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心理學經典書籍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68K

心理學經典書籍1

1、《聘之有道,面試讀心術》作者:王新宇

(優)心理學經典書籍15篇

關於面試和麵經的書,市場上太多了,以至於很多人學了這些似乎就會以為面試套路就那些了。但,高階的HR還是會有很多心法。這本書其實講的不是怎麼去參加面試的,而是講作為招聘的HR,怎麼設計面試的。把很多思路講的很透徹。作者幹了多年面試。他的思路比一般的面經和麵試書要深刻很多。所以,如果你真的能瞭解HR的每個問題背後觀察的.點,你就能更知道該怎麼應對。

我看完了的感覺就是,除了如穿戴、準時、禮貌這些基本的要求要練習之外,儘量不要捏造自己的經歷,即便誇張也不要過分。真實表達最重要。

2、《職場,大佬如是說》作者:優米網

這是優米網採訪了多個企業高管、銷售專家的採訪錄。儘管現在各種網際網路風傳來傳去,但我建議你不必去看那些創業老大的事蹟。他們的成功不說複製,連貼上都很難貼上。這個採訪的都是大企業的管理者,也因此說的都是在大企業裡如何做事做人的法則。如果你去大企業,特別外企,會聽到一些實在的表達。會有幫助。

3、《上班奴》作者:陸琪

“情感奶爸”陸琪在20xx年之前寫的都是職場鬥爭的書。這本書寫的其實是帶有服務性質的國企的辦公室政治。似乎現在流行心靈雞湯和勵志雞血。但當企業稍微變大一點,辦公室政治就存在。如果你不是做技術的靠硬技能吃飯的,那就總會進入政治,你不害人,別人沒準會覺得你是威脅。

職場政治這些東西,很多職業諮詢師都不願意在諮詢中分析。但職業到了一定階段,真的就容易栽在這。有限度的學習一下,懂點辦公室防身術會讓你更幹練,不好惹。

4、《職場動物進化手冊》作者:霧滿攔江

霧滿攔江20xx年的作品,現在拿來翻,發現還有心得。是另一部辦公室鬥爭的書。寫的比陸琪的更透徹。

你可以追求理想,可以體驗幸福。但如果你進入了辦公室,就多少要拿起政治的武器。除非,你不進辦公室,靠硬技能吃飯。

5、《請理解我》作者:大衛凱爾西

這本書講的是四種氣質,並結合了MBTI。是MBTI比較深度的書,儘管凱爾西跟MBTI的原創邁爾斯有一些觀點不同。但如果真的能把這本難懂的書啃下來並能理解透。對人的把握會更有見地。

6、《你在為誰而活》作者:李子勳

中國心理諮詢師裡,最推崇李子勳。他那種綿綿之力,中西合璧,既不會讓你覺得太尖刻實際,也不會讓你感覺過於虛無不實在。值得看很多遍的心靈滋養樹。

7、《現在的淚,都是當年腦子進的水》作者:馬華興

市面上的勵志、個人成長、心靈雞湯多數都是給了湯,不給勺,而這本書的價值就是,給你幾把勺,讓你能喝到。而且,不是雞湯,是那種喝了出汗的冬蔭功湯。

最後,祝各位多看更多書,讀書無界限。

心理學經典書籍2

1、《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菲利普·津巴多等

進行了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關於"態度"的著作,詳細講述了“態度”的形成和改變。你的態度是如何影響他人的?別人的態度和行為又是怎樣影響你的?本書包括了社會影響的所有內容:說服,依從,從眾,認知不協調和自我歸因,條件反射,社會學習,態度與行為的關係,態度的捲入,偏見,非言語交流等,乾貨滿滿,不看後悔!

此處安利一個津巴多的TED演講《普通人如何變成魔鬼或英雄》,詳細講述了“斯坦福監獄實驗”的過程,讓你知道人為什麼會變壞,以及他們是如何變壞的。生活非常真實非常殘酷,一切就看你選擇哪條路。

2、《自控力》,凱利·麥格尼格爾

什麼是自控力?自控力有什麼用?我們為什麼需要自控力?自控力是一種美德嗎?——你認為的自控力,可能不僅沒有對你產生任何積極的作用,甚至妨礙了你的成功。這本書從心理學、經濟學和神經學等多個角度分析了“自控力”這個東西,好好讀,能改變你的一生。

3、《與“眾”不同的心理學》,凱利·麥格尼格爾

你所聽到的`心理學,可能都是“偽心理學”,是“玄學”,是古老的心理學在發展中普通人對它產生的各種誤解。這本書為你揭開真正的“心理學”的面紗,從一門科學的角度,為你講述心理學的本質、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友情提示:這本書剛開始看起來可能有點無聊,但忍過前三頁,你會發現一個以前沒見過的精彩世界!

4、《親密關係》,莎倫·佈雷姆等

“我原是世間其中的粒子”

一本十分經典的書,讓我們對愛情、友情、親情等親密關係所帶來的一切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用科學的、客觀的、甚至是大量引用資料的方法來探討親密關係的選擇、建立和維持,無論你是想為你找另一半做方法論知道、還是想讓你和親人的相處變得更為順暢、還是你只是帶著偷窺欲想看看別人的親密生活,這本書都能滿足你!

5、《與抑鬱症相伴的日子》,馬修·約翰斯頓

覺得抑鬱症離你很遠?和你的生活沒有交集?然而,作為21世紀最難解決的“現代病”,世界上大約有12%的人在他們的一生中的某個時期都曾經歷過相當嚴重、需要治療的抑鬱症,更可怕的是,這些抑鬱症往往都是“隱形”的。

這是一本非常真實且溫暖的書,一位抑鬱症患者和他的妻子把他們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用細膩、形象的畫面和文字表達出來,講述了抑鬱症的痛苦,也告訴抑鬱症患者身邊的人如何用愛和體貼幫助深愛的人走出陰影。

PS雅人叔曾演過的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也是同樣主題,感人至深。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去看看~

6、《象與騎象人》,喬納森·海特

人類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頭桀傲不馴的大象,而另一半則是像是一個理智的騎象人。這兩個分裂的部份,造成人們常陷與理智與非理智的思想爭戰中。

7、《心理學的故事》,莫頓亨特

這本書追溯了心理學自18世紀從哲學中分離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知道現代的歷程,講述了在2500年漫長的歲月中,偉大的思想家和科學家對人類思維和行為奧祕的探索。除了介紹這些偉大人物的個人經歷和研究背景,這本書更注重讓讀者能迅速瞭解心理學的研究手法和理論基礎,對“心理學”這門學問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一個完整、清晰的認識。

