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3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理念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1

有人說:讀書足以移情,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有著廣闊的世界,書中有著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

在課餘時間,我有幸拜讀了《教育新理念》這本書。這本書闡述了:作為教師究竟應該樹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論,轉換哪些舊觀念。在教育模式、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變革的今天,我們在轉換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方面應如何去做?通過自學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於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某年輕人來到綠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這裡如何?”老人家反問說:“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討厭。”老人家接著說:“那你快走,這裡同你的家鄉一樣糟。”後來又來了另一個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青年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說:“這裡也同樣好。”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後說法不一致呢?老者說:“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1

的確,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批評的態度看,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反觀我們傳統的教育,多是為了分數的教育,從教師自我出發,而不真正是對幼兒這一主體人的教育,教師的抱怨也就“順理成章”了。而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孩子的發展。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幼兒全面發展(由於個體差異,絕對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發展能為個人所駕馭,孩子可以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自由地從事多方面的活動,充分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何況,“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優生”有缺點,“差生”也有閃光點,在我們教師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應是有天才的一面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教育觀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師生關係,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欣賞者”。從這一角度出發,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合理的心理需求與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愛好與選擇,尊重他們的人格。同時,及時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予以讚揚,特別是對“差生”而言,一兩次別開生面的欣賞不啻是沙漠裡的綠洲,久旱的甘霖,這樣將會激發他們身上的潛能,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書中闡述到“創造始於問題。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首先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問題性教學。”“美國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教師並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為目的。問題能力在於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於教師。”

這在日常表現出來的是“我們的學生普遍的考試成績都不低,他們對相當精深的專門知識都能掌握。遺憾的是,在生活中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卻很低,而解決這些問題的知識他們是完全擁有的。”與之相反的是大神探福爾摩斯的例子。福爾摩斯的各種專業知識非常有限,有的甚至為零,卻能夠無所不通、料事如神,這靠的是在需要的時候他能調動所具有的有限的知識,當他覺得知識不夠用時,能及時補充。從這裡我也聯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平時看有關語文教學的文章,讀文學作品,聽語文課我是樂在其中,而聽其他學科的教研課我就不得已而為之了。因為我一直認為既然自己是語文專任教師,教好我的語文課足已。事實上葉聖陶先生早在20世紀40年代初就提出“教育的最後目標卻在種種境界的綜合,就是說,使每個分立的課程,所發生的影響,糾結在一塊兒,構成個有機體似的境界,讓學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而要使學生能夠“沉浸其中”,教師首先要進入這一“境界”。我們不求勝任二三門課程的教學,但有必要熟悉學生所學習的全部內容,能夠在學科間相互溝通。

袁振國教授思想敏銳,視野開闊,關注現實。在文章中所體現出來的事例典型吸引人,文筆通俗而優美,文中所闡述的觀點,我覺得有很多自己以前朦朦朧朧彷彿感受到的地方,經他或以事例說明或引經據典般地娓娓道來,不覺大受啟發。對於文中倡導的“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給學生固有的知識,而是轉向塑造學習者新型的人格。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於使學習者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工作,學會如何合作,以及學會如何生存。”有了更深的認識。因此,教師的知識與觀念的自我更新顯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急迫了。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於不斷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只有在及時地吸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2

根據教育局舉行的“教育思想大討論、專業知識大學習、專業技能大練兵”三大活動要求,暑假我自學了《教育新理念》一書。《教育新理念》思想敏銳,視野開闊,關注現實,在對當代教育實踐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典型案例、教育科學史上的名家名篇名言及其他領域中相關資訊的分析對比綜合上,從課堂教學、學科教育、素質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5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從巨集觀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以及教與學的理念上為我們作了詳盡的闡述,使我們認識到任何教育行為都應以教育理念為指導。有了新的理念,就可以站在社會發展的高度,以時代的特點為背景不斷自我更新,及時汲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成為一個成功的教師。

