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後感通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9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讀後感通用15篇

教師讀後感1

教師不再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三尺講臺了,新時代對我們教師的要求更高了。看完《做卓越的教師》這本書後,讓我明確了自己提升的方面與方向。

一、做會上課的教師。

“課”我們每天都在上,都以為自己會上課了,其實不然。怎樣才能上出一節優質的課,這是一個值得我去思考的問題。“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案,而不是選擇適應教學方案的學生。”這句話說得有理,讓我豁然開朗,也解開了我心中的謎。是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去學習,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看完這部分內容,我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做了深刻的反思,忽有所悟。我應該從設計好每一節課開始,提升自己的上課能力,做一個會上課的教師。

二、做會寫作的教師。

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孔子有“日而三省”的作法,目的在於提高個人修養,規範自身的言行。彭興順教師說:“撰寫教育科研論文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的過程。許多有價值的論文,並不是從‘寫’開始的,而是從‘做’開始的,用‘寫’來指導‘做’,用‘做’來充實‘寫’。”正所謂:實踐出真知。結合寫作,我們的工作是一個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過程,工作中我們把所學的理論用於實踐,只有通過寫作,給自己一個思考總結的時機,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我想作一個會寫作的的教師,是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服務的。

有一句話: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們可以說:從教學中來,到教學中去。一切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的,我覺得想做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會上課還要會寫作,從寫作中反思自身的點滴,積累自己的成果,寫,才知不足,從而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看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教師讀後感2

某日在電腦上看了《怎樣做一名好的幼兒教師》文章,讓自己又學習了一些知識,教師一直是人們所尊崇的事業,這茖職業被稱為太陽底下最崇高的是職業。教師要懷著崇高的愛去傳授知識,要用滿腔的熱情去啟迪人生,春雨潤物般的言傳身教不僅能使孩子獲得淵博的知識,還能使幼兒擁有豐富而高尚的靈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具備對人真誠、心地善良,有愛心,要熱愛幼兒,還應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量。這就說明我們教師應該具備求知的精神,要學而不厭,要掌握淵博的文化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在學以致用。幼兒教師還應具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崇高品質,凡要求孩子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做好。

教師還要有耐心,面對不聽話的幼兒要耐心的教導祂們,不能侮辱祂們,這不僅會傷害幼兒感情,而且會使矛盾激化,在幼兒心中失去威信,教師的勞動是十分艱苦、複雜的,教師只有保持愉快平靜的心境,才能使幼兒產生一種愉快的感情體驗,提高積極性,並因此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只有用自己的言行品格去影響幼兒,才是為人師表。還有教師教書育人應是面對全體幼兒,要對班級裡所有幼兒關心,不過在平常的教學中,我還是比較喜歡那些聽話乖的小朋友,往往忽略了那些調皮的幼兒,在這一點我想在今後工作中應該要注意。

看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想我以後一定會努力,多讀一些幼教文章。爭取做一名讓孩子開心,讓家長放心的幼兒教師!

教師讀後感3

“一個幼兒園老師,她面對的是一群娃娃,還在父母身邊什麼也不懂的小毛孩,而我們親愛的老師要把他們培養起獨立的能力,這其中不知要花多少精力。老師是孩子的第二個父母,她們把孩子教得乖乖地,讓家長放心。”

“一個剛進學校的孩子,他面對那麼多小朋友時的無助和茫然,就會哭鬧,而家長們又心疼不捨,我們的老師會教他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懂得與人相處的方法,教他離開家長的懷抱,自己去交朋友、學說普通話、唱歌、跳舞、畫畫、寫字。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幼兒教師的每一滴汗水。”

哦,謝謝你們對老師成果的評價,也同樣感謝你們讓我知道我可以為孩子們做這麼多,讓我認識到自身價值的所在。有句話說的好:“人活著的意義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有多大,而是有什麼價值可以貢獻。”看,家長們的這些話語把教師的價值表達地淋漓盡致,而我所要做的就是淋漓盡致地貢獻出這些價值。

讀完了,我把這些手稿整理起來,然後裝訂成冊,於是這本《我心中的幼兒教師》一書一直陪伴在我左右。每當我失去信心的時候,每當我迷茫的時候,每當我懶散的時候,每當...........我就會拿起它讀一讀,看一看,果然又找回了自信、目標、理想和希望。因為那些語言在鞭策著我,在監督著我,在指引著我,在提醒著我......

