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老師隨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老師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15篇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1

數學作為開發人腦資源,培養創造力的主力學科,對課堂氛圍,學生集中精力,進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數學課的匯入能以最少的話語,最少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數學王國,並且能承上啟下,溫故知新,激起學習慾望,又能聯絡以前知識,為進入學習高潮作準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好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下是我的兩點總結:

一、用懸念匯入,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有效情境,為學生提供學習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尤其是對於國小生來說,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方式更能吸引他們,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自始至終創設各種方式的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例如:在講授一節新知時,我這樣設計新課匯入,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後,學生回答:“能!”接著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後來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裡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著,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願望。

二、培養師生情感,使其親師通道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要使學生親師通道,必須改變過去“一言堂”的課堂環境,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不再受束縛,使教學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發展,允許學生有想法,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要把問題交還給學生,激勵學生在互動中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能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歸納的知識內容,教師絕對不說;能讓學生做的教師絕對不包辦;能讓學生自己發現找出答案的教師絕不再作指導。只有在不規範不準確的地方教師才可以作補充說明,絕不允許教師將自己的.結論強加給學生。這樣師生間的距離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學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當然,新課的講授方式還有很多,但最終目的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願學、善學、樂學。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2

今天下午參加了區裡的基本技能比賽的第三輪演課,感覺糟透了!這可能是我上班以來最早的一次比賽。今天的比賽抽到的內容是《圓的周長》,例四、例五、例六三個例題在一張紙,看到這個內容我就蒙了,我最害怕上圓的內容了,我在學校已經上到了圓,不過還沒開始。看到題目時我想三個例題哇,10分鐘完成不了呀!於是我就絞盡腦汁的想著各種方法來完整的呈現我的課堂。於是半個小時簡單理了一下思路,便進入考場。演課結束了,孫主任一句“例六應該是下一個課時的吧”我的腦袋一蒙,崩潰呀!本以為自己解脫了,然後就是各種難受在心中。

最後,我給和芳芳打了一個電話,跟她傾訴我的`悔恨與難受,和老師一邊忙一邊聽著我的訴說,並且寬慰了我許多,她說的對,這許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可能是個好事。這隻能說明我對教材根本就不瞭解,哪裡是一個課時都不知道,於是各種悔恨各種無奈在我心中,真是難受!我想了一路,回到家裡反思了一下自己。還是因為自己沒有準備,沒有了解教材,把握教材才會出現今天的情況。今天的比賽就是給自己的一個教訓吧,謹記!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3

時間如梭,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又告以段落。這一學期我有幸成為聯光國小的一份子,我主要承擔六年級二班的數學課教學任務。這一切對於我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開始,面對不同的群體,性格迥異的新學生,我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思路和教育手段,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我思緒萬千、感慨多多,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意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引導學生饒有興趣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中來尤為重要。本學期我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利用鐘面實物教具,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時間的匆匆流逝。在一些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製作觀察物體所需的小正方體模型,注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觀察物體的實踐中來。為學生提供超市購物等場景,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等等。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平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更多的學生全方位全過程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活動中來,以逐步形成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出發點,以形成學生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為精髓。

二、注重課前教材的認真研讀,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徹

學期前我對整冊數做了全面的瞭解和分析,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絡,注意結合我所教的六年級同學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習慣制訂了詳細的教學工作計劃。做到上好每一節課,搞清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注重和平行班的老師就教學難點問題做詳細的分析,做到充分駕馭課堂。留意從教學輔導材料中取經,吸取好的教育教學方法為我所用,注意寫好每一節課的。力求一節課比另一節課精彩,力求將我所知所想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我的課堂中來,力求讓我的學生能在寓教寓樂中輕鬆學數學,讓孩子們成為新課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三、注重反饋,加強課後的練習與鞏固

所學知識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節課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課後的聯絡與鞏固才能檢驗出來。我在練習鞏固時注重個別輔導,尋找特定群體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開展練習。佈置的作業不求多、雜,而力求精、細,要求學生能按質按量的完成,對於沒有很好掌握的同學及時輔導,找出不足與疏漏,及時補救。注意佈置分層作業,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難易不同的作業。注重調動多方資源,開展轟轟烈烈的家長助學生、好學生幫助差學生的活動,使得課後的.練習與鞏固得以有效的實施。

