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聽課心得體會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聽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15篇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1

在教研員的精心安排下,我們有幸觀摩了102中學兩位優秀教師的研討課。通過觀摩這兩節課,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是我在觀摩這兩節課後的教學收穫和自我反思。

(一)教學收穫

1、匯入是一節課成敗的關鍵

為什麼每位做課的老師都充分為她的課做準備,但卻產生不同的效果呢?我覺得還是在匯入這一環節有所不同。課程匯入好的老師,能把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非常熱烈,互動效果也很好。他們具有一個共同點:引人注目的開場白和活動設計,集趣味性和啟發性為一體,不僅能引人入勝,而且能發人深思。而不太成功的教師則恰好相好。一個好的匯入可以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產生學習興趣,覺得英語課有趣,減少焦慮和恐懼心理,重塑自信。這兩位老師在教學中,就做到了這點。第一堂課是劉玉涵老師講的Module4Unit1,她巧妙地運用和本課話題NewTechnology有關的一些圖片進行匯入,精美的圖片吸引了學生的目光,而且,讓學生在感受視覺美的同時,學會了本課的新單詞和了解了本課的話題NewTechnology,為下一步課文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張香格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更值得我們學習,她運用了普通的方式freetalk,卻調動了全體同學的激情。一個簡單問題,卻讓學生進行了一場Brainstorm。在閱讀前部分,運用課文中的圖片提出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在閱讀前對文字進行了解和猜測。還有解讀技巧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她的匯入設計可以說為閱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教學資源選用合理

主要表現:一是圖及有關標註的使用;二是顏色及背景的合理搭配;三音樂及錄音的有效使用為教學服務,為學習服務,為學生服務。劉玉涵老師把聽力部分讓學生自己表演並讓學生把其錄下就是教學資源選用合理的最好表現。四是資源是有利於教學的開展,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

3教學理念要新穎

她們充分體現新的教學理念,主要表現:一是注重師生情感交流,有較強的親和力;二是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凸顯劉老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操作錄音機和照相機,既讓學生作為活動主體,又讓學生在教學成為主導;而張老師讓學生的自行閱讀也讓學生自己學會如何學習。三是注重師生之間學習過程的互動;四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而不是灌輸者、傳授者;五是注重教師形象的感召力,微笑、親切的表情讓學生聽不懂也喜歡聽;六是三維目標的完滿體現,尤其是在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上得以充分體現,讓聽課者覺得新課標、新資源的英語課就應該是這樣教。

4、教學設計適合學生、貼近生活

在教學設計上體現了繼承與發揚、改革與創新的特點。主要表現:一是不以講為主,以師生對話為主要學習方式;二是注重學生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儘可能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三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四是貼近學生、貼近社會、貼近生活;五是學習方法的多樣性,如看、聽、說、議、練、讀等;六是創設語言學習環境,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有力支援;七是教學目標定位準確,並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具體落實;八是教學源於課本又不侷限於課本,學生學的有趣和輕鬆;

(二)自我反思

這次聽課收穫不少,但關鍵是學而時行之,要將這些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

一、教學目標的合理性,適合每個學生的發展。從這兩節課中,我體會到我們的教學應注重對話課與閱讀課的內在區別,閱讀課文和對話課文是不同的課型,要建立不同的教學模式,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步驟。不能準確理解和把握語言基礎知識是難以培養學生獲取資訊的能力的。有的教師教對話課文時,體現不出對話教學的特點,卻把對話課文當作閱讀課文教,甚至看著書對話,等於是在朗讀課文。

對話課重在聽說,聽了以後,用自己的話來表達對話內容,注重學習發展的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輸入知識,在設計活動時,注重其實效性,活動是否與教學有關。

閱讀課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能把聽力作為重點,其中,閱讀速度的培養很關鍵,要嚴格控制時間。閱讀課主要是pre—reading,while—reading,after—reading三個階段,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我本人在這兩課教學中的注重就有時犯錯誤,通過這次看課我明白瞭如何去做我想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會越來越好。

二、教師為學生創了一個輕鬆的課堂氛圍。

輕鬆的課堂氛圍是一節課成敗的另一個關鍵,也是注重學生情感的關鍵。如果一名教師能始終面帶微笑,始終令課堂氣氛活躍,可以說他的學生在享受課程,她自己也在享受課程。我在這點做得比較不錯,我會保持這一優點。三、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教師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會激發學生興趣。由於學生的程度不同,因此要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活動很好,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學生,這就要求不僅要備課還要備學生。每一個學生都能聽懂教師的指令、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敢於開口敢於交流、都有不同的收穫,這是我在自己的教學中比較弱的環節。