什麼是好書?一本來自身邊的、真實的、自然的、我需要的、沒有華麗的語言、深奧的道理,只有那樸實的語句、出自肺腑的話語,那就是一本好書,我希望大家都能擁有這樣一本好書!因為這本書永遠不會腐朽,它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它能使我們受益終身,它就像是我們的導師,永遠關注著我們,永遠會為我們注入新的思想,它永遠是教育道路上最時尚的一本書。

教師讀後感4

或消磨時光,或學習取經,或書名有親近感,寒假前夕我選它作為假期的精神食糧。

自己也是一名奮鬥在一線的普通教師,捧著它,細細品茗,時而發個小呆,回想自己與班裡孩子一起經歷的點點滴滴,苦與樂,憂和樂,倍感溫馨、親切。有時會腦洞大開,把“管大”班的“調皮鬼”,和自己班裡的的孩子對號入座。同時,對管建剛老師教育細節處理的藝術佩服之極。

在這本書裡,管老師用具體的事例,詳細論述了“細節決定一切”的特點。第一,首先在“小”,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好高騖遠,不求實際,要從細小的事做起。第二個特點,在於“微”,是指看問題的精細角度,並且能從中找出自己突破難題的方法。第三個特點是“做”,也就是敢想敢做,把自己的目標變成行動。

我很佩服管老師在繁瑣的工作中一直保持著的好的心態,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一線教師的工作紛繁複雜,碰到問題也不是隻靠空講幾句“愛心”“耐心”“細心”的道理就能解決的,更需要用教育智慧去化解學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教育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勵。老師欣賞的目光,肯定的語氣,鼓勵的言辭就是學生心中的火花,成長路上的明燈。今後,與學生相處的日子裡,我需要用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和學生平等相處,做學生的朋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我的真誠。

教師讀後感5

讀完《教育原來如此存在》這本書,獲益頗多。李家聲老師認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兩種職業,一是教師,二是醫生;一個呵護靈魂,一個守護生命,二者的危險均在於“誤人”。他說,自己作為一名教師,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故而從不敢有一絲懈怠,時時以絕不能誤人子弟為己之戒。儘管李老師常有如履刨冰之感,但他又無比熱愛教師職業。他說,古人云,百年之計,莫如樹人。培養了一個人,培養了一個好人,培養了一個人才,這是一種多麼大的價值啊!

從實踐的角度,教育非理論上那麼簡單。做真正的教育,需要摒棄塵世的浮華,抵制利益的誘惑,秉呈教育的本質,付出艱辛的勞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珍貴的存在”,這真是說到了家長的心坎上。正如《教育原來如此存在》中所說:在學校,一個學生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但在家裡,每個學生都是百分之百。“每一個孩子都是珍貴的存在”是站在家長的角度看待孩子,讓家長感動。然而以前卻從來沒有從學校方面聽到過這樣的話。“挽救一個差生,勝過促進幾個好生”這是另一重要教育思想。

世上本沒有差生,所謂“差生”是人為打上的標籤,這個標籤如果長期不能被揭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給他的一切行為強加一個反面的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可能會使孩子自暴自棄,如果不能得到挽回,則可能會成為社會的動盪因素。

這本書,它其實承載著一所學校的思想文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它是一所學校的歷史見證,它是一所學校的精神豐碑。讀完這本書,我能從中看到教育是怎樣存在的,是怎樣發生作用的;讀完這些故事,我為四中教師展現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而深深折服;讀完這些故事,我明白了一切教育教學技藝或者說教育智慧源於於何處。

教師讀後感6

寒假期間閱讀了《一盞一盞的燈》一書,這本書收錄了十多個省市各學段教師的六十個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線教師的思考與智慧。他們用自己的真情,講述了自己從教過程中印象深刻的一節課、一個案例、一段經歷。閱讀這些故事的過程,彷彿就看到一盞盞的燈在逐次點亮,溫暖著人們的心靈,讓人感受著教育工作的幸福。

