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2W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

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1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對衛生條件、防控基礎相對薄弱而人員流動頻繁的廣大農村而言,讓群眾戴上口罩是第一步。

出門佩戴口罩,是一個人科學素質的體現。目前,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尚未被完全認識,對於它的來源、傳播方式、危害程度、防治措施等有待進一步探索。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它主要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因此,最簡單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物理隔離,一是減少人員聚集,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去,二是出門佩戴口罩,以減少病毒傳播機會,阻斷病毒傳播途徑。三是加強個人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由於疫情的消失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人總要有一些外出活動,絕對的隔離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佩戴口罩就成為一種簡捷有效,人人都能做得到的防控手段。

出門戴口罩,是一個人社會公德的體現。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遵守社會秩序,尊重公共利益,關愛他人利益,是基本的道德品質所在,是社會公德的體現。尤其是在諸如疫情暴發的突發性事件的非常時期,保證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自身衛生,不光關係著自身的安全健康,而且對社會環境有著直接影響。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正在肆虐,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可能是病毒攜帶者和傳播者,而佩戴口罩又是公認的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也是各級組織和社會公眾普遍的籲請,這種情況下,戴不戴口罩,就不是一個人的衛生習慣問題了,而是一個人社會責任心的表現。如果每個人都能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就能夠限度減少病毒的傳播機會,社會成員被感染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疫情阻擊戰就能儘早獲得勝利。因此,戴不戴口罩絕不是不關別人的小事、私事,實則是關乎群眾利益的大事、要事。一隻小小的口罩,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健康,決定著當前群眾的切身利益,更反映著社會公德的整體水平,反映著社會公德建設的狀況,決不可等閒視之。

出門佩戴口罩,從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一個人的家國情懷。2020年,是我們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一年。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新型冠狀病毒突然來襲,無疑給我們製造了很大的困難。為了克服這個困難,80多歲的鐘南山院士,不辭辛勞,為科學施治提供科學依據。不少醫務工作者犧牲春節休假,紛紛請戰。這些動人的事蹟,是中華民族在災難面前舍小家為大家愛國情懷的體現。作為普通公民,不可能人人都像他們那樣,奔赴災區,聽從專家的建議,出門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衛。這既是自我保護的需要,也是愛國情懷的體現。

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2

自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市鎮站前社群工作者們義無反顧地走在防控最前沿,早七晚八挨家挨戶登記居民資訊、分發疫情宣傳單、排查疑似人員,肩上增添了不少責任,也被賦予了“多重身份”。

作為排查工作的先鋒隊,一支一次性口罩就是社群工作者和志願者的全部裝備。從年三十開始整個春節,他們奔走在各個小區、巷道之間,一次次扣響群眾家門:“您好,我是咱社群工作人員,請您協助我們登記一下您家中現有人口的具體情況”。作為疫情防控的宣傳員,他們一遍遍苦口婆心地向每位群眾反覆強調這次疫情防控的嚴峻性,宣傳各項防護措施。

站前社群共有居民4600戶12600人,截止到大年初五完成了地毯式的摸排任務,共排查出外地來訪或者返回人員500餘人,其中來自武漢或者和武漢人員有過接觸史的26人。在排查過程中共發放宣傳單2000餘份、張貼公告1000餘張、懸掛條幅50餘條。

作為社群防疫的衛生員,每天奔走在8個沒有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的19棟樓的96個單元噴灑消毒藥水。這時,社群書記滿文明既是“指揮員”又是“勤務員”,因為消毒粉有腐蝕性,他就親自動手調配藥水,並在戰備物資緊缺的時候,想方設法籌集到多個噴壺,帶領社群工作人員全員出動為居民消毒。

在工作中還要做好群眾的心理“輔導員”,對於武漢返鄉人員要求隔離14天,為確保被隔離人員隔離安全和身心健康,社群工作者每天電話或者微信瞭解他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況,消除他們被隔離的恐懼感和孤獨感,真正做到了“隔離但不隔心,用關心換來和群眾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信心”。

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3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一輪疫情,學校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為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部分同學的生活需求,文法學院環手愛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組織進行愛心送餐志願活動,為隔離在宿舍的同學們提供愛心送餐服務。