環節設計,欣賞導師的藝術。

情境教學是雷老師課堂教學的一大亮點,上課伊始,雷老師首先和學生們進行交流溝通,問:“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引導學生進行靜心想象:大海的波濤聲滾滾而來,好像自己就置身於大海之濱,傾聽大海的聲音,感受大海的壯闊。然後,雷老師引導學生,自己根據剛才腦海中的情境,提出自己的問題。緊跟著,雷老師讓學生把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啟發學生把想到的問題和數學學習相聯絡,嘗試用數學去解決剛才的問題,這樣,就把生活和數學緊緊相連了,不僅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而且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引發的情境,帶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們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去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興趣油然而生,興致高漲。教師即時又引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到小島上去玩,解決如何購票問題。這樣,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一路走來,一日生活,一堂問題,解決了生活中的旅遊問題,精彩!教師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串,既展現了學生一日生活的行程,又啟發了學生對於問題的求知和探索,學生學的有趣,教師課上的流利、連貫、自然。這也正是教師教學藝術的充分體現。三、善用教法,感悟老師的靈感。

數學課堂教學,忌教師和學生背道而馳。雷老師的課堂,讓我體會到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教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執行。教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絡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執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了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聯想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我想了很多:

1、教學備課未達精細巧妙

對於備課,我感覺到了它的重要性,雷老師之所以課堂上運用自如,就在於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學內容的要旨,而我平時備課還打不到這種嚴謹的態度,今後我會盡力做到極致。

2、課堂教學缺少角色換位

平日的數學課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當做學生去體驗自己的教學過程,而從雷老師身上,我看到了這種教學態度的必要性。3、教學效果稍欠紮實高效

雷老師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收益到了很多,既學到了數學知識,還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我在課堂上很少涉及這麼多方面,唯恐時間和精力上不允許,造成了課堂教學的低效,今後我應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多方面教誨學生,做到課堂教學向紮實高效邁進。文章來源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2

9月17日,我們學校全體數學老師舉行了賽課活動,共5節數學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其感想如下三個方面:

1、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牛英麗老師能夠很好的利用二年級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本節課的主題圖,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的愛國思想。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牛老師提出疑問,設定懸念,如:“誰能夠利用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筆算加法來說一說該如何筆算減法?”於是孩子們積極思考,由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這不正是體現了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一認知的理念。

2、在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周瑞霞老師的一節關於乘法列豎式的計算課,能夠讓孩子總結出計算乘法的幾種演算法,最後讓孩子看例題如何列豎式計算乘法,再讓孩子嘗試練習,通過幾種方法的對比得出筆算乘法簡便性。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此外,馮聰慧老師能夠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3、老師能夠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做到儘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如:尹科峰老師在講到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時,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還有崔凱歌老師的一節課注重培養孩子的智力。

總之,這幾節數學課,老師們都能夠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這些都是我今後在教學中努力的方向。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3

我們幾名老師帶著希望來到了育林國小,這裡學校不及我們的寬敞明亮,裝置先進,但我們仍然是帶著收穫回來的,國小聽課心得體會。真是感觸頗深,感想頗多:

其一,團結向上的領導集體和務本求實的工作作風感動著我。

這裡有著一群善於協作,步調一致的領頭雁、掌舵人。無論理論上的指導,或是活動中的組織,無一不體現著現代教育領導者所應具有的素質和魄力。

其二,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行為細節。

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俗話說:持久的行為形成習慣,持久的習慣塑成文化。展現在我們面前育林國小各個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各方面行為上的細節,是育林國小所積累下來文化的體現。如:操場無值周教師但無紙屑,無學生吃零食現象,學生似乎已經養成了習慣,以及整個學生群體展現的風貌都是教師平時培養的結果;學生上課時,對教師講課的尊重,以及對其他學生回答問題或展現的時候的尊重,以及回答或展現完之後對該學生的表揚,都是自然的流露和表達,也是教師平時注重培養的結果。學生的文明禮貌也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其三,濃郁的人文氣息和科學的管理手段感染了我。

