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4.34K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1

愛是教育的本質,是師德的核心,是做好學生工作的根本,這應該是老師們的教育銘,更是我們身體力行的標準。可是不是有了一顆愛心,所有的教育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我們教師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尷尬,明明是為學生好,可學生就是不領情,還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致使我們班主任常常發出"恨鐵不成鋼"的感慨。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20xx年6月《人民教育》刊登了這樣一篇文章《一位模範教師的悲哀》:陳老師是北京某中學的一名模範教師,他每天早出晚歸,一心撲在工作上,班裡的每個學生都裝在他的心裡,班裡的每件事他都認真處理。可是有一天他收到學生這樣一封信:“……老師啊老師,您真是辛苦極了。當我們看到您這些時,我們不知道跟您說些什麼,因為您所付出的和您所得到的沒有成正比,同學們都不喜歡您,只是覺得您很可憐……希望您儘快想想這是為什麼?”

像程老師這樣整日將學生的一切放在心上,像老黃牛一樣忙碌耕耘,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一些班主任們,可換來的卻是學生的不理解和自己日漸蒼老的身影。究其原因,這些老師們沒有注意愛的方法,愛的藝術。

愛的誤區

誤區一:苛刻的愛。

有些教師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把“培育國家之棟樑”、“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不誤人子弟”當作自己的工作信條,對學生、對社會的未來的負責勝過對自身付出的索取,將對學生的愛轉化為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學生稍有錯誤就嚴加責罰,其出發點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有時候會“過猶不及”,在教師嚴厲的訓斥下,學生要麼麻木漠然,要麼產生逆反心理,其教育效果反而不能達到。

誤區二:溺愛。

溺愛在初期往往易被表面的和諧的師生關係的面紗所遮掩。但時間一長,問題就會逐漸暴露出來,情況比那種沒有情感投入的嚴厲管教更糟。教師的溺愛有以下幾種表現:

(1)與學生關係處得過近。有些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過分淡化了師生距離,與學生打成一片。這使得得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毫無威嚴感。有些學生,尤其是頑皮學生更是有恃無恐,乘機搗亂。這種師生關係在學生沒有出問題時還好說,一旦學生有違規違紀現象,教師批評時,學生便難以接受,並可能由此造成牴觸情緒。

(2)不注意細節問題的處理。我們往往把做操、掃地之類的事情看成是小事,認為學生除了學習其它都不重要,因此放縱了學生在這些方面的違紀行為。然而,正是這些小問題影響了班集體建設,自由散漫的風氣得以滋長。

(3)賞罰不分明。該批評的不批評,該表揚的不表揚,對遵章守紀者的積極性是一個打擊。因此,教師必須嚴格紀律,對不良現象予以批評,才能夠形成班集體的健康輿論。

誤區三:假愛。

這種愛披著師愛的外衣,比如上課時學生向教師問好後,有的教師只是禮節性地點點頭,而不是充滿真摯情感的鞠躬還禮。學生生了病也只是隨便問問,以示關心,卻不是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有一部分教師對某些學生、特別後進生的愛,往往不是真情實感的流露,而僅僅是為了追求某種教育效果而故作高姿態的“平易近人”。在這裡教師對學生的愛僅僅是一種教育技巧。

蘇霍姆林斯基曾強調指出:“教師的愛應該是明智的愛。”愛有益於兒童身心的正常發展。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隻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這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後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愛學生也許每位教師都會,但教育事業絕不是淺薄的兒女情長;教師要科學地愛學生,而不是盲目的感情堆砌。因為燃燒的紅燭,並不是走向毀滅,而是在被點燃火的同時,實現著人生價值的昇華。

著名教育實踐家魏書生老師的治班法寶之一就是科學管理。所以說,教育光有一顆愛心是不夠的,還得有方法,愛心是基礎,也是我們要給學生的內容,但是如果缺乏科學的方法,再好的愛心也沒有效果。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2

