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畢業論文格式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5W

畢業論文不會寫?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大學畢業論文格式語範文吧。

廣西大學畢業論文格式

大學畢業生論文格式

一、論文格式

1. 論文標題(小2號黑體字,行間距為最小值20磅)

題目應表述課題所研究的方向和內容。要求儘可能簡練。

2.作者(小4號楷體字)

作者只寫學生姓名

3.院(系)專業(5號楷體字,加括號)

4.摘要:(5號黑體字)(內容用5號楷體,行間距最小值20磅,與正文對齊)

應簡明扼要,緊扣主題。簡要概述本篇論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內容、方法和結果。摘要字數一般應有200-400字。

5.關鍵詞:(5號黑體字)(內容用5號楷體,中間用分號隔開)

關鍵詞要符合學科分類、專業術語的通用性,並注意與國際慣例一致。一般不超過5個。

6.英文題目(4號times new roman加粗)

7.作者英文名字(小4號times new roman,格式為wang xiao-san)

8.院(系)專業英文(5號times new roman,加括號,例子:agriculture XX-2 of agronomy college)

9.英文摘要(小四號times new roman加粗)(內容用小四號times new roman,行間距固定值20磅)

10.英文關鍵詞(小四號times new roman加粗)(內容用小四號times new roman,中間用分號隔開)

英文題目、摘要及關鍵詞一般與中文對應翻譯。

11. 引言(引言部分“引言”兩字不能出現)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行間距為最小值20磅。

簡要概述本研究課題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意義、研究方向、思路及方法等。

12.論文主體部分

按1(3號黑體)、1.1 (4號黑體) 、1.1.1(小四號黑體)、1.1.1.1(小四號黑體)形式可依次分至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四級標題。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行間距為最小值20磅,圖、表中字型用5號宋體,表頭和圖注要加黑,同時要有英文翻譯)

要求撰寫層次應清晰、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確鑿,書寫文筆簡練,語句通順,無錯字、別字等。

12. 結論(3號黑體)

按1(3號黑體)、1.1 (4號黑體) 、1.1.1(小四號黑體)、1.1.1.1(小四號黑體)形式可依次分至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四級標題。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行間距為最小值20磅)

“結論”為一級標題

13. 致謝(3號黑體字);致謝的內容(4號楷體字)

14. 參考文獻(小4號黑體字)(內容為5號宋體字;行間距為最小值20磅,左靠起,不間隔;文獻序號用方括號括住;單篇文獻有3個或3個以下的作者,全部列出,超過3個作者,只列出前3個,其餘用“等”表示)

參考文獻數量不少於10篇,並有適當的英文參考文獻。

具體如下:

專著類:編號 作者:書名,出版社,年份。

論文類:編號 作者:論文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起至頁碼。

例如:

(1) 史巨集志,劉國順.菸草香味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2) 王晨陽,郭天財,彭羽,等. 花後灌水對小麥籽粒品質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 作物學報,~,30(10): 1031-1035

二、列印要求

1. 論文正文行間距以最小值20磅為宜,頁邊距上下2.6cm,左3.0cm(裝訂線0.8cm),右2.2cm,表格除外。可加頁首,註明論文各部分標題。表格用簡明三線表,五號字。文中計量單位均採用國際通用標準單位。

2. 用a4紙鐳射列印,然後影印或膠印並左邊裝訂。

大學畢業論文範文

【篇五:加拿大燕麥種質的產量比較分析】

第一章文獻綜述

燕麥(AvenasativaL.)是禾本科(Gramineae)燕麥屬(Avena)一年生草本植物,栽培燕麥包括裸燕麥和皮燕麥兩大類,均為異源六倍體。我國栽培的燕麥主要為裸燕麥,在我國北方地區又稱為莜麥。燕麥喜冷涼、耐貧薄,營養豐富,是21世紀重要的保健植物資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燕麥產品的市場需求旺盛。長期以來,燕麥作為一種雜糧作物,未能得到重視,因此其發展十分緩慢。燕麥的種質資源、遺傳改良、品種選育和栽培技術研究與國際相比較,較為落後,導致新品種缺乏,栽培品種混雜退化十分嚴重,這些都嚴重影響燕麥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引進優異燕麥資源,並對其適應性和產量等方面進行研究,對豐富我國的燕麥種質資源、促進我國燕麥品種的遺傳改良和燕麥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1.1燕麥生產現狀