袁振國先生文中的事例深入淺出地為我們剖析了當前教育界所面臨的問題與困惑,他文筆簡潔流暢,全無枯燥、沉重之感,而富聯想、啟發性,可讀性很強。如:在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中國學生屢屢獲金奪銀,卻沒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學生基礎紮實,卻出不了世界級的大師;中國學生的計算能力世界第一,卻少有原創意義上的知識科技創新,以致於在最近的世界科技實力總評價中,美國得了100分,日本得了72分,德國得了54分,俄羅斯得了25分,中國僅得了20分。……中國的孩子放學回家以後,家長問孩子的第一句話,從黑龍江到海南島,差不多是一樣的;“今天的作業做完了嗎?”家長們關心的是學校既定的任務完成了沒有。世界上還有一個民族也特別關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以色列民族。當孩子們放學回家後,家長們問他們的第一句話差不多也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學校向老師提問了嗎?”如果孩子得意地說:“我今天向老師提了一個問題,老師沒有回答出來!”那家長會像孩子一樣的得意,會喜形於色。可是如果中國的孩子回來對家長說他提了一個問題把老師難住了,絕大多數家長會感到尷尬和為難,甚至會斥責孩子:“你逞什麼能!”……這些事例在閱讀的過程中,很能引起我的共鳴。兩種不同的問法體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我國的家長關心的是孩子有沒有完成老師給的學習任務,我們老師關心的是如何傳授已有的知識,而教科書就成了權威知識釋出的載體。而國外的許多教育卻從能不能在沒有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在沒有機會的.地方發現機會,在沒有道路的地方開拓道路等方面來考慮學習的意義。難怪我國學生在國際奧賽中屢屢摘金奪銀,卻沒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國學生基礎紮實,卻出不了世界級的大師;我國在世界科技實力總評價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得分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在我們周圍的確普遍存在這種情況,只是我們有時視而不見,懶得思考而已。《教育新理念》一書中,不僅直言了我們教育面臨的現狀,還為我們教育者進行了剖析,就具體的事例進行分析,挖掘背後隱含的教育觀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在閱讀過程中有一種一氣呵成的痛快。作為一位教師,我在閱讀了此書後不禁反思:我們的孩子喜歡怎樣的教育?因而,我,更應該是我們,要從中深刻地認識到,我們開展教育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讓學生記住已經被證實的,確信無疑的知識,而是應該為了教學生怎樣去發現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講課不能以讓學生回答我們的問題作為目的和方式,而應該引導學生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

教育是什麼?贊可夫曾經說過:所謂真正的教育,就是指不僅讓兒童完成教師的要求而且使他們的個性,他們的精神生活得到自然的發展。素質教育歸根結底是“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們應留給學生自主活動的餘地,讓其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時代向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教育需要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養創新能力為衡量教育成敗的最高標準。”時代呼喚創新教育,創新教育呼喚創新人才,而創新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於創新型的教師和充滿科學與創造藝術的課堂教學。新世紀的人才,不僅要有較全面的素質結構,更需要具備創新的活力,以承擔知識創新的重任,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的需要。這就對培養人才的學校教學——尤其是基礎教學提出了挑戰。創新教育也是一種“活”的教育。我們提倡孩子“思維無禁區”,讓孩子暢想、暢言,精神上處於一種自由、放鬆的狀態。在這種氛圍中,任想象馳騁,任思路縱橫,多種想法湧動、交匯,自然會碰撞出創造的火花,引發創新的潛質。

讓我們記住蘇格拉底說的話——“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的確,《教育新理念》讓我認識到了對於面向未來的教育,讓學生髮現問題、思考問題比解決教師給學生的問題更重要;教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3

執法為民最基本的要求是政法機關立足本職,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在當前形勢下,政法機關全面踐行執法為民理念,還要重點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在當前形勢下,政法機關全面踐行執法為民理念,還要重點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一)求真務實

求真務實就是立足實際,實事求是,紮實勤奮地工作,實實在在地為人民謀利益,對人民群眾最具體、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要求,要給予最及時、最方便、最大程度的實現和滿足。反映在實際工作中,要特別注意防止和杜絕各種形式的亂作為、不作為現象,這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一個現實問題。亂作為主要是一些政法機關和幹警漠視案件的客觀事實,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式和實體規定,濫用執法權力。不作為往往表現為不勤政敬業,工作缺乏熱情,有警不出、有案不立、案件久拖不決等現象,這實質上是漠視人民群眾的疾苦,對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不予理睬。亂作為和不作為都有悖於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思想作風。全體政法幹警要努力打牢執法為民的思想根基,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積極履行法定職責,使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得到切實保護。

(二)甘當公僕

政法幹警作為人民公僕,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樹立和強化服務意識,妥善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係。政法機關行使管理職責的根本目的是為整個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管理行為只是手段,而服務才是最終目的'。對此,絕不能本末倒置。當然,也不能因倡導服務,就放鬆管理或不敢管理,對於越是關乎廣大人民群眾切實利益、普遍利益的領域和事項,越是要嚴格管理、強化管理。

(三)文明執法

文明執法是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對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進步的表現,是政法機關執法為民的本質要求和外在體現。

文明執法,就是要做到服務熱情,多為群眾提供便利,不給群眾增加麻煩。文明執法,要尊重當事人的人格尊嚴。文明執法,還必須注意執法者的警容風紀。人民群眾對政法工作的印象和評價,往往來自對執法者本身的印象和評價。執法者舉止文明,待人平和,儀容整潔,群眾就會產生一種親近感、信任感,每一位政法幹警都應加強自身修養,既重視八小時以內的舉止文明,也重視八小時以外的生活自律,真正樹立起政法隊伍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

(四)清正廉潔

踐行執法為民理念,政法幹警必須清正廉潔,確保權為民所用,確保人民賦予的權力不成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執法為民理念是確保政法幹警清正廉潔的思想基礎。只有堅定地樹立執法為民理念,並在工作、生活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才能在紛繁複雜的形勢面前,經受住金錢、權力、人情和各種利益的考驗和誘惑,確保清正廉潔,使自己永遠配得上人民法官、人民檢察官和人民警察的光榮稱號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4

