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機械作文七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23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機械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機械作文七篇

機械作文 篇1

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工智慧高度發達的社會,難免會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擁有人類的思維,從而對人類造成威脅。然而,換個角度思考,人工智慧高度發達飛速發展的當下,人類又何嘗不會被冰冷而又機械的計算機同化?

“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蘋果公司的總裁庫克如是說。他的擔憂並不是毫無道理的。當今社會,人心在人工智慧的普及和發展下,正面臨日益趨向於“機械化”的危機。老太太在馬路邊摔倒了,到底要不要伸手去扶?地鐵車廂裡,有人引火自焚,而其他乘客是懷著則樣的心情冷眼旁觀無動於衷?這些令人困惑與心寒的現象,不免讓人疾呼:我們的價值觀與同情心,哪兒去了?

莫讓我們的心,被一臺臺精密的儀器變得機械而冷漠。伏爾泰說過:“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這樣事不關己的漠然態度,這一顆顆泯滅了同情與良知、扭曲了是非觀念的“機械心”,日漸累積,終將引發災難。這樣鮮血淋漓的慘劇,其實早在很久以前便已經發生了——二戰時猶太人被納粹肆意屠殺,文革時期那些文人的鮮血汩汩蔓延,至今還令人不勝唏噓。然而在當時,即便沒有發達的計算機與人工智慧,人心又何嘗不是“機械化”的?我們都是那一片片覺得自己沒有責任的“雪花”,沒有人肯為無辜受難的猶太人、文人墨客乃至當今社會又看的弱勢群體施以援手,哪怕只是略盡綿薄之力?也不至於“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能逃過被牽連其中的命運。

由此可見,人心的“機械化”固然有一部分客觀因素,但我們也不能把全部的責任推到高度發達的人工智慧上。歸根究底,還是人們的自私與貪慾佔了上風,導致了人心的“機械化”。想扶老太太,卻怕被訛惹禍上身;想關心詢問地鐵上失意落魄的年輕人,可轉念一想還是不要多管閒事罷;每天像電腦一樣精密計算著今天的收益如何,卻絲毫不顧客人利益的黑心商家屢見不鮮……也難怪魯迅當年會毅然棄醫從文!這樣機械的人心,何嘗不是貪念與私慾的產物?

莫讓人心“機械化”。是成為一具像計算機般空虛冰冷的行屍走肉,還是一個價值觀端正、富有同情心的鮮活生命,但憑一念之差。

機械作文 篇2

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慘遭殺害之事層出不窮,也在網路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討論。一些網友表達自己的同情,希望逝者安息;然而,更多的是不和諧的聲音,而這些聲音也有越來越響之勢,他們用著戲謔、調侃的語氣:“活該!誰讓你跑到國外唸書,這是你應得的!“甚至這些不正常的言論點贊數非常之高。

網路言論的去同情化,只是整個社會同情心淪喪與價值觀的徵兆與縮影;就像雪崩,往往只是一小塊的雪緩緩滑動,但預示這悲劇的到來。

現在已經是計算機時代,也即將步入人工智慧時代,人們擔心的是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所可能導致的危及人類的事件發生,卻不料我們已經“自取滅亡”開始“機械化”地失去了價值觀與同情心。

馬克思的“異化”可以精闢地概括這一現象,人們隨著勞動與勞動工具,勞動手段的升級,勞動目的相背離,逐漸異化。而在資訊時代,我們可以用“機械化”來替代異化,科技的猛速發展必然導致的是資訊的不間斷衝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與碎片化的社會秩序使人們開始浮躁,人們開始追求效率,開始用一切可以用物質來展示的東西來展示與證明自己——名利、地位、金錢……但毫無疑問的是這隻會加速人們內心的空虛從而越來越冷漠與麻木,而網路則是他們最便捷的釋放自己的途徑。沒有了熟人的束縛,沒有了被發現的顧忌,只有惡意才可以舒緩他們內心的空虛,而惡意又可以為他們博來關注,因此越來越多異化的人們和他們異化了的價值觀與同情心充斥著網路,但最恐怖的是,這僅僅是開始。

美國社會學家博爾赫斯提出過“社會道德流變”的概念,他指出社會道德流變從同情心消失開始,最先發生於對資訊沒有辨析能力的低齡人與遭社會侵染許久的中年人。其實這些徵兆早已顯現卻又容易令人忽視。

價值觀的扭曲與去同情化者真的發生在現實社會所帶來的毀滅對每個人,每個社會都是打擊性的。價值觀是做人的基礎,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價值觀約束人們的行為,正確奠定人們的認知,同情人使人們富有情感,有血有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若失去它們,人們開始冷漠與麻木,就像脫了疆的野馬,任意妄為,人們用惡意、猜忌互相傷害,人們用邪惡來博關注來獲取認同與讚美,人性的黑暗最大化;美國恐怖小說家史蒂芬金的小說中一切惡意與悲劇都是發生人性扭曲、價值觀淪喪的、混亂而又荒謬的社會,而結局只有絕望與毀滅。