燕麥主要分佈在溫帶地區,既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牧草和飼料作物。燕麥生產主要分佈在前蘇聯、美國、加拿大、中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國外以皮燕麥栽培為主。在世界8大糧食作物中,燕麥總產量居第五位,全世界燕麥年種植面積約250萬hm2,總產量近430多萬t。單產水平在1700kg/hm2左右。最大的生產國是俄羅斯,總產量佔世界的40%以上,其它國家為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德國。

燕麥是我國的一種古老作物,最早起源於我國華北一帶的高寒山區,山西省五寨縣就是莜麥的最早發源地之一。大約在公元前九世紀,燕麥由山西傳入內蒙,逐步普及到我國北方的山區、丘陵區和部分平川區,傳播到全國各地,隨後被引進到美國、蘇聯和智利等國種植。

…………………………

1.2燕麥的利用價值

燕麥無論從其食用保健價值、飼用價值及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來說都具有深遠的意義。由於燕麥對不良生境具有獨特的適應能力,已成為我國燕麥牧區和農牧交錯區不可替代的飼草或糧食作物之一,並對改善人們膳食結構、緩解家畜“冬瘦春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胡新中,龔海)。

研究表明,燕麥出粉率可高達95%以上,較小麥高10%(胡新中,龔海)。燕麥全身都是寶,是產區群眾喜愛的燕麥窩窩、燕麥麵條等大眾食品的主要原料,在主要穀類作物中,燕麥富含β-葡聚糖,血糖指數最低,是預防與治療糖尿病最好的穀物;燕麥還富含亞油酸,可降低膽固醇,是通過食療防治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重要途徑;燕麥也是所有穀類作物中可溶性纖維素含量最高的原料,可廣泛用作食物新增成分,控制攝食熱量,用於安全減肥;近來的研究還證明,燕麥還富含抗氧化成分,已廣泛用於面板保健等化妝品行業。

………………………….

第二章加拿大燕麥種質在陝西楊凌的農藝適應性

我國燕麥主要種植在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陝西、雲南、四川、寧夏、貴州、青海等省、自治區,其中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這4個省區的種植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90%。這些地區的燕麥種植以春播為主,而在我國南方的雲、貴、川的大、小涼山高海拔地區多以秋播為主。

…………………………

2.1試驗材料與方法

2.1.1試驗材料

參試燕麥品種30個,其中包括兩次從加拿大引進的燕麥種質28個,均為皮燕麥,和中國選育的2個皮燕麥品種白燕7號和科燕1號,作為對照。具體的材料名稱和來源見表2-1。

…………………………

2.2結果與分析

2.2.1生育期

從分期播種試驗來看,所有的燕麥品種在三個播期下,均能夠正常成熟,表明其適應性均較好。三個播期處理下,各品種的生育期調查結果見表3.2,第一期播種(2007年10月15日)的所有品種的生育期變幅為224-243天,平均為233.73天;第二期播種(2007年10月30日)的變幅為215-226天之間,平均為221.53天;第三期播種(2008年2月21日)的所有品種的生育期變幅為103-120天,平均為114.43天。可見隨著播期的推遲,燕麥品種的生育期顯著縮短,以春播的生育期最短,多為秋播第一次處理的一半。而且2007年10月15日播種的各品種的生育期之間波動較大,2007年10月30日播種的較小。

……………….

