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8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讀後感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讀後感1

我懷著極大地興致品讀了閆學老師寫的《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一書,感受頗深。書中閆學老師根據自己多年的從教經驗,將實際與蘇霍姆林斯基的理論相結合,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小案例,來講述教育的方法。從這本書中能讓我深刻地瞭解到蘇霍姆林斯基真正的“把整個心靈獻給了孩子們”,也能讀出閆學老師對蘇霍姆林斯基的崇敬之情,她在書中多次提到“我想做他那樣的教師”,同樣我也讀出了閆學老師本人對待教育的熱忱和投入。仔細品味,受益匪淺,浮想聯翩。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從題目看就很吸引我,蘇霍姆林斯基是位偉大的教育家,一生寫了許多教育著作,本書的作者閆學也是一位特級教師,她在書中寫道:“蘇霍姆林斯基,一個為了愛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人”。雖然我們也許不能夠做到為了愛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去愛每一個孩子,把整個心靈獻給每一個孩子。

的確我在初讀時印象很好,所以讀得特別輕鬆,閆學老師的寫法很自由,這種筆法很容易閱讀,很容易讓人接受。作者閆老師在《自序》中這樣說:“其實,我更願意把蘇霍姆林斯基看作一座燈塔,那是世界教育史上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它召喚著我們,指引著我們,在教育這條路上永遠向前,向著光明的方向。”是呀,我覺得我們就是應該在更多燈塔的指引下不斷前進。學無止境,我們應該不斷充實自己,磨練自己,具備更加豐富的知識底蘊,以適應瞬息萬變的未來教育。

閱讀下來,第二輯中《教育就是不斷更新》留給我的印象更加深刻,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我看來,生命因為不斷地豐富與更新,將永遠充滿魅力。所以,我雖然有痛苦,但從不絕望,不論是作為一個教師,還是作為一個活在人間的人。”這段話讓我深受鼓舞,我和閆學老師有著同樣的感受,充滿魅力的人生需要不斷地豐富與更新,痛苦卻不絕望,我想我也要做一個這樣的教師,做一個這樣的人!

還有書中第四輯《每一個教師都該成為學校的驕傲》中提到:“教師具備了深湛的專業知識,開闊的視野,對科學的濃厚興趣,以及獨立研究的能力,他就是一個足以令學校驕傲的教師。:由此我也想到:在我們的學校,就是要培養具備這樣“條件”的教師,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成為學校的驕傲,這不僅是一個良好的願望,也是作為教師的職業尊嚴所在。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老師的智慧不是堵塞道路,而是開拓道路,照亮一條知識路。”這次我算是初次接觸到蘇霍姆林斯基的一些教育思想,的確,當讀到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怎麼說怎麼做時,我的心靈都會受到一次洗禮,對蘇霍姆林斯基的崇敬會加深一次,讓我感覺蘇霍姆林斯基的確是為教育而誕生的,他為我照亮了未來的教育之路。以後,我也要品讀更多的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讓自己的心靈在一次次淨化中不斷得到提升!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讀後感2

近期讀了《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一書,我一邊讀書一邊慎重的反省自己,以致內心波濤起伏。時而興奮,時而滿意,時而慚愧,時而內疚。尤其是讀到“教師的公正”一文時,讓我覺得作為老師是否應該認真審視一下自己的工作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

記得剛接手三年級的時候,其他科任老師就給我介紹了各班的情況,尤其是學困生的情況。以致每節課我都會多看這些學生幾眼,眼裡充滿了愧疚與迷惑:小小年紀就在無形中被別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這是他們的錯嗎?我該怎麼做呢?想著這些孩子上課不聽講、課後不做作業,我心中非常懊惱。但我想得更多的是不管他們表現如何,他們仍是我的學生,我必須一視同仁。這也許就是公正在驅使著我必須做一個公正的教師。

教師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內容,是一條至關重要的職業道德範疇。公正是人類的的始終追求,在社會教育關係中實現公正,是歷來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們竭力倡導的,從大教育家孔子主張有教無類的教育公正思想算起,已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

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關係,尊重學生是教育獲得成功的基礎。只有平等地對待學生,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開啟教育的通道。

