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8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1

一個好的常規培養老師要多給孩子正面的引導。所謂“人無完人,金無全赤”作為老師要及時的發現幼兒的閃光之處,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他人。每個幼兒總有值得表揚的地方,所以在常規培養中,老師從正面引導幼兒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正確的行為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久而久之使之鞏固,以形成良好的習慣。如果一個性格非常內向的孩子每天來幼兒園說話的次數很少,但通過我的觀察及我和她的交流,讓我發現了她的閃光點。她用餐習慣非常的好,我及時是表揚她的同時希望在其他的方面也要有進步,現在上課也能坐住小椅子了,平日裡也特別的懂事,有時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臉上的笑容也特別的多.同時,同伴間的影響力對幼兒的發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老師要善於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握好教育時機,讓他們相互間學習,相互間教育。

經過有意識無意識的培養和訓練,班中幼兒的午睡常規,進餐常規,盥洗習慣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只要老師常抓不懈,我相信在其它方面的常規也會有更進一步的'提高!

上次進行了常規探討後,我們分班級針對孩子平時生活中的常規問題進行了收集,這是中二班老師提供的資料,請老師們進行分析及發表自己的看法。

案例一:午飯後,大家都搬好椅子坐在教室中間看圖書,但是,不一會兒,有的小朋友就按耐不住,開始走動,互相打鬧,特別是可憐的圖書慘遭他們的破壞,有的小朋友爭搶自己喜歡的圖書;有的將不喜歡看的圖書隨意丟棄;有的將小腳踩在圖書上也沒有撿起圖書;還有將圖書卷起當望遠鏡等等,這些不愛惜圖書的現象真的讓老師很心痛,但是三番幾次地教育小朋友,效果還不是很好,還有個別小朋友依然如故,真的讓老師感到很頭疼。請大家根據本案例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案例二:午睡時間到了,本應該靜悄悄的午睡室一下子變得鬧哄哄了,雖然老師每天都提醒幼兒進午睡室要輕輕的,輕輕脫衣、輕輕睡下,但是,如果不是在老師的督促下,有很多幼兒還是處於興奮地狀態,不能很自覺地養成安靜午睡的習慣。這種現象是我們老師在帶班過程中經常碰到的問題,請大家談談自己在午睡常規中一些好的方法供大家借鑑!

案例三:排隊的常規我們在發現帶孩子排隊時,簽名的孩子因為來時看著,排得都比較好,可是幼兒人數多,後面的小朋友沒有了老師監督,就不能自覺排好隊伍,整個隊伍扭來扭去,小朋友情緒高漲,對孩子的安全也帶來了一定的隱患。請老師們談談如何讓孩子能養成良好的排隊習慣。

錢圓釋出時間:20xx-10-1616:14:43引用|返回|回覆教師管幼兒進午睡時站立的位置很重要,必須站在既能看到裡面午睡的幼兒,又能看到外面在上廁所的幼兒。還有,幼兒從外面進來,情緒還處於興奮狀態,幼兒還小,控制能力較差,應該給孩子的情緒一個緩衝,首先要調整好幼兒的情緒,可以安靜地在教室和幼兒說一下進午睡室的要求,講一些安靜的小故事,使幼兒由興奮的狀態調到平靜的狀態。

教師們在回帖中根據案例的不同回覆了不同的培養常規方法,闡述了自己的見解。為了檢驗教師們對常規培養的正確理解,不走偏差之路,我們年段組經過討論,請老師們設計一節常規培養的活動,以及對常規培養的反思。

案例四:設計教案,網上釋出,共同探討

主持人:各位老師,在前期我們認真討論了一些中班良好常規培養的方法和策略,很多老師提出對中班孩子來說,常規的培養可以通過各種生動有趣的遊戲形式來培養,請您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一節關於常規培養的活動,請上傳教案,老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發表意見和建議。

案例五:網上釋出,經驗共享

主持人:各位老師:經過這段時間的常規活動研討,從討論到案例剖析,再到活動設計及經驗的反思,相信老師們對孩子的常規培養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悟,請暢所欲言自己在這一系列階段中的收穫與感想!

鍾莎釋出時間:20xx年11月11號5點39分32秒引用|返回|回覆確實,在常規中有很多老師太過分強調了,或者大聲訓斥來抓常規,這都違背了培養常規的初衷。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的特徵注意力容易分散轉移。但我們經常也會看見幼兒遇到自己喜愛的物品會愛不釋手,遇到自已喜愛做的遊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在選擇活動內容時,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徵、並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組織集體活動時,還應準備好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讓每位幼兒都有機會動手動腦,以避免幼兒在活動中等待時出現的爭搶、吵鬧等不良現象。另外在活動中教師還應注意面向全體、師生互動,通過各種手段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探索發現,避免以往的“灌輸式”教育。如果活動中的出現有違規的幼兒時,教師也應先以生動有趣的活動內容來吸引孩子再次參與到活動中去,而不應該因為幼兒的違規來終止活動。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投入和參與到活動中來,而常規建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也就迎韌而解。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2

合理的一日活動常規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幼兒園教師保教工作的順利開展的重要依據,並保證了幼兒良好的作息規律,更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時間感、秩序感。

我在業餘之時,認真學習了《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引》,詳細地瞭解了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組織,細則中主要包含了幼兒從來園活動一直到離園活動的常規行為要求,教師的工作要求和對保育員的要求都非常的具體詳細,讓我們有了制定一日活動規範的依據與實施要求,在學習的同時也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了自己在組織一日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如以前我們注重集體活動的組織,忽略幼兒習慣的養成,生活環節隨意性大,工作缺乏規範性和科學性。在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學習中,我們深刻體會到:

