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創業調研報告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W

在生活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就業創業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集錦15篇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

創業促發展,就業關乎民生。近年來,__縣婦聯堅持立足本職,創新思路,發揮優勢,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創業帶動就業的作用,得到了社會肯定。為了進一步引導婦女創業就業,__縣婦聯對全縣婦女創業就業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__縣地處__省南端,__嶺北麓,__源頭。面積3248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1個國有林業採育場,人口50.9萬,其中女性人口23.9萬,佔總人口的46.95%。全縣就業人口總數為27.77萬,其中婦女就業人口16.86萬人,婦女人口就業率為60.7%。自主創業婦女人數6943人,主要涉及種植養殖業、日用品銷售、服裝銷售、餐飲服務等方面。城鎮登記失業人數7807人,其中婦女失業人數3628人,佔登記失業人口的46.47%。農村剩餘勞動力人數為18.56萬人,其中女性勞動力人數為8.96萬人,佔總農村剩餘勞動力人數的48.28%。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如為貫徹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成立了以人社局局長唐長軍為組長,財政、婦聯、農業銀行等各相關單位為成員的工作小組。工作小組定期和不定期召開協調會,解決存在的問題,保證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正常開展。成立由人社、經開區、鄉鎮政府、公安、城管、交通、婦聯、殘聯、工會、共青團十個單位組成的創業就業服務活動領導小組,組建“春風行動”工作辦公室,為創業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縣委、縣政府研究制定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如開發公益崗位,安置“40”婦女人員就業。落實婦女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貸款政策,明確規定婦女在申請小額貸款時,“三優先”優先受理、優先稽核、優先發放。全縣小額貸款發放20xx年2170萬,其中婦女貸款770萬元,婦女佔全縣小額貸款比率為35.48%;20xx年2475萬元,其中婦女貸款820萬元,婦女佔全縣小額貸款比率為33.13%;20xx年2654萬元,其中婦女貸款1601萬元,婦女佔全縣小額貸款比率62.44%。兩年內,婦女小額貸款比率上升了26.96%。縣婦聯與人社局等部門聯合開展婦女再就業“春風行動”等活動,實現了勞動力供需雙方的有效對接,優化了創業就業環境。

__縣婦聯抓住特色,針對實際情況,以創市級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為契機,樹立__縣水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水云為代表的創業典型,宣傳其創業事蹟,在全縣婦女中掀起婦女創業熱潮。20xx年新增婦女創業100多名,總投資2848萬元,實現產值2919萬元,新增就業崗位800多個,涉及創業領域有種植、養殖、木材加工、製造等。具統計,通過創業,全縣共新增瓜果、茶葉、苗木、花卉面積4018畝,種植食用菌5萬袋,養殖豬2565頭,羊610頭,雞鴨14000只。全面掀起了你追我趕女性創業熱潮。

去年以來,共選送了33名農村女青年、80後參加省、市、縣三級培訓院校開展學歷教育培訓。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幫助__河水庫庫區移民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安置目標,充分發揮移民鄉鎮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半邊天”作用,縣婦聯組織農業、科技、畜牧、勞動就業服務等部門,針對婦女的就業願望和自身條件,從不同層次對她們進行勞動技能、實用技術方面科技培訓、成本管理、資金管理、市場開拓等培訓,共培訓人員1026名。

__縣為適應新經濟發展需要,不斷擴大貸款範圍、提高貸款額度、加強貸款管理,使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擔保基金和貸款辦理速度達新高。一是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新政策,規範內部程式,出臺簡化版的《__縣小額擔保貸款辦事流程》和《工作指南》,使小額擔保貸款規範化、程式化;二是建立了小額擔保貸款目標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貸款辦理程式一次性告之等制度,進一步規範了操作管理和審查審批程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資金不足,成為婦女創業發展的瓶頸。一是引導、宣傳、培訓資金不足。縣、鄉鎮婦聯組織無專項工作經費,難以在幫助引導婦女創業、培訓上有所作為。二是婦女創業經費不足。婦女在創業起步階段,投入多,回收少。在調查中瞭解,創業婦女在創業初期100%遇到不同程度的資金問題。

國家為支援女性創業推出創業貸款貼息政策以來,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存在著一些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擔保貸款資金少,5年未提標。__縣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從20xx年開始,金額為2萬元,20xx年上調為8萬元以來到20xx年金額一直未變。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的一天普工工時費為160元每天,20xx年為60元每天,人工費用上漲了266%,建設成本也存在不同程度上漲。5年前的擔保貸款金額與時代發展、經濟發展已不相符合,對創業婦女的發展是杯水車薪。二是申請擔保貸款資金週期長。從調查中來看從申請受理到放款時間,平均時間至少需3個月,最長的年初申請年末才能拿到資金。漫長的申請週期錯過了婦女發展機遇,特別是對種植、養殖業尤其明顯。三是小額貸款擔保方式單一。現行創業貸款申請人必須由一名財政公職人員,且在上述單位工作一年以上本縣戶籍人員提供擔保。能夠提供貸款擔保的方式太過單一,讓一些偏遠山區又無親朋好友符合上述擔保條件的創業婦女與小額貸款無緣被拒之門外。四是小額擔保貸款使用時間短。一般創業發展時間前三年都是投入期,投入產出成反比,到第四、五年才進行產出收益期。實際小額擔保貸款使用時間為2年,不適應創業投資資金流規律。

銀行是企業,企業最大的特點就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對小額擔保貸款的發放因其金額小,收益少,貸款手續繁瑣的特點積極性不是很高。所以在貸款的審批環節上時間長,不能及時為貸款申請者辦理小額擔保貸款,對小額貸款發放工作缺乏主動性。由於各商業銀行屬直線管理,地方政府也難以協調,致使小額貸款發放工作進展不暢。

在調查瞭解中一部分婦女固守自封。她們受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影響根深蒂固,小富則安,安於現狀,相夫教子的.思想嚴重,認為創業掙錢是男人的事,無創業想法。一部分婦女想創業卻苦於無創業資訊,無創業技術,只能在創業門外徘徊。一部分創業婦女已經開始創業,卻無防範風險意識。在調查了中,80%的婦女沒想過風險防範,更沒有想到養殖業保險對被保險人在飼養期間遭受損失給予補償。

(一)解決縣、鄉鎮婦聯創業就業工作經費。上級婦聯與省財政廳積極協調,把引導婦女創業就業宣傳、培訓經費專門列入到同級財政預算,為基層婦聯組織提供經費保障。

(二)提高小額擔保貸款額度,增加資金使用時間。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將小額擔保貸款由現在的8萬元提高到10至15萬元;同時增加資金使用時間,由原來的2年時間,根據創業專案的不同,分別增加到3到5年不等。

(三)人民銀行應加強管理和監督,提高商業銀行對小額貸款的認識。督促各商業銀行加大對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支援力度,將思想統一到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和方針政策的高度上來。要充分認識金融支援再就業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不能僅從自身的經濟效益考慮,正確把握經濟效益與支援創業工作的關係,積極配合政府落實優惠政策,推動小額擔保工作發展。開通小額擔保貸款的稽核放款綠色通道,縮短小額貸款發放時間。

(四)創新小額擔保貸款模式,拓寬擔保渠道。一改過去單一擔保模式,對具備創業條件的扶持物件,引入固定資產抵押的方式貸款,用特殊的辦法解決特殊的問題。探索創新反擔保方式,引入三戶聯保方式推行反擔保措施的多元化,為貸款人員尋求反擔保提供更多的選擇,促進貸款工作順利發展。

(五)加強婦女培訓,提升婦女創業就業能力。一是突出農村婦女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重點,與縣人社局、科技局、縣職中加大定點培訓機構合作力度,充分發揮定點培訓機構的作用,進一步加強種養殖、家政服務技能特色勞務培訓,提升培訓質量,增加培訓人次。二是針對創業婦女開展成本管理、資金運作管理、開拓市場、利潤核算、防範風險等的培訓,增加婦女企業管理能力。

(六)建立一支婦女創業顧問團隊。由專業的經濟師、投資理財師、會計師、稅務師、律師組成,免費為婦女創業提供成本核算、稅收和法律問題諮詢。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2

就業問題是民生之本,事關重大。青年就業問題應當受到特別關注,因為青年時期是一個人選擇職業道路、獲取工作經驗與技能、形成自我價值、開始自立並真正融入社會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就業經歷可能對其將來乃至一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於社會來說,青年失業是對寶貴的人力資本的巨大浪費,特別是如今的青年,大都受教育程度不低,部分還有著較先進的知識儲備。如果不能在解決青年就業問題的思路上實現突破和創新,就可能延誤解決問題的時機,造成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一、山東莊鎮青年就業、創業基本情況

山東莊鎮團委組織開展了青年創業就業情況調研活動,以求更加準確的掌握青年就業創業現狀,青年在就業和創業方面的困境和具體需求,調研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方式,發放了xx年創業大賽(4 人)、SYB(xx年限的可考初級工和中級工)( 5人)、果樹工(4人)、蔬菜工(2人)、人力資源管理(55人)、鍋爐工(0人)、電焊工( 人);

5、非技能培訓:工藝畫製作(6人)、民俗旅遊(xx年在創業、就業方面以及就業意願方面,需求呈現多元化。在創業培訓方面,廣大農村待業青年培訓意願強烈,願意參加培訓比例達到97%;在創業方面,僅有2 %的農村待業農村青年願意創業,但大多數沒有明確計劃和目標;在就業意向方面,大部分願意在區內就業;在想從事行業以及參加培訓內容方面,計算機類所佔比例最大,達到50%,其它分別是人力資源管理和汽車駕駛員及商品營業員類。

二、我鎮青年創業、就業特點分析

農村富餘勞動力綜合素質偏低。全鎮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偏低。進城務工的農民和部分青年受教育不高,只能從事一些形式單一、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受培訓資金、地理條件、教學設施和教學時間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培訓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導致農民工與企業用工要求和務工導向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只能從事體力勞動,難以進入較高層次崗位,導致就業不穩定,收入低,流動性大,更談不上創業。

三、當前我鎮青年就業創業存在以下特點

一是青年對創業的認識存在嚴重誤區。青年對創業的認識比較狹隘,對創辦實體比較認同,對創辦一些事務機構或專案團隊不認同,認為不是創業。而“勞動自主自由”、“工作輕鬆”、“空閒時間多”是青年人認同工作的三大原因,許多創業青年選擇創業正是看重了創業的自主自由,不會受到單位工作時的束縛,但這不應該成為青年選擇創業的正確原因。說明青年只看到創業成功的鮮花和掌聲,而對創業過程中的艱辛、風險壓力估計不足,這往往是青年創業失敗的重要原因。

二是科技轉化率低。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有很大一部分青年是從事零售、服務業等技術含量低的行業,即使涉及網路的創業者也都集中於一些不必進行產品設計、開發、生產的網站維護。更何況農村青年擁有的科學技術水平低,嚴重影響就業和再就業的實現。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企業現代設施裝置的操作對就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不斷提高,同時受外界其它因素的影響,制約了農村青年主動創業能力和適應市場能力的發揮,造成創業和再就業難度加大。

三是創業的社會文化基礎薄弱。由於青年創業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並沒有贏得社會、家庭的完全認可和支援。待業農村青年還沒有涉足社會,沒有自己的勞動所得,想要自謀創業,沒有資金來源;即使部分已就業農村青年,由於就業時間短、工資水平低、家庭(婚姻、贍養、撫養)負擔重等原因,要想自主自立創業,面臨嚴重的資金困擾,影響自主創業的實現。

四是許多有志青年都到市裡去求職工作,這直接導致我鎮缺乏青年人才現象嚴重。

五是制約青年就業的瓶頸仍然突出。青年已經客觀認識到“學歷不夠”和“缺少技能”是影響就業的直接和主要因素。但青年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多數青年對電腦、外語和機電等方面的技能有訴求,但是自費參加相應技能培訓的積極性卻並不高,多表示“看情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究其原因,首先當前市場上的技能培訓機構很多,培訓效果也參差不齊,這給青年選擇好的培訓機構帶來困惑;其次,技能培訓的費用也是青年決定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的一項因素。

四、我鎮青年創業、就業對策建議

(一)要在教育系統與勞動力市場的整合方面下功夫,指導開展一些職業見習專案。在這些專案的實施上,一方面要把握就業困難青年的特點,另一方面要掌握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其中還應特別關注部分長期失業者,不要使他們因失望而退出勞動力市場。有關部門要對這些專案實行動態評估,以便做出靈活的調整。

(二)將職業見習專案與職業資格認證制度聯絡起來。目前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已在一些行業實行,但其廣泛性、有效性、權威性還不夠。應當使這種認證在行業內得到廣泛認可與尊重,使得青年通過職業見習確實獲得有效技能的同時,也獲得尊重。因為職業對於青年來講,不僅僅是收入來源,也是其自身價值的體現。

(三)要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如包括政府、公司、企業、社群、社團等各個機構來解決問題,在不同參與者中建立一種互惠關係。在某些專案上可以民間機構為主,政府予以資助,或者提供稅收或其它方面的支援。

(四)青年就業問題不僅包括青年失業問題,在首先解決好這個問題的基礎上,還應進一步關注青年就業的質量。目前勞動力市場對青年的思想觀念有何影響,青年對職業生涯如何考慮等更為深入的問題。未來青年就業的走向,將取決於巨集觀社會經濟結構與個人職業認知之間的互動結果。

(五)加強培訓。加強對全區農村青年的就業觀念、就業技能、維權知識的培訓,增強轉移就業積極性和競爭力。一是要改革培訓方式,將各鄉鎮自己組織培訓與全區統一組織培訓相集合,統籌使用有限的資源;二是改革課程設定,改以理論為主變以實踐為主,加強實踐技能操作和現場講解,避免照本宣科,增強課程吸引力;三是改革課程內容,將過去以傳統農業種養殖為主的課程內容變為以適應現代工業製造和第三產業發展為主,一方面提高農村青年個人綜合素質,一方面增加個人外出務工收入。

