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心理學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9W

怪誕心理學 篇1

怪誕心理學

有人曾經問我:你從事的這項研究到底能有什麼用呢?但我從沒有因諸如此類的懷疑或非議而動搖過。我始終堅守著這樣一個信念:只要能夠滿足人們的好奇心、能夠給人以些許的啟迪、能夠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去解讀我們置身其中的這個社會,那麼你所做的一切就是有價值的!_

斯坦利·米爾格蘭姆《社會生活中的人》

什麼是怪誕心理學?這門學問的意義何在

以科學的方法探究泡茶的奧祕、祈禱的力量、水果的個性和人浪的形成。

長久以來,人類行為的古怪面一直都在撩撥著我那充滿好奇的神經。

在大學裡讀心理系時,我曾把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當成心理實驗室,在那裡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我的研究物件是那些剛剛見到自己的另一半走下火車的人。在他們深情相擁的那一刻,我會立即走上前去,同時啟動藏在口袋裡的秒錶,然後對他們說:"打擾了,你們不介意做個心理實驗吧?從我剛說’打擾了’這幾個字到現在,你們覺得已經過了幾秒鐘?"研究結果顯示,沉醉在愛河之中的人會大大低估時間的流逝速度,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如果在一個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上一小時,你會覺得只坐了一分鐘;如果你在一個熱火爐上坐了一分鐘,你卻會覺得彷彿坐了一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我一直對心理學中不同尋常的方面心存好奇。當然,我並不是第一個對這種行為測量法感興趣的人。在時間的歷史長河中,每一個時代都會出現幾位致力於探索稀奇古怪事物的研究人員。

弗朗西斯·高爾頓爵士是維多利亞時代一位特立獨行的科學家,很可能也是這種行為測量法的創始人,他把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研究不尋常的主題上。他曾偷偷衡量同事演講時怪誕心理學讀書筆記 聽眾煩躁不安的程度,由此來客觀評判同事的演講是不是很枯燥乏味。他曾在口袋裡放著計數器,在英國各主要城市的大街上游走,暗中記錄和他擦身而過的人是貌美如花、相對醜陋或是相貌平平,並由此繪製出了英國的"美女地圖"(倫敦的美女最多,阿伯丁的情況最為糟糕)。

高爾頓對祈禱效果的研究引起了較大的爭議。他做了一個假設,如果祈禱真的有效,那麼神職人員應該比大部分人更為長壽才對,理由很簡單,他們祈禱的時間顯然更長,態度也更為虔誠。他對各種人物辭典中收錄的成百上千名人進行了非常廣泛的分析,結果發現神職人員的壽命其實遠沒有律師和醫生那麼長,這讓極為虔誠的高爾頓開始質疑祈禱的力量。

甚至連泡茶這件事也引起了高爾頓的注意,為了用科學的方法找出泡杯好茶的完美之道,他花費了數月的時間,還做了一個特殊的溫度計,讓他可以隨時測量茶壺裡的水溫。經過嚴謹的測試後,高爾頓得出瞭如下結論:

當茶壺內的水溫維持在180~190華氏度之間,而且茶葉浸泡時間達到8分鐘時,泡出的茶味道最醇,喝起來最香,而且絕對不會太苦,也不會太淡。

能夠對泡茶進行如此徹底的研究,高爾頓很是得意,於是驕傲地宣稱:"茶壺裡再也沒有什麼祕密了。"

從表面上看,高爾頓對無聊、美貌、祈禱和泡茶的研究可能顯得比較分散。不過,這些都是同一種人類行為研究方法的早期絕佳案例,我把這種方法稱為"怪誕心理學"。

簡單地說,怪誕心理學是以科學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稀奇古怪的各個方面。在過去的幾百年裡,雖然已經有少數先行者在心理學研究中採用了這種方法,但這種方法卻一直未被認定為一門嚴肅的社會科學。這些研究人員追隨著高爾頓的腳步,在主流科學家怯於涉足的領域內勇敢前行。他們業已完成了以下創舉。

怪誕心理學 篇2

閱讀早餐會已經舉行了兩期,在上一次閱讀早餐會抽獎時有一個幸運的小夥伴——雄森國際的曹學軍抽中了一本奇怪的書《怪誕心理學》,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從這一本怪誕的書上有什麼收穫!

