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5W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1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做幾道練習。

板書課題

二、估一估、數一數

課件出示10個方格

師:估一估,有幾個方格,數一數你估對了嗎?

師:10格有這麼多,那這裡有多少方格呢,誰來估一估。(課件出示百格圖)

有不同意見嗎?數數看估得對不對?

師:你是怎樣數的?

生:一行有10個,有10行,所以是100個。

師:我們一起數

生從1個十一直數到10個十

師:10個十就是100並板書。

師:有沒有一個一個數的,如果這樣要數幾次

生:100

師:也就是說100個一也是100(板書:100個一是100)

這副圖由100個格子組成,所以我們叫它百格圖。

三、數星星

師:有些調皮的星星跑到這些小方塊裡來了,一共有多少顆?

生:38顆

師:怎麼這麼快就知道啦?

生:一行是10顆,有三行就是30顆,再加下面的8顆就38顆。

師:下面有8顆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1:數的(有沒有別的方法)

生2:因為空了兩格,所以是8

師:這個方法真好。

師:注意看現在又有幾顆星星呢。

討論為什麼不是40,並用課件演示。

小結:看來數的時候要好好開動腦筋哦。這些調皮的星星給大家帶了一道題,請小朋友把百格圖填完整。

四、填百格圖

小朋友練習紙上就有這張圖,比比看誰填得又快又好。

師:填好後和螢幕上的對照一下,你填對了嗎?

挑你喜歡的一個數說說它的組成。

師:剛才很多小朋友都說了自己喜歡的數,那老師喜歡哪個數?請小朋友猜一猜?

(引出並板書50)

師:50後面連續數5個數,誰會

師:同意嗎?他是往後一個一個增加的,如果往前數5個,會嗎?一起數。

師:剛才我們是一個一個數的,還有其他數法嗎?猜猜他是怎樣數的,按照他的規律你能再往下數一個嗎?

師:還有很多小朋友想說,看來數數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有規律就行。

五、找百格圖的規律

其實百格圖裡的這些數排列都是有規律的,橫著看你發現了什麼?

生:每次增加1

生:每一行除了最後一個,十位上的數字都相同。

師:第二行除了最後一個,十位上的數字是幾,第三行除了最後一個,十位上的數字是幾,那第七行呢

師:豎著看,你又有什麼發現?

生:每一列個位上的數字都一樣

師:第一列個位上的數字都是幾,第3列個位上的數字呢?最後一列呢?

生:0

師:個位上是0的數我們把他叫做整十數。一百是整百了。

師:斜著看,你發現數的大小有什麼變化?

運用規律闖關。

第一關:找一找

1、最小的三位數是幾,百位上的數字是誰,表示什麼意思?

2、最大兩位數是幾,再添上多少是100

3、87相鄰的兩個數是幾?

4、24在第幾行第幾列?79在第幾行第幾列?

5、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字一樣的兩位數有哪些?

6、個位是6的數有哪些,那十位是6的又有哪些?

第二關:猜一猜

1、第2行第2個數是誰,睜開看看猜對了嗎?問為什麼不是22。

2、第7行第6個數是誰,睜開看看猜對了嗎?

第三關:填一填。

1、29、59、89、99後面的一個數分別是

()、()、()、()

2、第7行第6個數是()

3、第3列的數,個位上都是()

師:恭喜小朋友順利過關,老師有禮物獎給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先回答老師一個問題再告訴你

問題:個位上的數字加十位上的數字是6,這個兩位數可能是幾?

最後出示獎品:糖

先讓學生估,然後提問如果每人一顆夠不夠?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課本第67-68頁例1,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2、引導學生認識新的計算單位“千”,瞭解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位制關係並在數數中加深對十進位制關係的理解。

3、使學生了解數的組成,加深對數的概念的理解。

教學重點:

掌握千以內各個數位的十進。

教學難點:

拐彎處的數數(個位或十位滿十向前一位進1)。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口答:

(1)最大的一位數是幾?再加上1是多少?個位上的數滿十就向哪一位進一?

(2)最小的兩位數是多少?再加上1是多少?十位上的數滿十就向哪一位進一?

2、數數:

10個10個地數,從10數到100;

五個五個的數,從50數到95;

一個一個地數,從90數到100。

[設計意圖]通過數、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

3、匯入:你會從100開始接著往後數嗎?

今天開始我們將要學習更大的數,下面請你們觀察這幅圖。

二、講授新課

1、出示主題圖。

(1)觀察這幅圖,說一說畫面上正在發生什麼事情?

(2)看著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問題?引導學生估算畫面上的體育館大約能坐多少人?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感受大數的意義。

2、板書課題:1000以內數的認識。

3、教學例1。

(1)數一數。

看著大螢幕,同學們一起數出10個小方塊,說說怎麼數的?板書: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

(2)動動腦。

每組快速數出100個小方塊,應怎樣數呢?

教師板書: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是一百。

(3)師:請你從一百往後數,數到一千,應怎樣數呢?有沒有更好的`快速的

方法呢?

教師板書: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師:“千”是我們今天學到的一個新的計算單位,前面我們還學過哪些計數單位呢?

(個或一、十、百。)

(4)師:通過剛才數數,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說出一(個)、十、百、千之間的十進位制關係。)

[設計意圖]滲透數數的方法,在合作探究活動中,發展學生分析、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完成第68頁的“做一做”。

1.從一百九十八起,數到二百零六。

2.從九百九十五數到一千。

學生小組自行探究。

教師可見展示數數過程。

(6)1、活動:

數出紙上的三角形,在本子上記錄下這個數,並在紙上接著塗出十個三角形,數出這是個數來。

三、檢測練習

1、想一想,填一填。

(1)按要求數數:

從196數到203。

從1000數到988。

(2)二百二百地數,數到一千。

二百、()百、()百、()百、()百。

(3)五百五百地數,數到一千。

五百、()。

(4)三百三百地數。

三百、()百、()百、再數()百是一千。

(5)填空練習。

800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的練習鞏固千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掌握它們之間的關係。

(6)完成練習十五的2、5題。

四、小結

五、佈置作業

完成本課的練習題。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31~33頁的主題圖及例1、2、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通過操作、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 100以內數的意義。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合作、交流、互助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難點:

接近整十數的數法。(正確數出幾十九後面的一個整十數及整十數前面的一個數。)

教具、學具:

課件、數數用的小棒、學生自制作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課前匯入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習了數學王國的幾個數娃娃1~20,你能親切地和他們一個個地打招呼嗎?

