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2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5篇)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

教學設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為教學活動制定藍圖的過程。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對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有個整體的把握,可以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和教育物件的特點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實施可行的評價方案,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另外,通過教學設計,教師還可以有效地掌握學生學習的初始狀態和學習後的狀態,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方法,採取必要的教學措施,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好的教學設計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科學的行動綱領,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忽視教學設計,則不僅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學走彎路,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1.有利於媒體教材質量的提高

國外有專家認為,在早期視聽教材令人失望的情形下,“是教學設計使他們走出了困境。”後來他們取得成功的“祕訣”之一就是“在節目的製作過程中致力於嚴格的教學設計。”

2.有利於教學工作的科學性

傳統教學以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教師為中心,教學上的許多決策都憑教師個人的經驗和意向作出。有經驗的教師憑藉這條途徑也能取得較好效果,這是具有教學藝術的表現。但運用這門藝術的教師畢竟有限,而且教學藝術很難傳授。教學系統設計克服了這種侷限,將教學活動的設想建立在系統方法的科學基礎上,用可以複製的技術作為教學的手段。只要懂得相關的理論,掌握了科學的方法,一般教師都能實際操作。因此,學習和運用教學設計的原理是促使教學工作科學化的有效途徑。

3.有利於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溝通

教學活動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源遠流長。為了使教學活動有序有效,人們早就開始探索教學的機制,對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各個要素的相互間的關係進行研究,並形成了一套獨立的知識體系即教學理論。但長期以來,教學的研究偏重於理論上的描述和完善,廣大教師批評教學理論脫離實際,對改進教學工作幫助不大。這固然同理論研究不夠深入有關,而更多的原因是由於忽視應用研究,致使在實踐上無法操作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被人稱之為“橋樑學科”的教學設計起到了溝通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作用。教學設計為了追求教學效果的優化,在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中,注意把個別教師的教學經驗昇華為便於廣大教師掌握和運用的教學科學,注意把已有的教學研究理論成果綜合應用於教學實踐,使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地連線起來。

4.有利於科學思維習慣和能力的培養

教學設計是系統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它提出的一套確定、分析、解決教學問題的原理和方法也可用於其他領域和其他性質的問題情境中,具有一定的遷移性。例如,在教學內容或學習任務分析這個設計環節中,要求設計者將總的教學目標分解成單元教學目標和更具體的使能目標,建立一個教學目標群,然後根據每一個具體目標擬定策略。這與現代管理學中的目標管理的思路是相同的。因此,通過教學設計原理和方法的學習、運用,可以培養有關人員科學思維的習慣,提高他們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2

無論哪一種教學設計,都包含有下列五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物件;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物件、目標、策略、過程和評價五個基本要素相互聯絡、相互制約,構成了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

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學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轉變。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那麼現今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

教學設計中對於目標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的理解,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歸宿。

新課程標準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

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學生提供教學資訊、引導其活動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驟。

眾所周知,現代教學系統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等四個要素組成,教學系統的運動變化表現為教學活動程序(簡稱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物件的分析,教學媒體的選擇,課堂教學結構型別的選擇與組合等,都將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那麼怎麼樣在新課程理念下,把諸因素很好地組合,是教學設計的一大難題。

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的功能與傳統教案-有所不同的在於它不僅僅只是上課的依據。教學設計,首先能夠促使教師去理性地思考教學,同時在教學元認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教師與學生雙發展的教育目的。

當然,教學設計與教案是有區別的。我們用表格形式將教案與教學設計進行比較,從中可以看出,從關注“具體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轉變為關注“以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的教學策略研究”是從傳統教案走向現代教學設計的根本轉折點,我想,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區別,才能夠真正理解並掌握現代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技術,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會將二者混淆。 ①脈絡要“準”——是教學設計的“出發點”;

②目標要“明”——是教學設計的“方向”;

③立意要“新”——是教學設計的“靈魂”;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3

一、基本情況:

1.這個學期是13級環境設計專業1班的第二學年第一學期,共計34人。

2.使用的教材是《建築製圖與陰影透視》(第二版) 趙景偉 魏秀婷編著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屬於普通高校“十二五”規劃教材。計劃課時64個,周課時4個。

二、教學進度完成情況

1.實際授課:理論課48課時, 實踐課16課時。

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每週我都會給學生留建築速寫作業,提高手繪能力,共計5次,批改5次。

教材除了《建築製圖與陰影透視》(第二版)以外,還參考了《畫法幾何及土木工程製圖》朱育萬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築製圖》 何斌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築透視陰影》樂荷卿 主編 湖南大學出版社,《畫法幾何與土木工程製圖》單國駿等編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教學內容是按大綱進行的,建築透視與製圖課是環境設計專業必修課之一,通過建築透視與製圖課的理論學習和課堂訓練,使學生不但掌握建築製圖、陰影透視繪圖的原理、作圖方法、繪圖技巧、繪圖“語言”、識讀和繪製裝飾裝修施工圖等,而且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思維、構圖能力。