1、 深入瞭解學生

在《教育新理念》一書中指出,師生關係是影響學生成長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息息相關的問題。所以,在當今社會,對於現在的學生,民主的師生關係顯得更為重要。

才能看到學生所看到的,聽到學生所聽到的。要成為學生中的一員,走近他們的心靈,學生就是一名教師用一顆火熱的心,一腔赤忱的情在學生心靈上播灑陽光和雨露。

我們 在看學生時,就會發現學生的“長處”,就會學會用放大鏡去看學生的“閃光點”,學會賞識學生,這樣才能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為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親近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

2、 啟發學生思考問題

我對《教育新理念》一書中提出的“不直接回答問題”的例子感受頗深。平時,有學生向我提出不懂的問題,我總喜歡儘自己所能告訴學生,讓學生滿意為止,還自認為盡到了責任。事實上,送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教是為了不教。教會學生自己去發現和尋找答案,遠比傳授知識重要得多。

3、 教育的多樣性

《教育新理念》一書中指出:哲學在於欣賞哲人的思想智慧,欣賞觀察和分析世界的多種視角。它是一門使人的靈魂生輝的課程。而現實教學中,它對人的生命價值的肯定、對生命價值的尊重卻沒有成為教學的重點。要實現這一點,就要尊重學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跳躍,生命價值的昇華。

《教育新理念》一書中指出: 教育本身的多樣性、個性化的特點要求教師承認多樣性、認同個性化。如果我們忽視多樣性,教學中非要給一個統一的標準答案,失去的將是學生的批判能力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這種多樣性、認同個性化,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很顯然, “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首先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問題性教學“。“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孔子”,這是創造的動力和創造的空間。

《教育新理念》一書中指出: 教育是技能的教授,更是生命的對話。師生之間的對話,傳遞的是心靈交流的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這種情感的交流,產生自己獨特的見解、智慧,最終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5

閱讀了袁先生的《教育新理念》,讓我的頭腦經歷了一番洗禮。處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時期的教師,需要以一種怎樣的姿態迎接這一轉變呢?我個人認為應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養性,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湧現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的多麼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的`人格。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二、熱愛學生,做到對學生尊重與寬容

教育是人學。教師勞動的物件是有著豐富情感和人格尊嚴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具體的人。人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應成為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邏輯起點。

(一)教師應尊重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學生多姿多彩的選擇,尊重學生主動活潑的呈獻。

(二)教師還要學會寬容學生

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施與這種美德會對受與者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這種寬容並不是放縱。

教育需要嚴師,但更需要“愛”與寬容。對自己的學生寬容,更是一名教師應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作為教師,應充分理解、體諒學生的“不成熟”,寬容他們一時的過錯。

寬容是一種修養,能使教師遇到突發事件仍保持一種平等、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寬容是一種胸襟,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廣闊的心胸;寬容更是一門教育藝術,它能使教師不厭其煩地對學生堅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給學生以自我反思、認識、改正錯誤的機會。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對犯錯誤的學生,常常讓他們先做一件好事,然後寫一份心理活動說明書,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時,做好事後心靈深處的舊我和新我是怎樣論戰的,這種做法,既能讓學生自覺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

三、要做伯樂,具有一雙發現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許多有特殊天賦的人、有著異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開始通常不會被人理解,反而被稱為愚蠢或傻瓜。

我們的學生中其實也不乏這樣與眾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為老師的我們是不是隻盯著那些分數指揮棒下的“優等生”,而錯把美麗的天鵝當成了可憐的醜小鴨了呢?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發展。需要教師關注個性差異,允許每個學生自由地發展與個性充分地張揚。我們對待學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我們應當善於用欣喜的目光去發現去培養有獨特個性,富有想象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與鼓勵作為給學生們的禮物,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有天才出現。

以上只是我的幾點感想,其實書中的每條建議都帶給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將這些教育智慧賦注於教育實踐中,努力成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師。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6

幾天的高招服務工作結束後,沒有一點停息,老師們就又投入到新的一週的工作中了。週一的工作才剛剛展示,就接到學校負責新教育的王老師的通知:本週進行學期末的新教育活動展示。接到這個任務後,每個語文老師都馬上開始了活動的準備工作。雖然臨近期末考試,在緊張的複習的.同時,校園中不時地迴盪著不少班級時而高亢、時而柔美的誦讀聲音。

經過積極的準備,今天下午終於欣賞到了四、五年級的新教育展示。

當我們來到第一個進行展示的班級——四一班時,孩子們正以信心百倍的姿態靜候著我們,那胸前的紅領巾飄動著,似乎正在展示著新教育的魅力。

來到四二班,一股清新的氣息吸引著我們。小主持人沉靜地引領著本班同學將誦讀活動進行到底。

當四四班的展示活動還在進行的時候,四五班的數學教師謝老師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四四班瞭解展示的進度。新教育以它獨特的魅力不僅影響著學校的語文老師,不少的數學老師也被感染著,謝老師就是其中一個。四五班的展示開始後,吸引我們的不僅有那精心的活動設計,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對誦讀內容的紮實掌握,還有謝老師的認真態度。