一、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的養成有助於學習習慣的形成。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主要包括:生活活動、教學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這都是些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生活常規管理活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幼兒在午睡前自己整理衣物和鞋,午睡後整理被褥這些小事上,不僅可以鍛鍊幼兒的自理能力還能夠讓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的生活習慣。

二、幼兒一日活動常規的要求規範了教師行為

孩子的模仿性強,老師為人師表,言行舉止,行為習慣,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時時刻刻都做好孩子的表率。

《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引》為幼兒園教師保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依據,保證了幼兒良好的`作息規律,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時間感、秩序感。

三、幼兒一日活動常規的培養有助於各種能力的發展

檔案中指出:“適時組織幼兒進行交流分享,提升幼兒的活動經驗,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反思以前我組織的區域活動,活動結束時沒有組織幼兒交流分享過,通過此次學習我又習得了一個新經驗。今後開展區域活動時,我會嘗試引導幼兒進行交流分享,相信這會是一個積極、有效的學習途徑,幼兒會在這個過程中主動進行建構,其多方面的能力會逐漸提高。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3

通過學習《幼兒園一日各環節安全防範》,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了自己在組織一日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如以前我們注重集體活動的組織,忽略幼兒習慣的養成,生活環節隨意性大,工作缺乏規範性和科學性。因此在幼兒園一日各環節安全防範學習中,我深刻體會到:

一、生活活動中很多小的細節工作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為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生活常規管理活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幼兒在午睡前自己整理衣物和鞋,午睡後整理被褥這些小事上,不僅可以鍛鍊幼兒的自理能力還能夠讓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的生活習慣。

二、孩子的模仿性強,老師為人師表,言行舉止,行為習慣,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時時刻刻都做好孩子的表率。

三、合理的一日活動常規為幼兒園教師保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依據,保證了幼兒良好的作息規律,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時間感、秩序感。

四、幼兒的自控能力比較弱,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教師首先要幼兒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應該怎樣做,進而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於幼兒的可塑性比較強,他們良好的常規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中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要將常規教育曉之以理,要講究培養的形式,要不怕反覆的練習,並不斷的改變形式,以此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

五、每天下午都有區角活動,學習活動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遊戲,這樣對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後的常規培養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在活動中隨時教育幼兒活動所需物品,從哪裡拿,還要歸放到哪裡去、離開座位時應隨時將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別的小朋友需要幫助時,及時給予幫助等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來滲透對幼兒的常規教育。通過一日活動常規的學習讓我知道了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具體要求,也體會到了一日活動常規的重要性以及一日生活中要注意的細節。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會加強一日活動的整合,更加重視孩子的養成教育,日漸完善並持之以恆地做好幼兒一日活動常規工作。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4

近日幼兒園組織老師學習《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規範》中對幼兒園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教師、保育員的行為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教師嚴格按照規範中規定認真完成好每項工作。學習了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使我體會到,在一日活動中,常規教育是幼兒德育中的重要內容,常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幼兒的健康成長,所以加強幼兒的常規教育和有效的常規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的體會如下,與大家共勉:

一、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做好幼兒的榜樣。

幼兒的眼睛是反映教師行為的鏡子。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時,要求幼兒做到的,作為教師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起表率作用,以良好的行為去影響幼兒,激勵幼兒。(如:拿東西時輕拿輕放、輕聲細語與幼兒交談、不隨意斥責幼兒等等,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

二、在常規建立時,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

老師不能長期以“領導者”、“指揮者”的身份自居,而是要從這個寶座上走下來,從根深蒂固的“師道尊嚴”的束縛中走出來,不要板著面孔“發聖旨”,給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環境。使孩子在一個平等融洽的環境中去學習。

三、在一日活動中,也要注重孩子的常規培養。

1、在生活常規方面:

生活常規包括幼兒一日生活中所有細節的規則培養。例如:盥洗的常規要求包括正確的`洗手方法和大小的需要遵守的規則;並鼓勵提醒幼兒按時喝水,在運動後還要即使的喝水以補充體內的水份等。進餐的常規要求包括飯前的準備(消毒、洗手等);吃飯時不挑食、細嚼慢嚥、安靜進餐等;指導幼兒正確使用餐具及飯後的擦嘴、散步等。睡眠的常規要求幼兒能自覺地入睡,讓幼兒養成正確的睡姿及良好的睡眠習慣,不矇頭、不吃手等。

總之,不論是幼兒園的老生還是剛入園的新生,常規習慣的培養都要在新學期開始初期對幼兒進行強化的訓練和加強。

2、學習常規:

學習常規是指對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包括書寫習慣、閱讀習慣、集體活動常規要求等。如培養幼兒注意力集中,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等習慣,這些習慣一定要在小中班時期培養好,否則到了大班再亡羊補牢,就會事倍功半。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時,班內的兩個老師之間要經常溝通、交流。一起制定符合本班的常規教育計劃,並達成統一要求,避免造成幼兒的常規混亂。

四、培養幼兒的常規,關鍵在於"培養"兩個字。

教師的責任是教孩子按照可以接受的行為標準來行動,班級常規的建立應由教師規定轉變為教師引領下幼兒自發討論、合作為主的民主制定。常規的功能應由限制幼兒活動,方便教師管理為目的轉變為支援和引發幼兒不錯的活動,促進幼發展為目的。常規中的師幼關係應由管與被管轉變為和諧、輕鬆的"大朋友"、"小朋友"關係。常規的培養應由園內延伸到家庭,家長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各項常規的培養及良好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不能靠一時一會兒、一天半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幼兒園教師長期的指導及訓練,以及家長的密切配合。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5

