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學課後習題答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7W

歡迎大家來到聘才網,小編蒐集整理了材料力學課後習題答案供大家查閱,希望大家喜歡。

材料力學課後習題答案

1、解釋下列名詞

1彈性比功:金屬材料吸收彈性變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屬開始塑性變形前單位體積吸收的最大彈性變形功表示。

2.滯彈性:金屬材料在彈性範圍內快速載入或解除安裝後,隨時間延長產生附加彈性應變的現象稱為滯彈性,也就是應變落後於應力的現象。

3.迴圈韌性:金屬材料在交變載荷下吸收不可逆變形功的能力稱為迴圈韌性。

4.包申格效應:金屬材料經過預先載入產生少量塑性變形,解除安裝後再同向載入,規定殘餘伸長應力增加;反向載入,規定殘餘伸長應力降低的現象。

5.解理刻面:這種大致以晶粒大小為單位的解理面稱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屬材料斷裂前發生不可逆永久(塑性)變形的能力。

韌性:指金屬材料斷裂前吸收塑性變形功和斷裂功的能力。

7.解理臺階:當解理裂紋與螺型位錯相遇時,便形成1個高度為b的臺階。

8.河流花樣:解理臺階沿裂紋前端滑動而相互匯合,同號臺階相互匯合長大,當匯合臺階高度足夠大時,便成為河流花樣。是解理臺階的1種標誌。

9.解理面:是金屬材料在一定條件下,當外加正應力達到一定數值後,以極快速率沿一定晶體學平面產生的穿晶斷裂,因與大理石斷裂類似,故稱此種晶體學平面為解理面。

10.穿晶斷裂:穿晶斷裂的裂紋穿過晶內,可以是韌性斷裂,也可以是脆性斷裂。 沿晶斷裂:裂紋沿晶界擴充套件,多數是脆性斷裂。

11.韌脆轉變:具有一定韌性的金屬材料當低於某一溫度點時,衝擊吸收功明顯下降,斷裂方式由原來的韌性斷裂變為脆性斷裂,這種現象稱為韌脆轉變

12.彈性不完整性:理想的彈性體是不存在的,多數工程材料彈性變形時,可能出現載入線與解除安裝線不重合、應變滯後於應力變化等現象,稱之為彈性不完整性。彈性不完整性現象包括包申格效應、彈性後效、彈性滯後和迴圈韌性等

決定金屬屈服強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內在因素:金屬本性及晶格型別、晶粒大小和亞結構、溶質元素、第二相。外在因素:溫度、應變速率和應力狀態。

2、試述韌性斷裂與脆性斷裂的區別。為什麼脆性斷裂最危險?

答:韌性斷裂是金屬材料斷裂前產生明顯的巨集觀塑性變形的斷裂,這種斷裂有1個緩慢的撕裂過程,在裂紋擴充套件過程中不斷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斷裂是突然發生的斷裂,斷裂前基本上不發生塑性變形,沒有明顯徵兆,因而危害性很大。

3、剪下斷裂與解理斷裂都是穿晶斷裂,為什麼斷裂性質完全不同?

答:剪下斷裂是在切應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分離而造成的滑移面分離,一般是韌性斷裂,而解理斷裂是在正應力作用以極快的速率沿一定晶體學平面產生的穿晶斷裂,解理斷裂通常是脆性斷裂。

4、何謂拉伸斷口三要素?影響巨集觀拉伸斷口性態的因素有哪些?

答:巨集觀斷口呈杯錐形,由纖維區、放射區和剪下脣3個區域組成,即所謂的斷口特徵三要素。上述斷口三區域的形態、大小和相對位置,因試樣形狀、尺寸和金屬材料的效能以及試驗溫度、載入速率和受力狀態不同而變化。

5、論述格雷菲斯裂紋理論分析問題的思路,推導格雷菲斯方程,並指出該理論的侷限性。

答:只適用於脆性固體,也就是隻適用於那些裂紋尖端塑性變形可以忽略的情況。

第二章 金屬在其他靜載荷下的力學效能

一、解釋下列名詞:

(1)應力狀態軟性係數 材料或工件所承受的最大切應力τmax和最大正12

應力σmax比值,即: max

(2)缺口效應 絕大多數機件的橫截面都不是均勻而無變化的光滑體,往往存在截面的急劇變化,如鍵槽、油孔、軸肩、螺紋、退刀槽及焊縫等,這種截面變化的部分可視為“缺口”,由於缺口的存在,在載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應力狀態將發生變化,產生所謂的缺口效應。

(3)缺口敏感度缺口試樣的抗拉強度σbn的與等截面尺寸光滑試樣的抗拉

強度σb 的比值,稱為缺口敏感度,即:

(4)布氏硬度用鋼球或硬質合金球作為壓頭,採用單位面積所承受的試驗力計算而得的硬度

(5)洛氏硬度採用金剛石圓錐體或小淬火鋼球作壓頭,以測量壓痕深度所表示的硬度

(6)維氏硬度以兩相對面夾角為136。的金剛石四稜錐作壓頭,採用單位面積所承受的試驗力計算而得的硬度。

(7)努氏硬度採用2個對面角不等的四稜錐金剛石壓頭,由試驗力除以壓痕投影面積得到的硬度。

(8)肖氏硬度採動載荷試驗法,根據重錘回跳高度表證的金屬硬度。

(9)里氏硬度採動載荷試驗法,根據重錘回跳速度表證的金屬硬度。

二、說明下列力學效能指標的意義

(1)σbc材料的抗壓強度

(2)σbb材料的抗彎強度

(3)τs材料的扭轉屈服點

(4)τb材料的抗扭強度

(5)σbn材料的抗拉強度

(6)NSR材料的缺口敏感度

(7)HBW壓頭為硬質合金球的材料的布氏硬度

(8)HRA材料的洛氏硬度

(9)HRB材料的洛氏硬度

(10)HRC材料的洛氏硬度

(11)HV材料的維氏硬度

在彈性狀態下的應力分佈:薄板:在缺口根部處於單向拉應力狀態,在板中

心部位處於兩向拉伸平面應力狀態。厚板:在缺口根部處於兩向拉應力狀態,缺口內側處三向拉伸平面應變狀態。

無論脆性材料或塑性材料,都因機件上的缺口造成兩向或三向應力狀態和應力集中而產生脆性傾向,降低了機件的使用安全性。為了評定不同金屬材料的缺口變脆傾向,必須採用缺口試樣進行靜載力學效能試驗。

八.今有如下零件和材料需要測定硬度,試說明選擇何種硬度實驗方法為宜。

(1)滲碳層的硬度分佈;(2)淬火鋼;(3)灰鑄鐵;(4)鑑別鋼中的隱晶馬氏體和殘餘奧氏體;(5)儀表小黃銅齒輪;(6)龍門刨床導軌;(7)滲氮層;

(8)高速鋼刀具;(9)退火態低碳鋼;(10)硬質合金。

(1)滲碳層的硬度分佈---- HK或-顯微HV

(2)淬火鋼-----HRC

(3)灰鑄鐵-----HB

(4)鑑別鋼中的隱晶馬氏體和殘餘奧氏體-----顯微HV或者HK

(5)儀表小黃銅齒輪-----HV

(6)龍門刨床導軌-----HS(肖氏硬度)或HL(里氏硬度)

(7)滲氮層-----HV

(8)高速鋼刀具-----HRC

(9)退火態低碳鋼-----HB

(10)硬質合金----- HRA

第三章 金屬在衝擊載荷下的力學效能

衝擊韌性:材料在衝擊載荷作用下吸收塑性變形功和斷裂功的能力。【P57】 衝擊韌度: :U形缺口衝擊吸收功 AKU除以衝擊試樣缺口底部截面積所得

之商,稱為衝擊韌度,αku=Aku/S (J/cm2), 反應了材料抵抗衝擊載荷的能力,用aKU表示。P57註釋/P67

衝擊吸收功: 缺口試樣衝擊彎曲試驗中,擺錘沖斷試樣失去的位能為

mgH1-mgH2。此即為試樣變形和斷裂所消耗的功,稱為衝擊吸收功,以AK表示,單位為J。P57/P67

低溫脆性: 體心立方晶體金屬及合金或某些密排六方晶體金屬及其合金,

特別是工程上常用的中、低強度結構鋼(鐵素體-珠光體鋼),在試驗溫度低於某一溫度tk時,會由韌性狀態變為脆性狀態,衝擊吸收功明顯下降,斷裂機理由微孔聚集型變為穿晶解理型,斷口特徵由纖維狀變為結晶狀,這就是低溫脆性。