(六)培育組織。加大勞動力市場和中介組織培育,利用完善的就業服務平臺,促進就業創業工作的深入開展。一是建立全區性的勞動力市場,幫助用工單位找到合適的勞動力,同時為農村青年提供需求資訊,避免盲目外出;二是將具有一定勞務輸出規模的組織發展為正式的勞動力中介組織,比如以鎮或村為主的'勞務輸出隊,具有較為廣泛用工資訊和資源的勞務輸出帶頭人等;三是大力發展和培養勞務輸出帶頭人,利用他們的影響和示範作用實現勞務輸出的量增。

(七)完善網路。建立健全全區和各鄉鎮的勞動力資源資訊庫,對全區青年勞動力進行細分細化和動態管理,一方面市場有需求時,我們有人,能夠迅速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農村青年有外出願望時,我們能夠為他們找準出路,發揮他們的特長;第三有利於及時維護外出務工青年的合法權益,保證農村富餘勞動力參與勞務輸出的積極性。加強與本區外企業的聯絡,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廣泛收集、整理用工資訊,通過共青團網路資源、政務網、廣播、板報、設點宣傳等方式為廣大青年釋出用工資訊,從而降低青年外出求職成本,暢通求職渠道。四是整合培訓專案及資金。加強對電焊、電工、烹調、農機等實用技能的培訓,促成青年掌握一技之長,增強他們二次就業的競爭力。五是健全服務體系,加快市場培育步伐。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就業中介組織和機構,不斷健全完善勞務輸出服務體系,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有序轉移。首先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資源資訊庫,實現供需資訊互通。其次建立健全轉移網路,構建轉移就業長效機制。再次培育中介組織,提高市場服務水平。

(八)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充分發揮各種新聞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宣傳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中的先進典型,切實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援、參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良好輿論氛圍。

(九)通過選樹青年就業創業先進典型、加強宣傳教育等多種舉措,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創業觀。一要引導青年堅定信心,正確認識就業形勢,正確估量自身能力,只有端正心態、加強培訓、提升技能才是應對創業就業難的最好辦法。二要引導青年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應當降低擇業要求,先就業再擇業,同時形成自主創業的意識,看到創業也是就業的一種特殊形式。三要引導青年正確看待創業,充分認識創業的艱辛和困難,既要鼓勵創業,又要讓青年在創業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3

為有效解決女性就業創業新中遇到的新問題,探索新方法,新途徑,促進婦女創業就業工作。__縣婦聯深入縣人社局和部分企業、鄉鎮,通過調查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我縣婦女就業創業狀況開展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__縣位於位於__省西南部,__中上游,__市東北部,全縣總面積2538平方公里,轄25個鎮、辦、鄉、場,808個行政村、79個社群。據統計,截止20xx年底,全縣總人口106.56萬,其中女性人口51.22萬,佔48.07%;成年至退休年齡段女性人數為30.12萬,佔58.8%。全縣就業人員總數為55.33萬,其中女性25.05萬,婦女就業率為45.27%;全縣婦女自主創業人數有7500餘人,主要從事服務、餐飲、美容美髮、種養殖、紡織等行業。20xx年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880人,其中婦女失業人數為1860人,佔47.9%;農村剩餘勞動力6.61萬人,其中農村剩餘女性勞動力人數3.18萬,佔48.11%。

20xx-20xx年,全縣發放小額擔保貸款總額為16602萬元,其中婦女獲貸金額為6749萬元,婦女獲貸金額所佔比例為40.65%;全縣獲貸總人數為2873人,其中婦女獲貸人數為1005人,婦女獲貸人數所佔比例為34.98%。小額擔保貸款助推婦女創業人數為1005人,帶動婦女就業人數為2896人。婦女貸款回收金額為4616萬元,婦女貸款回收比率為100%。新增應付貼息金額為1278.54萬元,實際支付貼息金額1179.32萬元,應付未付貼息金額162.16萬元,擔保資金規模為3200萬元。

近幾年來,在上級婦聯的正確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縣婦聯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工作優勢,通過抓宣傳、抓培訓、抓服務等有效形式,積極做好婦女創業就業工作,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一是就業觀念落後。受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觀念影響,本地無業婦女承擔著家中的大部分家務,習慣了自由支配勞動時間,不能適應快節奏的工作流程和嚴格執行的作息時間以及規章制度,在擇業時挑挑揀揀。二是依賴思想重。很多婦女安於現狀,不願主動參與就業競爭,主動發掘就業機會,一味被動的等工作機會出現、等政府把工作機會送上門。三是就業能力偏低。無業待業婦女普遍知識水平偏低,缺乏專業技能,沒有一技之長,學習能力比較弱,缺乏主動學習的意願。四是創業願望不強。許多婦女生活安逸,衣食無憂,又怕苦怕累,無創業願望。同時受創業知識、技能、管理經驗、資金、專案、資訊因素的影響,使得她們不敢貿然創業。

一是強化宣傳輿論,激發婦女就業創業內在動力。針對部分婦女就業積極性不高,存在牴觸情緒。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工作,積極培育創業就業文化,宣揚婦女勞動的傳統美德,營造婦女創業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大力宣傳關於推動自主創業、促進城鄉居民充分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調動廣大婦女創業就業的積極性。並通過典型引路,讓身邊摸得著、看得見的典型事蹟不斷影響和帶動更多婦女就業創業。幫助不願意就業的婦女轉變思想觀念,實現就業;幫助有就業意願的婦女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轉變“大錢賺不到,小錢不願賺”的想法,鼓勵他們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實現多途徑就業。

二是強化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婦女創業就業能力。要充分利用公共培訓資源,根據市場的需求,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就業需求和不同型別的婦女群體,積極開展適合女性的專業技能培訓,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婦女就業技能和就業層次。要幫助有創業意向的婦女樹立創業觀念,掌握創業本領,利用創業優惠政策,壯大創業實力,實現創業理想,推動更多婦女敢創業、會創業、創大業。

三是強化服務管理,提高婦女就業創業水平。進一步加強婦女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確保婦女就業工作落到實處。讓廣大婦女真正得到實惠。通過小額貸款、稅費減免、創業服務創業培訓及服務等政策的落實,為婦女創造條件,鼓勵、支援和幫助更多的婦女自主創業。

就業創業是民生之本,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民生工程。因勢利導,紮實推進婦女創業就業工作,為推動__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4

本次調研共計走訪企業80餘家,召開座談會20餘次,參加座談企業代表共計260餘人,共計發放調查問卷260餘份,通過訪、聽、查、問等方式(走訪創業戶、走訪相關農戶、走訪領導、走訪專案實施點,聽創業戶彙報、聽相關部門彙報情況、聽調研組幹部意見,檢視創業規模、檢視相關部門實施專案情況、檢視領導對創業的重視程度、填寫問卷調查),充分聽取和收集廣大創業者的意見建議。

(一)外出務工人員情況:

外出農民工230928人(男129054人,佔55.88%;女101874人,佔44.12%)。文化程度:國小53313人,國中95941人,高中(職高)26473人,大專及以上20789人。年齡結構:31歲以下66016人,31歲至40歲53041人,41歲至50歲45748人,51歲以上20298人。從事工種:技工25317人、管理13315人、普工80810人。地區分佈:廣東省48584人、浙江省27706人、福建省15987人、上海市8467人、其他省20009人、省內縣外19411人、縣內9266人。截止目前,大約有5000餘人在縣內創業(其中微型企業464家,大約佔9%),累計從業人員達46463人(企業10790人,個體35673人)。創業主要為養殖業(豬、牛、羊、雞、豪豬、野雞、兔子、魚、蛇等)、種植業(茶葉、方竹筍、經果林、中藥材、蔬菜等)、加工製造(食品加工、衣服和鞋來料加工、水泥製品、傢俱、電器等)。

(二)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特點

1、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數量逐年增加,發展特色產業(**鄉種植食藥材玉竹、**鎮豪豬養殖、林下養雞等)數量規模不斷加大。

2、大學生返鄉創業注入新活力,文化程度明顯提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達50%以上。

3、青年、婦女創業比重大年齡偏輕。50歲以下人員佔了70%以上。20xx年以來,全縣共辦理微型企業464戶,註冊資金4640萬,帶動就業2320人。

4、農民工創業經濟實力有所提升,技術水平明顯提高。**鎮**壩建材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引進先進自動化生產裝置。

5、企業聯動發展,資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新州鎮豐利木材加工廠與木炭加工廠合作,實現廢料合理利用。

6、搭建交流融資平臺,成立青年創業協會。實現會員資源共享,組織會員外出培訓,提高創業者的管理經驗和經營能力。

(三)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的作用和意義

1、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經營,讓荒蕪的土地重現生機。在調研中瞭解,農村大多數返鄉農民工創業都是圍繞我縣產業發展,承包荒山、草坡,流轉撂荒耕地,發展農產品的規模養殖、種植、加工、流通服務業,整合生產要素和資源要素,實行專業化、規模化經營,推動了農業的商品化、規模化、特色化和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經濟實體的發展,提高了農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

2、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加快了城鎮化程序,給空巢家庭帶來了陽光。在調研中瞭解,我縣大多數返鄉農民工創業在城鎮周邊是以發展二、三產業為主,大量就近轉移了農村富餘勞動力,使農民離土離鄉,改變了以往鄉村十室九空的冷清現象,使老人有人照顧,小孩子有人看管,給空巢家庭帶來了陽光雨露。一是為小城鎮發展提供產業支撐。農民工創辦的企業近半數辦在小城鎮和縣城,除去投資於農業經營和謀生型的小企業,規模稍大的工商服務業絕大部分是辦在小城鎮和縣城。這些企業帶動資本、勞動力等經濟要素向小城鎮集聚。二是發展了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產業。部分回鄉農民工在城鎮創辦教育、醫療、文化、住宿、餐飲等商業服務業企業,發展房地產業,提供多方面的生產生活服務,直接投資於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小城鎮配套產業發展。許多投資於城鎮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發展的回鄉創業者,是一半在外地創業,一半在家鄉投資,他們在家鄉投資的工商企業,具有沿海發達地區和城市企業的發展水平;他們投資的城鎮基礎設施和商業服務業,既適合當地的需要,又往往具有城市設施和產業的質量和品位。三是擴大小城鎮人口和經濟規模。

3、為民營經濟發展、招商引資、富民強縣激發活力。我縣農民工在沿海地區進城就業務工,經受市場經濟和工業化洗禮,積累了一定資金和人力資本,他們回鄉創業,把資金和發達地區的市場觀念、技術、管理帶回家鄉,一是成為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中小企業、工商服務業發展重要力量;二是成為招商引資,承接沿海勞動密集產業轉移的主要力量;三是成為結合當地資源,開發特色產品,提升傳統產業的重要力量;四是為農村公共服務事業提供了一批較高素質人才。

二、返鄉農民創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黨政領導對農民工返鄉創業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未能公平對待,缺乏優惠政策

1、沒有把服務農民工返鄉創業視同招商引資一樣重要。縣鄉兩級政府把改變當地經濟不發達的希望過多寄託在引進外商和大企業上,併為之制訂一系列優惠政策。認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是小打小鬧,交稅少,發展慢,只能解決他們自己就業增收的問題,對縣域經濟發展、財政增收作用不大。甚至不相信農民工返鄉創業能成功,沒有把服務返鄉創業擺上位置。有的支援只是停留在講話、邀請上,缺少具體的政策措施。

2、政策上不公平。縣政府讓引進的大企業進工業園區、實行優惠政策或配套服務;而農民工返鄉創業進不了園區,也得不到對園區企業提供的優惠政策和多項服務,這就形成與較大企業之間的不公平。農民工返鄉創業有的吸收了城鎮待業人員、失地農民,更多的是解決農村不能外出的40、50農民的就業。同樣是解決困難群眾就業的創業,在城市能得到稅費減免、小額信貸等優惠政策,農民工返鄉創業就得不到這些政策。這又形成與城市創業的不公平。

3、扶持政策落實滯後。據調查,返鄉創業得到政府支援的面偏小,比如扶持城鎮再就業的有關政策、婦女創業貼息貸款政策、小微企業扶持政策,有些是難以操作落實到位。

(二)服務機制不健全,部門指導不力,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

1、對返鄉農民工創業指導不力、服務不到位。相關職能部門對農民工創業就業底數不清,對中央、省、市、縣出臺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優惠政策的宣傳和落實不到位。很多返鄉農民工創業在選擇專案時,缺乏相應的服務機構和專業人員幫助予以論證。一些返鄉創業專案興辦起來後,後續跟蹤服務不夠,當初承諾的各項政策落實緩慢、透明度不高。例如婦女創業小額貸款貼息部分返還緩慢、部分養羊補貼、發展大鯢養殖飼養池補助未落實到位;對已成功申報如著名商標等的企業獎勵政策未兌現。

2、各項審批辦證程式複雜。雖已有一些部門進行了改革,例如商事制度改革,但還有很多部門未簡化辦事程式。我縣目前還未完全實現一站式服務,創業人員辦事要多頭跑、來回跑,耽誤過多時間。有的返鄉創業農民工因辦理手續程式複雜而半途而廢。例如辦理返鄉農民工證需要4個單位蓋章,程式繁瑣,讓辦事人員多次跑,來回跑。

3、有些執法單位缺乏對法律法規的宣傳,執法態度較差。

4、辦事難,三亂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地方未能從根本上轉變政府職能,擺正政府部門和企業的關係,努力營造適合群眾創業和企業發展的公共管理服務環境,還是採取管、卡、壓的做法。辦事難仍然是創業者面臨的問題,對於一些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來說更是如此。有些人說返鄉前受到熱情對待,辦廠時也有人服務,但是企業一旦落地,再想找政府部門辦事,解決問題就十分困難。根據對返鄉創業者反應,認為審批企業或立項難 政府部門亂收費、企業負擔重,開辦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手續複雜,程式繁多,輾轉多個部門,差不多是環環收費。一些部門甚至去企業吃、拿、要。三亂現象時有發生。農民工返鄉創業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規模較小,結構單一,產品科技含量低,加上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多數投資只有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一些政府部門的違規行為無疑加重了創業者的經濟負擔。