本週我園研修學習了幼兒一日活動基本環節的組織和實施--提高層次,通過本次的研修,我深刻的感受到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各項活動都對幼兒的發展有重要價值,所以我們必須努力提高幼兒園一日活動組織實施的效果。在本次研修中,我知道了幼兒一日活動的安排還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首先,動靜交替原則表現在一日活動的安排中。按照慣常的理解,早鍛鍊和早操在運動量上有強弱之分,時間有長短之別。根據這些差別,結合幼兒體力、情緒、氣溫的綜合因素,我們把清晨留給"早鍛鍊",讓幼兒參與較強運動量的活動,把上午較熱的`時間留給"課間操"。

其次,動靜交替原則也表現在某一個教育活動中。如為了使一些費時較多、操作性較強的教育活動順利進行,我們採取切段的方式,即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切段,讓幼兒休息片刻以調適情緒。這樣既能順利完成教學內容,又能使幼兒及時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並感受學習快樂。特別是在操作類活動中,也應體現動靜交替的安排,還有利於照顧個別差異,速度慢者可利用段與段間的小憩完成任務,既能消除幼兒間最後的明顯差異,也能使每個幼兒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科學、合理的幼兒園一日活動組織與實施應以幼兒為本,尊重、瞭解每一名幼兒,把解決培養什麼樣的人和怎樣培養的問題作為幼兒教師的追求目標,同時要做到讓幼兒快樂地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讓幼兒擁有值得永遠回憶的快樂童年。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6

8月14日,機關幼兒園園長王對幼兒園全體教職工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培訓。

培訓圍繞九月份工作的展開進行,上午園長向大家傳播了正能量和感恩的主題,並進行小活動“感恩所有幫助過你的人”,大家在活動過程中有感而發,積極踴躍,並給予夥伴最真誠的擁抱。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更好地正視自己和搭檔,並且心懷感恩,在今後的工作中能更好地發揮施展自己的才能,貢獻自己的光熱。

而在下午的培訓中,園長從實處著手向我們分解了幼兒園的一日工作流程。先用一個步驟進行示範,而後分小組進行討論。大家聊得熱火朝天,老員工規劃整理自己的工作,新員工在整理過程中學習自己即將進行的常規工作。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細化精準化的流程面前,我們規範了自己應該做的.,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失誤,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辦事能力。

在流程面前,一切簡單化,這樣就會讓集體在井然有序中走向成熟化網路化和效率化。這就是機制完善的優勢和力量,相信在這樣細緻化的流程下我們的幼兒園會很快步入正規,成為機關乃至華北地區第一幼兒園,我們的老師也個個培養成為幼教的人才和能手。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7

通過這次一日常規的學習,讓我感覺到幼兒園常規是複雜瑣碎卻具體詳細的。慢慢的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其中的每個環節,都是相關聯而緊湊的。從晨間接園到幼兒離園,生活常規在幼兒一日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上,每個細節都需要老師的耐心和細心。一日常規的內容一共分為十一個,是幼兒在園內的一日生活的流程,流程連貫、能更好的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

教師來園首先要開窗通風,做好消毒工作。幼兒進園時老師需熱情的接待。教師需認真做好早操前的準備工作等。在教育活動過程中,積極思考,培養幼兒動腦與動手的能力,教師要有親和力。

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小的'細節。這些活動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們小班就應該時刻抓常規,其中主要包括教孩子們如何上廁所、認識自己的物品等。由於他們剛接觸幼兒園的生活,很多常規都是需要教師一個一個的教。

其次,在愉快的遊戲活動如何中樹立常規。小班自我意識不強、行為表現中處處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在遊戲中認識自我,自我協調。讓幼兒對待事情有一種正確的態度,慢慢的形成常規意識。這就需要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以便提高一日生活活動質量,促進幼兒和諧發展與健康成長。在班上的老師都要求要一致配合默契。我們在培養幼兒常規時教師的配合要一致,一人在組織集體生活與教學活動時另外一名教師在旁邊配合,及時發覺到幼兒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幼兒逐步的養成良好的常規。

其次,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幼兒園形成的良好習慣,往往回到家裡就不再堅持。因此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有家長的支援和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要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常規培養要從點滴開始,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的進行。總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顧好每位幼兒,要細心、耐心的幫助每個幼兒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8

“一日活動皆課程”意味著幼兒從入園到離園各個活動及活動之間的過渡環節都蘊涵著一定的教育價值。平時我們都知道幼兒園各個活動是如何開展的,但如何提高一日活動的質量是我們一直所最求的,也就是優化一日活動。我在工作中一直努力追求著快樂的工作,讓孩子快樂的成長,並在一日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活動中我主要從細節入手,讓我和孩子一起成長。

一、注重細節,把優化一日活動落實到計劃之中。

不管什麼樣的活動都離不開周密的計劃,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會臨危不亂。孩子從一入園就在我們的視線之中,既要讓孩子快樂的遊戲、生活、活動又要讓孩子得到發展和提高。所以在一日活動中既有計劃又體現幼兒的自主性。如在安排幼兒自選遊戲中,不但要有老師提供的材料,也要有體現幼兒自主性選擇的材料:玩某某材料、玩某某材料等。這個等就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機會。在計劃中注意各個活動的整體性、有效性和各個環節銜接性,並充分體現每個活動和環節的教育價值。

