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彙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8W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彙編15篇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1

眾所周知,引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設計得好,教師真正做到藝術性地﹑巧妙地引入新課,就能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這樣以來,學生就有了明確的探索目標和正確的思考方向了。大多數比較好的引課,一般都滲透有情景性、趣味性、感染性、啟發性、知識性、貼近性、參與性、等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不同的方法。

今年10月的國中物理學科會上,市教研中心組織我們觀摩了兩節公開課,一節是《光的反射》,一節是《電流和電路》。看了以後,我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教學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是對兩位老師的精采引課,印象特別深刻。

我們都知道,新課引入環節中選用的材料,應是符合國中學生年齡特徵和已有的生活經驗,應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物理現象。邢老師的引課就非常貼近生活。她用大家非常熟悉的,而且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手電筒把同學們帶入了神密的電學世界。因為選用的材料是學生熟悉的手電筒,所以他們感到親切。這有助於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同時也消除了他們對電的恐懼感。

在國中物理教學中,情感具有巨大的動力功能,它對學生的學習情緒有發動、強化和支配的作用。於老師以愛迪生用平面鏡救母的故事開篇。在於老師的引課中,學生們深深地被愛迪生的故事打動了。愛迪生是那樣地愛自己的母親。同時,他又是那樣的聰明可愛。說實話,坐在觀眾席上的我,當時都有些身臨其境,為愛迪生著急,為他擔心呢。可想而知,當時的同學們也一定有同感了:原來,這節課要學習的平面鏡作用這樣大,還可以幫助人們挽救生命呢!為什麼它有這樣的作用呢?它還有別的應用嗎……我敢保證,學生當時也一定是有些迫不急待了。從後面他們課堂上表現出的極大的熱情,實際上我們早就找出答案了。

兩位老師的引課真是太精采了!我暗暗對她們豎起大母指,真是太佩服她們了。愛迪生的故事我們也非常熟悉,為什麼在以前的教學中自己沒有想到呢?我也深深地自責起來。真得希望以後有更多這樣的機會,再向優秀的同行們請教和學習。

總之,如何在國中學生頭腦中植入物理思維,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提升他們對科學的嚮往和對自然界探索的渴望,課堂教學中的引入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國中生好奇心和求知慾都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我們要重視每一章節的章首引入、每一章的第一節課的授課以及每一堂課的課前五分鐘的把握,這些對於吸引學生上好這一堂課,啟發學生對這一章節的興趣和自發的對知識的探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2

也許學生對有一些難度的探究活動具有更高的積極性,本節課學生始終保持著極高的熱情。

在利用一個電池盒、兩個小燈座和四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探究活動中,前面兩個班的學生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樣的連線方式:從兩個燈座的兩個接線柱上接出的導線分別與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連線。(並聯的一種方式)而課前我認為簡單的,學生會首先想到的串聯方式卻沒有出現。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後來找到了答案:在這之前,第一個探究活動是利用一個電池盒、一個燈座和兩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所以後來增添了一個燈座後,學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電路的基礎上照樣子又連線了一個燈座。在第三個班級課上,我在佈置探究任務時就明確了,用三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再用四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於是,那種串聯的方式出現了。

課後回想這一環節,深深感到,我們經常說,在備課時要備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實上往往我們認為很簡單的、學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實際教學中卻遲遲不出現。只有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考慮到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狀況,那麼在實際教學中的引導就會越明確。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3

1、關愛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及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主動、活撥、健康地發展。為了能培養出國家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確保教學質量,熱愛學生是前提。

每一個學生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如智力有高低、身體有強弱、愛好有各異、特長有不同,作為每一個具有個性的人,他有自己的優缺點。而對於一個教師則沒有理由偏愛或討厭哪一個學生,教師必須有這樣的職業道德:熱愛每一個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

以前,我在這方面做的不夠,今後一定要加強。教學效果要想好,必須讓大家喜歡上這門課,讓不學的學生先能學,再解決如何學會與會學的問題。

2、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創造學習的氛圍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因素。個體一旦對學習活動產生了興趣,就能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率。

3、高質量掌握基礎知識,構建知識網路

高質量掌握基礎知識就是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清楚其研究的物件,適應範圍和條件等,從此入手解決具體問題,而不是憑感覺和經驗。在此基礎上構建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系統化、網路化、結構化。堅實的基礎知識,清晰的知識網路,有利於聯想記憶,有利於準確快速提取知識資訊,有利於理解能力提高,為大學聯考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4