韌性溫度儲備:材料使用溫度和韌脆轉變溫度的差值,保證材料的低溫服役

行為。

二、 (1) AK:衝擊吸收功。含義見上面。衝擊吸收功不能真正代表材料的韌脆程度,但由於它們對材料內部組織變化十分敏感,而且衝擊彎曲試驗方法簡便易行,被廣泛採用。

AKV (CVN):V型缺口試樣衝擊吸收功.

AKU:U型缺口衝擊吸收功.

(2)FATT50:通常取結晶區面積佔整個斷口面積50%時的溫度為tk,並記為

50%FATT,或FATT50%,t50。(

或:結晶區佔整個斷口面積50%是的溫度定義的韌脆轉變溫度.

(3)NDT: 以低階能開始上升的溫度定義的韌脆轉變溫度,稱為無塑性或零塑性轉變溫度。

(4)FTE: 以低階能和高階能平均值對應的溫度定義tk,記為FTE

(5)FTP: 以高階能對應的溫度為tk,記為FTP

四、試說明低溫脆性的物理本質及其影響因素

低溫脆性的物理本質:巨集觀上對於那些有低溫脆性現象的材料,它們的屈服強度會隨溫度的降低急劇增加,而斷裂強度隨溫度的降低而變化不大。當溫度降低到某一溫度時,屈服強度增大到高於斷裂強度時,在這個溫度以下材料的屈服強度比斷裂強度大,因此材料在受力時還未發生屈服便斷裂了,材料顯示脆性。 從微觀機制來看低溫脆性與位錯在晶體點陣中運動的阻力有關,當溫度降低時,位錯運動阻力增大,原子熱啟用能力下降,因此材料屈服強度增加。 影響材料低溫脆性的因素有(P63,P73):

1.晶體結構:對稱性低的體心立方以及密排六方金屬、合金轉變溫度高,材料脆性斷裂趨勢明顯,塑性差。

2.化學成分:能夠使材料硬度,強度提高的雜質或者合金元素都會引起材料塑性和韌性變差,材料脆性提高。

3.顯微組織:①晶粒大小,細化晶粒可以同時提高材料的強度和塑韌性。因為

晶界是裂紋擴充套件的阻力,晶粒細小,晶界總面積增加,晶界處塞積的位錯數減 少,有利於降低應力集中;同時晶界上雜質濃度減少,避免產生沿晶脆性斷裂。 ②金相組織:較低強度水平時強度相等而組織不同的鋼,衝擊吸收功和韌脆轉變

溫度以馬氏體高溫回火最佳,貝氏體回火組織次之,片狀珠光體組織最差。鋼中夾雜物、碳化物等第二相質點對鋼的脆性有重要影響,當其尺寸增大時均使材料韌性下降,韌脆轉變溫度升高。

五. 試述焊接船舶比鉚接船舶容易發生脆性破壞的原因。

焊接容易在焊縫處形成粗大金相組織氣孔、夾渣、未熔合、未焊透、錯邊、咬邊等缺陷,增加裂紋敏感度,增加材料的脆性,容易發生脆性斷裂。

七. 試從巨集觀上和微觀上解釋為什麼有些材料有明顯的韌脆轉變溫度,而另外一些材料則沒有?