二、注重細節,分解每一個活動並落實到實處。

“把一日活動當課上,把課當遊戲做”真正體現了老師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如為了讓孩子學會輕拿輕放:我把孩子吵雜的聲音錄下來,然後突然放給孩子聽,請孩子討論剛才的聲音好聽嗎?為什麼?假如是你,你會怎麼做?在孩子討論後我才告訴他們,剛才的聲音就是我們搬椅子時發出的聲音,孩子們都難為情的.笑了。於是我們一起學做小貓咪,輕手輕腳搬東西,並讓孩子在觀察中分析比較輕拿輕放的好處。在其他的環節中,我們都是一一討論、實踐,最後總結出好經驗並養成習慣。

三、注重細節,以人為本,提高活動效率。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自理能力較差,而孩子在幼兒園的物品又比較多,如何解決物品的收放使我們當務之急的事。於是我把每張桌子作為一個組,有一個小組長(組長輪流當)。每組一個文具盒、物品盒。每次需要時由小組長髮放整理,並且引導孩子討論擺放物品的好方法。如用橡皮筋把鉛筆綁在一起或插在筆筒裡;剪刀放在一個可以插的紙茶桶上;橡皮放在小盒子裡等等。平時帶來的物品放在物品盒裡並放在固定的地方。經過討論和實踐,做既節省了時間又養成了好習慣,孩子們也在做組長的活動中鍛鍊了能力,增強了自信心,也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四、注重細節,讓幼兒學會管理幼兒,提高活動的效果。

大班孩子已具備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和組織能力,因此我班每天的值日生就多了一件事,做好每個環節的執勤人員。如在喝豆漿時,一個老師消毒,另一個老師既要組織孩子洗手又要組織其餘孩子的活動,有點顧此失彼。於是執勤人員就會用手勢提示孩子輕輕地搬椅子、洗手、如廁、拿杯子、取餅乾等。孩子在每次的值日生工作中既學會了管理別人,又學會了尊重別人自己應如何去做;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9

在應知應會的“遊戲”環節中,教師工作要求之一 ——“建立良好規則,對幼兒予以全面關注,在觀察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支援幼兒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促進遊戲漸進持續發展。”有感而發:

記得一位專家說過“讓幼兒成為遊戲的主人”。然而在很多的遊戲中,老師總是擔心幼兒不會玩遊戲,特別能力偏弱的`幼兒,生怕他們的“笨手笨腳”影響到其他幼兒,甚至影響整個遊戲過程。故而就規定他們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當遇到問題時就馬上“出面”幫忙解決……殊不知老師這番“良苦用心”其實是扼殺了幼兒主體性和創造性的發揮,而且,久而久之,我們的孩子也會形成“惰性”,一碰到困難就會跑到老師這邊求助,芝麻豆大的事也來告狀、訴苦。其實我們老師儘可大大放開雙手,讓幼兒自主遊戲。遇到問題時,不是幫忙解決,而是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從而讓幼兒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幾次下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肯定會有所提高,幼兒在主動遊戲中會創造性地生成很多遊戲情節,促使整個遊戲變得豐富、有趣。

所以,請大膽放手,適當指導,還幼兒一個自由自主的遊戲空間,遊戲會因你的放手而呈現出五彩繽紛的可持續發展的互動景象。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10

通過學習《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常規實施細則》,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了自己在組織一日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如以前我們注重集體活動的組織,忽略幼兒習慣的養成,生活環節隨意性大,工作缺乏規範性和科學性。因此在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學習中,我深刻體會到:

1、生活活動中很多小的細節工作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為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生活常規管理活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幼兒在午睡前自己整理衣物和鞋,午睡後整理被褥這些小事上,不僅可以鍛鍊幼兒的自理能力還能夠讓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的生活習慣。

2、孩子的模仿性強,老師為人師表,言行舉止,行為習慣,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時時刻刻都做好孩子的表率。

3、合理的一日活動常規為幼兒園教師保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依據,保證了幼兒良好的作息規律,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時間感、秩序感。

4、幼兒的自控能力比較弱,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教師首先要幼兒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應該怎樣做,進而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於幼兒的可塑性比較強,他們良好的常規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中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要將常規教育曉之以理,要講究培養的形式,要不怕反覆的練習,並不斷的改變形式,以此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

5、每天下午都有區角活動,學習活動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遊戲,這樣對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後的常規培養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在活動中隨時教育幼兒活動所需物品,從哪裡拿,還要歸放到哪裡去、離開座位時應隨時將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別的小朋友需要幫助時,及時給予幫助等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來滲透對幼兒的常規教育。

通過一日活動常規的學習讓我知道了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具體要求,也體會到了一日活動常規的重要性。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會加強一日活動的整合,更加重視孩子的養成教育,日漸完善並持之以恆地做好幼兒一日活動常規工作。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11

我們幼兒教師都知道幼兒園的工作是瑣碎的,當我拿到《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幼兒園的工作真是越來越瑣碎了。說實在的對眼前的這份細則還真是有些抱怨,但是當我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其中的每一個環節(從來園及晨間活動到遊戲活動),環節中的每一個細節時,我才發現其中的一些奧祕。

一、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其實只是課程實施的一小部分。

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我們老師都知道,課程是一日活動各個環節的總和,而細則裡面的活動內容一欄正是包括了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所以說該細則是課程我想不無道理。既然是課程,我們的腦子裡會立刻出現幼兒五大領域的培養目標,當我們學習了紅纓的3S理論後還會想到三大系統培養目標,【即,包括動力系統(主動學習、樂於學習)、能力系統(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知識系統(學有所成、學有所用)。】也就是說我們要儘可能地將這些目標滲透到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而常規實施雖然也涉及各領域和各大系統目標,但是偏向健康領域和社會領域,所以跟整個課程實施相比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想我分析的目的`並不是在小看這些細則,反而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認真走好每一小步,才能邁出一大步。

