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5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14篇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1

那會在飯桌上,爺爺突然問我孝是什麼,我不由得愣了一下神。

孝究竟是什麼,想想自己只有在有關父母節日的時候,偶爾盡一下孝,頓感羞愧。

現在的我們有幾個能每天給我們的父母發個簡訊報個平安,在買衣服買吃的時,想起給他們買件衣服,買點他們愛吃的東西。父母們要的不多,僅僅是我們的問候,關心,可我們有幾個人做到。

飯後,爺爺給我講了他對孝的理解,和他討論後,爺爺讓我寫下我對孝的自己的觀點。

與其說是爺爺給予的任務,不如說是真的懂得了,想寫下來留給自己以後看,也寫來送給輝子,三兒。我們長大了,需要懂得太多,不論我們以後如何,百善還是孝為先。

在我國,孝的觀念源遠流長,孝道的根本不在於贍養父母,而在於要有孝心。孝心是什麼?它是人性的本源、它是真誠、它是善良、它是美好、它是對生命的眷戀和祝福、它是一切愛心、責任的源頭。

百善孝為先,孝心是發自內心的感激,孝心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心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心是無價的。一個人沒有孝心,僅僅是無可奈何的盡責任,那所謂的贍養就與飼養家禽牲畜沒有什麼區別了;一個沒有孝心的人是不會去真心對待他身邊的每一個人的,也沒有人喜歡一個沒有孝心的人。一個沒有孝心的人,他不去跟你講義氣、講親情、講愛情、講忠心,這樣的.人已經沒有了做人行事的基礎和道德底線。

孝不僅是人生重要的品德素養之一,而且是其他道德素養的重要基石。一個人若能做到孝敬,也就是具備了基本的道德修養。一個人應該孝敬父母、記取他人對自己的奉獻、瞭解自己對社會的責任等。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進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順從兄長,言語要謹慎而守信,博愛大眾而且親愛人類。一個心懷感恩的人,是向一切於己有恩之人感恩。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父母對子女的恩似海深,父母付出愛的初衷並不是得到回報,而我們每個人能不能時刻對父母持有一顆感恩的心呢?感恩就是孝順,它是一種感情,是一種真情流露,是一種時時的牽掛,對父母而言,子女的孝順主要是一種心頭的感覺,感受到子女孝心後的一種幸福感、滿足感,被子女孝心包裹的安全感。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要懂得對父母感恩,感恩是可貴的,它不單單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對責任的承擔、對道義的承擔。我們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才會以坦蕩的心境、開闊的胸懷來應對生活。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2

喝粥也可以講大道理,大學問,心態好,什麼都不在乎,吃住都不在乎,只要能學習,懂得自己的本分。我們的心願多,為自己多享受,就多痛苦。人的痛苦在於身體。我們身體有很多欲望,有慾望就有痛苦和煩惱。

孝道講法: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我們想要自己的人生有價值,有意義,孝門不開,一切事情都能開,也做不好。只要是為人子女,八德為首,孝,悌,忠,順,和,慈,良,貞,靜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

天理是人應該遵守的本分,男人,女人都是以孝字當頭,水有源,樹有根,源源則流長。人根在父母,在老祖宗那裡。愛子女心比愛老人心重。人到中年萬事憂,人生一片迷茫,看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人生怎麼有那麼多痛苦?人生怎麼有那麼多煩惱?