來到五一班,那教室裡的佈置與學生的著裝都在傳遞著這樣的資訊:這裡正在進行一次隆重的慶典。五一班的馬老師作為一名年齡較長的數學教師,但仍積極參與誦讀活動的精神同樣感動著我們。

五二班的楊老師在身體不方便的情況下仍親自組織學生進行展示,五三班老師的精心指導,五五班的語數老師不僅參與誦讀,而且且誦且舞。

行走在新教育的道路上,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意想不到的感動。讓我們攜手在新教育的道路上,不停地走下去。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7

本次培訓通過現場活動觀摩和理論講解兩種形式進行。做幼教這個行業的我們都知道,也都會經常在教學中學習,傳講過老師的教學。這次,能夠在現場聆聽、觀摩、參與、互動,這的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同時也學習到很多。 藝術的本質是審美。能夠讓孩子在藝術的殿堂裡生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能夠讓他們從音樂中淨化他們幼小的心靈,同時為自身修養帶去更多美的享受,也是我們作為教師所要堅持和追求的'。

在這次教研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律動,由淺至深,由易到難,有單到雙。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但可以參與觀摩,還可以到現場與老師進行互動,大大的提高了我們對律動教學的興趣,也加深我們對律動的認識。 音樂教學最讓我們困惑的,就是如何將遊戲滲透在音樂課中,如何讓孩子們從一節簡單的音樂課中體驗由遊戲帶來的快樂。為此也專門作了解答。音樂課,要求孩子們的常規是非常嚴格的,決不允許有任何的違反規則還可以再進行遊戲的。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平時的一日生活中,注重幼兒常規的培養,有很強的規則意識才行。有了常規,才可以進行音樂課的第二步——滲透遊戲教學。比如:我們在小班就可以把一小段簡短的音樂劃分為很多個八拍,教會孩子1—2個簡單的動作,像拍手拍腿。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對音樂節奏感的更深的認識,我們可以縮短拍子,在原有基礎上把動作做得快一些。那麼到了中、大班,就完全可以通過縮短時值,再加入動作來進行音樂教學。當然,音樂教學中,除了單一的自己嘗試,還可以滲透2人、3人、或者一個團隊、一個集體等。這就要求常規意識更加穩固才可以進行。

總之,在這次學習中,幽默、生動、激情的講演讓我們在場的每一位幼兒教師都為之振奮,收穫頗豐。不僅為我們今後在音樂教學積累了更多寶貴的經驗,同時也通過音樂,讓我們的身心都愉悅起來。從而,使我更加熱愛音樂了。

鄭州市二七區馬寨鎮中心幼兒園曹樂雨

20xx年11月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8

《教育新理念》更新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課改實驗的課堂上呈現出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煥發了生命的活力。通過學習《教育新理念》,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以及對平時聽的課改觀摩研討課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反思,我們反思了一些問題,現與同行們思考、交流學習體會。

反思

(一):學生的認知起點在那裡?

學生認知的定位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因此教師對學生認知起點的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對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對許多知識的學習已不僅限於課堂,他們從現實生活中學、從網路中學、從課外讀物中學、從課本中學等等,在這樣資訊時代突飛猛進的今天,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只還是從知識的邏輯關係去尋找學生認知的起點,而忽視學生本身的現實認知起點,就難免出現課堂上突如其來的問題或尷尬的場面,如果處理不當,極易造成課堂教學的效率低下及師生關係的失和。

反思

(二):一定要小組合作才是合作學習嗎?

合作學習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策略,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過程與結果並重,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必須是通過有效的合作學習來達到,在思維碰撞,方法共創氛圍裡使學生體驗到合作的真正意義,因此,現在許多研討課都採用了同桌討論、小組交流等學習方式,但也看到,由於過多過急採用小組討論交流,特別是優等生獨立思考時間過少,使部分學生思維產生惰性,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實小組交流,跨組交流,全班交流,只要是有效的都是合作學習,有的教師全面理解合作學習意義,認為非要小組合作學習才是合作學習,忽略了學生獨立思考這重要問題。

反思

(三):“做”與“說”誰更重要?