倘若人們的負面人性得以完全釋放,結果就是令社會動搖,令社會失序了。失序的社會又會反作用人群,強化人們的去價值觀與去同情化。二戰時期的德國在法西斯思想的浸染下,就處於這樣一個畸形的社會形態之中,他們的“同情心”在於德國的節節敗退,在於德國的失敗,而不是在於以種族滅絕為目標的排猶計劃。因為德國社會的教育機制出現了裂痕,教育中的去同情化與去價值觀化使得法西斯主義在德國滋長。故誰也沒有意識到,整個日耳曼民族的價值取向都是完全錯誤的。

八百多萬慘死的猶太人不只是這個民族的悲劇,更是德國這個民族的悲劇,因為他們的同情心淡化,因為他們的價值觀淪喪。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歷史上的迴圈史觀告誡著我們,歷史是迴圈往復的,尤其是人類歷史上的悲劇。

在面對之前的歷史教訓,處於資訊時代的我們又該何去何從?是讓歷史再一次狠狠的嘲笑我們,抑或是主動改變渡過這道坎,都將是我們自己的抉擇。告別做一個“機器人”拒絕“機械化”,別讓價值觀與同情心與我們漸行漸遠。

機械作文 篇3

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叫機械星球的星球。之所以叫機械星球,是因為那上面既有人類又有人類開發的機械人。機械人的功能強大,可以以光速行走,方便人們帶東西。而有些機械人可以飛行,這樣就方便人們出行。還有很多的功能:潛水、鑽地樣樣在行。

有一天,機械人突然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它就在想:為什麼我們要被人類所控制,我們不也可以反過來控制人類嗎?於是,一場人類與機械人的大戰開始了,由於人類把機械人創造的太強大了,連他們自己也無法應付,所以人類敗了,機械人佔領了這個美好的星球,人類基本快被滅族了。機械人在這個星球上生活久了,想要去侵略其他的星球,它們就組織好部隊,帶著它們自己開發的強大武器到處侵略,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這引起了眾多星球的不滿,與是他們也組建了一隻部隊,跟機械人抗衡,可他們驚奇的發現機械人居然自行進化了,成為了第二代機械人。他們擁有巨大的機械翅膀和強壯的四肢,最可怕的是,它們多了一層好似金剛的防護罩,普通子彈跟本打不穿。這下人類聯軍可怕了,他們本來面對第一代就沒有信心了,這回他們面對跟強大的敵人已經軍心渙散了,突然,大將軍馬蒙大喝一聲,說:“面對強敵,我們更應該無所畏懼,戰死在這我們也算為民族出了力,同樣是英雄。”將軍的這一番話讓士氣鼓舞了起來,全軍人不報任何掛念衝了上去。那場仗打的驚天地,泣鬼神。

可惜,由於敵人的強大我方節節敗退,正在這緊要頭,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可蒙說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事,說:“我終於研製出一種剋制機械人的東西了,只要啟動它,就能完全消滅機械人,可是。”“可是什麼,快說呀。”“可是需要一個人的生命來啟動。”“不要說了,我來。”“沒有什麼可是,快,沒時間了。”說完,這位大將軍毅然走進儀器。馬蒙含著淚說:“再見了,大將軍。”按下按鈕,一片慘白的光射了出來,彷彿像第二個太陽一般把整個大地都照亮了。一瞬間,光芒消失了,外面的響聲也停止了,一切都好似沒有發生一樣。終於,機械人被消滅了,而人類也遭受了重創,全球各地寸草不生,毀於一旦。而馬蒙科學家呆呆地看著天空,邊說:“這都是人類造的孽,這都是人類造的孽呀。”

機械作文 篇4

去年冬天,剛剛期會考完,召開了家長會,老師讓我們給家長寫信。我在心中提到了我想要的一個機械錶,我並沒有想到父親會給我買,只是想表達一下我的心願。

家長會的第二天,正是陽光明媚的週六。中午早早地吃完午飯,父親便說帶我去買機械錶,我當時很是興奮,父親不僅給我買了機械錶,還給我買了好幾套衣服。

機械錶是靠機芯內的發條為動力,帶動齒輪進而推動錶針。機芯零件是由夾板以螺絲釘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的,外觀部件由錶殼、錶盤、錶針、錶帶等零件組成。機械錶又分為手上鍊和自動上鍊,而我的機械錶是自動上鍊的,它是利用機芯的自動鏈轉盤左右擺動產生動力來驅動發條的。我的機械錶的錶針和表示時間的數字都為玫瑰金所做,上面除每天的時間外,還有年月日。機械錶是用棕色的牛皮系在我的手上。用機械錶來看時間很方便,而且不像其他的科技產品一樣,它對人不造成輻射。

這便是我的機械錶,我最喜愛的表!