《怪誕心理學》單看書名就很吸引人,不管你是看過心理學還是沒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書,憑怪誕二字就足以讓你產生興趣把書看完,去尋找本書所表達的怪誕之處在哪?理查德在書中給怪誕心理學找了一個比較簡單的定義:怪誕心理學是以科學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稀奇古怪的各個方面。這是一個很嚴謹的定義,但是,什麼樣的方法才是科學的方法,什麼樣的問題才足夠稀奇古怪,這對於心理學瞭解不是很多的我們來說還真的不是很清楚。

看完書,其實並感受到書名之所理解的怪誕,其實大多就是最普通的大眾心理知識讀本而已,整本書讀完後,學習其中的精華要義,是轉化為我們自己的思想和力量,不會盲從和迷信,最終是為了現實意義中的開解和提升。這本書一共涵蓋六個部分,分別是時間心理學、撒謊與欺騙心理學、靈異心理學、決策心理學、幽默心理學、自私心理學。無論哪一個部分,都是在說明心理的作用對人和事件的影響之重,有時甚至會發展成為決定性因素。

淺顯易懂,讓人感覺心理學並不遙遠和玄虛,可以很好的指引大眾心理向陽光、健康方面靠近,從而也積累起來對心理分析的一些基礎認識。

有興趣就看一看吧,多讀書總不是壞事情!

怪誕心理學 篇3

起初購買《怪誕心理學》的目的只是為了京東的滿299減100的湊個單,買了之後略微翻了翻,感覺這本書有點像《啟功給你講書法》,這也是一本點到為止、外行看得糊里糊塗的,覺得作者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品讀起來卻十分枯燥。不過既然買了就開始讀了,一本書如果讀出一兩點有用的,那也是賺到了。

《怪誕心理學》是英國的理查德·懷爾曼Richard·Wiseman的一本心理學書籍,Richard·Wiseman是“英國大眾心理學傳播第一教授”,同時也是英國媒體最常引用的心理學家。對心理學並不是很瞭解的我,當然也不清楚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也就不做贅述。從小到大,我只讀過一本心理學的書籍,叫做《教育心理學》,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一、扉頁:謹以此書獻給我摯愛的父親和母親

在整本書的第一頁,赫然寫著“謹以此書獻給我摯愛的父親和母親”,一段簡單而又讓人震撼的句子,外國人的率性和真誠流露到了生活的每一處,或許有人會把自己對父母的愛藏在心裡、體現在行動上,卻鮮有開口感謝父母的,但,為什麼不呢?

二、心理暗示的力量

在書籍的第一章裡,作者RichardWiseman對占星學、筆跡學等做了些許的闡述,正如前面所說的,我這個外行看得雲裡霧裡,不過倒是有一點我非常贊同,就是占星學和筆跡學都是忽悠人的,文中提到了占星學和筆跡學對一個人的性格描述都只是泛泛而談,就像在星座書裡隨便翻開任何一個星座的描述都能往自己身上套,併發出情不自禁的驚歎。正如當你肚子疼的時候,對比著胃腸癌的症狀,也能對得上一點兩點,甚至更多。

更有甚者,像星座書裡一般都把白羊座、雙子座、獅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定為“正向”星座,他們是積極的、樂觀的、向上的,於是這些星座的人就從心底裡高人一等,也就對星座書的預測抱著肯定的態度。那些被定義成“負向”星座的人,則要大聲地喊出No。這就是“諂媚效應”,誰都喜歡被拍馬屁,就算拍在菊花深處上,那也爽了一回。

不過,這並不代表坑爹的占星學一無是處,他還是有用的。因為的確有一些人因為了解過占星學中星座和性格的關係,而在潛意識裡去開發自己這方面的特質,雙魚座的人心想我是一個浪漫充滿幻想的人,於是,成了意淫界的達人。

文章又例舉了一個例子,每一個阿散蒂孩子在出生後都會被賦予一個教名,比如星期一出生的孩子的教名是Kwadwo,這些孩子都會比較安靜和平和,而星期三出生的孩子的教名是Kwaku,這些孩子就會比較調皮搗蛋,最後,在法庭的記錄中,Kwaku的出現頻率遠遠大於Kwadwo。一個名字就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影響著人的一生。

看到這些,作為教師的我不禁想了很多事情。記得在我的一節課堂上,我也曾經對班級裡的每一個學生的名字進行了解析。“李晨楊,你的父母希望你能夠像清晨的楊樹一樣著裝成長”、“林琛,你名字裡的琛字是瑰寶的意思,你的父母是多麼期待你有一天能夠發光”……雖然我沒有鸚鵡史航那種咬文嚼字的能力,能把“腿”解釋出“退一步海闊天空”來於是《神探亨特張》的票房,但是我相信,我這粗淺的解釋也能讓學生從內心裡肯定自己,就像阿散蒂的那些孩子一樣。