8、《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最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讓人喝得舒服的雞湯很難得,當你處在低谷的時候,不妨試試平靜下來,真正去發現和解救自己的內心。  

心理學經典書籍3

誰的青春不迷茫

劉同

奮鬥小青年劉同十年逆襲人生,給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輕人。一個人,十年光陰;一座城,瞬息萬變,如果做不到讓你深省思考,那就努力讓你會心一笑。150萬字北漂紀錄,跨度十年自我對話,十年成長見證者何炅溫暖共鳴,感動分享。希望在整個閱讀過程中,你們能善意地笑看那些不知所謂的過去,一樣黑暗迷茫撞破頭的青春,幾場沒有結果的戀愛,以及他努力呈現出的本真。

經過這些年,你會發現:每一次低頭,都是對自己的肯定。我們不是變得現實,而是更能接受現實。我們都一樣,正處於期盼未來,掙脫過去,奮鬥當下的'過程。會狼狽,卻更有瀟灑,但更多的是不怕。不怕動盪,不怕轉機,不怕突然,不怕變化。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一樣的青春,一樣的迷茫,還好,我們還在路上。

“在大同的世界中,做小不同的自己”。劉同,光線傳媒資訊事業部副總裁,因《職來職往》節目被大家所熟知,成為青年人的勵志偶像和追求的奮鬥目標,擁有幾百萬的微博粉絲,他的勵志語錄每一條都被瘋狂轉發。這是一本送給所有年輕人的心靈指南,是送給所有同齡人的成長禮物。30歲的劉同回看自己北漂十年的成長歲月,對這十年過往經歷的總結,感悟及思考,在時間和空間交錯中,用文字搭建一個立體世界,書寫屬於他的青春。去看一看他走過的路,發生過的故事以及相逢的人。然後發現,我們每個人就是這樣成長的,青春不是一個年紀,而是一種狀態,你覺得孤獨就對了,你覺得熱淚盈眶就對了,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心理學經典書籍4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治療方法,如果你遇到恐怖症、驚恐障礙、社交焦慮障礙、強迫症、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這本書提供了最新的治療方法,比如注意力訓練策略、接納技術、針對具體障礙的情緒調節技巧,亦即慈心禪和正念冥想等等。

心理學經典書籍5

幼兒心理學書籍推薦:

《嬰兒心理學》孟昭蘭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意識的把握》 皮亞傑著 山東教育出版社

《讀孩子如讀書》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 愛和自由》

《捕捉兒童敏感期》

《13歲前媽媽改變孩子的一生》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和孩子劃清界限》

什麼是嬰幼兒心理健康

嬰幼兒良好的心理狀態表現為:幼兒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境,人際關係友好和諧,個人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發揮。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我們對年輕父母有以下幾條建議:

情感投資——讓孩子天天快樂

輕鬆愉快的情緒能使孩子順利地進行各種活動,父母應使孩子經常處於一種興高采烈的狀態。幼兒情緒的發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點,為使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體驗,父母要做到:

為孩子樹立模仿的榜樣,時時處處以自己樂觀向上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父母之間要建立和諧、默契的關係,以便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臉是父母之間關係的晴雨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警惕寶寶的另類飢餓

寶寶出生後隨著腦的迅速發育以及與外界的廣泛接觸,不僅身體在長大,精神活動也開始萌芽,如果寶寶有“精神飢餓”,會累及他們的體格與智力發育。寶寶不能自己調節飢餓心理,所以爸媽們,警惕寶寶的另類飢餓。

心理飢餓

寶寶的最高心理需求,莫過於父母之愛了,尤其是母親之愛。當他們一聽到母親的聲音或看見母親的微笑時,不是伸出小手就是咿咿呀呀地叫著,甚至用哭聲來“要挾”,要求媽媽為他敞開懷抱。如果需要摟抱的願望得到了滿足,哭聲就會戛然而止,臉色隨之“由陰轉晴”甚至“彩霞滿天”。不難明白,父母特別是母親的懷抱稱得上是小寶寶的一種“心理維生素”,對他們良好情緒與個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面板飢餓

動物與人都存在著面板飢餓的問題,小寶寶尤為突出。他們渴望得到大人的摟抱,即使長大了也喜歡扯著大人的衣襟或者靠著大人,這就是面板飢餓的表現。面板老是處於“飢餓”狀態的孩子,往往性情抑鬱、孤僻、愛咬嘴脣或啃指甲,有時甚至莫名其妙地用頭或肢體去碰撞牆壁。

母愛是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營養素,而兒童對母愛的需要稱為“面板飢餓”,必須以撫摸、擁抱和親暱來滿足。孩子從初生到3歲是生命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母親的愛撫對其心理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新生兒的“面板飢餓”和對母愛的渴望是很強烈的。父母或其他撫育者都應儘量滿足孩子對母愛的需求。如剛出生的嬰兒,最好能讓其赤身裸體靠近母親的胸膛,讓新生兒與母親的肌膚接觸,使他(她)能聽到母親的心跳聲,而不宜捆綁起來(臘燭包式)單獨放在小床裡。

母乳餵養,不僅能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而且還能讓孩子飽嘗母愛。哺乳的方式與哺乳者的情緒狀態對乳兒身心也有很大影響,如果母親只把餵奶當作任務,奶著孩子,想別的事,忙別的活,這樣,孩子在情感上也得不到滿足。

感官飢餓

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抱著小寶寶走出家門,置身於大自然的廣闊天地時,他們會表現出無比的高興與激動,眼睛不住地看,小嘴不停地說,兩隻小手不停地揮動。奧妙何在?原來大自然的聲、光、色、形等新鮮事物,迎合了他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滿足了他的“感官飢餓”。

語言飢餓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第一串哭聲到喃喃學語,直至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期間只不過一兩年光陰。其實,這也是人的一種本能要求,即語言資訊的迫切需求。

心理學經典書籍6

1.《傷心》

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可能會非常傷心,不想玩,不想笑,會流淚,會破壞。本書和幼兒一起面對生氣時的心理活動和狀況,指導他們正確疏導傷心的情緒。

2.《害怕》

各種各樣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害怕。但是害怕這種感覺總是讓人不好受,本書從幼兒害怕的的各種生活方面出發,鼓勵他們去勇敢面對和克服害怕。

3.《生氣》

其實對生氣的人來說,充滿怒氣也是很痛苦的,但生氣也有著有助更加理解的正面作用,本書帶領幼兒學會正確對待生氣和平息怒火。

4.《羞恥》

羞恥,一個經常讓孩子不理解的詞語,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感受到那種不好的情緒,但並不知道它就是羞恥的`感覺,本書講了羞恥產生的各種狀態和感覺並且提供幼兒擺脫那種感覺的指引和方法。