前不久,曾讀過資深學者餘秋雨先生的一篇文章《一個庭院》。餘先生在文中提到的一個庭院指的是湖南省岳陽的嶽麓書院。南宋的大哲學家朱熹曾經在這裡統領、執掌教務。朱熹曾對於學院教學的最終走向有系統的思考。“他說,人性皆善,但在社會上卻分成了善的類別和惡的類別。因為每個類別裡風氣和習慣不同,薰染而成。只有教學,能夠從根本、從大道上弘揚善的風氣和習慣,讓人們復歸於善。他又說,教學能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使他能夠從修身出發,齊家、治國”(摘自餘秋雨《摩挲大地》第140頁)。當時看過之後,因覺朱熹對於教學的言論確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便在此折了一個角,以待日後重看時加以體會和揣摩。今天,寫師德心得體會,因這幾句話有了體會的靈感:從教學中修身,從修身中提升。

1.修煉自己的學識,讓它有如泉湧。我們常說“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隨著年歲的流逝,我們的知識儲存越來越少,而知識又以無比迅猛的速度在發展,在更新。如果我們不時時學、處處學,就會掉隊落伍,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從教這麼多年來,雖然我一直閱讀,有時也動筆,但閱讀的種類太單一,基本上是教學技巧類書籍居多,為了上課、教書而讀。現在看來,我覺得這類閱讀只是飲食中的“快餐”,起填飽肚腹之用,沒有多少營養可言,吃多了對身心健康並無多大裨益,近幾年,隨著教育科研的興起,隨著教學研究的深化,發覺自己在教學中常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這感就源於自身學識的不夠。觀摩了幾次名、特師的課堂教學之後,隱隱覺得這些教師的課上得挺有“味”,這“味”來源於教師自身的語文功底和語文素養。著名的語言學家、教育家呂叔湘說過:“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不斷學習,加強閱讀,吸收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化精華,從中汲取有益的營養,滋養自己,從而承擔起母語教學的重任。資訊時代,教師僅有“桶水”是遠遠不夠的。要使自己成為一泉清亮、甘醇的活水去潤澤學生的心田,讓他們熱愛祖國的文字、語言,同他們一道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2.修煉自己的行為,讓它規範專業。“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教學之路漫漫,有書陪伴,有生同行。如此的人生應是富足而快樂的,也應是充盈而有意味的。為了使自己常教常新,為了尋求職業生涯的精神愉悅感,走在教學行程中,如履薄冰,不敢有懈怠。我總想使自己能超越些,我總想讓自己的課堂靈動,我總想喚醒學生的生命活力,我總想讓自己與學生共築快樂的精神家園……太多的“總想”促使我在拿到新教科書後,馬上學習,及時充電,查閱資料,指導教學;臨上講臺前,反覆閱讀,把握文字本義,找準重、難點,整合教學資源,設計教學計劃,設定教學環節,精簡課堂結構,讓學生學得活而主動。課後,及時記下課上的點滴:或得或失,或短或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有積累才有成長,有成長才會有規範,有規範才會有專業。

3.修煉自己的氣質,讓它超凡脫俗。“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這些崇高、耀眼、質樸的讚譽,承載了社會對教師的無限敬仰和熱愛。如今,這些稱謂已逐漸失卻其光環和熱度。環顧四周,我們發覺學生的靈性止於課堂上老師的諄諄教誨;學生的天性??謔樽郎鹹 開的道道習題。孩子們的休息時間讓位於聽課、作業、考試;孩子們的娛樂空間,留給補習、學琴、abc ……是誰縛住了孩子們靈動的手腳,是什麼讓孩子們失去了歡快?為了考試、為了分數、為了升學、為了競爭,有償家教,招生搭夥,相繼滋生,三令五申,屢禁不止。學生與學生、學生和家長、學生與教師、教師與家長、社會與學校時有怨氣、時有誤解、時有對立、時有衝突……我們的教育是引學生走向知識的殿堂,領學生奔向理想之門;我們的校園是培養孩子保持善良本性、富於幻想天性的場所。蘇霍姆林斯基說:“為每個人培養起善良、誠摯、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對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關切之情等品質,是學校教育基本的起碼的目標。學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精神品質的塑造對孩子的終身幸福卻是至關重要的。