因為人生的障礙和苦惱,開始發洩在太太,孫子身體上,面對壓力很大,不知道怎麼做很苦惱?做思想工作對照古聖先賢,倫理道德,應該如何按照自己的本分去學習瞭解。我們怎麼當人?怎麼使用他?發揮他的本分。幫助別人學習古聖先賢,我是誰?我應該怎麼做?我是別人的兒子,我們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父母教我,老師教我,結婚成為丈夫,成為父母,成為外公,爺爺,老祖宗都要走這樣的過程。

不瞭解生命之樹,就不知道如何做人。

我們身為子女要懂得知恩,知道父母對我們的.恩情。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苦累。

知道父母恩就有了根,學習人生就有了方向,不知恩,就不懂得報恩。忘本的人,就像樹沒有了根,因為自己對父母,瞭解太少,不能生起感恩之心,孝敬之心,也不孝順父母,不感恩父母恩。貧苦孩子早當家,太苦了要立志,將來要報答父母恩。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3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為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

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巨集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還鄉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以及的脆弱。

是的,每個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裡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但我們也總不能永遠在父母的襁褓裡成長吧!我們也不要把父母關心我們和照顧我們的習慣當作是一種義務,因為我們總有一天要長大,總有一天要離開,總有一天翅膀回硬,回飛出那照著我們呵護傘,去尋找那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們走的再遠,家永遠遺留著我們溫暖的歸宿,家裡也有我們最親最愛的人。

孝心是無價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賠償。那麼,有誰親自為自己的父母洗過腳嗎?有誰為自己的父母系過鞋帶,穿過衣服嗎?又有誰為自己的父母梳洗過嗎?沒有。或許,你會認為自己的父母有手有腳,這樣簡單的動作都不會,根本就用不著那樣做,再說讓人看見了多尷尬。其實,這些人想錯了,萬萬全全想錯了。孝心不是一種儀式,也不是讓別人看的`,而它兩代人心與心的溝通。現在,父母都還健在,不需要子女去照顧,反而還需要父母花心思去關心子女。倘如有一天,父母老了,不能在有力氣動了,你是否這時又會嫌棄他們,埋怨他們,責怪他們,去說他們給你帶來了累贅呢?或許還會有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棄他們在馬路上於不顧。其實呀,這些人我們隨處可以看到,他們是殘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沒有人性的,他們也根本就沒有良心,何談什麼孝心呢?

我們不要為了個人的利益,而讓父母奔波勞碌;我們也不要為了家產,而讓父母左右為難。我們現在都有照顧自己的能力,為什麼不憑藉自己的一雙手向父母盡一分孝心呢?也許是一處毫宅,也許是一片轉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尺尺一個口信;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數一萬機的金錢,也許是隻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無論用什麼方式來回報,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那麼這種的感情都是無比珍貴和美好。

孝,是捎縱即使的眷戀;孝,是無法重視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誰言存草心,報的三春輝,讓我們永遠記的孝心的存在,孝心是無價的。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4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我們班教室經常都會傳出同學們誦讀《千字文》的朗朗讀書聲。《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南朝梁的周興嗣編寫的一部文化經典,迄今已有1400多年。流傳到今天,作為一本啟蒙讀物,它獲得很高的評價。 這部經典4字為一句,共有250句,一千字,是名副其實的千字文,而整本書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複的,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深厚。書中的知識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多彩,從自然現象到社會歷史,從農業生產到發明創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牆建築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們一一道來。雖然這部經典創作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但是,今天我們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我們既增長知識,又明白道理。