巨集觀上,體心立方中、低強度結構鋼隨溫度的降低衝擊功急劇下降,具有明顯的韌脆轉變溫度。而高強度結構鋼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衝擊功都很低,沒有明顯的韌脆轉變溫度。面心立方金屬及其合金一般沒有韌脆轉變現象。

微觀上,體心立方金屬中位錯運動的阻力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位錯運動阻力隨溫度下降而增加,在低溫下,該材料處於脆性狀態。而面心立方金屬因位錯寬度比較大,對溫度不敏感,故一般不顯示低溫脆性。

體心立方金屬的低溫脆性還可能與遲屈服現象有關,對低碳鋼施加一高速到高於屈服強度時,材料並不立即產生屈服,而需要經過一段孕育期(稱為遲屈時間)才開始塑性變形,這種現象稱為遲屈服現象。由於材料在孕育期中只產生彈性變形,沒有塑性變形消耗能量,所以有利於裂紋擴充套件,往往表現為脆性破壞。

第四章 金屬的斷裂韌度

2.名詞解釋

低應力脆斷:高強度、超高強度鋼的機件 ,中低強度鋼的大型、重型機件在屈服應力以下發生的斷裂。

張開型(?型)裂紋: 拉應力垂直作用於裂紋擴充套件面,裂紋沿作用力方向張開,沿裂紋面擴充套件的裂紋。

應力場強度因子K? : 在裂紋尖端區域各點的應力分量除了決定於位置外,尚與強度因子K?有關,對於某一確定的點,其應力分量由K?確定, K?越大,則應力場各點應力分量也越大,這樣K?即可表示應力場的強弱程度,稱K?為應力場強度因子。 “I”表示I型裂紋。

小範圍屈服: 塑性區的尺寸較裂紋尺寸及淨截面尺寸為小時(小1個數量級以上),這就稱為小範圍屈服。

有效屈服應力:裂紋在發生屈服時的應力。

有效裂紋長度:因裂紋尖端應力的分佈特性,裂尖前沿產生有塑性屈服區,屈服區內鬆弛的應力將疊加至屈服區之外,從而使屈服區之外的應力增加,其效果相當於因裂紋長度增加ry後對裂紋尖端應力場的影響,經修正後的裂紋長度即為有效裂紋長度: a+ry。

裂紋擴充套件K判據:裂紋在受力時只要滿足 KI?KIC,就會發生脆性斷裂.反之,即使存在裂紋,若 KI?KIC也不會斷裂。新P71:舊83

2、說明下列斷裂韌度指標的意義及其相互關係

K?C和KC 答: 臨界或失穩狀態的K?記作K?C或KC,K?C為平面應變下的斷裂韌度,表示在平面應變條件下材料抵抗裂紋失穩擴充套件的能力。KC為平面應力斷裂韌度,表示在平面應力條件下材料抵抗裂紋失穩擴充套件的能力。 它們都是?型裂紋的材料裂紋韌性指標,但KC值與試樣厚度有關。當試樣厚度增加,使裂紋

39材料力學效能課後習題答案_材料力學課後習題答案

尖端達到平面應變狀態時,斷裂韌度趨於一穩定的最低值,即為K?C,它與試樣厚度無關,而是真正的材料常數。

3、試述低應力脆斷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答: 低應力脆斷的原因:在材料的生產、機件的加工和使用過程中產生不可避免的巨集觀裂紋,從而使機件在低於屈服應力的'情況發生斷裂。 預防措施:將斷裂判據用於機件的設計上,在給定裂紋尺寸的情況下,確定機件允許的最大工作應力,或者當機件的工作應力確定後,根據斷裂判據確定機件不發生脆性斷裂時所允許的最大裂紋尺寸。

4、為什麼研究裂紋擴充套件的力學條件時不用應力判據而用其它判據?

答:由41可知,裂紋前端的應力是1個變化複雜的多向應力,如用它直接建立裂紋擴充套件的應力判據,顯得十分複雜和困難;而且當r→0時,不論外加平均應力如何小,裂紋尖端各應力分量均趨於無限大,構件就失去了承載能力,也就是說,只要構件一有裂紋就會破壞,這顯然與實際情況不符。這說明經典的強度理論單純用應力大小來判斷受載的裂紋體是否破壞是不正確的。因此無法用應力判據處理這一問題。因此只能用其它判據來解決這一問題。

5、試述應力場強度因子的意義及典型裂紋K?的表示式

答:幾種裂紋的K?表示式,無限大板穿透裂紋:K???a;有限寬板穿透裂紋:

aaK??1.2?a;有限寬板單邊直裂紋:K???af();K???af()當b?a時,bb

受彎單邊裂紋樑:K??6Maf();無限大物體內部有橢圓片裂紋,遠處受3/2(b?a)b

2均勻拉伸:K???a

?a2(sin??2cos2?)1/4;無限大物體表面有半橢圓裂紋,遠c

1.1?a。 ?處均受拉伸:A點的K??