4.修煉自己的人生,讓它陽光幸福。在我們看來,實現自己的夢想,達到自己的理想,這就是幸福。記得有首唱幸福的歌:“幸福在哪裡,朋友啊告訴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夢裡。它在辛勤的耕耘中,它在知識的寶庫裡……。”于丹在解讀《論語》中孔子關於理想的言論時說:孔子並不認為志向越高越遠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內心的定力與信念。于丹進一步說: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是的,在辛勤的耕耘中,在探尋知識的寶庫時,在追尋教育理想之路途中,我們自身的感受才是通往幸福之門的“鑰匙”。

新課程的實施將我們引向一個浩瀚無邊的知識海洋。新世紀要求我們對自身的職業價值重新認識和定位:從平凡的教學活動中體驗著愉悅和崇高;從忙碌的工作中塑造自身美的職業形象;從繁瑣、複雜的教育現象、問題形成富有個性風格的教學藝術、教育智慧。當我們能把自己置身於學生中,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時;當我們能在課堂上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思考,讓學生學會利用知識發展自己時;當學生仰起天真的笑臉,向你表達他(她)對你的純真的謝意時;當你和學生能融進那充滿歡樂和光明的知識海洋,享受著人類文明和智慧之光的點醒時,那麼,作為教師,我是成功的,我是幸福的!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3

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應該是提高教師的素質。所謂教師素質,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我院提出的“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的師德師風建設目標,很好地明確了“師德、師風、師能”為教師素質的內涵。

  一、立師德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教師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複雜性、長期性、示範性與創造性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素質構成的特殊性。教師素質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人所必須具有的身心的相對穩定的潛在的基本品質。其本質特點是指教師自身的質量,即教師身心發展的總水平。其構成要素主要是教師的機體素質、文化知識素質、道德素質與心理素質等。

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我們所認為的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範、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作為教師基本上都知道教師道德,但許多教師並沒有把道德規範、準則內化,因此,他們在實際教學中表現出言行不一致性。由於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簡稱“師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二、正師風

所謂師風,即教師從教的道德作風。師德師風建設要堅持以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核心,以敬業愛崗、為人師表為基本準則,以階段性職業行為禁行規定為底線。我們要以“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精神來要求自己。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學生的真心擁戴。 好的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在我看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告誡教師:一是即使只當了一天的教師,對學生也要負責任。既然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訓。二是當學生有了成績或成了氣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學生的“光”。三是當學生犯了錯,應主動承擔起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之責任。做到了這三條,才是理解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真正的含義。

  三、強師能

學高為師,學是師之骨。我們常問:21世紀需要什麼樣的教師?我認為,21世紀的教師應該是高師能的人,具體是:

1.終身學習的楷模。知識社會的顯著特徵就是知識像滾雪球一樣急劇膨脹並快速陳舊。面對“生有涯,而知無涯”的現實,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方能勝任教師工作。終身學習者不是一個盲目的學習者,知識傳播渠道和資訊量的劇增,使教師受到來自四面八方資訊的“狂轟濫炸”。一個好的學習者首先要具有批判性和選擇力,學習對自己有用的知識。21世紀的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的示範者,是學生終身學習的楷模。

2.學習技巧的傳授者和學習障礙的診斷者。在未來的教育中,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指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方面,不是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學生髮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進而掌握學習技巧,養成自學的習慣。教師必須清楚地知道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斷地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敏銳地發現學生的學習困難,並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3.令人信任的心理醫生。由於家庭問題、社會問題的共同作用產生了許多問題兒童,表現為行為異常,心理上有障礙。教師需要了解孩子們異常行為背後的原因,運用巧妙的方法予以疏導解決。

4.課程設計的專家。社會的進步和教育民主化的發展,使教師不僅要參與教育決策和教育管理,而且愈來愈擁有課程設計的自主權。教師要根據國家和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本著有利於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的原則,瞭解知識產生和更新的狀況以及學生的知識結構基礎,設計切實可行的課程。

5.現代教育技術的行家,資訊資源的提供者。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教師提供了許多新的傳授知識的手段,尤其是計算機輔助教學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教師要學會應用這些教學技術。教師應是新的料學技術的應用者和推廣者,是這些方面的行家裡手。教師應能幫助學生尋找自己需要的資訊,並把這些資源吸收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去,變成自己的知識。