《千字文》裡有許多關於做學問的語句,對我有深深的啟發。“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後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有關做學問的語句雖然不多,但是作者卻把道理說得很透徹。《千字文》還教我們做人要有高尚的品格,要學會和別人相處。書中還有很多歷史故事,增強我對歷史名人的解。這些都深深地吸引我。“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吧!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大千世界,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黃色的.,廣闊的天地形成於遠古的混沌時代。 事物必有其起源,並處於不斷的變化、發展之中。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日月執行在天空,日出日落,月圓月缺,各循其規律,星辰遍佈於廣闊的天空。 萬物均有其規律,逆規律而行只能導致失敗。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春夏秋冬四季迴圈,冬季寒冷夏季炎熱,秋天收割糧食冬天儲存起來。 人生不管發生什麼事,四季不會顛倒,該發生的依舊會發生,不如順其自然,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而不是打亂自己的生活規律和心態。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積累數年的閏餘併成一個月,放在閏年裡,樂律中有六律六呂,配合十二個月來調節陰陽。 前半句告訴我們:積少成多,一點點的積累,平年變成閏年,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導致質的變化。後半句這說明一個巴掌拍不響,不管一個人多強大都要有其他人配合。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雲氣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遇上寒夜,很快凝結為霜。 雲氣要升空、遇冷才形成雨,露水只要遇上寒夜便結為霜,事物的轉變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子生於金沙江底,玉石出自崑崙山崗。 因麗水為中國最著名沙金產地、崑崙山盛產美玉而有這兩句。也就是一個人可以因一件事而為眾人所知,所以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件事可以成一個人,也可以毀一個人;同時也告訴我們,不要因某件事而遮蔽我們的眼睛,認識一個人可以通過一件事,但更要全面,不要片面的下結論。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真李柰,菜重芥姜:最有名的寶劍叫“巨闕”,最珍貴的明珠叫“夜光”;果子中最珍貴的是李子和柰子,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菜和生薑。 巨闕最為鋒利,夜光珠光輝無比,李子和柰子“和脾胃,補中焦”,芥菜和生薑開竅、解毒。 每個領域裡都有最為人稱道的,只是因為他們具備優良的品質,並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其實最珍貴的不是某一事物、某一人、某一團體,而是他們身上的品質並充分發揮其作用。 現在我們班上堅持每天誦讀半小時,要求孩子手口一致地點讀,兩週的時間過去,明顯的效果出來。現在孩子誦讀起來有板有眼,連沒有教到的內容比老師還記得牢,我們班新來的劉嘉瑩、張家輝等小朋友都能大膽大聲地誦讀《千字文》。看來,我們真的不可低估小朋友的學習能力,雖然他們平時有些俏皮,但學習的效應比我們大人還要強。現在我們誦讀國學就好象有一種凝聚力,把小朋友的學習興趣提得高漲起來。我們作為老師真的有一種自豪感!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5

一般人認為,只要對自我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我不反對這種看法,這是孝順,只是這個孝順只限於父母罷.雖然這種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

但此刻,這種看法也許會被人否認,因為許多家長都曾對孩子說:你要真的孝順我,就拿出點成績來.雖然此刻已不是什麼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時代,但知識卻是要的,事業也總是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父母寧可累死餓死也要送自我的孩子上學,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點成績來,那也是可謂盡孝。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孝順的為什麼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認,是父母給我們生命,而且養育我們,也許我們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需要盡孝道.但我們又能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嗎?不能.可為什麼我們不對老師也盡孝道呢.要明白,是老師給我們知識,給我們潛力,給我們機會,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培養出大批的人才,我們為什麼就不對老師盡孝道呢?我們是就應的,我們需要以優秀的成績來回報老師的努力,我們需要才華來回報老師的培育,同樣需要以成就事業來證明自我。

孝道,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隨著時代的進步,也就應擴大範圍.也許真的要我們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是大點,聽起來也覺得十分困難,但是整個民族養育你,你是就應盡孝的;是許多許多的人給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就應盡孝的;是一切的生靈給你一個美麗的生存空間,所以你也就應盡孝的。

成就事業方能顯出你的價值.盡你自我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我的輝煌,給生你養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師,給養育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孝的一種吧!別人給你,你就就應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父母的盡忠盡責克盡奉養並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業,然後在自我的事業上默默地奉獻,用自我的成績與愛心來回報世界上的種種,這也是孝順吧!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6

孝道,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承。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孝”字,便可知一個家庭的幸福。

父愛與母愛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家庭,就像是一捧土壤孕育了一株生機勃勃的幼苗。孝行是一種對滋養我們的“土壤”的'一種回饋。古有二十四孝圖,今有新二十四孝。從兒時起,我們就受到孝道文化的薰陶,但我們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

