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2W

在日常生活中,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合集15篇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1

活動目標

1、能保持愉快的情緒進行遊戲活動。

2、掌握兔子、狐狸走路的基本節奏,能用動作表現狐狸和兔子的音樂形象。

3、欣賞感受音樂內容,能根據音樂的變化遵守規則進行音樂遊戲。

活動準備

1、兔子頭飾若干,狐狸頭飾一個。

2、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1、隨音樂做律動進入活動場地。

2、發聲練習。

二、創設情境,進行音樂遊戲,注意遵守遊戲規則。

1、用談話的形式引出音樂遊戲“狐狸和兔子”。教師:小朋友,在森林裏,最狡猾的動物是什麼?哪種動物最喜歡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做遊戲呢?

2、教師彈奏遊戲的樂曲,請幼兒完整欣賞音樂。

3、教師播放音樂,請幼幾分段欣賞音樂,學習狐狸和兔子的動作。

(1)欣賞表現狐狸的音樂,想一想狐狸怎麼走路節奏

節奏訓練:狐狸走路。

幼兒跟隨音樂學狐狸走路。

(2)欣賞表現小兔子的音樂,想一想小兔子怎樣走路。

節奏訓練:兔子走路。

幼兒隨音樂做小兔子動作。

4、教師彈奏遊戲的樂曲,幼兒完整隨音樂做動作,能準確地區分表現狐狸和兔子的樂曲。

5、幼兒完整學習音樂遊戲。

(1)教師邊講解、邊示範遊戲的玩法。

全班小朋友做“兔子”,開始由教師扮“狐狸”。當聽到表現狐狸的音樂時,狐狸按節奏四處走動,結尾處找地方蹲下來。當聽到表現兔子的音樂時,兔子從家裏出來在草地上四散地跳,聽到 65 12 | 3 — |的時候説明狐狸就要來了,小兔子就趕快蹲下原地不動。當聽到表現狐狸的音樂時,狐狸開始走向兔子,發現哪隻兔子動了時,就繞着它走一圈,等音樂結束時,就可以把兔子抓回自己的家裏。如果兔子都沒動,狐狸只好空手垂頭喪氣地回到自己的家裏。

(2)討論遊戲的規則。

當狐狸出現時,小兔馬上原地蹲下來,否則就會被狐狸抓走吃掉的。

(3)教師伴奏,小朋友扮狐狸和小兔子,完整地玩一遍遊戲。要求幼兒遊戲時要遵守遊戲的規則。

三、伴隨音樂,幼兒自由做動作出教室。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以故事貫穿始終,便於幼兒更好地感知音樂內容。通過傾聽、欣賞音樂,幼兒能好的分辨出不同節奏的音樂,在音樂遊戲中也能把動物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預期的活動效果。整個活動,不僅鍛鍊了幼兒的音樂節奏感,也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力,幼兒非常喜歡。

但是,個別幼兒難以剋制自己的行為,活動過程中秩序有些混亂,在以後的活動中要加強常規教育。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2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

2、利用樹葉、花朵等自然材料與黏土對安康漢江石進行裝飾,製作石頭娃娃。

3、體驗動手創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欣賞感受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

活動難點:利用樹葉、花朵等自然材料與黏土對安康漢江石進行裝飾,製作石頭娃娃。

活動準備

1、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

2、直徑為10cm左右的漢江石若干、各色黏土、樹葉、野花

3、歡快的背景音樂、ppt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收到了一封邀請函,邀請我們去做化粧師。小朋友猜一猜,我們今天要給誰化粧?(PPT)

師:對了,石頭。安康的漢江河有很多的石頭,雖然每一個石頭的形狀和顏色都不一樣,但是都很漂亮,人們都親切的喊它們漢江石。漢江水把它們洗刷的乾乾淨淨,它們就在河灘上曬着暖暖的太陽。有一天,來了一羣小朋友,她們把石頭帶回了家。猜一猜,漢江石和小朋友之間會發生什麼事?