走進育林兩所國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概是以下三個方面:建築、文化、教學。教學樓內安靜祥和,教室裡人文氣氛濃厚,班級特色突出,教室裡到處張貼著學生和老師親手製作的作品,儘管簡單,但是大方,佈置合理,設計有新異,充分展現了班級的特色,班班與眾不同,但又不脫離學校大環境。特別是育林國小有些做法給我的班主任工作帶來了很多新想法。比如說在每個班級的黑板右角上都設有"快樂積累"一欄,學生抬頭就可以見到"每日成語","每日名言"等知識,心得體會《國小聽課心得體會》。每節上課鈴聲一響學生有秩序的走進教師,邊背行為習慣歌謠邊準備用品,背誦完了,學生也準備好了,靜待老師上課,每個班級的黑板報各具特色,都是精心設計的成果,突出主題,每班級黑板下釘著一排掛鉤,學生的外衣整齊的掛在上面,後門上釘著橫樑,懸掛著拖布,這樣的安排使得班級整齊乾淨,而且節省了空間,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每個班級的教室內,都設有圖書櫃,裡面整齊地排放著各種經典書籍。學生在這種文化氛圍下耳濡目染,身心發展一定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教學研究水平來看,課堂生動活潑,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就拿語文課來說,在課堂整體結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各個老師採用不同的操作方式,充分展示了教師的個人魅力。課堂教學中教師將新課程理念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諧統一,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課堂模式。此次活動讓我收益最多的當數教學經驗。我們學年聽了幾節課後,我們總結了一下,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有較深體會:

1學習再學習。學生一杯水,老師就得有一桶水。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無論是教育課程理念還是專業基礎知識。相信這些優秀的教師平時一定花了很多時間去鑽研。尤其學生是美觀大方的黑板字充分體現了教師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確值得我們去學習。

2要有思想。做任何事不是光有認真就行了,還必須有自己的思想。對於借鑑來的東西如果不仔細消化,不融入自己的想法,那它永遠是別人的。這幾位教師自己的課堂特色都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想法。

3使聽者舒服。什麼是一節好課?我覺得讓人賞心悅目,感覺舒爽,讓人聽了還想聽,學了還想學的課一定是一節好課。育林國小老師的課就給我這樣的感覺。這將是我今後的努力方向。

從育林回來,我們已經知道我要做什麼,首先我們要多看書,多學習,練好教學基本功,為自己打好基礎,其次,再也不能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定要對學生負責,因為我們的身後有許許多多的眼睛在望著我們,我們的責任很沉重,同時也很偉大。以上是我們一點心得體會,雖然學到了很多,然而要能夠做到學以致用,仍需要結合一些具體的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探索,歸納,總結,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會不斷地完善自己,發展自己,從而提高教學的專業化水平,使自己不斷向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的標準靠近。直到找出適合自己發展的特色之路。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4

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根據學校安排,我參加了觀摩市國小資訊科技優質課評選活動,聆聽了優秀教師示範課,他們用自己的授課方式為我們講解、示範、指導,使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並時刻鞭策著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通過這次培訓使我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得到了昇華,對於教育工作有了更多的感悟。下面就聯絡我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說一說我的心得體會。

一、體現學科優勢,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資訊科技這門課本來就是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多媒體的使用必不可少。在每一堂課上,每位教師都運用了多媒體來進行教學。

二、體現小組合作精神,倡導小組協作。

提倡小組合作,對於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力的培養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優質課的評比中,幾乎所有教師都對學生進行了分組,然後評選一名小組長。資訊科技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雖然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但是學生的資訊素養和動手操作能力有很大差異,所以採用小組協作學習,運用“一幫一”或“一幫多”的學習方式很有必要。

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體現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

教學過程中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新穎,多樣化,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較好地發揮計算機多媒體網路環境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優勢,鼓勵學生利用各種介質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如老師在《線條圖形工具》這節課上,並不是把所有教學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和總結。這樣學生很快就記住了操作要領,並且很快就掌握了繪製方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特別高。

四、課堂匯入的重要性。

俗語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上課開始時講的幾句話,若能先聲奪人,把學生的心緊緊抓住,就為課堂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好的匯入語有不可忽視的教學功能。在優質課展示過程中,老師們各盡其能,有用故事匯入的,也有用經驗匯入的,還有用詩文匯入的,都非常巧妙並貫穿課程當中,讓學生如身臨其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五、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實踐能力。

在上課時,有的老師整堂課都非常流暢,節奏不快不慢,教師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親和力,整堂課調控的也很好,學生在課上興趣一直很高漲,學的也特別快。從開始上課到下課,整堂課都感覺很愉悅,學生也都沒有被束縛的感覺。而有的老師在講課時平鋪直敘,語言很平,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這些基本功都非一日之功,離不開平時的積累,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實踐,提高。

總之,參加本次優質課聽課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我要將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逐步落實在我的課堂中,在學習中不斷探索、前進,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創造性利用課堂這塊寶貴陣地,將自己的教學推向一個更高層次。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5

12月4日我鎮舉辦了國小數學觀摩會和名師論壇會,聽了劉淑香和孔現玲兩位老師非常精彩的數學課和陳興學校長的學術理論報告,讓我感到收穫很大。不僅領略了兩位教師出類拔萃的教學風采和名師深厚的學術理論,也讓我從中感受到國小數學課堂的靈活多變。其中感受最為深刻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一、她們精彩的課堂教學,愉快的課堂氣氛,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絢麗多彩的教學情景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及紮實的基本功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感染了我,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堅持不懈積累經驗。

