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教育隨筆(彙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1W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裡,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師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師教育隨筆(彙編15篇)

老師教育隨筆1

“老師,老師,我也扎辮子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是小雅,她像小鳥一般飛進了教室,在我和楊老師面前轉了幾圈,歪著小腦袋,眨巴著天真的大眼睛,等我和楊老師誇她呢!小雅的頭上多了兩個小角,很短,沒想到小雅的媽媽給她紮起來了,小雅從入幼兒園一直是短髮,短髮很符合她活潑好動的性格,怎麼會突然紮起小辮子呢?小朋友們圍著小雅,嘰嘰喳喳議論著她的小辮子,還別說,小辮子一紮,小姑娘也變的淑女了,我好奇的問她怎麼想起扎小辮子了,小雅驕傲的說:“我也有辮子了,以後老師也可以給我梳頭了,不能只給扎辮子的梳了。”小傢伙又面對我問:“是不是啊老師,你以後也會給我梳小辮子吧。”我認真地點了點頭,小雅開心的跳了起來。看著她興奮的樣子,我對自己平時的工作做了深思,因為扎辮子的小朋友午睡後辮子都亂了,所以午睡後我和楊老師都會給那些小朋友重新梳頭髮,短髮的小雅是在羨慕呢。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在乎,哪怕老師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甚至眼神,都會引起孩子的注意,牽動著孩子的情緒,作為一名老師,應該考慮到每個孩子的感受,別讓孩子感覺被冷落了。一個小小的辮子,一次老師無意識的的梳頭,就容易滿足孩子渴望被關注的心,舉手之勞,作為老師的.我們何不滿足每個孩子呢。所以我和楊老師決定,以後午睡後,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幫他們梳梳頭髮。讓孩子感覺在幼兒園的溫暖,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

豆班的漂亮寶貝們,希望你們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裡,幸福快樂的成長,我和楊老師會一直努力,讓每個孩子每天都會開心快樂的!

老師教育隨筆2

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數學是中學教學中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也是歷年升學考試中的重頭戲。數 學的學習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數學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 用,是各類科學都要用到的基礎性學科,幾乎找不到一門科學是完全脫離數學而 存在的。

“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 ,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不處不在。要 掌握技術,先要學好數學,想攀登科學的高峰,更要學好數學。數學教學的根本 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增強學生的數學觀念。我在長期的 國中數學教學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 並且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 在這裡, 我就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

國中階段的數學和國小完全不同,在國中階段,學生們將開始由“算數”向 真正的“數學”過渡,但是不少學生的思維難以由“數字”向“字母”和“方程” 轉變, 難以接受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

因此, 他們就會覺得數學 “很難學” 、 “不知所云” ,進而發展成為厭惡數學、害怕數學,這樣,數學成績便一落千丈。

單純的數學理論未免過於抽象和枯燥。但是, “數學源於生活” ,在課堂教學過程 中,我便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步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化簡”書本知識, 把“身邊的數學”引入課堂,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把數學和生活緊緊聯絡在一 起,讓學生們覺得數學並不是那麼抽象,而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學生就會 產生學習好數學的興趣。

二、精心備課,抓住重點

教學是也一門藝術,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本條件。要給自己制定詳細的教 學進度計劃,什麼時候要上到什麼地方,這些都要了然於胸,根據自己制定的教 學計劃循序漸進,有條不紊。這樣,自己上課的時候心裡就有底,不會有有些知 識點的講解過於冗長, 導致有些知識點講解過於匆忙, 學生不能掌握的情況發生。

在備課的時候,要把握自己上課時候的思路,先講什麼,後講什麼,要思考如何 更好地給學生上好課,相關的知識點應該如何講解才能讓學生易於掌握,如何活 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等等。

另外, 要區分哪些是重點, 哪些是次要的, 在上課時突出重點。

一堂課下來, 有次要的地方也有重要的地方,如果不能突出重點內容,全部一起帶過,學生往 往沒有頭緒,不知道這節課老師講了什麼,自己學到了什麼。因此在上課時要主 次有序,要突出重點,讓學生知道這節課老師主要是要講哪個知識點,而不能本 末倒置。在講重點知識點的時候,我一般會著重強調,並且以富有激情的語音和 肢體語言相配合,進行詳細地講解。數學是一環扣一環的,一旦中間的任何一環 出現問題,直接影響以後的學習。因此,即便是多花一些時間,必須讓學生把重 要的知識點讓學生點弄懂、吃透。