2、幼兒自由猜測,激發興趣。

二、基本部分

1、PPT展示變身後的漢江石——各種造型的石頭娃娃,幼兒欣賞與感受。

師:那讓我們來問問漢江石吧!(PPT介紹帶配音)

師:説一説,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2、視頻播放,引導幼兒觀察製作石頭娃娃需要的材料與方法。

師:看一看,小朋友給漢江石化粧用到了哪些材料?讓我們看看化粧師怎麼做的石頭娃娃。

3、強調製作要點,幼兒分組製作石頭娃娃。(背景音樂)

師:孩子們,你想給漢江石化個什麼樣的粧呢?讓我們一起動手操作起來吧!

三、結束部分

1、互相欣賞石頭娃娃,説一説你最喜歡哪一個。

師小結:每個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學會了為漢江石化粧,在美工區我們還有更多的材料,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還能為誰化粧吧!

大班藝術《石頭娃娃》微課反思

美術創作來源於生活,作品表現的是生活的內容。安康的漢江河邊有很多漂亮的石頭,我常常聽幼兒説去河邊玩,撿石頭,打水漂。由此,我想孩子們這麼喜歡石頭,那為什麼不用漢江石作為我們創作的素材呢,看着身邊常見的事物因為自己的創意而有了不一樣的形象是不是更能激起幼兒動手動腦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指南》中關於美術有這樣兩條目標:

一、感受與欣賞;

二、創作與表達。

在確定活動重難點上,我將感受欣賞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作為重點,嘗試利用粘土和自然材料進行創作表達作為難。為了實現重點,突破難點,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再通過猜想、驗證展示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激發幼兒積極討論、自主探索的慾望。通過想象和交流,直觀的視頻展示,幼兒會發現,原來還可以把漢江石打扮的這麼不一樣,潛移默化學會為石頭化粧的方法。作為藝術領域中的美術教育活動,倡導的是自由表達、個性展示。因此在欣賞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時,我展示的也是來源於其他孩子的手工作品,更貼合幼兒審美。

實踐操作時,我發現每個幼兒的想法與創造都不一樣,根據小孩子的創作情況,關注個別差異,當幼兒遇到麻煩,受到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的干擾時,應該適時提供可靠的支架,讓幼兒獲得恰當的幫助。這樣有助於幼兒獲得相關的經驗,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發展,提升美術創造力。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和審美感受是我需要時刻注意的,也要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評價幼兒美術活動時,不應過分強調最終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點放在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看到小孩子情感和表現上的差異,以積極評價為主,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地表達。讓每個小孩子都把作品放在展台上,讓人人都有成就感,從而不斷激發小孩子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這種個性化的注重主體參與的評價方式有利於小孩子學會自尊和尊重別人。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3

幼兒園微課教(程)設計方案

授課教師姓名

XX

領域

藝術

教齡

8

年齡段及微課名稱

大班《水墨青花》

視頻長度

X分X秒

錄製時間

20xx年X月X日

知識點來源

領域: 藝術 班級: 大班 教材版本: 江蘇教育出版社

知識點描述

1.初步瞭解青花瓷及二方連續圖案的特點。

2.能夠較熟練的運用毛筆和墨水進行印染和裝飾。

3.體驗藝術創作帶來的樂趣,萌發對國畫的熱愛。

預備知識

經驗準備:有使用毛筆的經驗。

物質準備:毛筆、藍墨水、清水、固體膠、宣紙等操作材料。

活動類型

集體教學

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設計思路

“水墨青花”來源於生活中有關中國畫元素以及幼兒在美術活動中主動探索到的水墨滴畫而生成的一節教學活動。通過這一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瞭解中國畫的特點,採用水墨滴畫的技巧,結合中國畫的元素,引導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創造性地裝飾青花瓷瓶,從而進一步加深幼兒對中國畫的喜愛之情,萌發愛國情感,豐富想象力, 發展創造力,體驗了成功的喜悦,感受美術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微 過 程

基本部分

一、視頻導入。

欣賞舞蹈《青花》。

二、基本部分

1.認識青花圖案。

2.示範青花印染畫。

3.欣賞青花瓷瓶。

4.認識二方連續圖案。

5.示範用二方連續圖案裝飾花瓶。

6.幼兒操作。

三、結束部分

作品展示。

大班藝術活動《水墨青花》(美術)微反思

該微課採用水墨滴畫技巧,結合中國畫元素,讓幼兒在觀察、感受和操作中,掌握水墨印染畫步驟;利用二方連續的知識點,引導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創造性地裝飾青花瓷瓶,從而進一步加深幼兒對中國畫的喜愛之情,萌發愛國情感,豐富想象, 發展創造力,體驗成功的喜悦,感受美術活動所帶來的樂趣。本次活動,通過欣賞、觀察、感受、操作一系列的過程,自然地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從而有效的達成目標。而在認識二方連續圖案的時候應該多展示一些圖片,以便於幼兒觀察,從而在創作的時候才能想象力才會更豐富。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4