二、課前準備過程很有特點,每位教師採取不同的方式創設情境教學,這樣不會讓學生一開始上課就覺得很緊張,而且還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從課間吸引到課堂中來,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學習的最佳狀態。

三、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無論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還是從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引人入勝,而且大多數都引用了視訊型的檔案,既形象又生動,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四、練習設計基礎實效,新課過後的練習要及時鞏固基礎。只有及時鞏固才能更好的使學生牢記掌握所學知識。

五、討論交流的主體是學生。合作交流是數學重要的學習方式,以前聽課觀到的合作交流,多是師生的對話,老師對學生彙報進行彙總或評價訂正。重結果,輕學生思維的碰撞和交流。

六、上課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在這聽的這幾節課中,每一位教師都能對學生的來回答做出積極的評價,尤其凌燕老師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老師親切和藹的教態、抑揚頓挫的語調、給孩子們積極向上的鼓勵使得整節課都充滿著活力。

我想作為一名年老教師所欠缺的還有很多,只有在不斷地學習中,才能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才能更好地為教育事業而服務。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6

聽了這五堂數學課,讓我感受頗深,有年齡大的老師,也有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他們的課有太多值得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談一下聽了這幾課以後給我的啟發

一、一名優秀的教師要具有語言魅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語言要做到嚴謹簡練,並且要具有親和力,對孩子要多表揚,多鼓勵。王老師雖然是一名男教師,但語言很輕柔,很具有親和力,他兒童化的語言一直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並且能夠及時的表揚孩子,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劉老師作為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其語言已經做到了嚴謹簡練。這是我以後的教學中應時刻注意的一點。

二、數學源於生活,最後必須要回到生活當中。學習知識是為了運用,如果脫離實際來學知識的話,其學習的意義不大。所以在數學課上,必須讓學生知道在現實中的應用。這幾位老師在講課的最後,都會把今天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絡,這也是我以後課堂上應該做的。

三、教師靈活的教育機智,在鞏固練習環節,翟麗華老師反饋糾正及時,分解了題的難度。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

總之,這幾位老師的課基本功過硬,充分展示了教師的綜合魅力,很值得我學習。今後一定多向其他教師學習,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在教學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長樂路國小,聽了趙文淵老師的一節植樹問題。這節課通過幾個環節的活動,讓學生感知數與間隔的關係。根據教材和學生年齡的特點自主探究,你是園林工人應怎樣做?最後聯絡實際生活,讓學生來說說本節知識在生活中的體現。在練習中,著重逆向思維完成練習,通過課件體現知識的探究過程。

本節課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是由於教師過多的引導,使學生的自主探究任務沒有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反思整個教學過程,發現單純的用規律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植樹問題,對學生有些難,所以在課堂中重視規律更強調方法,注重學生獲取知識過程的體驗是學生從舊知識向隱含的新知識遷移的過程。如果說生活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生生間的合作交流是學習的推動力,那麼藉助圖形幫助理解是學生建構知識的一個柺杖。有了這根柺杖,學生們才能走得更穩、更好。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注重了對數形結合意識的滲透。直接例題匯入,引導學生可以畫圖模擬實際栽樹,通過線段圖的演示,讓學生充分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樹”之間的關係,就此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思想,讓學生自主選擇短距離的路用畫圖的方式得出結果。這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展了學生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7

十一月,我們來到了美麗的西子湖畔,參加了“千課萬人”全國國小數學生本課堂研討觀摩活動。此次觀摩活動可謂專家雲集,名師薈萃,不僅有國小數學界的泰斗,還有全國知名的特級教師。陣容強大,精彩紛呈。每一堂課無不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學導課堂”,以下是我對其中幾節課的一點點感悟:

老師激情幽默,他執教的《百分數的意義》,牢牢抓住重點,圍繞投籃命中率可不可以是“50。7%”展開討論,在討論中完成對本節課的學習。教師很好的導,學生很好的學,兩者配合相得益彰。

記得上一次來參加活動,對 劉鬆 老師的課印象頗深。他的課讓我很有感觸,不僅僅因為他的幽默風趣,而是他課堂的變化。兩年前也聽過他的課,被他的幽默風格所吸引,也正因為聽了他的課後,才關注自己在課堂上要自然,要改變自己強壓式的風格。但細細品味總覺得他的課堂還缺少點什麼?是的,今天我清楚了,當時的課缺少數學味,數學的思考深度。正如浙江省國小數學教研員斯老師所說的,一堂課在嘻嘻哈哈笑過還應給學生留下點東西的。 劉 老師的今天的課充分體現了思維的深刻性。