6.團體工作和團隊溝通的專家。教師職業的一個特點就是集體性,要求教師彼此協調,相互寬容,發揮集體的教育力量。教師還要面對學生團體,因為這種團體的活動指導可以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但是眾多個性鮮明的孩子組成的團體必然產生摩擦,所以教師必須是團隊工作的專家,必須具備處理團體工作的能力和方法。另外,未來社會的勞動分工將更加細緻,生產過程的技術含量更高,人與人之間的聯絡途徑日趨多樣。教師必須教學生學會寬容,發現別人的長處,學會與別人一起工作。

7.獨立研究、獨立學習的指導者。學生在學校裡的時間相對於人的一生畢竟是短暫的。因此,學生在學校裡學習和掌握現成的知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以此培養學習的技能,在瞭解知識產生的過程中學會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些方面教師是指導者、領路人、導航員。

8.客觀公正的評價者。學習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到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多方面。由於學生個體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學習的質和量上也就存在差異。教師必須瞭解和評估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對其成績的評估要儘可能運用多元化的評估技術、力求科學、客觀、公正。

9.熟練的社會工作者。21世紀的學校總要和社會發生密切的聯絡,彼此影響,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教師有責任告訴學生,學校發生的變化和這種變化的來龍去脈,以及會對學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另外,學校要和社會上的各個機構和組織進行交涉,教師一定要受過良好的社會工作訓練。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4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誠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

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

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孜孜不倦,積極進取。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5

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德師風,教師的勞動體現了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長期性、示範性與創造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教師素質構成的特殊性。教師素質的高低就決定了教學任務完成的水平。

師德師風,不是空口號,它是一種精神的體現,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著學生素質的培養。每位教師都應該自覺提高自身的素質,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

作為一名教師,我應當為人師表,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應履行的職責。

1、加強學習 愛崗敬業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有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學習,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才能在業務上有新思路、新突破,再上新臺階。只有在平凡的崗位中踏踏實實的工作,默默無聞的付出,最後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果。

2、尊重和關愛每一位學生

關心、熱愛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天職。在每次的教學活動中,我都要以尊重學生為出發點,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我們要把學生平等看待,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

4、注重小節 提煉人格

教育無小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關注的方面,往往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實現的,因為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所以,我要時刻銘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始終以良好的形象影響學生。

5、尊重家長 服務家長

家長是我們搞好工作的有力後盾,在工作中,我要用平和、委婉、真誠及時與家長溝通,認真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援和配合,不指責、責備家長。

總之,這次的自查活動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對自己剛剛開始的職業生涯有了一個嚴謹而周密的規劃。我會時時刻刻地嚴格要求自己,學會辨別精華與糟粕,對於好的我會積極、努力學習,對於不好的,我會堅決抵制。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6

說到師德師風,相信人們馬上會想到這樣一些詞兒: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確,這說的就是我們人民教師,但是我們應該要對得起這一個個讚美的詞,不辜負人們對我們的期望。這是我們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必須要達到的目標。

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來說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孩子行動的標杆,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教師師德建設,不僅要求教師確立自己的兒童觀、幼兒教育觀、幼兒學習觀,而且要求老師具有較多、較深的關於幼兒發展的知識和幼兒如何學習的知識,以及教師在教育實踐中運用這些知識、資訊的能力。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年齡尚小的幼兒,他們不諳世事,生理、心理都不成熟、不穩定,因此他們需要的不僅是良好的師生關係,更是一種和諧、融洽的師幼關係。

通過對師德師風的學習,我簡單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以愛為本,尊重理解幼兒。

霍姆林斯基說過:“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尊重孩子是建立平等、友好、和諧的師生關係的基礎。尊重幼兒人格,允許他們在思想、感情或行為中有自己的獨特性,併為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生活空間。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如果我們把孩子當成天使,那麼我們就生活在天堂。 嚴以律己,注重言行。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7