首先針對課文內容我設計了探究性的問題,如:為什麼低壓供電的電源處零線是接地的,零線與地面間就沒有電壓了?保險絲為什麼要選用“電阻率較大”而“熔點較低”的“合金”做成?為什麼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接地後,即使外殼帶電,人接觸了外殼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了?家裡的用電器有的用兩腳插頭,有的用三角插頭,哪些用電器需用三角插頭?等等,這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對於學生理解基礎知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淡化知識點的傳授,強化對疑難問題的探究。

利用演示實驗直觀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我先提出問題:教室的電路是怎樣組成的?我們家裡的電路又是怎樣組成的?指導學生了解家庭電路的基本組成,利用視訊課件讓學生了解實際家庭電路是怎樣組成的,利用文字、圖片、視訊、實物等直觀手段,讓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和動手實踐中掌握知識,想方設法降低了理解的難度。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5

每學期結束後都會反思自己,教學上的,工作上的。這幾天要二級轉正了,又要上繳這些資料,整理一下。這學期一起帶高二的四個同事,都是很優秀的,兩個是我以前的物理老師,一個是書記,另外一個是科組裡面解題最厲害,也是我努力的目標,我的師兄,雖然大我五歲,看起來還是跟高中生沒有多大差別。可能是跟這些高手的緣故,這學期備課我是相當的認真,並沒有因為去年上過而隨便應付上課。

下面是我去年寫的教學反思:

緊張忙碌的高二結束了。回首一年來的物理教學工作,可以說有欣慰,更有許多無奈。隨著教育的發展、高中擴招等諸多問題使得我們的生源質量在下降,聽課組老師說高中物理越來越難教了。科組裡的老師給了我很多幫助,讓我能夠儘快的適應這裡的工作,在此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老師。

我所任教的四個班每個班的特點不同。6班因為本人是班主任,很多同學有著不敢不學、不得不學的心理,因此在期末考試能夠從倒數第一前進到名列第六名。從上課的狀態來看,我感覺大部分同學沒有對物理真正產生興趣,也就不能真正學好物理。而且一部分同學雖然也想學好物理,也很認真、很努力,然而由於基礎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終不能真正掌握學好物理的方法。7班是四個班中上課的感覺最好的一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物理很感興趣,也肯動腦思考,接受能力比較強;5班上課也很專心,只是課後的功夫不足,有的同學憑藉小聰明課後從不看書看筆記複習,作業也要催著要才能交上來。

四個班的學生總體來講都存在“懶”的特點,懶得動筆、懶得動腦懶得總結。針對這種情況,我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1、課堂紀律要求嚴格,決不允許任何人隨意說話干擾他人。這一點雖然簡單但我認為很重要,是老師能上好課、學生能聽好課的前提,總的來說,這一點我做得還不錯,幾個“活躍分子”都反映物理老師厲害,不敢隨便說話。

2、講課時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應,一旦發現學生有聽不懂的,儘量及時停下來聽聽學生的反應。

3、儘量給學生最具條理性的筆記,便於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回去複習,有針對性的記憶。

4、注重“情景”教學。高中物理有很多典型情景,在教學中我不斷強化它們,對於一些典型的複雜情景,我通常將其分解成簡單情景,提前滲透,逐步加深。每節課我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情景”,每講一道題,我都會提醒學生“見過這樣的情景嗎?”“你能畫出情景圖嗎?”“注意想象和理解這個情景”。

5、重視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首先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來龍去脈。在講授物理規律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而且更要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瞭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絡,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係,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恆定律的關係,通過聯絡、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6、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講解物理習題。講解習題時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並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二一開始就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並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習慣。解題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

這一學期來,也遇到很多困難。我反思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落實不到位。本來應該當時落實沒能及時落實。再有就是教學過於死板,平時讓學生參與的機會較少,總是滿足於自己一言堂。不給學生機會出錯,而學生從自己的錯誤中得到的認識會更加深刻。再者由於課時有限,沒有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高中物理對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學習能力要求又比較高,很多時候物理課後沒有作業或者作業很少,但是一些概念、規律及情景需要學生在課下加深理解,然而很多學生所欠缺的正是課下的功夫,導致很多學生反映“一聽就懂,一做就不會”。這一點是我教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不斷的向周圍的人學習和請教,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順應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方能順利的完成高二物理教學任務。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6

識別電路是連線電路、分析電路和進行電路計算的基礎,那麼怎樣才能正確的識別電路呢?辨別電路是串聯接法,還是並聯接法,確定電路是通路、開路、還是短路。在滑動變阻器和開關接入電路的情況,知道變阻器滑片的滑動和開關的啟閉對電路有怎樣的改變。知道電流表、電壓表測量哪一個導體或哪一段電路的電流或電壓。我設計了採用“電流流向法”識別電路,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展示電路中電流的流向,使電路更加直觀,學生更容易識別電路。提高學生識別電路的能力。