5.《親暱》

幼兒時期的兒童是非常喜歡溫馨的親暱舉動的,親一下媽媽,和小夥伴們拍拍手,抱著自己喜歡的玩具等都是親暱舉動的表現。一起來感受親暱帶來的彼此的親密和信賴吧。

6.《寶寶的出生》

寶寶可能經常會好奇自己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那麼就用這本書讀給他,關於自己降生的那個美麗故事。

7.《家庭》

世界上60多億人,大約存在著十億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但是有很多複雜的家庭關係我們是不知道的,所以就需要通過書去了解自己家族的族譜並且找到自己的位置。

8.《粗口》

我們在日常交際中常用到的是禮貌用詞,但有時也會碰到粗口這樣的話,幼兒面對它們往往產生不同的反應和影響,本書通過平和的口吻舉例和分析巧妙地引導幼兒如何採取正確方式對待粗口。

9.《暴力會傷害人》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暴力行為,雖然通常不是故意的,幼兒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暴力的行為,本書以富有指導性的建議讓幼兒學會正確認識暴力。

10.《說“不”》

成長過程中,幼兒慢慢長大的同時漸漸會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這時候他們可能就會對大人們說出:“不”!,這是成長中必經的一步,所以爸爸媽媽更需要傾聽寶寶的心聲幫助他們更加順利健康成長。

11.《公平不公平》

世界上存在著很多不公平的事情,每個人對公平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本書教幼兒正確認識公平,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公平。

12.《死亡》

所有的生物都會死亡,死亡是一件正常而神祕的事。本書讓幼兒瞭解關於死亡的理念以及如何正確對待死亡的心態。

這系列繪本用科學的語言、親切的口吻,形象生動描述寶寶的日常生活和經歷,詮釋和解讀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心理狀態和情緒特點,闡述了與寶寶心理成長密切相關的主題,引導媽媽瞭解寶寶,也幫助寶寶建立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具有很強的現實性。

心理學經典書籍7

1.《社會性動物》

艾略特·阿倫森

《社會性動物》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艾略特·阿倫森出版的一本社會心理學的著作,它被稱為“美國社會心理學的《聖經》。 《烏合之眾》首次出版於189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大眾心理學的開山之作。作者經驗性地探討了大眾心理的產生與執行,有力地展示了大眾非理性的充滿變數的心理世界。

2.《心理學與生活》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

生活中處處都有心理學,心理學入門必備書

簡介:

《心理學與生活》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系多年來使用的教材,本書寫作流暢,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學理論與知識聯絡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使它同樣也成為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與自己的極好讀物。

3.《社會心理學》

戴維·邁爾斯著

在人身上,自然性與社會性融合一體,完美無缺。我們能挖掘出自身多少社會性的東西呢?或許,這本《社會心理學》會給你一些啟發。

簡介:

這本書將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富有邏輯性的組織結構引領學生了解人們是如何思索、影響他人並與他人建立聯絡的。是人們瞭解自身、瞭解社會、瞭解自己與社會之間關係的最佳的指導性書籍。

4.《愛的藝術》

艾·弗洛姆著

愛是一種藝術,愛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如果你還不懂成熟的愛,請讀這本書,必然會有所收穫。

簡介:

在這本書中,弗洛姆認為,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5.《拆掉思維裡的牆》

古典著

世事看得多了,觀念形成了心理邊界,就容易困在思維的迷宮裡。推薦《拆掉思維裡的牆》。

簡介:

本書道破了很多被人們視為正常,其實很奇異的思維怪圈,其中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eath讓人頗為感慨。等待,並不是一件壞的事情,可是有時候人們卻陷入了期待完美的.怪圈。

6.《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高銘著

心理學意義上的“變態”是指“非常態”,天才與瘋子,都在這個範疇裡,那麼身為“常態”的我們如何才能理解那個世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一扇門。

簡介:

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瞭解到瘋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此書是國內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懷的精神病患談訪錄。內容涉及生理學、心理學、佛學、宗教、量子物理、符號學以及瑪雅文明和預言等眾多領域。

7.《少有人走的路》

M·斯科特·派克著

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推薦《少有人走的路》。

簡介:

這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心理學經典書籍8

一、《夢的解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本書出版於1900年,作者是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這是他對心理學最重要的貢獻之一,被譽為改變人類歷史的書,是精神分析理論體系形成的一個重要標誌。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哥白尼的《天體執行論》並稱為導致人類三大思想革命的經典之作。

二、《紅書》

卡爾、榮格

《紅書》是榮格的私密之作,又稱《新書》(Liber Novus),被視為精神分析學史上最重要的未出版著作,由榮格本人親筆書寫及繪圖於二百餘頁手稿之上。儘管原為受眾而寫,但榮格最終還是決定將其束之高閣,不再出版。榮格於1961去世,此後長達40年的時間裡,其後代堅拒榮學家們靠近此書,絕不許他人染目。直到20xx年9月,全世界僅有榮格的家人及弟子共二十餘人見過榮氏《紅書》。此前,榮學家索努·沙姆達薩尼耗時兩年才終於勸服掌管家族文產的榮格外孫烏爾裡希·赫爾尼同意出版此書。

三、《心理學與生活》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這本教科書寫作流暢,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學理論與知識聯絡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使它同樣也成為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與自己的極好讀物。

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學是一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它貼近生活,深入實踐的獨特風格同樣也是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質的好讀物。

四、《心理學史》

霍瑟薩爾

《心理學史(第4版)》以傳記體的形式,對推動心理學思想和學科發展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和理論學派進行了生動的論述。既在心理學家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下追溯心理學體系的發展,又注重考察個體心理學家的.生活與事業。同時,作者堅持公正的立場,為心理學家的“弱勢群體”正名,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五、《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羅傑、霍克

本書從歷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學史上最有名的40項研究,並介紹了這些研究的後續進展和相關研究。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以一個專業人士的眼光看待這些仍炙手可熱的歷史研究。

心理學經典書籍9

一、《感謝自己的不完美》

“煽情”的書名,容易引起共鳴;通俗的語言,引人入勝的小說,娓娓道來的故事,大眾讀者更容易接受,看似雞湯,實為消除對心理學的誤解的趣味讀物。

武志紅不僅是科班出身的北京大學心理學碩士,更是文筆嫻熟的媒體人,在廣州日報擔任專欄記者期間,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經驗。