你能接著往後數嗎?真不錯,數的真熟練,誰還能接著往後數?

好了,我知道了,同學們能數100多的數了,真了不起,那麼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什麼地方也能用到數?{找生回答}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數,那麼你來猜一猜今天來上課的有多少位同學?{生答}那麼你們來數一數到底有多少位呢?數完了你來說一說你數的結果是多少,{找生答}誰願意領著大家來數一數,真棒!比我們原來學的20多一些,剛才同學們口頭數數的數的那麼好,可是在數人數的時候遇到點困難,看來要正確的數出事物的個數還真不太容易,不過沒關係,只要像那位同學那樣,邊點邊數,點的和數的一樣對,下次你一定能數對。對不對?這節課我們自己來學習數數。

 一、演示百羊圈,引入新問題,激發數數興趣

1.師:同學們,在美麗的大草原上有美麗的小天使,他會告訴我們,又會給我們提出什麼問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來了一群可愛的.小鹿,你們都喜歡吧?出示百鹿圖課件。

藍藍的天空,綠色的草地,瞧,小鹿多開心啊!我們來數一數共幾隻吧?我們一隻一隻得數,數了10個一就是十.(師板書十個一是十)

看,山坡上又來了一群小鹿有幾隻?讓學生數一數。

這兩群羊共幾個十隻?2個十十是多少?20是幾個十?

學生觀察回答上述問題。

2.(出示課件)又來了一大群羊,成九小群。

師,鹿真多啊!有多少隻?

我們來估計一下,現在草地上有多少隻鹿。大家交流,說一說自己估計的結果。

3.師,現在的鹿又多了,我們再來估一下吧?誰來說說自己估的結果。再看小朋友估計的,(比20多得多,大概有一百隻吧),你同意他估計的嗎?要想知道羊的準確數量,我們需要怎麼辦呢?(數一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認識數100以內的數。(板書課題:認識100以內的數)

 二、操作、交流,學習數100以內各數

1.實物數數。

(1)師:老師給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好了一份學具,它們的數量都和小羊的只數一樣,你們數10個放在一起,數一數能分成幾堆或者是一個一個的數小棒有幾根,就知道小羊有幾隻。2人一小組,互相幫助,說一說怎樣數。

(2)四人小組數數活動

彙報,你是怎麼數的?{我是把學具10個10個的分在一起,分成了10堆,就是100個}

2.討論。

(1)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是這樣數的:每數10個分成一堆。

誰願意用小棒再來演示,讓全班都能看清楚?

(2)師:過去,我們知道10個一是一十,20個一是二十,從剛才的數,我們又知道了什麼?10個十是一板書:10個十是一百)

3.引導學生一十一十地數到一百。

(1)師:數100以內的數,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從一數到一百,也可以十個十個地數,數了10個十就是一百。

(2)我們開啟課本百羊圖。一隻一隻地數,再十隻十隻地數。(同桌兩人左邊的同學先數,右邊的同學聽聽他數的對嗎?右邊的同學再數給左邊的同學聽)

同學們真了不起,都會數一百以內的數了,下面老師要考一考大家:

(3)搶答:一十一十地數,

三十前面是( )十,三十後面是 ( )十。

八十前面是( )十,八十後面是 ( )十。

(4)指名數:一十一十地數,

從一十數到一百;

從三十數到七十,

從六十數到一百。

 三、接近整十數的數法

1.出示例2:從二十五數到三十二。

師:如果要拿二十五根小棒,你怎麼拿最快?(先拿二捆再拿5個單根)

學生全部拿二十五根小棒好後,再邊添小棒邊數到三十二根。

強調:二十九後面的數是多少?誰能上臺邊添小棒邊數。

此處強調夠十個單根的,將10個單根的捆成一捆,再接著往後數。

2.從五十六數到六十三,再從六十三數到七十二。

(注意數滿十根捆成一捆。)

3.不擺小棒,一個一個一地數:

從七十八數到八十八,再數到一百。(同桌輪流數,再指名數。)

 四、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

1.例3:拿小棒3捆又5個單根,看一看,是幾根小棒?說一說三十五是()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看小博士是怎麼想的。三捆是3個十,5根是5個一,3個十和5個一是三十五根。三十五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師:七十八、六十四、八十九是怎麼組成的?六個十和一個一組成的數是多少“九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數是多少?

 五、鞏固練習

第3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

(1)看一看,想一想,再填一填。(鋼筆圖、湯圓圖)

(2)全班訂正。說一說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多少。

3.練習七第2題。

先估計一下,有多少個圓片,再數一數,有多少個圓片。

你的估計差不多嗎?你是怎樣數的?怎樣數比較快?

4、拓展思維。

師:同學們咱們學校大約有70位老師,咱們縣有很多所學校,你能估一估大約有多少名老師嗎?看來全縣教師的人數比我們今天學習的“100”還要多得多,這些比100大的數今後我們繼續學習。

 六、全堂總結

師:說一說,你今天學會了什麼?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31~45頁。它包括:數數、數的組成、數位的含義、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學生知道個位和十位的意義,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3、結合數的認識,引導學生會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4、結合具體事物,引導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5、進一步嘗試用自主探索的方法獲得新知。

三、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四、教學難點:

1、數過程中,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應是多少。

2、數位的意義。

3、探索例7的百數圖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五、教學建議:

1、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

(1)選取、提供每次活動的素材。

(2)制訂人人蔘與的、高效的活動規則。

(3)應及時引導學生將具體的活動抽象為響應的數學概念。

(4)對學生進行愛護學習資源的教育。

2、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學。

3、繼續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4、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的健康發展。

六、教材編寫特點:

1、創設數學與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密切關係的認數情境。

2、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數概念。

3、選取的素材貼近生活,又形式多樣。

4、內容呈現的方式既符合邏輯又生動活潑。

七、課時安排:(8課時)

1、數數數的`組成…………………………………1課時

2、讀數寫數…………………………………………2課時

3、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練習……………1課時

4、數的順序比較大小……………………………1課時

5、比多少…………………………………………1課時

6、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3課時

實踐活動:擺一擺,想一想………………………1課時

課題一數數數的組成

教學內容:教科書31~33頁,練習七2、4題。

教學目標:

1、能夠熟練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物體的個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能力,在各種數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滲透數與實物對應的思想。

3、培養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興趣,養成在活潑氛圍中進行合作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應該是多少。

教具準備:教師:蛋糕模型,蠟燭;學生:小棒,卡片。

教學過程:

一、利用舊知引入,提出問題

1、創設情境:今天是我妹妹的生日,這兒有一塊插了蠟燭的蛋糕(20根),猜猜看有多少根?