孝道是一種品德,是一種良知,是一種感恩。感謝父母對我們的養育恩情,並不能只在言語中體現,還要在生活中真正做到。時光匆匆,人總是會老的。每個人都會有步履蹣跚的那一天,土壤也不會一輩子都能保護那一株幼苗。而當脆弱的幼苗成長為茂盛的大樹時,就是我們應儘自己為人子女的義務的時候。父母含辛茹苦的為我們操勞一生,他們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我們身上,我們也要以這樣如高山如深海般的愛來回報他們。

孝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孝需要發自你內心深處的付出,也需要時間的檢驗。沒有盡孝的人,將會成為整個社會的笑柄,是精神的漏洞,就如同缺少品質道德人並無二處。生命經不起漫長的等待,真正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待”那時,才是我們終生的遺憾。盡孝一定要儘早,正如某公益廣告說的一樣:“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不要忘記我們肩上的重擔,無論時光如何匆匆……孝道,永遠都是最不可忘懷的。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7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寒假中,“孝心作業”讓我懂得了很多,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

當我給爸爸媽媽端茶倒水、垂腿梳頭的時候,爸爸媽媽是那麼的高興,心裡的喜悅都從臉上寫了出來。儘管他們知道這是學校留的我必做的作業,仍然感到很欣慰。回想起來,我為父母做的太少了,而父母卻無私的為我奉獻著他們的一切。頓時,我感到十分的慚愧。

在為爸爸媽媽服務的那一天時,我想爸爸媽媽是多麼希望那一時刻能夠停留片刻,吃著我蒸的飯,都讚不絕口,說:“我女兒真行!!~是啊,我吃著自己做的飯都那麼香,何況是父母呢?

和爸爸媽媽的親情談話時,爸爸媽媽給了我很多鼓勵,是啊,我應該努力奮鬥,考上我理想的大學,完成我做一個著名導演的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希望在哪幾部電視連續劇上能看到我的名字,讓爸爸媽媽高興。長大之後,我一定要好好,將來就算工作再忙,也要三天兩次的多陪陪爸爸媽媽聊聊天,因為我知道這是天下間的父母等到自己的.兒女成功之後最想要的,也是最渴望的。總之我一定要讓爸爸媽媽快樂,讓他們為我自豪。

人人都知道咱們的父母給了咱們無私的愛,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學會了感恩這至親的親人。在這個世界,父母是最疼愛我的人,是父母賦予我,養育我長大,又教會咱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一個有用的人。父愛是山,偉大堅實而又廣博,他教咱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母愛是海,溫暖無私而又細膩。你教會了咱們如何用愛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點滴。爸爸講完題後,我仍不明白時,老衝著自己發火和媽媽的嘮叨,這些都是他們賜予我的愛!!!~

從今以後我應該懷著一顆來,不是像以前一樣享受著父母帶來的愛,而是我給他們帶來的關懷。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8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為仁,而孝為仁之本。在傳統的道德觀念中,孝道是責任、是義務、是品行、是良知、是感恩、是回報,孝道始終是擺在第一位。沒有孝道就沒有人道,一個缺乏孝道的社會,人間就沒有友善和親情可言。

“百善教為首,孝道大於天”,這要從小孩啟蒙教育開始,讓這傳統孝道在每一顆幼小的心靈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使孝道的光芒成為人間永遠的溫暖。