劉鬆 老師本次執教的是《乘法分配律》:

一、從本質出發建立乘法分配律的“形”

乘法分配律的本質是什麼? 劉 老師給我釋詮的是加法和乘法的合併。出示把6個3、5個3、1個3相加用乘法表示,溝通乘法與加法的本質聯絡,然後把5個3和1個3合併就是5×3+1×3,讓學生明白6×3=5×3+1×3,然後請學生列舉多個形。

這時學生或許只是在發現一點規律後的模仿,很多學生還沒有從本質上理解乘法分配律。

二、從本質出發建立乘法分配律的“神”

當學生已經初步建立乘法分配律的形後, 劉 老師馬上呈現了多個生活例子,從生活中買一套衣服中體會規律的關鍵合併,即上衣和褲子一套套買;接著擴充套件到平面圖形中,運用圖形來幫助學生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抽象出字母公式後,老師為了讓學生把規律內化,提出用另外的符號來代替字母,學生用長方形表示重複用的,用三角形、圓表示另外兩個加數。這時,我相信,學生是真的明白這乘法分配律到底是什麼了?

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學生明確的掌握了知識,以及運用所學去解決問題,這才是學有所用。

為什麼上課的老師們能精準地把握數學本質呢?這取決 於一個 老師的教學功底。讓每一個一線老師具備深厚的功底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可以去尋找名家的教學設計,這個尋找並不是拿來主義,而是在比較、分析中探詢他們對數學的理解,對數學本質的把握。從中得出最適合自己的上課風格,給學生上最好的課!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對自身數學素養的培養,只有兩方面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才能讓自己進步;對照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是根本,細心發現並研究課堂問題,提高鑽研教材的能力是關鍵。在大師的帶領下,希望能演繹出自己的精彩才能給學生更好的導,讓學生更好的學!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8

第七週的星期二我到高平國小參加了他們開放日的聽課活動。有幸聽了羅老師和朱老師的兩節課。通過這次聽課我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這兩節課都有很多我值得學習借鑑的東西,作為一名英語老師,下面則是我聽過英語課後的一些感受: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這次聽課,首先感覺兩節課的課堂氛圍相當的活躍,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我想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我想每個教師都想把這點做好,只是在實行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這就要求我們備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他們所上課的學生跟我們學校的學生來比較,在英語方面還是又一些差距,這就要求我們不能直接照搬別的老師的教學模式,我們得對自己的學生深入瞭解,借鑑和改進別人適合自己學生的'一些東西。其次,上課的老師能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實行了小組計分和給個人獎勵等措施,激起了同學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平時我在這一方面做得不夠好。因此,聽課時我特別注意了各個老師不同的調動學生的方式。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後,怎樣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確,難易適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時,才有可能幹好這件事。

二、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

這次展示課就充分表現了這點,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儘量使用英語。例如:You please! Who can? Readaloud! Spellit! Oncemore!等等。只有教師說英語才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每節課的構思非常的好,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想像力。其次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後盾,詞彙豐富,課堂充實。這些課內容不多,但是老師的教學方法很多變,課堂氣氛也較為活躍,教學設計環環相扣,整堂課給人的感覺很充實。老師們在教學中都比較注重行為學習,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突出了一個“活”;語言真實自然,還設計了一系列的遊戲、chant等活動,將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言發展相結合,讓學生在輕鬆愉快中習得語言。學生知識面廣,接受能力強,雖活潑好動但教師能很快就控制課堂紀律。同時,在這次聽課活動中,給我留下社科印象的不僅僅是授課的老師,還有學生,他們的英語素質都別棒,整體水平很好,聽說讀寫的能力很強,我想這與老師平時的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從中也可以看出,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十分紮實,給學生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多聽課,多對比,多反思就找不到自己教學中存在的的缺點、弱點,就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進。記得某位專家曾說過,“教學就像一盤菜,呈現方式、教學的儀表、舉止的完美就如一道菜是否具備色香味,而知識點的落實及對學生今後的發展是否有利就如這道菜是否有營養,只有有營養才是最具價值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像廚師一樣,不僅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來,更重要的是能做一道對學生來說能營養終身的菜來。”成為一名這樣的教師是我的願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始終以踏踏實實、謙虛好學的態度,不斷努力,不斷創新,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9