教師像什麼?有人說教師是園丁,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教師是春蠶、蠟燭,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讚美老師的這眾多比喻之中,吳非老師認為“燈”這個比喻最為貼切。

當我們在黑夜裡前行,如果有一盞燈在前方隱約地點亮,我們就會看到希望;當我們在辛勤的勞作之後返回家中,看到視窗那柔和的燈光,立刻就會品味到幸福的滋味……而教師,就應該成為學生心中的那盞燈,讓學習的過程更加溫馨,給學生的心靈帶來溫暖。

教師,應該成為溫暖學生心靈的一盞燈。讓在成長旅途中跋涉的心靈有一個慰藉,讓學生感到疲憊的時候有一個溫暖的依靠。

每個教師,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燈。你亮一點,孩子就能走的遠一點;如果你過於暗淡,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徘徊。作為教師,應該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強大光源,堅持正確的教育觀,恪守教育常識,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學生的創造性人格。教師要有文化判斷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定立場,在多元化的價值追求方面明辨是非,用自己挺直的腰桿和教育的光輝,照耀孩子人生的道路。

教師讀後感7

《做最好的教師》裡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書育人的動力。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 ;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

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這裡不禁問自己,在16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達到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

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關心,需要我們的愛,他們需要溫暖,需要陽光。

真正的教育之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並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談不上真正的愛。

教師讀後感8

最近,我看完了一部動畫片——家庭教師,雖然看完了,但這部動畫片卻令我的心永遠無法忘懷…。。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綱,是的,他很廢柴,學習也很差,但我卻覺得我自己永遠比不上他,因為,他擁有一顆想保護夥伴、純潔的心靈,有人可能以為這很搞笑,不就是一顆純潔的心麼,誰都有啊,其實你錯了。你能為了夥伴放棄生命嗎?你能為了夥伴去放棄尊嚴、放棄自己的一切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爭奪指環篇”中的獄寺想放棄生命的時候,綱大喊:“我們是為了什麼而戰鬥?!是為了我們這些夥伴能再在一起看煙花啊!”看完,我哭了,真的哭了。為的不僅是感動,而是我的心被收到的震撼!真的,我要向綱他們學習,學習他一顆可以為了朋友去死的心,雖然我們現在談不到死,但至少能保護夥伴了!我也想獲得保護夥伴的力量!

記得有一次,那時我才4年級吧,突然有2個6年級的人來鬧事,很多人都哭了,我實在看不下去了,那時不知道是怎麼了,我竟然衝上去說:“你們幹什麼,如果你們再欺負我們的話,我要去告老師了!"他們聽了之後狠狠地罵了我一頓,還把我的頭打出血了,我那時真的覺得自己很傻,為什麼要衝上去!

看了家庭教師之後,我明白了,是因為我想保護自己的夥伴!

家庭教師,你讓我終身受益!!

教師讀後感9

翻開帶著墨香的《有準備的教師》一書,李敏宜、張晨暉等翻譯大咖的名字赫然入目,目前國內學前教育極具影響力的霍力巖教授作序,詳盡概括了高寬課程模式,結構、主要經驗以及本土化的課程應用等。讓讀者從巨集觀上有了初步的印象,為後面的閱讀學習做了鋪墊。

全書分為八章,工作室閱讀主持人周丹園長將內容細化為10天的閱讀量,為閱讀者做好了時間上的規劃。

這本書通俗易懂,既有理論又有實際案例,每個領域都圍繞著“計劃——行動——反思”為基本的形式來闡明問題。閱讀本書珍貴的啟示有以下各個方面跟大家分享:

一、何為“有準備的教師?”

“有準備的”即行動有目的,有計劃,而且經過仔細的思考;“有準備的教師”就是要求教師既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又要有實施目標的教學策略,在此過程中還要了解孩子的相關經驗,做好評估和調整工作,通俗講就是要做好兒童學習的方方面面的準備。

二、何為“有準備的教學?”