三、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此課是一項集理論知識與手繪實訓一體的課程,研究用投影方法繪製建築工程圖樣和解決空間幾何作圖問題的理論和作圖方法的一門專業技能課。本課程的基本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製圖的原理及規範製圖的基本步驟、方法,並能獨立繪製完成一系列建築圖紙。教學內容“精要”、清晰易懂,讓學生全面地瞭解建築製圖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理解正投影法的原理及建築上的.應用,會利用軸測繪圖方法表達建築形體三維形態,熟悉掌握建築製圖的全過程,掌握繪製建築形體陰影和透視的方法。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教學過程中還有意識地培養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嚴肅細緻的工作作風,達到增長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基本目的,同學們的繪圖基本符合《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GB/T 50001-20xx)以及國家現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規範的規定。建築製圖的表達清晰、完整、統一,字跡工整,符合長仿宋體的基本要求,平面圖、立面圖、大樣詳圖均理解透徹,繪畫到位,繪圖過程中發現你具有很好的空間想象力,希望在今後的設計工作中能夠有效的提高建築設計的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 考試結果:

90分以上10人佔29.41%; 80~89分14人 佔41.18%; 70~79分6人佔17.65%; 60~69分2人佔5.88%; 59分以下2人佔5.88%;

四、體會

回顧這學期的教學工作,我的體會是,作為一名專業教師,除了認真備課外,還要不斷拓寬自己知識面,只有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做到渾灑自如,讓同學們在輕鬆愉快中學到知識,學到技能。

下學期即將到來,我將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新學期到來,爭取出 色完成學院交給的教學任務。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4

對於一個剛剛走上講臺的新教師,面對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覺得自己責任重大,雖然投入滿腔的熱情,總是覺得教學上還是缺少經驗,有時候會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但是結果有可能會收效甚微,對於這種情況我也在努力的探索改善,但是一個人的力量太微弱了,前進的路途有些跌跌撞撞,總是在實踐反思在實踐的路上苦苦的探索,學校出於新老師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還有待學習的考慮,學校為此也非常關心我們新老師的教學情況,提出了師徒結對活動,讓我們從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那裡學習總結,我隨周紅專老師學習,周紅專老師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老師,有一套自己的教學理論,這個無疑使給還在探索中的我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我非常珍視這個學習機會,跟周老師結對活動後,周老師悉心指導,每節課後將教學環節結合理論讓我學到了許多的東西,並在自己上課的時候實踐,在短時間內覺得自己有了很大的進步,上課的時候明顯覺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很大的提高,自己也知道如何指導學生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了。

學生要慢著教。以前學習主要是靠教師填鴨式的講解,學生缺乏主動學校的意識,周老師講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能使單一的師生傳授,教師能掌悾課堂,而不是控制課堂。在上新課時,學生對新句型生生之間練習,把課堂留給學生,多留時間等他們接受,而不是老師費力講解,。在課堂上週老師充分的給予時間讓學生自己去主動探索,更難得的是周老師讓學生自己畫圖,自己得出結論,避免了教師竭盡全力填鴨式的教學,而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整個過程雖然在課堂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實則,學生的學習效果好,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主動探究能力強,教師在課下花費的功夫就少了。所以從整個的教學程式上來說我已經完全接受了周老師的教學方法。

數學教學教師應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周老師告訴我教師教學要創造出恰當的教學情境就,教師在教學時要認真閱讀教材,理解教材意圖,特別是在創設情景時不能隨隨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這樣容易流於形式。教師在情景創設時,目的性要強,要選取有特色,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慾的素材來創設情景,這樣才能達到創設情景的目的。

數學教學語言要精煉。不能脫離帶水,最好做到準確,恰到好處,在教學過程中周老師也是這樣實踐的,他課堂語言非常的準確到位,該說的讓學生說,學生有說錯的,他就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的目的是讓學生多說,多思考,所以周老師的課堂上既有嚴謹的學習氛圍,又有經過思考之後學生恍然大悟的輕鬆氛圍,有張有弛,讓身在其中聽課的我都有種對知識深深的敬畏感,周老師在平日聽課的時候總要跟我說,讓我上課儘量去繁精簡,在這樣的學習交流中我受益匪淺。

數學學習要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國中的學生還未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聽講容易走神,周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緊不慢,認真聽取每位同學的發言,耐心解釋,在黑板板書的時候結合國中學生做題數學過程不規範,他總是堅持自己認真板書,也讓學生自己上講臺板書,指出學生板書過程中的不規範,讓學生當堂發現自己的不足,並且引導學生反思。教學內容不在於多,貴在於精。

層次分明。周老師講課時縱向的層層遞進,熟練地掌握知識的重難點,然後以自己多年的經驗,從簡單的知識和學生容易接受理解的知識出發,進行變式引申,慢慢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學到很多,課堂效率非常高。

總而言之,周老師的這些教學方法令我深思,平實中見神奇。我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是通過這個活動我感到自己有了明顯的進步,上課得心應手了,而且學生更活躍,願意參與到教學中來了,但是學無止境,我想我要學習餓道路還有很長。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5

為了加強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第十一週教務處根據學校的要求,對全校教師的教案、作業進行了細緻的檢查。總體情況良好,絕大多數教師能超前撰寫教案,及時批改作業,按質按量完成教學任務。下面將檢查的情況反饋如下:

一、 教案方面:

(一)主要優點:總體上看,老師們備課態度較認真,教案詳盡,課時數量充足且能做到提前備課。大多數老師能根據教材及班級實際,定好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有一定的教學準備。教案書寫字跡清晰端正,設計合理,教學過程清楚。重難點把握準確到位,注重教法、學法,注重與學生互動交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合作,學習的形式方法多樣。有些老師還設計了展示交流、或拓展的環節,體現了學生學法的多樣性,思維的靈活性,想象的豐富性。大部分的教師的教案備註和課後反思寫得詳細、深入,具有實效性,能根據實際情況有感而發,能把教學效果及存在問題寫清楚,有些老師還提出了整改措施,說明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和教案的設計都進行了較深入的反思。這方面做的比較出色的老師有:劉惠、巫月娥、曾淑容、葉妙珍、張仕霞、賴少清、吳小燕、程芳、陳海鷗、張小燕、盧秀嫻、黃燕妮、吳嘉斌、

樑葆蓓、羅潤平、賴翠連等老師。此外教師們都能使用資訊科技手段,電子備課格式規範,使用熟練。

 (二)存在問題及建議:

1、教案的設計還是應該更關注學生的實際,要有分層指導,體現新課程理念,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服務。

2、注意設計好課堂提問,問題應該富有啟發性,整合性。注意情境的設計要有趣味性,要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主動去思考。

3、總結評價方式要積極多樣,具有激勵性。教師總結具有概括性。

4、作業設計要符合時間要求,形式多樣,注意實踐與積累。

5、有些共享的教案老師沒有根據本班學生的學情進行修改。

6、有些老師的教學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欠挖掘自己本節課堂中的成功與不足,總是停留在表面問題上,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針對性不強,對以後的教學無多大的幫助,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調整——改進的作用。

7、個別教師書寫不夠認真,教案設計較簡單,可操作性不強,內容空泛,教學指導性不強。另外也還是發現有個別抄襲的現象,居然連備註也都一樣,這樣也確實太不應該了,望有這樣行為的老師能改正。

(三)獲得優秀教案的老師有:袁瑜、吳素華、李甜優、巫月娥、曾淑容、葉妙珍、張仕霞、賴少青、吳曉燕、程芳、鄒淑琳、陳海鷗、謝小清、黃麗琴、張小燕、蒲明慧、李偉芳、黃雪花、盧秀嫻、吳嘉斌、

黃燕妮、葉雪娜、曾愛瓊、鄧秀瓊、樑葆蓓、劉惠芳、羅潤萍、鄧惠群、賴翠蓮。

二 作業方面:

,側重點檢查如下幾方面:

1、檢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重點檢查作業本面、正確率、書寫、格式、訂正這幾方面。

2、檢查教師佈置作業的水平:從作業的針對性、符合課程標準的情況、作業的形式、作業量、作業的層次性、難易搭配的程度等幾個方面檢查。

3、檢查教師對作業的批改情況:從批改的正確性、規範性、及時性和是否有鼓勵性、針對性的.評語等方面檢查。

(一)一、二年級的作業情況:

主要優點:一、二年級學生的作業總體寫得比較認真,教師批閱規範,且能做到細緻、及時,並且能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有些老師能分別用星號、笑臉、紅旗等符號予以鼓勵,激發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興趣。對學生出錯的地方,老師能耐心輔導,學生及時訂正,並且引導學生保持整潔的本面,尤其是優生的作業,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在學生的寫字習慣方

面,老師們都花了不少心思,費了不少力,孩子們已初步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特別是巫月娥老師的一(8)班、葉妙珍老師的二(4)班、張仕霞老師的二(7)班,這幾個班的學生作業普遍紙面整潔,格式規範,書寫工整,其中巫老師在抓筆畫與佔格方面做得猶為出色,葉老師和張老師在書寫規範方面抓得很好且學生的正確率高,我想這跟老師的工作細緻到位分不開,跟老師本身的基本功紮實也分不開,這幾位老師的字都非常漂亮,板書工整,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

 存在問題及建議:

1、要繼續重視一年級學生規範作業的指導,重視拼音在四線格中規範書寫。注意抓好聽寫,讓學生區分好前後鼻音、平翹舌音、聲調。

2、二年級應該在重字詞的基礎上加強說話寫話的訓練、初步引導學生注意作文格式的學習,如開頭空格、標點符號的運用等。

3、誤改現象特別嚴重,基本上每班都有誤改的現象(尤其是學生的錯別字、拼音錯誤、語句有毛病沒有發現,錯的打勾),這說明大部分老師改作業時還不夠細心,根本沒看清楚就隨便打勾, 包括高年級,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也是目前最需要整改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在期末檢查的一個重點,希望老師們回過頭去重新認真檢查一下學生的作業,讓學生及時訂正錯誤。

4、有些班級的正確率不高,部分差生的作業塗改厲害,希望以後更多地關注差生的習慣培養。

5、部分教師不善於在學生的作業本上使用鼓勵性、針對性的評語。其實評語也是老師與學生溝通的途徑,評語應該與學生平時的行為、思想動向、

課堂表現結合起來,這樣才更有說服力更能有效的幫助學生進步,如:“如果你上課更認真點,相信這道題肯定難不倒聰明的你!”這樣的評語會比“你上課要認真聽講!”更能讓學生樂於接受。我們建議在以後的作業中起碼應該有四分之一的作業要有這樣的評語,這也將會是我們檢查的一個重點。