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這次有幸參加了在牙克石市舉行的國小語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活動在民族國小開展,上午我們聽了四節語文課,下午由兩所國小的孩子們表演了經典誦讀節目,後又經教育前輩進行了精彩的評課和講座。教師們從容不迫、行雲流水、大氣自然的教學風格,紮實深厚的教學基本功,獨到智慧的教學設計,充滿濃濃人文關懷的交流氣氛令我受益匪淺,確實不虛此行。

語文課堂簡約大氣,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

1.簡約大氣,感悟語文味

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以簡化的教學環節,簡單的教學方法,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理念在本次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中得以體現。在學習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這些語文課堂就是我們身邊的課堂,沒有過多地追求形式,沒有刻意去運用多媒體,沒有過度追求課堂的熱鬧。在每節課堂裡教師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安靜下來,智慧飛揚;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都注重了品詞讀句,讀中感悟文本價值。

2. 嚼詞析句,品出語文味

如國小二年級語文《醜小鴨》一課中,教師讓學生自己讀課文找出描寫醜小鴨不幸遭遇的句子和詞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正如評課老師所講的在嚼詞析句間,讓人品出濃濃的語文味。教師不過多的講讀課文,而學生在字、詞、句方面的理解卻得到了最大化的訓練,這更有助於學生的語文學習。一二年級孩子語文學習的重點應該在字詞上下大功夫,打下紮實的基礎。

3.琅琅書聲,釋放語文味

對於孩子們的朗讀能力,這些孩子的表現讓我吃驚,他們讀的那樣好,感情飽滿、聲音巨集亮、不加字不添字。看來老師在這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我想這和教師平時的朗讀指導訓練是密不可分的。在學生琅琅的讀書聲中,釋放出濃濃的語文味。

我在今後聽教學中要不斷反思,研究教學方法,調整目前的教學模式,讓我的課堂更有語文味,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能有更大的提高。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10

聽了這五堂數學課,讓我感受頗深,有年齡大的老師,也有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他們的課有太多值得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談一下聽了這幾課以後給我的啟發

一、一名優秀的教師要具有語言魅力。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語言要做到嚴謹簡練,並且要具有親和力,對孩子要多表揚,多鼓勵。王老師雖然是一名男教師,但語言很輕柔,很具有親和力,他兒童化的語言一直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並且能夠及時的表揚孩子,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劉老師作為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其語言已經做到了嚴謹簡練。這是我以後的教學中應時刻注意的一點。

二、數學源於生活,最後必須要回到生活當中。

學習知識是為了運用,如果脫離實際來學知識的話,其學習的意義不大。所以在數學課上,必須讓學生知道在現實中的應用。這幾位老師在講課的最後,都會把今天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絡,這也是我以後課堂上應該做的。

三、教師要有靈活的教育機智。

在鞏固練習環節,翟麗華老師反饋糾正及時,分解了題的難度。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

總之,這幾位老師的課基本功過硬,充分展示了教師的綜合魅力,很值得我學習。今後一定多向其他教師學習,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在教學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11

學校組織我們聽骨幹老師上課,我聽了譚益姣老師、田春麗老師和沈菊芳老師三位優秀教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有魅力

當我聽著譚老師、田老師和沈老師的課時,她們的語言親切和藹,能帶領學生走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在五年級人教版《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一課時,譚老師先向學生展示一段富有哲理的話,讓學生欣賞,再聲情並茂地朗誦,用語言勾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再者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讓學生感悟到:成功是一種態度,只要帶著希望出發,成功就會越來越近,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二、積極倡導“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著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放後扶”的過程。”兩位老師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三位老師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

1、初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2、區域性分析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3、深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三、評價語言的收穫

三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適時、到位,老師評價語言豐富,適時、到位,我記下了這些美麗的語言:通過看看,聽聽,生活中就會學習;有問題(指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疑惑)就說明你在思考,沒問題才是有問題……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誇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心深受鼓舞、激勵,別說孩子了,在以後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三位老師的語文教學真正體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她們的課不但具有“靈”性, 很紮實。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吧。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12

20xx年12月3—4日,德州學院西校區。我有幸參加了“全國名師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觀摩會”,通過聽專家講課和學術報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師課堂的風采和教學藝術。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劉鬆老師的《乘法分配律》一課和報告《運算律教學的若干思考》。