(三)資金不足,融資渠道不暢。

調查表明,近八成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發展得不到金融機構的支援。農民工返鄉創業開業時主要靠自有資金,把打工中積累的有限資金集中用於租地建廠和裝置投資,開業後缺少流動資金的情況比較突出。資金不足基本是依靠民間借貸,到銀行貸款的不多。部分企業產品有市場,因融資難,無力擴大規模。90%的返鄉創業者反映資金不足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造成返鄉創業融資難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農村資金返流城市,供給農戶和中小企業的資金短缺。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的供給渠道主要是農村信用社一家。二是貸款利息高。一些地方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月息為 9.1釐,加上貸款申請過程發生的交際費用,月息實際超過1分,年利息超過12%。三是缺乏信用貸款,只有抵押貸款。初創企業抵押物缺乏。同時,小企業的裝置不能抵押,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不能抵押;抵押折扣高,對抵押資產的評估只能達到資產價值的60%左右,再折半放貸;農業企業的資產流動性差,不能抵押,土地不能抵押,貸款更加困難。四是信貸擔保體系發育遲緩,擔保機制難以適應。一方面是縣的富民擔保公司、就業局的小額貸款擔保機構發揮作用不好;另一方面是忽視對中小企業、農民工返鄉創業信用制度的建設。五是政策性貸款和財政扶持貸款極少。比如農行、農發行對返鄉農民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創業,支援基本沒有。

(四)缺乏科學合理的產業發展規劃和企業佈局。

縣內缺乏科學合理產業發展規劃和企業發展佈局,沒有明確主導的發展目標,各自為陣。一是沒有依據市場需求和突出我縣產業特色,規劃佈局產業發展;二是憑經驗跟著感覺走,搞重複建設,以致企業規模小,產業鏈條短,企業經營管理不規範,往往是產業搞起來之日就是敗下去之時,這在種植業養殖業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五)基礎設施不完善,制約發展。

一是政策因素用地難。由於城鎮建設造成土地緊張,返鄉農民創業用地審批困難,土地供應難以滿足企業開辦和發展所需,特別體現在一城三區範圍內。二是土地流轉過程中問題多。返鄉創業人員中大多數從事種養殖業,需要大量土地進行規模種植,但在土地流轉方面沒有相關參考辦法,大多數農民不願流轉土地,也存在因土地流轉價格不確定而造成合同難以簽訂情況。三是水、電、路等設施不通暢。發展種養業的一般都在較為偏僻的地方,自然條件很豐富,但普遍存在水資源匱乏、電力和通訊設施差、交通設施跟不上的問題,直接導致生產成本高,產品交易週期拉長等問題,降低了利潤空間和市場競爭力。

(六)返鄉創業者綜合素質不高,創業培訓工作力度不夠。

一是創業者缺乏相關的創業知識。返鄉農民工大多數有創業意向,創業衝動,雖然在外出務工時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與經驗,但在工商、稅務、金融、科技、管理、勞動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欠缺,市場分析能力、組織經營管理能力不強,缺乏自主研發、技術創新意識,難於適應市場、駕馭市場,造成在創業道路上困難重重。二是創業培訓覆蓋不廣,缺乏針對性。雖然有關部門採取各種形式組織開展了創業培訓,但存在短期培訓的多,長期培訓的少;培訓內容趨同的多,有特色針對性強的少;培訓初級人才的多,培訓高技能複合型人才的少;培訓以完成考核目標任務的多,注重實效的少。

(七)缺乏對創業就業優秀人才的激勵機制。

調研發現很多農民工,他們靠流轉土地,大規模搞種養殖業和其他加工業,他們解決就業,創造稅收,有些一個小微企業同時從事好幾樣產業發展,其創業很艱辛,意義非常之大,但是少有人去關注過他們,更多的卻是一些服務部門打著服務的旗號去收這要那。黨委政府缺乏對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和表彰激勵。

三、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的建議

(一)加強領導,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把返鄉創業工作作為一項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列入重要日程,引起各級各部門領導高度重視,切實制定返鄉創業專題規劃,專項推進返鄉創業工作,細化工作任務。二是建立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一年度至少召開兩次會議,重點研究協調返鄉農民創業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三是組建專門返鄉農民工創業機構,落實人員編制、經費、辦公場所等。指導農民工創業就業,對返鄉農民工選擇的行業進行科學規劃和引導,減少創業的盲目性。四是加強政策宣傳,開展資訊延伸。在重點村建設資訊公開欄,在縣有線電視臺開闢用工資訊專欄,結合六五普法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同時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和勞動保障平臺資訊網路及相關設施建設,鼓勵、支援中介組織參與到促進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中來。五是繼續運用好523農民工節這張品牌,擴大影響力,積極宣傳和做好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工作。

(二)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確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接地氣。

一是強化政府部門效能建設,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式。完善真正的一站式服務,全部審批部門入駐政務大廳,並對各項審批事項和手續辦理流程進行公示,切實解決關卡多、辦事難等問題。二是建立健全監測網路。加大對農民工返鄉情況的長期跟蹤監測,瞭解其所需所想所求,協助返鄉農民創業專案申報及評估認證申請,開展經常性的返鄉創業專案的跟蹤調查,及時掌握專案進展情況,並及時傳輸相關資訊至縣有關部門。同時,根據企業發展需要組織好農村富餘勞動就地轉移和輸出。三是要改進服務方式與手段,要抓好鄉鎮與縣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網路連線與暢通,實現資源共享,發揮效應。對有資金積累、有市場資訊、有管理經驗、有創業就業需求的`返鄉農民工實行特別的聯絡與服務,為他們創業就業提供方便。四是加強問責和公眾監督。針對群眾反映辦事效率慢、服務態度差、亂收費等現象要嚴肅處理。

(三)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資金支援。

一是加大信貸支援力度,改進資信評估制度,要進一步擴大返鄉農民工創業貸款貼息範圍和金額。特別加大對發展中企業的資金扶持。二是設立創業基金,由縣級財政拿出一定數額的資金,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發展。創業基金由財政部門管理,經貿局、市場監管局、工商聯、民企配合工作,鼓勵創業成功人自願加入創業基金。三是進一步完善貸款風險管理制度,繼續支援信用聯社採用的信用證制度、完善農戶聯保貸款制度、加強縣富民擔保公司支農貸款擔保力度,金融機構出臺相應便民措施,使國家出臺的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信貸政策措施惠及返鄉創業者,解決返鄉農民工創業資金所需。四是落實好扶持微型企業發展三個十五萬政策,養殖補貼、小額貼息等優惠政策及時兌現,鼓勵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落實好黔微貸微型企業貸款專案,櫃員信貸通貸款專案,由政府出資給我縣微型企業提供1-2年會計記賬服務,建立企業信用,誠信貸款。五是發揮青年創業協會與兩家銀行簽訂的保證金貸款協議的作用,幫助一定數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六是根據國家鼓勵民間資本合法運作的相關規定,制訂相關啟用民間資本的具體辦法,推動民間資本合法運作,釋放出民間資本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巨大潛力。

(四)大力發展市場主體,合理規劃產業佈局。

一是認真落實商事制度改革,推行註冊資金認繳制,實行先照後證改革,簡化經營住所登記條件,著力推進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工作。釋放改革紅利,大力發展市場主體,實現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快速增長。二是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強化企業自身制度建設,合理規劃。鼓勵成立股份制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合夥企業等,讓企業做大做強。三是通過打破行業區域界限、優先安排用地用電用水、獎補貼息、稅收優惠、優質服務等措施,因地制宜引進、扶持、壯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推進龍頭企業叢集化發展,發揮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集聚效應,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

(五)完善創業基礎平臺,為返鄉農民工創業創造良好環境。

一是繼續完善小城鎮、工業園區、各類果業、養殖業基地以及商品流通等公共設施建設,建議在工業園區建立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園,集中建立簡易廠房,可通過廉價租賃或限期免費使用等方式提供給初期創業者,以此解決土地徵用和環境評估等問題。二是鼓勵多種產業共同發展。鼓勵發展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例如結合大資料黔北呼叫中心落地我縣,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充分利用好我縣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富有特色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業或觀光農業;與時俱進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人才、資訊、技術、就業諮詢等新興服務業。結合小城鎮和城市社群建設,加快發展家政、維修、護理等社群服務業。三是完善土地使用制度和措施,將返鄉農民工創業用地納入城鄉發展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建議制定適合我縣的土地流轉管理辦法,切實解決土地流轉問題。四是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應儘量協調解決企業反映的道路、用水、用電等問題。

(六)優化培訓資源,提高培訓實效。

要優化整合培訓資源,統籌培訓的資金、物力、師資等,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充分運用SYB、雨露計劃、陽光工程、職工素質提升等培訓平臺,建立職業中學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培訓基地,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學習。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一方面聘請高校或科研單位的專家教授定期不定期地對創業者開展專題講座和企業管理諮詢診斷,現場答疑解惑。另一方面組織返鄉創業農民工到先進地區的成功企業參觀學習、委託鍛鍊等形式進行技能、法規、管理等知識培訓,提高其經濟管理水平和創業能力。

(七)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發創業熱情。

一是政治關心。對返鄉創業就業中的優秀者,在安排兩代表一委員給予傾斜。二是精神鼓勵。每年定期表彰返鄉創業典型,在榮譽上給予更多機會。如勞模評選、巾幗創業之星、最美創業女性等等,召開創業典型宣講會。三是經濟激勵。對返鄉農民工創辦並安置農村勞動力達20人以上的企業,由縣級財政一次性給予1000050000元的專項扶持資金獎勵,對優秀勞動者和促進農民工返鄉就業的先進個人一次性給予500010000元的獎勵。四是協作發展。充分發揮創業協會、促經會等平臺作用,鼓勵成立合法化的社會團體,促進返鄉創業人員與協會的溝通交流,實現資源共享,抱團發展。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5

xx工商局根據自身職能和xx實際,為高效畢業生、失業人員、返鄉農名工、軍隊復退原籍和轉業人員創業提供一系列優質服務。

一是做好註冊登記准入工作,搭建創業平臺。採取“非禁即準”的理念,在經營專案和內容上,只要現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禁止的,即可經營,放寬准入。在設立、變更登記時認真落實“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簡化手續,提供優質服務,實行“一條龍”服務,“一站式”到位,對引資,帶資返鄉創業者制定專人負責登記,資料齊全,符合條件的,隨到隨辦,對企業主有特殊原因申請特急辦理的',實行延時服務,最大程度滿足企業需求;對重大專案登記實行提前介入提供預約服務、上門服務、跟蹤服務,降低企業設立成本,力求讓返鄉創業者享受到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從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20日,共扶持、培育新開業登記的個體工商戶349戶,企業(包括公司)18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戶,共帶動就業592人。

二是延伸服務內容,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向創業者開展法律知識講座,手把手完善資料,建立制度,規範經營行為。引導創業者樹立合同意識,規範合同的訂立和履行,避免在經濟活動中產生糾紛。涉農合同開展訂單農業。為種、養殖、加工經營戶申請商標註冊開闢綠色通道,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樹立品牌意識。

三是建立回訪制度,實行跟蹤服務。根據創業者和企業的特殊性,實行一幫一跟蹤服務,指派聯絡員每月至少對創業者走訪一次,並做好痕跡記錄,及時瞭解掌握創業者的生產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想方設法加以解決,為企業排憂解難。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6

就業和創業問題是高職學生在校內最關心的話題,是學生成才成長的重要標誌,也是高職校非常重視的問題。為掌握高職學生就業和創業情況,促進高職學生進一步就業和創業,明確高職校的辦學方向,提高辦學能力。就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採用走訪、開座談會、與學生溝通交流、看資料等方式進行。現將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的專題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的基本情況

高職學生的就業創業狀況基本令人滿意,大部分學生找到了工作,基本能夠適應工作崗位要求,具有工作責任性,做到愛崗敬業,能夠融進企業,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才華和力量。在選擇就業創業上,心態比較成熟,有明確的定位。大部分同學對目前的就業形勢嚴峻的事實有清醒的認識,能夠接受就業形勢嚴峻的事實,理性地選擇就業創業。但在畢業後選擇發展城市或區域上,大部分學生避開了就業競爭激烈的北京和上海,而願意選擇去沿海發達城市工作。但選擇一般城市或回家鄉發展的比較少,選擇去西部的更少,說明多數學生仍然只是看到了大城市的巨大誘惑力和比較多的發展機會,而沒有看到生活在大城市的巨大壓力和高昂的生活成本,相比來講,中小城市在這些方面往往更有優勢,而很多學生卻對此視而不見。選擇去西部地區的更少,說明“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意識還沒有被學生所接受,學生的艱苦意識和奉獻意識還有待加強。

二、高職學生就業創業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高職學生目前的就業創業狀況基本令人滿意,但也存在著突出問題,需要引起有關部門與全社會的重視,拿出切實辦法與措施予以解決。

1、成才意識強,但規劃模糊

大多數學生認為學業成功的要求是能夠有自己開創的事業,許多學生有創業打算,小部分學生已經開始在校園內嘗試創業。但是想開創自己的事業,有成才準備的學生當中,只有少數人能描述自己的成才目標,這表明學生對於成才的概念和行動的規劃比較模糊,感覺成才是一件十分遠大的事情。

2、認識到位,但行動軟弱

對於成才的認識,一部分人認為是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另一部分人人認為是出人頭地,有較高的職位、有較好的收入,也有人認為成才就是無論順境、逆境,一如既往地認真工作。大多數學生在成才認識到位的情況下,但行動軟弱。沒有勤奮努力、積極行動去實現自己的成才願望。

3、問題突出,但解決乏力

高職學生的就業問題比較突出,具體表現在高職畢業生和就業崗位之間存在著“無職可就”,“有職不就”和“有職難就”的矛盾,這種“找活難”和“找人難”的現象,一方面反映了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錯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高職畢業生存在著職業特徵不明、就業觀念落後和自我定位不準的缺點。對高職學生存在的就業突出問題,目前解決辦法與措施還不多,需引起各有關方面領導的足夠重視。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

高職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形成原因比較複雜,既有來自高職學生自身和家庭的原因,也有來自高職校和整個社會的原因。