另外,我們教師是否也應該多多利用“諂媚效應”呢?或許“諂媚效應”在教育者的口中叫做“賞識教育”吧。多從正面表揚學生,甚至在獎勵他們的禮物上寫上祝福的話語。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都是很寶貴的,他們都是天才,而“賞識教育”則是不將他們的才能封印的法器。一個教師做到不封印天才就已經是名合格的教師了,完完全全不需要幻想去開啟別人的天賦。

完了。

額外備註:

一、如何區別真話和謊言

那些跡象能夠揭示謊言呢?由於在說謊的時候,你給出的資訊悅動,就越有可能自找麻煩,所以說謊者的話一般沒有說真話者那麼多,而且提供的`細節也相對比較少,這些可以從他的說話字數多少和措辭上面區分。

此外還有遺忘的問題,說真話者一般會很坦率地說出自己已經遺忘了,而說謊者則不會這麼做,說謊者似乎都具備了超強的記憶力。

二、藏在笑容下的祕密

虛假的笑容被研究人員稱作“泛美式”微笑,虛假的笑容只是通過顴大肌把嘴角往上拉起,而真實的笑容會同時牽動顴大肌和眼睛周圍的眼輪匝肌,因此真心的笑容會在眼睛周圍產生線條。

怪誕心理學 篇4

或許是在學校兼任了心理諮詢師的緣故,很長一段時間裡,對於心理活動、行為活動會特別好奇,也會特別想要研讀關於心理學的書籍,在家鄉溫暖的閒暇時光,拿起剛買的《怪誕心理學》開始細細品讀。

《怪誕心理學》,英文書名是Quirkology,Quirk,翻譯為中文有“巧合”之意。是被譽為“英國大眾心理學傳播第一教授”頭銜的著名心理學教授理查德·懷斯曼(Richard Wiseman)著作,個人很喜歡的一位心理學家。

書中通過一些人們在生活中所經歷的一些案例和一些看起來很詭異、荒誕,但卻很無聊的小實驗,從而剖析出一個個你可能比較關心的心理現象,比如全世界最好笑的笑話是什麼?為什麼有些人竟然會回憶起不曾發生過的事情?為什麼女性駕駛員更容易超速行駛?夏天出生的人和冬天出生的人誰的運氣更好一些?真心的笑容和虛假的笑容都打著哪些難以掩飾的烙印?

“相信別人,不過別忘了切牌”,書中第二章節的標題,整本書,最觸動我個人的也是這句話,講述的是撒謊與欺騙的心理學觀點。比如,如果一個說謊者信誓旦旦,又冷靜又沉著,那應該怎樣發現破綻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懷斯曼仔細研究了說謊者與真話者的區別,並得出一個另類的結論,判斷是否說謊的標準並不在於說謊者的行為舉止,而在於遣詞造句。懷斯曼發現,說謊者的話往往沒有真話者那麼多,提供的細節更少。原因可能在於,外在的行為舉止是比較容易控制的,但要控制遣詞造句和說話方式則要困難的多。

閱讀時我不禁和孩子們的某些言行對上了號,我任教的班上有個聰明卻很調皮的小男孩,成績異常優秀,但他自我管理方面有些欠缺,一次上課前,我收到學習委員遞上的一張記錄條,紙張上工工整整的寫了“李德餘未交作業”,在詢問他的過程中,他眼睛不停往左上瞟,眼珠不停打轉,講話支支吾吾,毫無邏輯,經反覆詢問,可愛的孩子滿臉通紅,小手攥緊,這些種種表現都表明他在說謊,經過我耐心開導,問清不交作業的原因,並讓他利用學習時間補上,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犯錯要勇於承認並改正。

謊言更多是通過語言來判斷,因為語言的邏輯層次高,使得人們對於語言的即時控制力不如對於自己的表情來得容易吧。而暗示告訴我們,當你選擇相信一件事情的時候,和事情的真相都沒有關係了,以至於當真相被披露的時候人們更加無法相信。畢竟自我否定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之一了。所以我們才要培養自己判斷真相的能力與接受真相的能力吧。

看完這本書,對於它,我無法給予出好與壞的評價,但卻有它獨特的說不出的魅力。這本書不僅僅告訴你一些你聞所未聞的知識,還可以改變你無數的思維方式。無論是對於謊言的識別,還是有關世界上為何有那麼多巧合,甚至是如何打造完美的搭訕之詞和徵友廣告,在這本書裡都被討論得淋漓盡致。這其實也是心理學的魅力所在吧!

