了改變紙的形狀可以增強紙的抗彎曲能力.)或者提:紙的形狀改變了,他的抗彎曲能力怎麼樣呢?

7.結論:改變形狀抗彎曲能力增強.(板書:改變形狀抗彎曲能力增強)進一步解釋:讓同學再觀察一下改變形狀的紙,出示一張沒有改變形狀的.紙和改變形狀的紙相比較,我們發現紙的什麼改變了?(寬度減小了,厚度增加了)我們在前一節學到過增加厚度比增加寬度更能加強抗彎曲能力.薄薄的一張紙把它的形狀改變以後,他的抗彎曲能力大大增強了,那麼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材料也是通過改變形狀來改變抗彎曲能力的出示鋼材,為了節省鋼材,把它們做成了這樣各種形狀,雖然材料節省了,但抗彎曲能力仍舊很強.

三、瓦楞紙板的研究

今天材料比較多,老師用一個紙箱子裝了過來,我發現紙箱上還藏著個祕密呢!現在我給每個小組發一小塊這樣的紙板,你們可以感覺一下,並觀察一下,看看有什麼發現嗎?學生彙報,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硬板紙的內部結構

原來硬板紙除了比較厚之外,更主要是裡面有了抗完全能力特別強的波浪形,這種形狀又象瓦楞狀,我們就把這種紙叫“瓦楞紙”。

接下來同學們可以把瓦楞紙板剝開看看各部分的結構是怎麼樣的?各部分的軟硬怎樣的?教師提問:為什麼中間層要做成“波浪型”呢?這樣有什麼好處嗎?有時為了進一步增強抗彎曲能力,也把瓦楞紙板做成五成,甚至七成.

四、小結:課外同學們可以去觀察一些材料的形狀,並研究一下形狀的變化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

五、課堂練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