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寫的作文合集五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7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景物描寫的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景物描寫的作文合集五篇

景物描寫的作文 篇1

我的房間很亂,可是我的房間很美,只可以用這個美字形容。

我的'房間是公主的睡房,是圖書館,是遊戲的天堂,是我的美麗天堂,我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美麗星空,這裏的確很美,每天早上叫我起牀的鬧鐘少女,她的聲音十分優雅,我還有一個小小舞台呢,這就是我的柔軟的輕輕的小牀…

你想來我的房間做客嗎?如果想,我會歡迎你的。

景物描寫的作文 篇2

我家住在九中家屬院8號樓5單元4樓東邊,我的房間在爸爸的書房和媽媽的卧室的中間,這間房子是我獨立的小世界。

天花板是珍珠白色,牆面是蘋果綠色,地板是米黃色的玻化石,像鏡子一樣亮亮的,天花板的中央掛着一盞燈,晚上它給我照亮的時候,像一個亮晶晶的螞蟻。一進門對面的牆上有一個四四方方的窗户,窗户上掛着一幅捲簾,上面印有兩隻流氓兔子在做遊戲。傢俱是白綠相間的兒童傢俱,東邊放着一張1米2的牀,牀的右邊放着一張寫字桌,桌上放着一個白色枱燈,我晚上做作業時,它開工了。西邊的.書櫃裏有:上下五千年,兒童笑話等……玻璃門上貼着二年級的生活和學習的10條規定,還有作息時間,我一定要按着每天的作息時間去做呀!

每當晚上我躺在牀上,我會想起每個星期天我把房間打掃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像一個美麗的童話王國。

我非常喜歡我的房間!

景物描寫的作文 篇3

“動”要與“靜”結合

花草、樹木及建築物等,在我們平時的觀察中往往是處於靜止的狀態,而聚散的雲彩,風雨中搖曳的花朵、樹葉和小草等卻處於活動、變化的狀態。我們觀察景物時,既要注意它的靜態,又要注意它的動態。若只寫靜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滯,而只寫動景,又可能失去穩定。動筆時,需把這兩者結合起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兩相對比,相互映襯,這樣繪景才會生動、活潑,寫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樹和望海亭,它們是“靜”的,而望海亭上空飄動的雲彩卻是“動”着的,它們“一會兒像人,一會兒像狗,不一會兒又變成了一匹奔馳着的棗紅馬,再過一會兒又變成了一隻引頸鳴啼的雄雞……”小作者把動態和靜態結合起來描寫,靜態美和動態美交相輝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愛。

“濃”要與“淡”結合

質樸的語言勾畫出景物的特徵。怎樣做到“濃”和“淡”相宜呢?“濃”絕不是事無鉅細都需花費筆墨,“淡”也絕非都寥寥數筆,簡筆勾勒,而應該根據主題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進行選擇。對於那些與主題或所要表達的情感關係密切的景物要潑墨濃灑,也就是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進行觀察,從性質、形態、大小、色彩、聲響、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繪,使之鮮明、具體和生動。與主題有着間接關係的則要淡墨勾勒,使之簡潔、傳神。

春水和春日的特點,簡筆勾勒,傳神地勾畫出了春景的輪廓。接着濃抹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和迎春圖。在描畫春風圖時,為突出春風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觸覺寫“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其次,藉助嗅覺寫“新翻的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最後藉助聽覺寫鳥兒“清脆”、“宛轉”的鳴聲,牧童“嘹亮”的短笛聲。這樣,從多方面,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具體生動,美妙感人。

“景”要與“情”結合

景物是客觀的,但若不能給“景”自然地烙上“情”印,這樣的景物只不過是蒼白美麗的“軀殼”,難以達到感人的目的。其實描摹景物的過程本身是寫作主觀感受的過程,正如王國維所説“一切景語皆情語”。景與情是密切相關的,情由景所揹負,景為情而浸蘸,情是靈魂,景是載體。這就要讓景與情有機融合,只有在描繪客觀景物的同時,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讀者產生共鳴。

那麼如何為情感的抒發找好“婆家”使之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關鍵要挑選好景物,所選取的景物具有的特點必須與作者抒發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處,正所謂“亮景寫喜情,暗景寫悲情”。例如:魯迅在《故鄉》第五段中,他是這樣描寫故鄉的:“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着……”這枯萎的野草,沒能享受陽光雨露,在寒風的摧殘下,只能是“斷”了,“抖”着,一個“斷” 字,何等傷痛;一個“抖”字,何等悽慘;由靜到動,何等傳神。此情此景,“我”心傷故鄉之情,已躍然紙上。在寫景的字裏行間,自然滲透感情,景與情可謂是有機交融。

“定”要與“移”結合

描寫景物往往處在一個“定點”的位置來進行,而這是遠遠不夠的。景物是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即使表現同一事物,立足點、角度不同,呈現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隨着觀察點的變換,迥然不同的景物就會撲面而來,千姿百態的景象就會呈現在面前。因此,這就需要把定點與移動觀察結合起來。

如何採用定景換點法描寫景物呢?