怪誕心理學 篇5

西方的通靈者大概和中國的算命先生差不多,怪誕心理學讀後感。這樣的事我接觸得也不算少了,因為我父親比較相信這個,經常找先生替我算命。出於好奇,我自然或多或少也會了解一些,但不是很相信。我倒希望它可以相信,因為每次的結果都還不錯。確實它們對我的生活還是產生了影響的。按照書中的說法,這一類都是他們根據資訊收集編出來的謊話。可是對於性格方面的描述,為何又會感覺那樣貼切?難道這些也是他們經過長期收集統計出來的結果嗎?那是真是假呢?出生的時間對人的影響真有那麼大嗎?那豈不是應驗了命運一說?果真是如此嗎?

不希望這是真的,因為我願意看到努力拼搏而得來的收穫,同時我又不希望是假的,那樣的世界似乎也就不存在一些讓人敬畏的事物了。壞人如果努力也要給他一個好的結果嗎?我可不願意。而且生活中人們會把一些有聯絡的事情理解成是命運,那樣的說法是錯誤的嗎?前後的因果,命運的安排,我說不上來。真的是奇怪的心理呢,複雜而且混亂。希望這本書能給予我啟示。

書中說“人們對於自身的性格和能力抱有不切實際的樂觀態度”,言下之意就是自我感覺良好。這樣的話,人自然會欣然接受別人的讚美之詞。所以對於別人的好的評論,會認為非常正確。可是對於一些不好的評論,我也是覺得很符合的。那這個又該如何解釋呢?我肯定不會連好壞評論都分不出來吧。認真想一想,評價中的好些詞語都是模稜兩可的,很模糊。

我只是片面性的撿取了符合的,並且將一些牽強附會到自己身上嗎?如果真是這樣,我想這也是沒辦法的。人的無中生有的能力可是向來就很強的啊。這樣想想,我可被那些評論害得不輕。被認為聰明的我(同時也是自認為)並沒有好好努力。

我一直很奇怪那些參加邪教和傳銷活動的人為什麼那麼容易被洗了腦。一直很自負,認為自己的話肯定不會這樣子的,可是,現在仔細分析,我倒是那種很容易被吸收並洗了腦的人呢。好奇心強,對生活沒有很明確的原則和底線,隨大流意識比較強,也有較強的自我辯護意識(這點似乎正在慢慢弱化)。我不想說這樣的我就很不好,換個角度看待的話,倒也不賴,不是嗎?要避免被洗了腦,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自己思考,可是這並不是件簡單的事,破除習慣絕不簡單,不管是不愛思考的習慣還是思維定式。至少我在這方面是比較差勁的,要加油了。

書還沒有看完,可是我已能感覺得出來,作者的觀點是根本沒有鬼神和命運一說,生活中的各種奇異現象都是人類心理和潛意識的作用結果,在現有的各種研究和證據下是這樣的。對於前面提到的問題——命運這種說法是錯的嗎?我想答案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了。順境中可能使人怠慢或者心平氣和,逆境中可能使人放棄或者減輕痛苦,關鍵還得看主人公的心態了。

噢,天吶,事情總是那麼讓人難以判斷,很糟糕,不是嗎?

怪誕心理學 篇6

怪誕心理學只要是解釋我們日常裡會接觸到或者已經經歷過了的奇怪事情,在常人看來它是帶有詭異色彩的事件,因為有的事件是用科學道理也難以解釋,但是它與“心理”兩字密切聯絡,往往在心理方面能說得通。如讀心術、黑色星期天死亡人的背後原因等。

世界上一直流傳著一種能知道人在想什麼的讀心術,當看著對方的時候。有位有天賦的讀心表演者畢曉普,在他的舞臺上,觀眾經常會見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表演,他會在觀眾中隨機抽取一人,並讀懂這位觀眾的在想什麼,比如他會要求觀眾將一顆鈕釦交給觀眾席中的某個人,在這一過程中,畢曉普會和另外一名作為監督的觀眾退到幕後,等一切完畢,他會走出來,拉著那位藏好了鈕釦的觀眾的手,先示意他不要緊張,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移動的方向上。接著,畢曉鋪就用自己的胳膊拖著觀眾的手,在觀眾席下快速走動,很快便找到了鈕釦。其實在我看來這就是很詭異的,怎麼能在那麼多人中找到鈕釦,真的很不可思議。然而,答案是在他牽手的放鈕釦人的身上。他只要是根據他的緊張程度和麵部表情去找,當他走在拿著鈕釦的觀眾的大概位置的時候,放鈕釦人變得緊張起來,在確定位置時看當事人的表情變化確定具體位置,這樣很快能找到答案,經過這麼解釋之後覺得一切合情合理了。