6、有些低年級的家長反映家庭作業的量太多且機械重複,希望老師們應該從孩子的認知水平出發,科學、合理地佈置家作,否則會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

一、二年級的優秀作業有:黃雪珍、吳素華、劉惠、廖雲珍、李甜優巫月娥、曾淑容、葉妙珍、張仕霞。

(二)三至六年級的作業情況:

先簡單講講課堂作業的情況,然後重點講講作文。

課堂作業方面

(一)總體情況

1、學生作業數量合理,教師批閱規範,且能做到細緻、及時。

2、學生有了較規範的書寫格式,作業卷面乾淨整潔、書寫工整,正確率較高。

3、教師對學生作業都做到了全收全改,有一定數量的日記、週記批改,能看出老師們工作的辛苦。學生作業錯了,能及時讓其訂正,教師能及時復批。

4、作業能體現教師重視詞語佳句、古詩及需要背誦課文的積累。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6

國小生處於天真活潑的童年時期,熱情好動,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心,喜歡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下接受新知識。因此,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國小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覺得英語學習不是枯燥地背單詞、記語法,就顯得尤其重要。而豐富多彩的課堂遊戲正是通過創造這樣一種氛圍,使學生們在玩的過程中增長了知識,鍛鍊了英語"聽、說、用"的能力。

那麼,何謂教學遊戲呢?教學遊戲是指為了一定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的一系列具有趣味性、猜測性、對抗性的教學娛樂活動。該活動旨在激發教學物件的興趣和競爭意識,調動其積極性,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筆者通過英語教學實踐,摸索出幾個操作簡單,教學效果明顯,又深受學生歡迎的課堂遊戲。

教學的過程無外乎就是一個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而在實際操作中,輸入性遊戲要注意輸入的充分性和生動性。比如單詞教學,輸入單詞時,可以採用"high-low voice"遊戲,即老師大聲讀時,學生小聲讀;老師小聲讀時,學生大聲讀。設定了一個小"陷阱"讓學生們集中精力,反覆練習單詞的發音。也可以採用"bomb-game",即扔炸彈遊戲。學生大聲說出一個單詞之後,雙手做出扔炸彈的投擲動作,"嘭"的一聲將"炸彈"隨意扔向自己身邊的同學。接到"炸彈"的學生應大聲讀出那個單詞,再將"炸彈"扔出去。老師可在旁邊起監督,引導,評估的作用,儘量使"炸彈"在全班範圍內傳遞。這樣就做到了點--線--面的結合,使全班同學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此外,通過此遊戲既可以測試學生的'反應能力,對單詞拼讀的熟練程度,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輸出性遊戲則更應該以學生為主,可以設定一些競爭性、對抗性的遊戲來達到知識輸出的目的。如"警察抓小偷"遊戲。遊戲規則是:分小組選好"警察",讓他們到教室外等候。在教室內商量好每個組的"小偷"是誰。當全班同學大聲讀句子時,"小偷"只做口型,但不發出聲音。"警察"需要有敏銳的聽覺和觀察力,才能儘快找到那個隱藏的"小偷"。最先找出"小偷"的那個組為順利者。這個遊戲適用於常用句型操練,如"Nice to meet you!"、"What's your name?"等。一方面鼓勵學生大聲讀出來,一方面調動學習氣氛。此外,"I say you do(我說你們做)"和"I do you say (我做你們說)"也是一個很好的課堂遊戲。它通過將語言和動作、表情聯絡起來,增強學生的記憶。這也是"全身反應教學法"的一個生動例子。比如針對"How are you?"的眾多回答方式,教師可以設定一系列比較常見的符合語境的肢體語言,通過"I say you do"進行輸入,再由"I do you say"進行輸出。這樣既豐富了課堂內容,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可謂事半功倍。

課堂遊戲旨在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當然,其難易程度需要教師根據班上學生的學習進度而定。往往一個簡單的遊戲會有很多難度逐漸加大的變種,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創新,使課堂教學生動、活躍而不致沉悶、乏味。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7

課程設計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鍛鍊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具體訓練和考察過程。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日異,微控制器已經成為當今計算機應用中空前活躍的領域, 在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因此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大學來說掌握微控制器的開發技術是十分重要的。

回顧起此次微控制器課程設計,至今我仍感慨頗多。的確,從熟悉電路板到完成實驗報告,在這整整九天的日子裡,可以說是苦多於甜,但是有很多很多的收穫,不僅鞏固了以前所學過的微機原理和C語言的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