四、注重個別輔導,及時轉化學困生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堅持以表揚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對於學困生做到多關心、不歧視、不放棄。讓他們感覺到來自老師以及班級體的關愛。認真研究造成其學習的困難的根本原因,堅持對症下藥。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個別輔導,開展學生間、小組間的互助互學活動,逐步讓一部分學困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解力的增強逐漸進步。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讓家長成為學生時時刻刻不變遷的小老師,竭力為孩子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爭取更大進步。

總之,本學期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還有不夠完善之處,教學經驗還很不足,需要不斷向同行們請教學習。對於自己,我還需不斷豐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將我所學滲透課堂教學,為學生造福,讓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4

一年即將過去,能夠說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用心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用心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準走進我的心,進入課堂

我們怎樣教數學,《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資料,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務必重新思考的問題,開學初學校組織的新課程標準及新教材培訓學習,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資料標準及課程實施推薦有更深的瞭解,本學年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教育教學改革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我在教學《相遇應用題》以研究兩個物體的運動狀況,老師導演,學生表演,設計了從“相距―縮短―交叉―相背”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狀況,感受相向運動中,隨著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係。一段小小的表演,猶如吃了一盆八寶菜,各種營養成分都有了。使學生的智慧、潛力、情感、信念水x交融,心靈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滿足,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

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潛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善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構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潛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我是這樣下評語的:“這幾天我們學習了《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權攀透過努力,能收集、記錄、整理各種資料,在這方面是班裡最好的。但在語言表達方面有必須的困難,希繼續努力。等級評定,優。”這個以定性為主的評語,是學生與老師的一次情感交流,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也明白了哪些方面就應繼續努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5

每每聽到“中國學生”怎麼樣了的時候,腦子裡也總在想:我們中國的孩子,我們中國的學生到底是什麼樣的?作為老師的我們,到底應該為我們中國孩子的樣子添畫上哪些表情……

如今,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終於出爐了!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具體內容吧。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石、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其中,文化基礎(人文底蘊、科學精神)的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通過文化涵養內在精神。自主發展(學會學習、健康生活)中自主性是人作為主題的根本屬性,重在自我認知、規劃、自我肯定。社會參與(責任擔當、實踐創新)中的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除了自我管理,更重要的應該是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係了,責任擔當任何時候都是必須的。

結合我所教的數學學科,從原來的雙基到現在的四基,不僅是內容上的擴充套件,更是關注的提高,也是行動更加詳細貼近生活,貼近原原本本的一個人的需要!再從另外一個數學學科的細節來反思一下我們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數學課本上,比著原來在解決問題的例題方面,多了步驟的指導,指導中多了反思環節。這也正是學生作為一個人,從什麼經驗都沒有的孩子成長為一個經驗豐富的社會人的必經階段。

小評價一下我們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更貼近一個人的發展需要的發展目標!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6

課堂教學都有一定的預設和生成,有人說,一節好課不僅在於課堂教學的順利,更在於出現意外事件時教師的掌控和把握,是否能夠生成些什麼,很自然地過渡和整合。

比如看到這樣一則教學案例,這是一場公開課,課題是國小數學《可能性》,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體驗活動,把全班分成了10個小組,每個小組分給除了顏色區別的七個紅球,三個白球,要求放進一個封閉的盒子裡摸,每個小組每個成員都要參與,摸出之後看過重新放進盒子,搖一搖其他成員繼續摸,總共摸十次,然後分別統計摸出紅球和白球的次數。

按照可能性呈現結果,一般情況下應該摸出紅球的次數應該比摸出白球的次數多。

但是,老師在讓學生展示結果的時候,卻出現了不一般的結果,有一個小組代表說,“我們小組摸出紅球三次,摸出白球七次。”

有的老師和學生開始驚訝,有的老師很興奮,覺得課的精彩就要出現了,課堂陷入了沉默,卻聽到當事教師這樣說,“你是不是統計錯了?!”“沒有錯!不信你問問他們。”孩子有些被願望和困惑,多麼期待老師接受自己答案的不同,多麼期望老師安慰或解釋些什麼。

可是這個教師卻沒有說,只是以其他幾個小組的資料繼續了新課,當然對可能性的分析沒有錯,卻讓聽課的教師和學生驀然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首先分析一下這樣一個結果,摸球的結果總的分佈應該會呈現一定的比例結果,是需要一定案例統計的'結果,但是對於每一次具體的結果,卻是不確定的,出現這樣的結果應該是沒有錯誤的,這也是研究可能性的目的是什麼,讓學生理解生活,更好地生活,特別是可以指導學生如何看待一些轉盤遊戲,更確定地生活,而不是遊戲的生活。