7、試述裂紋尖端塑性區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因素。

答:機件上由於存在裂紋,在裂紋尖端處產生應力集中,當σy趨於材料的屈服應力時,在裂紋尖端處便開始屈服產生塑性變形,從而形成塑性區。

影響塑性區大小的因素有:裂紋在厚板中所處的位置,板中心處於平面應變狀態,塑性區較小;板表面處於平面應力狀態,塑性區較大。但是無論平面應力或平面應變,塑性區寬度總是與(KIC/σs)2成正比。

13、斷裂韌度KIC與強度、塑性之間的關係:總的來說,斷裂韌度隨強度的升高而降低。

15、影響KIC的冶金因素:內因:1、學成分的影響;2、集體相結構和晶粒大小的影響;3、雜質及第二相的影響;4、顯微組織的影響。外因:1、溫度;2、應變速率。

16.有1大型板件,材料的σ0.2=1200MPa,KIc=115MPa*m1/2,探傷發現有20mm長的橫向穿透裂紋,若在平均軸向拉應力900MPa下工作,試計算KI及塑性區寬度R0,並判斷該件是否安全?

解:由題意知穿透裂紋受到的應力為σ=900MPa

根據σ/σ0.2的值,確定裂紋斷裂韌度KIC是否休要修正

因為σ/σ0.2=900/1200=0.75>0.7,所以裂紋斷裂韌度KIC需要修正 對於無限板的中心穿透裂紋,修正後的KI為:

?a9000.01?KI???168.1322)?0?0.177(0.75) ( .177(?/?s)1?KI?塑性區寬度為:??R0???比較K1與KIc: 22???s?

因為K1=168.13(MPa*m1/2)

KIc=115(MPa*m1/2)

所以:K1>KIc ,裂紋會失穩擴充套件 , 所以該件不安全。

17.有一軸件平行軸向工作應力150MPa,使用中發現橫向疲勞脆性正斷,斷口分析表明有25mm深度的表面半橢圓疲勞區,根據裂紋a/c可以確定υ=1,測試材料的σ0.2=720MPa ,試估算材料的斷裂韌度KIC為多少?

解: 因為σ/σ0.2=150/720=0.208<0.7,所以裂紋斷裂韌度KIC不需要修正 對於無限板的中心穿透裂紋,修正後的KI為:

KIC=Yσcac1/2

對於表面半橢圓裂紋,Y=1.1/υ=1.1

?3?150?25?10所以,KIC=Yσcac1/2=1.1=46.229(MPa*m1/2)

第五章 金屬的疲勞

1.名詞解釋;

應力幅σa:σa=1/2(σmax-σmin) p95/p108

平均應力σm:σm=1/2(σmax+σmin) p95/p107

應力比r:r=σmin/σmax p95/p108

疲勞源:是疲勞裂紋萌生的策源地,一般在機件表面常和缺口,裂紋,刀痕,蝕坑相連。P96

疲勞貝紋線:是疲勞區的最大特徵,一般認為它是由載荷變動引起的,是裂紋前沿線留下的弧狀臺階痕跡。 P97/p110

疲勞條帶:疲勞裂紋擴充套件的第二階段的斷口特徵是具有略程彎曲並相互平行的溝槽花樣,稱為疲勞條帶(疲勞輝紋,疲勞條紋) p113/p132

駐留滑移帶:用電解拋光的方法很難將已產生的表面迴圈滑移帶去除,當對式樣重新迴圈載入時,則迴圈滑移帶又會在原處再現,這種永留或再現的迴圈滑移帶稱為駐留滑移帶。 P111