電路有兩種: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從串聯電路入手進行教學,出示一個串聯電路電路圖,讓學生分析判斷串聯電路的依據是什麼?學生可以討論回答,由於語言組織不夠完整,所以我把總結的規律在大螢幕上打出來,使學生思維得到完善。同時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利用多媒體生動形象、直觀地把電流的流向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一目瞭然,加深理解。同樣的方法歸納出識別並聯電路的識別方法。

分析總結了識別電路的方法之後對電路進行分類,有開關的電路,有電流表的電路,有電壓表的電路,有滑動變阻器的電路。對不同型別的電路逐一進行分析歸納,使學生系統地掌握識別電路的方法。

一、有開關的電路:利用多媒體展示出電路圖,開關的開啟控制電路的連線情況,其中分三種情況:兩個開關都閉合的情況,一個開關閉合另一個開關斷開的情況,原來閉合的開關斷開,原來斷開的開關閉合的情況。各種情況逐一剖析,畫線路圖,按照電流的流向,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生動直觀,特別是對電路的變換,更加具體、形象,把開關在電路中的作用生龍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易於理解與掌握。

二、有電流表的電路:把含有開關的電路中的開關換上電流表,分析電路歸納方法,從把表拿掉到把表按上,兩種情況分別進行剖析,由淺入深地分析電路的連線情況,按照電流的流向圖進行分析,使學生思路清晰、透徹地掌握電路的連線情況,電路的特點,進而知道電流表是測通過那個用電器的電流,使學生掌握電流表在電路中的作用。

三、有電壓表的電路:對照電流表的電路進行分析概括,找方法,總結規律,把有電流表的電路中的電流表換成電壓表,對含有電壓表的電路學生覺得分析困難,但掌握方法後,反而覺得有電壓表的電路要比含有電流表的電路易於分析了,方法就是去掉電壓表後看電路的連線情況,再把表接上,電壓表並聯在哪個用電器的兩端,測量的就是哪部分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利用對比的方法,加之多媒體教學的配合,使抽象的物理教學直觀、形象化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於學習物理,對物理教學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有滑動變阻器的電路:滑動變阻器可以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的大小,改變燈泡的亮度。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上的滑片,判斷接入電路中電阻的大小的變化,分析變阻器上電流的流向,分析電路,從而掌握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瞭解滑動變阻器滑片的移動是怎樣改變電路的。利用兩次變換來具體的分析電路,觀察電路的變化情況,使學生加深對有滑動變阻器電路的理解與分析。

總之,通過由淺入深的分析歸納,按照電路中電流的流向圖,把電路分類,歸納識別方法,利用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使物理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更加直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7

20xx年9月,我又擔任了八年級兩個班物理課的教學。教學伊始,為了讓他們更加喜歡物理,我便激發他們對科學探究產生興趣和熱情,讓他們帶著對新學科的好奇,保持著對物理的興趣,進行物理課的學習,由此產生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反思本學期的課堂收穫,可歸納為“兩個要抓住”。

一、要抓住物理學科自身的特點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國中物理更是如此,可操作的實驗很多,所以不管實驗的難易程度怎樣,我都會精心準備,哪怕是很簡單的小實驗,我也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親自參與、動手實驗,課後親自動手進行小製作,以此調動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在製作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感受物理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在進行引言的教學中,我並沒有告訴學生物理是一門什麼科學,也沒有用灌輸式的方式告訴學生物理研究的是什麼。而是給了每一個學生一個漏斗和乒乓球,讓他們親自參與猜想、實驗和觀察,親身體會物理學科的情況,課本上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其實,把實驗留給學生,讓學生動手,讓學生感受,課堂就不會不好控制,學生只要有儀器,只要有研究的內容,他們是積極配合的。教師只要適時地加以引導,探究的問題都解決了。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把漏斗和乒乓球給了學生,通過學生的猜想、實驗和觀察,我提問,通過實驗看到了什麼?你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學生們都齊聲回答,乒乓球沒有掉下,猜想不正確,學生興趣很濃,接著有的就喊,老師,為什麼啊?我沒有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引導他們說,只要你們學好了物理,這些奧妙就迎刃而解了,教學效果很好。另外,課本中有槓桿平衡實驗,我提前讓學生用自己做了,先請小個子和大個子同學各一名去推門,問同學們哪個同學會贏,學生們都齊聲回答:大個子同學會贏。然後就讓一個小同學用手指按住門的邊緣,讓一個大個子同學用力按住門軸,結果可想而知,同學們就會說這樣不公平,我就說這就是應用了物理知識,學生便通過實驗,輕鬆領會課上內容,且興趣很濃。