再回頭看這樣一個課堂以外,反映出一定是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中不曾考慮過,似乎也未曾經歷過,也缺乏相應的冷靜分析與應變機智的,比如說可以把各組的統計資料加在一起,還可以告訴孩子再摸摸,或者發放的球並不是除了顏色一模一樣,盒子的設計是否真正保證每一個球,學生都容易摸到,並且沒有特別感覺,一摸到就拿出的……很多細節需要注意。

所以,遇到課堂中的意外,你會怎麼辦?從某種程度也折射出我們的教育機智和經歷有什麼,我們的備課是否以生為本,時刻尊重學生,重視與學生的互動中生成些什麼,還折射出我們的教育側重的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遞,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融合。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教學不僅是學生學會了什麼,更是學生頓悟些什麼,是教師從中也體悟到什麼,一種教學共長的合作。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7

對於我來說每天的作業收發情況真的是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情。作業量少而精還好,作業還能基本收齊。可是一遇到特色作業,孩子們推推搡搡的模式便開啟了……

這不,新學期第一次作業一個班67人就有10個人由於各種原因推諉不交,我一下子惱了,開啟了我的懲罰模式。“家庭作業務必在課下完成,否則你不能下課出去玩。”我的目的很簡單,意在讓他們知道“當天的事情務必當天完成,否則會佔用自己第二天放鬆玩耍的時間。”話畢,下課了,那些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的孩子便坐在位子上焦急的寫了起來……

“老師!田首鑫,曹星宇作業沒補完在外面玩呢!”學習小組的組長盧景仁跑來告訴我,我一方面表揚盧景仁的負責一方面讓他把那兩個孩子叫過來。為了不耽誤下節課的上課時間我給他們講明瞭道理,這個懲罰是由於自己的不負責任而造成的,只有當天的事情當天完成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國小生,他倆似乎聽懂了我的意思,抓緊跑回教室寫了起來……

事後,我回想了自己的所做所為,千不該萬不該的做法就是沒有問清孩子沒寫作業的原因。是忘了呢?還是不會做?還是根本不想做?是不是應該針對孩子的不同情況進行相應的`批評教育呢?於是放學的時候我專門找了這幾個孩子簡單了了解了一番。並告訴他們“老師相信這次只是你們的小意外,如果有任何原因導致作業無法按時完成一定要跟老師溝通,老師會結合你們的實際情況來考慮的。”

其實懲罰也只是為了讓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這次以儆效尤的做法出現在開學第一次交作業的事情上,希望孩子們能夠引以為戒,也希望孩子們在按時完成作業這方面有更出色的表現!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8

今天看《國小數學教師》這本雜誌,裡面有一篇文章引發了我的思考。文章中提到了一個教學案例,現分享如下:

一個教師參加比賽,課例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24時計時法”。剛上課教師問孩子們喜歡聽故事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回答:“喜歡”。接著教師說道:一個老奶奶坐9時的火車去北京,可是她到火車站的時候,火車已經開走了,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問題一出,便有很多學生回答。有的說:“奶奶去晚了,火車開走了”“奶奶年紀大了,記錯時間了”“火車臨時改時間了”等等,回答問題的很多,但沒有一個是老師想要的答案,於是老師便急了,直接說“因為奶奶的票是上午九點,可她是晚上九點去的,所以沒趕上”。孩子聽了,還是一頭霧水。

專家給出的.建議是:為什麼非要使用情境,完全直接匯入就可以。給出一個鐘錶,指標指向12,問問孩子們這個時間大家在幹什麼,為什麼說的事情會完全不同呢?從而引出“24時計時法”。後來,專家又針對現在數學教學的情境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現在數學教學有一個誤區:無情境不教學。這其實是錯的,沒有必要的情境看似花哨,其實對課堂教學沒有任何幫助,只會讓孩子覺得一節熱鬧的課,而不是一節有營養的課。我們在一節課結束後,不是讓孩子只記住幾個片段,而是真正收穫知識。

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有時候為了讓課堂精彩設計了一些自己都覺得難以繼續的情境,可是不加人情境又怕別人覺得淡而無味,所以我也是比較苦惱。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9

記得是這樣一道練習題:從小兔家走50米經過廣場再走90米到學校,從小兔家走60米經過商場再走70米到學校;比較這兩條路怎樣走比較近?

