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教學常見難題及應對策略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W

教育學家杜威說過:最好的一種教學,就是牢牢記住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二者聯絡的必要性,使學生養成一種態度,習慣於尋找這兩方面的接觸點和相互的聯絡。案例教學就是嘗試尋找這種聯絡的一種方法[1]。它秉承了經驗管理學派的理論假設,通過對成功和失敗管理案例的分析、比較和研究,從而抽象出某些有助於提高理論學習效率的一般性結論或原理。工商管理教育的培養目標主要是企業的各級管理者,應具備綜合全面的知識結構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絡而不單是理論演繹,注重知識的綜合性而不只是對某個概念、原理的理解,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的培養。案例教學正是促使工商管理教育由“書本教育”向“能力教育”轉變的有效實現方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運用案例教學時應該緊密圍繞課程教學目標,結合工商管理類課程特點,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為實現上述目標,在開展案例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工商管理教學常見難題及應對策略

 一、確定多維性的教學目標

案例在不同學科、不同教學物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法學案例向學生介紹過去的判例,是作為一種可模仿的範例來起作用的,並不要求學生如何自己去處理;工商管理案例則提供了認識、解決管理問題的模擬情境,讓學生換位思考,假如自己是一名管理者如何處理,以培養他們的實際管理能力。因此,目標的明確是案例教學的前提。

1.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帶動理論教學。大學階段是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和形成的重要階段,而持續的學習能力是理論教學效果提高的保證。現代高校紛紛實行“多課少時”的做法,如果按照傳統教學方式“全面灌輸”的講授,教師和學生都會疲於奔命,而案例教學則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陷。教學中應用的案例雖然是單一的、具體的,但造成問題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要用到的知識是全面的。這就要求學生課下去了解案例環境,查詢資料,拓寬知識面,在對理論知識理解和鞏固的同時,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願和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自覺習慣,提高了學習能力。因此,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在開課之前針對課程的全部知識體系進行案例分析“布點”,從而實施“以點帶面”的教學戰略安排。

2.增強學生的實踐感悟,體現工商管理教育的特性。案例教學是促使管理知識內化的有效手段,既符合工商管理教育的培養目標,又緊扣管理學科的特點,具有傳統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管理活動具有很強的權變性,任何管理制度和方法都要在具體環境中結合具體的人和事來進行。因此大多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多的不是靠“學”,而是靠“悟”,實踐感悟是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特性。而案例教學則為學生提供了模擬的管理情境,讓學生在角色的扮演中分析環境,運用理論,解決問題,一步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感悟不同的管理人生。

3.培養學生的管理素養,提升管理潛質。工商管理教育的培養目標要求學生畢業後既能勝任工商企業實務工作,又已具備了一定的管理者潛質。管理者所需要具備的溝通能力、決策能力、冒險精神及誠信品質等,在注重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模式下難以培養。而通過案例教學,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團隊合作中都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心理素質、決策素質、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從而日漸形成一定的管理者潛質。

二、選擇針對性的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通常是指一個管理問題或管理決策的描述,提供有關存在問題及所需決策的各個事實與資料,再現管理者曾經面臨的真實情景[3]。一個好的教學案例一般不包含案例所提出問題的“正確答案”,沒有思考或分析某一情況的“確切”方法,沒有唯一的“最佳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提供給學生爭論、問題、選擇以及資訊,並希望學生找到解決的方法和適合的行動方案。每個案例往往最後需要學生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面對案例中描述的環境,我將怎麼辦?”因此,在案例選擇時應注意幾下問題。

1.應緊密結合教學目標。作為教師,要充分地考慮和關注學生的特點,針對成教生和碩士生,可以案例教學為主要教學手段,將知識內容融於案例中,而不必拘泥於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強調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針對本科生,教學應在強調知識內容完整性、系統性的基礎上,通過案例畫龍點睛,強化對重要知識點的運用和理解。

2.應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閱歷。對管理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等課程開設較早的基礎類課程案例的選擇應更多地結合教學內容,使學生將基礎打牢,如果過多地涉及其他知識內容則可能使學生很難深入分析下去。而對專案管理、市場營銷、運營管理等綜合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則可以運用綜合性案例檢驗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