二、《影響力》

萬萬沒想到,這些也屬於心理學研究範疇;萬萬沒想到,我們的經驗、常識、直覺是錯誤的。

為什麼有些人極具說服力,而我們總是容易上當受騙?這本書教你學會對順從說“不”,幫助你成為一個真正對他人有影響力的人。

三、《分心不是我的錯》

許多赫赫有名的`人都是注意力缺失症的患者,比如:游泳世界冠軍“飛魚”菲爾普斯、披頭士的靈魂人物約翰列儂、物理學巨匠愛因斯坦、享譽世界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電影大師希區柯克等。所以,有這樣一種說法,分心者是聰明、極富創造力的人才。本書中可以看到分心的人所受到的種種誤解及不公平對待,通過這些故事,你對分心的人會有更多的理解,明白如何對待注意力缺失的他們。

四、《變態心理學》

書中包含諸多完整的案例和名人的故事,讀者可以從這些真實故事中感受到變態心理學與自己的生活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絡,瞭解正常與異常的區別僅僅一線之間,並學會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或從心理異常中恢復。

五、《母愛的羈絆》(《Will I Ever Be Good Enough?》)

和母親的關係,對我們的一生都有相當大的心理影響。這本書回答母愛,也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母親或女兒,同時也幫助女性瞭解自己,重塑自我。

心理學經典書籍10

一、適合國小低年級(1—3年級)學生:

1、《一年級的小蜜瓜》注音版故事;國內首部為一年級小男生作的校園小說

2、《一年級的小豌豆》注音版故事;國內首部為一年級小女生作的校園小說

3、《弄潮兒---比爾. 蓋茨》注音版傳記;介紹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成長奮鬥經歷

4、《毛驢上的笑星-阿凡提的大幽默》民間故事;獲冰心兒童圖書獎

5、《雷夢拉與爸爸》外國兒童文學;紐伯瑞兒童文學銀獎

6、《汪汪先生》外國兒童文學;全國中國小圖書館推薦用書

7、《火車老鼠》外國兒童文學;全國中國小圖書館推薦用書

8、《火鞋與風鞋》外國兒童文學;全國中國小圖書館推薦用書

9、《人鴉》外國兒童文學;全國中國小圖書館推薦用書

10、《神奇校車—海底探險》科普類;全國新聞出版總署向中國小推薦用書

二、適合國小生高年級(4—6年級)學生:

1、《狼孩兒莫戈裡》動物故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的成名作

2、《我的同桌是班長》兒童校園小說;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伍美珍的新作

3、《講給男孩子的故事—勇敢的男孩在這裡集合》獲冰心兒童圖書獎

4、《雷鳥紅領子》動物故事“世界動物小說之父”西頓的代表作品

5、《月亮茶館裡的童年》兒童成長小說;著名兒童作家殷健靈的作品

6、《馬大哈唐豆兒》兒童校園小

7、《七條龍》外國兒童文學;世界名著

8、《魔法師的帽子》幻想類;世界奇幻文學大師楊松的代表作

9、《夢境批發站》兒童勵志類;兒童節目主持人曉玲叮噹的心靈童話書

10、《夏日曆險》外國兒童文學類;美國青少年最佳圖書獎

內容擴充套件:心理學研究物件

動態性維度

(1)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指一個人心理現象的動態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反映正常個體心理現象的共同性一面。

認識過程即認知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認知資訊的接受、編碼、貯存、提取和適用的心理過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覺、思維、記憶等。

情感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事物的態度的體驗。

意志過程是個體自覺地確定目標,並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以上三種過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構成個體有機統一的心理過程的三個不同方面。

(2)個性心理(individual mind)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各種心理現象的總合。包括個性傾向、個性特徵和個性調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現象的個別性一面。

個性傾向是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它反映了人對周圍世界的趨向和追求。它主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價值觀和世界觀等。

個性特徵是個人身上經常表現出來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它主要包括氣質、性格和能力。

意識

意識(consciousness)是指現時正被個人覺知到的心理現象。例如,我們在進行記憶活動時,能覺知記憶活動的目的、記憶的物件、採用的記憶方法、達到的記憶效果,甚至能覺知自己的記憶特點、改變記憶策略等,這樣的記憶活動處於意識狀態。從意識物件上可以把其分為:

客體意識,指個人對於周圍世界的意識。

自我意識,指個人對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圍關係的意識。

在記憶心理學中,前者為記憶現象,後者為元記憶(matememory)現象。

(2)無意識(unconsciousness)是指現時未被個人覺知到的心理現象。以記憶為例,有時我們並沒有某方面內容的記憶目的,也沒有想著要記住它,卻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甚至還很牢固。有時自己也不知道從哪裡獲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記憶。在記憶心理學中,前者是無意識記憶,後者是內隱記憶。

心理學經典書籍11

一、《親密關係》

1、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許許多多相愛的情侶,一旦進入婚姻,朝夕與柴米油鹽醬醋茶相伴,愛情的玫瑰花就在現實矛盾的土壤中慢慢枯萎,最後即使再相愛,也都免不了以分離而遺憾告終。婚姻,難道真的就是愛情的墳墓嗎?愛情,難道真的就敵不過現實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嗎?其實不然。世界頂級心靈導師克里斯多夫·孟認為,只要懂得了相愛和相處的藝術,我們就能在親密關係中找到和諧與幸福。

《親密關係》是加拿大知見心理學領袖克里斯多夫·孟繼《找回你的生命禮物》後創作的又一力作。《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樑》主要講述了情侶或夫妻相愛和相處的藝術,自出版後十二年以來,這本書影響了千千萬萬個家庭,讓他們的愛情和婚姻由破碎走向和諧與幸福。

2、在《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樑》一書中,克里斯多夫·孟告訴大家該如何穿透自我障礙,用愛釀造幸福的祕方。沒有人能夠年復一年地生活在火辣、熱情、浪漫的親密關係中,再轟轟烈烈的愛情也有沉寂下來的時候。但是,我們卻能夠在親密關係的旅途中,學習面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學習接受和放手,學習理解和溝通,最終找到通往愛和幸福的橋樑。

作者克里斯多夫說,親密關係是一面鏡子,是一個禮物,是一份愛為人類成長所做的計劃書。《親密關係》告訴我們,任何一種親密關係都建立在理解溝通的基礎上。很多時候,我們和親人以及愛人的爭吵並不是基於問題本身,而是基於兒時潛意識痛苦的浮現。爭吵會掩蓋我們的無力感,而爭吵過後不解決,那麼這種痛苦永遠都不會消失。

究竟怎樣才能在親密關係中做到有效溝通而不因誤會與矛盾傷害親愛的人呢?這需要我們學會放下自己的立場,學會傾聽,學會換位思考。“沒有任何一個問題大到愛無法解決”,所以當矛盾和痛苦來臨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掩蓋它,而是直面它,解決它,這樣才能讓它永遠消失。