有準備的'教學就是教師的教學行為的具體結果或者是目標,是以促進兒童的發展和學習為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掌握許多教學策略,根據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學習內容調整和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通俗講就是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

三、兒童主導和教師主導的學習經驗

《有準備的教師》詳細闡述了兒童主導的學習和教師主導的學習二者之間的關係,其中並沒有嚴格的界定,而且兒童的學習也有賴於成人的有效指導,教師主導的學習經驗同樣是通過兒童去實施和具體得到很好的落實。兒童主導的學習經驗+教師主導的學習經驗=最優學習。

四、基於感悟看活動

基於以上幾點感悟,結合園所在遊戲化課程建設過程中,兒童運土、運磚活動時,教師主導學習到兒童主導學習的幾段記錄,印象頗為深刻。12月初的某天,幼兒園因為戶外區域改造,需要用磚和土來建設新的區域,把泥土運到菜地去,把磚塊運到沙池、扮家家以及菜地裡。我們把這兩項任務交給了大班的老師,讓老師們集中孩子們的智慧和力量一起來搬運泥土和磚塊。

五、會反思的教師走的更快

通過運土、運磚,有準備的教師不僅僅滿足於今天我的活動已經組織完了這麼簡單,而是理性的對自己的活動預設、活動目標、活動方法、活動過程進行梳理,上述案例就是在活動過程中老師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促進了兒童之間的合作交往、語言表達,最後達到兒童自發的組織活動。這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界定,而是二者都積極參與,有計劃到自發,最後收穫意外的學習效果(兒童感悟)。

一個善於反思的教師一定是善於學習善於掌握科學理論的人。而反思教學是教師為解決問題進行的創造性的學習,經過理論的重構和重建,積累大量的新知識,達到創造新知的目的,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這樣的教師才會發展的更快,走的更遠。

以上是閱讀的一點啟示和體會,才疏學淺,請同行多提寶貴意見!期待“閱讀悅美”第二期如約而至!

教師讀後感10

近段時間我認真閱讀了張華教授主編的《現代教師教與學》這本書,收穫頗豐,受益匪淺。鮮活的故事,經典的案例,猶如綠色原野上五彩繽紛的鮮花綻放在字裡行間。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要多學習、多交流、多反思、多研究學生,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

作為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要不斷學習和閱讀。教師應該具有“開卷有益”的思想,好讀書、讀好書,在學習教科書以及教學參考書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將其補足。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多瞭解當今該專業最前沿、最熱點的學術成果,及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走上教師專業化的老師。

作為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要不斷交流和合作。積極主動地和同事交流學習,及時發現自己容易忽視的問題,減少盲目摸索而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在合作的團體裡,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實現思維和智慧上的碰撞,從而實現教師群體的共同成長和進步。

作為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要不斷反思。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的思考,它對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葉瀾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會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能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通過反思可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反思可以確認自身教學中正確的思想和行為,在以後的教學中堅持這些思想和行為,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作為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要不斷研究學生。我們的服務物件是學生,因此研究學生近期的心理動態以及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心理特徵,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學生若是喜歡甚至崇拜某老師的話,這老師教的學科成績絕對不會差,這可能是教師人格魅力的影響,但更多可能是源於和諧的師生關係。

教師讀後感11

不經意中看了《人文素養提升》這本書,感受到很多教師的快樂,都來自學生。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終於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終於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捨;韓愈以“業精於勤”、“師意不師辭”為宗旨,著《師說》,駁“道統”;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著名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說出發,提出了“文雅”之說;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容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說“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衛;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後,通過對這些經驗的借鑑,使我更自信,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或者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穫碩果的快慰。特別是在課堂中,我讓學生做題,看到他們全隊,並且很有積極性,我看到後會很高興。比如我的傾情的示範朗讀,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雖然現在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銳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嚐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甜頭,生活中以獲得了充實與滿足。我想,我會讓這份快樂延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教師的崇高,來自學生。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師德,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教師自己也才能從中體會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裡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由此看來,我作為教師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特別是在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論後,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規矩”:凡是老師或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就要當場表演一個節目,沒想到這一舉措竟然讓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我也自覺“遵規守章”,每次都認真的為學生唱一首歌。這樣的“懲罰”卻博得了學生的歡心,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也許,這正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裡,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裡話告訴我,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我會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這就是師德!這就是師魂!