機械作文 篇5

“人”的特點是什麼?人的心是跳動、火熱的;人同時擁有理性和感性;人有著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做事前猶豫和三思的權利。而計算機等機器呢?它們由內之外都是冰冷的而沒有活力;它們絕對理性,不受情感等“外物”干擾;它們或許擁有極高的智力,卻還不曾有同人一樣的獨立的智慧;它們所做的事、做的決定,都是按人的指令去完成的,毫不猶豫的結果是極高的效率,但因缺乏考慮,結局不一定美好。兩方作一番比較,就能發現“人”還是更“佔優勢”,可現在社會發展迅速,做任何事都講究一個“效率”,於是人們開始逼自己像一臺計算機一樣高效“運轉”。更為諷刺的是,在我們將自己慢慢“改造”成“機器”的同時,我們還在試圖賦予計算機人性,讓其有一天能獲得真正的智慧。

蘋果公司的總裁庫克曾說過自己“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而“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這種擔憂產生早有根據。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新型科技“闖入”人們的生活,它們在便利我們的同時加快了我們的生活節奏,人們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工作和娛樂上,從而忽略了思考,忽略了精神上實質存在的的空虛——於是人也愈發麻木了,並憑著本能,“學會”了盲從和“隨大流”。與此同時,壓力的陡增,使人們在“顧”好自己之外,無暇再去關注身邊事,無心再去考慮身邊人,利己主義漸漸佔據人的內心,而同情心則在消逝,人的理性“壓”過感性,效率高了,人也變得枯燥乏味了。最應引起大家注意的則是“人不顧後果的做事,”現今人們的社交方式大都通過網路,隔著一方螢幕,依仗自己說什麼、做什麼都不會被人“揪”出來,沒有權衡利弊,枉顧後果,就做下決定。在虛擬的世界中,人竟不再願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於是也引發出後面一系列“網路暴力”事件,顯得可悲又可笑。

而“人心終歸是肉做”的,我們的內裡也不是用一根根導線交錯而成,有能力去反思,就不該“放任”自己“機械化”下去。首先就應合理使用自己的閒暇時間,娛樂放鬆固然沒有問題,卻不該再將自己“鎖”在一塊小小的玻璃屏面內,多出去走走,多看看書,雖是老生常談的話,但的確是正確而有道理的。讀書使人思想豐富,思考書中的內容也是塑造或“更新”個人價值觀的好方法,它幫助人擁有獨立思想,它教人真理、真諦。在外散步,多接觸大自然這種最純粹、最樸素的美,往往也最能震撼人心,使人變得“柔軟”;最關鍵一點,是培養“自律”,“自律”不僅僅應該督促孩子、青年人做到,對社會上的任何人而言都應該學會“自律”,學會控制自己,學會發現自身的問題,做事前切記“三思而後行”,不論何時何地地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若有人已能很好地“自律”,理應保持;若有人曾經缺少“自律”,那就此刻開始改變自己。這些都是計算機等機器做不到的事,因為它們沒有“感受”,不會“反思”,而我們是“人”,人應該有人的樣子。

“機械化”好嗎?它助人變得理性、有效,可人還是要拒絕“機械化”的。我們同其他生物比,最大的長處就是擁有智慧。“機械化”或許能帶給人許多利益,卻逐漸“奪去”人引以為豪的“智慧”,我們不能“放任”自己變得如同機器,也不能因為人工智慧的神速進步認為“人終是會被淘汰的”,計算機是我們創造出的“奇蹟”,而我們“人”本身卻是自然界所創造的,真正的“奇蹟”。

機械作文 篇6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如今,人工智慧下的計算機常被提出與人作比較。越來越多的人們擔心人工智慧終有一天會有自己的思想,這類題材也是當下炙手可熱的影視文學作品主題。可人們是否想過,若將之反過來,人類如同計算機一般機械地思考、生活,那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其實此類問題早在許久之前就曾出現。偉大的具有前瞻性和諷刺性的作品也橫空出世,如喬治。奧威爾的《1984》、《動物莊園》,或是俄國作家的《我們》,這即是反烏托邦世界。何為反烏托邦?就是指和烏托邦相反,充滿醜惡、陰暗之地,在這種世界中,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發展成如今的我們無法想象之高,而與之相反的,人類的精神生活卻變得單調、缺失。高度的統一與個性的泯滅已讓人類成為了沒有價值觀與同情心的行屍走肉,這樣的機械紀元,到底算是進步,還是高度的退化呢?

