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2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

二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1

我非常榮幸參加了桃江縣國小語文新課改教學成果展示與交流活動,聆聽了三位教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人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這些課不僅有思想的深度,也有教學技術的嫻熟。他們對教育理想的追求,對教學藝術的追求,對新課程理念的詮釋都滲透在每個教學行為中,因而每個教學細節背後都隱藏著重大意義。下面是我聽課的幾點深刻感受:

一、教學活動重“實質”。

如劉小華老師在執教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6》時,就給我們展示了從識字到寫字再到讀文悟情的全過程。每個環節都很紮實,反覆鞏固,不急於求成。

二、教學方法注重“體驗”。

如丁雙豔老師執教的《跑進家裡來的松鼠》,和胡芳老師執教的《搭石》都特別注重了學生自己的感悟,談體會,充分張揚了學生個性,在學生髮言的過程中,教師善於聆聽,並作及時點評,為課程改革中的孩子們喝彩。

三、教學環節有“靈性”。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感性認識,體現最多的就是美感在三堂課中都有一些環節注重人視覺、聽覺上的美感。好生動的動畫,好聽的音樂,教師富有親和力的語言等都很賞心悅目。

四、充分運用了“校本資源”。

如《識字6》教學中在讓學生理解“雪中送炭”這個詞時,就播放了發生在本校的一件真實的事。講的是全校師生為本校一位患重病學生捐款的事,還用他們捐款多少,學生感受很深。

我想好的課堂教學與教師充分的準備,對教材的學生的充分了解以及一定的教學經驗的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有些課堂中能充分把握教學細節,彰顯教學的深度,課堂就會顯得更加光彩。我覺得我自己也要多改進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多向老師們學習,爭取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有較大的突破。

二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2

10月22日,我有幸在xx市第一國小觀摩了3節語文優質課,可謂感觸良多。三位老師新的課堂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方法,高超的專業素質,深厚的教學功底,令我佩服。他們在課堂的引導、調動學生學習氣氛以及個人深厚的教學功底和對教材的處理及課堂駕馭能力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王文炎老師的課堂,整堂課始終保持著自信的笑容,對學生循循善誘,語言嚴謹而不失關切,鼓勵無處不在。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的表達,課堂氣氛寬鬆、民主、和諧。可見這是多年教學歷練出的經驗。這一點是我們需要多學習的地方。

方小松老師的習作指導課,更是凸顯了深厚的教學功底。這堂課,方老師首先教學生學會觀察畫面,再讓學生說出自己對漫畫的理解,弄清習作主題。課件出示生活中與畫面相關的種種現象,讓孩子們展開聯想,並總結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類似現象,給學生充分的表達時間,為他們提供充足的寫作素材,然後總結寫法。讓孩子們輕鬆作文,寫下真實的感受,變枯燥乏味的作文為興趣主動地寫作,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想象、思維、創新能力。

聽完這幾節課,我深深感受到身為教學一線語文老師的我們,應注重錘鍊語文功底,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不負眾望的好老師。同時要學會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總之,通過這幾節觀摩課,使我認識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差距,在今後的工作中,首先要加強學習,要用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指導自己的實踐,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教好每一名學生。

二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3

20xx年xx月xx,區師訓中心的領導和老師組織我們區級骨幹教師培訓人選(國小語文班)和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師在市xx街國小一同觀摩了兩節二年級的寫話課,課後師訓中心的田老師和我們交流了《讀萬卷書—習作自閱讀始》,以及彭老師對二年級語文教材進行剖析——主題為《突出重點 突破難點》的交流。

在培訓會上,為我們獻課的兩位都是非常優秀的年輕女教師:一位老師給我們展現了一堂看圖寫話課——《觀猴子》,另一位老師給我們展現了一堂不一樣的寫話課——《學寫日記》。

在《觀猴子》這節課上,老師做足了功夫。首先,老師展現給孩子們的就是一幅《猴子戲耍》圖,圖上還有老師帶領學生參觀這些孩子。接著,獻課老師一步一步的啟發學生,例:

師:同學們,你們看一看,這些猴子都在幹些什麼呢?(生抓住個別猴子的動作進行口述,師及時糾正學生在表達上有誤的地方)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是我們所看到的猴子在假山上面所做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那你們想一想,那些假山後面的猴子又在幹嘛呢?(師在這兒就充分的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

最後,經過老師的啟發以及學生的交流,得出排比句式(小猴子的樣子真有趣,它們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時,老師再要求學生流利的把剛才的說的內容以固定的句式說一說,這樣一來又訓練了孩子們的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兩位獻課老師貫穿始終的都是不吝嗇表揚和鼓勵,並且給孩子在同學