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

教師讀後感12

最近的空餘時間,都是在讀《致教師》這本書,書名很吸引人,內容都是解答一線教師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針對性的加以剖析、深究。書中教師的問題、疑惑、故事等都是我們教師身邊所遇到的,所思考的,所疑惑的,所發生的,讀了之後,收穫很大。

很喜歡書中的這一句話:“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與學生,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書寫自己的精彩;就是要發現孩子與學生,發現他們的潛能與個性,讓他們真正的成為自己。”“如果不能對學生一視同仁,那麼教師最需要關注的,恰恰是那些缺乏關注、不惹人憐愛的孩子。”

作為老師的我們,遇見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聰明漂亮,乖巧懂事的,往往是我們最喜歡的;成績不好或紀律不好、特別是品行不好的那些問題學生,往往是讓人喜歡不起來。其實,這些孩子的背後有著無數的潛能和優點,如果我們整天看到的全是他們的缺點,永遠是無休止的批評,只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糟糕;如果換個角度,細細觀察,卻能發現再後進的學生也有他自身的優點,假如能夠把優點加以放大,給予他們自信,給予他們希望,定能讓他們收穫一個更美麗的童年。

班裡的萌宇同學,紀律不好,讓人頭疼,卻發現他熱愛勞動,每次有值日生生病,他總是第一個舉手說“我來幫他掃。”於是,順理成章的,他成了班裡的生活小老師,當上班幹部的他,果然不一樣了,還經常提醒別人要遵守紀律。另一個小熊,成績不好,紀律不好,但他生活自理能力強,還非常懂禮貌,每天都是自己上學和回家,每次看到他脖子裡掛著的鑰匙,批評的話會變成關心的話,慢慢的,學生和我關係好了,就不會在課堂上搗亂了。班裡還有一個轉學生,一開始時成績很差,作業不寫、上課講話,每節課都攪壞我的好心情,然而有天數學課上,黑板擦不見了,全班孩子都幫著尋找,突然,這個學生衝上講臺,趴在地上,全然不顧滿地灰塵,從角櫥底下取出黑板擦交給我,短短几秒時間,孩子善良質樸的天性打動了我,從那以後,我讓他每天數學課前幫我開投影機,他對這個從未有過的“待遇”也很吃驚,很高興地接受了任務。之後的數學課上,各方面的表現開始一點點進步,每一個進步都會給他鼓勵,現在看看,似乎這孩子還挺可愛。學生沒有貧富貴賤之分,他們需要老師平等的對待。尤其是缺乏自信和關愛的孩子,老師的鼓勵,能讓他感受不一樣的溫暖。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班裡的每個學生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你給他一個舞臺,他就能還你一個精彩;你給他一點空間,他就能為你創造無數輝煌。作為教師,就是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一旦孩子發現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些新教育的理念,我會一路學習下去。

教師讀後感13

喜歡劉慈欣的作品,從學生時代就開始了,那重金屬下的人文情懷,是一種美妙的情愫,對少年者,更對成年人。

和大劉一貫的風格一樣,《鄉村教師》依然有著巨集大的場景,碳基文明和矽基文明的宇宙大戰,也依然讓人熱血澎湃。但這篇文章真正打動我的,卻是那一名叫李老師的鄉村教師的堅守,在生命彌留之際,堅持讓那幾個孩子背下牛頓力學三定律,想要點亮他們心中一種叫做希望的光。當然,故事的結局有些戲劇化,最終由於對F=MA的掌握,讓外星人認為這是有文明的星球,從而避免了地球的滅頂之災。

在現實的世界中,我們也許沒有那麼多拯救蒼生的機會,但我腦海裡卻浮現出幾張面孔,好像是要告訴我堅守的意義。

第一個人來自我孩提時代看的第一部電影,名字叫做《焦裕祿》,說的是一個縣委書記堅守在沙丘上種樹來對抗自然災害的故事。詳細的劇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但從童年到成年,他就像在我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不知不覺的生根、發芽、枝繁葉茂,每當我被這浮華的世間慫恿的焦躁不安,那一片樹蔭總能帶來寧靜,那是另一種生命價值的意義。說到種樹,我又想到了蔣介石,相傳他因為宋美齡喜歡梧桐樹,便把整個南京城種滿了梧桐樹,好多文人墨客都在讚美這“愛一個人傾一座城”的愛情誓言,我卻聞到了些許自私的味道,我更喜歡歸有光在庭院裡種的那棵枇杷樹,他在《項脊軒志》中寫道“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不過如此吧。