你做過的你記住了,但你說過的卻忘記了。如美國物理學家哈爾莫斯指出的“學習物理的唯一方法是做物理”。在物理教學中無論知識或技能的形成都離不開學生“做物理”的活動。目前,許多課堂教學學生髮言熱烈,一節課學生都在搶著說,有的甚至書本不翻一下,鉛筆不用一下,課堂熱熱鬧鬧,課後反饋效果卻不盡人意。因此,在課堂上要十分講究節奏,該動眼觀察時就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該動腦思考時就給足時間安靜思考,該動手操作時就給足空間讓學生擺,該動筆練習時就要求學生練習,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有機結合,使課堂思看結合,說寫結合,動靜搭配,達到最佳的有效教學。

總之,在新教育理念下我們要對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我們期盼著新教育理念下課堂教學越來越精彩。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9

當今教師迫切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理論轉化為方法的能力,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全面發展的自覺性。學習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不少的知識。下面是我對這次學習的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教師要學會尊重、寬容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學生多姿多彩的選擇,尊重學生主動活潑的呈獻。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施與這種美德會對受與者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這種寬容並不是放縱。教育需要嚴師,但更需要“愛”與寬容。對自己的學生寬容,更是一名教師應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作為教師,應充分理解、體諒學生的“不成熟”,寬容他們一時的過錯。寬容是一種修養,能使教師遇到突發事件仍保持一種平等、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寬容是一種胸襟,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廣闊的心胸;寬容更是一門教育藝術,它能使教師不厭其煩地對學生堅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給學生以自我反思、認識、改正錯誤的機會。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對犯錯誤的學生,常常讓他們先做一件好事,然後寫一份心理活動說明書,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時,做好事後心靈深處的舊我和新我是怎樣論戰的,這種做法,既能讓學生自覺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師真誠的愛。

二、對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的認識

在以往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認為,只要課前認真備課、上課環節比較完美、課後佈置一些作業就是一節好課。至於學生能否學到多少有用知識、能力能否提高卻不在思考之列。若按這種教學,表面上看是素質教育,但實際上仍是“應試教育”的翻版,只不過打著“素質教育”的旗號,正所謂拉“素質教育”之大旗,做“應試教育”之虎皮。為此,我通過不斷的學習,才真正的認識到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的含義。因為知識才是人們真正的認知的結果。而知識的學習和教學無疑是必要的,但大多數教師往往太注重認知結果的.教學了。如果在知識發展緩慢的時候,有這樣的想法還有情可原,那麼,在知識和資訊快速發展的今天,這就不能容忍了。因為學生學到的僅是知識大海的一粟,而缺乏實際問題解決的能力,跟不上快速更新時代的步伐。簡單地說,智慧比知識更重要、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因為知識才是真正啟發學生智慧的手段,過程是結果的動態延伸。教學中能夠把結果變成過程,才能把知識變成智慧,才能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三、對新時代教師的認識

在逐步實現網路教育的今天,我們還有部分教師滿足“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的陳舊教學方法。因為這種教學既簡單,又省事。但殊不知,這種簡陋的、過時的落後教學,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就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方可使用。而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哪個學校沒有一到幾個多媒體教室,可這些配有現代化教學裝置的多功能教室卻完全成了擺設,像裝有漂亮鮮花的花瓶,僅供人欣賞而已,沒有更多的使用價值。當然,多功能教室也有發揮作用的時候,那就是上級主管部門來現代化驗收時,學生才有可能在現代化的教學中快樂地學習、才能感受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導致這種不良現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造成的,如多媒體上課,製作課件是一件繁而難的事,或部分教師不求上進,不能利用有限的業餘時間學習電腦的操作,而是把主要精力用於家教或在“圍城”裡面酣戰,可對課件的製作卻一竅不通。導致這種對多媒體教學不感興趣的現象,造成有限的教學資源得不到合理的充分使用。這種結果要不了幾年,裝置老化,教學質量低下,學生素質下降,最終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極大浪費。所以,作為一名網路時代的現代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通過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我感觸很深,體會頗多。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教育教學新理念對現代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和生存,才能緊跟時代教育發展的步伐,才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10

為全面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海門市法院緊密聯絡法院工作實際,要求全院幹警在司法活動中要始終做到“五個堅持”,以確保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一是堅持公正司法,確保案件質量。該院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廣大法官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保障公正司法的各種有效的監督防範機制。加強審判管理工作,有效發揮審判質量效率指標體系對審判工作的約束作用。

二是堅持為民司法,落實便民措施。通過實行上門立案、巡迴審判、預約開庭、司法救助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制度,認真落實各種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方便群眾訴訟,切實解決群眾參與訴訟中遇到的困難和民事判決執行難問題,真正做到“公正司法,一心為民”。

三是堅持高效司法,提高審判效率。積極推進審判方式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效快捷的'審判執行機制;加強案件審限的管理,建立切實有效的管理機制,提高審限內的結案速度;建立案件繁簡分流機制,通過組建專業化合議庭,縮短辦案週期,提高辦案效率。

四是堅持文明司法,樹立法官形象。認真執行《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和《法官行為規範》(試行),大力倡導司法禮儀,規範法官言行;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多渠道、多形式接待上訪群眾和當事人,努力化解矛盾糾紛;加大訴調對接工作力度,切實轉變審判作風,確保審判工作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五是堅持廉潔司法,確保隊伍純潔。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形成法官對貪贓枉法行為不願為、不必為、不敢為、不能為的激勵、保障、懲處和制約機制。不斷加大監督和查處力度,對利用審判權、執行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等損害當事人利益的人和事堅決嚴肅查處,一抓到底。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11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體現,是政法機關執法工作的靈魂,是確保政法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的思想基礎。在學習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時應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五個內容”和五個理念。現在就三點體會,供與大家交流提高,促進法理學習的深入發展。

