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作文【精品】

來源:果殼範文吧 4.31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建築物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建築物作文【精品】

建築物作文 篇1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建築物也如雨後春筍般聳立在大地上。我也設計了一套與眾不同的建築物,可以在水、陸、空三地使用。

這座建築物是多功能住宅,它既可以在陸地上,又可以飛到空中,還可以在海上行駛。住宅的底樓四周種滿了枝繁葉茂的樹木,以及五彩繽紛的花朵,小鳥在枝頭唱歌,蝴蝶、蜜蜂在花間飛舞,美麗極了!樹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新鮮空氣,是“天然綠色工廠”。住宅的牆面採用了科學原理,雖然很薄,但是堅不可摧。建築物內的休閒設施一應俱全,有學校、商場、醫院、超市、遊樂園等,只要一按遙控機,就能帶你到達目的地,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增添了一抹亮色。這座建築物還可以採集陽光,將儲存好的陽光在夜晚使用,既節約了電,又可以不用為到了陰雨天,晒不到陽光而煩惱,真是一舉兩得啊!建築物還實現了水的再利用,雨天會自動從屋頂的管道流向底屋的積水池,進行過濾進化,再由管道分配到各戶,節約了許許多多的'水。為了保證整棟樓房的冬暖夏涼,不僅採用了陽光儲存,還運用了噴霧,採用了自然風等環保方式降溫,為居民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

當然,隨著科技發展,環境也越來越差,難免會有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氾濫等。不過,每家每戶都裝上了智慧化控制裝置,能在災難來臨之前發出緊報,然後一按按鈕,房子就會馬上飛到空中,在空中如履平地,悠閒自在,絲毫不影響居民生活,真正保護了居民的安全。當然,建築物還能在海上行駛,並能潛入海底幾十米,令居民欣賞海底美景。

這就是我設計的建築物,怎麼樣,不錯吧?如果你喜歡,就快預定吧。

建築物作文 篇2

真武閣位於廣西容縣境內,是中國四大名閣之一。真武閣是一座佈局精巧,技術高超,風格獨特的木結構建築物,顯現出中華古時代文明。今天,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真武閣的壯麗奇觀吧!

真武閣曾有一個傳說。古時候,人們還處於迷信時期,他們住的地方非常乾燥,稍微不留神,就會引起火災,造成嚴重的損失。由於起火多次,他們就開始懷疑是上天的火神與他們過不去,於是就修築了真武閣賑災。

真武閣就這樣建成了。真武閣始建於明萬曆元年(也就是1573年),閣樓下有一座石臺,被人們稱為“古經略臺”。閣樓平面為矩形,一共高三層。

真武閣既是周圍區域的觀賞物件,也是人們旅遊最佳的選擇,是個風水寶地。如果你登上閣樓極目遠眺,整個城市便可盡收眼底,還可以望見東南遠處的都橋山和繡江景色,有一種“上天入地”般的感覺。

真武閣的第二、第三層比第一層小了很多,三重屋簷出挑深遠而樓層特別低,比一般閣樓的出簷節奏更快,有一種強烈的韻律感以及動勢,使得它在人們眼中不像是一座三層的建築物,而更像一座雄偉的單層建築。

它的屋坡舒緩流暢,角翹簡潔,增加了真武閣舒展大度的氣概,非常清新飄逸,是充分表現了中國建築的屋頂美的佳作。真武閣不以濃麗華貴取勝,而是以輕靈素雅見長。灰黑色的鐵力木不加任何油漆的典雅裝飾,屋面為小青瓦鑲上的'綠脊,色調極清雅柔和。

二樓的四根內柱,柱腳懸空,離開樓面二到三釐米,更為奇特的是全閣柱腳不落地,而是擱在一個方形的沙盤上,這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技術上有著卓越的才能1400多年來,真武閣經歷了多次地震與暴風雨的襲擊,卻仍然巋然不動,安然無恙。真武閣在木頭結構中,主要依靠槓桿原理來維持一座建築的平衡,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之後,你是不是也想去看一下“久經風雨不知寒”的真武閣?