2、談話:老師把蠟燭變成了小棒,在你的桌子上,請你數一數到底有多少根?

3、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小棒怎樣表示能引導人一眼就看出是20根?

4、小結:10個一是一十,2個十就是二十。

5、以這二十根小棒為標準,估計桌上的小棒總共多少根,引入課題“100以內數的認識”。提出問題:你們想學些什麼呢?

二、重視學法探究,解決問題

1、在嘗試和思考中學會數數:你們會數20到100之間的數嗎?(學生試數)

(1)同位配合,一人拿小棒,兩人一起數:從21數到30。

(2)一根一根地試數小棒,從31數到100。

(3)10根10根地數100根小棒,歸納:幾個十就是幾十,10個十是100。

2、在觀察和遊戲中掌握數的組成:

(1)觀察三張卡片:

用小棒表示64、22、42的組成、用漢字表示三個數的組成。

(2)看圖回答問題:

①出示6捆小棒(每捆10根)和4根小棒,它是怎樣組成的?一共是多少?

②出示2捆小棒和2根小棒,一共是多少?它是怎樣組成的?

③出示數(四十二),用小棒表示,說說它的組成。

④小結:幾十就是由幾個十組成的,幾十幾總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師生“對口令”:

師生

292個十9個一

4個十8個一48

6個十60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係,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2、使學生從活潑可愛的小金魚身上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教學重點: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準確的語言描述100以內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教學準備:例9主題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揭示課題

1、口答:

(1)3個十和6個一是( )。

(2)7個十是( )。

(3)8個一和7個十組成( )。

2、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並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35 43 78 76 45 40

二、遊戲匯入,引出新知

1、請同學們一起和老師來玩一個“猜猜看”的遊戲:

教師手裡握一把小棒,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裡大約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學們猜的答案有這麼多,到底誰猜得比較準確呢?下面我們先數出一部分:師生共同數出10根。

3、現在請同學們再猜一猜老師手裡有多少根小棒?

4、這一次同學們猜得比較集中,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師生共同數出小棒的根數。

5、為什麼第一次猜時,大家猜的與實際數量相差那麼多,而第二次猜時就比較接近實際數量了呢?

我們第一次猜時,我們沒有參考,而第二次猜時,我們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較準確地猜出小棒的根數了。

6、小結:我們在估計物體的'多少時可以先找出參照物,然後再來估計,這樣就比較接近正確答案了。

二、教學例題,深化新知

1、課件出示有48條金魚的魚缸圖。請學生估一估,有多少條金魚。

想一想:我們怎樣才能比較準確地估計出魚缸裡有多少條魚?

生討論,彙報:先數出10條金魚,再估一估魚缸中大約有幾個這樣的10條。

2、分別出示有15條花金魚和10條黑金魚的魚缸圖。

讓學生根據這三幅圖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使學生懂得描述兩個兩位數之間的大小關係除可用符號“>”、“<”外,還可用語言來表述。

3、聯絡生活實際舉例,讓學生用語言描述生活中某兩個兩位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三、練習:

1、40頁做一做。

(1)第一題,學生合作完成。4人一組,每人說1——2句話。

(2)第二、三題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後在交流、訂正。

2、練習八第4題:青蛙可能吃了多少隻害蟲?(在合適的答案下面畫“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作業佈置: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6

設計理念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且基本上已能數百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旨在讓學生在掌握數序的同時,瞭解數數方法的多樣化及如何按規律選擇合適的方法數數,這也是接下去進一步學習百以內寫數、比較大小的基礎。本堂課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星星為載體,通過“看星星”、“數星星”、“擺星星”、“找星星”等有效的數學活動,把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得到和諧地統一起來,併力求體現數學課堂的思想性、趣味性、實踐性、藝術性、生活性和綜合性。

1、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學習的優勢是每個教師都深有體會的,但是合作不能流於形式,教師要創設讓學生合作的時機和情境,並提高合作的有效性。本堂課的合作主要體現在各小組數星星的活動,因為數星星的方法是多樣的,所以這裡有必要安排小組合作,而且在這裡小組成員間還要注意分工和合作,如果不注意方法,合作得不好,就會出現錯誤。

2、促進學生主動、個性化學習。如在數數中請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自認為最快的方法進行的,雖然要求選用合適的方法,但對方法不作統一、硬性的規定,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3、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數感。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力求提高學生的估數能力,在充分動手操作的認知過程中,發慌學生的數感。

學習目標

1、運用不同的方法數出百以內的數,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數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個性化學習,實現個性化發展;

2、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知道100裡面有10個十,通過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滲透估計、優化等數學思想方法;

4、培養小組合作意識,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學習重難點:用不同的方法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

學習準備:準備12瓶星星,裡面放著不同數量的星星;一套課件。

學習過程

課前談話:猜老師的年齡引出數數。

一、情境引入

師:這裡有很多漂亮的小星星,小朋友肯定很喜歡它。猜一猜哪一瓶星星的顆數最少?哪一瓶星星最多嗎?

