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學徒制研究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98K

摘要:實訓教學是高等職業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關鍵,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工科專業廣泛開展了“校中廠”的執行模式,本文以模具設計製造專業為例,通過基於現代學徒制理念的專業課程開發與實訓專案實施,對預期的效果進行評估,為該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教學做有益的探索。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學徒制研究論文

關鍵詞:校中廠;現代學徒制;課程開發;校企合作

2013年7月安徽省教育廳釋出了安徽省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情況分析報告,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全省有32所高職院校布點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在校生也位居前20位[1]。由於招生規模的快速擴大,班級授課制是目前高職院校普遍採用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有利於快速培養畢業生,緩解人才市場技術工人的短缺,但是這種模式往往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不能真正培養技能型人才。2015年1月安徽省教育廳釋出了《關於地方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分類發展的意見》,提出了建設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任務,明確了以服務產業發展和促進就業創業為目標,以傳承技術技能、提高師生解決生產、管理、服務一線實際問題能力為主要任務,以教產融合和校企合作為抓手,以“雙師型”師資和實驗、實訓、實習、實踐基地及專業帶頭人建設為重點,著力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2]。2014年12月教育部也出臺了加快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實施意見。因此,本文在借鑑國內、外培養技能型人才在實施學徒制研究的成功經驗上,以當前政策環境、實訓條件為背景,分析技能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為例,深究現代學徒制的內涵,通過校企合作建設“校中廠”,解決該專業的課程開發、實訓專案實施,真正做到無縫對接。

1.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實訓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與企業真實需求存在偏差學校的實訓教學同企業需求存在差距,企業到底需要何種人才?學生需要具備哪些核心技能?學校在教學組織與實施過程中並沒有完全弄清楚,以至於企業需求與學校培養目標存在錯位情況。

(2)學生對企業工作崗位無感性認識高職學校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注重對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確定性方面進行培養,而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還需要掌握大量的技能型知識,同時有些技能型知識需要實踐操作、情景認識、不可言傳性的感性認知等獲得。上述企業要求的核心技能型知識往往需要依靠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師傅示範和樣本式的手把手傳授,二是徒弟stepandstep式的模仿以切身經歷獲得經驗的感官認識[3]。儘管近幾年大多數高校進行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改革,但限於實訓條件、師資、教學組織方式等因素,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學生對工程實際的感官認識不足,難以獲得相應的技能知識。

(3)校內實訓裝置利用率低大多數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依然沿用先理論後實踐的模式,一般前3-4學期進行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後2-3學期進行技能型學習,這樣的結果是實訓室某一階段負荷很大,而某些學期及寒暑假非常閒置,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4)企業資源利用不足目前很多學校將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納入專業建設委員會,也將能工巧匠聘入學校擔任專業課的兼職教師,但是鑑於企業和學校追求的目的不同,實際效果不理想:比如企業師傅的實踐操作能力較強,但由於教學素養等因素造成與學生無法溝通,影響教學質量。

(5)課程評價體系單一實訓課程的評價應該全方位反映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職業素養、技能水平,而現行的評價指標單一,要麼“紙上談兵”,要麼只看結果不重養成,要麼主觀臆斷忽視主體[4],不能真正反映學生對技能的掌握程度。

2.基於現代學徒制的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1)確定專業培養目標銅陵市有大小模具企業40多家,其中三佳模具為上證上市企業,另外在開發區專門興建了“模具創業園”;根據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服務地方產業、企業的定位,通過走訪企業,確定了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培養目標為:熟悉模具加工工藝;掌握模具設計與製造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衝壓模、塑料模及其產品的初步設計能力,具有一定模具裝配、維修技能;具有一定模具裝配、維修技能;具有創新精神,適應模具行業生產和管理等崗位的高階技能型專門人才。