物理是一門與實際聯絡緊密的科學,有些問題實際動手做一做,比空洞的說教更有用。比如光的色散,我讓同學們用一面鏡子斜放入裝滿水的盤子裡,然後讓太陽光斜射入,在白色的牆面上就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這樣既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教學效果很好。

物理是一門有用的學科。在進行完光學的教學後,我讓學生自己設計製作潛望鏡。時間不長,真的有一個班的學生把自己粗糙的作品交給了我,讓我提出意見和建議。我仔細的看了,一個很簡單的盒子,兩塊互相平行且與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平面鏡。在下方看能夠看到高處的物體,還真的不錯啊!

通過和他們的交流和溝通,我越發的感覺到,把實驗交給學生,把空間留給學生,學生會給你一個驚喜,你會詫異於他們的奇思妙想。

二、要抓住學生的感情。

我儘量為自己創造與學生接觸的機會。我們都知道,學生親其師,才信其道。每一屆學生我都從第一節課開始就營造一種溫馨和諧的氣氛,我性格溫和,而且比較幽默,很容易便與學生打成一片。他們與我沒有距離,說話很隨便。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回答問題時都搶著回答。

上課時,我總是笑著走向講臺。以自己飽滿的熱情和友好的眼神影響學生。有學生說,上物理課提神,不是學科本身提神,是他願意以一種歡樂的氣氛去學習。回答問題時,特別是全部回答時,有的學生說一、兩句“廢話”,學生們被逗樂了,我也不會去責怪,而是以一種友好的態度去看待他們,肯定廢話中的有用的知識點,用幽默的語言指出其不足。達到讓他們敢於發言,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哪怕是錯誤的。敢於發言也是一種能力,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是不容易的。由於有我的寬容,學生們積極發言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了,課堂效果很好,可見老師和學生的感情交流的好壞,在一定的成分上決定的教學的成敗。有的學生由於不喜歡某一科老師,導致不學習這一科,他們不管後果,不管是不是應該的,國中學生就有這樣的特點,遇到這樣的情況要疏導而不是強制。

進行物理教學還要注重物理知識與日常生產、生活的緊密結合。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物理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物理學不僅是物理學家要研究的科學,也是我們每一個現代人要知曉的科普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介紹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可以結合相關教學內容的學習,讓學生思考、討論、探究日常生活、生產的一些熱點問題。如:

⑴為什麼飛機場周圍要驅趕鳥類;

⑵打雷閃電時為什麼不要站在大樹、屋簷下?

⑶街道旁的路燈是串聯的嗎?

⑷光纖通訊,紅外線遙感,磁懸浮列車,電子顯微鏡,電冰箱,微波爐,電飯鍋,空調,可視電話,飲水機,日光燈、光控燈、溫控燈、聲控燈等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⑸日常所說的各種“白汽”是什麼,是如何形成的?

⑹火箭發射塔下方為什麼要修一個大大的水池?

⑺橋樑為什麼要建成弓形橋而不建成凹形橋?

⑻為什麼不能在高速行駛的車輛中向外扔東西?

⑼汽車上的“安全帶”和“安全氣囊”有什麼作用?

⑽我們在上學路上應該遵守哪些交通規則及其理由?

⑾為什麼“火車站、地鐵站”的站臺上要畫上“安全線”?

⑿為什麼遠洋輪船上畫有多條“吃水線”?

⒀柴油機和汽油機有哪些異同,在使用中如何節約燃油,如何提高效率?

⒁我們為什麼要樹立“能源危機”的意識?

⒂我們為什麼要尋求新型的環保能源?

⒃人們常說的“熱島效應”和“溫室效應”是如何形成的,它們的成因一樣嗎?

⒄跑步比賽時如何記時才正確,為什麼?

⒅“光汙染”、“核汙染”是怎麼回事?

