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汽車運用專業建設之我見的教程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W

[摘要]:高職汽車運用專業是一門新興專業,其專業體系不是很完善,專業如何建設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索。筆者就這一問題在這裡談一些自己的看法,目的是和大家一起探討,共同把高職汽運專業辦好。

高職汽車運用專業建設之我見的教程

[關鍵詞]:高職 汽車 專業 探索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保有量迅猛增加,社會對汽車使用與維修方面的人才需求也直線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各地許多高職院校都爭相辦起了汽車運用專業。但是,由於專業創辦時間短,加之高職教育相對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人們對它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還處於逐漸摸索階段,以至於高職汽運專業的教學體制不是很完善,有的高職院校還是沿用舊的教學體制,並沒有辦出高職特色。這樣就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對高職汽運人才的需求。那麼,該如何建設、完善高職汽運專業呢?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微薄之見,拿出來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名正則言順

新生開學,許多學生、家長都會問我一個問題:你們這個專業的具體名稱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困惑呢?翻開各高職院校的招生簡章,就不難找到答案:從專業性質和培養目標上看相同的專業卻被起了不同的名稱,其中主要包括“汽車運用工程”、“汽車運用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運用與檢測技術”等等。我認為:無論是本著對學生和家長負責的態度還是從本身專業建設出發都有必要對專業名稱進行統一與規範。

“汽車運用工程”這一名稱主要是沿用了本科院校汽運專業的名稱,並不具有“高職”特色。“汽車運用與維修”和“汽車運用與檢測技術”這兩個名稱分別突出了汽車運用體系中的汽車維修技術與汽車檢測技術,但卻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專業性質與培養目標。再者,從專業角度分析,“汽車維修”與“汽車檢測”是包容在汽車運用體系中的兩項技術,顯然不能與“汽車運用”並列進行命名。我個人認為:為了與本科“汽車運用工程”專業名稱區分開,並突出高職教育面向生產第一線,重點培養學生實踐技術與技能的特點,高職汽運專業採用“汽車運用技術”這一名稱更合適一些。

二、有目標才有動力

畢業以後能夠幹什麼工作?這是高職汽運專業學生與家長普遍最關心的問題。

前些年,我國的汽車工業還不是很發達,汽車保有量較少,並且以中型貨車為主,科技含量低。汽車運用的基本任務只侷限在“用好、管好、保修好”汽車,無論是汽車使用技術、管理制度,還是維修裝置與工藝都比較落後。汽車的檢測與故障診斷更是主要依靠傳統的經驗法進行。

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近十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保有量直線上升,現在已經逐漸走入家庭。車的型別也由過去的單一型發展到現在以轎車為主各種車型百花齊放的可喜局面。在結構上,由於電子控制技術、現代液壓技術以及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的大量採用,現代汽車的科技含量已經非常高。汽車運用的基本任務也由過去抓“環節”轉變為現在的“對汽車實行擇優選配、正確使用、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合理改造、適時更新和報廢的全過程綜合性管理。”同時,對汽車的使用技術、管理制度、維修工藝以及檢測診斷技術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目前社會上對汽車運用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量很大,尤其是高階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倍受歡迎。據一權威的高職高專教育網站調查表明:當前高職汽車運用專業人才已成為“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所以我認為:高職汽運專業正應該滿足這種需求,大力加強素質教育,突出高職辦學特色,努力培養出即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高的職業技能;即能直接從事汽車使用、汽車維修以及檢測診斷等技術工作,又能在生產第一線從事車輛技術管理工作的高階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

三、因材施教

在校期間都學習哪些課程?這也是學生和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

由於學制的改變(三年制變為二年制),使高職汽運專業課程設定與教學計劃安排中的矛盾更加突出。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關鍵是要做到:打破傳統教育的.教學框架,抓住高職辦學特色,精減優化專業教學體系。具體提出以下兩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正確處理好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關係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應用型、技術型人才,而非“理論型”、“研究型”人才。加之生源都是高中畢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理論水平。所以,為了確保專業課的教學質量、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在研究課程設定和制定教學計劃時,就要根據高職汽運專業的特點,在滿足必要需求的前提下,儘量精減基礎課安排的門數與學時數。如語文、化學、物理等與專業課聯絡不大的基礎課要堅決砍掉;對於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政治、體育、數學、英語、計算機等課程也要根據需要儘量壓縮學時,以夠用為宜;對於技術基礎課的設定要考慮專業課的需要進行取捨、有所側重。如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等課程可適當縮減學時數,而對於機械零件、電工與電子學、液壓與液力傳動技術等與汽運專業課密切相關的技術基礎課程,必須安排足夠的教學時數,以確保教學質量。

(二)正確處理好理論課與實踐教學的關係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面向生產第一線的高階技能型人才,加之汽運專業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專業。各高職院校為了提高畢業生的職業素質、拓寬就業渠道,又都在大力推行“雙證制”教育。因此,一定要確保實踐教學的質量。而其前提就是在研究制定教學計劃時必須保證各項實習實訓的時間足夠。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高職汽運專業的專業實習設定及時間安排提出以下建議,僅供參考

實習名稱

時間安排

備 注

汽車拆裝實習

2周

汽車駕駛實習

6周

考取駕駛證

汽車維修實習

6周

考取修理工證

畢業實習

5周

由於學制與教學時間的限制,實踐教學時間的保證勢必會使專業理論課的教學受到很大影響。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1 精減優化專業課的設定

通過查閱各高職院校的專業介紹與教學計劃,我們可以看到高職汽運專業開設的專業理論課主要有:汽車構造、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汽車電氣裝置、汽車執行材料、汽車使用技術、汽車維修工藝、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汽車運輸企業管理、汽車新技術等等。從高職汽運專業培養目標出發,並考慮到學生專業知識結構的建立,我認為必開的專業課應該包括:汽車構造、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汽車電氣裝置、汽車使用技術、汽車維修工藝、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等,而對其它幾門課程可做如下調整:

由於汽車運輸企業管理的課程性質顯然已經不適應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予以砍掉。但其中關於車輛技術管理的內容是高職汽運專業學生必備的知識,可放到汽車使用技術課中學習;汽車執行材料的使用也可以放到汽車使用技術課中學習,不用單獨開課;對於汽車新技術這門課程,我建議可以把它的內容按不同的性質與特點進行分解,然後放到其它相應的課程中學習。

2 處理好各專業課內容之間的銜接問題,避免重複學習

由於各專業課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密切聯絡,加之教材編者考慮到專業課程知識的完整性,使各專業課之間存在著很多交叉、重複、甚至互相矛盾的內容。這就要求各專業課教師從整體專業教學出發,加強互相溝通與配合,根據各專業課教學需要,對互相重複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捨與調整,努力做到互不重複、互不矛盾、互相補充,從而達到精減優化專業課程知識結構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