ΔK:材料的疲勞裂紋擴充套件速率不僅與應力水平有關,而且與當時的裂紋尺寸有關。ΔK是由應力範圍Δσ和a複合為應力強度因子範圍,ΔK=Kmax-Kmin=Yσmax√a-Yσmin√a=YΔσ√a. p105/p120

da/dN:疲勞裂紋擴充套件速率,即每迴圈一次裂紋擴充套件的距離。 P105

疲勞壽命:試樣在交變迴圈應力或應變作用下直至發生破壞前所經受應力或應變的迴圈次數 p102/p117

過載損傷:金屬在高於疲勞極限的應力水平下運轉一定周次後,其疲勞極限或疲勞壽命減小,就造成了過載損傷。 P102/p117

2.揭示下列疲勞效能指標的意義

疲勞強度σ-1,σ-p,τ-1,σ-1N, P99,100,103/p114

σ-1: 對稱應力迴圈作用下的彎曲疲勞極限;σ-p:對稱拉壓疲勞極限;τ-1:對稱扭轉疲勞極限;σ-1N:缺口試樣在對稱應力迴圈作用下的疲勞極限。 疲勞缺口敏感度qf P103/p118

金屬材料在交變載荷作用下的缺口敏感性,常用疲勞缺口敏感度來評定。Qf=(Kf-1)/(kt-1).其中Kt為理論應力集中係數且大於一,Kf為疲勞缺口係數。 Kf=(σ-1)/(σ-1N)

過載損傷界 P102,103/p117

由實驗測定,測出不同過載應力水平和相應的開始降低疲勞壽命的應力迴圈周次,得到不同試驗點,連線各點便得到過載損傷界。

疲勞門檻值ΔKth P105/p120

在疲勞裂紋擴充套件速率曲線的Ⅰ區,當ΔK≤ΔKth時,da/aN=0,表示裂紋不擴充套件;只有當ΔK>ΔKth時,da/dN>0,疲勞裂紋才開始擴充套件。因此,ΔKth是疲勞裂紋不擴充套件的ΔK臨界值,稱為疲勞裂紋擴充套件門檻值。

4.試述疲勞巨集觀斷口的特徵及其形成過程(新書P96~98及PPT,舊書P109~111) 答:典型疲勞斷口具有3個形貌不同的區域疲勞源、疲勞區及瞬斷區。

(1) 疲勞源是疲勞裂紋萌生的策源地,疲勞源區的光亮度最大,因為這裡在整

個裂紋亞穩擴充套件過程中斷面不斷摩擦擠壓,故顯示光亮平滑,另疲勞源的貝紋線細小。

(2) 疲勞區的疲勞裂紋亞穩擴充套件所形成的斷口區域,是判斷疲勞斷裂的重要特

徵證據。特徵是:斷口比較光滑並分佈有貝紋線。斷口光滑是疲勞源區域的延續,但其程度隨裂紋向前擴充套件逐漸減弱。貝紋線是由載荷變動引起的,如機器運轉時的開動與停歇,偶然過載引起的載荷變動,使裂紋前沿線留下了弧狀臺階痕跡。

(3) 瞬斷區是裂紋最後失穩快速擴充套件所形成的斷口區域。其斷口比疲勞區粗

糙,脆性材料為結晶狀斷口,韌性材料為纖維狀斷口。

6.試述疲勞圖的意義、建立及用途。(新書P101~102,舊書P115~117)

答:定義:疲勞圖是各種迴圈疲勞極限的集合圖,也是疲勞曲線的另1種表達形式。

意義:很多機件或構件是在不對稱迴圈載荷下工作的,因此還需要知道材料的不對稱迴圈疲勞極限,以適應這類機件的設計和選材的需要。通常是用工程作圖法,由疲勞圖求得各種不對稱迴圈的疲勞極限。

1、?a?