3、《親密關係》自出版後立即暢銷世界,受到高階心理諮詢師吳英慧、身心靈暢銷書作家張德芬等名人的聯合推薦,併成為全國37個親密關係工作坊的指定教程書。讀《親密關係》,讓我們學會相愛和相處的藝術,然後找到愛情婚姻中的和諧與幸福……

二、《喚醒內在的智慧》

1、《喚醒內在的智慧》是美國頂尖身心靈導師丹·米爾曼創作的一部滌盪靈魂的作品。其實,人的內心一直是直覺智慧的廣大儲藏室,只是儲藏室的那扇門被緊緊地鎖住了,我們無法窺探裡面的祕密。靈性作家丹·米爾曼的《喚醒內在的智慧》為每個人心中的智慧儲藏室提供了一把鑰匙,讓我們開啟心中的這個智慧儲藏室,輕輕地拍拍裡面沉睡的智慧精靈,微笑著說:“嗨,我親愛的小傢伙,該醒醒了!”

2、《喚醒內在的智慧》是身心靈暢銷書作家張德芬親筆推薦的智慧修行課。作者丹·米爾曼認為,解決人生困境的方法與力量都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世界中。不管是想在浮躁不安的現實世界裡尋找內心的平靜,還是想讓人生的帆船避開暗礁朝著正確的方向航行,只要我們開啟心中的直覺智慧儲藏室,喚醒內在的力量和勇氣,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3、《喚醒內在的智慧》一書認為我們心中的智慧儲藏室裡藏有許多反映宇宙最初智慧的精靈,有勇氣精靈,選擇精靈,調節身、心、情的平衡精靈,和認識到自我侷限的慈悲精靈等等。每個精靈都與人們的生命價值與質量息息相關,可以為我們的生命帶來美好的改變,收穫幸福的果實。

4、《喚醒內在的智慧》的作者丹·米爾曼(Dan Millman)是全美頂尖的身心靈導師,曾是前世界級蹦床錦標賽冠軍選手,同時身兼斯坦福大學體操教練、歐柏林學院教授和武術輔導員等數職。他的經典代表作有《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喚醒內在的智慧》、《心靈的運動家》和《時時刻刻》等。

智慧在心,不假外求。《喚醒內在的智慧》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淺顯但絕不淺薄的道理。臺灣作家張德芬說:“丹米爾曼是我最欣賞的外國靈性作家之一……他的新作《喚醒內在的智慧》用簡單易懂的敘事方式,來闡明千古不變並且可以歷經考驗的靈性真理法則,讀完讓人感到靈魂又獲得了一次徹底的洗滌,強力推薦本書。”

《喚醒內在的智慧》是一把鑰匙,一把開啟人們內心世界中的智慧儲藏室的鑰匙。就讓我們通過這把鑰匙,開啟心中的智慧儲藏室,喚醒各式各樣的智慧精靈,然後收穫勇氣、瞭解和愛的果實……

三、《九型人格》

何為九型人格?九型人格是是人在嬰兒時期時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九種氣質,又叫做性格型態學。九型人格是一種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能夠為個人修養與自我提升和歷練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力。《九型人格》是現代九型人格的創始人海倫·帕爾默創作的一部權威讀本。作品詳細地介紹了九型人格和如何利用九型人格洞察身邊人真實的心理想法。《九型人格》自出版以來即暢銷全球,深受世界讀者的喜愛。

九型人格是一種深層次瞭解人的方法和學問。按照人們的思維、情緒和行為,九型人格將人們分為完美主義者、給予者、實幹者、悲情浪漫者、觀察者、懷疑者、享樂主義者和調停者。《九型人格》的作者海倫·帕爾默是九型人格的一代宗師、九型人格理論的世界權威專家,擁有三十多年的九型人格鑽研史。海倫曾任約翰肯尼迪大學、芝加哥羅耀拉大學,和加州大學心理學教師。她將九型人格廣泛地運用在學術,商業和精神等領域,獲得眾多學術獎項。

“九型人格”是一個有關性格型別的革命性系統。沒有哪一種性格是完美無缺的。《九型人格》教導大家走出自己的固有觀念,去感受他人的思想;幫助我們更多地瞭解他人的處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它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識人指南,是我們洞察人心的最好幫手。

《九型人格》能夠讓我們看透人們表面上的喜怒哀樂,從而進入人心最隱祕處,發現人他人最真實、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也能幫助我們與他人良好地溝通,用有效的方式應對他人,最終提升人生的幸福感和成功感。

《九型人格》,教你正確認識和分析自己的性格,教你看透他人、洞察人心,教你正確應用九型人格理論獲得自我提升,最終獲得幸福與成功。洞察人心的《九型人格》,我們不能錯過!

四、《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

在二十世紀的人類歷史,是一個非常讓人難過,非常失望的一百年。為什麼呢?因為二十世紀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期盼這是一個人類進入新紀元的一個時代,科技進步了,文明進展了,世界應該是越來越和平才對。但是人類史上也從沒見過像二十世紀這麼密集的國家暴力跟大規模的戰爭跟殺戮。

到底我們怎麼去看這些戰爭、這些苦難,這些災難是怎麼釀成的呢?人在裡面又有什麼樣的責任呢?

我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本書,這本書在去年出來之後,就獲得很多的好評,還得到很多的好書獎。那麼這本書,就是現在在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書的旅美華人學者徐卉。他這本書叫《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這其實是他的一本文集。那麼這裡面有很多文章,都是過去幾年陸陸續續在不同的媒體上面發表過的。

而在這些文章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他去介紹漢娜·阿倫特的思想。漢娜·阿倫特在最近一兩年來,在我們大陸的思想界跟出版界裡面特別的受重視。大家覺得這位思想家,他有很多書,很多作品非常適合我們中國人來參考跟借之反省。同時也要注意漢娜·阿倫特在國際上面最近幾年也有一個復甦的跡象,這幾十年前去世的一位學者,思想家,現在大家開始重新發掘他留給我們的遺產。

而在徐卉這本書裡面,有一個東西,是最重要的,也是這幾年我們大家每一個人都會的一個概念,就是從漢娜·阿倫特那裡借來的,這個概念什麼呢?就是平庸的邪惡。而這個平庸的'邪惡呢,在這本文集裡面,有一篇文章講的非常清楚,這篇文章叫往事和爭議,《艾克曼在耶路撒冷》。