黑色星期天是很奇異的事件了,當我第一次聽的時候就很迷惑,很好奇想去聽聽,然而是沒有機會的,這首歌是已經被禁起來了。但是很迷惑為什麼那麼多人能被一首歌迷住了呢,選擇輕生結束呢?據瞭解製作這首曲的作者是匈牙利的音樂家魯蘭斯.查理斯,這首曲是他在和他女友分手後在極度悲慟的心情下創作出來,這首曲是帶著抑鬱的色彩,能令人想起悲傷的事情,這就是這首曲的特點“心理暗示”,所有聽這首曲的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傷心往事,抑鬱難以排解,往往做出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再加上當時是處於戰爭時期,生活所迫,物質貧乏,所以那時聽這首歌的人會選擇死亡,也就是心理在作祟。

這本書解釋了很多個日常能經常碰到的異議事情,如為什麼有的人那麼禁忌數字4,7;為什麼有的店鋪要裝修暖色系的牆面;為什麼會經常做噩夢且會是同一個夢;看了此書後覺得原來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往心理方面去解釋的,才知道人的心理作用這麼強大,以及瞭解一點心理知識的必要性,覺得此書值得一看。

怪誕心理學 篇7

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人是會思考的高等動物。因為有思考,我們就有了想法;因為有了思考,我們的心理會受到相關因素的影響。怪誕的心理學由此而誕生;怪誕的心理學由此成了無數專家們研究的課題;怪誕心理學由此也成了我們無數普通讀者好奇的話題。 那麼,就讓我們隨著享譽全球的頂尖心理學大師理查德懷斯曼一起來學習領悟有關於怪誕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吧!首先,我們需要對於怪誕心理學定義有個相關的認識。作者在書中有著對這個名詞如下的表述:這是人類感知系統的一個基本怪癖。只要在合適的背景下,人們善於在一個毫無意義的形狀中不知不覺看出含義來。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學。這就是一種被稱之為怪誕的心理學。

怪誕心理學 篇8

第一章你的生日到底隱含著怎樣的祕密——時間心理學

作者首先論證了占星學是偽科學,預測通常不準,然後提出疑問:“既然不準,為何還有這麼多人篤信占星術呢?”作者用伯特倫弗瑞兒教授的一個著名的實驗給出了答案:“占星學和筆跡學事實上並不需要真的很準,只要看起來很準就足夠了。只要給人們一個非常概括的描述,他們的大腦就會誘使他們相信這些描述具有非常獨到的見解。”並且,“那些容易上當受騙的人寧可欺騙自己,也不願意坦然面對自己容易上當受騙這個事實”。後來,人們把弗瑞兒教授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進而,作者又丟擲一個疑問:“那麼,一個人的出生日期其實跟真正的科學毫無關係了?”答案是否定的。作者藉此引出了時間心理學,指出類似星象學中的正向星座和負向星座的情況是確實存在的,即一個人的出生日期跟一個人的性格是有關係的,只是當然不是星象學中給出的原因(比如,星辰的排列分佈等),作者給出的原因是溫度:冬天出生的嬰兒要面對更為嚴酷的惡劣環境,所以會比夏天出生的嬰兒與看護人的關係更為親近,所以在生活中比較不喜歡冒險,運氣相對來說也要差一些。(作者在實驗中分別在南北半球做了一次統計,證明結果跟月份無關而只跟溫度有關)

作者繼續探討了幾種跟生日有關的現象:跟稅收政策有關的人的生日、神職人員的生日和聖誕節的關聯性、人的死亡時間與稅收政策的關聯性,指出這些看似神祕的關聯性很可能是人們為了創造表面上的巧合而故意捏造出來的。

第二章相信別人,不過別忘了切牌–撒謊與欺騙心理學

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更可靠的是根據人們說話的語氣和他們不經意間的遣詞造句。說謊者的描述通常缺少細節;說話停頓和猶豫不決的情況比較多;為了與謊言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會盡量避免使用指向自己的詞語,比如“我”;此外,他們也不會談及自己的感受。對於說真話者可能忘記的瑣碎細節他們卻記得一清二楚。(通常,我們都會以為通過人們的行為表現就可以判斷出他是否說謊,比如目光接觸和手勢等。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說謊者傾向於避免目光接觸,會緊張地揮手,而且在座位上會坐立不安。作者指出,這其實是不準確的)

