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傳統文化作文集合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2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傳統文化作文集合6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又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不熱鬧,反而有點淒涼。革命先烈們,你們犧牲了多少啊!

這幾天,我看了電影《兩個小八路》,他們很勇敢,在無數戰爭硝煙的洗禮中,留下了那感人的故事。他們在佈滿了硝煙的戰場上為八路軍們通風報信;在充滿危險的鬼子的軍營,不,是兇殘的豺狼的老巢前獲得敵情,傳遞給戰士們;在火焰蔓延和子彈飛過的戰場上奮不顧身……他們為了革命,和鬼子、當漢奸的二鬼子拼搏着。抗日戰爭的勝利凝聚了多少他們的血汗!這兩個小八路年齡只有十幾歲!

槍中發出的子彈,是戰士們發出的呼喊;手lei中冒出的巨火,是戰士們對日軍的憎恨;大炮中冒出的巨煙,是戰士們內心為革命而奮鬥的志向長城。一個個烈士們倒在了通往勝利的道路上,贏在了革命戰場上,他們用血抹亮了自己閃耀的'名字,用生命換來了現在美好的生活,用高聲的呼喊換來了解放後和平美麗的祖國…… 烈士們,你們在説什麼?啊!我聽見了!你們在説:“為了革命,為了下一代,衝啊!”你們走了,但留下了無數後人的思念,留下了血染紅的五星紅旗!“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氣萬古存”,烈士們,你們安息吧!我們一定會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加繁榮!

做一個文明少年,拋開不該想的東西,尊重先烈們。

經常聽到有同學説不文明詞語,還改編先烈們的故事,這怎麼行呢?做一個好少年,好學生,佩戴好紅領巾,乾乾淨淨、開開心心迎接每一天。

同學們,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繁榮富強的文明古國。她,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歷史;她,有着96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她,有着無數光輝燦爛的成果;她,使每一個華夏兒女為自己的祖國感到自豪與驕傲。

中國有着悠久而獨特的地質歷史,在長期的地質歷史過程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地貌類型。考古證實發現,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農業發源地,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而且自然地理環境豐富多樣,自然景觀壯美秀麗。我國疆土遼闊廣大,自史前時代,即有許多人類部族在這片大好河山上活動生息,為締造中國古代文化作出各自的貢獻。春秋中期以後的中國,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取得顯着的進步。春秋晚期到戰國,是人們所熟知的“百家爭鳴”的偉大時代。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和科學技術,伴隨着絲綢、茶葉和瓷器,沿着兩條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傳遍全世界。在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創造發明和重大的科學成就,中國佔57%以上,尤其是四大發明,對整個世界的歷史發展進程產生過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絲綢之路不僅為世界輸送了精美華貴又實用的商品,還將整個歐亞大陸聯繫了起來,對人類文明的交流發展起到了大動脈作用,而中國就是這動脈系統中的心臟!這種狀況幾乎持續了XX年之久!漢字是中華文明最豐碩的成果,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根本保證,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在漫長的歲月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國文化遺產藴含着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體現着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中華文明歷來注重以民為本,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注重自強不息,不斷革故鼎新;注重社會和諧,強調團結互助;注重親仁善鄰,講求和睦相處,歷來愛好和平。

然而,隨着經濟和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存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曾經清澈的小溪變得污濁,曾經浩淼的湖泊已經消失,曾經茂密的森林被砍伐,曾經賴以為生的淡水資源枯竭或被污染,曾經美麗的海灘不再美麗,曾經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及大規模生態破壞事件層出不窮……全球變暖,霧霾籠罩,氣候反常等。這就是中國所面臨的環境問題!這類人為製造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已經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了一定的威脅。也就是説當今的人與自然不和諧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而不是自然因素。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為了建設美麗中國,我們要主動接受環保教育,學習環保知識,從我做起,積極參與環保活動,養成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做到終生參與環保。同時,我們應該激勵廣大羣眾關心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增強在發展中保護環境的信心,把環保意識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只有這樣,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天才會更藍,水才會更綠。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清明節前夕,作為大隊委的我很榮幸帶領一、二年級同學為鄧仲銘烈士掃墓

我穿着校服,戴着紅領巾,莊重地來到鄧仲銘烈士墓前。另一位大隊委先向同學們介紹了鄧仲銘烈士並宣誓。鄧仲銘,江西省興國縣人,1943年8月3日,鄧仲銘隨新四軍四十六團宿營在江寧祿口馮潭莊,忽然遇到敵情,在轉移中渡秦淮河時不幸犧牲在高橋渡口,時年39歲。講完後,我們來到仲銘亭,我把抬着的花圈放在亭子前。這是一個六邊形的小亭子,亭子正中有一個墓碑,墓碑正面寫有“鄧仲銘烈士之墓”七個大字,墓碑側面是一行行碑文。我們全體同學向鄧仲銘致敬,一、二年級的'同學們把自己折的小白花放在了墓碑旁,以表敬意······

我們要感謝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他們不屈不饒的可貴精神,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在整個龐大的藝術王國中,我最愛的不是繪畫,不是雕塑,更不是那些讓人難以理解的藝術。我最喜歡的,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書法。

我接觸書法應該是比較早的,當我六七歲第一次看到書法作品展覽的時候,就深深的被書法的那種特有的優美,特有的風格所吸引了。書法在我小的時候就播下了美的種子。到了三年級,我正式踏入了書法的大門——成為了書法培訓班的一員。

