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內部貿易負面影響與對策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1W

隨著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迅速增加,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也越來越多。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估計,目前公司內貿易大約佔世界貿易總量的1/3;根據OECD統計,其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有近一半是跨國公司內部貿易。跨國公司內部貿易會對我國經濟產生諸多負面影響,對此應採取一些應對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對我國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跨國公司內部貿易負面影響與對策

一、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及其原因

(一)跨國公司內部貿易。跨國公司內部貿易主要指跨國公司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商品進出口交易行為,其主要表現為通過轉移定價謀取超額利潤、壟斷先進技術、加深產業結構的低階化、干擾正常的國際貿易活動、衝擊國家經濟主權等。

(二)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的原因

1、內部貿易是解決跨國公司內部各利益中心之矛盾的產物。跨國公司的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關係一般有股本份額決定,股本份額不同經濟利益統一程度往往就不一致。跨國公司通過內部市場機制滿足各方的經濟利益,以解決內部經濟利益的矛盾。

2、繞過外部市場,降低交易成本。企業所處的市場往往是不完全競爭的,為了避免市場經營中的不確定性和彌補交易成本過高的缺陷,跨國公司通常採取內部貿易的方式從而減低交易成本,實現最大利潤。

3、謀求轉移價格的避稅效應。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的價格採用轉移價格的方式。如在關稅方面,高關稅國家的子公司從其他子公司進口的價格要壓低,而低關稅國家的子公司的進口價格可抬高,以減少整個公司繳納的關稅金額。

4、增強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壟斷地位。跨國公司通過市場內部化,實行差別性定價戰略,充分地掌握市場力量;另外,某些跨國公司具有雄厚綜合生產營銷實力,可壟斷上游產品生產,制定較高內部交易價格,使初級產品的市場價格保持較高水平,提高產品下游階段的進入壁壘,維護自身在下游產品生產營銷中的壟斷地位。

5、防止技術優勢的擴散,增強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技術壟斷地位。若跨國公司的技術產品在公司外部交易有可能被競爭對手模仿而蒙受損失,內部貿易可以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6、保證特定產品的生產,確保供銷優勢。在跨國公司生產過程中,某些中間投入是高度特定的,他們在質量、效能或規格上都有特殊要求,是外部市場很難提供的,並且在價格和供應量方面有著不確定性,因此只有把它們納入整個跨國公司生產體系才能確保這種中間產品的提供,保證生產過程的繼續。

二、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一)通過轉移價格侵吞我國經濟利益。轉移價格的定價機制改變了價格作為市場訊號的貿易秩序,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國際市場價格與供求關係之間的聯絡。據國家稅務總局估計,跨國公司轉移定價使我國每年要少徵稅約300億元。

(二)通過對先進技術實施壟斷,使我國的技術引進難以達到預期目標。跨國公司控制著國際技術轉讓75%的份額和對發展中國家技術貿易90%的份額。為防止所擁有的技術被競爭者仿製而使企業蒙受損失,跨國公司技術轉讓一般都選擇內部轉讓的方式,把技術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即使我們付出了鉅額的專利費,它也不會出售最先進的技術,有時甚至轉讓即將淘汰的.技術,這嚴重阻礙了我國技術的升級換代。

(三)降低了我國引進外資的關聯效應。我國大力引進外資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過跨國公司的投資帶動上游產業或下游產業的發展,然而跨國公司從全球戰略出發,有時寧可高價進口國外關聯公司的原材料、半成品,因而降低了跨國公司在我國直接投資的關聯效應。

(四)不利於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跨國公司在我國主要投資初級產品的開發,這不利於我國經濟增長的長遠目標。即使跨國公司向我國的直接投資用以建立製成品工業,在很大程度上也常常是有意識地利用我國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環境保護法規不健全和談判地位不利等因素,將耗能大、汙染重、效益差的傳統工業部門從母國轉移到我國,影響我國產業結構升級。

(五)跨國公司將可能程度不同地控制著我國的生產與貿易,衝擊我國的經濟主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