?m疲勞圖

建立:這種圖的縱座標以?a表示,橫座標以?m表示。然後,以不同應力比r條

件下將?max表示的疲勞極限?r分解為?a和?m,並在該座標系中作ABC曲線,即

1?a(?max??min)1?r為?a??m疲勞圖。其幾何關係為:tan?? ???m(?max??min)1?r2

(用途):我們知道應力比r,將其代入試中,就可以求得tan?和?,而後從座標原點O引直線,令其與橫座標的夾角等於?值,該直線與曲線ABC相交的交點B便是所求的點,其縱、橫座標之和,即為相應r的疲勞極限?rB,?rB??aB??mB。 2、?max(?min)??m疲勞圖

建立:這種圖的縱座標以?max或?min表示,橫座標以?m表示。然後將不同應力

比r下的疲勞極限,分別以?max(?min)和?m表示於上述座標系中,就形成這種疲勞圖。幾何關係為:tan???max2?max2 ???m?max??min1?r

(用途):我們只要知道應力比r,就可代入上試求得tan?和?,而後從座標原點O引一直線OH,令其與橫座標的夾角等於?,該直線與曲線AHC相交的交點H的縱座標即為疲勞極限。

8.試述影響疲勞裂紋擴充套件速率的主要因素。(新書P107~109,舊書P123~125)

dac(?K)n

?答:1、應力比r(或平均應力?m)的影響:Forman提出: dN(1?r)Kc??K

殘餘壓應力因會減小r,使

因會增大r,使da降低和?Kth升高,對疲勞壽命有利;而殘餘拉應力dNda升高和?Kth降低,對疲勞壽命不利。 dN

2、過載峰的影響:偶然過載進入過載損傷區內,使材料受到損傷並降低疲勞壽命。但若過載適當,有時反而是有益的。

da3、材料組織的影響:①晶粒大小:晶粒越粗大,其?Kth值越高,越低,對dN

疲勞壽命越有利。②組織:鋼的含碳量越低,鐵素體含量越多時,其?Kth值就越

高。當鋼的淬火組織中存在一定量的殘餘奧氏體和貝氏體等韌性組織時,可以提

da高鋼的?Kth,降低。③噴丸處理:噴丸強化也能提高?Kth。 dN

9.試述疲勞微觀斷口的主要特徵。

答:斷口特徵是具有略呈彎曲並相互平行的溝槽花樣,稱疲勞條帶(疲勞條紋、疲勞輝紋)。疲勞條帶是疲勞斷口最典型的微觀特徵。滑移系多的面心立方金屬,其疲勞條帶明顯;滑移系少或組織複雜的金屬,其疲勞條帶短窄而紊亂。 疲勞裂紋擴充套件的塑性鈍化模型(Laird模型):

圖中(a),在交變應力為零時裂紋閉合。

圖(b),受拉應力時,裂紋張開,在裂紋尖端沿最大切應力方向產生滑移。

圖(c),裂紋張開至最大,塑性變形區擴大,裂紋尖端張開呈半圓形,裂紋停止擴充套件。由於塑性變形裂紋尖端的應力集中減小,裂紋停止擴充套件的過程稱為“塑性鈍化”。

圖(d),當應力變為壓縮應力時,滑移方向也改變了,裂紋尖端被壓彎成“耳狀”切口。

圖(e),到壓縮應力為最大值時,裂紋完全閉合,裂紋尖端又由鈍變銳,形成一對尖角。

12.試述金屬表面強化對疲勞強度的影響。

答:表面強化處理可在機件表面產生有利的殘餘壓應力,同時還能提高機件表面的強度和硬度。這兩方面的作用都能提高疲勞強度。

表面強化方法,通常有表面噴丸、滾壓、表面淬火及表面化學熱處理等。

(1) 表面噴丸及滾壓

噴丸是用壓縮空氣將堅硬的小彈丸高速噴打向機件表面,使機件表面產生區域性形變硬化;同時因塑變層周圍的彈性約束,又在塑變層內產生殘餘壓應力。 表面滾壓和噴丸的作用相似,只是其壓應力層深度較大,很適於大工件;而且表面粗糙度低,強化效果更好。

(2) 表面熱處理及化學熱處理

他們除能使機件獲得表硬心韌的綜合力學效能外,還可以利用表面組織相變及組織應力、熱應力變化,使機件表面層獲得高強度和殘餘壓應力,更有效地提高機件疲勞強度和疲勞壽命。

