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9篇【熱門】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5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9篇【熱門】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今天是六月八日,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説起“端午節”,我還知道它有另外的幾個名字呢!如“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你知道它們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由於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來探望自己的`父母親而得名“女兒節”;“詩人節”當然是要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過早飯,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別提有多開心了。不知怎麼的,我發現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們都買了樹枝拿在手裏,我很奇怪準備問媽媽,卻發現媽媽和奶奶手裏也各拿着一捆樹枝,就連忙跑過去問:“媽媽你們買樹枝幹啥?啊!真香!”媽媽笑着説:“傻孩子,這是‘艾枝’。艾枝可以驅蚊子和蒼蠅,還可以避邪呢!我們把艾枝掛在自己家的門上、窗户上,不是很好嗎?”我點點頭。

中午,我們家的飯菜有豐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還有漂亮的三角粽子、雞蛋和鴨蛋,香氣撲鼻。我立刻拿起一個較大的粽子,剝開粽葉,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極了!

爺爺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實這個我已經知道了,嘻嘻……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又可以學到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作文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著名的“絲綢之鄉”周村,周村許許多多有名的建築物比如周村古商城、千佛寺等等........但是我最喜歡家鄉的元宵節。

元宵節那一天,我們白天看芯子,晚上看花燈,賞月。周村的花燈出名,“芯子”可就更出名了 。周村的“芯子”至少有二百五十年曆史。有“雙人芯子”、“單人芯子”、“車芯子”、“拾芯子”、“桌芯子”、“多人芯子”、“芯子燈”等等。所謂“芯子”就是人們高高豎起一根鐵棍,頂端座子上豎站着一個女孩或男童,他們扮演各種人物的造型,遠遠望去,好像站在燈芯頂上,所以羣眾就稱這種活動叫芯子。每年元宵節前後的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三天周村都會有一條街禁行,專門用來“扮玩”,這一天整個周村的`人們都會在這條街的兩邊等着觀看,可真是人山人海,還有各種特色小吃。這天有芯子、舞龍、滾獅、踩高蹺、劃旱船、跑驢、鐵火球等各種雜耍、扮玩活動熱鬧非凡。芯子上的人物造型各異,隨着哨聲扭動真是好看極了。到這一天周村花燈更是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遊客。有各種各樣的造型,有神話故事,民間傳説,還有現代優秀人物事蹟的燈展,古商城裏的燈更是各式各樣,讓人目不暇接。

這一天,吃、玩、看真是太有意思了,要是你覺得好,就來吧!周村歡迎你!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3

端午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他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

“端午節”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個逢五。端午節又叫“龍舟節”“詩人節”“燈節”。説起這些節日,還有一段悲涼悽美的'故事呢!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圍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後,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屍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鬮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有了現在的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黃米和糯米做成。把黃米或者糯米,還有包粽子的竹葉泡在盆裏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為的是不讓米溢出來。粽子包好後,連同雞蛋一起放到大鍋裏,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後,打開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雞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為經濟的騰飛做出貢獻。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就能創造出如次豐富、精美的藝術品,這就是咱們中國的民間藝術——剪紙。

今天,老師就讓我們欣賞了四幅色彩繽紛、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美不勝收的剪紙。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幅就是有着紅色色澤的“好朋友”剪紙。在圖上我看到了一頭老牛定定的站着,眼睛呆呆的看着遠方。牛角上有兩隻小鳥正在嬉戲玩耍,可開心了!而牛背上呢?是一個孩子在使勁地拉下面另一個孩子的手。看到這兒我不禁想到了一個故事。