三、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 始, 尤其是七年級學生閱讀能力較差, 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必須從示範做起, 對課文內容逐詞逐句地範讀,對重要的數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 眼要反覆讀,並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對於例題,讓 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學生有一定能力之後,根據學 生的接受程度,再從難點、易錯處閱讀提綱,設定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縱向 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 交流、 相互啟發, 促進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

平時, 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時, 採取提前佈置作業的形式, 然後在學生交來的作業中尋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普 遍有疑難的地方,然後再講新課,這樣授課就有針對性,並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學 效果。同時,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 在數學課堂上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和數學思維。

四、加強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

在完成一段時期的學習, 我總強調要學生抽些時間回顧近段時間學了那學內 容內容, 知識點之間有哪些規律和聯絡, 自己在回顧的時候是否有新的啟示等等。

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另外,在作業中也要認真反思, 尤其是在批改之後的作業,並要求學生仔細分析自己的對題和錯題,寫下自己的 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可以寫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創新。

老師教育隨筆3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學生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採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和創新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而變化的,怎樣抓好國小體育課的組織教學、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呢?

作為一名國小的體育教師的我,著眼學生,從學校實際出發,略談“跳繩”這一教學活動。

跳繩是國小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通過“以繩練跳”使學生掌握多樣式的跳繩方法這是必要。同時,為了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我讓學生兩人一組結對,以比賽的形式,相互激勵,使學生達到“練跳”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創新教學效果,又可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靈敏性、協調性等。

我在教學《跳短繩》一課,採用傳授式教學法、學生創新方法、學生反覆練習、分組比賽等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勵法進行教學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課前,激發學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動物跳,然後,佈置小動物學跳繩,比一比誰學得快的任務,讓學生自由練習。練習過程中,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為了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花樣跳繩,一方面,讓學生當小老師教不會的同學,每當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我都會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有時作出驚呀的表情,有時有意輸給學生,在我的激發和鼓勵下,學生對跳繩充滿了興趣,不僅體育課上跳,回家跳,課間十分鐘也在跳,學生只要一見到我,就拿著跳繩跑到我跟前,讓我數數,面對學生的進步,我深感成功的快樂。

體育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有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遊戲競賽法 、動機遷移法、成功教學法、創造思維法、興趣教學法等,從而改變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在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是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自主學習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學習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合作學習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老師教育隨筆4

每每到了區域活動時間,也是我班孩子進入了又一個快樂時段,他們總是盼望著這一刻,最好一直玩區域活動。常時不時地問我:“徐老師,今天玩區角活動嗎?”今天恰巧是區域活動時間,在孩子們的自主選擇下老師組織孩子們進入了各區域,娃娃家的人數由幼兒們自己選擇,自己分配。我問:“誰做娃娃的媽媽”湯雨婷小朋友高舉小手,我就讓她扮演了這角色。接著我又說:“娃娃媽媽,誰是娃娃的爸爸,由你來選。”娃娃媽媽選了濤濤小朋友做爸爸。接著他們幾個陸續選出了娃娃的爺爺、奶奶等角色,選擇好角色後,孩子們就進入了活動中了,爸爸把活動材料拿出來,像模像樣地開始製作午餐了,由於空間的有限,娃娃家的小桌子旁一下子,容不下那麼多人,怎麼辦呢?於是我進行了干預的策略,我說:“爸爸在燒午飯,媽媽在抱娃娃,那奶奶你再到菜市場去買幾個菜吧”。說著,我遞給奶奶一個小竹籃,接著我又提議無所事事的爺爺手拿繩圈,把它當作方向盤,開動小車子送奶奶上街,任務到位後,各自扮演的角色頓時忙碌起來,做所需做的事來。一會兒,奶奶回來了對我說:“老師,你看我給娃娃買了手機(一個帶繩的玩具手機)”我說:“娃娃肯定喜歡的。”又過了一會兒,奶奶對我說:“我給媽媽買了電腦”我一看原來是一個廢棄的舊滑鼠,我說:“這個奶奶真大方,娃娃媽媽肯定會很高興的”,又過了一會兒,她又給我看給娃娃買的螃蟹墨鏡,我也肯定了她的舉動,奶奶高興的回家了,媽媽一手抱著娃娃,一手操作滑鼠,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又過了一會兒,媽媽對我說:“老師,你看我的娃娃會走路了”一邊說一邊操縱手裡的娃娃把它放在地上,扶著娃娃學走路,我肯定了她,表揚了,她的勁就更高了,看到爸爸做了這麼多的菜,我走過去,說:“娃娃走了這麼多的路,肯定餓了,我們給娃娃餵飯吧!”媽媽、奶奶立刻忙碌起來,奶奶還說:“這個娃娃吃了白白碗。”我說:“真乖”。爸爸連忙說:“我還給娃娃做了很多好吃的,有蟹、有肉等”我連忙說:“今天爸爸真能幹,一個人做了這麼多好吃的,我們一起謝謝他”媽媽、奶奶感謝了他。一會兒,媽媽又說:“老師,你看我的寶寶睡著了”。我就說:“你的寶寶真乖,”奶奶插話說:“這個也睡著了。”我忙又說:“喲,媽媽,你生了兩個寶寶。”媽媽接著說:“我生了三個,這個也是。”一邊說一遍指給我看,只見兩大一小的娃娃躺在床上。我不禁笑了起來。