第三章加拿大燕麥種質的產量比較分析…………35-43

3.1材料與方法………………35-36

3.1.1試驗材料……………………35

3.1.2試驗田間管理………………35-36

3.1.3試驗調查與測產………………36

3.1.4試驗資料處理………………36

3.2結果與分析………………36-41

3.2.1株高………………36-37

3.2.2有效分櫱數………………37-38

3.2.3單穗小穗數……………….38-39

3.2.4千粒重…………………………39-40

3.2.5摺合產量……………………40-41

3.3小結

加拿大引進燕麥品種的產量比較試驗的產量實測結果分析表明,燕麥品種的產量變幅為2625.05-6416.7kg/hm2,平均為4839.84kg/hm2。其中,引進燕麥品種Dancer,Manotick,Wanic的摺合產量較高,達6000kg/hm2以上;引進品種Ultima、Qo.685.48、Canoe、Shadow、OA1046-3、Exacter、Sherwood、CFA0036F和RoGust等引進品種的產量也較好,可達5000kg/hm2以上;與中國育成品種白燕7號相比,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與國內育成品種白燕7號相比,加拿大引進品種的株高較低,抗倒伏性較好。如引進種質CFA00448,CFA0036F,OA1036-9,Qo.685.48,Exacter,OA1046-3,Prescoff,Hs061,RoGust,Sherwood和Goslin等的株高較為適宜,在130cm以下。

……………………

結論

本研究通過播期處理,以我國選育的兩個皮燕麥品種白燕7號和科燕1號為對照,對兩次從加拿大引進的28個燕麥種質在陝西楊凌的適應性進行了研究;進而以白燕2號為對照,對加拿大引進的26個種質進行了產量比較研究,得出的主要結論如下:

4.1.1加拿大引進燕麥種質的適應性分析

在陝西楊凌地區,通過播期試驗對加拿大引進燕麥種植的適應性分析,表明所有的燕麥品種在三個播期下,均能夠正常成熟,表明其適應性均較好。對各播期下,對引進燕麥種質的株高、旗葉面積、有效分櫱數、一米行長總穗數、單穗小穗數等農藝性狀的田間調查分析表明,引進燕麥品種在生育期、株高、旗葉面積、千粒重等農藝性狀表現出了豐富的差異,為合理利用這些燕麥種質提供了良好的依據。總體來看,參試燕麥種質的產量以晚秋播產量最高,與正常秋播處理無顯著性差異,而均與春播處理達極顯著差異,表明在楊凌地區,晚秋播對燕麥生產水平的發揮較為有利。

【篇六:齊白石大師的國畫精髓】

俗話說:“人才遍於草野,英雄起於激流。”齊白石一生,富有傳奇的色彩。在藝術追求的過程中,他經歷了木匠、畫師、大學教授、藝術大師四個不同的階段,“衰年變法”使他爐火純青,走上了藝術的巔峰。他以詩、書、畫、印“四絕”流芳百世。齊白石的畫“雅俗共賞”,他的喜怒、嘲笑、同情、智慧、幽默……都能讓人在畫中找到情感的共鳴,宛如一個親切的大千世界。然而無論是從白石老人的言語中還是他的畫中無一不體現著中國國畫精髓的博大精深。