夏天到了,大娃和二娃帶着草帽去放牛。在半路上大娃和二娃一直在玩耍,而老牛在想:今天我一定要吃到最美味的青草。突然,二娃看見了遠處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河旁邊有着遼闊的草地,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看到這番景象的二娃不禁被吸引了,他再也忍不住激動的心情,便從牛背上跳了下來跑了過去。大娃看二娃從牛背上跳了下來便立即把牛拉住,但怎麼拉也拉不住,因為老牛看到美味的青草近在眼前不能放棄。大娃看老牛還是不停下來只好用鞭子狠狠地打了牛幾下,無奈的老牛隻好乖乖的停了下來。興奮的二娃跑到了草地上坐了下來。霎時間,他聽到了老虎的咆哮聲,回頭一看一隻強壯的老虎張着血盆大口站立在他的眼前。見此情景的.大娃迅速拉着無奈的老牛往二娃那兒趕去,二娃看大娃來了便跑了過去抓住大娃的手一起跑了出來。驚慌失措的老牛在大娃的引導下跑了出來,最後兩人和老牛都得救了。但是二娃怎麼上都上不到牛的背上。在一旁的老牛抱怨道:“現在的孩子太頑皮了,不但差點兒因為他們丟了性命,現在又不斷的蹬我。啊!我美味的青草呀,什麼時候才能吃到啊!”可是,大娃和二娃聽不懂老牛在説什麼,聽見牛叫個不停在一旁的大娃和二娃不禁哈哈大笑起來,無奈的老牛隻好呆呆的站着。這時,大娃再次伸出了手,讓二娃抓住他的手把他拉上來。在下面的二娃不禁愣住了問道:“你為什麼要救我?”大娃笑着回答道:“因為我們是朋友呀!”這時,二娃激動地淚水溢滿眼眶,深情回答道:“嗯!”從此大娃和二娃變成了最好的朋友。

看了這個小故事你一定動心了吧!對,就是這樣,中國的民間藝術剪紙就是這麼神奇,這麼的美不勝收。大家有時間也可以去了解了解。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5

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戲劇藝術。世界歷史上有三種最古老的戲劇——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和中國戲曲,前兩者早已死亡,只有中國戲曲至今仍然久演不衰。中國戲曲在世界劇壇上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美學特徵。

西方強調摹仿的藝術理論,造成了西方戲劇的寫實觀念。他們認為戲劇就是要創造生活幻覺,亦即舞台上所表現的生活和現實生活形態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中國古代強調神似的藝術理論則造成了中國戲曲的寫意觀念。戲曲舞台上所表現的生活與現實生活的形態是不同的`,它是對現實生活進行的提煉、加工、誇張、變態和美化,是變其形而傳其神、寫其意。比如在空間的處理上,中國戲曲不像西方戲劇那樣運用佈景,按照生活的樣子確定空間。戲曲一般不用佈景,舞台上代表什麼空間,可以通過演員的表演隨意而定,自由變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書房,但劇中人一轉身,舞台就可以變為花園,甚至可以變成千裏之遙的另一地點。由此可見,戲曲舞台的空間是通過演員的表演寫意性地虛擬出來的。這樣,戲曲就可以自由靈活而又連貫流暢地表現無限廣闊、瞬息萬變的空間,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現極其豐富複雜的生活事件。這是我國戲曲的獨特創造。

中國戲曲的情節有時也是寫意性的,如二將相半幾個回合,便可表示千軍萬馬的一次複雜的戰鬥,甚至只要吹奏一個曲牌一場宴會便已結束。

在表演方面,戲曲中有許多虛擬的動作,如《攜帶玉鐲》中孫玉姣趕雞餵雞,穿針引線,舞台上既無雞,又無針線,但卻表演得好像煞有其事,惟妙惟肖。《打漁殺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槳而沒有船,但卻給人以划船的感覺。難怪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蘭芳表演此劇讚不絕口呢!戲曲表演中有許多程式化動作,都是對現實生活的加工和美化,如大將的起駕上馬比現實生活要複雜得多,而小旦上馬只要腳尖一點即可,又十分簡單。至於那色彩斑斕的臉譜當然更是寫意的了。