娃娃睡好覺了,爺爺又開著小汽車載全家人到表演區看演出去了,這一天娃娃家很熱鬧,大家都很開心。

小班的孩子的角色表演源於對現實世界的模仿,如扮演娃娃的媽媽在活動中十分盡職,做到了媽媽的樣,那是因為她媽媽最近給她新添了了個小弟弟,所以會產生媽媽生三個孩子的情境,扮奶奶的陸陸是由於平常一直是有爺爺、奶奶照看的,所以對奶奶的角色詮釋的非常棒,會給娃娃買這些時尚又符合實際生活情節的物品,扮孩子爺爺的洋洋小朋友,因為他爸爸有汽車,所以他對司機的角色也扮演的非常成功,就連娃娃的爸爸濤濤也說:“爸爸是開摩托車的,”在現實生活中,他的爸爸的確是使用這種交通工具上下班的。孩子們在這玩的過程中得到滿足和情感的體驗,教師適時的指導與介入讓孩子的遊戲得以繼續下去,並在新的學習情境下得到發展,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得到了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他們的交往能力的提升,因此適度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

老師教育隨筆5

開學已經兩個星期了,我們班的小寶貝們也在這裡度過了入園以來最為難過的時期。看到孩子們一天天的變化,我們也有著說不出的快樂。

可是每天的吃飯卻成了大問題,因為孩子們的年齡都比較小,在家裡都是爸爸媽媽喂孩子吃飯,老師如果一個一個的喂很不現實,我們就開始用各種獎勵的方法來鼓勵他們自己吃飯,飯是都自己吃了,可是問題又來了,孩子們總是東張西望,就是不看碗,一頓飯吃完桌子上、地上、身上全是米飯粒、菜湯。每天吃飯時我們都不停的說:“小朋友,看著自己的碗,身子往前坐,勺子要拿穩,這樣飯才不會撒在身上。”可是效果不是很大,孩子們就像沒有聽見一樣。我開始嘗試鼓勵表揚的方法,同樣也不是很奏效。我開始考慮我們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有問題。這天午休我給孩子們放故事聽,有一個故事叫《不當“漏嘴巴”》引起了我的注意,故事講的是一個小朋友吃飯邊吃邊漏,一隻大公雞在他旁邊吃他掉在地上的米粒,最後大公雞發現小朋友嘴上孩子有一顆米粒,就跳到他的臉上去啄,把小弟弟給嚇哭了,奶奶看見了,笑著說:看好自己的.飯,不當漏嘴巴,大公雞就不會來找你了。從此小弟弟吃飯不在東張西望,眼睛看著碗,勺子拿得穩,一個米粒都不掉。大公雞來了找不到食物,轉了一圈就走了,小弟弟再也不是漏嘴巴了。這個故事不正好能解決現在的問題嗎,下午我用一個小雞的手偶給小朋友們講了“不當漏嘴巴”的故事,小朋友們聽得認真極了,都說自己不是漏嘴巴,更不想當漏嘴巴。第二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我請出小雞,讓他到班裡來找食吃,孩子們一下都變了,不象以前東張西望了,都看著自己的碗,生怕小公雞來找他,一頓飯過後,我們驚喜的發現:桌上,地上乾淨了許多,有的桌上甚至一個米粒都沒有。