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化情況交代清楚,使讀者知道是在什麼地方觀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觀察點時,要按一定的順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繪出來。

如作家老舍《濟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點到移步換景,即從城內寫到城外山村雪後的景色,在不同的觀察點,描寫了濟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寫城內又從不同角度,即從俯視的角度寫陽光下的濟南,從仰視的角度,寫小雪點染下的山景。這樣濟南美景的整體感就凸現出來了,這就生動形象地再現出冬天濟南“温晴”的特點。

“虛”要與“實”結合

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現實之景。“虛”景即指未出現之景,也就是聯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發聯想凸現出已逝之景,未來之景,或引發想象,創造出新景象,並將不同時空領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寫,這就是虛實相生法。虛實結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體感,同時達到深遠境界。

“車輛”,聯想到“綢帶”、“小船”,這種虛實相間,使被描寫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園中滿樹的果花,想到“彷彿樹上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這種由實到虛,再造出新畫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麗,使文章的境界開掘更深。

景物描寫的作文 篇4

夏天,一個令人煩躁的季節。知了趴在樹上無力地喊叫着,像一首首催眠曲,昏昏欲睡的我正在向關公訴説着苦澀。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心中像是有千萬只螞蟻在咬動,撕心裂肺地痛。我從未想過人間疾苦不是生離死別,而是最信任的那個人忘掉你。天空淅淅瀝瀝地下着雨,彷彿是老天也在為我片刻之前的舉動而傷心!看着這茫茫雨簾,思緒卻早已飄蕩在那痛苦的回憶之中……

上午,原本與好友約好去公園散心,早晨我特意趕早班公共汽車,一路上哼着小曲,憧憬着今天的愉快之程。來到約定的地點,見四周空蕩蕩的,好友的身影卻久久沒有出現,我越想越氣憤,憤怒霸佔了我整個身體。此時,好友出現了,我怒斥他:"你怎麼能這樣,説好的,卻不講信用。”我甩下這句話頭也不回地走了,心痛得快要死去,好友的聲音在耳邊迴盪,可我卻覺得厭惡。

“來,喝杯綠豆湯降降火。”媽媽的聲音出現在耳邊,我擦掉眼角的`淚痕,苦笑了一下,接過媽媽手中緊握着的綠豆湯,不經意間發現淡淡的細紋已出現在媽媽的眼角。我呆呆地看着,手停在了空中,媽媽幽默地説:“怎麼今天我變漂亮了?”我被媽媽的話逗笑了,捧起綠豆湯,輕輕地吸了一口,好靚,我心中的悶火與不安頓時煙消雲散。只是今天的綠豆湯不免過甜了些。媽媽看出了我的異樣,輕輕地坐到我的身邊:“今天的綠豆湯我故意多加了一點糖,是不是味道就沒有以前那麼清新了?”我微微點了點頭,這時,媽媽嚴肅地看着我,眼神裏我見到了母愛的輕柔,外表嚴厲,彷彿不允許自己的子女有一絲瑕疵,可是內心卻有那麼仁慈,這份仁慈隱藏得是那麼深,我從未留意過,總是固執地認為,天下的媽媽一般嚴。媽媽看着我的眼睛,鄭重地對我説:“兩個人之間平時太過親密,互相不允許對方有任何的隱私,一旦有誤會,就很難明智地去解決,雙方都太信任對方了,以至於有一個人稍稍踏出了緊戒線,就無法原諒對方,不允許對方解釋或辯解。就像這綠豆湯一樣,糖加的過多也就沒有了原有的清新,得有個度,人與人交往也這樣。”

我聽了媽媽的話,如撥開雲霧見到了青天一般。我看着媽媽,眼神中有一些流離,而媽媽的眼神卻又讓我無法迴避。仁愛中透着一絲堅定,堅定中隱藏着疲憊。我不敢看媽媽的眼睛,我沒有勇氣去接受這強大的母愛。媽媽用她飽經風霜的雙手,緊緊握着我這雙懦弱的小手。呀!媽媽的手好熱好軟。一股股暖流像我襲來。好幸福,有這樣愛我的媽媽!好幸福,喝着盛滿愛的綠豆湯!好幸福,豁然開朗雨過天晴的快感!

我一口一口喝着綠豆湯,發覺它一如以往的清新淡雅,為我消除暑熱,為我緩解內心的苦澀,為我平復煩躁的心境……哦!愛如綠豆湯!

景物描寫的作文 篇5

清晨,涼風習習,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西湖公園賞荷。

到了西湖公園,我們一同走在小石塊鋪成的小路上,小路兩旁長滿了不知名的小野花,星星點點,點綴在翠綠的草叢中,令人心曠神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池清澈見底的湖水,小魚在水中悠閒地游來游去,湖面還飄着幾株睡蓮呢!多數還只是花骨朵,只有一朵盛開了,紅豔似火。過了一座彎彎的拱橋,一陣撲鼻而來的荷香,沁人心脾。我們遠遠望去,就看見滿滿一池荷,碧綠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的,隨風搖曳,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白裏泛青,有的已結成一個個蓮蓬,蓮枝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刺到會有些許疼的刺,我仔細地觀察了好一會兒,發現枯萎了的荷枝裏面卻是空的,這如果在以前也許可以當成吸管用呢!

看着潔白美麗的荷花,像一個個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同時,我又想起了咱們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一句佳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愛荷,更愛美麗的荷花,愛它潔白無暇,荷香幽幽……

點評:在作者的筆下,西湖公園中的荷儼然像個亭亭玉立的“少女”,那麼富有生命的氣息,尤其對荷葉的描述,“挨挨擠擠”將其擬人化,更是生動形象。將荷的美呈現在讀者眼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