二、駕馭細則,靈活應用,使細則更加完善。

在搞清楚常規實施與課程實施的歸屬關係之後,我們再來仔細閱讀細則中對教師工作的要求,我們不難發現一日活動的多個環節中都直接間接地強調關注孩子們的情緒,如晨間接待時,對孩子熱情問好,交流。再如,飯前放輕鬆音樂、餐前小故事等等。這就讓我們不由得想到“課前匯入”,即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一堂課之前,總是想方設法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努力把孩子們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如:做律動、玩遊戲等等。如果我們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做到這一點,也按照課程的要求來實施,我相信定能把不喜歡上幼兒園的孩子降到最低。所以我認為在如廁細則中也有必要加上關注幼兒情緒這一點。因為幼兒園裡總有一部分孩子愛把大小便憋回家,後果我想大家都很清楚。造成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一方面跟孩子的性格有關,另一方面更在於我們老師的引導,要是在如廁前老師關注孩子們的情緒,營造寬鬆的環境,那我想憋大小便的事情應該不會發生。特別是小小班的孩子如果我們編個故事讓孩子們用小便消滅敵人,敵人躲在小便槽裡,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樂意解小便。這樣一來,孩子高興,家長也樂意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我們老師也就輕鬆了。說到這,其實駕馭細則就是我們在學習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班級情況靈活運用,並提出自己的想法。細則對我們有指導意義,也是比較完善的,但是不是絕對完善,需要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師一起去完善。

以上就是我在學習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的幾點發現,還不是很成熟,我想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地結合細則,相信自己一定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12

教育現象學是“一門成人(包括教師、父母和其他與兒童成長相關的人)與兒童如何相處的學問。”[1]在其中,成人肩負著與兒童一起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的“使命”,並不斷地反思自己對兒童的行動是否恰當。幼兒在園一日活動是幼兒生活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其中幾乎時時發生著幼兒與各種規則(以教師有意或無意制定的規則為主)的衝突或對抗。可以說,幼兒不同程度地違反規則的現象從未間斷過。本文擬採用教育現象學的視角與方法論,探尋幼兒違反規則的現象與體驗,並反思其背後的教育意義與啟示。

一、懸置:一日生活中幼兒違反規則的各種現象

所謂“懸置”,其原意為“加上括弧”,即把主觀成分以及一切不是發自純意識的知識放人括弧,然後將它們擱置起來。排除了主觀意識之後,客體會把自己原本的面目毫無阻礙地呈現出來,這種客體的自我呈現即是“現象”。我們採取懸置的方法,藉助在幼兒園的自然觀察,獲取了有關幼兒違反規則的6則案例,其“現象”呈現如下:

案例一:當研究者走進活動教室時,發現高高正坐在教室的角落裡,其他幼兒都在上課。研究者便悄悄走過去,問他為什麼坐這兒,高高回答說是老師讓他坐這兒的。研究者故意說那肯定是因為這兒是個好地方,高高答到不是的,是因為老師以為他調皮了,所以懲罰他坐這兒,而後說其實同學們都調皮了,但老師就讓他一個人坐到這兒來。說完,高高露出了愉快的表情。

案例二:吃飯前,老師要求洗好手,安靜坐好,高高還在玩玩具。老師問他洗了手沒有,高高回答洗了,於是老師說洗手再玩玩具,容易把手弄髒,不衛生。高高又說自己沒有洗手。老師便追問到底洗沒洗?高高回答說沒洗。老師接著就生氣了:“那你剛才撒謊了?”高高說:“沒有撒謊。”老師又問:“那你到底撒謊了嗎?那樣做對嗎?”“不對。”“撒謊時你想什麼了?”“我想不撒謊,可是我想玩,我就撒謊了。”說完高高安靜地去洗手了,回來後非常興奮。

案例三:老師安排亮亮在繪畫區,亮亮不同意,要去積木區。老師便將他關進了教師辦公室。研究者走進來,發現亮亮在牆角一邊抽泣一邊用手在牆角上畫畫。“我要爸爸買積木,我想回家,我不喜歡這裡”。“為什麼不喜歡這裡?”“老師不好。”“是因為沒讓你玩積木,所以說老師不好麼?"“是的。”“老師怎麼不好?”“老師心不在焉,不像個老師,整天生氣,挺不好的。”“真的?”“老師還無理取鬧,不關心人,總是批評人,從不批評自己。”亮亮說完就過去把門使勁一推,門鎖上了。“我不要她進來,老師真壞,壞老師。”[2]

案例四:戶外活動下樓梯時,凱俊、達達、塵塵、壯壯4個小朋友邊下樓梯邊相互打鬧,被園長看到,她批評了帶班教師的粗心大意。到了活動場地,老師讓他們站到旁邊的一棵大樹前,並對所有幼兒說不許他們玩遊戲,因為他們下樓梯時打鬧太危險了。五分鐘後,塵塵跑到老師跟前問什麼時候可以玩了,老師說:“回去好好站著,哪來這麼多話!”十分鐘後,凱俊、壯壯被“解禁”,塵塵和達達因為罰站時偷偷說話依然不被允許去玩。幾分鐘後,塵塵又跑到老師跟前問可以去玩了嗎,老師依舊拒絕了他的請求。過一會,老師讓達達去玩,因為這期間達達都低著頭沒有說話。塵塵第三次跑到老師面前問可以玩了嗎,老師大聲說:“你回去好好反思!”塵塵看著小朋友都在高興地跑著叫著,便大聲地哭了起來。