天地有情,孝道無價,不盡孝道,何以為人?孝道:是人性和品德的張揚,是生命和道義的舒展,是心靈和良知的感應,是持之以恆的堅守,是無怨無悔的付出,是言傳身教的表率。

沒有天,那有地?沒有父母,那有子女?父母:是我們生命的根源,是我們的至親至愛,是血脈的骨肉情緣。父母為撫養教育子女,含辛茹苦、歷盡艱辛,操勞一生,把愛和親情都傾注在子女身上,謂之父愛如山,母愛如海,這博大厚重的情懷,無不在每個子女的心靈裡留下刻骨記憶。現在父母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理應得到子女的關心和照顧,讓老人享盡天倫之樂,安度幸福的晚年,這是為人子女應盡的法律責任和道德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老有所養、老有所靠、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這是社會文明的表現,也是老年生活幸福的憧景。作為晚輩的要有一顆感恩之心,要回報父母養育之情,為他們創造舒心的生活環境,讓孝道的光芒溫暖著老年人的心靈。

生命有輪迴,人生會蒼老,每個人到了年老體弱,步履蹣跚之日,就是子女回報父母之時。孝道更有行為的示範效應,可說是一個人品格的形成,也是決定一個人價值的取向。對父母盡孝,其實就是給子女樹立榜樣,為自己晚年生活鋪路,孝道的美德就是要言傳身教去延續,才得以流傳弘揚。

孝道不能虛情假義,利益當頭,不能因為父母的偏心而耿耿於懷,不能因為財產繼承問題而尋找藉口,也不能因為自己的經濟條件差就不承擔義務,更不能因為父母年老多病而推卸責任,無論何種情況都不能成為不盡孝道的理由。

贍養老人不僅是自己的父母,也包括配偶的父母,俗語云:“女兒孝不如女婿孝,兒子孝不如媳婦孝。”至於婆媳關係,歷來是孝道的焦點難題,只要每個做兒媳的多點寬容、多點大度、多點諒解、多點真情,心間就自然會產生出孝道。

孝道是一點一滴的彙集,是一絲一縷的'關懷,是春風化雨的滋潤,是冬日陽光的照耀,是心靈深處的呼喚,是歲月留痕的踐行。

孝道不僅體現在物質方面,更多的是要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關懷。老年人需要心靈的關愛,老人的一生閱歷,有豐富的生活和社會經驗,多是憶舊寄懷,故此,為人兒女的應該儘量多抽點時間去陪同老人聊天,以慰藉其心靈上的孤獨和寂寞。

為人子女要盡孝。須知生命是有極限的,正所謂孝心有期,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則是一種抱恨終生的遺憾,盡孝要趁早,人生永無悔。

孝道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上,體現在家庭的和諧中,體現在社會的關愛中,體現在生命的品格中,體現在歲月的檢驗中,體現在人性的良知中。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9

常言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礎、道德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穩定與發展的精神動力。當前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利益的驅使,追逐物慾等思想侵蝕一些人的頭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益複雜化,一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改變,人們對精神層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長孝親的傳統美德逐漸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識,也以沒時間、沒精力等各種藉口,不能把“孝”付諸於行動,人們思想中的“感恩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出現滑坡現象。適時開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為弘揚中國的這種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孝德”教育中心靈得以淨化、啟迪,在實踐中體會、感悟、認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長孝親、感恩父母的過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並將這種感恩之心付諸行動,讓“愛與責任”的體現昇華至愛自己的崗位、感恩父母、感恩領導、感恩老師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最終實現思想境界的昇華。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於父母。曾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父母的心。父母不僅賦於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成人,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愛、是言傳身教,教我們學會堅強、記住寬容、懂得自制。

為改善兒女的生存環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勞伴著我們茁壯成長的是父母日漸衰老,頭髮白,背駝,皺紋堆壘爬滿臉

頰兒女成人後相繼踏出家門,成家立業。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當我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之後,特別是在撫養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無私偉大、不求回報的愛,“烏鴉尚知反哺”,然而,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回報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記,父母為讓我讀好書而省吃儉用;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不能忘記父母的千叮萬囑。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說,“日三省其身”,我們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勉勵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錯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陋室銘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雖然房子簡陋,但是因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簡陋。個人品德是一個人的內在的涵養,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會因為人的貴賤貧窮,漂亮和醜陋而劃分,它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會發出它耀眼的光輝。