齊白石家道貧寒,少時讀書一年,牧牛砍柴之餘讀書習畫。1877年做木匠學徒,次年改學雕花木工,曾習摹《芥子園畫傳》並據以作雕花新樣。1888年起始學畫,曾任龍山詩社社長。1890年二十六歲時轉從蕭薌陔、文少可學畫像,二十七歲始從胡沁園、陳少蕃習詩文書畫。三十七歲拜碩儒王?運為師,並先後與王仲言、黎鬆庵、楊度等結為師友。齊白石在家鄉先後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館、茹家衝寄萍堂。自四十歲起,離鄉出遊,五出五歸,遍歷陝、豫、京、冀、鄂、贛、滬、蘇及兩廣等地,飽覽名山大川,廣結當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詒、郭葆蓀等皆為摯友。畫風由工轉寫,書法由何紹基體轉學魏碑,篆刻由丁、黃一路改學趙之謙體。五十五歲避亂北上,兩年後定居北京,以賣畫、刻印為職業。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前輩諸家,重視創新,不斷變化,創造了獨特不群的風貌。所畫作品,都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白石老人樸實謙虛、自信自強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剛柔兼濟,工書俱佳,不愧為人民的藝術家。大凡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無一不精,無一不新,為現代創造了一個質樸清新的藝術世界,他成功的以經典的筆墨意趣傳達了中國畫的現代藝術精神,他深深得益於經典樣式而又善於出新,故而他的畫能夠直接的感動人心,向天下眾生傳達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的山水畫表達他對自己藝術創新的自信與深刻體悟,他的人物畫長於傳神達情,他的書法簡約大方、雄健渾厚的筆意融入人物畫中,完善了人物內在的神情的表達。

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他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摩它們的精神。他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他的花鳥畫雄奇恣肆、天真自然,兼有文人畫和民間藝術之長,而且格調清新,富於生活情趣,一掃當時籠罩畫壇那種消極沉悶、僵化而了無生機的局面。中國畫是主張“神采至上,形質次之”的藝術思想。寫形是手段,傳神是目的。齊白石在現代花鳥畫上開了大寫意的法門。他是一位天才的全能畫家,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在他所有作品中面目最多、數量最大、成就最高、最能代表其藝術風格的還是他筆下的蝦蟹蟲魚、花鳥蔬果,所以,我們舉的例子也都是圍繞著他這些最具代表性的題材的。他的蝦蟹可謂是天下一絕。提起齊白石的蝦恐怕連小孩子都知道,在這裡暫且先不提,我們先來看看他畫的蟹。

白石老人畫的是河蟹,他先用溼墨連著三筆畫出蟹殼,左右兩筆與中間一筆墨色濃淡不同,這樣就顯得蟹殼是凸起來的,同時左右出現兩條小坑,強化了蟹殼堅硬的質感。畫蟹腿則一邊伸張,一邊收縮,很好地表現蟹橫行的神態。大家仔細注意一下白石老人畫的蟹腿,一筆下去,偏圓的形狀、堅硬的感覺都很好表現了出來。而蟹鉗則能讓人感覺到堅硬外殼上裹著一層柔軟的絨毛。這些細節就是中國水墨畫最為精妙、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同時也最見畫家的功力。一支筆,一點墨,竟能如此傳神,唯中國水墨畫!細筆寫爪、大螯,剛柔並濟、凝練傳神,顯示了畫家高妙的書法功力。如果你們仔細看看,蟹非常堅硬而且沉實的,能讓人感覺到扎手,這就“活”了。這就是白石老人的功夫!他的花鳥花不僅已經將“形”畫活了,更體現了國畫形神兼備的奧妙。

齊白石一生勤奮,作畫無數,所畫的山水雖遠遠不及他的花鳥多,但還是為後世留下了為數不少的妙品佳作。他的山水畫大刀闊斧,簡筆直陳,無半點陳腔濫調,更不見有“古之鬚眉生我之而目”的痕跡。他大膽運用粗獷的花鳥他手法寫山水,往往是一揮而就,痛快酣暢,少有積染,迥異於那種傳統的山水。他筆下的山水,造型簡潔拙樸,構圖疏朗單純,色彩明淨而意境幽雅清奇。畫面,給人不只是可居可遊,還有可親之感。