案例五:孩子們都坐成U字形。丁丁淘氣地把坐在他旁邊的佳佳推了一把,佳佳馬上告訴老師。老師走過來,揪住丁丁的肩膀,把他從座位上拉了起來,拽著往外走。丁丁的頭快要縮排衣領裡了,其他兒童看了“哈哈哈”地大笑。老師回頭說:“誰在笑,我就請他出去。”[3]

案例六:孩子們在根據教師確定的主題“美麗的秋天”畫畫,老師走到強強面前時臉色馬上“晴”轉“陰”,質問他在畫什麼?強強說:“鐵路。”“你看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對呀,你看秋天有多麼美麗的東西,你都不畫,為什麼要畫鐵路呢?”“我喜歡鐵路。”“你以前畫過鐵路了,今天畫秋天,比如樹葉呀,水果呀什麼的。”強強不說話了,繼續畫他的鐵路,老師在旁催促:“快畫呀!你總不能老畫鐵路吧。”[4]

在現象學那裡,空間性、實體性、時間性和相關性四個範疇被認為是人類生活世界的基本結構。[5]上述幼兒與教師要求發生衝突的各例現象,無疑都發生在特定的生活空間(如教室、樓道)裡,由特定實體(行為、言語、材料等)帶來特定的可感受性,使之成為連續的生存時間(集體教學、自由活動等)中的片段,並在其中與他人(特別是教師與同伴)發生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由此編織起幼兒生活世界的立體現象維度。

二、還原:幼兒在園一日活動中違反規則的`體驗

在教育現象學中,還原的目的在於以生活體驗的特殊性,指向存在的普遍性。我們將努力拋卻任何先人為主的觀念前提和倫理干擾,去真切地感受、平視和明瞭這些案例中幼兒對違反規則的體驗,從而還原處於規則衝撞中的幼兒的所思、所想與所感。

(一)無奈——樂於獲取懲罰

在案例一中,高高在課上違反了規則,於是受到了教師的懲罰。當問及原因時,高高的老師說:高高好動,所以經常被單獨“請”出來,坐在書架旁邊。這使高高可以在老師不注意時翻看書架上的卡通書,久而久之,高高在上課時便主動違反規則,目的是得到自由看書的機會。可見,高高在其生存空間與生存時間內對違反規則的第一個體驗是接受——通過懲罰獲得“特權”;第二個體驗是高興——表情愉悅,可以自由做喜歡的事情。從生活的空間性和生存的實體性角度分析,案例一呈現給我們以下內容:高高違反規則的目的在於脫離教師的“掌控”,獲取獨立的自由活動的空間,從而可以隨心所欲地翻看書架上的卡通書。這也就提示我們,並不是所有的懲罰都伴隨著痛苦的體驗。在某種情境下,幼兒違反規則是為了能夠自由地遊離在教師的視野之外,隨心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二)抗議——不滿於教師制定的“規則”

在案例三中,亮亮在其生活空間內的體驗首先是失望,因為老師拒絕了自己的提議,其次是委屈,所以他會向作為“外人”的研究者“控訴”其老師的行為,再次是憤怒,所以他走過去把門使勁一推,把門鎖上,不讓老師進來。亮亮的這一體驗說明,當教師的規則沒有說服力時,幼兒會產生強烈的不滿,並以自己的方式對教師的行為提出“抗議”。這也就提示我們,當幼兒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幼兒會“奮起”反抗,據理力爭。

(三)忍受——暫時屈從於教師的權威

在案例五中,丁丁在活動室內推了佳佳一把,此時丁丁的體驗是得意,因為他成功地攻擊了一個比自己弱的幼兒。但是,當“象徵正義”的教師出現時,丁丁馬上處於被懲罰的境地,此時他的體驗為失敗,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為減輕懲罰,他盡力把頭往下縮,可見此時其可感受性體驗為害怕。丁丁的這三種直觀體驗告訴我們,當幼兒欺負比自己力量弱的同伴時,教師的適時介人會讓幼兒暫時屈從於教師的權威,但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欺負行為,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繼續欺負弱小者。

(四)承認錯誤與討價還價——降低被懲罰的程度

1、承認錯誤——短暫的內疚。

在案例二中,高高在活動室內承認錯誤的同時產生了可感受性體驗,那就是內疚,意識到自己撒謊不對,但是在高高內疚體驗的背後,我們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高高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繼續玩玩具而不去洗手是不恰當的,因此他的內疚必然是短暫的,他不會從根本上反思自己行為不妥當的地方。同時,這種短暫的內疚還可以博取教師和同伴的原諒,恢復教師對自己的好印象。

2、討價還價——減少被懲罰的時間。

在案例四中,塵塵第一次去問老師自己什麼時候能玩時,產生了兩層體驗,一是充滿希望的可感受性體驗,他猜測老師可能會允許自己去玩了。在遭到拒絕後,塵塵產生的第二層體驗依然是滿懷希望,因為他從教師的言語中認識到只要自己好好表現,老師就會允許自己去玩的。於是他好好表現了幾分鐘後又去找老師,但遭到了教師的又一次拒絕c此時,塵塵產生的體驗是疑惑,老師是否發現自己在罰站期間和達達說話了。第三次,塵塵走向老師時的可感受性體驗為充滿信心,他覺得自己這次表現夠好了,肯定符合教師的要求。但是沒想到,老師再次拒絕了,並要求塵塵繼續反思,塵塵終於忍不住哭了。塵塵的努力顯示了幼兒在違反規則時,會通過各種途徑與方式,爭取減少被懲罰的時間或程度。這一現象折射出幼兒在受到懲罰後經常會“纏”住老師不放的動機與目的。