建築物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這裡有一座美麗、雄偉的橋,正因為這座橋在我們這裡很出名,所以我家鄉的地名叫作“普安橋”。

這次暑假,老媽還特地帶著我和妹妹去參觀了這座橋。 聽老媽講,這座橋在1975年建起的,這一天也剛好是老媽的出生年月,所以,老媽格外喜歡這座橋。也因為這樣,我也把這座橋叫做“母親橋”。

一個陽光明媚的一天,老媽帶著我和妹妹來到了橋的附近,終於見到了這座雄偉的橋。放眼望去,一條寬闊的大江進入我們的眼簾,蔚藍的江水緩緩東去;陽光灑滿大地,波光粼粼;涼爽的江風徐徐吹來,令人心曠神怡。

這兒的江水可不像長江的水那麼濁,他碧清透綠,清澈見底,色像翡翠。江邊的水草搖搖擺擺,好像在顯示他們那優美的舞姿;江中正遊著一群嬉戲的鴨子,瞧他們那滑稽的樣子,可真逗!岸上有幾頭黃牛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草;在橋的兩旁有許多民房,勤勞的人們在幸福地生活著……啊!多麼美的景象啊,我完全陶醉在這幅美麗得到風景畫當中。

遠看普安橋,給人的感覺是雄偉,氣勢不凡。他有3個大墩在江中矗立著,墩子上各有4個大拱門。橋有4層樓高。墩子和拱門倒映在水中,非常美觀。 近看普安橋,更是令人讚歎不已。橋長100多米,寬有10多米。是連線東西兩岸的重要橋樑。橋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人流穿梭而過,十分繁忙,十分熱鬧。橋上也有著正方形的小墩子,我數了一下,共有96個。每兩個墩子之間有兩米的圍欄,圖案是稜形的`,很精緻。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已經停留了一下午。我向遠處眺望,一輪紅日漸漸地墜落下來,美麗的晚霞映照在江面,也給雄偉的橋塗上了一層炫耀的光彩…… 家鄉的橋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歲月磨礪,現在也有些破舊,但不管風吹雨打,他依然矗立江中,為了兩岸的人們默默無聞地奉獻著。 家鄉的普安橋真美呀,我愛家鄉的橋,我愛家鄉的“母親橋”。

建築物作文 篇4

“大玉米”其真名為“千璽廣場”,是位於河南省省會鄭州市鄭東新區CBD的一座新地標建築。“大玉米”因為樓宇是圓柱塔式建築,夜晚其佈景燈採用黃色設計,外形酷似玉米棒,而被當地人親切的稱為“大玉米”。“大玉米”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它的形狀像極了玉米,特別是在晚上,燈光一點一點的向上,顏色也是從橙色到變到黃色,或從黃色變到橙色。這個是曾經的大玉米,現在的“大玉米”可與以前的大有不同。

那天晚上我們從西區開車到東區專門去看“大玉米”,心裡嘟嘟著:“之前不看過嗎?有什麼好看的呢……”媽媽看出來我的心思了說道:“如今的大玉米可是七彩的哦……”當車緩緩行駛在路上,隱隱約約的會看到“大玉米”時,因為距離太遠,我只看了幾秒。我看到的“大玉米”是彩色的,我以為是我的眼睛看花了呢?當爸爸把車停在停車場時,我飛快的跳下車,果真哎!彩色的“大玉米”矗立在如意湖的旁邊,在夜幕的襯托下,顯的格外亮眼,仙氣十足,猶如一座發光的佛塔,漂亮極了!

順著“大玉米”的方向走去,廣場上人山人海的:有的小朋友,在追逐打鬧;有的`爺爺奶奶還有叔叔阿姨在談笑風生;有的大哥哥大姐姐在玩自拍……整個廣場上熱鬧非凡。過了大約五分鐘左右,“大玉米”燈光四射往外發著迷人的光芒,真是猶如一座珠光寶塔呀!