劉鬆老師現任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團副校長,身為一個南方人,我明顯感覺到他的課和北方老師的課不同之處。他語言幽默風趣,行為舉止有些滑稽可笑,和學生零距離的溝通交流,像流水、像微風一樣的課,細微之處盡顯名師駕馭課堂的功力和教育智慧。由於課前和學生互動費時較多,加之會場狀況不佳,劉鬆老師這節課有些超時(用時大約1小時),但是在下課後學生仍然捨不得離開,這就表明了學生樂學、願意學,而且不感到學習是種負累。劉老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輕鬆自由,學生在不緊張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地參與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教學中來。老師在這節課中是一個引領者而不是傳教者,其教學環節設計合理、環環相扣、水到渠成,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眼、手、口、腦、身體並用,課堂參與度很高(幾乎每個學生都有發言),老師對出錯的學生也只是善意的“幽他一默”,學生並不感到尷尬甚至害怕。劉老師能很好地利用教學中的生成,他的課和教學預案並不完全一致,正應了那句話“所有的好課都是生成的課”。

聽劉鬆老師做報告也是一種享受,他話語幽默風趣,舉止形象生動,在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中向老師們呈現出“教什麼”與“怎麼教”的重要性。作為一個年輕教師,我深刻體會到要抓準“教什麼”有多困難。我任教的是一年級數學,由於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都經歷了一定的學前教育,對於一年級的知識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這就給教師出了不少難題:對於這些知識,有哪些同學已經完全理解並掌握了?有哪些同學還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同學,又是哪裡知、哪裡不解?知多少、不解多少?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何在一堂課中讓未會的學生掌握理解,讓已會的學生有所提高?……正確處理這些問題,是使課堂有效、優效的前提,也是我今後教學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這短短的兩天時間裡,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期待自己有長足的進步。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13

今天是紅旗國小教學開放日,我有幸觀摩了兩位優秀教師的開放課,聽後我收穫頗豐,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我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下來,與同行們交流一下。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這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能感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吃透”教材,還充分地瞭解學生。她們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找準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處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學生的發展觀。

2、教學過程精彩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匯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定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知識的結構體系。值得一提的是董秀坤老師講的三年級數學課《認識分數》的板書,板書中的“把”、“平均分”、“其中每一份”這些字是不變的,而中間的字隨著課堂的進行逐漸變換,層層深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分數的概念。

3、學生自主學習

不管是哪節課,老師都能做到面向全體,尊重差異;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體驗成功。

田艾春老師的一年級語文《迪斯尼和米老鼠》一課,整堂課輕鬆、自然。她那富有親和力的聲音,那親切而溫柔的姿態,就連每個聽課的老師都覺得心情舒暢。新課程要求教師改變以往那種以師為尊的角色,首要的一點是讓課堂成為平等的課堂,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要放權給孩子,同時給孩子熱情的鼓勵。田老師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偶爾回答錯時的安慰和鼓勵,孩子答對時的慷慨獎勵,整個課堂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讓我覺得孩子們能在這種寬鬆,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應該是種享受,這一點很值得我學習。

4、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製作精美的課件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並逐漸進入課堂得到廣泛的使用,它以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的表現力,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不僅優化了課堂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並能使教師更好的把握反饋資訊,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本次活動中,上課的老師都用到了多媒體課件。無論是匯入新課,新知識的學習,還是鞏固練習等都採用多媒體課件形式貫穿於整個課堂,環環相扣,真真實實地輔助了整節課的教學。

這次聽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也反思到我的教學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希望進修學校以後能多組織這樣的聽課活動,聽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我會珍惜每一次聽課的機會,向優秀教師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14

對許多學生來說,習作是學習中的一大難題,很多學生一提到它就犯難,無從下手,無事可寫;對許多像我這樣的年輕老師來說,習作教學也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不知道如何開啟孩子思路?如何教給他們方法?我常問自己:習作教學到底該教什麼?怎樣教?怎樣讓學生不再談“習作”色變?上週,有幸聆聽了楊樹亞老師執教的《松鼠》一課,收穫頗豐。

一、把握“讀好”的情趣,奠定習作的基礎

聽了楊樹亞老師課和講座後,讓我心中對這一類文章的教學有了把“尺子”。楊樹亞老師在講座《把精彩的語言讀出來,把精彩的語言開啟來》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閱讀在左,習作在右”,這句話闡述了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的融合性、互補性。是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的素材往往又來源於生活、源於閱讀,學生只有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之上,才能更好地表達。楊樹亞老師在執教《松鼠》一課時,先指導學生充分朗讀文字,變換各種方式朗讀文字讓學生充分觸控語言文字,多角度去了解文章。比如不斷變換角度讀文字。楊老師讓學生找出中心句,然後老師讀中心句,學生齊讀其他部分,接著又讓一名學生讀中心句,其他人讀剩下的部分。就這樣,在反覆的朗讀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瞭解了文章總分的結構。再比如學生了解了第一自然段的結構後,楊老師讓學生用朗讀讀出松鼠乖巧、可愛的特徵。看似簡單的方式,實則是引導孩子在讀中埋下了寫作的種子,指導了寫作的方法,為習作奠定了紮實基礎。