在前三天的時間裡,老師佈置了任務——修改書上電路圖中的錯誤並重新繪圖。一開始很不理解,埋怨老師不直接告訴我們。在之後的編寫程式時我才發現,這一過程對於本次課程設計是相當重要的。只有親自仔細的測量過,才能夠熟悉各個晶片所在的位置以及它們的管腳作用,只有做到了這兩點才能保證實驗的正常進行。 對於本次課程設計,其程式還是比較簡單的,主要是解決程式設計中的問題,而程式設計是一個很靈活的東西,它反映了你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它才是一個設計的靈魂所在。因此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用在程式上面的。很多子程式是可以借鑑書本或網路上的,但怎樣銜接各個子程式才是關鍵的問題所在,這需要對系統的結構很熟悉。因此可以說系統的設計是軟體和硬體的結合,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也發現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雖然感覺理論上已經掌握,但在運用到實踐的過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在編寫程式以及除錯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我通過去圖書館查詢資料,請教同學老師,再自己一點點改善程式,最終編寫出了比較完善的程式,實現了所有要求功能,這是最值得我欣慰的一點。

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懂得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理論中得出結論,才能真正學以致用,從而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說是困難重重,這畢竟第一次做的,難免會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同時在設計的

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對以前所學過的知識理解得不夠深刻,掌握得不夠牢固,比如說晶片的管腳如何編號,對C語言程式設計掌握得不是很好……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之後,把以前所學過的知識重新溫習。

這次課程設計終於順利完成了,在設計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最後在吳老師的辛勤指導下,終於完美解決了。同時,在吳老師的身上我學得到很多實用的知識,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對給予我幫助的所有同學表示感謝!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8

通過兩天的學習,使我對高效智慧課堂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我覺得它主要是指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的共同進步,是知識和素養的共同提高。

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化,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那麼,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會大打折扣。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在小班化教學難以推行的現實條件下,在班內實行小組互助學習可以說是一個最佳選擇。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可以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高效課堂其本質仍然是我們對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是實施素質教育具體體現。高效課堂的提出和實施,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和開始,課堂效果如何關鍵在於課堂的實施者——教師和學生,尤其是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我們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於創新、勇於實踐,善於反思、總結提高。我相信我們遇到的困難一定不會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因此我們要樹立一種信念,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那麼就一定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9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指導者。一堂課的成敗取決於教師的教學功底和教學技巧。因此,教師必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要具有紮實寬廣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汲取最新的歷史研究成果和其他科學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熟練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還要學習最新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總結,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從而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設計出優質的課堂教學活動。

教了3年畢業班歷史課程,過程其實挺枯燥的。因為趕進度,想盡快的進入複習階段,原先在教七年級八年級時候上課的激情逐漸被九年級補材料、劃知識點、檢查基礎知識掌握所代替。作為老師如此,學生更是如此,本來歷史是充滿懸念和激情的課程,到了畢業班卻被大量的習題和作業所代替。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其實都是希望畢業班的歷史也能夠充滿激情。

在九年級世界史的教學中,作為老師,我有時特別想慢一些講,作為會考的重點,這個階段有大量的材料和知識點,有些問題確實只有通過探究才能夠得出結論。不知道其他地區的老師怎樣,確實在教學中充滿了迷茫和不解

開放性作業

現在學生的歷史作業無外乎兩種,一種是以輔導材料為主,選擇填空和綜合題,答案比較唯一,也有部分歷史老師直接把答案發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在做題過程中自行檢查;

第二種就是需要記憶的作業,要求學生背某某事件的背景過程影響等。通過學習,可以看出,這樣的作業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構建,學生學到的知識永遠是通過教材、練習冊或老師加工過的成品。

要讓學生能夠更有效的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就要求教師在常規作業的基礎上,佈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這樣的作業沒有具體答案,以小論文的形式呈現。

條件好的學生可以通過網路查詢需要的知識,條件受限的地區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看一些相關的書籍。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篇中美歷史作業對比的文章,感觸頗深。如果我們在學生能力可及的範圍內佈置一些這樣的作業,對學生以後的學習將有很大的益處

歷史教學情境的創設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總是要求學生在完成當天的作業後對新課進行預習。隨著網路、電視等媒體的出現,現在學生獲取知識更加便利,對書上已有的知識點和例子已經缺乏興趣。

在教學情境的創設過程中,我認為應該注意聯絡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如在講美國經濟的發展和日本戰後經濟時,如果能夠結合當前時事,學生就會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當然,教學情境不止時事一種,歷史上的今天等方式也能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興趣,但是問題要適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切忌過深過難。

總結

1愛就是了解。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知識基礎、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交友情況、喜怒哀樂的深刻了解。這是做好班級管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

2、愛就是關懷。

師愛是教育的

3、愛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這就是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汙辱學生;理解學生要從青少年的心理髮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幼稚和天真;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鍊,在磨練中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

4、愛就是責任。

愛學生要深入地愛,愛學生要理智地愛。就是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對其缺點錯誤,不縱容、不姑息、不放任。師愛既蘊含著強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現出深刻的理智,不僅著眼於學生目前的得失和苦樂,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前途。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學生們易於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在輔導學生學習時,不僅要使優等生學好,也要使中等生學好,更要使學困生學好。因而在平時教學中注意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同時在學校我又採取讓

同學教,小組互幫互助的方法,讓先進學生帶動後進生。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助,他們的學習情況有了明顯的進步。教師的責任不僅在於教授學生知識,更在於引導他們學會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為準則。