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去拍照,妹妹被這迷人的“大玉米”吸引住了,一動不動、眼睛也不眨一下的觀望著,彷彿是她見過最好看的景緻一般。在拍照時,“大玉米”倒映在水裡,加上水面波光粼粼;時不時還有蛐蛐的叫聲;不遠處我看見了一個蜘蛛網,這個蜘蛛網非常完整,上面還有小蜘蛛,彷彿在跳動著美麗的舞曲,此時此刻此景堪稱是一幅美麗無比的絕畫!

玩到很晚我們要回家了,坐在車上,看著景色迷人的“大玉米”湖畔,真讓人戀戀不捨啊!

建築物作文 篇5

真武閣曾有一個傳說。古時候,人們還處於迷信當中,他們住的地方也非常的乾燥,稍微不留神,就會引起火災,造成嚴重的損失。由於起火多次,他們就開始懷疑是上天的火神與他們過不去。於是就修築了真武閣賑災。真武閣就這樣建成了,至今保留容縣。

真武閣始建於明萬曆元年,(也就是1573年)。閣樓下有一座石臺,它被人們稱為”古經略臺”。閣樓平面為矩行,一共高三層。真武閣既是周圍區域觀賞物件,也是人們旅遊最佳選擇的風水寶地。

如果你登上閣樓極目遠眺,整個城市便盡收眼底,還可以望見東南遠處的都橋山和繡江景色,真不愧是有一種”上天入地”般的感覺。

真武閣的第二,第三層比最底層(第一層)收小了很多,三重屋簷出挑深遠而樓層特別低,比一般的閣樓的出簷節奏更快,會有一種強烈的韻律感以及動勢,使得它在人們眼中不像是一做三層的建築物,為而更像一座雄偉的單層建築有的三重屋簷特色。但是它又與一般重疊屋簷建築物更為較小,更為從容了,而且層次特別鮮明。

它的屋坡舒緩流暢,角翹簡潔,增加了真武閣舒展大度的氣概,非常清新飄逸,而且充分表現了中國建築的屋頂美麗的佳作。真武閣不以濃麗華貴而取勝,而是以輕靈素雅的見長;灰黑色的鐵黎木不加任何快樂閱讀網油漆的典雅裝飾;屋面為小青瓦鑲上的綠脊,色調極清雅柔和而取勝的。

在二樓的四根內柱,柱腳空懸空,離開樓面二到三釐米,更為奇特的是全閣柱腳不落地,而是擱在一個方形的沙盤上,這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技術上有著卓越的'才能!

400多年來真武閣經理了多次地震與暴風雨的襲擊,仍然巋然不動,安然無恙。真武閣在木頭結構中,主要依靠一種槓桿來維持一座像建築的平衡,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真武閣還表現了中國人民的知識,科學,精神上的完美結合。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之後,是不是也想去看一下”久經風雨不知寒”的真武閣?

建築物作文 篇6

江南三名樓之一的湖南嶽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它的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

早就聽聞它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這個假期我總算有機會一睹它的風采。

遠遠望見岳陽樓,就看見它秀麗獨特的身影,岳陽樓不比其他名樓樣高大雄偉,但它的秀氣也是獨一無二。這座名樓只有三層,為什麼呢?因為據說當時修建者是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我們走近岳陽樓,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岳陽樓的獨特構造:全樓沒用一塊磚石,全都用木料構成門縫對榫,結構嚴整,工藝精巧,造型莊重。飛簷和樓頂,都是蓋的黃色琉璃筒瓦。在岳陽樓的屋簷上有四條脊,一層屋簷上為荷花、蓮蓬和華麗的鳳凰;一層屋簷上為昂首的`飛龍;一層屋簷上為卷草和象徵著吉祥的如意祥雲。這些和在一起好似一幅金碧輝煌、莊嚴壯麗的畫卷。在一層層飛簷的襯托下,頭盔般的頂在閃閃發亮,整個岳陽樓難道不像一個威嚴的大將軍嗎?“盔頂”的下面,蜂窩般的建築層疊相襯,即承託了“盔頂”上的重力,又讓整座樓顯得精美和諧,不愧為“天下樓”的美稱。登上岳陽樓可以看見洞庭湖的全景,湖中的一帆一波都可盡收眼底,真是非同凡響。