在處理練習題時,學生做的方法很多,為了不打消他們的積極性我讓學生一一上臺展示:

有的學生做出了:60+70=130米 ,50+90=140米,130 ﹤ 140,所以小兔走商場這條路近。

有的學生只觀察就找到了答案:60比50多10米,而70比90少20米,所以小兔走商場這條路近。

一個平時不愛表現自己的學生只用一個式子便說明了:50+70﹤50+90,所以小兔走商場這條路近。

學生們不由自主地為建波鼓起掌來,有的還朝他豎起大拇指!

就這一道練習題從此改變了他,課上回答問題積極了,活躍了;作業書寫也變得漂亮了,同學們再也不說他“啞巴木偶”了。如此大的改變讓我體會頗深:

僅僅一道小小的練習題讓建波在同學們心中刮目相看,是這道練習題改變了他的學習生活,也許他有可能成為一位數學家;是啊,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微笑的笑臉,一個溫柔的動作,一個小小的獎勵都有可能改變他們的`想法、做法,讓他們體會到愛時時存在,覺得自己也很了不起!

僅僅一道練習題讓我發現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多走近他們,多表揚他們,讓他們的才智能夠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零距離的師生關係為學生建立了一個自由發展的平臺,合作伙伴的默契使學生的解題方式、思維、視野開闊,相信在自由的空間裡有了興趣作“調味劑”學生們會更加可愛!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10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絡,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動手實踐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在這一動態的認知活動中,它既滿足了國小生好奇、好動、好表現等心理特點,又可以集中注意,激發動機。使學生在自己的創造中親身體驗成功的喜悅,達到真正的理解。動手實踐活動就是學生學習過程的戰線,也是學生主動發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動手實踐的數學課堂將成為學生探索的樂園、創新的搖籃。數感的培養離不開動手實踐。有效的動手實踐,有助於學生正確、深刻地理解數的意義。在“認識11-20各數”時,教師先組織學生擺12根小棒,同時思考:怎麼擺酒能一下子看出小棒的根數?有的學生2根2根地擺,與的學生5根5根地擺,還有的.聯絡認識10時形成的經驗,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把剩下的2根放在旁邊。學生通過比較,得出最後一種方法可以一下子看出12根,初步感受了技術單位“十”的作用。在繼續操作小棒表示幾個十幾的數後,教師又讓學生觀察擺出的小棒,說說發現了什麼,使學生從整體上認識到十幾的數都是有“1個十和幾個1”組成,理解十幾的意義。在計算教學中,也是先讓學生操作,直觀地感受計算方法,進而再將演算法加以抽象。直觀的操作能使學生獲得對數和運算的感性體驗,因而對數感的形成有積極的意義。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11

一、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靠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靠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式和必須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資訊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例如:多年來我們在上覆習課的時候總有一個將知識做為小結的環節,而且都是由教師給出答案,例如用語言或圖表羅列出所學知識。潛意識裡認為學生是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知識網的,事實並非如此,在教學實驗中學生能給出的總結形式包括:

表格式——條理性很強。思路清晰,概括潛力強,有較強的周詳思維潛力,資料包括章節的資料說明,主要運演算法則,各種問題的解題方法、注意事項及例題。

趣味式——具體、形象而且生動、搞笑表現出製作者有著成人思索不及的豐富的想象力、形象思維潛力。

彙報式——資料豐富、過程詳盡。表現出製作者情感豐富、能夠客觀的剖析自我。包括章節的主要資料,自我收穫學習過程中的感想、困惑和對教師的感激之情。

體會式——感受真切、資訊豐富。表現出製作者能夠坦誠道出對學習物件的真實感受。如數學很搞笑它與生活是緊密聯絡的,既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能使人變得聰明。

可見,單純憑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也不能夠準確的把握我們正面臨的家學物件。學生髮生了很大的變化,知識背景、學習數學的好處、不同的文化氛圍都帶來了影響。

二、理智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著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裡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

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必須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三、教師對教學反思要注意的四個視角

1、自我經歷: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取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這天的學生仍有必須的啟迪。

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帶給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麼我們能夠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並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為做出反思。

2、學生角度:教學行為的本質在於使學生受益,教得好是為了促進學得好。

在新課程實驗中,學習分段函式時,讓學生去了解出租汽車的出租費用、或家長工資中的扣稅標準,並寫出調查報告。

在講習題時,當我們向學生介紹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時,個性是一些奇思妙解時,學生表面上聽懂了,但當他自己解題時卻茫然失措。