舉手,一投足,都具有鮮明的節奏、高度的技巧和迷人的形式美。比如一對男女一見鍾情,目光相遇,“咍”的一聲小鑼,就賦予這種生活中很微小的動作以鮮明的節奏,顯得格外突出。戲曲演員的唸誦、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動作,都有設計的技巧,處處講究形式美。可以説,中國戲曲把我國古代一切技藝和文學的精華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和典型代表。對此,看慣了中國戲曲的中國人可能已經習以為常,但如果把它和其他國家的戲劇一對比,就可以看出它獨具一格的民族特色。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6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裏,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裏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裏好不熱鬧。小孩子穿着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着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夥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裏,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麼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歎氣,説:“怎麼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裏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裏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藴含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衞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麼?快行動吧!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着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温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温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説:“我是中國人!”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7

過年是每一個小孩子最盼望的,因為可以一家人團圓,可以放鞭炮,還有壓歲錢:多麼開心啊!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過年的來歷嗎?

傳説在很早以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物。它很兇,常常來吃東西,只要是牛、羊、豬被它見到都要遭殃,“年”獸會把它們都吃了。

人們為了不讓“年”獸破壞這些,於是外出的人都要回來保護家園。就有過年一家團圓的習俗。還有貼對聯、貼福字、放鞭炮,都會嚇走年獸。於是過年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我喜歡過年,喜歡這種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8

除夕,真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對聯又掛年畫,包餃子,大人們都忙着做着美味的晚餐。

我吃完了飯,爺爺走

了出來,一邊把手裏的紅包給我,一邊説:“乖孫女,這是給你的壓歲錢。”我接過大紅包,説:“謝謝爺爺!”各位長輩也紛紛給我了大紅包,我開心極了!我把大紅包放進口袋,拿起桌子上的打火機和“金山”。“銀山”,跑到門口找了一個安全的地方,把“金山”點燃,只見它一瞬間飛上天空,變出不同顏色的山形狀,一下子照亮了我們的.臉。我和妹妹一起高興地拍手叫好,接着點燃“銀山”, “銀山”也很美,我放完了煙花,該讓爸爸放了,爸爸拿出一大箱煙花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點着導火線,“嗖”煙花飛上了天,有的像一朵牡丹花,有的像一個紅太陽,還有的像一張小花臉。美麗的煙花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花瓣。

除夕之夜還有個必不可少的節目— 春節聯歡晚會,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沙發上吃着水果,嗑着瓜子,時不時地發出歡快的笑聲,屋子裏充滿了歡樂洋溢的氣氛。

啊,多麼美好的除夕之夜!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9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啊!有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勞動節,清明節,臘八節,元旦節……民間工藝也是多種多樣,有微雕,刺繡,剪紙,泥塑,皮影,吹糖人,磚雕,瓷刻,木偶,蠟染,臉譜……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除夕和春節,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陰曆年)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夜,傳説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人害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色,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一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到:“婆婆若讓我在家帶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説,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天漸漸地黑了,“年”來到了村裏,可大家只聽得“年”的一聲喊叫,原來是因為那個乞丐身穿紅色披袍,還把老婆婆的家打扮的燭火通明,還放着煙火和爆竹。所以“年”不敢靠近,只好逃走了。

沒過多久,這件事就廣為流傳了,大家都效仿那個乞丐的做法,每到初夜那一天家家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果然,“年”再也沒有出現過。

更因此,到了春節家家户户也會張燈結綵,所以,過年才有了貼窗花,放爆竹的習俗。春節更有拜年的習俗,相互問候。還有吃年夜飯的傳統美德。——一家人都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一頓晚餐……還有許多習俗。

中國的習俗和傳統我們都不應該忘記。魯迅説過:“惟有民魂是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真的有進步。”覺醒吧!我希望我們用全部的聰明才智和生命熱血來傳承我們的優秀民族文化,來構建我們的祖國輝煌。請“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