一、樹立依法治國的理念

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法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樹立依法治國的理念,就是在全社會和全體公民,尤其是執法者中養成尊重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自覺。使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通過合法的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從“人治”到“法治”是社會發展的`過程,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體現。因此,每位政法幹警應牢記神聖使命,模範地守法、執法,推動依法治國方略的貫徹。珍惜來之不易的法治社會。

二、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

毛澤東同志曾告誡全黨:“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是人民給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政治工作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證。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利益是執法為民的核心。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保障人權。我們政法幹警要勤政守法甘當公僕,文明執法,清正廉潔。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腐之害,常懷律已之心。發揚兩個務必的精神,不徇私情、不枉法。

三、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共同的追求,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目標,是人民群眾強烈的願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因此,政法幹警要樹立公正正義的理念,權力的行使應當符合法律賦予該項權力的目的。遏制執法權力的濫用,維護法制統一和法律權威。公正正義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特權,禁止歧視在社會關係中處於劣勢地位的主體。政法幹警要切實遵守程式規範,嚴格按照程式規則辦事。

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堅持黨的領導要求政法幹警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法幹警要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我要時時刻刻清醒意識到自己只是剛踏入檢察隊伍中的見習新兵。要認真學習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讀本,把它作為原著精讀,深刻理解每個章節的精髓,牢記在腦海中,貫徹在行動上。把“讀本”作為做好檢察工作起步定向的啟蒙教科書。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12

以前對學習新教育的認識只停留在字面上,今年暑期學習了新教育理念,讓我領略了新教育專家的風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發的無窮魅力,彷彿整個人也起了質的變化,對學生、對課堂、對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

“新教育”是一個教育行動,新教育的宗旨是:“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致力於追求一種理想的教育,這種教育理想,正是對中國教育現狀的深刻思索以及對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點燃了廣大教師的熱情,讀新教育,我的心靈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對“新教育的教師專業發展”感慨頗多。

近幾年中國正在全方位積極推行“素質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新教育實驗的課程對教師的組織、協調、溝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轉變。學生的學習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下進行,在這樣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轉變以往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某些僅僅在形式上表現為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創設實質性的促進學生髮展的各種學習環境的能力。實施素質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怎樣打造高素質的教師?新教育實驗逐漸摸索出一條“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的教師專業發展的“三專”模式。我深有體會的是前兩點,因為這兩點我們能夠從自我做起。。

1.專業閱讀。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專業閱讀。正像《新教育》所說的:專業閱讀,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石。為適應新課程改革,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才能使教學課堂永遠充滿活力,永遠富有教育教學機智,才能做一個永遠富有魅力的老師。老中醫、老政治家隨著年齡的增高和資歷增長越來越增值,而教師則不然,很多中國小生喜歡年輕教師,年輕教師除了身上所散發出的青春的活力外,還因為年輕教師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他們之間沒有代溝或代溝很小,與學生很容易溝通。我是一名老教師,怎樣才能在工作中保值增值,永保青春的活力呢?那就是讀書——為自己的未來投資。

讀專業類的書,學習教育的新觀念、新思想。教師迫切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適應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提高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理論轉化為方法的能力,適應綜合性教學、研究性教學、實踐性教學的新要求;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的全面發展的綜合水平。寒假裡的閱讀學習和聽了有關新教育的兩次專家報告,不能說給自已帶來立竽見影的學習效果,但也受到了很大的觸動。開闊的視野、淵博的學識、豁達的胸襟、高超的教學藝術和良好的身心素質構成了教師素質的骨架。而一個樂於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師是一個永不停止學習的人,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近期,有關專業類的書,我讀了魏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漫談》、鄭傑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朱永新的《新教育》等,深刻體會到越學越感到自己的不足。我將不依賴自己過去的教育教學經驗,努力學習,不求超越他人,但求超越自我。

讀經典文學類的書,豐厚自己的文化積澱。近幾年,一直擔任畢業班教學,每日忙於備課、管教、批改,忙忙碌碌的生活總有些悵然若失。課堂上,講解、練習等應試性教育的思想強烈的佔據了頭腦,教參代替了涵詠吟誦,再美的句子也引不起感情的波瀾,如同課堂上聽不到學生讀書聲一般,課堂之外的我也疏遠了讀書。在課改的大潮中,難以消化各種新名詞、新概念、新模式、新理念。忙碌中卻總感覺缺失了什麼,缺失什麼呢?靜心思量,缺失的就是自我的閱讀,自我的.提升。只有讀書,才能擁有源頭活水;只有讀書,我們才能生成新的智慧。