第二個人是《神鵰俠侶》中鎮守襄陽城的郭靖,最終秉承寸土不讓的信念戰死沙場。每個少年都曾有大俠的夢想,相比那些快意恩仇,我更喜歡金庸筆下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故事固然是虛構的,而歷史上固守孤城的例子數卻不勝數,那是我們傳承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民族氣節。但有個人的守城故事有些另類,他叫諸葛孔明,面對司馬懿的十萬大軍,一人一琴一童一旗,羽扇綸巾,焚香撫曲,彈指間仿若百萬雄兵。他是智慧的代表,也是我們民族文化裡“以巧破力”的精髓。最近有位鶴髮老人可謂“勇氣與智慧”兼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奇襲武漢,而他就立在武漢的城頭,身材提拔,目光炯炯,像是一座山,而且是鍾南山。

最後一個人便沒那麼有名了,他是我國中的語文老師,姓吳,單名一個雲字。她有一項特殊的作業,就是每天都要求學生寫一篇原創的日記。看似苛刻,但對於像我這樣內向的孩子,她每次比我寫的日記還要長的評語,安撫和指引了我的那段焦躁不安的青春。她或許沒有想到過就是這一份堅持卻足以溫暖一個孩子的一生,而我,應該也只是其中一個。她沒有小說中鄉村教師那樣感人的故事,也更不曾有拯救世界的壯舉,她就是一名普通教師,堅守著她自己的“為師之道”,就像她對我的寄語一樣,“師者,所有傳道授業解惑也。”

如今,我也成為了萬千教師的一員,也在學著前輩們的樣子,堅守著我自己的崗位。我想,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是超級英雄,那每個學生內心的小小世界,不值得我們用所有去守護嗎?

用情,無畏,堅守,這便是我的“道”。

教師讀後感14

暑假,我認真閱讀了教育專家林金炎老師的《教師成長那些事》,開啟書翻了幾頁,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書中的一個個鮮活的,清新感人的教育故事,讓我感受到了林老師和學生在一起的幸福快樂,感受到林老師的智慧和幽默,感受到林老師的人格魅力,林老師忠實地記錄自己的心靈,用文字築起了一條堅實的教師成長之路,讓我們領略到一位一線教育人的專注,反思,成長以及醇厚的教育情懷。

看到“幽自己一默”這篇文章時,我學會了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令人尷尬甚至“氣憤”的事情時,如何處理。的確,現在的孩子都挺搗蛋,挺難管理的,但這時如果老師“拍案而起”,那肯定會使自己的形象於“瀕臨損毀”的境地,其結果兩敗俱傷,這時候,我們幽自己一默,那自己開玩笑,這不是妥協,更不是懦弱,而是一種理智,聰明的行為方式,幽自己一默,既寬容了學生,同時也“拯救”了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一句話,一輩子”這則教育故事也讓我感受頗深。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所謂的“優等生”,二很少關注所謂的“潛能生”當然一些表揚讚美的話對他們更是吝嗇,甚至有時免不了還會對他們冷嘲熱諷,殊不知老師的一句讚美的話語可以使孩子如沐春風、浴雨露,而一句結論性否定的話語會讓孩子大受打擊,甚至一蹶不振。因此在教育學生時,我們要多鼓勵,少批評,不要吝惜我們的優美讚詞,多給孩子一些肯定,讚美,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昂首挺胸,健康愉悅。當孩子做錯事時,我們要寬容,“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潛能生,我們更應該多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放大他們的優點,讓他們充滿自信,健康發展。

教學中,我們很多老師往往都有因“恨鐵不成鋼”,而產生“孺子不可教”的想法,我們何不換種思維,別高估了學生,我們不就覺得“孺子可教”嗎?“不要高估了學生”這個教育故事讓我懂得了過高估計學生,讓自己失望,更上海學生。對於學生我們要想裁縫那樣量體裁衣,恰如其分的評價學生,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態度、方法也“適合”學生穿,這才能使我們的教育多謝鼓勵,少點諷刺,多謝溫馨,少點僵硬,多些和諧,少點縫隙。