作者還探討了“暗示”的奇妙作用,即通過操控人的記憶,竟可以讓他們回憶起根本就沒有發生過的事情。研究工作顯示,人類記憶的可塑性要比我們所能夠想象的更為驚人。一旦某位權威人士指出我們有過某種經歷,多數人都會覺得很難否認,隨後就會設想填補記憶中的空缺。經過一段時間後,事實和虛構情節之間的界限就變得難以區分了,於是我們開始相信謊言。

第三章一切皆有可能–靈異心理學

這一章作者探討了”迷信“思想,列舉了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通過多個實驗論證了“各種迷信的說法是不可信的”,繼而提出疑問:“既然不可信,為什麼它還能經受時間的考驗,還有那麼多人相信它呢?”對此作者給出的解釋有:

為了應付不確定性,許多人變得迷信了。在不確定性持續增加的時期,人們會迫切地尋求一種確定感,這種需求會促使他們支援強大的領導機制,並相信各種號稱可以確定他們命運的不確定性因素,比如迷信和巫術。作者用德國經濟危機和以色列遭受轟炸期間人們的心理變化實驗解釋了這一點。

人們經常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奇思妙想,原因就在於他們經歷了一些看似詭異的事情。巧合的概念讓同時發生的事情看起來不僅別有寓意而且絕不僅僅是湊巧那麼簡單。但正是某些鮮為人知的統計法則讓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意外成真,其中之一就是大數法則,所以如果有什麼看似很巧合的事情發生,可能僅僅是由於人太多(樣本很大,雖然發生概率很小)。還有一個人們最常碰到的巧合是“小世界”現象,比如兩個陌生人在派對上偶遇,結果卻發現他們有共同認識的熟人。這個現象可以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蘭姆的傳遞包裹實驗來解釋:一個人要想傳遞包裹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最多隻需要經過6個人。

過於豐富的想象力和適當的背景資訊。想象力豐富的人更容易聯想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而且,如果事先給一些地點或物件新增適當的背景資訊(靈異、古怪的資訊)也可能使人誘使人產生迷信思想。

次聲波的作用。次聲波無法被人聽到,卻擁有巨大的能量,地震、原子彈爆炸都能產生次聲波。試驗顯示:次聲波可能引起胸腔震動、影響呼吸,並讓人產生作嘔、頭疼和咳嗽等現象,特定頻率的聲波還可能引起眼球的震動,從而讓視覺出現扭曲。這些聲波能夠移動小的物體,甚至還可以讓燭光詭異的閃爍不停。

大數定律又稱大數法則、大數率,是個數學與統計學的概念,意指數量越多,則其平均就越趨近期望值。

人們發現,在重複試驗中,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事件發生的頻率趨於一個穩定值;人們同時也發現,在對物理量的測量實踐中,測定值的算術平均也具有穩定性。via

第四章下定決心——決策心理學

首先,潛意識刺激對人們的決策沒有影響。人的名字對一個人的職業、居住地、死亡地、婚姻有影響(感覺這個有點牽強,估計只是國外這樣吧)。在酒吧,聽古典音樂的人更容易點昂貴的酒品。在媒體披露自殺事件後的兩週內,當地的自殺人數會增加30%左右,如果媒體報道的是名人自殺事件,這個比例還要更高。所有這些告訴我們:我們的思維模式和感受在不知不覺中都會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我們的名字影響了我們對自我的評價和對職業的選擇。僅僅讀一個句子就能影響我們對自身年齡的感覺和對常識的記憶。一個輕輕的微笑或輕微的觸控就能決定我們在酒吧和餐廳會給服務生多少小費。商店裡播放的音樂會偷偷的溜進我們的腦海,並影響我們花錢的數量。

一個有趣的話題,問題:一男一女分別在兩座橋上見面,一座是吊橋,很高、很危險;另一座是普通的橋,很低、很堅固,那麼兩人在那座橋上更容易產生戀情呢?答案是在吊橋上。解釋:當人們看到對自己有吸引力的人時,他們的身體會準備隨時採取可能的行動,所以心跳會隨之加速。和較低的橋相比,高高的吊橋那搖搖晃晃的特點會讓採取這種方式過橋的人心跳加速。當兩人在高高的吊橋上相遇時,他們會不自覺的認為自己的心跳加快是因對方而起,結果他們的身體會傳遞給大腦一個虛假的訊號,讓他們覺得對方很有吸引力。所以,這個問題的寓意是:如果你想讓一個人愛上你,在約會的時候最好避開新世紀音樂、鄉間散步和風鈴,因為它們只會讓人變得更加心平氣和。相反,如果你選擇了和心儀的人一起去聽搖滾音樂會、玩過山車或者看恐怖片,那麼你成功的機率就大大增加了。