二、瞄準“會寫”的靶心,架設“抵達”的橋樑

楊老師在執教《松鼠》一課時,無時無刻不在為學生的讀寫搭橋。尤其是在教學4、5兩個自然段時,他先出示布封的簡介,並引導學生交流:你捕捉到了哪些資訊?從而總結出布封的寫作特點:“文筆優美”、“人性化的筆觸”。接著引導學生閱讀4、5自然段,並交流哪些語句體現了這兩個特點?學生在交流的同時,也學會了“人性化的筆觸”和“優美的文筆”的寫作方法。另外,在教學2、3自然段時,楊老師先是讓學生比較閱讀《大百科全書》和《松鼠》,交流:你更喜歡哪篇文章,為什麼?交流中引導學生明白說明文以“說明白了”為成功,明白的要讀,生動的也要讀。進而引導學生學習2、3自然段,找出文中寫得生動的句子,並指導學生把生動的句子濃縮成四字詞條。在這樣的交流、引導中,楊老師滲透了習作的兩種寫作技巧:寫作可以明白地寫,也可以生動地寫,兩種方法各有千秋。

我喜歡楊老師的課堂,他的課堂簡約而不簡單,豐滿而不花哨。簡約體現在簡練的語言、簡單的課件、清晰的結構;不簡單體現在楊老師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學生把精彩的語言讀出來,把寫作方法滲透在教學的每一個角落,真正做到了潤物細無聲。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也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將閱讀長期植根於“寫作”的沃土,為學生的讀寫搭橋。

國小聽課心得體會15

國小低段學生有意注意開始發展,而無意注意仍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作為一名低年級語文教師,我深深感覺到:在教學中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讓學生專注聽課,對於上好一節課和今後的課堂教學至關重要。經過這幾個月的研究,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低段學生注意力渙散,不能專注聽課的表現形式。

1.上課集中注意力時間短,經常東張西望,做小動作。如玩筆、抓耳撓腮等。

2.不聽從老師的指令,注意轉移速度慢。

3.上課時常想與周圍同學說話,影響別人學習。

4.寫作業速度慢,邊寫邊玩。

5.聽課、寫作業經常走神、發呆。

6.集體活動中不能遵守規則,不能等待。

7.作業質量不穩定,時好時壞,不能專注地看完題目。

8.不能安心傾聽他人回答問題,不能專注一件事情。

二、低段學生專注聽課的培養

1.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調整學生的專注力。

兒童注意力的穩定性隨年齡增長而延長,一般來說,7~10歲為20分鐘,10~12歲為25分鐘,12歲就可以達到30分鐘以上。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的黃金時間是25分鐘左右,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特徵,一是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每節課前25分鐘學習主要內容,次要內容放到後15分鐘學習。二是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設計一些課堂小遊戲、小競賽,把新舊知識有機結合,讓學生學得輕鬆、容易。

2.豐富課堂教學手段,穩定學生的專注力。

有這樣一項調查,發現學生只聽效率為13%,只看效率為18%,只動口效率為32%,如果學生耳、眼、口並用,效率為52%,如果動口再加上雙手不斷地自然做動作、效率可高達72%,而且不會感到累。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教學中適當的穿插一些遊戲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如:啄木鳥修改錯別字活動;找朋友擴此活動;開火車讀詞語活動;分角色朗讀表演等。

3.優化課堂教學環境,強化學生的專注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保證安靜的課堂環境,增強學生的約束力,培養學生專注力。教師在耐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保障每個學生能靜下心來學習,對於上課愛講小話,愛做動作的學生,要採取一定措施對其進行教育。二是排除多餘注意干擾,穩定專注力。在課堂讓學生將上課不需要的東西放進書包,相關的學習用品擺放整齊,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4.發揮教師教學智慧,轉移學生的專注力。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的許多情況是不可預見的。對於一些突然發生的事情,更是吸引著學生的無意注意,影響教學的正常進行。作為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要發揮自己的教學智慧,控制課堂秩序,轉移學生專注力。

5.教師正面激勵,增強學生的專注力。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特別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學生的肯定,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從而使學生認識自我、增強信心。受表揚者自然會不斷地追求進步,而沒有被表揚的同學也會被給予心理暗示。例如,回答問題積極的學生髮小紅花;字寫得好的學生定期展示在班級的學習園地,或投影給全班看;學習有進步的給予掌聲鼓勵、與家長通電話告知學生的良好表現等,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有付出,就會有回報。

國小低段語文教師要懂得學生專注力的規律,發揮語文課的特性,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將學生的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科學地、有節奏地交替轉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其注意力能夠有效地集中,能較好的專注聽課,就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