岳陽樓看上去很獨特,但獨特的外觀不是它的全部,它也曾在歷史的磨難中嘆息過。岳陽樓在1700餘年的歷史中屢修屢毀、屢毀屢修。幾經風雨滄桑,屢毀屢建,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餘次,才有了岳陽樓現在這番獨特。每次重修後,“則層簷冰閣,岌頌於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圮毀之時,“則波巨浪,衝擊於其下,遷客騷人矯首而太息”。

連這一座岳陽樓都熬過了它歷史洪流中最艱辛的關卡,我們又為何做不到呢?

建築物作文 篇7

今天,我觀看了我們廣州的名勝古蹟結果真讓我受益匪淺。

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許多嶺南的民間建築。嶺南的建築裝飾中,常可以見到特有的磚雕、灰塑人,內容包括民間傳說、神話、戲曲故事的人物,其中以廣州陳家祠內塑造的人物最富有特色。

陳家祠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嶺南地區儲存最完整、特點最鮮明的清末民間建築,規模巨集大、氣勢雄偉。整座建築中的石雕、磚雕、木雕、陶雕和灰塑等裝飾琳琅滿目,令人歎為觀止。其中的磚雕、灰塑人物造型等古樸生動,人物之間互相呼應,栩栩如生。作品精雕細刻,反映了民間藝人精湛的技巧和嶺南民間藝術的典型風格。我最喜歡在陳家祠裡面那塊大磚雕了。那是根據《水滸傳》所作的巨幅磚雕,高2米,寬4.75米。畫面以聚義廳為中心,兩邊分列粱山好漢,背景雕樑畫棟,周邊飾精花邊,結構精巧繁密,是廣東磚雕之精品。

在觀賞過程中我不僅見視了陳家祠的`氣勢雄偉還觀賞了精美的開平碉樓,威武的順陵石獅,還有史上最古老的大跨度石橋——“趙州橋”。

趙州橋位於河北趙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跨度石拱橋,披肩兩旁各有兩個小拱,以減輕主拱負荷及洪水的衝擊力。整座橋既雄偉穩重,又秀逸舒展,兩旁欄杆上還有精美的石雕,是橋樑建築藝術中的瑰寶。

在觀賞完這一系列瑰寶後,我腦子裡只剩下一句話:“建築藝術真奇妙!”

建築物作文 篇8

我們的校園真美啊!

走進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就是兩排高大挺拔的水杉樹,它就象衛士一樣,日日夜夜守護著我們的校園。水杉樹後面是個正方形的大花壇,花壇裡的鮮花兒就像俊俏的小姑娘,花壇的中心是一棵粉紅色的杏樹,一陣微風吹過,粉紅色的花瓣紛紛落了下來,就像下起了粉紅色的.雪一樣。花壇的周圍是挨挨擠擠的小樹,就像是用樹木織成的綠色鑲邊。

再往前幾步,就是兩棵桂花樹,秋天的時候,桂花都開了,香味撲鼻。文化廣場,是同學們歡樂的海洋,一到下課,同學們有的在看書,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跳繩,還有的在玩耍。文化廣場還有一個大舞臺,“六一”兒童節,同學們可以在上面表演自己的才藝。

文化廣場的另一邊是大廣場。大廣場上有乒乓球桌、籃球架等。逸夫樓和教學樓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上課,我們坐在教室,這時,春風姐姐來了,她來幹什麼呢?哦,原來她來叫我們認真學習,她來聽我們唱歌,她來看我們畫畫兒,她來教我們鍛鍊。小朋友們,可別辜負了春風姐姐的好意喲!

我們的學校美麗嗎?你喜歡嗎?快回答我吧!