在暑期,我參加了河北省20中國小教師素質提高全員遠端培訓。通過培訓,我認識到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培訓即將結束之際,我感受頗多。培訓課程中,生動的教學課例,讓我們更加貼近了課堂;專家的教育理論和教育觀念,提高了我的教育素養;專家們的分析又使我們知道了教學中的重要知識點;與其他學員的交流幫我拓寬了眼界。總之,通過培訓。使我對新課標和新課標下的教學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認識,下面是我在培訓中得到的收穫:

一、通過培訓學習,更深化的瞭解了新課標要求,更新了教育觀念。通過學習,認識加深了新課標下的'教育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現代教育教學觀、學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法,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之中。

二、通過培訓學習,更加意識到肩上的責任,增強了責任感。

我感到教育是需要智慧的一項事業,教師肩負的責任重大.通過培訓,我從教學案例中不光學到了教學、教研的本領,而且學到了如何為人師表。這次培訓是我教學生涯中的一次加油站、充電站。

三、通過培訓學習,學到了多種教學技能。

通過課例學習,學到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技能,通過多種教學技能的分類組合才能找到適合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發揮每種教學方法的長處,發揮它的價值,這樣在運用於新課程的課堂教學當中才能去落實我們的教學目標。

四、通過培訓學習,提高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水平。

在此次培訓中,不僅使我更新了教育觀念,還掌握了一些現代教育技術。在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應用的學習中,自己已具有了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會製作適用學科的簡單教學課件。

通過學習,我還意識到教師角色轉變的重要性,只有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實踐,學生才能從學習的機器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為了更好的適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結合自己的不足,學以致用,在以後的工作中,我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

(1)在教學準備和教學實踐中:積極參加集體備課,認真準備每一堂課;多聽其他科任老師的課,提高課堂教學組織,瞭解更多的教學方法;

(2)用課堂互動解決教學方式的單一問題。課堂互動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新形勢的教學要求,提高了教學效益。總之,在自己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開發學生潛力,真正把應試教育轉化到素質教育軌道。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討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接下去要做的就是要運用多種形式昇華自己的認識,形成一個自己教育思想的過程,寫出成形的經驗總結,並最終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

二、媒體設計思路:

三、教學流程安排:

四、教學過程設計

五、教學思路說明

六、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0

這節課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活動,落實自主。每次活動,老師基本是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沒有出現少數“尖子生”壟斷課堂的現象。如“教學反思:這節課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活動,落實自主。每次活動,老師基本是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沒有出現少數“尖子生”壟斷課堂的現象。如“自讀質疑”後,教師設定了“角色互換”一個環節,讓學生當小老師,考考自己最佩服的同學、考考其他小組、也可以考考老師。這種新穎、民主、開放的教學環境,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

自讀質疑”後,教師設定了“角色互換”一個環節,讓學生當小老師,考考自己最佩服的.同學、考考其他小組、也可以考考老師。這種新穎、民主、開放的教學環境,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1

全縣的幾百幼兒教師響應上級領導的指示,聽取了教授講的《幼兒園集體教育教學活動和設計與組織》告訴我們如教師在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上得到的學習和提升何去設計集體教育活動。幼兒園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由教師向幼兒施加影響的動。指在生活活動、遊戲活動、勞動活動環節中引導幼兒習從而實現某種目的的活動。還特別是在如何設計集體教學活動一一給我們做了詳細的講解,讓我們知道怎樣去選擇內容、分析教材和孩子、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分析並確定重難點、做好充分活動準備、合理設計活動過程。然後通過活動講解讓我們去思考問題,中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幼兒園教學”教學的組織形式主要的就是集體教學活動。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特點含有群體性和集中性。

從中讓我知道了自己教學如何讓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呢?首先我們必須在教材的內容上好好挑選,還要認真分析選材的內容,並分析瞭解自己的學生現狀和各方面的能力,設計好合適的集體教學活動方案。我們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呢?在選材時我們就必須考慮選材的科學性、對於孩子們起到的教育性、更要適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徵、引起孩子們學習的濃厚興趣。選好材料內容後,我們當教師的還要通讀教材,整合內容,正確地把握好教材的思想內容;把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要做到這些,我們當教師的必須對教材內容多讀多思,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把握好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更好地掌握好教材的思想內容,選取最合適教學方法,完成好教學活動,達到教學目的。總之,聽了教授的講座後,使我受益匪淺,豁然開朗。她的教學理念,教學的語言,教學的方法都是我值得學習的。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2

通過這次比賽,我受益匪淺,知道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對後的教學共有很大的幫助,下面來總結一下這次比賽的所想所感:先說一說自己的問題可能出在什麼地方。1。設計的框架不夠清楚。本身對於教學設計平時就不太在意的我去參加之前還是好好的準備了下,對照著評分標準,然後參照一位老師的公開課時的教案,準備了將近一個星期。怎麼個準備法呢?平時上課的時候教案如果來不及寫的,我就趁著這個機會補起來。大概寫了個2-3篇吧。總算把這個教學的大概是這麼書寫的給準備好了。今天回過頭來,對照著別人獲獎的作品,我覺得我的這個框架實在是不怎麼樣!別人的寫的都是非常清晰的,特別是教學意圖,他們寫得都很清晰。每一個環節後面,都有註明設計意圖,而我的這個裡面實在是沒有幾點是涉及到教學設計意圖的不僅僅是設計意圖,我覺得在重點難點的時候,重點:分欄的設定、簡單的圖文混排。在這裡,應該寫成:1。分欄的設定。2。簡單的圖文混排。最新範文