⒆如何減弱噪聲汙染?等等。

當學生了解了物理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生產有如此密切的聯絡時,物理學知識的實用價值也就不講自明瞭,物理學的實用意識也就在學生中形成了,這樣必然能極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8

我所教的班級是高一(1305)班為二層次,(1306)班為三層次,(1310)班為四層次,雖學生層次不同,可是學生是剛進高一,我在灌輸物理思想上是一樣的,在教學上的區別也並不大,只是在二層次習題的要求更高一些。《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是力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這一章知識掌握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以後各章知識的學習,因此,本章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本章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概念多、公式多,處理問題可以用公式法,也可以通過圖象法加以處理。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運動規律以及圖象和實驗等。

我對本章的教學首先從基本概念入手,主要讓學生理解本章的相關的概念,特別是對質點這一理想化的模型理解和對加速度的物理意義的理解,並能用之來解決相關的問題,與此同時通過舉例對公式進行講解,然後對基本的運動規律進行透徹的分析,讓學生能熟練掌握相關的運動規律。第三是對兩種圖象的物理意義進行分析和比較,通過對圖象的複習使學生能掌握圖象的物理意義,並能用圖象解決實際問題,最後通過對實驗讓學生學會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掌握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方法。

一、存在的問題

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這一章中,雖然在備課時作了充分的準備,課堂上從邏輯、條理、思維等方面都感覺到自己做得很到位,但是一章下來總是感覺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得不到應有的收效?原因在哪裡?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我覺得主要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1、在“基本知識”的教學中。通過歸納成條文來羅列、梳理知識,這種做法,雖然自己講得口若懸河,學生卻聽得漫不經心,沒精打彩,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但當提出一些創設性的問題,通過問題來推倒公式和規律,學生則精神振奮,精力集中地思考問題,這就是明顯反映了學生需要通過問題來學習“基礎知識”的迫切要求。“問題”是物理的心臟,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因而也就理所應當地順應學生的心理需要發揮主導作用。

2、在“圖象和實驗”的教學中。圖象的意義、應用圖象解決問題的方法,實驗的目的、原理、步驟和對實驗資料的處理之後,立即出示相應的例題或練習,學生只管按老師傳授的“方法”套用即可,這樣,學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過程,即選擇判斷的過程,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長此以往,也就形成了“學生上課一聽就懂,題目一做就錯”的現象。在解答問題上,學生就會束手無策,無從下手,這就是課堂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解決途徑

出現了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之後,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怎樣才能提高物理課堂的質量,使師生辛勤勞作,換得豐富的碩果?我認為,要想讓學生聽懂學會,就必須為學生創造和安排練習的機會,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合作學習。可以根據本章公式多;解決問題的途徑也多等特點,設計一組可將有關公式溶於其中的小題目,讓學生做,這樣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應用自己的知識和思維方法掌握物理、運用物理的知識,解決物理問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回顧所學的“方法”並作出相應的選擇判斷,從而輕鬆愉快地掌握知識,最後再由老師進行歸納解答相關幾種解法,使學生有一個再提升能力的過程。為此,我認為用這種方法進行物理教學,是解決物理教學效率低,質量不高的有效方法。

除了以上的主要方法外,還可以採用其他一些輔助的教學方法,由於這章的物理公式比較多,我就採用過物理公式大賽,提高學生對物理公式的記憶,達到目的的同時學生也感興趣。

以後我將一如既往的堅持新課改的課堂教學模式(“1+1”教學模式),並隨時作出教學反思,在反思中進步,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9

這學期,根據學校的安排,我在九年級四班講了一節校級公開課,我選的課程是《15.2電流與電路》,這是新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一冊第十五章第二節,電流是國中物理電學中的基本物理量,是以後學習電壓,電流,歐姆定律,電功率等電學知識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這節課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講課之前,我進行了充分的準備,認真備課,虛心請教,大膽嘗試,細心總結,儘管如此,這節公開課還存在許多不足,現回顧總結如下:

課時設計考慮不全面,設計時,我認為四班學生基礎較好,平時物理課師生配合較默契,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較強,所以我將本節課設定成一課時,本來信心十足,但結果差強人意,在講到電路三狀態時,時間緊迫,致使我感覺自己比較慌亂,知識點講解不夠透徹,沒有突出電路三狀態的重點地位,從學生的反應和習題練習來看,學生對短路還是比較疑惑,感覺比較抽象。

內容講解時間分配不夠精當,這節課中分四個知識點,電流、電路、電路圖和電路三狀態,其中電路圖的連線和電路三狀態是重點,電路狀態的識別是難點,而我在講課時,在電流及其方向那用時太多,將電流的方向講解非常清楚,但有些過於精細,有些本末倒置的感覺,結果在電路圖和電路三狀態這兩點上時間倉促,講授緊張,以至沒有體現出重點和難點的地位。