1、學生自身的原因

部分高職學生第一個自身原因是能力發展不全面,綜合素質不高。高職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低收入家庭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基礎較差,造成綜合素質特別是人文素質不高,與現實要求存在著較大的矛盾。第二個自身原因是部分高職學生的就業心態較消極。他們認為自己文憑不如人家,經驗和技術不如人家。對當今嚴峻的就業形勢缺乏清醒的認識,擇業的期望值過高,認為只有搞管理,拿高薪,留在城市就業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有些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不願到基層,邊遠地區及經濟欠發達地區就業,在生產一線幹不了幾天就呆不下去而走人。

2、學校的原因

部分高職校的教學硬體特別是實習實訓場地不達標,以就業為導向和工學結合的教學原則落實不到位,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能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教學上不是以“能力”為中心而是以“課程”為中心,教學內容專業設定與現實需要脫節,特色專業和特色課程建設落後,人才培養口徑較窄,存在著單純的“技術勞動者”而不是全面的“文化技術者”的培養傾向。

3、社會的原因

目前社會上就業法律不完善,就業市場不規範,社會所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存在著供大於求的矛盾,用人單位存在用人誤區如學歷歧視、性別歧視、生源地歧視和過分注重工作經驗等都是造成高職學生的就業問題的社會原因。總起來說,高職學生的就業不容樂觀,就業環境比較狹窄,這種情況短時期內難以根本改觀,作為高職校和高職學生要有充分的思想心理準備。

四、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1、抓好就業形勢與政策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高職校要積極開展對高職學生的就業形勢與政策教育,使學生在認清和掌握政策的基礎上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並採取理性的就業行動。一是要使學生明確供大於求是我國近段時間的就業趨勢,就業難問題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使學生在認識就業形勢的基礎上走出就業誤區。二是要使學生樹立適應新形式的就業觀。通過教育使他們認識到去高薪單位、大城市和外資企業就業不是唯一的就業出路,積極引導學生面向需求量大的中小型企業就業,面向基層就業,特別是要鼓勵學生到農村就業,服務“三農”事業。事實證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大量的實用型和技術型管理型人才,高職學生有百分之七八十來自農村,他們熟悉農村的情況,學生到農村就業和創業肯定是大有可為的。要使學生樹立先就業再擇業,自主就業,多渠道就業,多層次就業和跨行業就業的正確就業觀,幫助學生努力克服盲目擇業和定位模糊的就業傾向,引導學生根據社會現實的需要來不斷修正自己的擇業期望值,使其能從“我想幹什麼”的就業觀向“我能幹什麼”的就業觀轉變。

2、開好專業課程,滿足高職學生目標崗位的技能要求

高職學生對於自己的專業認同度較高,但對於本專業的課程設定認同度較低,有近半數的學生認為自己現在所學的專業課程不能滿足目標崗位的'技能要求,他們呼籲學校更多地給予他們實習實踐的機會。這說明高職校的專業設定是合理的,能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動而適時調整,但是具體到專業課程的設定等細節問題上時,則又往往呈現出滯後性的特點。技能訓練缺乏,所培養的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已經成為高職校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要讓學校老師走出去,進入企業第一線瞭解企業的現狀,找準企業對人才素質要求的側重點,以此指導學校的專業課程設定。同時應通過校企合作組建實習基地、校辦企業、畢業生頂崗實習等多種途徑,為在校學生拓寬實習實訓渠道,練得一手過硬的動手能力。

3、參加社會實踐鍛鍊,提高學生工作業務能力

社會實踐是高職學生成為受人歡迎的應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徑,對於他們瞭解社會、瞭解國情、增長才幹、奉獻社會、鍛鍊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職校要通過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經常鼓勵教師、學生走出去、沉下去,參加社會調查、企業實踐、志願服務、公益活動、科技見習、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團委、學生會組織學生開展寒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鼓勵他們到革命根據地和邊遠貧困地區、重點企業參觀考察,感受民生民情,提高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做人做事,提高學生工作業務能力,深化對專業學習的理解和準確學習新知識的緊迫感、投入市場競爭的危機感。

4、抓好就業心理指導,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

高職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心理現象主要有挫折心理,從眾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賴心理和急於求成心理,其中挫折心理對高職生的就業影響極大。這些心理問題綜合起來表現為學生的就業焦慮,它使學生常處於緊張和不安的心態中,對學生的身心影響極大,是產生就業問題的心理因素。學校應針對學生的就業焦慮心理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使學生對就業既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又能準確把握機會;既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又能客觀地分析現實,引導學生對自己準確定位,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

5、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指導學生做好具體的就業準備

為使高職學生畢業後順利就業並迅速熟悉工作,學校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要對學生進行與其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教育,使學生懂得自己今後將要從事的職業理念行為規範,行業要求和道德準則。引導學生以一個準職業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並通過講座、觀摩、社會調查、實習實訓和職業素質拓展訓練等方式來培養學生鮮明的企業意識、工人意識、崗位意識並促使其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同時要借鑑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和考核模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如職業溝通能力和職業創新能力等。二是以創新的精神來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設計。高職校的職業規劃指導要從傳統的靜態型向現代的動態型轉變,從學生入學開始就開始此項工作並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調整。學校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市場,瞭解行情,走進企業熟悉職業特徵和自已未來的就業方向,引導學生結合社會發展和自身發展來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三要指導學生精心準備好求職材料。求職資料是通向面試的“護照”,學校要教育學生秉承誠信的原則來做好求職材料,在突出個人特色和充分展現自己的優勢的基礎上體現針對性和美觀性。面試是就業的必備環節,學校要教育學生注意面試的禮節、語言與服飾,教會學生順應招聘人員的思路和心理回答問題的技巧,特別要將“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貫穿於面試技巧的教育過程。

6、提高服務水平,促進高職學生就業創業

要做好高職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援。高職學生的就業機制有待改革,政府的就業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要建立靈活的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性規定。政府部門要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事業單位聘用高職學生,要為高職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便利條件和相應服務。對企業跨地區聘用的高職學生,省會及省會以下城市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人才政策,取消落戶限制。同時切實完善有關人才及勞動法規,維護高職學生的就業權利和合法權益。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7

關於推進全民創業 擴大就業 調 研 報 告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民生之源,近幾年來,上饒縣深入貫徹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把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來抓,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帶動就業活動,有力推進了就業再就業工作。

一、國家、省關於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的相關政策措施

1、再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減免4種稅。對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在規定限額內依次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並按省有關規定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期限最長不超過三年。

2、對符合申請條件人員提供小額貸款。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復員轉業退役軍人、留學回國人員以及進城創業且進行了就業登記的農村勞動者,從事個體經營自籌資金不足、符合申請條件的,為其提供小額貸款擔保。

3、在孵化基地創業人員可減免相關費用。新辦貿易市場的經營攤位,應安排一定比例租賃給下崗失業人員,並可安排相對集中的生產經營場所建設孵化基地。對在創業孵化基地創業的,自創辦之日起,一年內減半繳納房租費和水電費,三年內免繳物管費、衛生費、治安費。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通過技能鑑定、生活確有困難的,給予一次性職業技能鑑定補貼。

4、企業安置再就業人員減免4種稅。對商貿企業、服務型企業、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群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新增加的崗位,當年新招用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實際招用人數,在相應期限內定額依次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5、失業人員創業可領取失業保險金。在保證失業保險金足夠支付,並統籌考慮地方財政就業再就業資金安排的前提下,經批准,可將失業保險金用於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人員的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對一定期限內不裁員或極少裁員的參保單位,可給予職工轉崗轉業培訓補貼。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失業人員,從事自主創業和合夥就業的,憑有效證明,可一次性領取失業保險金。6、為有創業意向的相關人員提供免費的創業培訓。為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復員轉業退役軍人、留學回國人員以及進城創業且進行了就業登記的農村勞動者,提供免費的創業培訓。

二、上饒縣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基本態勢

截至20__年10月底,上饒縣有個體工商戶11113戶,註冊私營企業1563戶,提供工作崗位78459個,其中20__年新增個體工商戶2624戶,私營企業207家,新增就業崗位2106個。近三年,上饒縣共舉辦免費創業培訓29期,培訓867人。累計發放小額貸款5893萬元,600餘人通過創業扶持成功創業,間接帶動2500餘人就業。全民創業的良好發展狀況,直接對上饒縣財政稅收、城鎮就業、農民增收、區域經濟活力的增長,具有直接的拉動效應,貢獻不斷增加。

三、上饒縣全民創業、促進就業存在的困難及問題客觀分析

當前上饒縣全民創業工作形勢,總體上呈現出了全民參與、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1、創業氛圍不夠濃厚。目前,上饒縣全民創業工作仍存在“三多三少”的不良現象,即:打工的人數多,自主創業的人數少;小打小鬧的人數多,邁大步創大業的人數少;等待觀望的人數多,投身創業的人數少。群眾“守家戀鄉、安於現狀,小富即安、不富圖安”的思想依然存在,全縣城鄉群眾普遍存在“怕”的心態、“難”的情緒和“守”的觀念。

2、創業佈局不盡合理。從目前上饒縣全民創業工作情況來看,鄉與鄉之間、村與村之間進展不平衡,城區和城郊的民眾創業的慾望強烈、勢頭良好,而一些貧困鄉村的群眾的創業意識普遍不強。民眾創業多數集中在城郊結合部和具有傳統產業特色、企業集聚比較明顯的.地方,其它多數鄉村比較冷清,民眾創業仍處在“零星”起步階段。3、創業層次普遍偏低。普遍存在“三多三少二低”的現象,即傳統普通型產業多,新興高附加值產業少;為生活服務的行業多,為生產服務的行業少;家庭作坊式經營的多,規模集約化經營的少;全民創業的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程度低,從事產品加工、中介服務、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小企業比重偏低。4、服務機制不完善。上饒縣全民創業仍然以民眾自發創業為主,組織化程度不高。各部門普遍重視建設大專案、大企業,對中、小創業者發展支援不夠,特別是雙管單位受條條框框管理,普遍對中小企業檢查多、引導少,罰款懲處多、批評教育少,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援。同時,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常因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制不健全等因素,導致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貸款難,發展緩慢。四、對推進上饒縣全民創業、促進就業的幾點建議

1、開展創業宣傳,進一步濃厚創業氛圍。由宣傳部門牽頭,把各地創業者的典型事蹟製成圖片資料、音像製品等到全縣各地巡迴展覽、播放,在全社會營造“創業者最光榮、納稅人最光榮”的輿論氛圍。廣泛開展創業宣傳教育活動,在企業開展“艱苦創業、誠信創業”活動,在機關開展“支援創業、服務創業”活動,在科技界開展“科技創業、人才創業”活動,在城鄉群眾中開展“創業有功、致富光榮”活動。對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提供就業崗位多、稅收貢獻大的企業,在經濟上予以重獎;對政治素質高、道德品質好、社會貢獻大的創業人士,吸納進入人大、政協組織,發揮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積極作用。

2、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創新創業機制。沒有機制的創新,就不可能形成全民創業的內在機制。推動全民創業,一定要消除影響創業的機制性障礙,激發人們創業的潛能和激情。一是改革政府執行機制。轉變行政管理職能,推動政府行政管理職能從注重事前審批向注重事後監督轉變,從注重行業管理向注重社會服務轉變,從注重行政處罰向注重依法保護轉變,從注重行政命令向注重契約整合轉變。二是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一方面,公平對待市場主體,對創業者在政策上、待遇上平等對待,一視同仁,給予每一個社會投資者、每一個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機會,為全民創業搭建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市場體系,通過規範發展資本、產權、土地、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形成公平競爭、統一開放、規範有序的市場體系。三是創新發展機制。在全民創業上加快形成“五放一降一加”的發展機制。“五放”就是在國家產業政策範圍內放寬政策、放開領域、放低門檻、放膽實踐、放手發展,為群眾創業提供一個較為自由的市場空間;“一降”即降低創業成本,取消不合理收費,規範稅費徵收行為,凡是必須收費的專案,儘量按下限收取,切實降低過重的稅賦,降低過高的創業成本;“一加”就是政府在創業獎勵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並通過設立創業發展基金,用於扶持和獎勵成長性強、帶動性強的創業龍頭企業。讓創業者切實感受到在上饒縣投資創業具有投資空間大、經營成本低、回報效率高的優勢。

3、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全民創業的實踐表明,在硬環境日益完善的情況下,軟環境的好壞往往會影響全民創業的成敗。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國方略的關鍵和核心,也是從根本上創優發展環境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徑。一是增強行政權力執行的透明度。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增加重大決策和辦事程式的透明度,特別是要把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政處罰、行政收費等事項的法律法規依據、辦理條件、程式及辦事結果等依法向社會公開,杜絕暗箱操作。二是規範行政執法行為。通過大力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行政執法協調機制、健全行政執法經費財政保障機制等途徑,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做到“三多三不”、“三寧可三不能”,即“多服務不干預,多幫忙不添亂,多指路不設障”,“寧可不指導、也不能亂檢查,寧可再規範、也不能亂罰款,寧可少收入、也不能亂收費”,著力解決好亂執法、趨利執法、多頭執法等問題。三是嚴格依法依規辦事,但又不能死摳法律法規條文機械執法。在不違反法律目的、原則和精神的前提下,行政執法機關應當按照合理行政和高效便民的要求,結合實際採取靈活的措施執行法律法規。

4、健全服務體系,狠抓創業政策的落實。健全的服務體系是全民創業良性發展的有效支撐。應該積極研究建立面向創業者及中小企業的創業服務體系,向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創業指導、市場資訊、技術開發和推廣、融資、經營管理及創業專案推介、洽談等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

5、打破瓶頸制約,切實化解創業難題。一是推動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中心,並完善擔保中心的運作機制,簡化擔保貸款手續和程式,真正發揮好擔保中心的作用。二是把創業培訓和小額信貸有機結合起來,對參加了創業培訓、有具體創業專案並編制了創業計劃書的,優先給予小額信貸支援。三是圍繞專案開發,採取社會籌資的方式,推出一些收益較好的專案,組建專案責任公司,吸引創業投資。四是設立創業風險基金,由政府投入一部分資金,市場化籌集一部分資金,建立基金會,再由基金會對申請款項的創業專案進行梳理和評審,對那些技術含量較高、前景看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專案,遵循風險投資的原則,對其進行投資。