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把要講的問題設計的十分精巧,連板書都設計好了,表面上看天衣無縫,其實,任何人都會遭遇失敗,教師把自己思維過程中失敗的部分隱瞞了,最有好處,最有啟發的東西抽掉了,學生除了讚歎我們教師的高超的解題潛力以外,又有什麼收穫呢?所以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上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大數學家希爾伯特的老師富士在講課時就常把自己置於困境中,並再現自己從中走出來的過程,讓學生看到老師的真實思維過程是怎樣的。人的潛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鍛鍊。經常去問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感受,藉助學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學行為,是促進教學的必要手段。

3、與同事交流

同事之間長期相處,彼此之間構成了能夠討論教學問題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和寬鬆氛圍,便於展開有好處的討論。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12

今天上午,我所任教的三年級進行了一場數學考試。站在講臺上,看著孩子們低著腦袋,專心致志地答題,我由衷地欣慰,再望向講桌旁邊那張空蕩蕩的桌子,我不禁有些憂慮:小楠已經有兩天沒來上課了。

昨天我已詢問過她的班主任,說是生病請假了,但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已經兩天了,該不會很嚴重吧?

小楠是一個學習認真、踏實,又很懂事的小女孩,她的數學成績也一向名列前茅。前幾日,我還見到她在校園裡生龍活虎地踢毽子,與同學嬉戲;上次放學時,她還笑著向我揮手告別……怎麼忽然病了呢?到底是什麼病呢?

忙活了一個上午,我早把這些憂慮拋在了腦後。中午休息時,忽然有學生交過來一份試卷,說是小楠媽媽送過來的。原來小楠家就在學校附近,中午有學生將試卷帶給她,她寫完後,便立刻託學生交到了辦公室。

開啟這份試卷,我便愕然發現試卷上的字跡相當潦草,書寫得歪歪扭扭,字型也忽大忽小,簡直不堪入目,和之前小楠的書寫相差萬里。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忙到班級裡,又問了幾個學生:原來小楠前兩天不小心摔著右胳膊了。作業寫成這樣,想必情況一定比較嚴重,幸好小楠家離學校很近,趁中午休息,我可以和幾個學生一起去看看小楠,順便把這張卷子給小楠講評一下。

當我說出想法後,熱心善良的孩子們都不再吵鬧玩耍,一個個都嚷嚷著要去看看小楠。我們三年級愛心隊伍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終於,我們見到了小楠,只見小楠正站在院子裡,披著一件黑色的大襖,右臂裹在棉服裡面。小楠看到了我們,興奮中又有些羞澀,當我拿出那張書寫潦草的試卷時,小楠的臉更紅了。

這時她的母親過來了,她的母親非常感動,一邊感謝我們師生掛念,一邊忙解釋道:原來是小楠坐電動車時,不小心摔了下來,右臂輕微骨折,沒辦法寫字,父母又擔心她在學校再被磕著碰著,便讓她留在家裡安心養傷。而今天小楠堅持要寫這份數學試卷,她便咬牙用左手一筆一劃地寫字,寫完後又讓母親立刻把試卷交給了我……

“這孩子,在家裡一聽到上課鈴聲就急的.不得了,一直問我‘媽,我到底什麼時候能好啊?’……這孩子讓你也費心了……”小楠的母親向我敘說著小楠的近況。

我摸著小楠的腦袋:“胳膊疼嗎?”小楠笑著搖了搖頭:“不疼。”看著孩子乾淨的笑臉,那裹在厚厚衣服下瘦小而又堅強的身影,想到她那份堅持用左手完成這份試卷的毅力及對學習的渴望和努力認真的態度,我的心裡彷彿是重重一擊:孩子,好樣的!你更讓老師感動啊。

望著手裡的這份試卷,我突然覺得它上面的字跡是那麼地整潔、美觀……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13

週一下午放學前佈置了一道數學作業,調查班級裡5個小朋友的相關資訊,調查內容分別是:年齡、生日、喜歡的運動、喜歡的顏色。當我佈置這項作業時很多孩子都很開心,說能按時完成作業。

昨天我收取了孩子們的調查作業,3個孩子的作業內容調查的不完整,1個孩子未進行調查,其餘的孩子都按時上交了調查表。乍一看孩子們基本上都填完了調查的相關內容,仔細一看,其實不然,連續翻閱了十多張調查表就發現:平時瞭解道德一些孩子的生日和年齡與他們調查表中的資料不相符,我又連續翻閱了一些調查表,還出現一些調查內容雷同現象,我沒有直接說出我的發現,但是在我翻閱的時候瞄到一些孩子偷偷地看著我,似乎知道我在注意什麼。