小班孩子的思維特點是直覺行動性和具體形象性。利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故事和生動形象的手偶進行教育,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良好的生活習慣,比我們生硬的教,大聲地說效果好的多。寓教於樂,寓教於故事。讓我們引領孩子們,徜徉在故事的海洋裡,不知不覺中教育孩子,培養孩子,滿足孩子,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老師教育隨筆6

一年一次的教師節悄然而至,來到辦公室,一股淡淡的清香飄然而至,抬頭一看幾束鮮花已擺在辦公桌上,裡面還夾著孩子們最誠摯的祝福,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上課的時間到了,我來到教室,孩子們如潮水一般湧過來,他們有的手持鮮花,有的拿著自己製作的賀卡,還有的拿著自己精心挑選的小禮物,伴隨著節日快樂的`祝福一併送給了我,等他們安靜地回到位置以後,才發現講桌已被佔滿。上完課之後,細細地欣賞這些禮物,彷彿看到一個個孩子的笑臉。上課經常批評的孩子也毫不記仇地送上了祝福,孩子們真是可愛呀,有時想想自己有時像狼外婆一樣吼他們,著實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在他們的內心深處,老師是神聖的,是他們最愛戴的人。

9歲的兒子說,你的學生對你這麼好啊,你一定要對他們好點。是呀,多麼簡單的道理呀。今天聽到班主任張老師給表現好的孩子獎勵巧克力,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回到辦公室整理了一下,發現居然有好幾盒巧克力。以後就把巧克力作為小獎勵吧,讓孩子們嚐到獎勵的甜頭,他們一定會幹勁十足的!

老師教育隨筆7

國小數學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一邊實踐,一邊成長,不斷地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體驗了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我頗有感觸。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說數學”,在聯絡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用心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造,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然而在新課程中,教師只但是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用心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好處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物件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並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透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從而到達學會學習的目的。

一、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教材資料已經改變了知識的呈現形式,這是一大亮點,教師作為教學資料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捨棄過多、過細的鋪墊,儘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用心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潛力,改變學生從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

二、從新課標看“學生”

在學習和嘗試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越發感受到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把數學放在了生活中,學生的潛能則像空氣一樣,充斥著生活的舞臺,學生在學習時發揮著自身巨大的能量。如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自制一個鐘面模型供上課用,遠比帶上現成的鐘好,因為學生在製作鐘面的過程中,透過自己思考或詢問家長,已經認真地自學了一次,課堂效果能不好嗎?如:一張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長方形紙,在它的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5釐米的小正方形後,圍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直接解答有困難,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驗長方形紙是怎樣圍成長方體紙盒的,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簡單解決問題,而且掌握牢固。

總之,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鍊思維,在思考中創造,培養、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潛力。當然,創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相當重要,能夠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教師就應深入到學生的心裡去,和他們一齊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歷經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

老師教育隨筆8

如果你從我們班的門口經過,你一定能聽到這樣一個聲音傳過你的耳邊,“慢點走、慢點走……”“不要跑哦!”如果你以為這是老師在說話,那就徹底錯啦!呵呵……這些話可不是老師說的哦,這些話都是孩子們說的。怎麼回事呢?聽我給你道原委吧!

現在我班是中班第二期了,下個學期馬上就上大班了,孩子們長大不少了,在每天班上吃完中飯散步之後,孩子們都是自己入廁排隊睡覺。但這畢竟是孩子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愛玩的小毛病,去洗手間時候總愛跑著跳著的'去,而我們又是兩個班共著一個洗手間,而這時也總是一個老師看著,總擔心孩子們這樣跑跑跳跳的會撞到人或者自己摔到了,所以老師總是在後面督促著:“慢點、慢點走……”“孩子們!不要跑啊!”後來我琢磨著,這樣督促也不是個好辦法啊,這時我看到石欣靈站在門口於是就招呼了她過來:“來來……我請你當小老師,給你個任務哦!幫老師看著小朋友們,告訴他們不要跑啊!”石心靈在班上很能幹也很懂事一下就明白了我的話,馬上就進入了狀態“你慢點啊!”“出去排隊不要跑哦!”“要走著去啊”……嗯!我便默不出聲的在旁邊觀察著“小老師”的工作情況。“小老師”的工作成果相當不錯,孩子們真的不跑了,一個一個出去的時候都是慢慢的走,有時候有的孩子快了,她就會拉著他說:“不要跑哦!”原來讓孩子自己管孩子是這樣的效果顯著。