建築物作文 篇9

每逢去西由辦事,我都會經過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很想下去撫摸或是近距離的接觸,但卻總是因時間緣故未能如願。看著在一片茂密的綠植物叢中,廕庇著的古建築斑駁的牆面,我總是不停地猜測:這建築物到底有著怎樣的辛酸與不幸?穿越百年深邃的時光,它依然靜靜地默地守候在那裡,這是因為風霜雨露的洗禮,賜予了它巍然屹立的勇氣嗎?

今天傍晚再次經過,我終於忍耐不住停下了車。當我撥開雜草,近距離與這個古建築接觸,一種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那一刻,我似乎穿越了時間隧道,輕輕的用手撫摸著它的斑駁牆壁,彷彿撫摸一位老人的臉龐。它經過了幾十年還是一百年這些我都不得而知,但它在和時光一起慢慢變老的同時,卻毅然守望著自己典雅、清靜的品性。這年代久遠的古建築,能夠經受歲月滄桑的侵蝕依然挺立!讓我肅然起敬。

繁華城鎮裡這古老的建築成為了時間的記憶、歷史的`痕跡。燈紅酒綠的現代城鎮歷史的原始味道越來越少,千篇一律的紅磚瓦房以及小樓複製品,趾高氣揚的走進了斑斕的新農村,儼然成了這新農村新的主人。古建築線條粗獷承載著歷史滄桑的往昔,它似一個和藹的老者,用滄桑、老練的話語和拔地而起的一排排新房促膝而談,與村民的新建的紅磚瓦房共同構建著新農村的古樸與輝煌。這古老的建築就是拿凝固的音樂,那靜止的時光,更是一部無字的史書。宛若一面鏽跡斑斑的古鏡,記錄著過去,照耀著現在,也折射出未來。每一片一塊瓦礫,都讓我感發幽古之思,可以說這老建築就是是一冊歷史。

微風吹來,古建築周圍的綠色植物“沙沙”作響,似乎在唱著古老的歌謠,我的思緒也隨風去追尋那飄散的古典情懷…此時的我,似乎和那老去的時光一起,以一粒微塵的形象,融化在老建築的古色古香裡,彷彿我變成一隻飛翔在爛漫春色裡的蜜蜂,用恬靜、活潑的語言,採擷著它們從歷史深處散發出來的靜謐與幽遠。

在我拍照時有幾個村民過來圍觀,當我問起這老建築的故事時,他們卻搖著頭說不出它的來歷,講不清它的年輪,只是說好像是一個教堂。或許關於這個老建築的故事,像翻過一葉歷史書頁一樣被風吹走,留下的是一種叫做風格的東西。這些故事構成了很久以前一段歷史的縮影和風情,細節像串在歲月上的風鈴,隨風搖曳著昨日的詩意香氣。古建築深藏在這斑駁的歲月之中,鮮活生動地跳躍在了人們的心靈和行動中。在歷史的車輪中,這老建築,就像賈平凹筆下的那塊《醜石》,總是被人嫌棄,但只有站在歷史和文化的高度去審視,我們就會看到它所蘊藏著的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豐富的歷史資訊,以及它留給我們社會的價值和意義。瞧!這古建築以如水的律動,如歌的行板,流淌在這座過去與現在完美融合、記憶與發展歌韻相諧的溫情、浪漫的城鎮裡。

在歲月長河中,這古老的建築,更像是歷史的憑證,記述了過去曾有的輝煌和今天仍在延續的傳奇。此時,這座飽含古典情韻的古建築,靜靜地掩映在陽光、和風中,如一個慈祥的老者沐浴著春的清新,臉上洋溢著燦爛的微笑,散發它特有的韻味,鮮活生動地滲透到人們的心靈和生活中,好像在不經意間,這座肅穆典雅的古建築也擔負起了傳承歷史的責任。

與古建築告別時,已是夕陽西下,坐上車走了很遠,我還在不住地回頭張望,晚霞映照下的古建築,籠罩在裊裊炊煙中,似乎蒙上了一層潔淨的薄紗,和著一點點西墜的夕陽,融入了大自然的懷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