從我們選擇教師職業的那天起,我們就選擇了奉獻。教師是需要有奉獻精神的!這是教師這個職業所決定的。我們來看“奉獻”的“奉”字,在古漢語中,“奉”是一個象形字,是兩個手捧著一個酒杯的樣子,因此,“奉”的本意是雙手捧著的意思。由此推斷出,“奉獻”一詞的含義就是“雙手捧著把某種東西拿出來”,也許這種推測是不正確的,但是我喜歡這個解釋,因為它道出了教師這種職業的特徵,說出了教師這種職業應該怎樣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既然是用雙手捧著,那就是一種非常恭敬的樣子,為什麼要非常恭敬地去做教師呢?首先是因為我們職業的重要性決定的。

我們所從事的職業“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從小處說,它為我們的生存提供了有效的保證,如果我們不去恭敬地做好它,也許將來的某一天就會失去生存的基礎,到那時,你再來想奉獻也就沒有了依憑了。從大處說,我們所作的工作又不但但是為了自己生存,還關係到祖國的未來、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雖然每一節課你也許只是為學生講解一個知識點,演算一道習題、解決一個教學難點,但是也就是在這一個個知識點的連線中,培養和造就了祖國的棟樑之材,就在這一節節微不足道的課堂教學中,繼承和發展了祖國悠久的燦爛文明!這種和祖國利益息息相關的職業,我們難道不應該認真地恭恭敬敬地去做好它嗎?其次是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教育物件所決定的。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教育物件是活生生的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的工程是最為艱鉅的。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教學就是一種與生命的溝通,與生命溝通就需要時時刻刻的恭敬!也許我們的一句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會摧毀他對未來的信心和對美好事物的憧憬;也許我們的一個錯誤的知識傳授,會使學生形成一個錯誤的思維定勢,不再去追求創造與發明;也許我們一個毫不負責的主觀臆斷,會泯滅了學生的靈性;也許我們的一個缺乏關愛與期待的眼神,會使學生感受不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如果我們真的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影響了我們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我們的內心會安生嗎?難道我們就不該去認認真真恭恭敬敬地去做好我們的一切工作嗎?

大教授孟二冬赴新疆石河子大學“支教”不幸病倒,被診斷為食道及氣管腫瘤,仍然在其他老師和同學攙扶下走上講臺上完最後一節課,還有延吉市北山國小杜繼春,年僅33歲,也因此殉職在三尺講臺,他的同事說:“要不是他非要堅持上完那最後一堂數學課,他可能就不會死。”要是沒有對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他們怎能不顧生命?我們很多教師為了不耽誤課,都是帶病上課,小病決不離開課堂,已經是普通共識。

因此一些老師,輕的有慢性咽炎,重的有嚴重的靜脈曲張,頸椎病犯起來頭暈目眩,只想嘔吐。站時間長了腰椎疼得只想趴在講臺上。但是,沒有一位教師因為為了給自己看病而輕易離開講臺。一分鐘前還是扶腰站立,腰疼得不能直起來,可是上課鈴聲一響,老師立刻精神抖擻地進了教室。這不都是教師奉獻精神的體現嗎?奉獻是老師的天職,同時也是教師事業心和道德感的使然。一直以來,教師就被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深厚的知識功底,更要具備非常好的職業道德。正如革命前輩徐特立先生說的那樣:“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育下一代成為有共產主義思想品質的人。”

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理想、原則、信念、興致、趣味、好惡、倫理、道德等方面的準則在教師的言行上取得和諧一致,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靈的火花。”這就說明我們當教師的良好品德情操對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作用極大,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良好道德作用於學生的'心靈,塑造學生的靈魂,對學生的性格、愛好,品質等有很強的感召力。它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學生時代,而且還將影響他們的一生。可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很有必要性。

所謂師德,我想主要是指教師的職業道德,而師風主要是指教師的個人作風。近些年來,我們的教師隊伍正在逐步地加強業務素質和提高各自的個人作風,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師德師風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有的教師對學生的思想道德不關心,有的老師工作責任心不強,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有的老師缺乏進取精神,不鑽研業務,對學校安排的工作隨便應付。有的老師缺乏奉獻精神,工作上斤斤計較,討價還價,一味追求個人利益等等。