6、儘快完善創業政策。出臺細緻明確的政策,落實好國家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各項政策。在市場準入、企業設立、貸款、投融資等方面給予民營經濟等一切創業主體以最大的自由度。同時,圍繞推動全民創業,加快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結合實際,在市場準入、融資扶持、人才扶持、技術扶持和服務體系扶持等方面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並真正落到實處。加強對創業的產業政策引導,支援科技型、配套型、勞動密集型、資源綜合利用型、農副產品深加工型、出口創匯型以及城鎮社群服務型、商貿物流型等小企業的發展。

7、拓寬創業融資渠道。加大對中小型創業企業的資金扶持,要重點向初創業企業和創業服務機構傾斜。加強銀企對接,建立信用評級、業務流程、風險控制工作機制,每年拿出一部分信貸資金,扶持全民創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可以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採取政府資金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建立小企業創業基金或創業投資基金,為創業者提供風險投資。推動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建設,鼓勵擴大對新創辦小企業發放小額貸款的範圍,採取靈活多樣的貸款方式,解決創業啟動資本問題。促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幫助初創企業增強信用意識,樹立誠信觀念,擴大信用徵集、評價範圍。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創新擔保方式,擴大融資擔保規模,為創業和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8、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健全服務功能齊全、服務品種多樣、服務方式規範、服務效果明顯的創業服務體系。通過創業指導和創業輔導,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資訊、創業諮詢、創業培訓、創業策劃以及財稅、法律、勞保、外貿等代理服務。加快整合社會資源,發揮社會中介服務組織的作用,構築支援創業的服務平臺,為創業者和創業企業提供政策、管理、技術、融資、市場、人才等方面的服務。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8

返鄉女工就業創業狀況調研報告縣是一個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共有人口97。6萬人。全縣共有農業人口82。3萬人,農村勞動力46。3萬人。XX年,全縣外出農民工達19。8萬人。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去年年底以來,我縣大量農民工陸續返鄉。XX年4月,**縣婦聯全體幹部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走訪和座談等形式,對近年返鄉女農民工就業創業情況進行了調研,共發放調查問卷800份,走訪了5個相關單位和8個典型鄉鎮的20個村,召開座談會10次,調查物件達540人,瞭解了我縣返鄉女農民工的就業創業的基本情況,現將情況綜合如下:

一、 返鄉女農民工就業創業現狀:

(一)、返鄉農民的基本情況:

截至XX年3月底,**縣累計返鄉農民工8。9萬人(其中女性佔40%),佔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總數(19.8萬人)的44.9%,其中,其中珠三角地區就返鄉6。6萬人,長三角返鄉0。8萬人,其他地區返鄉1。5萬人。從地域分佈來看,返鄉農民工以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為主,達7。4萬人,佔返鄉總數的83%;從年齡結構來看,16—30歲以下民工返鄉5。86萬人,佔總數的65。8%,30一50歲以上民工返鄉3。04萬人佔34。2%,產業熟練工人、企業老員工返鄉比例比較低。

(二)、女農民工返鄉的主要原因:

在我們調查的返鄉女性反映的情況來看,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金融危機的影響。沿海企業受到嚴重衝擊,有的企業甚至倒閉。有的農民工無法找到工作,有的農民工工資普遍降低,勉強能夠維持個人生活,不如回家發展產業計劃。二是解決留守在家孩子的教育問題。以前夫妻雙方在外務工,把年幼的孩子交給年邁的老人照看,造成了這些留守孩子心理上的陰影、人格上的不健全和學習上的欠缺,在社會、家庭和子女的強烈要求之下,很多返鄉的女性留了下來照顧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三)、返鄉後的就業情況:

我縣各級各單位採取積極措施促進返鄉人員再就業,通過加強資訊服務“找崗”、加強區域合作“保崗”、推進新型工業化“增崗”等形式不斷強化職業培訓、鼓勵返鄉創業,解決了大部分返鄉農民工的就業問題。我縣將多家教育培訓機構進行整合,構建了一箇中心(縣就業培訓中心)、一所職校(縣職業中專)、一支團隊(全縣7家定點社會培訓學校)的`“1+1+1”縣級職業培訓網路,形成了集電腦操作、基礎英語、車鉗電焊、電子應用、駕駛汽修等多項職業技能於一體的就業培訓體系。今年來,通過職業培訓網路,已累計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513人,開展陽光工程培訓400多人,較大地提高了部分返鄉農民工的就業能力。截至XX年4月底,全縣返鄉的8。9萬農民工中,已有7。4萬人再次外出務工(其中實現省外務工5。1萬人,省內務工2。3萬人),部分留鄉創業、和就地4轉移就業,部分仍在觀望。

(四)、返鄉女農民工的創業現狀:

返鄉女性積極自主創業:在我們調查過程中發現,返鄉女性在家留守責任田和責任山務農的只佔到10%,90%的女性回家後用自己在外打工積攢的儲蓄作為原始基金髮展自己的創業計劃。XX年,車湖垸鄉高湖村1組的覃曉芳前幾年和丈夫在外開餐館積攢的19萬元,作為創業基金,在孃家青林鄉開辦了大型養雞場,年出產3300羽蛋雞,現在已基本實現盈利;該鄉長堰村的41歲的覃清香XX年前隨丈夫在一家電池廠打工,為照顧臨近大學聯考的孩子學習,回鄉投資12萬元辦起了生豬養殖場,年出欄100頭生豬,9頭母豬。鍾家鋪鄉林場村36歲的徐紅群,XX年冰災市和老公回家,在朋友的推薦下利用本地林木資源豐富的優勢,投資近50萬元辦起了環保木炭加工廠,銷路好,利潤豐厚。創業的基本要求帶動了她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近年來返鄉的多數女農民工已經接受了勞動部門、“陽光工程”等提供的技能培訓和專業知識的培訓,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術。在我們調查的540名物件中,40歲以下的女性100%接受了補貼的電腦、家政、烹飪等技能培訓專案;40歲以上的女性100%接受了畜牧、農業等部門組織的送科技下鄉的養殖等專業技能培訓;100%的女性希望接受政府組織的收費偏低的技能培訓。今年42歲的太平橋鄉九樁堉村的張一萍,養殖了80頭波爾山羊,一直以來她跟著飼料店的技術員學些技術,在實踐中摸索,縣畜牧局的技術員到他加上了一堂課後,她深有感觸地說:“真正掌握一門技術對養殖業是大有幫助啊!”

政府積極引導和扶持創業:年初縣委下發了《關於鼓勵全民創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將返鄉農民工創業納入全民創業扶持範圍,制定出臺了《**縣創業引導資金管理實行辦法》、《**縣創業實體聘用本縣從業人員補貼試行辦法》、《**縣創業小額擔保貸款試行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構建起了以小額貸款擔保為主,稅費減免為輔,社會保障為補充的農民工創業配套扶持政策體系。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各部門在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登記、資訊諮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援。特別是對有資金技術和創業意願的返鄉農民工,免費開展創業培訓,免費提供創業服務。沙坪鎮返鄉女農民宋智慧,今年2月在該鎮創辦牲豬養殖合作社,順利獲得了4萬元的小額貸款擔保;漳江鎮返鄉女性伍惠英在本鎮創辦惠源製衣廠,相關部門齊上陣,僅用時5天就將證照辦理、貸款申請、用地劃撥、稅務登記等手續全部辦理完畢,勞動部門還主動為其招滿了103名員工,這些激勵舉措極大的激發了返鄉農民工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熱情。目前,我縣返鄉農民工創業潮正在逐步升溫,現已相繼有819位返鄉民工創辦了經濟實體,實現了從“打工者”到“創業者”的轉變。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9

創業就業是婦女生存發展的基本經濟資源。新的歷史時期,婦聯組織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國婦女十大提出的要求,如何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積極有效地實施“婦女創業就業促進行動”,**縣婦聯的思考和做法是:

一、提高婦女素質,是促進創業就業的關鍵所在

強化科學文化素質。婦女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可以增強婦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參與平等競爭、獲得經濟資源、實現經濟利益的能力。要以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為抓手,為廣大婦女爭取更多的教育機會,提高她們的受教育程度。要大力開展女性素質工程,教育婦女把學習貫穿一生。通過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

提升思想道德素質。要在廣大女性中大力進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教育和“四自”精神的教育,引導婦女做“四自”的新女性。要從青少年女性開始培養、教育,不斷引導她們確立自我獨立的價值觀,增強個人在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能動性和獨立性,提高自我評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錘鍊業務技能素質。一是按需組訓。發揮鄉村女校和巾幗科技大講堂的.載體作用,採取以需帶訓、以訓強能的方式組織有就業意向的婦女重點培訓。二是以幫帶訓。大力實施科技專家進千村萬戶結對幫扶活動,切實幫助有創業需求的婦女普及知識、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堅持做到培訓內容豐富多彩,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培訓層次分門別類,努力使培訓成為婦女提升就業層次、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搭建服務平臺,是促進創業就業的有效途徑

理清思路,指導創業就業科學發展。要統籌推進城鄉之間、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把促進婦女創業就業與提高婦女素質結合起來,把幫助貧困婦女轉移就業與提高她們的發展能力結合起來,把提高婦女的生活質量與建設和諧家庭、和諧社群、和諧村鎮結合起來,促進婦女與經濟社會的同步發展。要以“巾幗城鄉牽手”、“巾幗創業行動”等作為服務婦女的有效載體,搭建特色鮮明、城鄉一體化的就業服務平臺。

培育品牌,提升創業就業工作質量。打造巾幗家政品牌,是婦聯服務婦女創業就業的新優勢。婦聯組織要探索現代家庭服務業的管理模式,加強企業管理和市場運作,並將家政文化貫穿到企業管理始終,著力打造巾幗家政服務品牌。

搭建平臺,促進創業就業全面發展。搭建好推介平臺。通過舉辦女性創業就業推介會,推助婦女以崗帶創。搭建好組織平臺。通過成立女企業家協會等組織,為創業婦女提供組織依託和交流溝通渠道。搭建好轉移平臺。通過一系列轉移基地,採取“跨地務工輸出一批,聚集產業吸納一批,鼓勵創業轉移一批”的舉措,向經濟發達地區轉移剩餘女勞力。

三、優化綜合環境,是促進創業就業的重要保障

注重源頭參與,營造創業就業政策環境。要積極推動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貫徹實施,積極參與《婦女權益保障法》的宣傳、貫徹和落實,積極配合就業保障情況的執法檢查和監督。要把推動婦女就業作為重要的工作任務,積極參與地方法規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在參與政府決策中發揮代表和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作用,為婦女創業就業營造環境、爭取資源、創造條件、提供服務。

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創業就業輿論環境。強化媒體宣傳。利用“三八”等有利時機,積極在報刊、電臺開設創業女性專欄,推出創業女性群英譜等婦女宣傳系列,全方位地展示創業女性的風采,掀起婦女創業就業熱潮。加大典型宣傳。通過舉辦“三八紅旗手”、“十佳女傑”等評選表彰活動,注重發現和樹立一批敢為人先、自主創業的女性創業典型,宣傳她們自強不息,大膽創業、勇闖市場的精神以及成功的創業經驗,帶動更多婦女實現創業就業。推廣經驗。及時總結交流婦女創業就業工作中的創新實踐和基本經驗,提高服務的實效性,擴大服務的覆蓋面,使婦聯創業就業工作在社會上產生更積極更廣泛的影響。

增進協調合作,營造創業就業社會環境。要充分發揮“雙學雙比”活動領導小組、“巾幗建功”活動領導小組以及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的作用,整合工作資源,在政策服務、資源支援、宣傳培訓等方面形成合力。要增強互動合作意識,藉助與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形成的良好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合作,爭取支援,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援婦女創業就業的良好環境。

深入調查研究,營造創業就業的工作環境。要更加註重調查研究,瞭解基層的需求和婦女的心聲,加快資訊的反饋和調研成果的轉化。要摸清婦女創業就業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實行動態服務,為政府部門制定傾斜性政策提供參考依據,為婦聯組織有效開展工作奠定基礎。要對婦女創業就業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婦女群體的新變化,及時作出科學分析和理論概括,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提出新的對策措施,指導工作有效開展。要適應婦女創業就業工作的發展需要,努力以品牌化、專案化、市場化、社會化的方式,創新服務手段,拓展服務領域。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0

為全面瞭解我縣近年來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情況,掌握我縣女性就業、創業狀況,有針對性地提出有利於女性就業創業的建議措施,促進我縣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日前,__縣婦聯深入縣人社局和部分鄉鎮,通過調查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我縣婦女就業創業狀況開展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我縣總人口39.77萬人,其中女性19.22萬人,佔總人口的48.3%;20xx年以來,縣婦聯絡統參與舉辦女性創業培訓班22期,指導幫助810人婦女實現了成功創業、二次創業;舉辦城鎮下崗女職工、待業女青年、女大中專畢業生創業就業技能培訓班24期,培訓學員1860多人,1300多名婦女實現了就業、再就業。

(一)加強宣傳引導力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要大力宣傳促進就業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宣傳婦女創業就業典型,及時引導廣大婦女轉變創業就業觀念,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引導婦女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建議各級黨委、政府制定與實施有利於婦女創業就業的經濟和社會政策,使我縣的婦女創業就業決策更具科學性、工作更具針對性。

(二)加強培訓引導力度,提升女性綜合素質。

建議有關部門,依託各級各類職業培訓機構,認真分析市場需求和不同層次女性創業就業的意願,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為農村女勞動力轉移和城鎮下崗失業女性提供就業技能培訓,緊密結合市場需求,根據婦女的文化層次、技能水平,不定期、分層次舉辦技能培訓班,幫助失業婦女儘快掌握一技之長。開辦女性創業培訓班。為女大學生、有創業意願的女性提供syb創業培訓班,學習創業所需的各類知識,增強創業意識和開拓精神。逐步建立政府主導、婦聯牽頭,社會參與、婦女受益的創業培訓格局。