下課了,我“隨意”和幾個孩子聊起來,你調查了哪幾個小朋友的資訊?你和誰一起調查的?有的孩子不假思索的告訴我了,有幾個孩子聽到我這個問題有些猶豫了,說話時好像有意識的躲避著,我便明白了一些,隨後又和幾個孩子聊天,問他們的生日、喜好等,便驗證了我的想法,的確是幾個孩子懶與省事,沒有實際的調查而是自作聰明的`抄了別人調查的結果,又生怕被我發現還聰明的把孩子的姓名換了而已。

這項調查作業並不難,只需要孩子們畫好表格,動動嘴皮問問5個孩子的年齡、生日、喜歡的運動、喜歡的顏色,然後填在製作好的表格中即可,沒想到就然有孩子想到了”複製“別人的調查結果。其實,在數學教材中的一些實踐活動,內容並不是很難,只是在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有些惰性,不願意主動的參與,不願意思考罷了。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14

有一次由於前一天天降大雨,地上十分的潮溼。第二天早上戶外接待孩子的時候,豪豪小朋友發現了蝸牛,然後就向我報告了他的發現。我當時只是心不在焉的應了一生。但這一發現卻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關注。他們立刻對草叢、冬青樹下進行仔細的搜尋。我怕冬青樹枝划著小朋友所以就過去制止這一行動的進行,在我的大聲命令下小朋友們當時停止了行動的進行,但不一會兒他們又偷偷的展開了“搜捕”行動。看到小朋友們對蝸牛產生了這麼大的興趣,於是我不再阻止孩子們的行動而是加入到了他們的隊伍中。“教師蝸牛住哪裡呀?”“蝸牛吃什麼呀?”“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們討論著......

其實,在孩子們的眼裡世間的一切都是新鮮的,他們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停的發現、探索、學習,理解外界的挑戰,不斷地超越和發展自我,他們也需要外部世界給予的驚奇。所以,教師不能忽視孩子的驚奇,應對此引起更多的關注,使兒童的驚奇昇華出更多的教育意義。因為教師對孩子驚奇發現的關注,將引起更廣泛的關注,使個別孩子的.驚奇成為全體孩子的驚奇。就像他們對蝸牛的發現,在他們產生驚奇以後會之後有一連串的疑問,這是最好的教育時機,我們應當不失時機地展開與孩子的“對話”――與孩子共同討論蝸牛的特徵、生活習性等等,引導孩子對蝸牛進行仔細的觀察。在我們教師的激勵下,孩子經過自我的探索對蝸牛所有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如果當時我像開始時放棄了,孩子就失去了認識蝸牛的良機。

我們教師應當養成“驚奇”的習慣,驚奇於孩子的驚奇。我們應當堅持一種觀念,那就是孩子的驚奇使他們的成長需要,使他們進行學習的開端。孩子們驚奇的東西,我們也要主動地去“驚奇”,養成一種驚奇孩子驚奇的好習慣。

國小數學老師隨筆15

今年秋季開學,我被分配到了一年級,教兩個班的數學課。剛開始心裡還是不適應的,記得剛工作那會兒,一直教了六年高年級,接下來交了三年級,二年級,亦可以說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教低年級的孩子,我是能夠適應慢節奏的教學的。不過,今年教一年級我可是都沒想過,在我心裡我覺得一年級最難教,教的是管理。後來想了想,每個年級都要勇於嘗試。

剛開學一週,沒有開始學習知識,每天就是給學生講課堂制度,比如,上課鈴聲響了,要靜息,靜息的.姿勢;正確的坐姿;課前說桌上要放課本、鉛筆、橡皮,文具盒不能放桌子上;練習本要夾到課本里;上課怎樣行上課禮等等,感覺要說的太多了,只覺得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就是一張白紙。我們幾個老師都快抓狂了,因為我們都是第一次教一年級。

不過,在靜下來後還是反思,為什麼給學生說了規矩,他們就是聽不懂?通過給孩子說話中,我發現我說話用的詞語了孩子聽不懂,給小孩子說話需要低下來,說一些適合一年級孩子的語言,另外他們沒有學習的意識,身體語言也很重要。只要有耐心,對的方法,相信我的學生會成為合格的國小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