(2)構建新的課程體系根據上述培養目標,基於工學結合、校企融合的思路,與校中廠進行深度合作,共同遴選本專業的校內、廠內雙導師,共同分析本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對原先的課程體系進行再重構,新的課程組成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本能力、專業核心能力三個方面,具體情況見表一。上述表格中的公共基礎課有理論課教師授課,集中在第一、第二學期完成,專業基本能力課程儘量採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地點設定在校內實訓基地,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和技能水平,專業核心課程由校內雙師型教師和工廠師傅共同授課,其中理論部分由本校教師講授,操作部分由師傅帶徒弟式傳授,最終考核由工廠質檢部對產品進行檢測,通過評價機制對成績進行評價。

3.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核心課程開發與實施

(基於現代學徒制體制的校中廠模式)

(1)確定核心課程的實施方案在對本地企業進行充分調研、專業委員會及校企懇談會的基礎上,總結本專業的崗位技能要求,確定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核心課程見表一所示。核心課程的教學組織實施,打破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以已建成的“校中廠”———銅陵市格瑞特擠出模有限公司為依託,以該公司的主要產品PVC,PE,PET,PP等塑料異型材模具的設計、製造、安裝、除錯為專案,校企融合共同授課,實行雙導師制,進行現代學徒制體系的研究探索,具體的流程環節見圖一。

(2)核心課程實施案例塑料柵欄擠出模是“校中廠”—格瑞特擠出模有限公司的一個主打產品,此產品牽涉到模具製造技術、注塑模設計、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機械CAD/CAM、數控程式設計、機械製圖等方面的的理論知識,選擇注塑模的製造與安裝除錯這個任務需要的知識,進行理論課講解,這部分有雙師教師講解。對於上述工作任務的實施,有工廠的加工車間、裝配車間兩名師傅進行一對一、手把手的傳授,然後由學生進行工作任務的體驗,最終完成產品。本工作任務有教師1、教師2、教師3、師傅1、師傅2共同評價學生成績。

4.基於現代學徒制體制的“校中廠”模式效果評價

(1)校企深度合作,互惠共贏格瑞特擠出模有限公司2008年開始在我校建立校中廠,通過學生頂崗實習與就業、教師下廠實踐、訂單培養、外協加工、技能鑑定、員工培訓等七個方面的合作,有利的解決了企業的用工難、招人難問題,節省了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學院通過校企深度融合,利用企業典型工作任務,解決了教學組織中的工學結合、理實一體、現代學徒制(學生與師傅、教師與師傅)等問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2)學生感性認識提高,就業底氣更足通過現代學徒制的實現,學生具備了雙重身份,學生和學徒;該專業大部分學生通過企業輪崗(核心技能)學徒,掌握了更多的技能知識,對以後的工作崗位有了更感官的認識,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果更明顯,就業底氣更足。

(3)價值感歸位高職學生高中階段成績普遍較差,社會認同感、價值感缺位[4],通過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學生在學習(學徒)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同時能夠獲得一定的報酬,讓學生真正融入社會,實現人生的價值感。

(4)學生綜合素質大幅提高通過實施現代學徒制,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社會融合度都有明顯改善,近幾學年該專業學生獲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六次,三等獎5次,全國三等獎一次。

5.結論

現代學徒制是對傳統學徒制學習方式的繼承和發揚,在發揮傳統學習方式優點的基礎上滲透了現代元素。傳統學徒制側重於手藝的傳承,而基於“校中廠”模式的現代學徒制既有師傅帶徒弟的傳統特色,又添加了職業發展目標、課程評價體系、環境培養等新的創新,因此他是職業學院工科類專業的全新培養模式。

作者:張曉春 單位:銅陵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2013年安徽省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情況分析報告[R].2013.

[2]安徽省教育廳關於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分類發展的意見[R].2015.

[3]丁度坤.基於“校中廠”的現代學徒制探索[J].職教論壇,2014(18):68-71.

[4]王曉紅.高職院校系部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方法[J].機械職業教育,2003(11):39-40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