我們應該拋棄傲慢和偏見,俯下身子來,不能因“第一印象”而執迷不悟,學會等待,等待學生的慢慢成長。給學生一個成長的時間。給自己一個心理過度的階段,期待我們所有的教育者都不要高估我們的學生,要放平心態,去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無論他們基礎是否薄弱。

朱永新說:“人要學會有夢,沒有夢想,就沒有理想。”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常常提醒自己:做教師,就要做一個稱職、優秀、突出的教師,做一個有教育理想的教師,因此,我要常常問我自己:我今天有努力嗎,我的學生對我滿意嗎?我離理想教師距離遠嗎?看到教育專家林老師還這樣每天不斷敦促自己進行自我完善,那我們何嘗不該如此呢?

做一個有教育理想的教師,不斷為自己“充電”、“補鈣”,促使自己儘快成長,反思自己教育教學中“閃光點”、“瑕疵點”、“平庸點”,並作為自己成長路上的一筆財富,一步一步向著優秀教師、名教師邁進,讓我們教育的明天更理想,更美好,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教師讀後感15

從事教師工作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和《誰是最具成長力的教師》中的許多老師教齡一樣,但他們已經是市級、省級、國家級骨幹教師,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榮譽,而自己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線教師。十年磨一劍,教學十幾年,這個時間應該屬於是教師成長的稱職階段,應該向成熟階段發展了,可自己卻進入了職業倦怠期,每天重複著近乎機械性的工作。不瞭解我的朋友說我是一個事業比較成功的女性,在讀本書之前,我還可以笑而不言的接納,而讀了本書之後,我卻要慚愧的臉紅了。與書中那些成功的教師相比,我只是在從事著一項自己不是很厭倦的職業,我把教師看做是一種謀生的工作,而不是自己摯愛的事業,怎能算是成功呢?

回首自己的教學經歷,也曾經激情滿懷,也曾經豐富多彩,也曾經有汗水和辛酸,也曾經有鮮花和掌聲,如今,卻是波瀾不驚。讀了這些最具成長力的教師的故事,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工作經歷,工作成果,自己對工作的態度,我告訴自己: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從今天起,每天讀一卷書,感受閱讀的幸福。

許多成功的教師的成長都是從讀書開始的。教育類的專著是這些老師們案頭必備的,也是他們成功的基石,《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我的教育苦旅》《班主任兵法》《做研究型教師》《我的教師夢》……這些書像一個個學者,在開啟教師走進教育的殿堂,走上成功的道路。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更應該多讀書,不僅讀教育類書籍,各類文學著作更是必讀的,那是語文教學的源頭,語文教師的泉眼。雖然自己平時也在案頭放了許多的書籍,但總以各種藉口推脫,總是擱置再擱置。從今天起,每天讀書,將與吃飯、睡覺一樣,成為我的生活必須。

從今天起,每天步行一里路,感受與每一個孩子相知的幸福。

每一個成功的教師,不單單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同時還是一個心靈的締造者。“教書”與“育人”什麼時候都不能分開講。學生的每一個學習習慣,作息習慣,行為習慣,都是老師教育的範圍,都是老師教育的內容。一個稱職的教師,會在他的每一個教學環節想到學生的知識成長,能力成長,想到學生遙遠的未來。所以,我要做一個稱職的教師,從今天起,每天步行一里路,走近每一個需要你的孩子,給他們以關愛和正確的引導,每天步行一里路,走進一個孩子的內心,從心裡與學生共同成長。

從今天起,每天寫下成長的經歷,感受收穫的幸福。

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不斷的總結和反思,這是成功教師共同的經驗總結。李慧香老師每天都寫教育日記,還引導學生寫迴圈日記,師生日記默默堅持的樂趣,只有他們最能體會。侯長嬰老師從每天逼自己寫教育隨筆,到現在的每天都急於要表達,這其中的幸福有幾人能體會到。趙渝老師已經積累了兩千多篇博文,他的快樂是不能用語言來形容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有不斷的反思自己的人,才會從反思中找到前進的方向,才能不斷的進步。從今天起,每天寫下成長的經歷,將是我這一天的句號,新的一天的開始。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何必,何必等到明天

夜太長,夢太多,明天太遙遠

通往幸福的路

就從今天、就從此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