第二天中飯的時候。我就向孩子們宣佈:“以後吃飯吃得快,桌子上又幹淨的小朋友,可以去門口當小老師,去看著小朋友,要他們排隊喝水、慢慢排隊入廁。”在這次新政策宣佈之後,都會有孩子們很自覺的去那裡當個監督的小老師。今天是張隆耀,明天又是伍恆至……孩子們就這樣的輪流著,誰吃的比較快,誰就自覺的去那裡站著,這無形中也改變了孩子們吃飯拖拉的習慣。

老師教育隨筆9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秋天,我帶領幼兒在院子裡揀落葉。正因園裡種的都是常綠樹,因此落葉不多。到了一棵大樹下,我抬頭看了看,自言自語道:“樹上有一些發黃的樹葉,何不把它們搖下來?”只見我雙手拉住樹幹使勁搖了搖,“嘩嘩譁”掉下了很多樹葉,孩子們歡呼雀躍。隨後,我與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揀著落葉。快揀完時,幾個男孩子立即跑去搖樹,邊搖邊喊:“哈哈,樹葉掉下來了,快來揀呀!”聽到喊叫聲,有的孩子趕緊跑過去揀落葉,更多的孩子則加入了搖樹行列。有的一齊拉住一棵樹使勁搖;有的.專挑小樹搖。見此情景,我趕緊制止:“大家趕快停下來,不能搖樹!”此時,孩子們根本聽不進老師的話,他們奔跑於大樹小樹之間,搖完這棵搖那棵,十分興奮。手足無措的我只能用鈴鼓把大家召集起來,並與孩子們圍坐在草地上,誠懇地向他們說明剛才自我搖樹的原因並作檢討,還與孩子們交流搖樹的危害性,這場搖樹風波才得以平息。

我出於教學需要搖了樹,這一行為傳遞給幼兒的資訊是“樹是能夠搖的”,造成幼兒見樹就搖的後果。還好我勇於承認錯誤,平息了搖樹風波。這個案例給咱們的啟示是:教師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影響著年幼天真喜好模仿的孩子們,因此教師要注意自我的言行,以免帶來負面影響。

老師教育隨筆10

跳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有氧運動。它除了擁有運動的一般益處外,更有很多獨特的優點。跳繩每半小時消耗熱量四百卡。是一項健美運動,對心肺系統等各種臟器、協調性、姿態、減肥等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所以我們園也一直在鼓勵孩子們多參加跳繩運動,還組織這一類的比賽和測試,跳繩的難度孩子很高的.需要孩子們手腳協調,我們在園裡練習的時間少一些,所以我們會建議家長在家讓孩子們多練習一些,會直白的告訴家長們“你的孩子還不會跳繩,需要加強練習”。反思一下,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妥當,家長可能會覺得沒面子,還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我們採取的辦法是不僅要讓不會的

孩子喜歡跳繩,更要讓家長積極地配合老師訓練孩子跳繩。這就是“讓孩子去說服家長”,只要孩子喜歡跳又願意參加練習,自己要求練習,不是考核而是樂趣,家長當然很支援。

首先介紹跳繩孩子來說有哪些好處,並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跳;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要充分地調動孩子參與跳繩的積極性。運動能力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不同的,有的'學得快,有的學得慢,關鍵是做好這些學得慢的小朋友的工作。我們有針對性地在戶外和體育活動時間由老師分批給孩子指導,並及時記錄孩子每天跳的次數,哪怕今天他只跳成功了一下,我們也給予他最大的鼓勵。隨著次數越來越多,進步也是非常明顯的,孩子戶外活動時彩繩飛舞,你追我趕,別提多帶勁了,以後,我班還要準備組織一場別開生面的跳繩比賽呢。

老師教育隨筆11

在這一段的學習中,與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探討、交流、碰撞……我們共同走過了一段難忘的心路歷程。從開始的心存疑慮到現在的的豁然開朗,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下面我從教學設計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對於體育與健康課程,現在的地位和一些不合理的狀態是一時無法改變的,那麼我能改變的是——我的心態,我的觀念。要真正做到熱愛教學,熱愛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發展。在教學中,教師不能老是端著架子,我就是來給你教學的,你就是要學習的,這樣的教學局面並不好,老師要做到放下架子,與學生共同研究,探討,商量,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教學賦有親和力,他們的牴觸情緒就會消失,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探究學習,從而達到一個教與學的和諧狀態。好的教育就是激勵、喚醒和鼓舞。