在這些個細節方面做得還是不夠的其中有一位老師的設計起來,整體給人非常清晰的感覺。因為每個環節都是非常清楚,頭是頭,尾是尾。我覺得我在這些方面實在是欠缺啊。整體思路沒辦法做到清晰,就意味著我這個人考慮問題的時候容易混亂,雖然可能最終事情能夠得到解決,但是過程肯定是不讓人滿意的一定要加強這個方面的`鍛鍊,比如說言語方面的,普通話非那根面。2、在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方面,他們更為老道。我的教材分析是從教參上獲取的,基本都是教參上抄的,可以說在練習打字而已。不懂得思考的人,永遠不會進步。看了看他們的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基本都是差不多的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3

20xx年10月31日---11月3日,我有幸在西雙版納參加了雲南省第十屆國小數學教學改革觀摩交流會,在在這4天的時間裡,觀摩了來自各地州19位數學教師的觀摩課,並聽了專家報告,及有關市地教研員的精彩點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注重與學生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課前教師同學生交流,讓學生的身心愉悅,以飽滿的熱情,亢奮的鬥志投入新授學習這一點值得學習。每位教師上課前都與學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話題,比如:你知道老師叫什麼,你瞭解老師多少等話題,以示緩解學生的緊張感,為學生在課堂上正常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搭好橋、鋪好路。

二、結合教材,創設有效的情境,真正為教學服務

每一位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三、學習方式生活化、藝術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著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

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願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求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是多少》時,有的老師用到了姚明的高度,《行程問題》利用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入手,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對學習不在陌生,不在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四、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放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究、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的教師把學生分成幾組,以便於學生交流討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五、堅定了自己的幾個認識。

(1)合理使用教材,大膽選取學生身邊的素材充實課堂,能更好的體現數學的生活化。如用從出發地到目的地所經的路線,感知“倒推”策略。

(2)資訊窗資訊的收集與問題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資訊窗收集資訊,提出問題。除了科學引導,適時激勵外教師要重視板書的作用。要把資訊窗中的主資訊、主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形成一個完整的`傳統樣的文字應用題模式,引導學時理解圖意。這次聽課找到了這樣的佐證,且效果很好。

(3)題組訓練不過時。數學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訓練,通過訓練學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訣一樣達到自動化的效果。本著低起點、密臺階、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則編制系列練習卡,對學生的當堂訓練很有幫助,這一點從周玉仁教授的報告中體會到。

(4)探究與滲透的關係怎樣更合理?數學課需要探究,但絕不是最原始的經歷,這種探究需要教師適時的鋪墊引導。如果坎過大,溝過深,教師就要幫學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從而達到成功的彼岸。從外地州老師的講課中體會較深。

六、產生的幾點疑惑。

(1)一節課中解決問題與算理探究孰輕孰重?從實際問題入手分析已知未知的關係引導學生列算式。啟發學時搜尋知識儲備探尋算式的解法,這兩者哪一個應該佔得時間更長些?我覺得很多以計算為重點的課,“解決問題”設定的素材很多都不理想,沖淡了教學的重點。

(2)幾節課對學生的評價較少,激勵的語言較少。相比較我更欣賞北京華應龍上課時的感覺。他的一節課,可能造就一個傑出人才。比如學習信心的鼓勵,學習方法的鼓勵讓人終生受益。

(3)訓練量都較少,不利於學生形成技能。我感覺在“解決問題”的紅點講完以後完全可以分層練習,如編制資訊收集題組,資訊整理題組,選擇策略題組,提出問題題組。最後一道綜合題。一句話種子分類練習。

各專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算術應用題的解決策略,可謂高屋建瓴,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大開眼界,領略了優秀老師的課堂教學風采和專家的精彩報告,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寶貴經驗。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4

近日,學校對全體老師進行了基於標準的教學設計的培訓。我們非常感謝和珍惜學校給我們創造的這次學習機會。我從中也受益匪淺。

教學是一個充滿問題的專業領域,“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和“教到什麼程度”應該是該領域的四大核心問題。然而,人們一直以來對“教什麼”和“怎麼教”關注較多,而對“為什麼教”和“教到什麼程度”探討得較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總是沒有把教學置於“課程”的視域下來思考,沒有整體地、一致地關注著同樣重要的上述四個問題。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檔案,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我們要將“教學”置於“課程”的視域下來思考,要從基於教師自身經驗或教科書的課程實施,走進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

教學應基於課程標準、落實課程標準。通過教師對課程的實施,來完成國家的培養目標。

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就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對學生規定的學習結果,來確定學習目標、設計評價、組織教學內容、實施教學、評價學生學習、改進教學等一系列設計和實施教學的過程。

核心:“目標―教學―評價”一致性。

基於標準的教學設計格式:教材來源、內容來源、主題、課時、授課物件、設計者、目標確定的依據、學習目標、評價任務、學習過程、作業設計。

通過這次培訓,我明白了,教師不能隨心所欲地教,而要以課程標準為基礎,設計出真正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設計,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展開課堂教學,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5