5月6日早,志願者們在餐廳集合,與學校後勤管理處工作人員完成對接,由學校餐廳員工裝配分好足量豐盛的早餐後,志願者們分別前往各宿舍樓為隔離觀察學生送餐。古人曰:“民以食為天。”學校心繫被隔離同學們的飲食情況,因此愛心送餐志願活動全天開展。志願者們連續六天為隔離觀察的同學們送去了早中晚三餐,被隔離的同學們接到飯菜的時候,那一句句道謝表達了對志願者的感激,開心的笑容流露出對飯菜的喜愛。送完餐後,志願者們幫助隔離的同學們倒垃圾,接水等。送餐持續進行,志願者們和同學們都在為疫情防控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正是因為老師、學校、政府、社會各階層的努力,疫情防控才能取得一定成效。志願者們表示,雖然任務很簡單,但正是由於有許許多多的人發揮著螺絲釘的作用,疫情防控工作才能穩步推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本輪疫情面前,文法學院環手愛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者們積極響應號召,服從指揮,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志願精神,為校園疫情防控盡了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為更多的人送去了溫暖,展現了文法學院學子的使命擔當!

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4

疫情防控,猶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因為黑河疫情的突然爆發,途經黑河與戶籍所在地為黑河的同學都需要在培訓樓進行集中隔離,為確保隔離區同學的用餐安全,我院特意安排人員為隔離同學送餐,以解決隔離同學的飲食問題。

一個人助力一群人,一群人守護一“城”人,最特別的“送餐人”佩戴口罩,將一日三餐送至培訓樓一樓,到了規定的時間段,會由隔離的同學們自行佩戴口罩到一樓取餐,同學們的隔離餐營養豐富,有四菜一湯,三葷一素,再配上酸奶,爭取讓離家的同學們擁有更優秀的餐飲服務,感受到學院的關懷。

每日送餐,穩了軍心,暖了人心,這是他們愛的表達,也堅定了師生戰勝疫情的決心。

這些時日為隔離同學送餐的舉動,讓所有師生更加堅定了抗擊疫情的信心,大家同舟共濟,共同築起防控疫情的“銅牆鐵壁”。

祝願疫情早日過去,還我們一個闔家團圓,願生活早日恢復正常,還我們一個書聲琅琅的課堂。

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5

近日,隨著全國零星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根據校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2月25-27日,機電工程學院4棟、12棟共計132名學生進行集中隔離觀察。接到上級指示後,學生工作辦公室第一時間作出響應,第一時間在全院青年志願者當中發出號召,共計50餘人次志願者主動承擔起為隔離學生送餐等後勤保障服務,切實保障隔離學生的生活需求。

25日下午,黨總支副書記胡濤與志願者們一同在騰龍學生公寓門口集合。在等待後勤工作人員配餐的同時,胡書記做了簡短的動員,強調此次志願活動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項,並向志願者們表示感謝!隨後志願者們與送餐工作人員完成對接,為隔離觀察學生送餐。此次送餐活動持續3天,為隔離的同學們送去了早中晚三餐。機電志願者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隔離不隔情,暖人更暖心”的含義。志願者們紛紛表示,面對疫情,我們不畏懼、不退縮,不會落下每一個同學,隔離觀察的同學們加油,我們與你同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本輪疫情面前,機電學院的青年志願者們積極響應號召,服從指揮,以實際行動去踐行作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初心使命,他們強化公僕意識和為民情懷,為校園疫情防控儘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更展現了新時代機電學子的使命擔當。

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6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是黨員我先行!”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牽動所有人的心。在戰“疫”一線,既有衝鋒陷陣的醫務工作者,也有數不清的社群工作人員,共同築起了抵禦病毒的堅實堤壩。

全國都要充分發揮社群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群下沉,加強社群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群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與醫務人員主要負責救治患者的任務不同,社群工作人員的職責和任務相對繁瑣和分散。從守路口、測體溫、輪班巡邏,到逐戶排查、普及防控知識、消毒殺菌……自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基層幹部、普通志願者、物業工作者,為阻斷病毒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啟示我們,要更加重視社群在疫情防控中的基礎性作用,並通過相應的制度和政策為完善社群防控體系提供支援和保障。

在疫情防控中,社群需要獲得必要的授權。居委會、村委會都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雖然承擔了一些行政職能,卻並非行政執法的主體,在病疫防控、防災救災等應急管理中的職責也缺乏明確、詳細的規定。社群物業管理人員和業主組織是社群防疫工作的重要力量,但他們一定程度上受到資源配置、人員緊張等條件的制約。再加上普通社群一般不具備防災、防疫的成熟經驗和能力,這就導致社群採取的各種臨時措施儘管有效,但並不十分理想。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個別人對社群疫情防控不理解、不配合的現象。因此,有必要通過科學、合法的方式授予社群在疫情防控中必要的許可權,進而提升社群在緊急狀態下采取必要措施的能力。