們面前展現自己成就的機會(老師要求同學們來評一評、議一議拿上展示臺的作品),這又教給了孩子們鑑賞作文的能力。但在這個環節中,《看圖寫話》的老師有一點值得商榷的是:讀學生拿到展示臺的作品,可以讓學生本人讀,而不採用全班齊讀的方式。教學寫日記的那位老師利用展示臺時就做得比較恰當。

田老師和我們交流的《讀萬卷書—習作自閱讀始》,使我深受感動。田老師的做法,我想不只是適合老師,同樣也適合每一位家長。“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讓我們緊密家校聯絡,一同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二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4

近期,我參加了湖北省青年教師優質課觀摩活動,感受頗深:這樣樸實,有趣的課,讓我對國小二年級的`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讓我大有收穫。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1、語文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更好,誰就能震懾學生的心靈。當我聽到老師們的課時,感覺她們的語言親切,自然,簡潔,準確。她們大多數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帶著學生在課文的創設的情境中遨遊,帶領學生感受課文。

2、自讀感悟,開放引導

新課標中提到:學生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觸而領悟,就是讓學生知有所獲,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貴在悟,而教師的引導是第二位的。著眼於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讀後教,先讀後導”的過程。我想老師們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模式的一個充分體現吧。這些課通常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1、初步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深入課文自讀感悟。例如,在學生自讀感悟時,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要求,輕聲朗讀課文,遇到數字圈起來;第二個階段的自讀感悟,讓學生想;老師的課親切自然,看似平淡,卻彰顯出多麼精湛的語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

3、處理把握教材

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她們都根據課文的具體要求,緊緊抓住題眼,步步深入文字。

4、評價語言

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來鼓勵學生;”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個寶”、 “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著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二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5

聽了xx老師執教的國小二年級《坐井觀天》一課,我認為是一節很成功的課。主要體現在xx老師導得有方,學生學得主動,讀書讀得深入。師生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充滿教學全過程,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合作得十分融洽。由於xx老師啟發,誘導得法,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真正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xx老師針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加強朗讀和發展思維培養有條理說話的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

xx老師抓住故事序幕,把握三次對話。

課文第一節,簡短的兩句話交代了青蛙與小鳥各自所在位置,為下文對話提供了背景,並在某種程度上預示出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雙方對事物的認識可能出現差異.這是故事的序幕,也是學生理解的基礎.所以在這一部分的處理上,筆墨較多.首先是考慮到大部分學生對於井的認識可能不夠正確或充分,所以通過學生的理解和老師的簡筆畫使學生對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進而認識井沿所在位置,理解“沿”即“邊”,而青蛙與小鳥位置的演示是為下文的理解做一次必要的鋪墊。

三次對話以二三次對話為主.第二次對話在學生初步理解青蛙認為小鳥在“說大話”“天只有井口大”

之上抓住“說大話”“井口大”兩個點,理解什麼是“說大話”,哪句話是大話,進而引出青蛙對天的認識:“只有井口大”。“天只有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這是一個反問句,通過換一種說法讓學生初步認識反問句與陳述句表達方式雖然不同,但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不過語氣的程度不同。小鳥對青蛙的少見多怪並未反脣相譏,它誠懇地指出善意地糾正:“你看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在這裡,通過課件為學生創設一種情境,跟隨小鳥到天空飛翔,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就此,第二次對話結束了。在這一次對話中,學生們找到了青蛙與小鳥爭論的焦點:對天的認識不同。為了讓學生充分認識這一點,板書在設計上也是以此為主:第三次對話我則抓住了兩個“笑”:“青蛙笑了,小鳥也笑了”。同樣是笑,笑的含義是不同的。青蛙的笑是不以為然的,自以為是的,小鳥的笑是恍然大悟的,忍俊不禁的。如何理解兩個笑的不同含義是這一部分的重難點。我採用的是在讀中結合青蛙與小鳥的話進行體會理解。抓住青蛙所說的“天天”“一抬頭就看見天”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信理解之所以錯誤的原因,隨即指出:這是一隻“井底之蛙”

它錯誤的原因正是因為它天天坐在井裡。通過板書“目光狹小,所見有限”指出青蛙錯誤癥結所在。而小鳥則因為“目光遠大,見多識廣”所以才會對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小鳥面對自以為是的青蛙,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的要害:“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故事在高潮處嘎然而止。

課文結束了,可是教學還沒有結束,學生的思考還沒有結束。因為課文可以思考的空間太大。xx老師緊緊抓住青蛙的是否肯跳出井口來看一看這一問題作為學生思維的發散點,其目的是想給學生一個自己思考的空間。馬教師做了一個假設蛙跳出井口後,他們會談些什麼?從而給學生創造了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創造力。孩子們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實際,使“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