那麼艾克曼是誰呢?艾克曼其實是納粹裡面的一個軍官,當年就是他負責把猶太人移送到集中營,就整個運輸的規劃就是由他負責。可見他絕對是納粹屠殺猶太人這場浩劫裡面一個很關鍵的一個角色,他的罪應該是無比的重。

那麼後來他把被以色列特工逮捕了,帶到耶路撒冷去審判的時候,漢娜·阿倫特就去當地作為記者的身份去採訪整件事,目擊整個審判過程。那麼在這個審判過程裡面,他提出一個說法,在當時有非常大的爭議,但現在看來是意義非凡的一個說法,他說什麼呢?他說這個艾克曼,看他的樣子,他其實雖然犯了彌天大罪,可是他的動機,他犯這種罪的動機,卻是非常平常的服從命令和盡忠職守。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艾克曼,他從來沒有想過這麼殺人對不對?他想的就是我要做一個好軍官,上級交代給我的任務,我就要好好的把它完成,所以阿倫特說,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什麼?除了一心向上爬之外,艾克曼確實沒有任何動機,用從通俗的話來說,他只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那麼這番話引起爭論,就是大家覺得他幹了那麼邪惡的事情,讓幾百萬猶太人送命,怎麼能夠說他只是一個平常人呢?正是在這裡,阿倫特這個概念特別值得我們注意,就是說一個人,原來他不需要很邪惡的動機,他不需要非常嗜血,他不需要非常仇恨猶太人,他就能幹得出這麼滅絕人性的東西。為什麼?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很好的盡忠職守的員工,他很聽老闆的話,上級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那麼在這個情況底下,我們就發現原來集權主義可怕的地方在哪裡?阿倫特就說,把人異化成為沒有思想,沒有判斷的作惡工具。就是他麻痺了我們的思想能力,他讓我們覺得,我們不需要自己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需要考慮自己的動機,不需要思考太多的事情,只需要好好的聽話就行了。

那麼除了阿倫特這個說法之外,有另外一個,當年60年代在美國很有名的一個社會科學家,做的一個實驗,那麼徐賁在這本書裡面也重點向我們介紹了,這個實驗叫做“權威服從實驗”,而它的主持人就是科學家米爾格倫。這個米爾格倫幹了一個什麼實驗呢?原來在1961年的時候,他做了這麼一個東西,找了一幫學生,那麼過來跟他們說,我們現在要做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是研究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果。然後他告訴這些參加的人,就是說,你們這裡面,我會幫你們抽一些人出來,有些人當老師,有一些人當學生。

然後老師會發一張答案卷,學生就發一張問題卷。然後跟著就開始把他們分成牆的兩邊。

但其實他這是耍了一個小詭計,什麼詭計?其實所有來參加這個實驗的人,都是在當老師的。但是他先騙他們,你們中間有一半人,跑到牆的隔壁當學生了。然後把他們分在一個一個小房間。

這個實驗的重點是什麼呢?這個實驗是這樣的,就是說老師這邊,當老師的這邊,有一個按紐,連到牆的那一頭。那一頭有什麼?有一個電壓裝置,去電那個學生。幹嘛電那個學生呢?是這樣的,我這個老師在這兒問問題,看學生答的對不對。學生要是答錯了,答不好了,我就按一下電紐,罰他,電他一下。

然後這個電是可以不斷的上升的,它的最高電壓是450伏特。對受擊者,絕對有危險,有生命危險。那實驗之前,這個教授,米爾格倫就已經告訴他們說,但是你電壓達到那個程度,隔壁那個學生就有生命危險。那個學生就是剛才跟我們一塊進來做實驗的,你別忘了。

好,其實在隔壁,牆隔壁的,並不是那些參加實驗的人,而是什麼呢?而是這個研究所裡頭的實驗人員假裝在那邊。他們怎麼假裝呢?就是這邊一按電,那頭就會尖叫,啊,其實沒被電,他假裝被電。

然後你電的越狠,電壓越上升,他叫的就越慘。終於按到450伏特最高電壓的時候,那邊就會一陣子沉默,就是讓你覺得他好像死了一樣。

好,然後這個實驗開始了。這個實驗在做的時候,發生什麼事兒呢?就發現呢,很多參與者一開始都出來說,哎呀,我想暫停這個實驗,我覺得隔壁不對勁了,隔壁慘叫了,甚至沒聲音了。結果呢,這個實驗室的教授就告訴他們保證,沒事兒,你們不用負擔任何責任,你們就繼續做。結果做下來之後,發現這些人越按越狠,有的甚至聽到隔壁尖叫的時候,他笑出來。

到底為什麼呢?原來這實驗到了最後,才讓他們發現,整個事情是個騙局,他真正實驗的是什麼?是一個人,他在這樣一個環境,被人命令他,你會按這個電紐,去刺激去體罰隔壁的人。你哪怕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好學生,在這個時候都會變成一個殺人惡魔,不惜把隔壁的人電死,是因為你完全服從權威的指示,你完全服從權威的命令,而你自己沒有任何的思考了。

五、《內向者心理學》

這是美國內向性格研究權威馬蒂O。蘭尼博士的一本書,它不僅是寫給內向者的書,也寫給外向者和模糊性格者。內向者,自卑於自己的內向,羞怯、膽小、敏感、宅,卻看不到自己冷靜多思、謹慎專注、善於傾聽、獨立而有領導力;外向者,你以為外向,很可能是錯誤判斷,因為每三人中至少有一個內向者——即便外向,你也需具備內向者的成功因素;模糊性格者,你對自己的個性渾然不知,怎麼能找到讓自己舒適生活、事業成功的方式?

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其實是性格內向的人,成功更青睞內向:甘地、林肯、曼德拉、普京、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諾貝爾、貝多芬、達芬奇、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斯皮爾伯格、茱莉亞羅伯茨、卡夫卡、村上春樹……

作者用大量精彩的故事、通俗的語言,教會內向者放鬆身心、管理精力,並學會在婚姻關係、親子教養、人際關係、工作職場等方面都能自如應對,揚長避短,發揮內向性格彌足珍貴的優勢。

心理學經典書籍12

《幸福之路》

[英]伯特蘭羅素

傅雷譯

當我們都處於焦躁的狀態,感覺總是有許多事沒有做,或是苦於自己的處境,羨慕他人的光彩,卻壓根沒有生活在那個當下,感受羅素說的“活著就是幸福”,多開闊明朗的心境,多令人羨慕。

羅素的名字在哲學史上,也是大名鼎鼎,他是20世紀最傑出的哲學家之一,同時又是著名的數學家、散文家和社會活動家,各個領域都有研究的成果,真所謂“世紀的智者”。

愛因斯坦說過:“閱讀羅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在沒看這本書之前,就開始期待讀他的書了。