演示實驗完成不夠理想,對於電路中的電流方向,我採用了“利用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來進行判斷,設想很好,但課前準備不夠,在實驗室沒找到二極體,我就想到了用視訊演示代替,視訊條理很清晰,視訊中的老師演示也非常仔細,但存在不足時,視訊中部分細節不夠清晰,如電池的正負極,學生反映根本看不清,而視訊中也未加標註,視訊中只有演示,沒有講解,對於二極體這樣的新元件,我只能採取邊講邊讓學生看,也就造成了邊說邊點停的這種現象,導致課堂給人留下了手忙腳亂準備不足的印象。

當然,除了不足,本節課中的一些教法還是得到了同行的肯定的,我在課堂教學體驗中也深有體會,如:

知識點之間的過渡非常自然,之前我在備課時也是費了功夫的,我想了很多方案,最後在多種方案中確定下來,力求自然,流暢,最重要的是簡潔,明瞭,費時少。如,我從電流向電路過渡時,這樣說“以上是我們對電流的理論上的理解,電流到底是什麼,我們來體驗體驗”,很自然的引入了學生的演示實驗。在電路引出電路圖時,我給了學生一副實物圖一副說明書上的電路圖,讓學生自己評價,學生看到的電路圖的直觀性,簡潔性,自然迫不及待的想進入學習,導課自然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學生活動設計合理,活動較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儘可能的將課堂交給了學生,如學生實驗,學生練習,學生評價,小組討論,小組交流,小組總結,自主學習等,重點內容學生記憶,同桌考查,學生上黑板大家考查等等,形式多樣,學生積極踴躍,效果不錯,以後的教學中可以繼續嘗試。

以上是我自己在看了錄課視訊後的一些感受,我也會積極找聽課老師進行評課,虛心接受他們意見,揚長避短,在以後的教學中繼續嘗試,創新,打磨,希望在下次的公開課中有更大的進步。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10

科學的本質是對未知事物的探究。在《國中物理課程標準》中,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標準》要求通過科學探究,是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因此,探究教學在國中物理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本人在此結合《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流規律》這堂課的教學實際就探究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探究教學要注重問題性

問題不僅是是科學探究的出發點,而且也是學生學習的根本原因。因為沒有問題就難以誘發、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麼學習也就只能是表層的和形式的。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提出“串、並聯電路中電流有什麼規律”的問題後,引起了學生極大地興趣,激起了學生極大的探究慾望,就此問題學生還做出了多種猜想。在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有出現了諸如電流表反向偏轉和燈泡不亮等問題。學生在發現和解決這些新問題的過程中,不僅有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探究興趣,而且也促使學生深入地去思考和體驗。因此,能否提出對學生有挑戰性和吸引力的問題,使學生產生問題意識是科學探究的關鍵。因為問題意識會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從而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問題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勇於探索、積極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所以說,問題意識是學生進行探究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探究教學要注重過程性

學生的學生方式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在接受學習中,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接受學習重結論、輕過程。而在發現學習中,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發現學習則是結論和過程並重。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科學家的探索過程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然,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會面臨問題和困惑、挫折和失敗;並且學生有可能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結果表面上像一無所獲,但這卻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生長、發展和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能力和智慧發展的內在要求。學生在“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流規律”的實驗中,有的學生花了兩節課的時間沒有得出完整的結論。但是,在這個探究過程中一方面充分暴露了學生的各種疑問、困難、障礙及矛盾;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學生的聰明才智、獨特個性和創新成果。所以,眼前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應該說是值得的。正因為如此,探究教學要強調過程,強調學生獲得新知的經歷和體驗。

三、探究教學要注重開放性

本人認為探究教學的開放性,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實現學習目標的開放。科學探究應注重知識與技能的獲得,更要注重能力的培養,也要注重情感的體驗。在這堂課的教學中,學習目標就很廣泛:一要讓學生達到“得出串、並聯電路中電流規律”的知識目標和“正確使用電流表”的技能目標;二要讓學生達到親身體驗“提出問題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11

把家庭電路的課堂參與定為學習本課的指導思想,讓學生積極主動發言、討論、思考、觀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變成了策劃者。一言堂變成百家鳴。整齊劃一變為靈活多變,任務分配到小組,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課堂活動多元,全體學生參與體驗。此外,加強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學生主動的調查和參與,提高了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

如何認識、對待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直接關係到新課程的實施質量。綜合實踐活動並不著眼於使學生獲取系統知識,不是追求嚴密的知識體系,它立足於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實踐,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事有益的活動、研究和解決問題。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平等的參與者、交流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引導。這種課程形態的核心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一種主動探究式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新的嘗試和實踐。

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熟悉並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同時合作意識加強了。學生能充分參與到課堂上來,學習興趣較濃。教師通過事先準備的各種資料及課堂實驗,強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指導和引申的作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能相互交流,暢所欲言,氣氛融洽。恰當的視訊引入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12