二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6

《兩隻小獅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隻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隻小獅子非常勤奮,每天練習生活的本領;另一隻卻認為憑著父母的本領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於是,整天懶洋洋地晒太陽,什麼也不幹。這節課,範老師獨特的教學設計,給我們展示了她獨特的教學風格,這節課情趣盎然,活潑靈動,學生學得紮實,體現新主題閱讀教學的高效識字課堂。

一、學詞匯入,有趣自然上課伊始,範老師出示“我會記”,接著出示狐狸、猩猩等八種動物圖片,讓學生邊看邊讀出動物的名字。她提醒學生觀察,注意這些生字都有什麼相同的地方,進而引導學生理解動物或獸類的字有反犬旁,再讓讀詞,記住了11個生字。接著,你知道誰是萬獸之王?填空:()的獅子,引出了小獅子小時候是怎麼的呢?的問題,讓學生進行下一步的學習,節奏明快,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很快進入的學習的情境。

二、學習生字,有效有趣首先,老師出示自學導航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學生字。然後就出示生字詞讓學生認讀,理解“刻苦”的意思。接著,老師採取了看圖猜字、表演解字義,做動作解字義,組詞記住字形,讀文段理解“整天”、“懶洋洋”,並用懶洋洋說話隨機積累了abb的詞語。再通過選詞填空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運用“懶洋洋、慢吞吞、興沖沖”。最後用比賽讀生字,生字寶寶搬新家的方法鞏固生字。教學生字形式靈活多樣,趣味濃厚,學生學著,樂著,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指導朗讀,理解文意這節課,老師沒有做過多的講解,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找到兩隻小獅子生活的不同態度的詞句進行朗讀,接著創設情境,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勤獅子的生活中去看看他是怎樣練生活本領的?

師引讀:早上,天剛剛亮,勤獅子就開始學生接: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師引讀:不知不覺,已經是中午,大家都去吃午飯了,勤獅子還在學生接: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師引讀:天漸漸黑了,大夥兒都回去休息了,勤獅子還在學生接: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師引讀: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照在頭上,多熱啊!勤獅子還在學生接: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師引讀:冬天,北風呼呼地吹著,多冷啊!學生接:勤獅子仍在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師:瞧,無論早上還是晚上,無論颳風還是下雨,無論嚴寒還是酷暑,勤獅子都讓學生在腦海中想象小獅子刻苦練功的畫面;最後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小獅子的勤奮、刻苦。學生讀中體會,讀中悟情,讀出了情趣,讀出了意味。

這節課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老師每個環節過渡自然,語言活潑富有童趣,教學環節的處理不生搬硬套,如行雲流水,給聽課者一種情趣盎然的感覺。在教學生字時,不執著於字理教學,如“將”,把將字的演變用篆書呈現,還指導“將”的多音讀法;學生已經掌握,

二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7

一、欣賞錄影,激發學習興趣

1、師播放,生觀欣賞美國電影《恐龍》的開場全景:

空靈的非洲鼓聲冉冉響起,靜寂的山谷,潺潺的流水,各種各樣的恐龍悠閒地在各自的領地中覓食、玩耍……霸王龍出現了,追殺著食草恐龍……一隻恐龍蛋遺落了,落在小溪中……音樂聲越來越響,一隻翼鳥龍銜著那隻恐龍蛋飛躍草地、飛躍高山、飛躍瀑布……(時間5分鐘)

2、輕鬆談話,營造氛圍:

師:這是中生代時期地球上的繁華情景,那時地球的主人是誰?

生:恐龍!

師板書:恐龍。

師問:“誰能用好辦法記住‘恐’?”

生1:“用加一加的方法,工加凡再加心,就是恐。”

生2:“剛才電影上出現的霸王龍,實在太可怕了,可怕就可以用恐懼的恐。”

生3:“恐懼就是心裡害怕,所以它是心字底。”

生4:“我能給恐組詞,恐嚇的恐”

(好萊塢大片《恐龍時代》在這裡的成功播放,使學生輕鬆地進入了課堂,資訊科技與語文課的正確整合,不但把學生領入了恐龍王國,而且幫助學生形成了“恐”字的多種記字方法。)

3、結合課前對恐龍知識的收集,漫談看後感受。

生1:恐龍生活的原始地球風景很優美。

生2:霸王龍喜歡吃三角龍,剛才電影中的三角龍就是霸王龍喜歡吃的食物。

生3:老師,我知道恐龍分成兩類,食肉和食草。

生4:不對,還有一種是雜食類的。

(學生的看後感受與原有的經驗交織在課堂中,課堂交談繽紛出彩。)

