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有哪四大困惑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4W

距離明年大學生畢業還有半年時間,但不少公司已陸續進校園搶奪人才,有的甚至派出公司總裁級人物,以他們的魅力來吸引畢業生。對2016年畢業的大學生而言,面前的路究竟在何方?是創業,還是就業?倘若就業又該選擇怎樣的老闆?對此,本期人才週刊帶領大家予以關注。

大學生求職有哪四大困惑

困惑1:要不要創業?

指路:先問自己是否有市場嗅覺

目前,面對國家為鼓勵大學生創業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但並非人人適合創業,創業的最大資本應該是什麼?對此,不少職場人和大學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不少學生表示,創業是綜合素質的考驗,包括資金支援、個人能力、思路和經驗、人脈資源、市場考察的前期準備等,他們覺得資金支援尤其重要。如今很多綜合素質不錯的畢業生都被攔在了這一項之外,有些是面對大量的資金來源缺乏承擔風險的勇氣,有些是壓根沒有能力承受。

職場人韓冰認為,當前經濟環境下,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國家加大了對自主創業的扶持。他覺得,創業的最大資本已經從最開始的“創業啟動資金”變成“創業者對市場的靈敏度”,或者說是對市場的嗅覺。創業者如果一開始就對市場有著清晰的把握,嗅探出自己所創產品的未來價值,創業也就有很大可能成功。

困惑2:第一份工作該怎麼選?

指路:首份工作先看能學到啥

關於畢業第一份工作,多數大學生都看重平臺以及在工作崗位上是否能學到技能,對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他們都可以接受低起點。不過,面對多個崗位選擇時,也有很多大學生對究竟選擇哪個作為自己的“第一份工”徘徊迷茫。

職場專家應利指出,選擇第一份工的行業十分重要,首先入行需謹慎,應該儘量選擇朝陽產業;其次,要儘量與專業對口,但在專業與愛好之間,一定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另外,第一份工作儘量不要考慮賺錢多少,應考慮是否能得到鍛鍊。她認為,第一份工作帶給職場人更多的是職業態度和職業習慣的培養。

職場專家鄭丹則建議,理工科類學生,如果日後想成長為技術類崗位的中高層人士,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還是要和自己的專業契合。縱觀很多研發經理或研發總監,畢業後大多從事的'是和專業相關的機械製造業或工業行業的技術類崗位。

困惑3:選錯單位怎麼辦?

指路:內外因尋找原因再決定跳槽

面對第一份工作不適合自己的問題,不少大學生表示自己會先思考是自己能力原因還是不合適這份工作,他們會先試著調整自己的方向,努力適應去改變自己,但如果這樣的嘗試之後,還是發現不行,他們會果斷地辭職,重新選擇。否則就是浪費時間做無用功。

職場專家則指出,有的人僅根據自己工作的滿意程度來判斷是否選錯,這是缺乏科學依據的。大學生應該從內外因雙管齊下找原因。內因要看自己的職業定位。應該對個人的職業興趣、職業氣質、職業傾向性、職業滿意度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察; 外因則是對崗位因素研究。對職位工作內容、從業者資質要求以及對從業者的評價標準等的詳細資訊充分了解,並且在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的背景下判斷崗位與個人的潛質是否統一。

困惑4:選怎樣的老闆?

指路:他應該能給你事業和希望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有權選擇自己的老闆。”這句話成了不少職場人士的高調宣言。不少大學生表示,自信、顧全大局、有長遠發展戰略和眼光、能夠獨擋一面處理各種危機、有人情味的老闆最讓他們青睞。

談到大學生的畢業選擇,景域集團董事長、驢媽媽旅遊網創始人洪清華則認為,大學畢業是第一次選擇,如何選對第一步,將決定未來七年。至於大學生該如何選擇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洪清華說首先要選對行業。他說,職業起步,一定要認準有廣闊前景的領域; 其次,選對公司。既有抗風險能力,又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公司最適合畢業生。他舉例說,小公司,機制靈活,風險大;大公司,有成熟體系,商業價值觀基本成型,但每個人是大機器的一顆螺絲釘,相對來說個人上升的機會會少一點。適中公司,既有抗風險能力,又有巨大發展潛力,代表自己發展機會也有幾十倍。再次,要選對團隊,找對一個大BOSS,他會給你指導和機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