常講常新,這是我最大感受。原來講電動機的原理,就是通過演示實驗總結出結論,磁場對通電導線有力的作用。今年上課時突然想到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理解他,在學生的短暫思考後,馬上就有同學用“用磁體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來解釋這一現象。接下來的基本內容,受力方向與什麼因素有關,學生也很順理成章的能夠用“用磁體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來解釋了:當電流方向改變後電磁鐵的磁場方向就會發生改變,原來排斥的就會變成吸引,磁體磁場方向改變同理。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也是學生對知識的遷移運用,無形中達到了融會貫通的目的。有時覺得就這麼點知識,但我們面對不同的學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新的靈感會讓我們覺得“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跟大家交流我的新發現。

這節課在設計上把演示都換成了學生分組實驗,這樣在本節教學中想方設法讓學生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在探究的具體事例中,發現問題,尋找解決辦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思考,在獲得大量資訊的基礎上進行交流,解釋、歸納、總結形成一定的認識,主動獲取了一些有價值的知識。在這節課中活動設計,問題的引出和討論交流,都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去做、去說、去思,去發現,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探究慾望,調動了學習積極性,課堂非常活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自然的提高了科學素養。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13

每一次教學只要精心準備、用心執教,總會有著令人回味的片段。

1、以學生為本,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新課程標準提出“科學課程的重點在於通過引導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形成科學態度和科學探究的能力”,本著這一目的,我提供分層次的材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2、環節間的巧妙過渡、緊密的銜接。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教師“引導者、促進者和參與者”的作用,從問題的引入、探究內容的層層深入,學生活動時的調控都能夠自然、巧妙、精密,讓學生不會感覺到緊緊被牽引,而是自然跟著去做,期待著繼續前行。

這節課上完,感覺仍有一些不足,期待繼續改進。

1、沒有充分發揮實物展臺的作用。只是就學生所畫的電路圖進行展示,其實完全可以將學生所連線的實物圖作品展示,既可以起到相互學習的作用,也可以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2、展示學生作品時方法欠妥當。如果能夠先展示正確的連線方法,讓連線錯誤的學生“自行發現”、“自行糾錯”效果會更好,同時還可以保護學生探究的慾望。

3、拓展活動應留充足的時間。嘗試“用一節電池點亮兩個燈泡”因時間已下課,所以只是匆匆做了一下,很多小組甚至沒有沒做出來,所以活動既然已經安排,就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有時間嘗試,這樣學生才能有所收穫,活動也不會流於形式。

總而言之,潛心專研,盡心盡力去備課、上課,積極做出深刻的反思,總會讓課堂多一分精彩、多一分驚喜,少一分遺憾。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14

國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要求物理教學中,在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的同時,更需重視技能的培養,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從自然、生活過度到物理的認識過程,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並將所學物理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因此物理課程的構建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在此我就近幾年新課標下國中物理教學寫幾點教學反思。

一、物理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

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於知識的傳授,強調接受式學習。而新課標下的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著眼於學生的今後發展,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習慣。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對剛接觸物理的學生來說,接觸最多的基礎材料是現實生活,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便能順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規律。

例如:在講慣性知識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在車上豎直向上拋東西時,為什麼車子在快速開動,人卻站在車上不動還能夠接到丟擲去的東西?同學們會想,東西拋上去了,我們和汽車一起在快速前進,怎麼還能正好接到被豎直丟擲去的東西呢?進而引導學生思考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在講聲學和光學時候,為什麼打雷和閃電明明是同時發生的,而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見打雷的聲音呢?

地球時刻在自西向東自轉,並繞太陽公轉,為什麼我們在地球上筆直向上跳起時,還會落在原來起跳的地方呢?

在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候,可講述為什麼溜冰時候,你向前推牆壁,自己卻反而是向後運動了;人划船時候,怎麼是要向後划水,船才會向前進?