在疫情防控中,社群需要被進一步賦能,提高工作效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將社群中的黨員、志願者、普通居民以及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充分動員起來,集中資源和力量,分工合作、協同作戰。另一方面,社群工作也需要善用現代資訊科技,充分利用社交媒體、人工智慧、資訊系統等工具,實現對社群內與疫情相關資訊的動態跟蹤和管理,從而提升社群工作效率,實現“人防+技防”的雙重效果。

在疫情防控中,社群工作人員需要獲得相應的物資與心理保障。社群工作者每天都會接觸各類人員,受到病毒感染的風險相對較高,這就需要把保證社群工作人員健康和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優先保障基層工作人員的'防護物資,妥善解決好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禦寒、值夜、交通等問題,免除一線工作者的後顧之憂,確保他們心無旁騖投入工作。

同時,社群工作人員由於長期駐守一線,工作負荷較重,還要面對許多突發事件和病毒暴露風險,往往也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需要為社群工作者提供相應的心理疏導,加強人文關懷,確保他們的心理健康。此外,還要堅決擯棄基層治理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幹部、社群工作人員減負,讓他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實際工作中去。

社群是防疫抗疫的前沿陣地,社群工作人員同樣是一線工作者,理應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援。經歷此次疫情,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社群在疫情防控中的功用和價值。因為疫情而激發的社群治理能力,將凝結為社會發展的有益養分,助推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

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7

己亥末,庚子春,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全國迅速蔓延。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我院立即成立了應急工作小組,時刻關注國家疫情防控方針,積極學習防控知識與技能,並主動承擔起了般陽集中隔離點的相關醫務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面對此次出乎意外、形勢異常嚴峻的疫情,作為一名年輕的醫務工作者,我理應衝在第一線。

在集中隔離點,雖然工作環境艱苦、情況複雜且承擔著巨大風險,但令我感觸最多的不是困頓和疲乏,而是感動與責任。首先是來自後方的感動。這份沉甸甸的感動,是區裡和單位的領導以及當地的民營企業家給我們送來的關照和慰問,是街道辦工作人員們提供的事無鉅細的後勤保障。藉此,我由衷地向他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其次便是是來自負責接送、轉運病例接觸者的司機師傅們,從疫情發生到現在,他們不辭辛苦、始終堅守在工作一線,冒著極大風險往返於隔離點和接觸者家中,即使在雨雪交加的惡劣天氣,他們也毫無怨言。司機師傅們內心住著一份責任,這是一名前線司機的大愛與堅韌。

再次,便是從並肩作戰的同事們那兒收穫的感動了。有一天下午飄起了濛濛細雨,溫度驟降,柏老師與趙老師兩位前輩為幫我們分擔剛剛接收的接觸者的醫務工作,本該早下班休息的他們主動請纓加班到了晚上八點。他們穿了幾層防護服,護目鏡裡的霧氣也凝成了水珠,我雖看不清楚兩位前輩的臉龐,但他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那份敬畏職業、關心晚輩的力量,卻激盪在我內心深處,難以忘懷。這,不正是“正能量”的生動詮釋嗎?

最後,是接觸者們給予的感動。我所在的隔離點接收了一位六十多歲的阿姨,腿腳不便,難以下車。剛想去攙扶她一把,她卻連忙揮手示意我不要過去,大聲說道:“小夥子,離我遠點兒……”。我當時禁不住眼眶一熱,突然想起在院開會時領導說過的一句話:我們隔離的是病毒,而不是人心。於是我大跨步追上那位阿姨,說了句:“沒事兒阿姨,我們都有防護措施呢”!便把她送回了房間。

沒有硝煙的戰役已經打響,人民歡呼的勝利就在前方!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我看到的是被汗水浸泡的衣裳和口罩在臉上勒出的深深的壓痕,我想,這大概就是最美的模樣吧!

作為一名年輕的醫務工作者,我堅信,櫻花會開,春天會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們必然勝利!