學生猜:(4號最少,2號最多)板書(4)少(2)多

大家估計得是否正確,每隻瓶子裡的星星到底有幾顆呢?想知道,怎麼辦?(數一數)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來數星星,板書(數星星)。

二、探究新知

1、數數

(1)小組分工合作數星星:每一小組一瓶星星,喜歡用什麼方法數就用什麼方法數。數星星時要注意什麼,每個小組的小朋友要先研究一下。

(2)學生分小組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數星星。

(3)彙報、交流、糾錯、鞏固。

a、彙報數的結果;

b、對剛才的估計進行驗證;

c、彙報數的方法:數數方法的多樣化;

d、驗證1~8號數數結果的對錯,並進行適當的反饋、鞏固;

e、數數:全班數,一個一個地數,從35數到42,兩個兩個地數從20數到42。同桌對數,一個同學先從56數到63,另一個同學再從63數到72。倒數……

(4)比較11和12瓶星星的多少,然後通過數數進行驗證(5顆5顆地數和10顆10顆地數)

2、數的組成

出示:兩堆星星(各為24顆)

(1)兩堆星星一樣多,你能一眼看出是幾顆嗎?(24顆)

(2)為什麼右邊一堆的星星你能一下子數出來?(右邊十個一堆十個一堆擺放整齊)

(3)引導學習數的組成:24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板書)

三、鞏固與發展

方塊遊戲(百格方塊圖)

(1)能用很快的速度數出有幾個方塊?(100個,有10行,每行10個,板書:100=10個十)

(2)能一眼看出方塊裡出現了幾顆星星?(38是由3個十和8個一組成)

(3)現在方塊裡有多少顆星星了?(83是由8個十和3個一組成)

(4)如果這樣一顆一顆數下去,第98顆星星在哪個方塊上?你是怎麼想的?(注意數數、想法策略多樣化)

四、小結、引申

今天我們全班小朋友都是數星星的孩子,(課件出示星星兩個字由一百個星星組成)你們知道這兩個字是由幾顆星星組成的嗎?留到課後進行討論。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

教材第45頁

教學目標:

1、鞏固認識計數單位百,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體會計數單位和數位的區別及聯絡。

2、經歷用小棒、計數器表示100以內數的過程,初步形成100以內數的表象,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知道百與十的關係。

教學難點:

感受數的意義,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準備:

一、學具。

每位同學準備十幾根小棒、皮筋(用於捆小棒)。

二、教具。

每組一個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第一題,估一估,數一數,說一說。

這道題目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建立數感。

1、認識圖中的物體嗎?估一估,各圖中的物體大約有多少個?同桌互相說一說估計的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估計的。

2、數一數,說一說各圖中有幾個十幾個一。

3、撥一撥。在計數器上把途中的數撥出來。

二、我說你數。

提供了一種遊戲式的練習方式,吸引了學生的興趣。

1、師生合作。教師先講清規則:從規定的數開始數,可以順數,可以倒數,也可以5個5個的數。

2、小組合作。

三、數一數,填一填。

主要考察100以內數的組成,學生獨立填寫。

1、2個十和3個一組成多少?

2、3個十和6個一組成多少?

3、猜數遊戲。

教師先介紹遊戲的規則和方法,並有一名學生做示範,然後,同桌兩人進行遊戲,使學生在體會數的.大小的同時,初步掌握猜數的策略,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義,並正確使用。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怎麼學的?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8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使學生認識個位、十位,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並初步認識百位;能夠正確、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3、使學生了解加法和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結合數的認識,能夠正確、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以及相應的減法。

4、使學生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從而感受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周圍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態度。在認數的活動中,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單元重點:

(1)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

單元難點:理解數位的意義

教法、學法:操作法、實踐法、講授法、討論法、師生互動法。

課時安排:7課時。

第一課時數的含義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1-2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用小棒數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各數的組成,知道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幾十幾,幾個十是幾十,10個十是一百;瞭解九十九添上一是一百;感受100以內數的順序,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個數,初步學會幾個幾個地數數。

2、在數數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十進位制”計數法和技術黨委“百”;積累數數、認數的學習經驗,並形成相應的數感。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理解整十數的組成,理解幾十九添上1是多少。

教學準備:20根小棒,十捆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啟用舊知,引入新課。

1、複習十和二十。

談話:請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數出10根小棒。數完後,提問:數滿10根小棒可以怎樣呢?(數滿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那麼一捆小棒是幾根?它表示一個什麼?

再擺一根小棒,繼續提問:現在一共有多少捆帶幾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2、匯入:這節課我們繼續用書小棒的方法認識更大的.數。

板書:認數

二、運算元數,認識新知。

1、認識幾十幾和幾十。

(1)初步感知幾十幾。

要求:請小朋友輸出二十三根小棒,擺在桌子上。怎樣擺可以讓別人一眼就看出來是二十三根呢?擺好後和同桌說一說。

交流擺法:可以先擺2困是2個十,在擺3根是3個一,合起來就是二十三。

追問: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二十三。

指導學生說一說。

(2)認識幾十幾和幾十。

現在要擺二十四根小棒,你會擺嗎?自己擺一擺,再同桌互相檢查一下。

交流擺法:提問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二十四,反過來二十四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指導學生說一說。接著繼續數到二十九。

追問:二十九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擺出二十九根,再添上1根,數出是多少。(師生同時操作,數出三十)

追問:二十九添上1是多少?(板書:三十)

指出:二十九添上1是3個十,3個是三十。

讓學生說一說。引導:三十九添上1是多少?四十九、五十九添上1呢?

2、認識一百。

(1)數出一百。

引導:我們已經知道幾個十是幾十,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幾十幾。你能擺出八十五嗎?

要求再從八十五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九十九。

引導:九十九再添上1根,數出多少?強調:九十九再添上1是一百。

讓學生集體說一說。追問:幾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幾個十。

三、練習鞏固、加深認識。

1、做想想做做1。讓學生數一數教室裡面有多少張桌子,多少把椅子。

2、做想想做做2。5根5根地數,一共有多少根?

3、做想想做做3。從七十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一百。再2個2個或5個5個地數。

4、做想想做做4。先看圖,再交流各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5、做想想做做5。要求:每數10顆圈一圈,數數一共有多少顆。

四、全課總結。

提問: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你認識了哪些數?

