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精選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4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蹟吧,事蹟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精選7篇)

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1

於水平,男,1970年3月出生,民盟盟員,綏化肇東市嘉億建築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肇東市愛心志願者協會會長、肇東市甜城義警協會會長。

於水平是一位地道的東北漢子,有著肇東人特有的硬漢性格,敢作敢為,敢為人先,越是艱險越向前。應對新冠肺炎上一線、義助病人做康復、抗洪搶險運物資,從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到一次次危難時刻顯身手的義舉,再到與新冠肺炎的戰“疫”,總能看到他一往無前的風姿和他身後堅定的甜城義警和愛心志願者們!疫情無情人有情。

2020年春節,本是舉國同慶的日子,可新冠肺炎來了,於水平作為肇東市愛心志願者協會、甜城義警協會會長快速做出反應,向肇東防控指揮部請戰,帶領志願者們隨時待命,願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貢獻一份力量。1月28日下午,在等待指揮部指令的同時,他緊急召集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為肇東抗擊疫情獻出一份力,籌集第一批防疫物資:口罩2000個,醫用酒精100桶(10斤/桶)。次日早上,他就帶領志願者,分組將這些防疫物資送到了一線的民警和社群工作者手中。他表示,協會還在繼續籌集物資,將陸續發放到一線工作人員手中。

他向團隊發出了“帶頭加強防護、依法有序參與、加強正面宣傳、助力排查治理,為堅決遏制疫情傳播擴散,奪取疫情防控鬥爭勝利貢獻更大力量”的倡議,作出了“疫情不滅,愛心不退”的莊嚴承諾。近一段時間,於水平帶領他的團隊協助西園區東順社群管轄的無物業的老舊小區、西園區興順社群管轄的糧食小區、教育大廈等小區200多個單元進行整體消毒;協助肇東市公安局、派出所、社群懸掛宣傳條幅、安放廢棄口罩垃圾收集箱,進行疫情防控宣傳,提高大家安全意識,不造謠、不信謠,傳播正能量;協助交警實施交通管制,每天帶領30至40名志願者參加協勤,分散到12個管制點,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配合市公安局管制車輛,一直到交通管制結束。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帶領志願者、義警衝鋒到了第一線。病魔無情人有情。當一個偏遠農村的普通農民家庭為年僅6歲的腦腫瘤患者求助無門的時候,於水平站了出來,他身後的團隊跟了上來。

2016年1月,肇東市尚家鎮6歲男孩田璐嘉扁桃體切除手術後,又被發現腦部有腫瘤,手腳活動不協調需要康復治療。錢從哪裡來?醫院怎麼去?這個家庭一籌莫展。於水平和他的團隊來了,“錢我們幫著籌一點,接送孩子去醫院我們全包”,於水平率先捐出了1000元錢。三九嚴寒沒有擋住志願者的熱情,58次往返接送理療,小璐嘉神奇地肢體康復了,能夠正常的行走玩耍了。孩子媽媽激動地拉著於水平說:“真的太感謝三哥你了,要是沒有你,孩子到現在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於水平說:“這麼長時間的相處,我已經把小璐嘉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只要孩子有什麼需要我的地方,就儘管來找我。”洪水無情人有情。

宣化鄉的幹部群眾永遠也忘不了2017年8月2日這個日子,這是一個極端天氣,僅一天時間當地的降雨量就達到了187毫米,有人說:“那雨下的,倆人離著一米遠,互相都看不見。”宣化鄉是肇東市的最低點,周邊的雨水都向這裡彙集。黨委政府一邊組織搶險,一邊組織群眾轉移,極需人力物力。於水平站了出來,他身後的團隊跟了上來,僅3天時間就募集到10餘萬元的搶險物資,80多位愛心志願者冒雨把這些物資及時運送到了抗洪一線。在他的影響帶動下,肇東社會各界人士和愛心企業募捐100多萬元資金,有力支援了黨委政府抗洪搶險,把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這就是於水平和他的團隊——愛心志願者協會和甜城義警協會,他們用赤子之情和博愛之心不斷點亮互助之火,傳遞志願精神。

他們堅信:手拉手就能匯流成海,心連心就能築起長城!

