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師讀書計劃集錦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3W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物教師讀書計劃集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教師讀書計劃集錦

生物教師讀書計劃集錦1

曾聽有人說:“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同樣“一個人讀書不難,難的是一輩子讀書。”然而“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成長,才能實現理想。大凡有些成就的人,哪一個不是從讀書開始的呢?

我也曾有幸聆聽多位特級老師的課堂教學,他們的課給我的感覺就是一篇篇優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我欽佩,我讚歎,我在思考,大師們如此簡樸的教學結構,為何能變幻出具有如此豐富內涵的過程呢?課能夠上得如此簡單,但簡單的背後難道就沒有什麼了?我發現,每一位特級老師教學風格不同,但他們之間卻有相通之處。如朗讀聲情並茂,如對文字的挖掘有深度有廣度有個性化的理解,如讀書廣而精等。所有這些,都昭示著他們豐厚的人文底蘊。正是具備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才使他們在課堂上能得法於無法,從而“無法無天”。

這使我懂得,比學大師教學藝術更重要的是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為了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使自己能勝任自己的教學工作,我特制定個人讀書計劃如下:

一、讀書目標:

1、知識提高:讓自己成為更富內涵的老師

2、思想提高:在讀書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讀書資料:

蘇霍姆林斯基曾對老師的`讀書提出如下推薦:“年輕的朋友,我推薦你每個月買三本:

(1)關於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科學問題的書

(2)關於能夠作為青年們學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鬥爭事蹟的書

(3)關於人(個性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

我覺得前輩的話是很有道理的,為此,我決定蒐集、購買、閱讀以下書籍:

1、國內外著名教育家及全國知名特級老師撰寫的專業書籍、文章。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推薦》,如斯霞老師的《我的教學生涯》,如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等。

2、唐詩宋詞等優美詩文三百首。

3、國內外名人傳記。

4、當今心理學專著。

5、學生們應讀的書。

三、讀書方法及措施

1、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慣,勤於做讀書筆記。並且筆記要有分類,有實用。

2、每一天確保半小時到一小時的讀書時間。

3、充分利用網路,進行網上閱讀,瞭解、把握教育教學的資訊和動態。

4、堅持讀書與反思相結合,帶著問題讀書,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潛心寫好讀書心得。堅持讀書與課程改革相結合,充分理解新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新課程理念,實施新課程。

為了能把自己的課上得更高效,更有吸引力,我唯有用一生的時間來備課了。期望自己每一天能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與學生共成長吧!

生物教師讀書計劃集錦2

一、學生現狀分析

面臨會考,作為教師應喚起他們的熱忱,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產生學動力,以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

二、課程理念

我們要建立起“適合學生的教育才是的教育”的理念,學生有收穫的課才是好課!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科學素養教育,體現國家對學生在生物科學知識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的願望和能力,體現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三、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構建“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雙思”是指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三環”就是定向、內化、發展;“六步”分別是指:提供資源(入境生趣)、瞭解學情(自學生疑)、弄清疑難(學釋疑)、點難撥疑(練解難)、反思教學(反思學)、引導實踐(遷移創新)。

教師要在反思中成長,學生要在反思中進步;教師要反思的主要內容是怎樣優化“三環六步”教學設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要反思的主要內容學積極性、學策略和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不斷提高學效率。

四、教材分析

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避免了從理論到理論;注重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空間,學生生活情景圖片化;進一步加強了可讀性。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備課標、備教材

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絡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

確定“三基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於教學過程之中。

2、備學生

(1)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

(2)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式和教學方法。

(3)教師能在每一堂課上找到與學生能產生共鳴。

3、備教法、備學法

根據新課標,教材內容、學生實際、突出設計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

4、備作業

要精選題,以消化、鞏固當堂所學知識為基礎,培養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智力。5、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探究性學創設情景;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注意課內外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六、實踐活動的安排

注重學生的實驗與探究的設計和操作,從而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功能和作用,與學生一起,共同探究,共同學,共同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