(五)置之不理——不滿於教師的干涉

在案例六中,教師強制幼兒畫美麗的秋天,強強因此產生的體驗為不滿,因為他喜歡畫鐵路,為什麼非要畫秋天不可呢?於是,強強對教師的要求置之不理,繼而產生了氣憤的可感受性體驗。這則案例告訴我們,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經常會按自己的想法指點幼兒的行為,很多幼兒可能因此改變自己的想法,但類似強強這樣個性很強的孩子則會堅持自己的想法,由此出現的結果是教師對這些孩子的評價都較低,其對幼兒身心健康的傷害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反思:還原幼兒違反規則體驗的教育意義

(一)應瞭解幼兒違反規則的真正目的,滿足幼兒“不切實際”的合理願望

在案例一與案例六中,兩名幼兒違反規則的行為有所不同,但最終目的卻相似,都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就提醒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情境中,應根據具體的情況滿足某些幼兒看似不合理的合理要求,同時賦予幼兒一定的責任,讓幼兒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也能達到一定的發展目標。滿足幼兒部分合理的願望並不是縱容更多的幼兒去違反規則,而是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與自主衝動,這種做法同樣可以讓幼兒感受到規則的重要性,如果教師能對幼兒喜歡做的事提出相應合理規則的話。

(二)應幫助幼兒做到“言行一致”,內化規則,並創設有吸引力的環境

在案例二中,幼兒言不由衷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此時教師需要向幼兒解釋這種行為的危害,並幫助幼兒把規則真正內化到自己的行為之中。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有吸引力的環境,利用環境與材料的新穎性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

(三)應洞察幼兒違反規則後的真實態度,嚴厲懲罰幼兒的不良行為

在案例五中,雖然教師懲罰幼兒的做法有待商榷,但在日常教育和保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能夠發現幼兒違反規則後的真實態度,對幼兒不良行為必須制止,並給予嚴厲的懲罰。當然這種懲罰應伴有教師適時的引導與要求,才能從根源上幫助幼兒改變自己的態度與行為。

(四)應修正不合理規則,靈活處理突發事件

在案例三中,幼兒不是故意違反規則的,而是規則本身出現了問題。這就提示我們,在一日活動中,教師要不斷地審視規則,區分出哪些規則是幼兒必須遵守的,哪些規則是可以靈活對待的,還有哪些規則是可以靈活運用的。教師應不斷建構對幼兒發展有利的規則。另外,在執行規則時,教師不能給幼兒“有機可乘”的錯覺,使幼兒有機會挑戰教師的權威。這就需要教師靈活地處理可以調整的規則,把對幼兒的傷害降至最低。

(五)應換位思考,機智地處理違反規則的幼兒

在案例四中,塵塵的三次要求都遭到了教師的拒絕,塵塵最後忍不住哭了。在處理此類問題時,教師應換位思考,切身體會幼兒的心理感受,機智地對待幼兒,[6]促使其主動地承認錯誤。逼幼兒承認錯誤是教師缺乏教育智慧的表現,應予以克服和改正。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13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切實規範我縣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提升幼兒教師專業素養,教育局決定舉辦全縣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工作要求及幼兒教師轉崗培訓。我們學校有10位幼兒教師於6月16日被派到縣機關幼兒園學習,我也有幸參加了。

我們每一個幼兒教師都知道幼兒園的工作是瑣碎而具體的。但當我通過這一整天的跟班學習,使我大開眼界,感受頗深。當我回到家,靜下心來仔細回顧其中的每一個環節(從幼兒進園及晨間活動到遊戲活動),環節中的每一個細節時,我深深地感受到:

一、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包括了:

專門的教育教學活動、遊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又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可以稱得上是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潤滑劑。因此認真做好幼兒生活常規管理活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幼兒在午飯前後的洗手洗臉;午睡前自己整理衣物和鞋襪,午睡後整理被褥這些小事上,不僅可以鍛鍊幼兒的自理能力還能夠讓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的生活習慣。

二、合理的一日活動常規尤為重要

因為它是幼兒園教師保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的.重要依據,並保證了幼兒良好的作息規律,更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時間感、秩序感。

三、孩子的模仿性是非常強

幼兒教師的為人師表、言行舉止、行為習慣,都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時時刻刻都做好孩子的表率。就如我自己坐小板凳喜歡反著座,這樣無形中就給孩子們樹立了不好的榜樣。

四、幼兒的自控能力是比較弱的

要想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我們教師首先就要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應該怎樣做,進而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於幼兒的可塑性比較強,他們良好的常規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中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要將常規教育曉之以理,要講究培養的形式,要不怕反覆的練習,並不斷的改變形式,以此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

五、一天學習活動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遊戲,這樣對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後的常規培養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在活動中隨時教育幼兒活動所需物品,從哪裡拿,還要歸放到哪裡去、離開座位時應隨時將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別的小朋友需要幫助時,及時給予幫助等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來滲透對幼兒的常規教育。

通過一日活動常規的跟班學習,讓我明白了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具體要求,也體會到了一日活動常規的重要性。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加強一日活動的整合,更加重視孩子們的養成教育,日漸完善並持之以恆地做好幼兒一日活動常規工作。日常生活常規活動可以稱得上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將自始至終地伴隨一個人的成長,貫穿於一個人的終生教育之中。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處處做個有心人,要學會根據孩子的特點,在一日活動中合理地開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和遊戲活動,為幼兒創設“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條件與環境,讓幼兒能充分地自我服務,從而養成良好的常規習慣。