教師對每位學生的態度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己的好惡感情、偏袒、庇護一部分學生,鄙視、冷淡另一部分學生,要一視同仁,批評和表揚要恰到好處。學生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個性有不同,能力有差異,智力有高低,品行有上下,家庭情況有差距。愛聽話懂事的孩子,愛聰明伶俐的學生,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單憑自己的感情行事,就是一種狹隘的偏愛,一種不公正的做法。教師感情的傾斜,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心理傾斜。學生不一定都會明白地用語言來表達對老師的意見,然而他們心裡的感受是非常清楚的。你即使採取一次不公平的措施,也會毀掉你長期建立起來的公平聲譽哪怕你是無心的。

教師或許不曾想到,學生被自己偏愛也常常會引來許多麻煩,如被同學們孤立等等。從另一角度說,由於老師的偏愛,有些幸運的機會可以輕易到手,使這些寵兒不必再艱苦奮鬥,久而久之,這些寵兒便失去了生存的本領,專門尋求別人的保護與寵愛,其命運如何可想而知。所以,教師必須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體會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都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成為集體的主人。

把師愛平分給班裡的每一位學生,這是教師從教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也是教師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重要內容。教師的公正、無私、善良、正直,能使學生在與教師的交往中體驗到公正的合理性,從而成為他們成長的健康心理的基礎,有利於影響和激勵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培養優秀品質,有利於得到學生的信賴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動局面,有利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反之,教師的偏私與不公,必然使學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壓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傷學生學習與要求上進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對學校的信任,甚至對社會的信任,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和優秀品質的培養。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讀後感3

借暑假閒暇之際,我拜讀了《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這本書。開始只是隨手翻開看了看,可是漸漸就被它吸引了,越讀越覺得閆老師寫得貼近我們教師的生活,給我們點亮了一盞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的明燈,正像書中自序中寫的那樣:我想做這樣的老師。

一.孩子喜歡那些喜歡孩子的人書中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樣一段話:孩子們所喜歡的是那種本人就喜歡孩子、離開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們交往是一種幸福和快樂的人。要想讓學生喜歡自己,首先自己必須先愛學生。課堂上,把自己的關注面擴大,關注每一位孩子在課堂上的種種表現,及時地表揚好的,指正差的,讓每位學生充分利用課堂上的40分鐘,學到更多新知識。課餘時間,不能吝嗇自己的關心和愛心,蹲下身子來多與孩子們聊聊天,多與孩子們做做遊戲,讓自己融入到孩子們的童真世界中,讓孩子們覺得自己的老師像個大哥哥,像個大朋友。當我們始終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一個孩子,我們就會以最博大的愛與理解去對待孩子,從而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教師。

二.做一個健康的、對學生負責的老師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態,首先老師要有健康的心態。在工作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只要我們教師擺正心態來處理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教師更要有責任感,這個責任感不是口頭說的,而是體現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體現在平時工作的細節之中。對學生負責,就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關心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在校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發現問題,及時耐心地進行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對學生在校的每一天負責,對學生的一生負責。三.教師上課就是表現自我誠然,不是看了幾本教育書籍就能成為好老師的',更多的是要我們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多思考、多探索,多實踐。我想做這樣的老師閻學老師的話,多麼樸實而有啟發性、指引性,我也想做這樣的老師!我今後的的教學中我也想做,要力爭在不斷地探索中努力跟蘇霍姆林斯基學做老師。我的理解在課堂上做一個表現自我的老師也是要求我們做一個有個性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到,有個年輕教師不僅學了名師的教學經驗,而且事無鉅細的模仿,就連走路和說話的姿態也都和指導老師越來越像。我感覺這樣的老師就沒有沒有自我,沒有個性。機械的模仿和生搬硬套是沒有前途的。象我這個年齡有了一定的教學實踐的經驗,有了對學生的瞭解更應該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這就在於老師的教育素質,以前自己對看書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是慢慢的受到讀書氛圍的薰陶也喜歡上了讀書。讀完這本書更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條。只有多讀書才能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豐富自己的教育內涵。也只有這樣,課堂才不會成為現成真理的灌輸與接受的地方,才會成為人感受自身理智的存在,實現心靈自由交流的地方。以前總覺得自己平時上課缺少一種東西,那就是激情。我覺得要在今後的課堂上,讓課堂成為自己表現得舞臺,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他們的教育技巧的最主要的特徵就是表現自我,把自己的精神財富展示在學生面前,做一個富有自己獨特個性的老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