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建築的高中散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7W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描寫建築的高中散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描寫建築的高中散文

  描寫建築的高中散文篇一

都說流水無痕,歲月卻常常用一種平和的,甚至是意興闌珊的筆觸書寫指縫間漸漸淡去的流年。

對於一個喜歡有“歷史”的人,會鍾愛一切帶著古典意味的東西。在金坑村,我所說的歷史,是指歲月在這裡留下的或深或淺的痕跡。大到這一群的建築,小到這建築上的一個小小的構建。在這裡,所有的景物在緩慢中後退,彷彿是一部慢慢回放的老電影,那些依次出場、退場的人和物的片段,在歲月的印痕裡如水印般的逐漸清晰、明朗,從此,那些被淡忘在流年裡的歲月過往,就被一個模式固定下來了。

在金坑的這些明清時代建築群裡,“危宅”和“儒林郎第”是最能體現其建築藝術精華和風韻。在以儒家倫理價值觀為主體的傳統文化裡,孕育、發展並衍生出的這兩座古民居建築的內部結構和格局,充分體現了當時宗法制度的觀念形態。竣工於明崇禎五年的“儒林郎第”,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擁有123間房間,是一座集建築、雕刻、繪畫藝術之大成的古民居,屋簷下長條形白底彩繪,歷經百年風雨仍鮮豔奪目。那些取材於民間生活場景或官場宴飲禮儀的壁畫,或濃墨重彩,或工筆寫意,或浩浩長幅,或盈尺小品,所及之物無不栩栩如生。這些頗具匠心的磚雕、石雕、木雕,不僅雕工精美,刀法明快,還融人物、山水、花鳥、故事為一體,意趣動人,寓意深刻。

在深深的庭院裡,雕樑畫棟的殘片停留在歲月深處,佈滿包漿的拙樸和凝重,滿覆時光的履痕。徜徉在幽暗並帶有一點殘破的院落,品讀著這裡曾經發生過的一切,或與一棵樹獨語,或與一朵花對話,你會忘記身後的方向。這裡的建築都有自己氣場,這些看不見的氣場就如你正置身於民間的某些生活場景,一些市井的喧囂聲此起彼伏,你會發現它曾經存在的氣場的力量如此巨大,如今卻隨風飄散……

“危宅”是由五個大小一致,風格接近的大廳由東向西依次排列的建築。大門朝街,門上是青磚雕刻的飛簷,通過工匠們巧妙地組合,動物、花草、藤蔓不僅活靈活現,且形意俱佳。門內正對照壁,宅內不乏精美的木雕圖案。在大廳之間,有門互通,前廳是廂房,後廳是耳房,大廳與廂房、耳房之間各有一方天井,若是春日,在陽光充足的日子,在這小小的天井裡,置放上一把藤搖椅,窩於其中,慢慢品匝一壺高山綠茶,享受時光的悠閒,一種愜意便會戛然而起。

庭院有風穿堂而過,將暑熱吹薄,院門被斜陽拉長的身形,蕭索地罩在光暈裡,與靜謐面面相覷,思維越過悠長的午後,與蒼涼的古意便有了剎那間的融合。

穿過“危宅”的耳房,一座荒蕪的小花園把那些散亂的,擴充套件的思維裸呈在你的面前,如今房主人雖已將它闢為菜園,但園子西頭的一株古梅樹仍生機盎然,還保留著對遠去生活的記憶。幾株掛滿果實的桃樹和一畦畦蔬菜,規劃著歲月裡通俗與雅緻並存的生活形態,讓人在恣肆的綠色中,遐想自然弧線勾勒出的`勃勃生機,並把這些生機,藏匿於宅院的每一個角落。

在山區,人們最為親切的,永遠是腳下裸呈的土地。如今,許多人背井離鄉,拋棄土地,去外面的世界尋求更好的發展,對旁觀者來說,每個人有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的權利,無可厚非,而這也僅僅是時代變遷中的一種過程。

對於古意,因不同的取向,所以每個人所喜愛的也各不相同。我所喜愛的古意,不是那種用現代材料構築的仿古建築,譬如那些影視城、仿古商業街等等,而是那種帶著包漿的,洗盡鉛華、匠心獨具,呈素樸姿態的古意。它可以通過內心的雕刻,細膩地再現出歷史與現實的吸納和遺棄,同時也能把思維的朝向引渡成一種生活中的習慣,讓遠古的意趣糾結在古典氣息的光芒裡、掩藏於歲月深處,欲罷不能。

洗去歲月的包漿,穿梭在理想與現實中,這些古建築經過年久日深的時光濡染與滲透,在濃縮的一寸寸光影裡,一些破損的未被人工休整的遺址裡的荒涼,滄桑和遁世的悠遠,暴露在光陰裡一望無遺的坦然,以及銜接著歷史內涵的外在斷裂的決然,自然並能夠接收到遠古資訊的空氣,會令人有一份說不出的舒適和安寧。用眼角的餘光輕輕摩挲視線裡的一磚一瓦,會讓你觸及靈魂最深處的柔軟和幽古的恬靜,聽任歲月悠悠,芳草斜陽。

  描寫建築的高中散文篇二

金坑鄉,離城區35公里,因境內有兩處金礦而得名。

正午的陽光悶熱而潮溼,空氣中的水汽似乎也被凝結。在明晃晃的陽光對映下,若不留意,很難讓人相信,在遠離城市的一個偏遠鄉村,會有如此密集的古民居群,這些古民居始終維繫著固定的走向。在金坑村,現儲存有50餘幢明清時代的民居,是福建省迄今為止發現並保留較完整的古代建築群之一。