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2

沈廣濤,男,1976年1月出生,中共預備黨員,現任中華志願者協會副祕書長、黑龍江省代表處主任、中華志願者雜誌社黑龍江省聯絡處社長、哈爾濱陸軍預備役防化團政治處副主任、呼蘭區青年聯合會常委、副主席。

2020年1月,庚子年伊始,正當全國人民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時候,一種新型病毒從武漢爆發,一路蔓延到全國。工廠停工、商鋪停業、居民區封閉,一時間,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護和消殺用品成了最緊俏的“年貨”,價格飛漲,“一罩難求”。正月初五的晚上,一條接龍資訊在志願者圈被不斷的轉發,是他,在別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晚會合家歡樂之時,與省委宣傳部共同發起“抗擊疫情志願同行”主題志願活動,聯合社會組織、愛心人士、青聯委員為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籌集防疫物資。

國難當頭,危急時刻,志願者、青年企業家、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6個小時,籌集口罩6萬餘隻,酒精、消毒液等2000餘斤。20萬餘元款項有了,可是,多數工廠尚未復工、具備資質的廠家都在南方、政府訂單優先等等因素都使口罩的北歸之路異常艱難,一夜之間,沈廣濤急得滿嘴大泡。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志願者們的共同努力下,6萬支口罩陸續運抵哈爾濱。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人員聚集就增加了互相傳染的風險,為了更多人的安全,口罩分裝、清點、打包這些本應該十幾個人共同完成的工作,沈廣濤自己全部承擔了下來,兩整天在辦公室都是他一個人孤單忙碌的身影,閒下來時他還不忘苦中作樂,自嘲地說,以後又可以接個工作——快遞打包!聽者心酸,他卻樂在其中。接下來的又一個難題是如何送到一線去,對冠狀病毒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接觸、飛沫是主要傳染途徑,大家勸他別去送了,讓各單位安排人員來取吧。這個建議當即被他否定了,他說:“一線的同志已經很辛苦了,他們為我們守住病毒傳播的第一道大門,給他們送點防護用品又算得了什麼呢?”

儘管有多名志願者報名參與,但考慮再三,沈廣濤只允許兩人與他同行,在他心裡,每個人都有家,不能讓他們的家人擔心,志願者們的健康安全也是最重要的,不能讓任何人冒風險!當我們宅在家中抱怨無聊的時候,他卻奔走於機場、高速關卡、火車站,社群、鄉村等人員最密集最危險的地方,將一包包口罩、一桶桶酒精、一箱箱消毒液交到一線工作人員手中,當我們看電視、吃水果的時候,他的午餐和晚餐只是一桶方便麵。在得知我們的志願者參加了青年志願者突擊隊上街執勤,更有請纓馳援湖北的醫生,他自費購買了測溫儀、防護服、護目鏡、酒精棉片等防護用品,驅車送到他們手中。他說,他們“不計小家得失,義無反顧守護大家”,是衝鋒陷陣無畏的戰士,我們必須為他們做好後勤保障!

這些衝在一線逆行者是在用生命守護我們祖國和人民安全,我們能為他們做哪些保障?為此沈廣濤積極聯絡華夏保險公司為全省各戰線的一線工作人員免費申請了10萬份防疫險,單筆保額20萬元,總額高達200億元。他欣慰的笑了!疫情嚴重,他不怕嗎?說不怕是假的,他也有家人有孩子,也是血肉之軀。但人的一生可以輕於鴻毛,也可以重於泰山,既然選擇了志願之路,就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從火車站回來的路上,沈廣濤說:“我們戴一會兒口罩,都會覺得呼吸困難,那些工作人員卻要長時間穿著防護衣,全副武裝,不敢多喝水也不能休息,當負責人接過口罩握著我的手連聲說謝謝的時候,其實說感謝的應該是我們,我覺得這麼做人生才有意義,才是值得的,將來才值得我們去回憶。

是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志願者是精神文明的引領者,志願行為更是這個社會向上向善的充分體現。這個時代需要志願者,更需要無私無畏、甘於奉獻的帶頭人,心繫社會、情繫群眾,初心不改!