板書設計:

認數

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八十五九十九一百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寫數、讀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4、25頁。

教學目標:

1、認識百以內的數位順序,學會100以內數的寫法,能正確讀出100以內的數,能說出100以內數的組成,進一步瞭解100以內數所表示的實際含義。

2、在認識數位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十進位制”計數方法,認識計數單位“百”;在主動探索和學會100以內數的寫法和讀法中積累寫數、讀數的經驗;初步學會估計、體會數的多與少的關係,進一步發展數感。

3、在主動參與和獨立思考、嘗試的過程中,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受數和數的讀寫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讀寫。

教學難點:理解數的讀寫原理。

教學準備: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操作、引入新課。

1、談話:上節課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現在請大家用小棒擺一擺:三十二十三四十六

提問:10個十是多少?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9

(一)、學習目標:

1、幫農民伯伯數出玉米有多少個,學會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2、在數辣椒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學生能夠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結合100以內數的組成,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二)、學習內容:

1、資訊窗一,數玉米和辣椒的個數,學習100以內數的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位的意義、數位的順序。

資訊窗二,摘石榴小玉和小玲誰摘的多,數的大小比較。

資訊窗三,爸爸媽媽摘南瓜,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2、開發性學習包:

製作100以內的數字卡片。

在製作卡片的過程中,體驗一個一個地數數的過程,熟悉100以內數的順序。

教師說要求,學生找一找。例如:找出個位上是5的數。

找出100以內的單數:1、3、、5、7、9……

理解相鄰數的含義,並能快速找出來。

3、拓展性資源包:

體驗:動手製作一個計數器

(三)實施途徑(整合課程資源)

1、學科單元內整合:第二單元是100以內數的認識,其中第一課時讀書、寫數及組成是本單元的重點,在講授過程中,利用小棒數一數,藉助計數器讀數寫數和比較數的大小,因此把第二課時中的比較數的大小放在第一課時中研究。

2、學科間整合:與傳統文化中的春節習俗進行整合,利用春節收到的壓歲錢的金額,認識100以內的數,並再與第五單元的人民幣進行整合,充分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也調動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3、學科與學校特色課程整合:本節課與學校課程算數課程進行整合,利用數字卡片,瞭解100以內數的知識。

4、體驗式活動:學生自己動手製作一個計數器,在製作的過程中瞭解數位順序,理解滿十進1的原則,突破數數過程中拐彎數的難點。

5、課時安排:本單元學習共安排8課時。

教學案例:

《數數》教學片斷

一、辣椒有多少個?

1、數一數辣椒的個數,認識整十數及100。

(1) 教師和學生先一根一根數學具,一是讓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從1數到100,二是讓學生感知這種方法累,尋找更好的數數方法。

(2) 十根十根數學具。學生小組合作,親自動手操作,親身經歷十根捆一捆的過程,為數的組成也打下基礎。

2、藉助數小棒教學100的組成。

學生動手擺小棒,通過對擺小棒的操作明確10個十是100,100裡面有10個十。45裡面有4捆,和5個一根的,就是4個十和5個一。

3、用計數器表示100。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數出辣椒的個數,教師巡視指導。數完後,引導學生彙報展示自己的.方法。

二、學生展示:

1、學生上臺展示討論結果。

2、教師點拔:

(1)10 根10根的數最不容易出錯。

(2)讓學生體會滿十進一在十位上撥出2個珠子

(3)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的意義及順序

在十位上撥出10個珠子;百位上撥出一個珠子

三、練習:1、一邊撥珠子一邊數,同桌合作。

2、數一數:從三十八數到五十二。

3、數一數自己壓歲錢的金額,並說一說誰的壓歲錢最多。

注:

本節課圍繞教學目標,我計了師生一起數小棒、學生獨立運用計數器數數、小組同學合作十個十個的數小棒的環節,使學生從始至終處於活動之中,學習的積極性很高。然後,通過學生獨立數、全班數、師生互數等多種活動方式,突破數數的難點,並結合傳統節日—春節,瞭解春節的習俗,以及收到的壓歲錢有多少,通過對人民幣一元一元的數、兩元兩元的數、五元五元的數、十元十元的數,經歷數數的過程,使學生知道10張10元的是一百元,即10個十是一百,突破拐彎處容易出錯的難點。同時,自己製作計算器,瞭解計算單位及數位的概念,明白每一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通過學科間的整合設計瞭解學科知識與傳統文化的密切結合,體會數學與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下冊第68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體驗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3、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會數的產生和作用。

2、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具準備:小棒、計數器、紙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美麗的家鄉——激趣匯入,複習舊知

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一組巍山風景區和特色小吃的圖片,談話匯入: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誰能用一句話來讚美我們的家鄉?

出示家鄉簡介:巍山縣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南部,縣城東距省會昆明市391千米,巍山縣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8處,有不可移動文物200多處,有儲存完好、距今600多年的巍山古城,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道教名山巍寶山。此外巍山縣小吃品種多樣、做工精細、風味獨特,全縣有名特小吃11個系列、91個品種。

設疑:前不久,我們縣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小吃節”,在開幕式上有名的“南詔一根面”成功申報了世界基尼斯紀錄,你能猜猜這一根面有多少米嗎?鼓勵學生猜數。

過渡: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誰能夠來給老師寫一個100以內的數?

結合學生所寫的數提問:它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要數這麼多的小棒可以怎樣數?

複習數100以內的數。

[設計意圖:本環節聯絡學生所熟悉的家鄉的情況來設計,給學生提供了一些生活中的數,從讀數到猜數,再到寫數、數數,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複習了數的組成和數數的方法,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矗]

二、快樂數小棒——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分小組數小棒

(1)教師給每組學生提供一些小棒(約130根左右),請同學先估一估。

(2)小組合作數小棒。

要求:①又快又對,小組合作完成。

②將數好的小棒放入老師準備的三個盒子中,要讓同學一眼就看出有

幾根小棒。

(3)小組彙報,交流展示

在學生彙報時滲透“一個一個地數,十個一是十,”“十個十個地數,十個十是一百”的數數方法以及1000以內數的組成。

[設計意圖:將抽象的計數單位以形象直觀的三個盒子代替,使數學活動的'開展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通過問題“怎樣擺能讓大家很清楚地看出是多少根小棒”的提出,請學生把小棒擺在盒子裡,使學生自然將已有的10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遷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來,從而獲得一個三位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加深對計數單位“一”“十”“百”的理解。]

2、數全班的小棒

師:大家數出了小組的小棒,想不想數數全班有多少根小棒?

師生共同數:整百整百地數、整十整十地數、一根一根地數邊數邊練習學生的數數能力並滲透數的組成。

例如,數到609,問:多少根了?這剛好和我們學校低年級的學生數相同,這個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今年我們班又轉來了一名同學,現在是多少?怎樣想?

師生共同數完全部小組的小棒。

3、感知1000。

師:999根小棒再添1根該怎樣數呢?現在是多少個百了?怎麼辦?