作者還就男女搭訕方式做了一些研究,成果有:

不同的聊天話題會帶來不同的約會成功率,這是因為對於某一個話題男女的品味可能差異很大,因而也就沒什麼話題了。

最佳搭訕語。在搭訕時更有技巧的人會鼓勵對方以奇特、有趣或搞怪的方式談談自己。為什麼這樣有效呢?作者用一個關於吸管和滑稽聲音的實驗回答了,這個實驗說明的是:彼此分享過搞笑經歷的人會覺得更為親近一些,也會發現對方更有吸引力。

徵婚廣告如果將“描述自己”和“描述對方”的字數控制在7:3的比例,就有可能吸引到最多的迴應。

第五章以科學的方式搜尋全球最爆笑的笑話——幽默心理學

笑話使人發笑的原因是它能讓讀者產生一種優越感。這種感覺的出現是因為笑話裡的人看起來都很愚蠢。笑話給人的優越感越強烈,人們就會笑得越開心。“優越性”理論早在公元前400年就由古希臘學者柏拉圖提出了。

幽默的感染力。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人們會主動模仿周圍人的面部表情,這種能力在團隊生存、培養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模仿他人的表情,我們能夠迅速感受到別人內心的那種感受,因為更容易對他們的處境感同身受,溝通起來也會容易些。如果一群人中有一個人笑了,其他人就會自動模仿這個人的面部表情,從而變得開心起來。如果有人感到很傷心、很害怕或者變得驚慌失措,他們所呈現出來的這種情緒也會感染其他人。許多電視劇中使用的“假笑”就是利用的這個原理,比如《老友記》。

笑與健康的關係。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還是有道理的。笑看人生能夠減緩焦慮情緒;能夠用幽默緩解壓力的人會具有更為健康的免疫系統,中風和心臟病發病的機率也會降低40%

所謂全世界最爆笑的笑話這種東西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因為每個人感興趣的東西都是不同的,或者說“笑點”不一樣,女人喜歡男人看起來比較愚蠢的笑話,老年人會對有關記憶力減退和聽力下降的笑話發笑,無權人士會拿權威人士開涮。

第六章是罪人還是聖人——自私心理學

研究表明:在當今社會,不道德的行為是普遍存在的。雖然絕大部分的人都號稱自己是誠實正直的公民,但在有機可乘的情況下,我們中很多人都是不誠實的。(這一點我倒是沒想到,原來那些歐美國家的人的素質也沒好到哪去嘛,看了作者做的各種實驗後我有點開始相信人性本惡的觀點了。所以關鍵還是要搞法制,三權分立,用法律來制約人,像天朝這樣完全靠領導自覺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相似心理。我們會幫助與我們相似的人,當需要幫助的人跟自己在年齡、背景和品味上都非常類似時,人們最願意伸出援助之手。

人們通常認為神職人員是最誠實的,而汽車銷售員是最不令人信任的。作者通過實驗證明:兩者半斤八落,在實際行動中的誠實表現沒有多大區別。

作者利用“丟信封”的方法評估了全球各地人的好心程度,並得出一個結論:人口的密集程度是預測助人為樂程度的最佳指標。人口密度越大,助人為樂的程度就越低。

怪誕心理學 篇9

我一直對心理學懷揣敬意。在中國,這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而在國外,卻頗有研究。

有人說,學心理學的人都有心理疾病。事實上,每個人的心理都會有那麼一些障礙的,只不過外在的表現不同而已,有些人其實挺內向的,可是面對生活的時候又不由得作出積極開朗的態度,那麼從這一點來說,他就是在違背自己內心的意願,也算是小小的心理疾病吧。所以,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是完全健康的,只有相對健康和相對不健康一樣。舉個簡單的列子,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人的身體是完全健康的,能夠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並且永遠不生病,心理亦然。人生來都是不完美的,從而造就了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我所知道的心理學,他們對生物還有統計學科的要求頗高,因為研究的是人類的心理,就必須對人類的生存系統有所瞭解,並且需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調查研究,給出讓人信服的資料答案。

這是我的小小猜測,人們對生活的不可預知性感到恐懼,在平日的生活中,在與人的交往中,總是有恐懼感的存在。一方面,人們想要更加的瞭解自己,另一方面,人們想要了解別人,於是,心理學便誕生了,從而蓬勃發展,蒸蒸日上。當然,這是我的猜測啦。

這本叫《怪誕心理學》的書滿足了我對心理學的一些好奇心,也讓我把心理學從自己劃分的直覺範疇轉向了科學。怪誕心理學就是用科學的手段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瞭解人類心理的各個方面。