二、初讀課文,提取讀後資訊

1、根據學生談論引入課題:

師:多麼輝煌的昨天,可是今天的我們,今天的人類卻只能坐在教室裡,從電影中觀看恐龍,從博物館和書籍中想象恐龍往日的燦爛、輝煌,曾經的光輝歲月。因為這些龐大的動物在地球上滅絕了。

板書:滅絕

2、進入情境《白堊紀公園》:

(出示課件《白堊紀公園》的畫面,畫面上各種恐龍在草地上生活著。)

師充滿激情地引入:今天讓我們跟著科學家到中生代的《白堊紀公園》去考察恐龍,去了解恐龍滅絕之謎有哪些說法。有興趣嗎?

生:興趣極端濃厚大聲說:“好!”

3、師生起立,互相問好,進入課堂狀態:

(上課開始,創設去《白堊紀公園》考察的情境,一下子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從而拉近了文字與學生的距離,為成功的課堂教學建立良好開端。)

4、學生通讀全文:

師:31課就是白堊紀公園的各部分背景資料,同學們快去讀讀吧!請你讀準音,讀通順句子。

生:自由讀文

5、幫助博士,初讀生字:

師:公園的創辦者恐龍博士向我們推薦這些詞語,誰能幫他讀一讀。(課件出示恐龍博士部分生字新詞)

(生字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用這種富有樂趣的方法來初讀生字,學生強烈的表現慾望被激起,他們能更積極地投入初讀生字這一環節,體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

三、讀中體會,學習恐龍歷史

(出示課件:以綠色的山谷為背景,山谷中出示第一段文字。)

1、遊玩山谷,聽讀歷史:

師:同學們,讓我們走進白堊紀公園的山谷。去聽一聽山谷為我們提供的資料。

師:範讀第一段。

生:非常感興趣聽著,有的還隨著老師一起朗讀。

白堊紀公園考察的第一站:悠遠的山谷,寂寞的恐龍引起學生閱讀文字的興趣。

2、生說知識點,教師指導朗讀:

生1:我讀懂了人類的歷史只有三四百年,而恐龍的歷史卻有兩億年。

生2:我讀懂了人類的歷史比恐龍的歷史短多了。

生3:老師,兩億年是幾年啊?

師:同學們,不但會讀書,還能對書中的知識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真棒!你們瞧,恐龍博士讓我們用數學數字來做比較。(課件輔助出現:我的年齡10歲,人類的年齡4000000年,恐龍的年齡200000000。)

生:哇!差那麼多。

師:是呀,那你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讀來表現嗎?

生:個別朗讀。

(從現場表現看,學生不但會讀書,還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說明已進入文字。教師把語文數字用阿拉伯數字來幫助學生解決疑問,形象地幫助學生體會到了恐龍歷史的悠遠。雖然學生朗讀表現各不相同,但都非常投入,能把對字對詞的理解用自己的朗讀來體現出來。這正驗證了一句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四、以讀代答,瞭解不同說法

1、提高要求,再次讀文:

師:恐龍為什麼會滅絕呢?請同學們再一次自由朗讀課文,進一步瞭解恐龍滅絕的原因,請這一次比第一次讀得有進步,讀得更準確,更通順。

生:自由朗讀。

2、師生引讀:

師:龐大的恐龍為什麼會消失呢?

生1:一種說法是……

師:恐龍消失的另一種說法是什麼?

第1組答:另一種說法是………

師:恐龍消失還有其他說法嗎?比如?

生:比如………

文字引讀完畢。

師:還比如?

生1:老師,沒有了。

生2:還比如,地殼運動把恐龍埋在地下。

生3:還比如,恐龍放的屁太多太大把恐龍都臭死了。

(新理念告訴我們:課堂教學不應停留在教材本身所傳達文字資訊的基礎上,而要鼓勵學生對“文字”進行補充,大力倡導“創讀”。在這裡,我們看見學生利用課外的知識和原有經驗對教材進行了再創造。)

五、鞏固字詞,指導生字書寫

師:現在我們進入白堊紀公園的“冒險地帶”勇敢闖一闖。同學們有興趣嗎?

生:有!闖關:

第一關猜字:一種大米( )。廣場裡面有條龍( )。

第二關大聲讀:恐龍、人類、龐大、躲避、耐不住、枯萎、死亡、滅絕、哺乳、偷吃、孵蛋、謎語、或者、書籍

第三關寫字:亡、肉、耐、類

(識字量大了,我們不僅要在閱讀中幫助學生認識生字,更應注意“細水長流”的識字規律,安排適合國小生心理的各項遊戲幫助學生鞏固生字。闖關遊戲的成功使學生又一次體驗識字的樂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