2、專業寫作

《新教育》書中講到的,“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日常的工作中,自認為整天和孩子們一起盡情地享受著成功的快樂,共同體驗著成長路途上的挫折與失落。可是很多時候,自己只是激動一下,興奮一刻,難過一陣,後悔一回……也沒有付諸筆端,便不了了之。正像書中所說的那樣“這些‘火花’不久就煙消雲散了”。現在想來,真為曾經流逝的歲月而感慨,真為逐漸模糊的記憶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師應該成為新教育實踐中的“有心人”,要及時地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等。因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這成功的背後靠的不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千百年來社會、學校和家庭達成的共識,也是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教師的職業要求教師不斷學習。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這個世代和前一世時代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以前工作的開始是學習的結束,當下的社會則是工作的開始就是學習的開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如果離開學校後不再持續學習,這個人一定會被淘汰!因為未來的東西他全都不會。”因此,今天多讀幾本書,就是為自己的未來投資。不斷追求終身的知識成長,未來才有立足的空間。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不同的是,今天的我會更加珍惜時間讀書學習的機會。給一點時間給閱讀,陶冶我們因繁雜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點時間給閱讀,矯正我們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擠一點時間給閱讀,開啟我們因機械學習而遮掩了的心扉。

努力讀書,用書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爭做一個永遠富有魅力的老師。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13

《教育新理念》更新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課改實驗的課堂上呈現出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煥發了生命的活力。通過學習《教育新理念》,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以及對平時聽的課改觀摩研討課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反思,我們反思了一些問題,現與同行們思考、交流學習體會。

反思(一):學生的認知起點在那裡?

學生認知的定位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因此教師對學生認知起點的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對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對許多知識的學習已不僅限於課堂,他們從現實生活中學、從網路中學、從課外讀物中學、從課本中學等等,在這樣資訊時代突飛猛進的今天,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只還是從知識的邏輯關係去尋找學生認知的起點,而忽視學生本身的現實認知起點,就難免出現課堂上突如其來的問題或尷尬的場面,如果處理不當,極易造成課堂教學的`效率低下及師生關係的失和。

反思(二):一定要小組合作才是合作學習嗎?

合作學習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策略,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過程與結果並重,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必須是通過有效的合作學習來達到,在思維碰撞,方法共創氛圍裡使學生體驗到合作的真正意義,因此,現在許多研討課都採用了同桌討論、小組交流等學習方式,但也看到,由於過多過急採用小組討論交流,特別是優等生獨立思考時間過少,使部分學生思維產生惰性,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實小組交流,跨組交流,全班交流,只要是有效的都是合作學習,有的教師全面理解合作學習意義,認為非要小組合作學習才是合作學習,忽略了學生獨立思考這重要問題。

反思(三):“做”與“說”誰更重要?

你做過的你記住了,但你說過的卻忘記了。如美國物理學家哈爾莫斯指出的“學習物理的唯一方法是做物理”。在物理教學中無論知識或技能的形成都離不開學生“做物理”的活動。目前,許多課堂教學學生髮言熱烈,一節課學生都在搶著說,有的甚至書本不翻一下,鉛筆不用一下,課堂熱熱鬧鬧,課後反饋效果卻不盡人意。因此,在課堂上要十分講究節奏,該動眼觀察時就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該動腦思考時就給足時間安靜思考,該動手操作時就給足空間讓學生擺,該動筆練習時就要求學生練習,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有機結合,使課堂思看結合,說寫結合,動靜搭配,達到最佳的有效教學。

總之,在新教育理念下我們要對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我們期盼著新教育理念下課堂教學越來越精彩。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14

我讀完袁振國教授的《教育新理念》後收穫頗多!書中這樣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教師絕不是教書匠,而應該是具有教育思想、教育風格、教育能力的教育家,應該對教育活動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有自己獨特的追求,有獨立進行教育科研的意識和能力。應該使教育過程成為實現和提升生命價值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通過激發學生的生活熱情、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塑造他們的高尚人格,實現自己的精神追求,豐富自己的情感,放射智慧的光輝,實現自己的幸福理想。這是一種真正的教師境界。

我認為教師首先應當具備比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是指運用一定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每個教師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怎樣轉化差生,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等。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

一、對角色作用提出了挑戰

教師作為指導者,應當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作為學習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教師作為促進者,應當冷靜地旁觀:學生在自主觀察、實驗或討論時,教師要及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其二,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援,以適當的方式,使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最後,還要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使學生遵守紀律,與他人友好相處,具有合作精神。新課程要求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教師則首先應該成為研究者,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科學研究。

二、對教學方式提出了挑戰

隨著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將重新建立教學方式。在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指導學生收集資訊;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創設支援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三、聯絡教學,不斷摸索和探討

1、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

不要走入兩個極端,一個不敢放手,一個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課堂上要注意這樣幾點:

(1)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要注重培養學生好的學習方法;