這樣學生通過不斷地設疑,不斷地質疑,有利於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和規律,為下一步學習物理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敢放”還要“能收”。

新課標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國中階段的學生所學習的內容來說,結論是早就有了。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讓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習,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得出結論。

三、教師要善用學生實驗及趣味實驗。

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愛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著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演示實驗、探究實驗及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絡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

例如:在講述壓強一節時,我用硬紙片片蓋住裝滿水的杯子,然後倒過來,發現硬紙片並不會象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掉落在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樣被緊緊的吸在杯子上面了;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讓教學內容事先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講慣性一節時,我先給大家演示一下慣性小球的實驗,然後讓他們自己做一下,來體會一下,把筆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張紙上,迅速抽出紙張時發現放在紙上的物體並沒有隨紙一起運動,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迫使其回到課本中找到答案。

在講授聲音的發生時,可讓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嚨,讓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每天都聽到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等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總之,物理知識與科學技術、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關注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都會使學生真正瞭解到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使物理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過程,讓學生感悟到實際生活中物理的奇妙,從而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最大潛能,真正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物理的電路教學反思15

這個月聽了一些專家的講座,專家們的理論加實踐,讓我深深地覺得自己教學理論的欠缺和知識儲備的薄弱。聽得越多,越覺得自己不會上課,越不敢上課。特級郭海平老師的關於課堂提問的講解讓我深受啟發,她說:“我們提的問題要找準學生課堂上對內容的興奮點,這樣我們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的熱情。”剛好她的案例裡有一部分是有關《電流與電路》的教學的,於是我決定結合她的思路開展我的教學。

一、關於課堂的引入

原來上這節課的時候總想著從生活中常見的電現象入手,創設問題情境,引出電源和電路。現在回憶起來總覺得我提的問題沒有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激發不了學生的積極性,是無效的問題。於是這次我直接在出示一個可以吸在黑板上燈座和小燈泡,瞬間,學生被我的“先進武器”所吸引,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我便在學生渴望的眼神中開展了我的“以問題加活動”的教學設想。在引入中我對我的“先進武器”美美的!

二、關於課堂的問題

這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圍繞以下四個問題展開:

1、你怎樣能讓這個燈泡發光?

在這個問題提出的剎那,男生們的手舉得高高的,躍躍欲試,要幫我燈泡連線好發光。於是我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順便讓他給大家介紹了各部分的作用,便完成了“電路的組成”內容的教學。我乘機插入講解電流形成及電流方向、通路。我講得輕鬆,他們也聽得認真。

我體會到了在有效問題的激發下,學生挺能說。我反思著平時學生不回答問題的原因:原來不是學生不願答,而是我們老師不會問!

2、你有什麼方法讓燈泡熄滅?

這個問題一出,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把電燈熄滅的方法,但全部都是斷路問題的展現,那樣我的教學目的就達到了。

我深刻地領悟到了“教師最好的教學方式是聽,學生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說”。

3、再給你一根導線,你還有什麼方法讓燈泡熄滅?

問題之後,是一個短暫的沉寂,可能是難住學生了。我剛想自己解決,忽然有位男生輕輕地說:“把電池兩極連起來試試?”於是我馬上讓他上來,他在不自信中連線著導線,卻在同學一片驚奇中把燈熄滅,自豪的回到座位上。這位男生的方法重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我的問題又活了過來。於是,好奇的他們紛紛想上來換個位置連線這根導線,看看能否把燈熄滅,我自然的滿足了他們的願望,完成了自己的“短路”教學,真是一舉兩得。

這既是我的預設,也是我的生成。原來我們可以在預設中生成,也可以在生成中預設!

4、根據現有的電路,再給你一個小燈泡,你能讓兩個小燈泡都亮起來嗎?你有幾種連線方法?

這個問題是想通過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設計並連線好電路,教師選擇方案展示並通過拿掉一個燈泡讓學生分析串並聯電路的特點,但最終因為時間不夠沒有完成。

三、關於課堂的不足

這堂課整體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參與度高,平時不願聽課的一些同學都被我的燈泡吸引了,也能回答我的問題。我似乎品味到了“問題提到了學生興奮點上”的樂趣;我似乎品嚐到了“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滋味;我小有喜悅,但細細地反思,課堂上又有許多有待改進之處。

首先,一個問題提出後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總擔心學生回答不上來,耽誤了我上課的時間,就想著去引導了。或許我內心深處總想去操控學生,沒把學生當成真正的主體!

其次,課堂上似乎有點虛幻的熱鬧。讓學生單獨回答問題的人次不夠,集體回答的又響又亮,並不表示中下水平的人也能掌握。課堂上男生表現過強,使得我忽略了對“電學弱勢群體”女生的關注。看來教學要製造熱鬧,更要看清熱鬧背後的沉默者們!

最後,課堂上我的話還是有點多。總擔心學生說得不夠好,我總想再講一遍,於是課堂的時間便超出了我預設的範圍,完成不了教學內容。應該像吳加澍老師所說的那樣,做到“三不講”:學生會了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

我收穫著學生的激情,快樂著每堂課的成功之處。我遺憾著每堂課上的缺陷,反思著我教學上的步伐。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自如地掌控我的課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