3.案例的選擇應考慮國情。有人提出管理無國界,一段時間哈佛案例曾經成為工商管理課程案例教學的首選,但不考慮國情的'管理往往是無效的,管理方法、手段的運用離不開社會環境,針對本國企業編寫的本土化案例更能滿足學生應對未來工作場景的需要,從而更具有現實意義。

4.在運用案例教學時應注意案例內容的補充與調整。工商管理物件內容的複雜性和社會性決定了工商管理案例建設是一個動態的、持續的過程,不能一個案例多年使用,一成不變,對於已有案例應不斷地更新和修訂,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5.教師應主動編寫工商管理類案例。相對而言,根據文獻資料或實地調研、走訪各類機構和組織而自己動手編寫的案例更加具有針對性,編寫的案例應將現實生活中各經濟組織所遇到的市場營銷、生產執行、組織行為、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倉儲管理等各個方面的管理問題以通俗易懂並引入入勝的語言,緊湊的結構,生動的情節形成故事描述出來,避免出現帶有主觀性色彩的評價。在案例編寫中關鍵是蒐集資料,可以通過查閱檔案、檔案資料,對編寫物件的相關人員訪談,直接觀察編寫案例物件的執行狀況。在選擇資料蒐集的方法時,編寫者必須綜合比較各種資料蒐集方法的優缺點,針對管理的不同流程和階段進行選擇。

 三、強調教學過程的全員參與

工商管理案例教學的實質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因此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成為案例教學的主角,以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全員參與、充分互動作為案例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

1.教師應明確自身在案例教學中的角色定位。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先知角色,而是可以局外第三人的角色評判案例,或以輔導員的角色推進案例的有序進行,或以智庫的角色不斷地答疑解惑,或以企業最高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居間協調內部的矛盾、衝突,也可以公司競爭者的角色尋找案例分析中的漏洞。

2.強調全員的參與,避免“搭便車”現象的出現。案例教學應在學習型團隊中進行,課下將教學班級劃分為5~7個人的小組進行分組討論,鼓勵小組成員之間表明觀點;課堂討論時以學生作為發言主角,鼓勵小組之間展開爭辯,教師則營造討論氣氛、引領討論話題、進行必要的點撥,師生之間相互啟迪、共同思考、分享體會,通過腦力激盪共同感悟管理真諦;課後學生撰寫案例分析體會,組長對每個組員的參與情況作出詳細說明,作為評價成績的依據。

3.案例教學處在一個開放的教學環境下,可能會遇到節外生枝、偏離主題的情況。工商管理類課程案例中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方案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前提與假設條件,如果忽視了這些條件可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具體開展情況不斷地進行調整,合理地把握教學節奏,防止偏離主題。

四、強化案例教學的支撐和考核體系

工商管理案例教學的成功與否,與課程教學的整體變革密切相關,最為主要的即是支撐案例教學的硬體與軟體環境以及完善的適合案例教學的評價體系。

首先,教師應對班級結構進行變革。變個體學習為團隊學習,將行政班級改造成為教學班級,這是將案例教學引向成功的組織保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課堂由單向被動接受資訊的場所變成群體性的感悟知識和分享體會的場所。其次,營造和推崇案例教學的校園文化和硬體環境。學校和教師應重視案例教學,互相支援,注重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推廣,讓蒐集材料、撰寫報告和製作PPT成為每個學生的自覺行動。在硬體方面,圖書館資料建設、網路環境建設,便於分級討論的課堂設施建設都應以跟進。最後,建立和完善案例教學的評估標準和教學評價體系,創新相關課程的考試考核辦法。以案例分析的綜合情況取代傳統的標準題型卷面考試作為課程成績評價的依據。

通過國內外高校的廣泛教學實踐,案例教學已被證明為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的教育中也將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大力推廣已勢在必行。

一方面,各高校要圍繞課程教學目標,加大案例建設力度,努力提高案例質量;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強調學生全員參與。教師要通過培訓和自我學習來不斷提高案例教學效果,針對不同專業和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案例。實施案例教學時,要制訂科學合理的計劃,並進行有效的控制,結合學生討論情況,採用理論和案例實際相結合的講解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植根於紮實的管理理論知識中提升自己的管理應用能力,讓理論與實踐高度地結合,兩者相輔相成,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