這些不良的師德師風都是我們當老師的應該引以為戒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師德比教師的業務能力更重要,我們不能突破師德的底線。作為教師我們要有良好的師德和奉獻精神,一切奉獻的核心是愛!愛是師德責任的表現形式,因為對學生、對教育事業的愛,才會讓我們心甘情願地去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才會不計報酬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才會任勞任怨地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8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材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不孤負“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怎樣才能完成黨賦予的培養人材的責任,這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並要用實踐作出回答的題目。

我以為,好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精神,要畢生虔誠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熟悉教師工作的意義,從而深深地酷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回根結柢是人材的競爭,而人材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熟悉這一點,才能ji發對教師工作的酷愛,也才能把這類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具體工作在於“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說教師要通過本身的教學實踐,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知道、各種事理。這就要請教師應具有“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來開闢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題目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並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淺夠默化的影響和薰陶。這樣,才能培養出祖國需要的,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競爭情勢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須酷愛自己的教育物件——學生。教師應當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實在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緣由在於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開釋而已。來自學生本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束縛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都會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庇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往發現他們學習上每點滴的進步,往尋覓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個閃光點,然後應用ji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熱和,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間隔,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奔騰。

第三,一個好教師還必須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要以本身的行為往影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榜樣使學生從教師身上知道甚麼應為之,甚麼不可為。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慎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草率、任性、不負責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溝通,向學生暢開心靈,既可以向學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驗,也能夠向學生坦誠地公然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遭到你不但是良師還是益友。

經過我不斷的學習,我受益很多;師德師風的建設對一個學校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份,一個學校只有有良好的師德師風和良好的育人環境,學生才能健康茁壯成長;老師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9

人民教師是一份偉大而艱辛的職業,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認識到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著光榮和神聖的歷史使命,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師德素質。現今社會中,有悖師德的現象屢禁不止,如教師急於求成,往往口不擇言,傷害了學生的自尊,遲到就不讓進教室,做錯事就罰打掃除等變相體罰學生,認為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優生笑臉相迎,差生橫眉冷眼等等,這樣肯定不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新教育理念的同時,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有良好的師德表現,我認為需作到以下幾點:

1鑽研教材,在新課程新課標下認真備課,上課,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樣才能教好課,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2轉變教育理念,從以往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

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

3以身示範,以情感人,德高為師,身正為範。

我們要求學生不能怎樣,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過程中,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以情感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不再犯,這一過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為一名教師,尚未摸索到較好的方法,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將努力積累經驗,學習老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

總之,我會努力成長,努力奮鬥,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擁有高素質師德的新時代人民教師。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10

暑假應城關中心校的號召,我校開展了師德師風學習。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來說,提高師德師風,做一個好的教育工作者顯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師一定要愛崗敬業,在強烈的職業感、責任感和事業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說明愛崗敬業在師德師風上的重要位置。

一、責任感是師德師風的基礎

對教育工作的強烈責任感是一種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感,也是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的師德師風原則的具體體現。一個人只有當他感到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對社會對人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時,他才會全力以赴地去奮鬥。一個教師如果沒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怎麼擔當得了嗎?我從中體會到,從事教師工作的人,一定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因此,強烈的責任感是師德師風的基礎。這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體會。我自己要從以上各方面努力。堅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更會在道德和作風方面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

二、職業感是師德師風的前提

社會上有許多種職業,其中教師職業最神聖最受人敬重。一個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教師必然對教師這一職業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教師只有形成強烈的職業感,才能發揮出人生價值,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因此,職業感是師德師風的前提。

三、教師強烈的事業心是師德師風的條件

事業心來源於職業感,責任感,是一種堅定的職業信念,是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上升到偉大事業的高度來看待追求,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堅信自己的選擇。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教師要成為好的合格的教師必須要有強烈的事業心,這種事業心能使人有更高的境界,有更大的智慧,有更大的耐性,因此強烈的事業心是師德師風的重要條件。

總而言之,強烈的責任感,職業感和事業心是愛崗敬業得重要表現,而愛崗敬業是師德師風的重要基礎。在我們為藍天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在強化淨化師德師風方面做得更好,從而,真正體現出愛教育之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