常規習慣的培養要從點滴開始,更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教師也要做到言行一致,做好孩子們的表率,使孩子們在老師的榜樣中不斷地進步。當然幼兒各項常規的培養及良好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更不能靠一時一會兒、一天半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幼兒教師長期的指導及訓練,更需要各位家長的密切配合。

幼兒園一日活動心得體會14

上週我園組織了一次關於《規範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導意見》的學習,學習期間大家在一起邊學習邊討論,特別是教師如何在一日活動中的各環節做到自然、有序、有趣、高效等方面討論的比較多,對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的開展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對照自己在開展幼兒一日活動中的一些做法做了如下總結:

平時我們都知道幼兒園各個活動是如何開展的,我們每個班每個季度都有一張一日活動時間安排表貼在辦公桌旁,表中的活動時間就是嚴格按幼兒一日活動的原則和要求制定出來的,我們也是針對每個環節開展的各項活動,但如何提高一日活動的質量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也就是如何優化幼兒一日活動。

幼兒園的工作是瑣碎的,幼兒園的工作也是複雜而具體的。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包括:教育教學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生活常規活動又包括:用餐、就寢、如廁等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但都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生活常規管理活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幼兒從入園到離園各個活動及活動之間的過渡環節都蘊涵著一定的教育契機和教育價值,也都都直接間接地影響孩子們一天的情緒,如晨間接待時,我就面帶微笑迎接每一個孩子,主動對孩子熱情問好,認真做好晨檢;觀察幼兒的表現情況,安撫、疏導有不良情緒的幼兒,同時做好孩子藥品、物品的的交接與記錄。主動與家長打招呼,遇到家長談起關於孩子在園表現我熱情與他們交流,這樣有些看到老師不主動問好的幼兒現在也很有禮貌了,每天來到幼兒園都爭著和我說在家裡的一些事情。寫到這裡,我不由想到課前匯入這一環節,當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一堂課的過程中總是想方設法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努力把孩子們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如:做律動、玩遊戲等等。如果我們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做到這一點,也按照課程的要求來實施,我相信我們的一日活動會開展得更好一些。再就是組織幼兒如廁這一環節,我總是在衛生間全面關注幼兒,因為廁所臺階很高各臺階邊沿稜角很鋒利,我總認為這是一處安全隱患,所以在孩子們如廁時我就在一旁加以提醒,讓他們養成不把小便撒在外面、小心上下臺階的好習慣。

在盥洗方面,我認真指導幼兒正確的方法洗手,教育節約用水,還要不斷提醒幼兒別弄溼衣服。吃餐點時,教育孩子不浪費、不挑食,準確掌握孩子的進餐量,對於個別孩子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午休時,做好午檢,杜絕孩子帶危險物品進入睡眠室,入睡後,檢查孩子的睡眠情況,糾正睡姿,及時幫孩子蓋好被子,隔一定時間,提醒容易尿床的孩子起來小便。起床音樂響後,讓孩子在床並幫助孩子穿衣、整理床鋪等

教學活動是一日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畢竟我們面對的是農村的家長,他們非常關注孩子在園學到了什麼知識,前幾天有位家長問我怎麼不教孩子算題,還有一位家長讓我和孩子說在家要學著寫數字,因為孩子聽老師的,當然當時我都對他們作了解釋,他們也都表示了理解。在教學活動中,我精心預設課程,關注幼兒獲得新經驗的過程,發現教育契機,及時調整和生成教學活動,滿足幼兒的學習興趣和需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體差異,因人施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和提高。儘管做了做大努力,但回想自己在組織活動時,也還存在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活動時間不能很好的把握控制;環節與環節的過渡有時很勉強,不自然;面對幼兒的答非所問或天馬行空的提問,我有時很無助,不知所措,記得,前幾天給孩子們上《動物的家》一課,有一個小朋友問我駱駝吃什麼,我說駱駝吃草,她說:“它的家在沙漠裡,不是不長草嗎?”我一時不知怎麼回答,就說“主人餵它什麼它就吃什麼”當時我對自己的回答就感到很內疚,於是我緊接著對孩子們強調了一下駱駝就是吃草和樹葉的。課後我的第一感覺是不管什麼樣的活動都離不開周密的計劃,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會臨危不亂。

戶外是一個開闊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有學者指出,幼兒園有必要把孩子的興趣引向戶外,讓孩子接觸戶外自然,充分體驗戶外活動的快樂。我在指導孩子開展戶外活動時是這樣做的

1.提供充足的材料、空間。

2. 確保幼兒的活動時間。

3. 讓幼兒帶著愉快情緒參加體育活動。

“把一日活動當課上,把課當遊戲做”遊戲伴隨著童年的生活,遊戲的過程就是孩子發展的過程。不論是自主遊戲還是區域活動,各種活動形式由於各自所不同的特點,在各年齡階段佔有不同的地位,幼兒期的主導活動是遊戲。

在遊戲活動中我儘量做到:

1.保證孩子充足的遊戲時間。

2.為幼兒提供充足的遊戲材料。

3.營造自由、寬鬆的遊戲氛圍。

幼兒階段是人生髮展的重要階段,讓幼兒在享有快樂童年的同時,得到預期的發展和提高,是我們幼兒教育的目標所在。一日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根本和基礎。做好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才能有利於讓幼兒在和諧健康的環境中快樂的成長。做好一日活動常規,抓住細節、從小處入手,我們的工作就會幹得越來越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