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8

2月21日,開發區6號隔離點成立了。自成立之日起,6號隔離點一直都承擔著較重的隔離任務。但是在抗擊疫情的同時,這裡也上演著一幕幕暖心故事,這些暖心小事,也成了抗疫特殊時期最珍貴的記憶。

在被隔離人員送來之初,隔離點工作人員在給每位隔觀物件輸入資訊時,特別有心地對照了隔離人員隔觀期間的生日資訊。如果有隔離人員的生日剛好是在隔離期間,工作人員就會通過定製生日暖心卡和蛋糕,為隔離人員送上小小的驚喜。感動於隔離點入微細緻的暖心服務,在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剛解除隔離不久的的某裝飾材料公司負責人就送上了錦旗。

隔觀物件盧某是學校老師,一家三口剛住進去就在朋友圈留言,點贊隔離點“住宿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工作人員耐心認真”。小盛和父親從湖北迴金後分房隔離13天后,當得知第二天要撤後,直言“我不想走”。無獨有偶,一隔觀物件在隔離的第7天發生自然流產,送醫院治療後,隔離點建議她回家休養,卻意外收穫感動“這裡比我家裡照顧得還要周到和細緻,我要在這裡多住幾天。你們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比起自己一個人在家好多了。”6號隔離點負責與各隔觀物件溝通的志願者毛森開啟微信介紹,“有些隔離人員回去後,還不忘發來微信報平安,或直接發來日記截圖,字裡行間流露出滿滿的感激之情。”

3月18日,隔離點90後醫生施愛瑾整理了一份當天新增隔觀人員健康報告,“ΧΧ近期溼疹加重,予派地鬆藥膏外用(自備);ΧΧ有痛風病史,長期服用非布司他,囑低嘌呤飲食;ΧΧ有慢性蕁麻疹病史,長期服用藥物治療;ΧΧ有青黴素、頭孢過敏史......”報告中每條資訊的收集,都是她身著防護服,在一次次引導新隔離人員入住前瞭解到的。“瞭解清楚隔觀物件的基礎疾病,及時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是我們隔離點醫生最重要的使命。”施愛瑾說。

據瞭解,截至目前,6號隔離點已先後安全解除了對400多名黃色、橙色人員的隔離。駐紮在隔離點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疫情有所緩解,但是隻要在隔離點一天,他們仍然會用心服務好每一位隔離人員,讓他們體會到家人般的溫暖。

為了儘快遏制疫情,切斷傳染途徑,船營區徵用了多家酒店賓館,對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觀察。孫東健於5月15日下午接到區疫情防控通知,派往旅遊賓館隔離點工作,主要承擔綜合及後勤保障任務。

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9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一輪疫情,學校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為確保師生健康安全,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隔離學生的生活需求,積極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我係組織開展“暖心送餐 共御疫情”志願者服務行動,為隔離學生送餐。

送餐志願行,飯菜暖人心。在隔離的宿舍樓層裡,其中消防201鄭志斌,消防211蔡君添,造價211曾澤鑫,技術202崔建傑、林曉傑等同學,一個個化身“大白”來回穿梭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為隔離觀察的學生提供送餐、打水、倒垃圾等服務。

送餐志願服務期間,志願者們在與送餐工作人員完成對接後,有序分組,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走進食堂為隔離觀察的學生代買餐飯,並打包送至學生所在的宿舍門口。建築系的志願者們表示,面對疫情,我們不畏懼、不退縮,不會落下每一位同學。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本輪疫情面前,建築工程系的青年志願者們積極響應號召,服從指揮,用實際行動詮釋青年人的使命擔當,為校園疫情防控儘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成為了校園裡最靚麗的一道雪白的風景線。

為隔離學生心得體會10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一輪疫情,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寢室隔離學生用餐保障工作,學院於3月13日成立愛心送餐志願服務隊並制定暖心送餐方案,讓志願者為隔離同學們定時定人進行送餐,落實到每一天、每一頓,確保隔離的同學按時吃到飯、吃飽飯。

志願者們不懼困難,堅守前線,每日到點,提前在宿舍門口集合,與學院後勤工作人員完成對接,在領到盒飯的第一時間就核對數目,確認無誤後,便開始為在隔離宿舍的學生送餐,確保每位隔離同學都有餐可吃。  在這特殊的時期,愛心志願者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隔離不隔情,暖人更暖心”的含義。“面對疫情,我們不畏懼、不退縮,更不會落下每一個同學。

每一位隔離同學都是學院的一份子,要讓每位同學在隔離期間都感受到溫暖,這是我們志願者的初心。”愛心志願者向我們說道。

他們每一個志願者能做的可能不多,但正是因為每個人的堅守,才築起最安全的堡壘。因為每個人的奉獻,才溫暖了這個春天。隔離病毒但沒有隔離人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相信我們定能戰勝到最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