他的這本書沒有很複雜,不像他寫的《西方哲學史》那麼深奧,很多是一些智慧的感悟,但這些感悟能看出他對生活的熱愛。在序言裡面,羅素就希望他的這本書,能夠使那些遭受不幸而並未享受幸福的眾多男女能夠診斷出自己的症狀,並擺脫它的方法,並且能夠通過適當的努力變得幸福。

記得有位朋友和我說過,他自從看了這本書之後,心境都變開闊多了。看他的書,真的就像一位高尚的靈魂談話。

在本書當中,他討論了“不幸之源”,到底什麼才是不幸福的原因?要想擁有真正的快樂,就必需瞭解自己不幸福的原因是什麼。

他對不幸的根源主要歸納為:競爭、厭煩與興奮、疲勞、忌妒與輿論恐懼症等。而且他就每一個不幸的根源都有具體的闡述,相信總有一點寫進了你的心裡。

不幸之源探討完之後,他又幫我們開啟一扇門,探討幸福的源泉是什麼。關於幸福之源,他分別寫了幾個章節:熱情、愛、家庭、工作、努力和放棄等,這都是他要分析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將生活中這些事情處理得好的話,那麼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我們幸福的源泉。

讀這本書時,可以讀到什麼的金句,也可以讀到很多的領悟。所以我將它們抄寫在筆記本上,每當不開心時,快速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找到解決的辦法,好好與內心相處。

“幸福不像成熟的果子,僅僅靠著幸福環境的作用就能掉進你的嘴裡。”我想,幸福真的不是一種恩賜,而是一種智慧,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希望你能早日掌握幸福的祕訣。

心理學經典書籍13

一、《重塑心靈》

作者:李中瑩

推薦理由:每個人都擁有讓自己成功快樂的能力。解決一個人在信念系統、溝通方式和情緒管理能力方面出現的問題。

GET技能:

1、做情緒的主人,充分享受、完全擁有正面情緒,恰當處理負面情緒;

2、利用大腦工作規律,運用潛意識引導我們相信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向;

3、建立和諧的信念系統,改進對待同類事情的想法與做法,化解內心衝突;

4、通過製造機會不斷肯定自我,提高自我價值,自尊、自信、自愛;

5、從自己理想的身份發展,制訂出改變環境及行為層次的計劃,激發個人潛力;

6、正確運用內感官的知識改變與別人的溝通方式,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網路;

7、恰當使用正面詞語,掌握大腦接收語言的規律,擁有充滿力量的健康心理!

二、《登天的感覺:我在哈佛大學做心理諮詢》

作者:嶽曉東

推薦理由: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問題實際都是心理問題。讓你感受非凡的心理諮詢的神奇技巧;助心理諮詢師更美妙地舞蹈於心靈之巔。

本書的第一部分記述了作者在哈佛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經手的10個心理諮詢個案,涉及愛情、婚姻、職業選擇、新生適應不良、同性戀等一般心理困惑的諮詢,也涉及人格缺陷的矯正及潛意識作用的解析等特殊心理障礙的治療。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問題實際都是心理問題。作者在處理這些心理案例的過程中,展現出非凡的心理諮詢的神奇技巧。

本書的第二部分記錄了作者與其督導之間的相處故事,說明了心理督導制度在心理諮詢師的成長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助心理諮詢師更美妙地舞蹈於心靈之巔。本書這一版本新增5萬字內容,將督導部分分為十講,廣大讀者將會更有針對性閱讀。

三、《與父母和解》

作者:許皓宜

推薦理由:父母不只給你基因,也給你命運!與記憶中的父母和解的過程,就是我們學會接受社會和自我接受的過程,也是解決一切心理問題的第一步。

原生家庭帶來的種種,如同烙印刻在我們心底,塑造我們的性格,左右我們的感情。我們在社會關係中產生的各種衝突,即是我們早期與父母關係的投射。因為在每段關係裡都有6個人:你、我和我們的父母。

與記憶中的父母和解的`過程,就是我們學會接受社會和自我接受的過程,也是解決一切心理問題的第一步。若對原生家庭問題毫無意識或感受模糊,童年的創傷就會指引我們不自覺地把麻煩帶進每一段社會關係中,甚至延續到下一代身上。

能夠用語言表達,創傷才有了療愈的契機。作者許皓宜幫我們梳理愛恨糾纏的情緒,把我們說不出口的感受,用溫婉、清晰的文字呈現出來,帶領我們從理解父母到自我覺察。不再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的藉口,改變我們的內在,才能真正收穫外在順遂的關係。

四、《感謝自己的不完美》

作者:武志紅

推薦理由:改變千萬青年的療愈經典。因為不完美,生命總有無限可能。帶你發現另一個思考的方向,走出痛苦、走出迷茫、走出寂寞!

我們一直以為一些負面情緒,如壞習慣、痛苦、悲傷、憤怒、恐懼等是不好的,甚至認為這些是不完美的,阻礙了我們成長,我們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們。

全新的思考方向,告訴我們:

負面情緒等不完美的一面在成長中的積極作用。這些壞情緒,對我們有極大的幫助和正面意義。

阻礙我們成長的不是因為自身的不完美,而是你不肯承認你的不完美。

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因為正是這些不完美,使得你越來越強大,離夢想越來越近。

這些情緒是伴隨我們一生的,而且這些情緒並不是我們的敵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接納它們,並要感謝它們讓我們越來越堅強,體驗更多生命的無限精彩。

五、《為何家會傷人》

作者:武志紅

推薦理由:細緻入微地揭示出中國家庭的執行機理。帶領家庭關係所困的萬千讀者一起踏上自我治癒與尋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細緻入微地揭示中國家庭的執行機理,解讀你我的情感模式。用最溫暖有力的文字貼著你的心,幫助為家所困的人們重新找到自由與幸福。

教你如何明確家庭關係、家庭責任,認清病態家庭的前因後果,建立健康的家庭心理。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父母關係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愛與自由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心理學經典書籍14

1、《女心理師》:畢淑敏為你心理勵志

《女心理師》主人公鄉下女孩絳香進入了城市,做了養老院的護工,因為工作出色,一家有貴族背景的病人將她帶回家中,工作之餘她受到了多方面培養調教。老人死後,絳香還做過售賣化妝品的直銷員、樓市小姐等等工作,有一天她步入了一家心理機構,想要探索自己半身永遠冰冷的祕密,高昂的收費和似是而非的解釋,讓她知難而返,決定自己學當心理醫生,改名賀頓。她的天資和好學,讓她成為首批有執照的心理師。她進入廣播電臺成為心理訪談節目的嘉賓主持,和男主播成為戀人。幾位同學成立心理診所,推舉賀頓做了法人。她租住的房主之子向她求婚,因為房東的住所極適宜開設心理診所,賀頓答應了婚事,但仍和自己的情人來往不斷。心理診所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比如老闆的祕書帶著8歲小童來求助,表面天真無邪的小童,其實是要粉碎父親和祕書小姐的愛情,以便自己的親生父母復婚……