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3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個看不見硝煙的的疫情防疫戰上,醫務人員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自己的責任和初心。在雙溪中心衛生院,有這樣的2個人,他們雖然不是衝鋒1線的醫護人員,但也一樣戰役在1線,成為最美“逆行者”,他們就是該院120救護車司機。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防控戰打響後,2位120司機即刻進入戰時狀態,24小時待命。特別是退伍軍人、共產黨員徐建剛同志一馬當先,堅守崗位,以最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覺悟去履行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彰顯了1名軍人和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疫情雖然殘暴,但救護車司機們毫無半點懼色。

轉運通知就是衝鋒號,在檢查確認防護到位後,迅速趕到目的地,不管是白天還是深夜,他們毫無怨言為責任和使命及時動身“戰”疫。120車司機長時間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也讓他們備受煎熬。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而且在駕駛座狹窄的空間裡,也不能大幅度活動。更具挑戰的是護目鏡和防護面罩容易遭到鼻孔的潮氣影響而起霧,特別是在晚上駕駛車輛程序中容易看不清道路,這些都給他們的心理造成了1定的壓力,但他終究憑著豐富的駕駛經驗逐一化解了。

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4

1月24日,荊州一醫主治醫師王道亮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醫療人員,第一輪換崗後,剛解除隔離觀察的王道亮再次主動請戰,重返抗擊疫情第一線。疫情當前,使命必達。王道亮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個念頭: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緊急處理,患者會很快出現心跳驟停。”王道亮毫不猶豫地衝上去,給患者開始實施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隨著急救藥物開始起效,患者的生命體徵逐漸平穩,轉危為安。

搶救時空氣中的氣溶膠密度較大,暴露的危險更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時大幅度的動作可能會導致防護服的破損。面對危險,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搶救患者,必須爭分多秒。在搶救之前,王道亮設想過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應該怎樣做,然而真正操作起來,這種擔心早被拋到腦後,“光想著怎麼救人了。”好在一切順利,沒有發生意外。這樣驚心動魄,與死神抗爭的場景無時無刻不在隔離病房內上演,高壓力、高緊張的狀態是工作日常,半夜起來搶救患者更是習以為常。

一種態度:責任

每天早上8點王道亮都會準時穿上防護裝備。查房時,王道亮都問的特別細,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溫、咳嗽等症狀,年齡、基礎疾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況,等等,進而做出判斷。

對確診患者,王道亮責任就是執行新冠肺炎專家組治療方案。患者個體差異很大,有的症狀輕,有的危重,有的恢復快,有的遲遲不見慢,有的還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它疾病……王道亮和醫療團隊採用綜合療法和個性化治療,確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學合理的救治。“這既是為患者負責,也是為患者家庭和社會負責,把好治療最後一道關口,讓患者順利康復,安全迴歸家庭和社會。”王道亮說,這就是戰“疫”醫生必須承擔起的特殊的責任,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一線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都很年輕,也更辛苦,夜班8個小時,不能休息,特別困時,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個信念:擔當

“這次新冠疫情,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但是出於醫生的職責,生命相托,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託得住。必須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擔當有責任去盡力救治患者。”王道亮已經1個多月沒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節奏全部打亂了,家裡的大小事情都是王道亮愛人在安排。

王道亮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他說經過這次實戰有了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比如穿脫防護服、怎樣對病人檢查治療等。按照要求,出隔離病房後需醫學隔離觀察14天,2月25日,王道亮立刻申請再次進入隔離病房。他希望,現在沒有新增病例,按照這樣的節奏持續,疫情早日結束。疫情結束後,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將手裡沒有完成的手術做完。