齊白石在57歲時曾作過《洞庭君山》一畫。《洞庭君山》構圖上之巧妙,充分表現“畫外有畫”“簡而不空”的意境。這畫就最具其山水畫的特點,很有典型性。畫面是立幅狹長式的。其佈局為上中下三段式,十分簡單。上部近頂處是一抹淡淡的朝霞和一點紅日,中部偏上處畫的是作為主體的“君山”,只廖廖幾筆的點出,並不見太過刻意。而在畫幅的下部偏右處,用細筆畫上一帆小舟,破浪橫過。船、山,一動一靜,一細一粗,畫面對照生動自然。為著打破畫幅物體並列的`單調,則在畫面的右旁中下部題上一行長款,以統攬畫面全域性,避免氣洩神散,此外,在畫幅的右下角加蓋了一枚硃紅的印章,與畫幅上部的紅日遙相呼應,致使整個畫面收到佈局疏朗而不失謹嚴、景物簡單而意境深遠的效果。尤其精彩的是對洞庭秋水的描繪,畫中更是不著一筆而有煙波浩淼的千里之感,真正是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化境了。他在藝術上體現了少和簡,在生活體驗和創作準備上恰恰是決不可少和絕不能簡的。總之,齊白石自謂“膽敢獨造”的大雅大俗山水,打破了清末民初四王末流一統畫壇的沉悶局面,注入了一股清新靈動的氣息,這是齊白石山水畫方面最為獨特可貴的地方,也是齊白石藝術所有方面最為獨特可貴的亮點。這是我們這些國畫學習者要借鑑和學習的地方。

白石老人有句非常經典的畫論,那就是:“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對於從事美術創作的人來說,這句話耳熟能詳。研究齊白石的人,提到齊派藝術也是必言此句。“作畫妙在似與不似”這句話是齊白石與胡佩衡論畫時隨口講的,他也並沒有特別註明此言有多重要。有時,他也會把這句話隨手題在我們看來未必是老人精品的畫作上,但這句話,恰恰是齊白石藝術的精髓。

而說到“似與不似”最具代表性的題材,可以說是人人皆知的蝦了。蝦不僅僅是白石老人藝術作品上的巔峰,更是處處體現了中國畫一筆造型精妙玄化的傳神體現。中國畫的意象造型意匠和手段必須依賴相應的筆墨結構。從造型角度講,“大寫意”對於物件“形”的要求要比“小寫意”對於“形”的要求還要嚴格。正因為如此,才能以最少的筆墨表達最豐富的內涵。經過數十年的藝術探索,深知畫家必須能夠把握物件活的形貌、質量感、運動方式、環境關係及個性特徵,否則畫得再似,也形同死物。他畫蝦就是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它們的形神特徵。齊白石在題畫中曾寫道:“友人嘗謂餘曰,畫蝦得似從何得來?餘曰,家園小池水清見底,常看蝦遊變動無窮。”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約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他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裡養了幾隻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亦因之而變。齊白石作畫稿常用線描加筆記的方法,線描可以用來使形象精確,筆記可以隨時記錄靈感。這種文學性的白描圖稿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獨有的,畫家通過這種方式先在紙上將作品進行“預演”。為了一幅畫的創作,畫家往往需要預演許多次才能達到一氣呵成的效果,因此齊白石經常為了一個主題作很多幅畫稿。水墨畫一筆定乾坤,落筆無更改的特點註定這是一種需要人力和天助共同完成的藝術。由此可見,想練具這樣的功夫,需要持之以恆的反覆練習,需要恆心、細心、虛心,這便是國畫對人精神的磨練,國畫的精髓不僅僅在於畫的本身價值,更在於它對人的影響。

白石老人的蝦,腹部為五節,但伸、曲、彎、彈,非常有力。腹下的小腿簡練到五條。蝦的頭部用濃淡墨相生的辦法,表現蝦的頭胸分量更重,透明感更明顯。蝦的眼睛用濃墨橫點突出很長,顯得更生動。蝦的短鬚上,兩條長臂鉗顯得挺拔有力,軟中帶硬,節與節之間表現了筆斷而意在的意境。他筆下的蝦,活潑生動,就像正在水中游動著一樣,一節節的蝦身透明而富有彈性,長長的蝦鬚和兩隻蝦螯也好像在不停地擺動著。而且,有的人可能還不知道,這一隻只活靈活現的水墨蝦,在齊白石的筆下不到一分鐘便能畫一隻。國畫的精髓,重要的是如何似。以形似為基礎。如鄭板橋提出:“必極工而後能寫意。”“形似未真,何況傳神?”荀子說:“形具而神生”。範縝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謝。”傳神的目的必通過寫形的手段才能達到。提倡以神、以氣寫形,以神為主導,以氣為主導,是傳統形神論的核心。然而齊白石在這短短的一分鐘之內,在這個小小的蝦身上,卻處處體現了中國畫中點、線與面塊及其他用筆形式的擴大、濃縮和演變。其間線條斷而還連,無形處有神氣,無筆處氣脈關聯。