13.試述金屬的硬化與軟化現象及產生條件。

金屬材料在恆定應變範圍迴圈作用下,隨迴圈周次增加其應力不斷增加,即為迴圈硬化。金屬材料在恆定應變範圍迴圈作用下,隨迴圈周次增加其應力逐漸減小,即為迴圈軟化。

金屬材料產生迴圈硬化與軟化取決於材料的初始狀態、結構特性以及應變幅和溫

39材料力學效能課後習題答案_材料力學課後習題答案

度等。迴圈硬化和軟化與σb / σs有關:

σb / σs>1.4,表現為迴圈硬化;

σb / σs<1.2,表現為迴圈軟化;

1.2<σb / σs<1.4,材料比較穩定,無明顯迴圈硬化和軟化現象。

也可用應變硬化指數n來判斷迴圈應變對材料的影響,n<1軟化,n>1硬化。 退火狀態的塑性材料往往表現為迴圈硬化,加工硬化的材料表現為迴圈軟化。 迴圈硬化和軟化與位錯的運動有關:

退火軟金屬中,位錯產生互動作用,運動阻力增大而硬化。

冷加工後的金屬中,有位錯纏結,在迴圈應力下破壞,阻力變小而軟化。

第六章 金屬的應力腐蝕和氫脆斷裂

一、名詞解釋

1、應力腐蝕:金屬在拉應力和特定的化學介質共同作用下,經過一段時間後所產生的

低應力脆斷現象。

2、氫脆:由於氫和應力共同作用而導致的金屬材料產生脆性斷裂的現象。

4、氫化物致脆:對於ⅣB 或ⅤB 族金屬,由於它們與氫有較大的親和力,極易生成脆性氫化物,是金屬脆化,這種現象稱氫化物致脆。

5、氫致延滯斷裂:這種由於氫的作用而產生的延滯斷裂現象稱為氫致延滯斷裂。

二、說明下列力學效能指標的意義

1、σscc:材料不發生應力腐蝕的臨界應力。

2、KIscc:應力腐蝕臨界應力場強度因子。

3、da/dt:盈利腐蝕列紋擴充套件速率。

第七章 金屬的磨損與耐磨性

1.名詞解釋

磨損:機件表面相互接觸併產生相對運動,表面逐漸有微小顆粒分離出來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漸損失、造成表面損傷的現象。

接觸疲勞:兩接觸面做滾動或滾動加滑動摩擦時,在交變接觸壓應力長期作用下,材料表面因疲勞損傷,導致區域性區域產生小片金屬剝落而使材料損失的現象。

3.粘著磨損產生的條件、機理及其防止措施

----- 又稱為咬合磨損,在滑動摩擦條件下,摩擦副相對滑動速度較小,因缺乏潤滑油,摩擦副表面無氧化膜,且單位法向載荷很大,以致接觸應力超過實際接觸點處屈服強度而產生的1種磨損。

磨損機理:

實際接觸點區域性應力引起塑性變形,使兩接觸面的原子產生粘著。

粘著點從軟的一方被剪斷轉移到硬的一方金屬表面,隨後脫落形成磨屑

舊的粘著點剪斷後,新的粘著點產生,隨後也被剪斷、轉移。如此重複,形成磨損過程。

改善粘著磨損耐磨性的措施

1.選擇合適的摩擦副配對材料

選擇原則:配對材料的粘著傾向小

互溶性小

表面易形成化合物的材料

金屬與非金屬配對

2.採用表面化學熱處理改變材料表面狀態

進行滲硫、磷化、碳氮共滲等在表面形成一層化合物或非金屬層,即避免摩擦副直接接觸又減小摩擦因素。

3.控制摩擦滑動速度和接觸壓力

減小滑動速度和接觸壓力能有效降低粘著磨損。

4.其他途徑

改善潤滑條件,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氧化膜與機體結合力都能降低粘著磨損。

第八章 金屬高溫力學效能

蠕變:在長時間的恆溫、恆載荷作用下緩慢地產生塑性變形的現象。 等強溫度(TE):晶粒強度與晶界強度相等的溫度。

蠕變極限:在高溫長時間載荷作用下不致產生過量塑性變形的抗力指標。標與常溫下的屈服強度相似。

持久強度極限:在高溫長時載荷作用下的斷裂強度---持久強度極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