老師將1000根小棒捆成一捆,讓學生動手比一比有多大的一捆。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用整百整百地數、整十整十地數、單根單根地數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動態地使學生自主構建起滿十打捆、滿百再打捆、滿千打一大捆的知識體系,體會到10個一百是一千、數位意義以及相鄰數位之間的十進關係。]

3、用計數器表示1000

出示計數器,引導:(1)這是我們的老朋友了。誰能用它表示出1、10、100。

(2)你能表示出1000嗎?為什麼這樣表示?

(3)你會寫一千嗎?(生板演)1000為什麼要寫3個0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認識的就是1000以內的數(板書:1000以內數的認識)[設計意圖:由多根小棒到計數器的轉換,使學生體會到計數器的便捷性,學會讀寫1000,加深對1000的認識。]

三、智勇大沖關——快樂遊戲,鞏固運用

看了這麼多1000的物體,現在需要運用我們小朋友的聰明才智來解決問題,就讓我們一起來智勇大沖關!

1、數字接龍:

(1)你能從596數到604嗎?

指名讓學生數一數。(出示:596、597、598、599、600、601、602、603、604)

同桌開火車互相數一數,集體拍手數一數,再指名數。

(2)你能從986數到1000嗎?

輕聲地自己數給自己聽。

集體開火車,指名數一數。

2、搭橋過河

課件出示:

(1)______780790______

(2)___588589_________

請學生動筆填一填。反饋交流,你是怎麼想的?集體數一數。

接著出示:

(3)______800______

師:你能填嗎?請小組討論一下,能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學生小組討論,反饋交流,並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設計意圖:數數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在帶領學生集體數數後我安排了這個環節,重在讓學生及時地、靈活地掌握數數的方法。在練習的設計上我注重趣味性和層次性:將練習的形式設計為“數字接龍”和“搭橋過河”,讓學生在生動的遊戲情境中練習數數;習題的設計從簡單的一個一個地數到具有創新性的多種形式地數,既符合學生的思維接受特徵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知識大百科——聯絡生活,培養數感

1、課件出示知識大百科——生活中的數

(1)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152年,是動物中的老壽星。

(2)一隻蜻蜓1小時能吃840只蚊子。

(3)姚明的身高是226釐米。

(4)上海東方明珠塔高468米,是亞洲第一高塔。

(5)成年的鴕鳥身高約175~275釐米,體重約60~160千克。

2.估一估二年級大約有多少個學生?

[設計意圖: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借用現實問題,使學生更進一步學會用千以內的數表達具體的事物和交流資訊,把握事物與數的相對關係,發展學生的數感。]

五、我愛用數學——反饋回顧,總結全課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

教師總結:數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數學知識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學好數學真是太重要了!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讓學生回顧數數的方法,進一步深化教學的重點,同時,通過學生的總結和質疑能夠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問題。而教師的總結談話則意在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係,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2、使學生從活潑可愛的小金魚身上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教學重點:

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準確的語言描述100以內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教學準備:

例9主題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揭示課題

1、口答:

(1)3個十和6個一是。

(2)7個十是()。

(3)8個一和7個十組成()。

2、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並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的.:35、43、78、76、45、40。

二、遊戲匯入,引出新知

1、請同學們一起和老師來玩一個“猜猜看”的遊戲:教師手裡握一把小棒,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裡大約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學們猜的答案有這麼多,到底誰猜得比較準確呢?下面我們先數出一部分:師生共同數出10根。

3、現在請同學們再猜一猜老師手裡有多少根小棒?

4、這一次同學們猜得比較集中,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師生共同數出小棒的根數。

5、為什麼第一次猜時,大家猜的與實際數量相差那麼多,而第二次猜時就比較接近實際數量了呢?我們第一次猜時,我們沒有參考,而第二次猜時,我們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較準確地猜出小棒的根數了。

6、小結:我們在估計物體的多少時可以先找出參照物,然後再來估計,這樣就比較接近正確答案了。

三、教學例題,深化新知

1、課件出示有48條金魚的魚缸圖。請學生估一估,有多少條金魚。

想一想:我們怎樣才能比較準確地估計出魚缸裡有多少條魚?

生討論,彙報:先數出10條金魚,再估一估魚缸中大約有幾個這樣的10條。

2、分別出示有15條花金魚和10條黑金魚的魚缸圖。

讓學生根據這三幅圖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使學生懂得描述兩個兩位數之間的大小關係除可用符號“>”、“<”外,還可用語言來表述。

3、聯絡生活實際舉例,讓學生用語言描述生活中某兩個兩位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四、練習

1、40頁做一做。

(1)第一題,學生合作完成。4人一組,每人說1——2句話。

(2)第二、三題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後在交流、訂正。

2、練習八第4題:青蛙可能吃了多少隻害蟲?(在合適的答案下面畫)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數感。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教學重點:

會用不同的方法數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會根據生活實際選擇最合適的數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大家玩過串珠遊戲嗎?出示例7。這裡有些珠子,你會穿嗎?板書課題

二、互動新授

1.教學例7

出示題目的要求:有58個珠子,10個穿一串,能穿幾串?

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麼?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要想知道能穿幾串,該怎樣解答?

(1)畫圖,圈一圈

(2)數的組成。58裡面有5個十和8個一。

驗證:1串是10個,5串就是50個,剩下的`8個,正好是58個。

2.想一想:如果是5個珠子穿一串,能穿幾串?

三、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1.完成第46頁的做一做。

有82塊餅乾,10塊裝一袋,可以裝滿幾袋?

2.完成第47頁第1--4題。

第1題:5個蘋果裝一袋,裝了8袋。如果10個裝一袋,可以裝幾袋?

第2題:有26個杯子,3個裝一盒,8個盒子能裝下這個杯子嗎?

第3題:一筒能裝12個羽毛球,40個羽毛球能裝滿幾筒?