用科學來解釋,為什麼人們對星座抱著信服的態度,那是因為星座中涉及的更多的是人類的共性,有著先入為主的態勢,為什麼幸運的人總幸運而倒黴的人總倒黴,那是因為已經形成了強烈的心理慣性。總之,這讓我理解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及其強大。

何為心理暗示,就是不斷的提醒自己某件事情,然後你就真的可以實現。換一種方法,如果有人一直在你耳邊對你說你做過某件事,你會覺得你可能真的做過或者你會去做,這也可以理解成是教唆啦。

我更願意把心理暗示理解成為一種鼓動的力量,這種鼓動來自自己的內心要更好一些,對於自己想要實現可有困難重重的事情,可以進行心理暗示,畢竟人類的潛能很大,還有很多的力量並未發掘。可是,從另外的方面來理解,我總覺得心理暗示像一種謊言,包含著自欺欺人的性質,可又一想,反正欺騙的是自己,別人也不一定能夠知道,於是,就很坦然了。

我仍然對心理學滿懷敬意,認為如果能夠通過表象瞭解人類的內心,那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事情。

怪誕心理學 篇10

怪誕心理學,不知道給大家的第一感覺是什麼,第一次聽說這書的時候,我的感覺就是心理學範疇真廣,還有人在研究怪誕心理學的——估計就是研究人的亂七八糟的想法吧。後來看了簡介,我才知道 我是大錯特錯了……

占卜學真的存在麼?街搭時怎麼說話才能最大程度的獲得好感?夏季出身的人比冬天出身的要幸運?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書中都有詳細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不僅讓人有嗔目結舌,雷死人不償命的研究課題,更有大量搞笑的實驗過程。這本英國心理學教授理查德·懷斯曼的專題報告集中,收錄了他一生中從事的無數次實驗。與其說這是本科普類讀物,更不如說這是本揭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奧祕的解密類書籍,看看他研究的課題:時間心理學、撒謊和期騙心理學、靈異心理學、決策心理學、幽默心理學、自私心理學……再看看他用數十年如一日的測試發現的那些個也許微乎其微的小小規律;由怪誕心理學所延伸出來的多種深層話題:慣性、意識、兩性、種族、人性、超自然、哲學、宗教、信仰……雖然這書的題目講的是心理學,但其實裡面所涉及的內容十分的龐大,作為一本入門級的圖書,淺顯易懂的語言也能使這書更加的平易近人。所以這書被評為20xx年5本不可錯過的譯著,年度最佳人氣獎,10本最多人想讀的書……

“在大學裡讀心理系時,我曾把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當成心理實驗室,在那裡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我的研究物件是那些剛剛見到自己的另一半走下火車的人。在他們深情相擁的那一刻,我會立即走上前去,同時啟動藏在口袋裡的秒錶,然後對他們說:"打擾了,你們不介意做個心理實驗吧?從我剛說' 打擾了'這幾個字到現在,你們覺得已經過了幾秒鐘?"研究結果顯示,沉醉在愛河之中的人會大大低估時間的流逝速度,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如果在一個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上一小時,你會覺得只坐了一分鐘;如果你在一個熱火爐上坐了一分鐘,你卻會覺得彷彿坐了一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序的一部分

初看這書時,就被封面上的一個大印章所雷到:“本書所有結論皆已經經過科學實驗證明”再看書的目錄,再次被一個個奇怪的標題弄的雲裡霧裡:“你是否的確生來就是個幸運兒? 剛看下來的頭與人類微笑的關係 如何打造完美的搭訕之詞和徵友廣告”於是 這一個個“神奇”的標題,都轉換為我看這書的最好原動力了。我彷彿進入了一個大學大課堂,聽著講臺上,懷斯曼教授在那兒滔滔不絕的演講著他一生中無數個怪誕但不奇怪的實驗報告,看著一份份實實在在的實驗資料——幾千萬人的實驗群體,讓你不得不對其資料的可靠性不容置疑。時而幽默,時而急驟,而我就安靜的聽著,可能對實驗聽不懂,但是一定會發出“哦~這樣啊”,“原來如此”之類的感慨,對我時不時的有一兩點的生活體驗的感悟。這種感覺非常棒,就像一個小孩子拿到個新的玩意一般,愛不釋手。

我花了3天時間把它讀完,而懷斯曼教授花了30年的時間才把他寫完。我的浮光掠影,一目十行,可能不能給你們描述十分精彩的內容,但至少作為序,希望更多的人能欣賞到這本神奇的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