2、《羅傑斯心理治療——經典個案及專家評點》,[美]法伯等

本書的編寫非常出色,不僅有羅傑斯心理治療過程的完整記錄(許多經典個案為首次公開發表),瞭解什麼是羅傑斯治療,什麼是以人為中心的治療思想,羅傑斯的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是失敗的;還有其他心理治療學派的專家們對這些個案的點評,每一篇點評都獨具特色。

3、《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這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4、《愛的序位——家庭系統排列個案集》,海靈格

《愛的序位:家庭系統排列個案集》所講述的是有關人類關係中的一些秩序,而這些秩序往往早已被愛所排定。唯有當我們洞察這些秩序,愛才能成功。我們經常困惑於盲目的、沒有了解的愛,並且沒有領悟這些秩序。但是當真正的愛使我們知道並且尊重這些秩序時,便能實現我們的願望。不論是對我們或是對我們周遭的人,愛會散發著安祥的氣息並具有治療的效果。

5、《精神分析案例解析》,麥克威廉姆斯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系統介紹初始訪談過程及理論依據的書籍,是從精神分析理論角度分析案例的不可多得的好書。全書共十章。第一、二章著重介紹了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中,治療師對患者的理解在治療各階段的重要性,也介紹了作者本人作為一各執業治療師的設定和訪談特點。之後的十八章中,分別介紹了案例分析的要素。通過豐富的臨床例證,引導讀者逐漸理解和認識動力學案例分析和方法,並進一步理解動力學分析指導下治療方案的制定、治療目標的選擇以及動力學分析與治療關係的相互影響。顯然,上述內容,對於初涉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園地的`學習者是何等重要,正如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的喬治·阿特伍先生所言:該書將是領域最重要、“使用最廣泛的書籍”。

6、《與“眾”不同的心理學》,Keith ovich

本書告訴我們,判定心理學知識的好壞,是和其他的科學一樣,一定要用“科學”的標準。書中用了許多精彩的例子說明這些標準是什麼,以及要如何用之來分辨真正的科學心理學知識與迷域大眾的偽科學心理學常識。

7、《實驗心理學——通過例項入門》,Robert o,erly MacLin

《實驗心理學:通過例項入門》不僅研究例項豐富,而且對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基本原則、心理學實驗設計的各種模式和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具體過程都論述得精闢、詳細、透徹。所以,這部著作被美國一些大學心理學專業廣泛採用,用做大學生和研究生的實驗心理學教材,並深受心理學教授和大學生的歡迎,享有很高的聲譽,也是它7次修訂再版的主要原因,這正是我為《實驗心理學:通過例項入門》中文版作序並推薦的理由。

8、《人格心理學》,Jerry M Burger

本書敘述深入淺出、引人入勝,不以概念介紹新理論,而且從生活的例項出發,機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作者很主義本書的實用性和生活化,或穿插報刊對新聞事件的報道,或給出若干自測題目,讓讀者檢測自己或者他人的人格特徵,讀來既有用,又風趣。

9、《改變心理學的40個實驗》,Roger R Hock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第5版)》的獨到之處在於填補了心理學書籍和心理學研究之間的溝壑,從歷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學史上最有名的40項研究,並介紹了這些研究的後續進展和相關研究。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以一個專業人士的眼光看待這些仍炙手可熱的歷史研究。

本書既適合於初學心理學的人,也適合於那些從事心理學事業、應用心理學的人。閱讀本書,不僅能讓人明白什麼是科學的心理學,還能夠為自己所從事的心理學工作找到依據,並能激發心理學的研究熱情,促進更多新的、對實踐有指導價值的研究出現。

10、《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探索心理學研究的歷史》[美]哈克

本書中所囊括的研究是根據心理學教科書、心理學雜誌和許多心理學分支學科的權威專家的建議精心挑選出來的。雖然對應選多少研究事先並無計劃,但是從歷史的角度和本書的篇幅兩方面來看,選40項研究似乎恰到好處,所選的這些研究在心理學史上,也許是最著名、最重要或是最具影響的。我用“也許”這個詞,是因為本書的許多讀者可能會對其中的一些選擇提出不同的意見。毫無疑問,要列出一張讓所有人滿意的40項研究報告的目錄是不可能的。

心理學經典書籍15

1、《每天懂一點好玩心理學》

這是一本超級實用的好玩心理學。一見鍾情的祕密、戀愛達人的祕訣、沒有長性的心理原因、做夢的男女差別、為什麼偏有人喜歡排隊……希望這些新穎有趣的案例能帶給您與其他心理學讀物不一樣的新鮮感!

2、《哈佛積極心理學筆記:哈佛教授的幸福處方》

積極心理學是哈佛選修課程中人數排名第一的課程,同時也是哈佛最受歡迎率排名第一的`課程。本課程首次欠從科學的角度證明了終身提升幸福感的方法,話題涉及自我突破、成就、情感關係、自尊、精神力等熱點。

3、《每天改變一點點》

本書涉及到尋常人生活中普遍會遇到的生活難題,通過對這些難題的深入分析,找出破解的思路。本書追求的目標,就是通過潛移默化的引導,讓那些束縛我們的精神枷鎖不攻自破。

4、《職場潛伏心理學》

精選世界上最權威的心理學定律,結合最生活化的案例,讓你看透周圍人的內心,在職場遊刃有餘!

【專業版】:專業靠譜才是王道!

5、《當代心理學體系》

本書涉及理論、研究、應用、比較以及評論。把心理學體系放在歷史視野當中加以審視,表明它們源自何種傳統;提供一些科學邏輯的原則,以便於這些體系能夠相互比較。

6、《家庭治療概論》

本書比較系統、全面地介紹了家庭治療的發展演變歷史、基本技術和概念、家庭治療各經典流派的主要觀點、治療技術和治療手段,是一本全面瞭解家庭治療基礎知識的好書。

7、《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最卓越之處在於能穿透人們表面的喜怒哀樂,進入人心最隱祕之處,發現人的最真實、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

8、《社會動物:愛、性格和成就的潛在根源》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是依賴於社交網路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來生存、延續和獲得成功的。讀完這個故事,你定會對自己和周圍的人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