第4題: 9 9= 18-6= 10 9= 11-2=

14-4= 13 5= 15-10= 12-7=

四、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今天的課堂上,我將例題留給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與以往不同是,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再在小組內交流想法,我申入各組,只是指導學生們如何在組內真正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在集體彙報時,我提出請各組認真聽小組彙報,如果有問題的不同的意見可以在小組發言結束後提出。就是這個環節,一個小組回答我們把十顆珠子圈一起,圈了五個,還剩八顆放一邊,就是穿五串。另一組質疑那八個怎麼辦,也不能不要了,也穿上,所以是六串。我並不急於指出錯誤,讓同學們充分探討,正是這樣答案不斷浮出水面的過程,才讓錯誤理解的同學慢慢明白自己錯在何處。我想這才是真正的課堂生成。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明確事物的“標準”進行具體比較,使學生感知數量之間的大小關係,會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數量之間的大小關係。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進行估計,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合情推理和表達的能力,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數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的作用。

目標分析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感主要是指關於數與數量、數量關係、運算結果估計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數感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的意義,理解或表述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係。”學生理解數感和心算的關係,他們就能發展在內心解決問題和估算各種問題的策略。而具有數感的人,在比較數的大小時,能利用數的相對大小與絕對大小去做質或量的判斷。還能用彈性的、創造性的方法去解決和應用數的多重表達意義。而對於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說,他們的估算意識剛剛開始,教師可先通過直觀圖讓其直觀感受數之間的多少,再通過簡單推理抽象到數,讓學生體會估算,培養學生的數感及推理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明確比較的標準,用準確的語言進行描述。

教學難點:從圖形到數,用準確的語言描述數量之間的多與少關係。

三、教學準備

1.課件。

2.學具:紅、黃、藍、綠玻璃珠若干。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可愛的小球兒,別看它們小小的,裡面可藏著好多數學知識呢。你們今天可要認真聽,仔細觀察,去發現他們的奧祕哦!

教師出示杯子,並讓學生猜一猜杯子裡大約有多少個小球。

(二)探究新知

1.變換標準,比較中理解核心概念。

(1)以黃球的數量為標準,用“多得多”“多一些”描述數量關係。

教師:(出示黃球瓶子)黃球有10個,我們以它為標準。(出示藍球瓶子)藍球和黃球比,哪個多?哪個少?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板書:藍球比黃球多。

教師:(出示紅球瓶子)還是以黃球為標準,紅球的數量和黃球比,哪個多?哪個少呢?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紅球比黃球多。

教師:藍球比黃球多,紅球也比黃球多。兩種球的數量都比黃球多,給你們的感覺一樣嗎?

學生1:感覺不一樣。

學生2:紅球的數量比黃球多好多,藍球的數量比黃球多得少。

學生3:應該是多一點。

教師:你們說得都很好。藍球比黃球多一點兒,可以說成“藍球的數量比黃球多一些”。紅球比黃球多好多,多好些,多得太多,多得多得多……我們就說“紅球的數量比黃球多得多”用這樣的語言來描述。

(2)以紅球為標準,用“少得多”“少一些”描述數量關係。

教師:剛才我們以黃球為標準,紅球、藍球都和黃球進行比較,由於紅球、藍球多的程度不一樣,我們將不太多的用“多一些”表示,用“多得多”表示很多。在比較中除了用數量最少的球作為標準外,誰還可以作為標準?

學生1:紅球的數量可以作為標準。因為紅球的數量最多。

學生2:雖然藍的數量不是最多的,但藍球的數量也可以作為標準。

教師:我們先以紅球的數量為標準,用“少得多”或者“少一些”描述黃球、藍球的數量。

學生先進行小組活動,然後再進行彙報。

學生:我把紅球的數量作為標準,藍球、黃球都比紅球少。

教師:你觀察得很準。

學生:黃的球少,紅的球多。藍的球少,紅的球多。

教師:誰多誰少大家聽明白了,但是感覺不出少的`程度,怎樣描述能讓大家有感覺呢?

學生1:藍球比紅球少得不多;黃球比紅球少好多。

學生2:藍球比紅球少一些;黃球比紅球少得多。

教師:聽了幾位學生的描述,大家對少的程度有點感覺嗎?

學生:這回就能知道藍球、黃球比紅球少得不一樣了。

教師:是啊!都是少,我們可以用“少一些”表示兩個數量相差不多;用“少得多”表示兩個數量相差比較多。

(3)以藍球為標準,鞏固用語言描述數量關係。

教師:我們分別以黃球和紅球為標準進行了比較,還可以以誰為標準呢?

學生提出以藍球為標準。

教師: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誰和藍球比,比得結果怎麼樣。

學生1:紅球比藍球多一些,黃球比藍球少一些。

學生2:我認為紅球比藍球多得多,大家看杯子裡的球就知道了。

小結:在比較中,我們先確定哪種顏色球的數量為標準,另外兩種顏色的球和標準去比,獲得的結論不同。雖然都是多與少,但是多與少的程度不一樣,需要用比較合適的語言表述出來。由於多與少的程度不同,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來描述。

【設計意圖】明確確定標準的重要,讓學生加強對“比”的運用,從而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語言描述數量多少的關係。

2.量化標準,操作中深化核心概念。

(1)根據語言描述,判斷綠球的位置。

教師:這裡還有一瓶綠球。請聽老師的描述,幫它找到正確的位置。

教師:綠球的數量比黃球多得多,比紅球少一些。誰能來擺一擺?

學生將綠球放在紅球與藍球之間。如下圖所示。

教師:為什麼要擺在這兒呢?

學生:綠球比黃球多得多,那就是比藍球多,因為藍球黃球多一些。

教師:為什麼不放在紅球的前面呢?

學生:因為綠球比紅球少一些,沒有紅球多,只能放在紅球的後面。

教師:你們分析得有理有據,同意大家的觀點,找對綠球的位置了。(出圖)

(2)數與圖進行對接。

教師出示卡片36。

教師:我們知道黃球的數量是10個。你能根據之前對它們數量關係的描述,推理一下36是哪個小球的數量嗎?

很多學生表示只有一個數不好推測是哪個球的數量,要求再提供一個數。

教師:看來只由10和36兩個數,還不能判斷36代表哪個數,我再提供一個數58。這回能推理出來嗎?

學生1:綠球是36,紅球是58。

學生2:因為綠球比黃球多得多,比紅球少一些。所以36是綠球的數量,58是紅球的數量。

教師:藍球的數量是多少呢?大家能不能試著推理一下?

學生舉出大於10,又接近10的數,比如15。

(3)用描述的方式表示具體數量多與少的關係。

教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每種顏色球的數量是多少了,還能不能用“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來描述這些數之間的大小關係呢?