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5

李廣華,女,1976年8月出生,任饒河縣團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2019歲末,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並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新年伊始迅速蔓延開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已受到嚴重威脅,抗疫已是刻不容緩!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然而傷害卻是難以預料的。面對肆虐的'疫情,時間就是生命。在這個關鍵時期,團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廣華以巾幗不讓鬚眉之勢帶領中心醫護人員充分發揮基層健康服務體系的“網底作用”,在上級衛健行政部門發出決策部署要求的第一時間,她迅速啟動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成立了以她為組長的團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疫情聯防聯控小組,加強落實各項針對性防控舉措,為更好地抗擊疫情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懼危險,義無反顧投入到抗疫一線工作中。在她身先士卒的帶領下,中心全體醫務人員緊跟步伐,自願加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一線工作,並在抗擊新冠肺炎的請戰書上按下自己的紅手印,齊心協力、全力以赴投入到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針對新冠病毒的以“發熱、乏力、乾咳為首要主要症狀”她在團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特別設立了獨立的發熱門診,同時配有臨床經驗豐富、經過傳染病知識培訓的醫務人員,嚴格執行發熱病人接診篩查流程,認真落實發熱病人登記報告制度,發熱門診有明確標識,保持良好通風,落實消毒隔離措施,防止人流、物流交叉,切實落實醫療廢物管理。同時採取嚴格的消毒隔離措施,做好個人防護,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有效控制疫情。在診治過程中,她要求中心醫務人員堅持實行首診醫師負責制,規範病例發現、報告和處置,接診過程中,時刻注意詢問發熱病人有無兩週內武漢相關市場流行病,認真做好病例排查工作,及時識別可疑病例。

發熱門診醫務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在進出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門口她還要求設立了體溫預測處,配備體溫槍、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相關醫療、消毒、防護器械,進出患者均測量體溫並進行消毒。並對外來人員進行登記、詢問近期身體健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彙報。發現體溫異常的患者並及時給予相關處理,把疫情的防控做到完備細緻不遺漏。事無懼細,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員。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疫情擴散、人人自危的情況下,盲目跟風和謠傳也困擾著人們。對此,她擠出時間先對中心的全體醫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通過網路培訓答題等形式,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了更新的認識瞭解和掌握。她連日組織召開了服務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培訓會。這是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不僅提高了醫務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認識,更為服務中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更好地宣傳和給人民群眾解疑,她不辭辛苦帶領同事們以各種形式積極宣傳預防冠狀病毒肺炎工作。發放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宣傳單;應用智慧外呼電話宣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使用智慧外呼簡訊推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室外電子屏24小時滾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在單位門前懸掛條幅,設立宣傳板,借用衛生健康局公眾號定期宣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等。她從除夕就開始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在她心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任何一件事都沒有抗擊疫情重要。

舍小家,為大家,盡顯巾幗擔當。她也是母親,妻子,女兒,她的家人也需要她。她的兒子正在上高三,面臨大學聯考這一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正是需要母親陪伴和鼓勵的時候,她也依然奉獻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依然選擇挺身而出。她說,在疫情危機的時刻總要有人站出來,我要盡已所能為國家為人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她的帶領下,饒河縣團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全員上崗,舍小家,為大家,將自己的利益拋在了腦後,決心為抗擊疫情貢獻全部力量。疫情不停,堅守仍在繼續,她堅信只要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她是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在國家有難、人民遇險的緊急關頭,用忠誠和擔當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基層女幹部的神聖責任,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

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6

救護車司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業績材料鄔新華已近50歲了,在醫院任勞工作了210多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產生的這段時間裡,臘市鎮明塘村被確診了3例患者,他負責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患者和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發熱病人的轉運工作,為了保障第1時間隔離,他24小時處於隨時待命狀態。打完點滴,他又立刻穿上防護服,全副武裝動身了。面對艱鉅的任務,他沒有請戰書,沒有豪言壯語,但是一樣衝在了抗擊新冠肺炎的最前線,沒有畏縮,沒有猶豫,反而表現的更加堅強,對沒有醫學背景的救護車駕駛員來講,“做好防護措施就好,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要說1點不怕那肯定是假的,但當時那個情境,心裡只有既然我能派上用處,國家也需要我,我肯定要上!”