(三)積極搭建服務平臺,拓寬創業就業渠道。

要統籌推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把促進婦女創業就業與提高婦女素質結合起來,把幫助貧困婦女轉移就業與提高她們的發展能力結合起來,把提高婦女的生活質量與建設和諧家庭、和諧社群結合起來,促進婦女與經濟社會的同步發展。婦聯組織要加強城鄉間婦女就業工作資訊的交流,通過專案合作和對口援助等方式,開展勞務協作、維權服務、資訊交流和成果共享,爭取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創業發展資訊,探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路子。同時收集、推介一批適合婦女創業的專案,積極主動地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絡,幫助失業婦女創業就業。

(四)加大政策傾斜力度,促進女性創業就業。

一是要通過簡化女性創業擔保貸款手續和程式、對符合貸款條件的女性創業人員,優先給予信貸支援、開闢女性創業信貸擔保綠色通道等形式給創業女性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二是通過設立女性創業發展基金、小額貸款利息補助等方式,給創業女性提供資金支援。三是通過加強銀企對接,建立女企業家融資懇談等機制,有方向、有目的地扶持女企業家做大做強。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1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以創業帶動就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重大方針,促進全民創業必將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目前就業創業已經成為青年最具體、最現實、最迫切的需求,特別是20xx年以來,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青年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團縣委近半年來深入全縣,開展了“青年創業、就業問題”專題調研。調研情況如下:

一、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1、新增勞動力和失業人員的增加,加大了青年就業、創業壓力。

在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過程中,產業結構調整、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致使行業性失業人員數量增加;煤礦改制重組、小企業破產勞動合同終止造成大量青年工人失業或待崗;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領域快速轉移。失業人員、城鎮新增勞動力、大中專畢業生、農村剩餘勞動力四方面相互交織,給本來就十分困難的青年就業和創業工作雪上加霜。

2、文化交流水平低、技能素質不高,影響青年創業和就業。

在農村外出務工的青年中,有一定職業技能特長的屬極少數,所謂的技術大多數是一些較為普通的木工、砌磚等,基本沒有技術含量高的人。在失業和待業青年中普遍存在著文化程度不高,勞動技能欠缺,適應能力不強,就業資訊不靈、就業創業能力偏低等現象,制約和影響著青年就業和創業的競爭力,進而增加了青年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區就業和自主創業的難度。

3、觀念陳舊落後影響青年就業、創業工作。

調查表明,在農村,一些青年由於戀鄉不願離開本土,有些家長對子女外出打工不放心。另外在職業的選擇上存在偏見,認為從事餐飲、賓館、家政等服務行業低人一等,有損形象,不願意從事服務行業工作。失業職工、待業青年受到計劃經濟就業觀念的影響,在就業、創業問題上存在依靠政府、企業的依賴性心理。一部分青年一心想找長期穩定的工作崗位,對臨時性、階段性、彈性就業不認可,一些青年對工作環境、福利待遇期望高,挑肥揀瘦,從而在就業過程中喪失良機。同時還存在創業意識不強,對自主創業缺乏自信等問題。

4、相關政策不到位、資金不足,使服務青年就業工作缺乏長效機制。

雖然團縣委和信用聯社、郵政銀行實施了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專案,但這一專案在運作過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不能滿足青年創業資金的需求。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⑴青年“貸款難”。主要原因是:

一是無物抵押。按照國家有關金融政策,金融機構發放貸款要求借款人提供抵、質押物擔保,而初創企業往往剛剛起步,大量資金用於企業的裝置購置、正常執行等方面,已經沒有可做抵押的財產,而企業用房一般是租用方式,不能作為抵押物進行貸款,用車等抵押物由於折舊等因素質押額極低。

二是無人擔保。在“無物抵押”和信用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青年企業貸款只能請人擔保,青年靠個人力量尋找且符合金融機構要求的擔保人比較少,即使找到了擔保人,常要繳納“好處費”,增加了青年企業的負擔。

⑵、金融機構“放貸難”。這是因為:

一是放貸成本高。青年企業貸款多數是小額貸款,面廣量大,分散性強。每一筆貸款,金融機構都必須進行前期信用調查、市場調查、用款監督、催促還款,信貸成本較高。

二是抵押物不便。金融機構不願接受青年創業者提供的諸如沒有房產證的房屋、小企業廠房設施、智慧財產權、私人用車等抵押品,而且即使接受了,抵押額度也很低。

三是初創企業風險大。初創企業的成果率很低,既有自然風險,也有市場風險,金融機構放貸面臨青年初創企業生產經營自然風險、市場風險、貸款戶信用風險等諸多風險因素,放貸謹慎。

二、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對策

1、政府促進,優化青年就業創業環境。

一是幫助青年更好地瞭解政策。可以將各級政府推出的一些諸如減免稅收、就業援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通過網站、公告等形式告知青年;

二是幫助青年更好地運用政策。通過舉辦創業形式分析會、報告會、政策講解課等形式,幫助青年理解政策、運用政策;

三是積極幫助青年爭取政策。針對青年就業創業政策的某些空白和缺位,聯合有關部門制定並出臺區域性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優化青年就業創業環境。

2、完善培訓體系,提升青年綜合素質。

一是針對思想觀念保守、創業意識不強的青年,通過舉辦創業論壇、創業講座、創業典型報告會等形式,引導青年轉變觀念,增強創業意識;

二是針對有創業意識、但缺乏創業能力的青年開展系統的創業素質和技能培訓,完善各級青年創業夜校的建設;

三是針對在創業過程中缺少經驗的青年,為其配備了創業導師,進行“一對一”創業輔導。

3、政府可以拿出閒置或空置物業作為“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基地”,扶持青年創業。

目前不少政府部門或鄉鎮手中擁有相當數量的物業,建議把部分閒置物業轉化成“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基地”,以無償或者低成本租金的方式提供給青年創辦企業,重點扶持青年進行高新技術、文化創業、生物醫藥等知識類、文化類、科技類行業創業。同時,以園區管理模式對“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基地”進行管理,將發達國家流行的國際化商務辦公中心的模式引進到“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共享的接待區、會議室、洽談室、培訓教室、茶水間等公共設施。為“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基地”配備法律顧問或會計助理幫助企業處理日常工作中的法律問題、資金問題、代理等各類問題。這一措施目的主要是可以降低青年創業成本,減少青年創業風險,“孵化”更多創業專案,激發起更多青年的創業決心。

4、財政支援,降低青年創業門檻。

緩解青年創業的資金“瓶頸”問題,建立“青年創業專項資金”,制定小額貸款“綠色通道”實施辦法,對於可行專案給予不同額度的貸款,推進小額信貸幫扶工作。要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青年大力發展有市場、有效益、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微型企業;幫助開拓市場,積極引導區內市場消費青年創業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房租和房屋裝修補貼,為在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器內租房的青年創業企業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積極爭取工商、稅務、衛生、城建等部門的支援,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免收行政事業性費用、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2

76.15%的畢業生選擇區內就業

近日,由內蒙古自治區自治區教育廳編撰的《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自治區高校本科、專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出爐,對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共有高校畢業生109474人,其中,博士畢業生115人,佔畢業生數的0.11%;碩士畢業生5095人,佔畢業生數的4.65%;本科畢業生54104人,佔畢業生數的49.42%;專科畢業生50160人,佔畢業生數的45.82%。

從就業情況看,截至20xx年9月1日,博士畢業生就業率63.48%,碩士畢業生就業率54.05%,本科畢業生就業率86.54%,專科畢業生就業率89.75%。

在20xx年的畢業生中,女生佔畢業生總人數的55.17%,男生佔44.83%。

從就業情況看,男生的總體就業率85.41%,女生的總體就業率87.34%,女生總就業率高於男生。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畢業生就業分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從畢業生就業地選擇上看,多選擇北方省市,並主要以區內就業為主,區內就業畢業生數72085人,佔就業數的76.15%。區內就業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區,佔區內就業數的58.27%,呼包鄂經濟帶對畢業生的吸納作用巨大。區外就業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魯地區,佔區外就業數的51.16%,北京市是畢業生出區就業的首選,而選擇到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省市就業的畢業生數較少。

在國家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內蒙古自治區20xx年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方式就業的研究生比例為零,本科生、專科生自主創業比例分別是0.17%、0.09%。與20xx年畢業生創業比例相比有所增加。說明內蒙古自治區畢業生自主創業意識在增強,但整體創業意識仍偏低,應繼續鼓勵畢業生創業,完善優惠政策和社會創業環境,同時繼續加強高校的'創業教育。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本、專科哪些專業的畢業生最搶手?本科就業率最高的是國小教育,專科就業率最高的是工商企業管理(企業財務方向)、汽車運用與維修,就業率均超過了92%。

哪些專業的畢業生最好就業呢?根據報告,本科的教育技術學、建築環境與裝置工程、音樂表演(空中乘務)、環境科學、動畫5個專業,專科的會計與統計核算、酒店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軟體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廣告設計與製作、數控技術等12個專業最好就業,就業率均超過95%。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3

“一別家鄉十數年,家鄉盛景在眼前。今日返鄉有一願,激情創業寫新篇。”這是XX縣李恆鎮外出務工人員繆繼高返鄉後寫的一首小詩。20xx年6月,在該縣李恆鎮工業集裡區,一個佔地面積10畝、10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這就是繆繼高返鄉後投資1500萬元興建的吉高汽車配件廠。像繆繼高這樣,近年來,XX市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逐年增多,創業帶動就業促進農民致富已成為XX市的新亮點,極大地推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一、“築巢引鳳”,返鄉創業得到大力鼓勵和扶持

本世紀初,XX市農村勞動力轉移成為各級黨委政府致富農民、富裕農村、為地方培養產業工人的重要舉措擺上議事日程,勞務輸出工作得到突飛猛進發展,到 20xx年,全市農村勞動力異地轉移人數達109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53%。20xx年以來,隨著全市全民創業戰略的大力實施,昔日的外出務工人員自帶資金、技術、專案、資訊、市場和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一批接一批地回到了家鄉,創辦企業、興建市場,湧現出一大批“創業之星”,返鄉創業成為潮流。至 20xx年末,全市鄉村勞動力214萬人,在外務工65萬人,返鄉創業1.37萬人,投入固定資產51.6億元,年產值540億元,上繳稅金21億元。

(一)強化政策扶持,返鄉創業激勵機制形成。XX市委、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檔案和配套措施,在市場準入、證照辦理、創業場地、信貸支援、用水用電、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創業培訓、子女就學等方面實施政策傾斜,給予獎勵和扶持,降低創業成本,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並促進其成功創業。XX縣青伊湖鎮農民武榮,20xx年12月返鄉後創立菁伊湖木業,20xx年4月投產,租用土地50畝,鎮政府按每畝200元給予土地租金補貼,20xx年企業貸款800萬元,上交稅收70餘萬元,政府以獎勵的形式,給予貸款補貼30萬元,鎮財政出資8萬元為企業無償架設了變壓器,縣財政還給予研發經費5萬元。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援下,該企業迅速發展壯大,20xx年產值已達8000萬元,帶動當地勞動力220人就業,人均月工資3300元。

(二)強化宣傳引導,返鄉創業輿論氛圍濃厚。各地採取外出慰問、回鄉懇談、信函聯絡、典型引導等多種方式,經常與外出務工人員敘鄉情、聯友情、增親情,介紹當地創業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同時,各新聞媒體、網路平臺、服務機構加大返鄉創業宣傳力度,通過典型引導、創業資訊釋出、創業政策宣傳等形式,營造深厚的返鄉創業輿論環境。20xx年春節期間,全市以“春風行動”為契機,開展了《致返鄉創業人員一封信》、創業成果展和創業成功人員巡迴演講等活動,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XX縣在所有鄉鎮懸掛、張貼、印製宣傳返鄉創業標語,在縣廣播電臺開設“全民創業書記談”、“創業富民大家談”、 “創業之路”等專欄,介紹返鄉創業經驗,交流返鄉創業體會。春節前夕,該縣專門組織人員到蘇南務工人員集裡地開展返鄉創業宣傳活動,釋出家鄉創業政策及資訊;XX縣組織返鄉創業成果展覽6場、創業宣傳活動10次,參與人數20餘萬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風行動”期間,全市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2101 人,帶動就業18673人。

(三)強化載體建設,返鄉創業服務質量提高。近年來,XX市不斷加強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市、縣(區)都建立了創業指導服務裡心、鄉鎮(街道)有創業服務所、村(社群)建立了創業服務站,切實為返鄉創業者提供“政策諮詢、創業培訓、專家指導、專案推介、融資服務、開業指導、小額貸款、全程跟蹤” 等多層次的指導與服務。全面實施“四證一體”“一站式”創業服務模式,實行“一窗受理,分別審批”制度,即申請人將所需材料交由政府服務裡心一個視窗後,由視窗人員負責向有關部門傳遞審批,再由視窗人員統一收集,申請人只需到這個視窗就可以拿齊所有創業所需的證照。切實加強創業能力培訓,不斷提高創業培訓成功率。20xx年,全市經過認定的創業定點培訓機構達16家,擁有創業培訓資質的教師75人,全年共開展返鄉創業培訓8166人次,培訓後創業成功率達到62%。XX縣每個鄉鎮都建立了5個以上創業現場教學點,一對一開展創業培訓。該縣還組建了40多人的創業講師團,定期送服務到村、到組、到農戶家門。

二、“百花盛開”,返鄉創業形式多樣各領風騷

(一)獨資式。據統計,XX市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後獨資創辦企業數量佔所有返鄉創業總量的75%以上,佔居返鄉創業大半江山。XX縣莊圩鄉女青年鄭紅梅,1983 年到上海服裝廠、織布廠等企業務工,20xx年5月,她回鄉後用掙來的15萬元投資辦起了自行車條帽廠,用工30多人,當年創產值10餘萬元,創社會效益 7萬元。在宿遷,像鄭紅梅這樣返鄉後靠自己的雙手獨資辦企業的還有很多。