通過學習,使我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過失及時的得以糾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斷提高,我一定會以此為契機,把愛與善的種子撒遍人間。讓我們大家一起重塑道德靈魂,使人性的光芒永遠熠熠生輝!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10

星期五下午,我們全班一齊觀看《中華孝道》這部影片,看後十分引人深思。

這部影片主要講:由於媽媽早產,生下的孩子天生不會走路,媽媽就帶著他奔波於大城市間為他治療,還每一天陪他做康復訓練,喂她吃藥。

媽媽給他無私的愛,但媽媽卻承受太多太多……經過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病情最後有好轉。從中也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完美的理想務必靠堅強的毅力去拼搏才能實現。

看完這部影片我想很多: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家庭裡,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與呵護,一家人相親相守就是最大的幸福。在學校裡有老師的關愛和班群眾的溫暖,我們更就應好好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回報老師和父母的愛。

這部影片直到此刻還使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11

常言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礎、道德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穩定與發展的精神動力。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利益的驅使,追逐物慾等思想侵蝕人的頭腦,人與人之的關係日益複雜化,一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改變,人們對精神層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長孝親的傳統美德逐漸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識,也以沒時間、沒精力等各種藉口,不能把“孝”付諸於行動,人們思想中的“感恩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出現了滑坡現象。市委市政府適時開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弘揚中國的這種傳統文化,讓每個幹部職工在“孝德”教育中心靈得以淨化、啟迪,在實踐中體會、感悟、認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長孝親、感恩父母的過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並將這種感恩之心付諸行動,讓“愛與責任”的體現昇華至愛自己的崗位、感恩父母、感恩領導、感恩同事……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最終實現思想境界的昇華。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於父母。曾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父母的心。父母不僅賦於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成人,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愛、是言傳身教,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

為了改善兒女的生存環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勞……伴著我們茁壯成長的是父母日漸衰老,頭髮白了,背駝了,皺紋堆壘爬滿臉頰……兒女成人後相繼踏出家門,成家立業。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當我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之後,特別是在撫養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無私偉大、不求回報的愛,“烏鴉尚知反哺”,然而,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回報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記,父母為了讓我讀好書而省吃儉用;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不能忘記父母的千叮萬囑。

孝德教育讓我真正懂得如何盡“孝”?而不能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人生苦短,要懂得及時行“孝”。“孝”分“小孝”、“中孝”、“大孝”,而“孝”的最高境界是行“大孝”,孟子曰:“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俗話說:“羊知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只有孝敬父母者,才能懂得“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義,才能領悟人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愛的真諦,才有可能在“老吾老”的基礎上將愛與善擴充套件到“人之老”,才有可能昇華出大愛大善的崇高品格,一個社會,只有人人善待父母,才能使善良得以弘揚,關愛得以傳遞,溫暖隨處可見,才能不斷走向文明、進步與和諧。可見孝是世間一切美好品質的源頭,是“百善之先”。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說,“日三省其身”,我們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勉勵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錯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陋室銘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雖然房子簡陋,但是因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簡陋。個人品德是一個人內在的涵養,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會因為人的貴賤貧窮,漂亮和醜陋而劃分,它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會發出它耀眼的光輝。

通過學習,使我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過失及時的得以糾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斷的提高,我一定會以此為契機,把愛與善的種子撒遍人間。讓我們大家一起重塑道德靈魂,使人性的光芒永遠熠熠生輝!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12

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規範。今天,這種傳統美德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

目前,在社會上形成了敬老不足,寵少有餘的風氣。在學校,相當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個人利益至上,不關心集體和他人,不愛勞動,不尊重老師,給老師取綽號,當眾與老師頂嘴,甚至侮辱謾罵老師,對集體活動缺乏熱情這絕不是個別現象,看了真讓人痛心、擔憂。因此,在青少年學生開展孝親敬長教育,對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民族道德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中國小生進行孝親敬長的道德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活動,必須通過學校和家庭兩個主渠道開展。學校教育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我認為可以採取以下形式:

1、在學校德育活動中滲透孝親敬長的教育,以實踐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行動中表達自己的關愛。如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布置"親情"作業,象"祝福長輩生日"、"籌備溫馨晚餐",在母親節、老人節、教師節組織學生與家人、親屬、老師進行一次坦誠的交流,送自制的小禮物等。在班級開展感恩教育主題班會,舉辦孝親敬老的專題講座。讓學生認識到孝親敬長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2、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孝親敬長教育。課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老師的導行,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學科特點,充分挖掘教材中有關孝親敬長的德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思品教材中《家庭劇場》、《青春故事》,語文課本中《背影》、《我的母親》等,教材中人物的言行為學生做出了光輝的榜樣,會讓學生思維受到啟迪,心靈得到淨化。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體會到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準則。

3、輿論要大力宣傳孝道。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宣傳專欄,大力宣傳孝親敬長的典型人物和事蹟。可以開展以"孝親敬長"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和作文競賽,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尊重老人。還可以通過文藝演出等形式營造濃厚氛圍,讓學生明白今天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養育之恩。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自己應自覺承擔的`社會責任。

目前,孝親敬長教育應加強家長工作,家庭教育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孝親敬長的楷模。家長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的責任和義務。孩子耳濡目染,也會逐步養成孝親敬長的好品德。

2、要從小事著手培養孩子孝親敬長的行為習慣。如: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父母外出時,孩子就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父母生病時,孩子應主動照顧、安慰父母、接待客人等。要求孩子主動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有利於孩子養成孝親敬長的習慣。

3、家長還應積極主動的配合學校開展各項活動,平時應經常到學校,與學校保持經常的聯絡,才能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13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華民族具有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我特別愛讀歷史書,發現許多皇帝的諡號前都加有一個“孝”字,特別是漢朝的皇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它體現出孝道在中國古代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孟郊的《遊子吟》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形象地描述了母愛的博大和無私,父母對兒女的奉獻是不圖回報也是難以報答的.。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穎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片放在一邊捨不得吃。莊公很奇怪,問他是什麼原因,穎考叔說:“我的母親從來沒有吃過這麼美味的食物,請允許我將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親。”莊公聽後十分感動:一個小官在美食麵前都沒有忘記老母親,穎考叔的故事讓我想起我的一些同齡人,現在的許多孩子看見美食,很少會想到父母。

用經濟上的專用語說,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一種“投資”,而很大程度上,父母對我們的“投資”多,我們對父母的“回報”少。這是一種“逆差”,既然是“逆差”,為什麼父母還要“投資”呢?因為它出於父母對兒女無私的愛。面對這種無私的愛,有一部分人竟然無動於衷。

一本書上說:古人把孝敬父母歸納為“尊親,弗辱,能養”三個層次,尊親是孝道的最高層次,弗辱其次,能養最低。現在有些人對父母“能養”都不能做到,更別說尊親了,這樣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錢有勢而忘了本的人;一種是“少壯不努力”,長大後還需要父母來養活的人。

孝敬父母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長大後方能為父母撐起一方晴空。

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14

人生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蹟。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我們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著他一生的精彩,為他忙碌,為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我們父母心。”有誰能感受到,胎兒躁動時父親倖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時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我們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我們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我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我們父母回贈我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我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時,我們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我們心靈的創傷,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說,我們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我們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我們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為先。”我們父母無私的愛並不希圖什麼回報,但做子女的卻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我們父母的意願和行動。當我們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援。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我們父母品嚐的時候,我們父母感覺是很香很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我們父母時,我們父母喝起來是很甜很甜的;當你學會洗衣服、起床疊被、整理屋子時,我們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我們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範。

“孝為德之本。”由孝敬我們父母衍生開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後要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為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