鄔新華的任務是每天兩次下鄉帶著醫務人員到明塘村隔離點進行消殺和對體溫監測工作,每趟都要23個小時,在這不斷來回於醫院的行程裡,他全程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手套不卸,1穿就是67個小時,喝不了水也上不了衛生間。他毫無怨言,星夜兼程的運送著1個個疑似患者、高危患者。中午還要擠出時間轉送病人和到區直有關部門領取疫情物質,由於運輸程序中道路封閉,層層關卡,運輸速度非常緩慢,每千米都讓他心急萬分。

從上午8點延時到晚上8點,他延續工作12小時,穿著隔離衣等在車外吹著寒風,不吃不喝不能上廁所,就這樣每天迴圈著做一樣的事情,面對抗擊疫情,他都要待命到晚上8點才會下班。晚上下班還要在家待命,他還要負責自己故鄉救塘村公路交通疫情控卡點,逐1登記過往車輛和人員,協助醫護人員丈量體溫,嚴防死守疫情的分散。在沒有隔離服和防護服的情況下,他總是搶在其他同志的前面,去詢問來往車輛的情況。

卡點任務較重,鄔新華連續10多天沒有休息,因長時間多地奔走、加班超負荷工作,加上飲食、睡眠不規律等因素,2月6號病倒了,可是他心裡牽掛的還是疫情,又主動請戰。

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7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荊州一醫醫護戰士輪番上陣,不畏風險,逆風而行,隔離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希望。原神經外科副護士長王麗娜,2月21日,進入隔離三區負責護理工作。隔離三區分為三個樓層,有25名護士,都是從各個護理單元抽調出來的護理骨幹,王麗娜團結帶領這群兄弟姐妹們,用仁愛之心與患者一道共同抗擊疫情。

因為病毒的傳染性,有很多家庭聚集性發病。21日,父女兩人,想住在一間病房裡,可是根據新冠肺炎病人收治規範,患者一個陽性,一個疑似病人,是不能住在同一間病房,面對這種情況,護士長王麗娜反覆給患者做工作,耐心對患者講解分開收治的重要性,最終患者表示理解,並接受分開在兩個單間病房裡。

一天,患者劉大姐反饋病房電視不能正常觀看,王麗娜在後勤人員的電話遙控下,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調好了電視。這一刻,聽著患者小孩似的歡呼,看著患者歡笑的面龐,王麗娜也開心的笑了。在與劉大姐的交流過程中,王麗娜瞭解到劉大姐前不久才失去了親人,而全家又都被感染隔離,母親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治療,在重重的打擊下,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劉大姐心理負擔太重了,在掌握了這一情況後,王麗娜每天都要去看望劉大姐,跟她聊上幾句,瞭解一下她的心理動態,樹立了她戰勝疾病的信心。

患者丁先生是一位回民,由於食堂提供的飲食不合習俗,後來,護士們為他點全素的中餐和晚餐,但是丁先生還是“吃不飽”,22日中午,丁先生的朋友為他送來了愛心午餐,此時正是中午12點多鐘,支助工友、隔離區外勤人員都是最忙的時候,還沒吃午飯的王麗娜為了解決患者的問題,決定自己化身一名快遞員,找到丁先生的回民朋友,取來他們為丁先生準備的愛心午餐,送到隔離病區丁先生的手中,王麗娜瞭解到丁先生的朋友每天都會給他送一次愛心餐,為此,專門預定了志願者,使這份特殊的愛心能夠每天按時到達丁先生的手中。

王麗娜說:“我們每天的工作雖然很繁瑣、很勞累,但對患者來說,我們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希望。除了給患者最好的醫療護理,還要和他們一起互動,關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從而增強抗疫心勝的信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