這是高度的提煉,既具實又美,是前人沒有的。白石老人就是這樣,一刻也沒有停止筆墨的提煉,他形容說:“餘六十年來畫魚蝦之功夫若磨劍。”他從眼中有蝦,進而到心中有蝦,完成了從形似到神似的過程。直到將近80歲時,白石老人筆下的蝦終於以極簡的筆墨,達到了出神入化、精妙絕倫的境地。白石老人的蝦,可以說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觀。他在八十二歲時題畫詩寫道:“塘無魚蝦自奇,也從葉底戲東西,寫生我懶求形似,不厭名聲到老紙。”後兩句說明他畫蝦不同於平常,他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白石老人就是在似與不似之間,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奪其神韻,營造出異彩紛呈的大千世界。畫家根據自己對客觀世界的感受,進行誇張、變形和提煉、昇華,從而揭示物件的本質。在此過程中,吸收了書法藝術的技巧,在點線的變化中傾注了自己的情感、氣質與學養,使筆墨具有了既狀物又抒情的功能。他的蝦來源於生活,卻又不同於生活,似有似的道理,不似有不似的妙處,齊白石的藝術讓人歎為觀止,妙不可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便是藝術上的真實。

縱觀中國古代繪畫我們看到的是什麼?一類畫的是清風朗月,幽亭秀木,一派清幽靜寂;還有一類畫的是山靜日長,閒雲野鶴,淡泊超然,不近凡塵;再就是寒江獨釣,危石孤鳥,哀怨孤獨,淒冷惆悵,充滿憂傷,盡顯人生窘境。這些就是中國古代繪畫中常見的題材與意境。而在齊白石筆下的人物和山水,無不透露著對美好生活的體驗和嚮往,充盈著生命的歡快。人們常說:“文如其人”,白石老人能畫出這樣的畫是與他的性情、人格分不開的。他天性豁達樂觀,熱愛生活,不為物慾所動,不為挫折消沉,與人交往清清楚楚,對人生一貫地充滿信心。大家在看齊白石的畫時都會有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許多人看過之後都會覺得這位老人太神奇了,畫了那麼多的畫,又不雷同,簡直不可思議。這些不僅是老人創作的原動力,也是他能長命百歲、七十多歲還能得子的根本原因。他的創新始終不曾離開民族文化的根基,他的筆墨和意境都固守著中國文化的特色和精神,他的作品千變萬化,蔚為大觀,但從頭至尾都洋溢著濃郁的地地道道的中國味道。

在用傳統水墨表現現實生活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給傳統中國繪畫注入了時代精神。他的畫不僅僅流芳百世,更讓我們這些後學者從中學到了很多,他的花鳥畫讓我們領略了國畫形神兼備的奧妙;他的山水畫讓我們一睹了掃凡創新的風采;他為了畫好一幅畫所注入的心血和努力,讓我們看到了國畫一筆成型的神奇;他所追求的繪畫精神,更是教育了我們,什麼是真正的國畫精髓,什麼是真正的藝術,“似與不似”的玄奧與真諦,值得我們用心去體味。一代宗師齊白石,他是一位能真正代表中國國畫精神的藝術大師。讓眾多的藝術愛好者從這位大師身上,慢慢的體會和領悟中國國畫精髓的真諦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