(二)合資式。相對於獨資來說,合資更是許多返鄉創業人員最初創業的最佳選擇。因為辦一個企業需要很多資金,一下子拿那麼多錢畢竟不容易。XX縣錢集鎮效佐村陳莊組唐海軍20xx年返鄉後,和XX市淮安區車橋鎮倪震一起,共同投資20萬元,創辦了沭陽龍睿油脂加工有限公司,如今,他們二人創辦的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個固定資產達20xx萬元以上、利稅2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

(三)聯營式。聯營式創業是指創業者通過務工期間和企業建立的良好關係,返鄉後專門為該企業加工配套產品或我生產你銷售等方式創辦的`企業。XX區大興鎮集東居委會第一居民小組的徐巨集衛,1995年到常州務工,由於他工作勤奮,老總把他從分廠調到深圳電子元件廠負責管理工作,不久又升任副廠長。一天,他對廠長說,能不能把你的電子原材料給我發過去,我在宿遷老家為你搞加工?老闆考慮不久,就同意了他的請求。20xx年,徐巨集衛回鄉在宿遷辦起了電子元件廠。從此,雙方配合非常默契。這種為外地搞來料加工創辦的企業,負擔不是很重,效益也可觀,比較深受本錢不多的創業者歡迎。

(四)股份制。受傳統經營理念影響,XX市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後以股份制形式創業並不多,有的也只是在土地流轉後,一些公司大戶以土地帶人入股的形式出現。XX區龍河鎮朱大興村蔡蘇圩,20xx年返鄉後成立了“XX市將軍令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7位農戶入股經營,採取的是“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苗木種植面積近100畝,資產價值超過100萬元,戶均年收益在10萬元以上。

三、“引領潮流”,返鄉創業對當地經濟社會影響深遠

創造歷史,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不僅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亮點,而且對提高農民素質,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樣取得了巨大推動作用,也為加快城鄉統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xx年,XX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703元,比上年增長12.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1%,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5809元,增長13.3%,對純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6.6%。

(一)拉動了農村就業。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直接為當地農村勞動力提供了新的就業崗位,加快他農民就地就近向二三產業轉移步伐。XX縣紮下鎮曹沛,20xx年回鄉後創辦了沭陽樂紡服飾有限公司,擁有10條服裝生產流水線,解決了當地250多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XX縣王集鎮武集村劉銀春,1998年到蘭州務工,20xx年底返鄉創業,開辦了泗陽江南樂坊音樂主題餐吧,帶動就業127人,充分體現了就業倍增效應。XX縣龍集鎮龍集村六組張靜,20xx年初返鄉,在龍集鎮工業集裡區創辦了XX市創新塑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各類箱包、紡織袋、手提袋,帶動農村大齡勞動力150人就業,其裡貧困勞動力94人,使部分不能離家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

(二)增加了農民收入。返鄉創業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徑,據測算,返鄉創業帶動就業人均月工資在2300元左右。XX區羅圩鄉武圩村陸汽啟,返鄉後創辦了雙洋帽業,吸納羅圩鄉40個勞動力,人均月收入2500多元;該區龍河鎮龍集居新東組陳建堂20xx年返鄉創業,承包村裡130畝土地栽種葡萄,本村農民在忙完自己農活後都可以幫他栽種葡萄,每人每天收入在60元左右,農忙農閒都有錢賺。

(三)促進了結構調整。多年來,XX市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結合本地優勢,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拉長了產業鏈,增加了產品附加值,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建市之初的47.7:30.8:21.5,到20xx年調整為13.8: 47.8:38.4,一產比重降低33.9個百分點,二產和三產比重分別提高17個和16.9個百分點,由傳統的“一二三”結構調整為“二三一”結構。XX縣萬匹鄉丁蔣村丁書良返鄉後從事反季節大棚蔬菜種植,受他的影響,該村從事蔬菜大棚種植家庭逐年增加,全村8成以上土地不再種植傳統農作物。XX區順河鎮陸槽坊村農民姜繼武返鄉後承包300多畝土地從事泥鰍、蓮藕、茭白和水蛭生產,年純收入100餘萬元,當地村民看到實惠後紛紛效仿,同村沈軍、胡為月、劉殿才等村民也都加入到水產養殖行列裡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基本形成。該區返鄉人員石良辰,在宿豫商貿城創辦了網上商城和速購快遞公司,形成網購與物流一體化,帶動了宿豫整個物流業飛速發展。

(四)豐富了人民生活。一方面,返鄉創業豐富了農村物質生活。返鄉創業農民利用外出務工時學到的技術和手頭積累的資金返鄉後,有的承包荒山種植水果,有的利用河堤飼養家禽、牛羊;有的投資農村客貨運輸、開辦建材商場;有的辦起小超市、小餐館;有的種植藥材、反季節蔬菜、發展高效農業……補充和豐富了城鄉人民生活。XX縣半城鎮返鄉創業農民李磊在縣、鎮兩級政府支援下,創辦了春蕾採摘園,主要種植桃子、棗子、無花果、西瓜等果蔬,形成城鄉旅遊、採摘、休閒一體的服務產業。另一方面,返鄉創業豐富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外出打工農民多數都是受過一定文化教育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他們在城市打工的過程裡增加收入的同時,也接受了城市文明的薰陶,而返鄉創業恰恰是其裡一部分優秀者又回到了農村,同時也帶回了都市文明和現代生活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人力資本有了新的提高,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農民的精神文明和生存質量逐步得到改變。

(五)形成了一批典型。近年來,XX市許多農民工返鄉創業逐漸由小變大、由弱到強,在當地影響較大,已成為農村致富的領頭雁。XX縣每季度都要評選一批“十大創業明星”、每年評選“十大創業先鋒”,並把這些報效家鄉創業者的巨幅照片掛在縣政務服務裡心,讓前來辦事的人都能看到;XX縣的魏琴、孫衛軍、王維、謝衛國、朱凌瑞等10人被評為該縣20xx年度“十佳激情創業之星”,返鄉創業有功得到標榜和激勵。返鄉創業農民不僅自己富裕,還不忘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得到了群眾的充分肯定,有的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有的被作為村級後備幹部,還有的被授予多項榮譽。XX縣八集鄉大石渡村韋莊組韋紅,20xx年到無錫環保裝置有限公司務工,20xx年回鄉,在八集鄉工業園區創辦了江蘇東傑環保機械裝置製造有限公司,佔地33500平方米,有員工380人,從 20xx年起,她先後被評為“XX縣鳳還巢明星企業代表”、“十佳創業之星”、縣“三八紅旗手”、“十大傑出青年”,20xx年入選市人大代表。

(六)擔當了社會責任。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不僅為農民致富提供了渠道,還主動為鄉村架橋鋪路,捐資扶弱濟貧,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20xx 年,全市返鄉創業企業為公益及社會事業支出達5.6億元,全市人均96元。XX縣錢集鎮效佐村唐海軍返鄉辦廠賺錢後,每年都要為全村農民繳納100元/人的醫療保險費,村裡路燈用電費用全部由他支付。XX縣朱湖鎮黃圩村三組返鄉創業人員陳軍,返鄉後創辦了XX市羽鼎火鍋爐具有限公司,20xx年,他個人出資18萬元為村裡修建了一條寬3米、長270米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出行;該縣上塘鎮返鄉人員周光君,20xx年返鄉創辦了華晶工貿有限公司後,年年都向上塘鎮養老院、上塘裡心國小捐贈物資,全額資助10名生活困難的學生學費和生活費,20xx年教師節,他還向上塘鎮裡心國小捐贈10000元,用於獎勵品嚐兼優的學生和優秀的基層教師。

(七)加快了城鎮建設。返鄉創業人員大多將創業地點選在交通便利、經濟活動比較集裡的小城鎮或工業集裡區,因此,一大批返鄉創業人員在小城鎮購買了房子,在小城鎮安了家落了戶,加快了農民向小城鎮集裡的程序,實現了一種最低成本的城鎮化擴張,從而帶動了小城鎮建設向新的、更高層次發展。XX縣華衝鎮返鄉創業 136人,其裡在小城鎮創業的佔55%,在本村創業的佔40%;XX區返鄉創業隊伍裡,在小城鎮及市區創業的農民佔79.8%。XX縣斐圩鎮農民莊巍,在鎮工業園興建40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創辦了XX縣莊巍食品廠,目前,莊巍全家已經到鎮上居住,有了自己的商品房和車子。XX市XX區屠園鄉農民伏美紅,20xx年春節期間返鄉後創辦了XX區屠園鄉騰飛電器廠,她全家也從農村般到了鎮上。

分頁閱讀第1頁:一、“築巢引鳳”,返鄉創業得到大力鼓勵和扶持第2頁:四、返鄉創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四、返鄉創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一)返鄉創業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層次較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從統計情況來看,XX市返鄉創業平均固定資產投入僅37.66萬元,可以看出,初始創辦的基本都是小微企業,以勞動密集型和手工操作為主,生產崗位和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層次較低,市場競爭能力較弱。

(二)融資成為制約創業的首要因素。外出務工人員靠務工積累起來的資金不會太多,對於創辦企業、搞生產性經營所需資金額來說,往往在創業初始階段就已耗盡,有的只能通過向親友借貸。許多人寧願向社會高利息籌集資金,也不願意去銀行貸款,因為銀行貸款手續繁瑣,時間較長,而且擔保人難找。資金缺乏,貸款困難,已成為制約返鄉創業的瓶頸。

(三)創業扶持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扶持政策應有盡有,力度也很大,但是由於宣傳不到位,有的創業者還不知道政策;有的雖然知道政策,但由於缺乏具體操作辦法,導致創業者不知道找哪個部門、需要提供什麼材料才能享受到政策;另外,部門之間踢皮球的現象還依然存在。

(四)基礎設施建設不適應創業發展需要。農民工回鄉創業一般都在集鎮或工業園區,但是由於一些地方經濟薄弱,小城鎮建設滯後,導致返鄉人員創業成本增加,如建設廠房、架橋鋪路、輸電引水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時間和精力。同時小城鎮的通訊、交通、金融、能源等配套設施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也給返鄉創業和發展帶來了不少麻煩。

五、推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建議及對策

(一)主動把政策送到返鄉創業者手裡。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各級創業服務機構,要全面掌握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情況,並根據他們不同創業階段發展和需求,及時將各項扶持政策送到他們手裡,給予場租、稅費、用水用電減免,發放創業帶動就業獎勵資金,降低創業成本,扶持創業成功。

(二)下大力氣解決創業融資難題。推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不斷提高他們創業的規模和層次,關鍵在資金。在今年的亞洲博鰲論壇上,眾多人士提到,裡國小微企業佔企業總數的60%以上,但50%以上的小微企業都存在融資問題。因此,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後創辦的小企業,要根據其初始創業和創業發展階段的具體情況,分別給予不同的財政與信貸支援。要將小額擔保貸款擴大到所有創業者,提高貸款額度,降低門檻和環節,減少手續和時間。要研究解決創業融資難題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緩解創業者對資金的實際渴求。

(三)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把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納入小城鎮建設規劃,切實抓好小城鎮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工業集裡區和市場建設,使之承載創業專案的能力不斷增強,減輕創業者輔助投資的壓力。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農民工創業園,給予各項優惠政策,不斷提高政府對返鄉創業的政策與資訊導向性和創業成功率。

(四)切實做好創業各項服務工作。要經常徵集、評選、釋出適合返鄉人員創業的專案,從專案支援上為返鄉創業人員興辦企業或經濟實體創造條件。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為入駐基地的返鄉人員創業提供各種條件和便利。有針對性地強化創業能力培訓,提高返鄉人員創業能力和水平。加強各級創業服務機構建設,組建一批服務創業的專家志願團,一對一的為返鄉創業者提供全程服務。

(五)營造有利於返鄉創業的輿論環境。要通過發放返鄉創業宣傳材料、手機簡訊、到外出務工人員集裡地慰問座談、返鄉創業典型介紹等形式,啟發他們返鄉創業意識,鼓勵和引導他們返鄉創業。各級新聞媒體、網路、服務機構要加大返鄉創業宣傳力度,公開兌現創業扶持政策和承諾服務內容,大力營造崇尚創業、褒獎成功、寬容失敗的和諧創業環境與氛圍。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4

近年來,**就業處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縣人社局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把婦女,尤其是就業困難婦女作為全縣就業工作的重點服務物件,認真落實積極就業政策,不斷優化就業環境,積極拓展就業渠道,並在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崗位援助、小額貸款等促進婦女創業就業專案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績及反響

(一)以提升就業競爭力為目標,實施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促進婦女實現技能就業

為了切實提高婦女的就業競爭力,我們在實施職業培訓中,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根據婦女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和市場用工需求,採取了市場導向、分類培訓、個別輔導等一系列職業培訓措施。20xx年以來,我們聯合縣婦聯,以縣就業培訓中心等5家職業培訓定點機構和各鄉鎮(街道)、社群基層就業服務平臺為依託,與**大酒店等7家企業和葡萄協會等3家產業協會聯合辦班,圍繞失業人員培訓、企業在職職工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SYB創業培訓等四大類培訓專案,先後舉辦了電動縫紉、手工編織、紡織擋車工、月嫂和家禽養殖、果蔬栽培等13個專業的技能培訓17期,培訓婦女843人,全縣各類技能培訓班中累計培訓婦女3126人,佔全縣技能培訓總人數的44.2%。培訓合格率和就業安置率達95%以上。尤其是今年面向全縣城鎮大齡女性、進城務工婦女實施的“職業培訓特別計劃”,縣政府已將其明確為“**20xx年民生升溫‘八項行動’貧困物件技能培訓”專案。該專案以適合婦女參訓的母嬰護理(月嫂)為培訓專業。截止目前,由縣人社局牽頭,聯合婦聯、婦幼保健院和**家政服務(月嫂)培訓中心,共舉辦了二期3個班次的培訓,培訓婦女195人,已結業的學員中有33人已經走上了月嫂崗位。20xx年以來,我們在辦好技能培訓的同時,還特意舉辦了3期“巾幗創業SYB培訓班”,培訓婦女小老闆102人,在全縣各類創業培訓班中累計培訓婦女237人,佔全縣創業培訓總人數的47.4%。通過大力實施職業培訓,極大地提升和增強了我縣婦女勞動者的就業競爭力和創業成功率。政府在上述培訓專案中累計支付職業培訓補貼資金278萬餘元。