古村落呈南北走向,依山而建。村落有自己的繁榮史,過去這裡曾是由贛入閩的交通要道。據傳,明末有一聶姓客商得知環繞該村的金溪中蘊藏金砂,就斥巨資採砂淘金,一夜暴富,被當地人稱為聶十萬,聶又在此大興土木,建造宅第,故此成就了這一頗具藝術的精華的建築群。

走進金坑村古民居,你時常會有一種穿梭在漫長時光遂道里的感覺,一些被記憶剪碎的舊事,在一種古舊氣息包繞的氛圍裡,讓情緒陷入到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而不能自拔。在我第一次遭遇這一群古建築群落的時候,腦海裡首先跳出的是兩個字:“滄桑”。或許是人屆中年的緣故,對那些遠古的、陳舊的物件,常常會讓我陷入進一種懷舊的氛圍並勾起對流年況味的追憶。面對這一群古民居,沉湎於一種情緒中,若用“溫存”二字來形容,是恰到好處的。

有人說,喜歡古舊物的人多是對歲月流逝的一種懷念,也是心態漸老的一種體現。可我對這些代表歲月悠長的深厚累積,這些可供鑑賞的古意,會讓我感覺到一種穩定持久,安靜平和。這些古舊物雖不光鮮,卻自有其樸實和持重內涵。我覺得這些古舊的氣息並非已與時代疏遠,若忽略其表面的斑駁和滄桑,蘊含其中的,都是一些觸手可及的民俗與世情。

在古村落群裡,曲曲折折安放著幾條深巷,當我第一次踏進這幽深逼仄的小巷時,就深深地喜歡上了它。巷道自南向北穿過村莊的一端,在一片散集著青磚黑瓦的明清建築群中,鵝卵石與青石板鋪就的小街,貫穿整個村落。在偏居一隅的鄉村,放逐一條如此幽深的小巷,讓你可以目不斜視地穿行於浮生流年,如同光陰數百年如一日地在這巷道中踱出的方步,慢悠悠且悄無生息。

行走在填滿暗影的小巷裡,正午的陽光灑在佈滿滄桑的屋脊,一些斑駁的陰影忽明忽暗地灑在我身上。我眯著眼睛,慵懶地行走,用旁觀者的眼光打量著周遭的一切,在思緒中臆想著這裡曾經發生的故事,讓記憶撫摸時光深處的沉痾,巷口遠處探出一些細微的動靜,把一種遠去的繁盛衍生並通過這聲響延伸到鄉村的現在。

在這幽深的巷道里,觸控這些歷史留下的痕跡,會讓人發出思索的疑問,這佈滿滄桑的小徑,什麼是它的載體,是時間嗎?那些已然遠去歲月,需要用什麼樣的語言去形容它,我無從得知。我想,那些曾經在小巷裡踱出的步子,應該是不疾不徐的,步履輕輕的,就像此時我的腳步聲,迴響在小巷身後長長的光陰中,迴響在四周的牆壁上……這種悠長的寧靜,可以把我身上的燥氣一點點的退去。

在小巷的折角處,隱藏著一口古井,環狀的井圈是用整塊巨石雕鑿而成的,石質的井沿邊緣已被磨蝕得呈不規則的鋸齒狀,留下了深淺不一的繩索印跡,記錄著悠悠歲月裡,多少代人使用的物證。青磚壘成的井壁,磚縫裡的青苔和花草見縫就長,沒有人為修飾的痕跡。井水早已乾涸,一些沾滿氤氳之氣的枯葉散落在井底,一種古典氣息裡潑灑出的溼淋淋的水氣,依稀可辯。井沿旁卵石鋪就的小路,被來往擔水的人踩踏,呈現出薄而光滑的圓潤,在時光裡靜靜地沉澱出一種滄桑的質感。曾經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或因擇地重建新房,或因外出務工,故此周圍的院落均已荒廢,周遭悄無生息,唯此,才會將這條經年不變的深巷,波瀾不驚地呈現於我的視野,而未省略其內涵和歷史。

關於小巷,徐遲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極靜極靜的書,也是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它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如果你的心沒有安靜下來,恐怕你很難融入其中。” 倘佯於這樣的一個被古建築群包圍的小巷裡,空氣中彷彿蘊含著獨特的情感指向,似乎能洞悉人生的坎坷與悲歡。

這一條小巷,每天都曾上演過一場場人生的悲喜劇,有人曾經哭過,笑過。人的一生中註定能堅守的東西太多,而所謂的靈魂,只能獨行。當我們細數時光,在這條幽深的小巷裡,做一次神態安然的旅行,在柔軟的視線下,朝送暮接時光的匆匆,就會讓人有種不知今夕何夕的痛感。

洗淨歷史沉積在廢墟上的塵埃,從巷頭到巷尾,從時光的隱密處,把或喜或悲的情緒放生,將世俗的心,沐浴在一片清瑩裡。這彷彿是一種奇怪的心路歷程,當我們置身其間,曾經的迷離,沉重,終不再拘於這偏居一隅的狹小。在小巷,於腳底一寸寸地丈量時光,那份滯留於隔世古典氣息裡的不捨,直抵心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