在種類繁多的書法世界裏,我見識到了隸書的端莊,見識到了行書的飄逸,也見識到了草書的狂放,但我最愛的卻是楷書,愛的是楷書的俊美,愛的是楷書骨子裏的.堅韌,愛的是楷書裏包含的無窮的奧意。在楷書之中,我又偏愛顏真卿的風格,顏體內涵雄渾、秀麗,字型寬闊豐滿,佈局茂密凝重,筆飽墨酣,雄偉豪壯,實在令人讚歎不已。

楷書一個字要寫的好極其困難,因為每一個字都要認真琢磨一筆一畫,就拿一橫來説,你必需先運筆,中間要保持平衡,最後收筆,當初我第一次練這個筆畫時,左寫一個不像,右寫一個不像,看上去就像一條小蛇,但我努力練習,當我的手臂酸的差點拿不住筆的時候,我才寫出一個勉強符合要求的橫。

書法讓我不僅能體驗到美,還讓我悟出了許多道理。記得有一次,我在寫作品時,在寫到最後一個字時,一不小心把最後一個字蘸多了。

墨,我以為沒什麼大不了的事。當我把作品交給老師時,希望就這樣算了。但我的老師説:“不行,你知道嗎?每一副作品都要費盡全力,這樣才能進步,我們只有認真寫了,才會有收穫。”我只好把作品重寫,結果那副作品在全市比賽中得了三等獎。並且,從此以後的每一副作品我都不敢馬虎了

記得還有一次,我寫書法寫的不耐煩了,因為我寫的那個“德”字總是寫不好,我眼淚都差點急出來了,當我又一次寫出一個歪歪扭扭的“德”字時,我再也控制不住了,我抓起筆就往地下一扔,正當我準備踩一腳的時候,我止住了,我突然想到一個故事:王羲之為了練毛筆,把一池的水都洗黑了,這才有了輝煌的成就,我只不過練了幾遍而已,有什麼好煩的?我重新把心態調整好,撿起毛筆,繼續練了起來。從此,我養成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耐心的好習慣。

在書法中我學到了很多的道理,已經讓我受益匪淺。但這只是開始,書法中藴含的哲理我學也學不完,我要在書法的世界裏、在中華浩瀚的文明裏繼續努力、繼續學習、繼續探索。衷心的謝謝你,我的好朋友——書法。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今天,我吃完午飯,就和爸爸媽媽乘舅舅的車到鐵山平去看殺年豬。

到了農家樂,一進門,就看見一頭又肥又大的豬在院子裏走來走去。

準備開始殺年豬了。老奶奶去趕豬,豬看見主人手中的鞭子了,嚇得連忙逃跑開了。老爺爺趕緊幫老奶奶一起趕豬,豬終於被抓住了。老爺爺叫來幾個幫手,把豬摁倒在長條椅子上,負責殺豬的`叔叔拿了一把鐵刀快速地從豬喉嚨裏穿了進去,直到豬的心臟,等叔叔把刀取出以後,我們看到鮮血嘩嘩地流出來了,老奶奶連忙用盆子接住。剛才還活蹦亂跳的豬已經奄奄一息了。

接着,大家把豬抬到一口已經煮沸了的水的鐵鍋旁,把水澆到豬身上,過了一會兒,再用鐵刮子把豬毛刮下來。剛才還是穿着黑衣服的豬現在已經變得白白的了。

最後,大家把已經刮完毛的豬抬回院子裏,把它倒掛在兩個木樁上,叔叔再用一把尖刀從肚子切一個大口子,大腸和小腸等馬上從裏面滾了出來,老奶奶把豬肚子裏的東西用盆子接走了,叔叔把已經分成兩大塊的豬肉平放在一張桌子上,再剁成一塊塊的,用袋子裝好。

開始吃晚餐了,看着一道道用剛才那條豬身上的肉做出的菜,不知怎麼了,我卻沒有了食慾,豬也是我們的朋友,為什麼我們人類要吃它呢?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高低和智慧境界,關係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並使我們成長也決定着我們以後的道路使我們終身受益,讀書關係着一個民族的盛衰和榮辱,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只有讀書可以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和增強科技文化的發展。

文化之為文化,它必然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是優秀的文化。文化在任何一個地方、時代都未必有很多的興趣。因為它能經久不衰,永遠能引起人們的閲讀興趣。因為它能以文化的方式觸及、思考和表達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這些問題不會因時代的變遷而消失,改變最多的只是它們呈現的方式。正因為文化以無與倫比的方式思考和表達了這些問題,其深度和廣度為後世所難以超越,它們對人類就有永久的魅力。更難能可貴的是,文化賦予人們一種內在的大氣和可貴,給予閲讀前所未有的厚實和高度。

我沒有不把閲讀文化作為我們讀書求知的主要內容。讓我們一起擁抱文化,在閲讀文化的旅程中傳統文明,滋潤人生,讓我們一起學習文化,閲讀文化,閲讀文化不僅是為了增長知識,更是要從中吸取精神資源。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沒有地區界線,不僅要讀古代文化還要讀現代文化,不僅要讀文學文化,還要讀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文化等。絕不能將任何一個文化絕對化,神聖化,吊死在一棵樹上。而在閲讀文化的同時,還要閲讀生活這部‘大書’關心,參與現實生活的創造,在生活實踐中加深對文化的理解。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中華文明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綻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藴涵着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學史可以看成敗、鑑得失、知興替,學讀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

傳統文化促進我成長,為了祖國的美好明天讓我們參加保護並傳承中華文化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