二、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的轉變

以前我們的教學雖然有前輩的指導,有可借鑑的方法、經驗,但是與他人的切磋交流較少,因而教學方法也是較傳統,保守。通過新課程培訓我們認識到了新教學教法和設計的新理念。

首先,要創新。教學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在把握好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教材,對知識點,內容設計,教學評價等,做到有效的創新,才能賦予教學充實而富有個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師的教法新穎,學生也才會更有創新意識,學生的興趣也會更濃厚。

其次、要清晰。教學思路、線索、過程清晰。這首先取決於老師的基本功,基本功紮實了,教學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還要在備課時進行大量充分的準備,理清教學脈絡。

第三、要貼近生活、社會、學生。枯燥乏味,難於理解的教學是課堂大忌,以致學生對課堂失望,老師對學生失望,形成惡性迴圈。學生的興趣愛好廣泛,當我們俯下身來,去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從中取材,與自己的教學有效結合起來,這將大大有益於教學。

第四、要靈活。教學內容、過程、教學評價靈活。我們體育老師帶的班都很多,若每班的教學都是一種模式,一成不變,講到最後,自己都會感到味同嚼蠟。對學生的發展和老師的教學,都是談不上有所促進。但是課堂教學也不能夠花哨過頭。新課程裡講的分層教學,主題教學,自主探究式、分組協作的等的方式以及多種教學評價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發。學習之後感到獲交益良多。最終我們教學要達到的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

我們應該在做好本學科教學的同時,能夠從事一些有益於專業發展的專業研究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當自己真正在本職工作以及專業研究方面有所作為時,也就真正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我會沿著新課改的道路走下去,我會一直努力。

老師教育隨筆12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從先生的話中,我們不難領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同樣,班主任工作也難以開展。作為“一家之長”,班主任應當關心這一團體,愛護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真正地從內心愛他們,關心他們,能使他們感覺到教師真心的愛護,體會到團體大家庭的溫暖,從而使得班團體真正成為團結向上,充滿溫暖,充滿愛意的.團體,有極強凝聚力的團體。

學生在人格上與班主任是平等的,班主任愛學生,首先必須尊重學生,被尊重之心人皆有之,而尊重學生又要以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為前提,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平等的物件來看待。對學生要始終表現出關注和熱情,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獎勵和批評。這樣同學們就會覺得在這個團體中有溫暖、有期望,從而更加熱愛這個團體。班主任愛護班級,關心學生不應表此刻語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使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學生生病,你打個電話問候一下,上去輕輕關心幾句,提醒吃藥等,常說“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學生是不會忘記你的。學生心中定會無比地感動,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學生必然會真情相報。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有了真情,有關愛,我想沒有的比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

老師教育隨筆13

今天中午下班後,家裡沒菜了,我就到大集上去買菜,買完菜之後騎著電動車匆匆的往家裡走,走到拐彎處,就放慢了騎車的速度,在我前面的是一輛電動三輪,後面載著一個孩子,我也沒有太在意,只聽到忽然有一個聲音在大聲的叫著老師,尋聲望去,正是前面三輪車裡的孩子。

我一看原來是莉莉,兩年前一個同事請假,我來幫她帶班時那個班上的一名孩子,而且我帶班的時間才僅僅兩週。我的`第一印象是都過了這麼久,這孩子居然還記得我,況且現在我的體型都變了,還戴著口罩,我真的很驚訝!也很感動!我就和莉莉媽媽說:“都過了這麼久孩子還記得我啊!莉莉媽媽說:“記得、記得,我家孩子一直都記得你,因為你啊都好在我家孩子的心裡了。

老師教育隨筆14

前幾天課間操的時候我們出去做操的時間,有個孩子跑過來告訴我,老師,那裡有隻小小麻雀,我就過去看看,原來是隻剛出生不久還沒長毛的小麻雀,不過已經死了,孩子們都跑過來看,看到死去的小麻雀,一個勁的說:好可憐啊,好可憐啊!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它是怎麼死的?有的說是從天上掉下來摔死的,有的說是被爸爸媽媽遺棄的,有的.說是自己從窩裡掉出來的,有的說是餓死的,孩子們的想象力還真豐富呢!