“畫龍要點睛”,有些時候課堂技法的總結總能給你以“豁然開朗”的思維啟發!這個暑假我認真拜讀了餘老師的著作——《餘映潮語文教學設計技法80講》,這本書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深入淺出的對一線的教師進行了有效的指導。讀過之後收穫頗豐,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

一、“自然遷移 潤物無聲” 在知識的教授中自然啟迪學生的人文情感

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我一直都在設想如何在教課文的同時能夠帶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和體悟。畢竟一堂真正的好課,最大的功效不是課堂本身,而是課堂所蘊含的東西讓每一個學生願意去進行思考並有所領悟。

這種想法在這本書中餘老師也有提及,餘映潮老師稱之為:“自然遷移,潤物無聲”。這種技法對老師自身教學組織的能力要求較高,餘老師列舉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案例中就展現出了對老師的示範要求。如果餘老師能如書中所述,相信同學們能快樂地運用課內語言結合自己的真實的生活體驗寫起來,交流起來,分享起來。無形中,這個過程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人文思想,啟迪著他們的人文情懷。

二、“適時打住,過渡小結” 創新過渡形式美化課堂

書中所寫的“適時打住,過渡小結”章節,也幫我解開了心中的疑慮。我在教研組互聽課的時候,同事們都說我的板塊過渡有些生硬和牽強。因此我也特別注重這一塊,但又一直很迷惑。這一講,我有了很好的心得。餘老師特別提到,過渡並非僅用語言過渡,還可以創新更多的新穎的“過渡”形式,來美化我們的課堂教學。比如“欣賞畫面式”的過渡方法,餘老師為我們列出了《三峽》的教學構想。如此簡潔有條理的教學方式,配合具有美感的畫面欣賞以及新穎的課堂過渡,讓同學們在新奇的等待中自然進入學習的下一環節,不容易走神,很好的對學生們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三、“側面入手,正面解讀”靈活切入課堂教學要點

語文教學應該是一個活潑的,靈活調控的,有情感交流的過程,一定要激發起孩子們的興。我想,提升和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首先要使其主動參與進語文課堂。在這一方面,餘映潮老師就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導和經驗介紹。他在“側面入手,正面解讀”這一講中為我們展示了這一新鮮的創意,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慾望。在課堂的一開始,可以緊緊結合聯絡課文,從原文中找一句話放在課文的最前面,或一個精選的詞語放在文章開頭。這樣,不僅使學生儘快熟悉了課文,還讓學生的腦筋充分的動了起來。這也正是我想要的課堂。

四、“美點尋蹤,品位高雅” 用雅的情趣共建美的課堂

餘老師曾經在他的《閱讀教學設計的詩意手法》一文中談到:“美點尋蹤,妙點揣摩,妙要列舉,指的都是品味、探求文章的美妙之處,是同一方法的不同說法。“美點尋蹤”是一種審美的教學,是一種作品欣賞式的教學。”

本書中提到的“美點尋蹤,品味高雅”這一章再次加深了我對這一審美教學法的理解,所謂的“美點尋蹤”式閱讀教學,是品位高雅的閱讀欣賞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之下,請學生在研讀、品味、探求、欣賞之中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恰切、生動形象、給人強烈的美感、給人有力的感染、給人生動的啟迪的好語言、好筆法、好畫面、好形式等等內容。它既可以運用於文學作品,也可以運用於一般社科文章。根據課文文字的不同,可以分別採用“美點尋蹤”、“妙點揣摩”、“妙要列舉”的說法,也可以直接就課文的某一部分請學生說“好在哪裡,美在哪裡”。在教學中有機地適當地運用這種品讀課文的方法,可以逐步養成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趣味和欣賞個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素質。

除了課堂的美點尋蹤式閱讀教學,我想,教師本身對“美”的欣賞和品味也是極為重要的。這也讓我對自己語文教師的日常修養和審美情趣進行了反省思考只有生活和教育工作中都具有高雅品味和審美情趣的老師,才能帶給學生濃烈而不豔俗,高雅具有美感的語文課堂。

統觀餘老師的整本著作,每一種教學技法都是紮紮實實的研究與實踐結合的心血,每一個課例都是教學實踐經驗的累積。真實、紮實、踏實、樸實……我想無論哪種風格的教學追求,無論哪種個性特質的語文老師,都繞不開這個字:實!竊以為,餘老師是在“實”上功夫下得最足,火候最到位的一位名師。

語文教學的真正視點應該是放在感悟文字上,把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看作是語文課堂的基本任務,尤其是針對我所面對的國中學生,更要把聽說讀寫思紮紮實實落到實處,通過系統地有步驟有目的的教學技法運用,將方法和情感進行情與理的結合,實現語文課堂生命本原的迴歸,讓語文教學始終圍繞“語文”來展開,語文,要走在語文的路上!

如此的感悟還很多,我相信這本書將陪著我更好的從事自己所鍾愛的語文教育教學工作。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實際,在餘映潮老師的80條技法中,認真學習選取適合自己的教學技能方法,耐心進行細節化的教學改進,不斷嘗試。我相信自己能因此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