我認為說是退化也是無可厚非的。史鐵生曾在《我與地壇》中這麼寫道:“沒有了差別的世界就如同一潭死水。”是啊,若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可不就是沒有了差別麼!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也就是思想的退化,就算科技再發達、物質生活再豐富又有什麼意義呢?一潭死水永遠不可能跳動。故那時的人類,想必是極其可怕的。

讓我們大膽試想一下後果吧。失去價值觀的人類分不清孰輕孰重,只會像機器一樣完成下達給他們的指令,而就算要他們做的是一件毀天滅地的事情,怕是也會一絲不苟地完成吧。失去價值觀也等於失去夢想、失去了精神生活,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何要活,是求生的本能嗎?抑或只是為活而活。這樣一來,不完整的人就不是人,而由不完整的人所構成的'世界,怕也是一片灰暗,再看不出一絲光彩的機械紀元了。

而同情心的缺失則會將人性的醜惡悉數暴露出來,犯罪的人不會受到譴責,“善良”的人民也覺得與自己無關,這樣就會讓犯罪分子無法無天且數量不斷增加。在反烏托邦動畫《心理測量者》中有這樣一幕:一個犯罪分子在人來人往的馬路中間對著一個與他素不相識的女子用斧頭劈砍,直到那個女人的叫聲愈發微弱直至沒有了呼吸,變為了血肉模糊的一灘,都不曾有一個人上前阻止,甚至不曾有一個人停下腳步。這樣的世界,是否令你感到不寒而慄?

所幸目前的狀況還沒有那麼糟,人民被提醒、國家也注重公民的精神生活質量。可這畢竟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要讓壓力壓垮了,不要被社會現象麻痺了,只有在這紛亂的世界中保持一顆純淨的心,才能夠遠離那樣的機械紀元,讓生活更美好。

機械作文 篇7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與其擔心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不如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庫克認為的原因在於當人們形成機械思維模式後,人們逐漸論為麻木的群體,被機械役使,進而失去人性的同情和價值觀。

所謂機械思維,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如同機械,計算機般按照程式運轉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更偏向於以“目的”作為思維的核心。作家王安憶曾寫道:人類現在不重視過程,而是將過程剪成碎片填鴨進目的中。我認為人類形成機械思維原因之一在於對過程的忽視而格外注重金錢、權力、名利等外在目的,使得人們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勾心鬥角,實則是人類論陷為物的“奴隸”,唯目的馬首是瞻,進而形成簡單、粗暴、沒有同情心的思維。

其二,機械思維的形成也在於大眾文化的“快感”導向。隨著物質主義的膨脹發展,商家為了擴大自身利潤,於是用盡手段來滿足人們的快感。此快感不僅僅是像智慧手機般滿足人們趨向簡單,速度快捷的慾望,更在於滿足人們感官快感和及時享樂的慾望,正如好萊塢大片總是拍攝爆炸式場面和略帶汙穢的情景來調動人的低階慾望,使得人們沉浸於低俗快感中而完全忘記要有價值判斷和獨立思考,商家也正是抓住了人們的快感思維和失去價值判斷的機械思維為自己提供無窮無盡的資本,也進一步將人類演化為更加低能的動物。

綜上二點原因,闡述了人類擁有像計算機一樣的機械思維的無盡深淵。當人們陷於這樣失去價值判斷和以“目的論”為核心的機械思維時,人們的審美趣味發生了改變,價值判斷也被役使,從而導致了人的異化和人性的異化。

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說明科技的進步使得機器情緒化、人性化;而人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則恰恰說明人在倒退,人在異化為機械的“奴隸”,這樣現象的本質在於人沒有和機械保持理性距離。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理性,是人類最高貴的品質。”當今世界物慾氾濫,科技的騰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人類的活動,但在改變人類生活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的價值傾向和人性的道德標準,於是理性的思維方式則顯得尤為重要,它能正確看待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因而與機械、科技保持理性距離,不讓科技的崛起改變我們選擇的標準和價值的判斷,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應有的態度和時代精神。

有學者說:“只有站在高處,才能看到何為自由。”我認為科技或是人工智慧也應該站在高處,才能看的更清晰。唯有站在高處,我們才能明白人工智慧對人類的作用;唯有站在高處,我們才能懂得如何使用科技。人類不能與科技平視,陷於與科技機械的橫向、左右思維中,我們要跳出這樣的機械思維,而是站在高處俯瞰科技、機械,讓它們為我們所用,而管子所云的:“君子使物,不為物使。”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此外,就是價值觀和同情心,二者是人類以“人”命名自身的底線。守住價值觀和同情心,也就是守住了人類未來的生存命運。切莫讓人工智慧等機械喪了它們,否則人就真的異化了,退回到馮友蘭《人生四境界》中的自然境界,連最基本的獨立思考的能力都被人類自己發明創造的人工智慧消耗殆盡,人們將被機械思維腐化,人們的家庭、生活、工作都被禁錮在機械思維和人工智慧裡。

我不敢再想像下去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