我就說這個小麻雀是很可憐,這麼小就死了,肯定是它不聽爸爸媽媽的話,從窩裡掉下來了,自己又太小了不會飛,就死在外面了。所以小朋友也要小心,在家裡的時候不能自己一個人跑出來玩,這樣很危險,那我們把小麻雀給埋起來好嗎?幼兒一致說:好,我就和孩子們一起把小麻雀拿到我們種植區找個偏僻的地方把小麻雀給埋起來了,還給小麻雀插上了一個小棍,作為記號。

過了2天,我們到餐廳吃飯回來的時候,孩子們又大聲的喊起來:老師,小麻雀的媽媽也死了,怎麼辦啊?我就和孩子們一起去看看怎麼回事?是一隻大麻雀,也死了,孩子們又討論起來,它是為什麼死了的?然後就跟我說:老師,我們去把它埋了去吧,好可憐啊。我們就一起找到小麻雀的那個墳把它們埋在了一起,孩子就說,小鳥和它媽媽都死了,怎麼辦啊?看見天上還在飛的麻雀就說:看,它爸爸孩子天上呢,還有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舅舅舅媽等等。

這個時間好像是麻雀繁殖的季節,我們幼兒園有好多小麻雀,又過了一天,我們園大班的孩子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抓到了兩隻剛長滿羽毛的小麻雀,老師就教育幼兒要愛護小鳥,你們喜歡小鳥嗎?大家都說:喜歡。那我們應該把小鳥放在哪裡啊?放在天上,有好多孩子都這麼說。真是好孩子,知道保護愛護攜物,那我們一起把它們放飛好嗎?“好”

我就借這個事情告訴孩子們,攜物是我們的好朋友,小朋友要愛護它們,不能傷害它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和我們好好相處。對待動物我們應該充滿愛心,因為它們也是地球上的一員,每個人在一生之中,都會與各種生命相遇:小貓、小狗、小兔子、小烏龜……這些攜物是我們的夥伴、朋友,甚至家人。每一個有愛心的人,懂得生命意義的人,都會知道怎麼善意關愛自己的夥伴。

老師教育隨筆15

在國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如何選擇體育教學方法?我們認為,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應遵循體育教學規律,以現代教學論思想和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育學、心理學基本原理為基礎,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具體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選擇。

1、根據教學的目的任務進行選擇。

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從教學的目的任務出發,在考慮新授課,複習課,還是綜合課,考核課,室內課,還是室外課的前提下,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比如新授課,一般採用完整法與分解法、語言法、直觀法等。又如複習課,可採用練習法、預防與糾正錯誤法、遊戲法和比賽法等。

2、根據教學內容特點進行選擇。

體育教學內容是教學方法的直接性物件,選擇教學方法,必須根據教學內容、性質、特點、難易程度、前後的聯絡等進行選擇。如對技術動作相對較複雜的動作,可先採用分解法進行教學,然後逐歩過渡到用完整法進行教學。而對技術動作結構相對獨立,動作細節緊密的動作,就不宜採用分解法進行教學,否則就會破壞動作的完整性,影響教學效果。

3、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學生是體育教學方法的實施物件。因此,選擇教學方法必須從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運動能力、體育基本知識掌握的程度、知識儲備、運動技能的水平、年齡特點、個性差異、心理狀態出發。低年級學生的運動能力及體能狀況相對較差,興趣易發生多變,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思維以感性直觀形象為主。所以在選擇教法時,應以直觀法、遊戲法和比賽法為主,並要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以培養和激勵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和動機。國中年級學生的體育學習行為習慣逐步養成,認知水平有所提高,體育基本知識、體能和運動能力及運動經歷有了較大的發展,注意力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對體育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主動性。

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把直觀法、語言法等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加以運用,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高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體育的基本知識、體能和運動能力、運動經歷有了很大的發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加強。因此,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宜採用語言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並有機地把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滲透到體育教學中,以發展學生獨立獲取運動技能、技巧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根據教師本身的素養條件進行選擇。

教學方法的選擇,只有適應教師的素養條件,才能為教師所掌握,才能發揮其作用。有的教學方法雖好,但教師缺乏必要的素養,自己亦駕馭不了,仍然不能在體育教學的實踐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直觀法是體育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不能正確掌握示範的目的、示範的時機、位置與方向,並很好地和講解相結合。那麼,最好的直觀教學法也不會在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