(二)以搭建資訊交流平臺為手段,多渠道開展職業介紹服務,幫助婦女實現自主就業

為婦女搭建就業資訊對接平臺,多渠道開展免費職業介紹服務,是幫助婦女實現自主擇業和充分就業的重要途徑。20xx年以來,我們以縣人力資源市場為中樞,聯合縣婦聯和基層就業服務平臺、民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採取縣鄉互動、部門聯手、政企合作等方式,已先後舉辦“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關注社群婦女就業專場招聘會、民營企業招聘周、人才供需現場洽談會等各類招聘活動14場。在這些招聘活動中始終堅持把婦女作為重點物件,認真開展職業介紹和就業指導服務。同時,在縣人力資源市場開闢了“就業困難婦女專項職介服務視窗”,常年為城鎮失業婦女、農村進城務工婦女、大齡就業婦女等物件提供超市、酒店、醫院和社群保潔員,商鋪炊事員、餐館水洗工和家庭保姆、月嫂等就業崗位資訊,拓寬了城鄉婦女就業資訊渠道。20xx年以來,已幫助239名婦女成功推介就業崗位。

(三)以政府購買就業崗位為途徑,激發用工方拓展就業崗位,扶持婦女實現穩定就業

為進一步強化就業工作力度,切實為婦女尤其是就業困難婦女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我們用好、用足就業扶持政策,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積極開展就業援助工作,對政府購買的就業崗位始終堅持優先考慮就業困難婦女物件。

一是充分利用就業政策宣傳日、大型招聘會等機會,廣泛宣傳發動,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優先招用婦女就業。二是在政府購買的公益性就業崗位中,優先安置大齡就業困難婦女,並按照每個崗位1200元的標準購買城區保潔護綠崗位,社群管理服務崗位。20xx年以來,已累計購買公益性崗位613個,其中安置婦女上崗203個,公益性崗位就業安置率達33.1%,落實崗位補貼資金24萬餘元;三是加大對“4050”婦女物件的就業援助力度,以落實就業援助為手段,促進城鎮失業婦女就業再就業。20xx年至20xx年一季度,我處已對473名40-53週歲的城鎮失業婦女實施了就業崗位援助,落實補貼資金142萬餘元,使她們的就業崗位獲得了充分的穩定。

(四)以創業帶動就業為抓手,全面貫徹落實創業扶持政策

助推婦女實現成功創業為積極緩解我縣婦女就業創業難題,縣委、縣政府將扶持婦女創業列入《**促進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實施辦法(試行)》。縣就業處認真落實創業扶持政策,並始終將婦女納入創業扶持重點物件,開拓性的實施了一系列扶持舉措。

一是面向有培訓需求的城鄉婦女實施了創業免費培訓。20xx年以來,我處堅持面向有培訓需求的廣大城鄉婦女,實施系統的創業知識免費培訓,使她們的市場分析能力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以及誠信度獲得全面提升,形成以創業培訓提高創業成功率,以創業成功率提高創業貸款償還率的良性機制。

二是狠抓了小額擔保貸款的發放與貼息。“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以來,我縣小額擔保貸款發放規模不斷擴大,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果明顯增強。截至今年5月8日,已累計發放貸款1572筆,總額近3億元,支付貸款貼息3000萬餘元,直接扶持創業成功1735人,帶動就業2萬餘人。其中為748名婦女發放貸款8312萬元,佔放貸總人數的47.6%。

三是突出了對農村婦女創業物件的信貸扶持。“湘人社發〔20xx〕12號”檔案出臺後,我處積極適應新政策,大膽探索扶持農村婦女創業新思路。20xx年,我處聯合縣婦聯組織對農村婦女從事養殖、種植業無營業執照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物件,按照“村居婦代會出證明、鄉鎮婦聯機構報材料、縣級婦聯組織拿意見”的業務流程,辦理髮放貸款230萬元,直接扶持27名農村婦女成功創業,帶動就業143人。這一做法在全市就業服務系統作為“**經驗”得以推廣。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 大齡勞動婦女群體就業質量不高從我處職介中心提供的全縣近3年的職介業務資料來看,超過45歲的婦女就業確實存在較大難度,尤其是製造類企業,基本上都以該年齡段作為招聘紅線。即便是人力資源至今仍比較缺乏的企業,如:平安醫械公司、**公司等勞動密集型企業,他們在人員的招聘上大有“招工不設門檻,大齡不予進入”之勢。在這種情況下,現行的大齡婦女就業多以服務類的小微企業和靈活型的就業崗位為主。他們的工資待遇普遍偏低,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障多半落實不到位。就業質量偏低。

2. 農村婦女草根創客信貸融資難一部分婦女,尤其是返鄉農村婦女,因外出務工開拓了視野、積累了經驗,並選準了創業專案,返鄉後不願再把心思放在自家屋前屋後的二畝三分田上了。他們決心實施自主創業。但往往因為資金不足,創業路途上走的異常艱難。尤其是一部分祖祖輩輩在農村栽田種地的婦女,他們能爭取掌控的創業資源相當有限,在創業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要想成功實現信貸融資的確很難很難。

3. 支援婦女創業的社會資源有待整合和充分利用目前,我縣支援婦女創業所出臺的政策並不是很多,含金量也不高。就人社部門而言,有吸引力的也就是小貸。但這項政策仍有它的侷限性。放不了的.貸款最終還是放不了。因為這項工作的主動權原本就不在人社部門。所以,為了在小貸中切實體現對婦女的政策傾斜,我們需要經常與財政和金融部門協調、做工作,效果還不好。機制不順、合力不大。去年9月,我縣成立了婦女企業家協會,自此我縣婦女企業家有了一個專屬的孃家,但該組織的服務物件範圍和服務功能的發揮很有限。對於想投身創業的婦女和由婦女初始新辦的企業,可能就沒能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因此,為切實推動婦女創業,我縣還有待建立一個專項、專業的婦女創業服務機構,能全面整合多家職能部門和社會化資源,為全縣城鄉婦女創業物件提供系統、專業、及時的創業服務。

三、幾點建議

1. 著力發展家政服務業,為困難就業婦女開啟就業門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家務勞動社會化已成為一種趨勢,家政服務業蘊藏的巨大潛力及市場前景不言而喻。把握趨勢就是把握未來。面對當前城鎮失業女性和進城務工的農村婦女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缺乏技能的實際,我們可按照“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的模式,採取先對其實施家庭保潔、家庭廚師、月嫂、老人陪護等專業的系統知識和技能培訓後,再給予推薦就業,並在就業的過程中實施跟蹤維權服務。引導她們進入家政服務業,幫助她們實現技能就業、體面就業。

2. 探索小貸聯保機制,幫助農村婦女突破創業融資瓶頸從人社部門實施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來看,當前農村婦女創業物件,尤其是其中的一批“草根”創客,她們獲得小貸的成功率特別低,這是與小貸政策的目標相背離的。這一群體信貸融資的最大瓶頸就是:找不到吃財政飯的人來做反擔保和無法提供符合金融機構胃口的抵押物。但農村婦女創業意義重大,而且這些物件中不乏真心創業者和實幹家。能否由婦聯組織牽頭,建立由申貸物件的兄弟姊妹或親戚朋友聯保,當地村支兩委和所在轄區的鄉鎮政府,以及縣婦女企業家協會等多家單位參與認定的工作機制,在申貸物件無法找到符合條件的反擔保人,房屋產權確認難、無法辦理抵押的情況下,也能通過該項工作機制成功申辦小貸,有效幫助她們及時解決當前信貸融資難的問題。

3. 建立創業獎扶基金,激勵引導更多婦女投身自主創業政府要高度重視婦女創業,建立婦女創業獎勵扶持基金,通過定期開展評選“十大傑出創業婦女”、“婦女創業明星”、“農村婦女創業致富帶頭人”等活動,樹立了一批在“全民創業、創業致富”活動中湧現出的婦女創業先進典型,並給予表彰和一定額度的現金獎勵,激發了廣大婦女的創業熱情,增強了幹事興業的勇氣和決心,發揮了良好的典型示範帶動作用。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5

前言 1999年,我國開始實施高校擴招政策,從此“大眾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致使近年來大學畢業生的人數屢創新高。自從20xx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了630 萬,造成了大學生就業市場上“就業難”的表面現象,到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已達到727萬人,比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的20xx年再增加28萬人,加上20xx年還未就業的畢業生,待就業人數突破800萬,再創歷史新高。教育部表示,20xx年畢業生總量進一步增大,同時,用人需求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畢業生就業觀念仍需進一步轉變。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雖然讓更多的人走進了高校,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同時也帶來了上面所提到的日益龐大的大學畢業生群體的就業問題,因為大學生和企業缺少有效溝通途徑,企業用人標準和對人才的選擇標準等資訊沒有在有效時間傳遞給大學生,高校對大學生培養缺少市場導向、就業缺乏足夠資訊,都加劇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業,但是這些大學生明顯缺乏創業指導,不重視市場風險意識,創業具有很大盲目性。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強調,在高校畢業生面臨如此大的就業壓力下,作為政府有關方面的主導部門,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破除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增強高等教育與社會需要的適應性;健全就業政策體系、服務體系和市場體系,推進強化政府積極擴大就業的公共職能。

 正文

1.情況說明

長久以來,中國的教育體制就是以應試教育為主。當大學畢業生從校園走向就業市場時,實踐能力差的弊端就顯露無疑,而實踐能力正是企業招聘時最看重的能力之一,於是在我國長期被視為天之驕子、從來不曾被就業困擾的大學生,出現了失業問題,而且失業的範圍和規模逐步攀升。大學生就業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並不能簡單地用單一原因來解釋和分析。

在鼓勵大學生創業方面,雖然政策上大力鼓勵創業行為,但是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一是缺乏社會經驗,看事情容易片面,無法統籌大局;二是缺少必要創業指導,創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再加上政策落實不到位,很大程度上也消減了創業大學畢業生的積極性。

2.分析結果 2.1 政策方面的原因

2.1.1勞動、人事制度、戶籍、檔案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客觀原因。儘管我國己進入市場經濟時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較強的計劃經濟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單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據調查,不少中小型私營企業急需大學水平的技術人員,卻因沒有申報用人指標的途徑,不能解決大學生的派遣、戶口、編制、檔案管理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擔心喪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職興嘆,企業也就招不到人。

2.1.2就業創業程式複雜、渠道不暢,阻礙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渠道,降低了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後,整個社會缺乏順利就業創業的軟環境,影響畢業生就業創業市場中供需主體的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仍存在。很多地方對於錄用大學生有戶口、用人指標的限制,有的還有幹部身份的要求;民營、外資企業不能根據需要招聘大學生,企業的用人自主權沒有到位;有些高校畢業生還面臨出地出系統等要交費的障礙,缺少統一平臺的網際網路資訊釋出渠道,資訊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和到基層就業的鼓勵政策落實不到位,也影響了大學生創業和到基層就業的積極性。

2.2高校方面的原因

2.2.1學校的專業設定與社會需求脫節,造成供需結構不平衡,學生綜合素質不過硬。從總量上看,我們的大學畢業生並不算多,遠遠不能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但具體到畢業生所學的專業,結構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來。許多高校為了提高辦學效益,盲目追逐熱門專業,一哄而上,致使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在專業學習中,學校過分注重理論,而沒有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實踐機會,造成理論脫離實際情況嚴重,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與社會需求脫節。另外,許多高校擴招後學校的各項軟、硬體設施都不能滿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師資力量短缺,教師隊伍的素質下降,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能力培養質量,從而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2.2.2高校的'就業創業指導力度不夠。一些高校只是口頭上重視就

業創業指導,但是許多畢業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據自身的個性特點、職業傾向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而是盲目找的創業,沒有經驗沒有指導這樣自然容易失敗。高校缺乏就業創業指導對學生在職業生涯設計與規劃等方面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2.3企業方面的原因

企業在招人或尋求合作伙伴時,盲目提高標準,資源浪費嚴重。用人方面,單位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人才,吸納、儲備人才本來是無可非議的事情,但有些單位不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學歷,人才資源消費現象愈演愈烈,極大的挫傷了畢業生的積極性,企業過分看重工作經驗,明確表示不要應屆畢業生,他們認為應屆畢業生動手能力差,招聘後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訓才能正常上崗,因此,他們更青睞那些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大學生。用人單位的這種短期行為,大大增加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在尋求合作方面,不看產品質量,一味看輕小企業和新創企業,寧願多花數倍的錢,也要選擇名氣大的合作伙伴,這也大大減少了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2.4 畢業生自身原因

2.4.1不切實際的就業創業期望值。在企業就業的大學生的預期收入與用人單位提供的工資之間存在匹配上的困難,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觀原因,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始終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所、大企業不去,希望能去的單位名聲好、工作條件好、

待遇好、甚至有出國機會等等。舉個例子:《中國大學生就業》雜誌對全國28所大學、3萬多名大學生作過“您最想到下列哪個城市工作?”的調查。在列出的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發展的大學生最多,獲選率為32.3%,緊隨其後的是北京(27.7%),兩個城市的獲選率之和達到了60%,成為大學生心目中發展事業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這樣的特區城市也較受歡迎,獲選率為12.1%:但是一些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和內陸開放程度較小的城市則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學生願意到重慶和武漢去上作。而目前實際最需要畢業生的恰恰是那些邊遠地區的中小城市和基層一線的中小單位。畢業生想去的單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單位畢業生又不予選擇,於是出現了“有人無業、有業無人”的現象。

選擇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容易過於盲目,一開始就定位不準確,期望值太高,空有激情,但想法過於簡單,一遇到挫折或者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就容易灰心喪氣,不能結合自身情況設定個實際的目標,很多大學生都倒在了創業剛開始階段,真正能結合自己的才學腳踏實地能堅持下去創業的比例很小。

2.4.2自身綜合素質達不到就業創業的要求。就業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畢業生就業難度。現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畢業生誠實守信,勤奮敬業,而且還要求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良好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