學生:10比15少一些,10比58少得多;58比36多一些,58比15多得多;36比10多得多,36比15多一些……

教師:當我們不知道各種球的具體數量時,我們可以用語言描述;當我們知道具體數量時,也可以用語言描述數量之間的大小關係。這些語言就是“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設計意圖】通過推理小球的數量,引導學生分析、比較,然後從直觀圖抽象到數的正確語言描述過程,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推理能力。

(三)鞏固練習

1.猜猜他們跳了多少下。

教師: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用到這些知識,比如體育課上的跳繩。我跟體育伊老師瞭解了一下你們半分鐘跳繩的情況,快來看看。

教師: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1:蔣琪聰跳繩的數量是標準。

學生2:我判斷樂宣跳了60下。

學生3:佳琦跳了70下。

教師:其餘的數為什麼不選呢?

學生4:95、80都比70多,只有70離64最近;30離64太遠了,60離64近,只能選60了。

2.小雞有多少隻。

教師:農場裡的小鴨和小雞想讓大家幫幫忙,快看看它們都說了什麼?

學生1:小鴨比小雞少一些,小鴨有32只,小雞有30只。

學生2:不對!小雞有40只。

教師:觀點不統一了,怎麼辦?

在學生交流中,確定“標準”找到合適的數應該是40。

【設計意圖】逆向推理出“標準”,變式訓練,考查學生能否根據“給出的資料”和“用語言描述的數與數之間的大小關係”來確定相應的資料。

(四)本課總結

教師:同學們,我們之前描述兩個數或物體之間的大小關係,可以用大小、長短、高矮、胖瘦……可以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快一些,胖一些,慢得多……這樣的詞彙來表達。希望大家能在生活運用這些數學知識。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能穿幾串”的知識,使學生經歷解決“已知總數、幾個為一組,可以分成幾組”這種型別的問題,並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和優化策略,初步感受檢驗答案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解決問題的習慣。

3.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簡單運用。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解決“已知總數、幾個為一組,可以分成幾組”這種型別的問題,並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和優化策略。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鋪墊,引入新課

(一)創設情境。

1.小明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同學,想給貧困地區的同學捐款,他就從家裡的存錢罐裡拿出許多一元的硬幣,有一小塑料袋呢。

2.同學們想一想:如果小明就這樣亂七八糟地將這些硬幣拿去捐去好不好?為什麼?那你們有什麼好建議呢?

(二)點明課題。

1.同學的建議非常好,我們做什麼事啊,都要有一定的方法,這樣既能鍛鍊自己,又能方便他人。

2.這節課,我們就來“用數學”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愛心捐款的情境,讓學生感受思想教育的同時引發學生的思考,為後面的學習做簡單的鋪墊。】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提出問題。

1.呈現P46的情境圖中的珠子圖:同學們看,這是什麼?這裡有許多散落的珠子,你們能把這些珠子穿成串嗎?那誰能告訴老師:能穿多少串呢?

2.大家想一想:如果想知道這些珠子能穿成多少串,我們必須先要了解什麼?引導學生說出:一共有多少個,必須知道幾個穿一串。

3.完整呈現題目:58個珠子,10個穿一串,能穿幾串?

(二)討論方法。

1.小組討論:你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先在小組裡討論。

2.彙報交流:可能會出現以下方法:

(1)圈一圈,每10個一圈,能圈5圈,還剩下8個;

(2)用數的組成,58裡面有5個十和8個一,所以能穿5串,還剩下8個;

(3)一串一串地穿也就是10個10個的數:一串是10個,兩串是20個……五串就是50個,還剩下8個;

……

(4)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3.獨立解決。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提醒學生可以藉助小棒進行演示、操作。

(2)彙報方法,談談感受:分別請幾個用不同方法的同學來說說自己的方法,並談談感受:

4.回顧檢驗。

(1)我們怎麼才能知道這個答案是不是正確的呢?

(2)引導學生說出檢驗過程:5串就是50個,再加上剩下的8個,正好是58個,所以,解答是正確的。

(3)剛才我們通過自己的操作,解決了問題,並且也檢驗了答案是正確的,那麼,我們還得口答出這題的答案,引導學生一起口答:能穿5串。

5.歸納小結。

(1)歸納:教師肯定每種方法各自的優點。如:圈一圈:看得清楚;用數的組成,很快得到結果;一串一串地穿,清晰明瞭……

(2)小結:我們在解決類似的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首先要認真、細緻地去解答;其次,解答完了,我們還要去檢驗一下答案是否正確;最後再口答出結果。

【設計意圖:學生在經歷提出問題、討論解決方法、動手解決問題、回顧檢驗、歸納小結等環節中,切實感受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感受方法多樣、優化的思想,為今後的除法的學習積累一些活動經驗。】

三、及時練習,運用新知

(一)及時練習:想一想:如果5個穿成一串,這些珠子能穿幾串?

1.學生獨立完成;

2.彙報交流:教師注意先選一個最先正確完成的.學生來彙報。

3.驗證答案:師生共同驗證結果

4.共同口答。

(二)遊戲:幫老師分餅乾:你們能用今天學的知識來幫老師解決問題嗎?

1.呈現P46的“做一做”。

2.理解題意:重點理解“裝滿”的意思。

3.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教師提醒:也可以藉助小棒來完成。

4.彙報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5.檢驗、口答。

【設計意圖:這兩個練習都是解決問題的基本練習,使學生在頭腦中建構更清晰的表象。在鞏固本課所學知識的同時,又能加深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還可以為後面的學習積累必要的活動經驗。】

(三)變式練習。

1.練習十的第1、2題。

①說明:這兩題的總數是隱含在文字與圖中,沒有直接給出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方法來確定要不要找出總數。

②於第1題中,如果有學生利用了10和5的關係來解決的,要加以肯定;第2題中,如果有學生先算出8盒可以裝的總數,再與數出實際的實際杯子數比大小的,也要加以肯定。

③在學生完成後,教師引導學生簡要地對方法進行優化。可能這兩題用“圈一圈”的方法解決更簡單些。

2.練習十的第3題。

要先學生進行常識介紹:12個為一打。因為12不是整十數,而且又大於10,所以,提醒學生在解決這道題時,一定要數清楚。

【設計意圖:這三題各有側重,目的是讓學生繼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四、全課小結,辯證引領

(一)師生共同小結。

1.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

2.師:你知道了哪些方法?

(二)辯證引領。

師:我們經常今後在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系統地整理了本課所學的知識,並且,通過教師的辯證引領,讓學生合理地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