(4)要正確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

2、教學中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

有一句話說得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的教學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運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是現代教學的一個趨勢,但永遠不會成為唯一的手段,永遠不會替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我們設計的教學課件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但課件卻不應成為左右課堂程序的主要因素,人才應該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過分依賴課件,就會造成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模式化,不利於不同的學生的不同發展。教學中,教學手段的運用應該是多變的,是根據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情境而設計的。因此,我想在一節課中,如果自始至終都採用多媒體,那就不能稱是一節好課,至少說沒有把人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上,忽視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思維是多變的。所以,教學上是否成功,關鍵在於我們用什麼合適的方法,而不是我們用了多少方法。

3、教學不要過於形式化,注意教學內容。

在教學中,有時我們老是想著如何體現新課程標準,用什麼手段去體現,往往就沒有注意到教學活動的目的是使我們的學生能全面發展。只要能讓我們的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就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課,就是好課。在許多課上,正是由於我們教師想得太多,因此使教學活動變得只有形式而沒有了真正的內容,就像是一套好看的衣服,卻沒有一個相稱的身材人去穿它,那麼衣服的美又如何體現呢?衣服,我們知道只要穿得得體就會很好看。同樣,我們教學模式不管是什麼樣子的,只要能使學生全面發展,就是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就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想的是如何使學生得到更大的發展或進步,而不是去考慮用什麼方法去體現新課程標準。

總之,如何達到一種“真正教師”的境界,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探討。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15

理念或者說觀念,是人們的一種思維習慣。它對於一個人或一項事業的創新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理念是行動的指南,正確的理念是成功的通道,錯誤的理念會使我們迷失方向。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在我國法治建設實踐中總結出來,科學的,先進的法治理念,為當前和今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了正確的思想指南。眼下,在全國政法機關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來指導檢察工作,審判工作,公安工作以及司法工作,是政法隊伍和政法工作適應現階段形勢的需要,是確保政法工作社會主義方向的需要,更是切實提高政法幹警維持社會能力的需要。

檢察機關的執法理念,是檢察幹部人員在執法實踐中日益積累形成的指導思想,觀念和心態的總和。比如:檢察機關提出了"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工作主題,"以人為本,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執法觀念對整個檢察機關的執法活動就始終起著指導、支配和決定作用。

然而,作為檢察職能具體承載者的檢察人員,如何樹立正確的執法理念呢?,筆者認為,首先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來指導統領檢查實踐,賈春旺檢察長在全國檢察長會議曾這樣說:"在檢察活動中,能力固然重要,沒有本事,不懂法律,願望再好也完不成法律監督任務。但是,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執法觀,有正確的執法思想指導,能力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發揮,能力的提高才會有不盡的動力"。可見,執法理念是執法活動的靈魂,是第一位的。目前,一些地方之所以不願辦案,不敢辦案,工作力度不大,辦案質量不高,一些幹警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利益面前,分不清私利與大義的界限,以手中的執法權力謀取私利,忘記執法為民的本職要求,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的重要使命,執法不嚴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為,甚至執法犯法,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不是或不完全是工作能力問題,而關鍵是一些幹警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執法理念。

執法理念既然反映著執法人員思想修養,蘊含著執法人員的覺悟,那麼,反映執法理念的外在活動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階段,檢察機關究竟在執法理念上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呢。調查顯示,一是重打擊、輕保護的價值觀;二是重實體、輕程式的司法觀念;三是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執法觀;四是重口供,輕證據的執法觀念;五是以權謀私和官本位的權力觀。六是暗箱操作的執法觀念等。上述這些錯誤的執法理念雖表現形式各異,但都嚴重損害了檢察機關執法活動的'公正性和公信度,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誠然,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與時俱進,更新觀念,用科學、先進、正確的法治理念去武裝幹警頭腦。因為執法理念作為一種觀念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也是隨著時間、地點、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過去我們覺得正確的執法觀念,隨著時間的變遷,今天就不一定會適合。那麼我們目前和今後應從哪些方面著手更新執法理念呢?有專家指出檢察機關需要從以下十二個方面更新執法觀念。一是從片面價值觀向多元平衡的價值觀轉變,二是從權力本位的執法觀向權利本位的執法觀轉變;三是從長官至上的執法觀向法律至上的執法觀轉變;四是從區域性本位的執法觀向全域性本位的執法轉變;五是從武力鬥爭的執法觀文明執法觀轉變;六是從暗箱操作的執法觀向開放透明的執法觀轉變;七是從偏重實體的公正觀向實體和程式並重的公正觀轉變;八是從"有罪推定"的辦案觀向無罪推定的辦案觀轉變;九是從查明事實的辦案觀向證明事實的辦案觀轉變;十是從偵查中心的程式觀向審判中心的程式觀轉變;十一是從依賴人證的證明觀向重視科學證據的證明觀轉變;十二是從不計成本的辦案觀向注重效益的辦案觀轉變。

筆者認為,樹立正確的執法理念,最根本的是要從思想上解決好權從何來,為誰掌權,為誰執法,如何執法等重大思想問題,這一問題解決好了,廣大檢察幹警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就會進一步提高,現階段我們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無疑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契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