區角活動內容及其材料安排:

第一區:染色

目的:學習用宣紙進行染色,並能進行較難摺紙的染色。

重點:引導幼兒在染色時對色彩的調配和蘸色位置,以區別不同的染色效果。

難點:能在簡單的基礎上進行較難的摺紙法進行染色。

準備:顏料、宣紙、抹布、KT板。

第二區:撕貼

目的:讓小朋友通過對紙的撕、貼、畫來表現對作品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重點:能將紙片疏密不均的貼在輪廓圖內。

難點:注意冷暖色調的對比。

準備:蠟光紙、掛曆紙、舊圖書、底版圖、膠水、抹布、字紙簍、蠟筆。

第三區:標花

目的:用“瀝糊畫”的方法制作蛋糕,大膽表現圖案,會搭配顏色。

重點:能用“瀝糊畫“的方法做出標花蛋糕。

難點:擠畫出的圖案色彩鮮豔,具有立體感。

準備:彩色糨糊袋、一次行麪碗、抹布。

第四區:裝飾

目的:能用各種材料對畫框進行裝飾,並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對稱美。

重點:用各種材料進行裝飾。

難點: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對稱美。

準備:畫框、麪粉、青豆、蠶豆、赤豆、積木。

第五區:泥塑

目的:會用橡皮泥裝飾盤子和瓶子,能大膽運用線條、色塊大膽誇張表現圖案。

重點:注意顏色的搭配、線條與色塊的搭配。

難點:能有創意的進行塑造。

總教學目的:

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對色彩的搭配能力。

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總教學重點:

能使美術作品的色彩搭配和諧,顏色鮮豔。

總教學難點:

能發揮想象對美術作品進行創作。

教學過程:

1.引入主題:

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叫藝術創想,那裏有很多的東西,但是要經過小朋友的手它們才可以變成一件件藝術品,小朋友想不想去啊?

看這裏有一條七彩路,我們沿着小路走進去看看,裏面都準備了些什麼材料。

區角一:這裏是染色區,有很多的顏料,宣紙。做的時候要小心顏料不要把宣紙浸的太濕,還有要多動腦,折出去別人不同的樣子,你也可以用剪刀進行修剪!注意顏料不要把自己也弄髒了!

區角二:看,好多蠟光紙、掛曆紙、舊圖書還有蠟筆,可這裏卻有很多沒有顏色的圖畫,你們想想該怎麼辦啊?給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啊

區角三:這裏原本有很多的蛋糕,可都買完了,現在師傅來不及做,就請小朋友來幫忙!你們也要象師傅一樣,做的蛋糕要顏色鮮豔,而且要有立體感。

區角四:這裏的畫和漂亮可老師覺得好象卻了什麼?對了,是畫框。我們可以用麪粉和一些豆子、積木來進行裝飾。裝飾的時候顏色好搭配的好看,而且要有對稱。

區角五:小朋友平時很喜歡玩橡皮泥,但平時我們都是做在泥工板上,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的一些盤子和瓶子,小朋友就在這上面來做你喜歡的東西。

2.幼兒自由選擇區角進行活動

老師給你們每人一把鑰匙,每個區角門口都有勾,每個勾上只能掛一把鑰匙,明白了嗎?

幼兒自由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3.教師指導觀察

教師應不斷注意觀察孩子的活動過程,隨時關心他們的情緒。

在活動中,對他們努力表示信任讚賞。當孩子在投入創作時,教師不能干擾,以免影響孩子的創作欲。

當孩子表現出猶豫不決時,教師應注意觀察耐心等待,讓他們有時間自己去尋找解決的方法。

如果有的孩子發生困難進行不下去,教師可根據作品的內容與表現,在尊重孩子的願望的前提下,稍加啟發與提示,激發他們再投入創作。

4.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總結活動情況

整理作品進行小結,圍繞幼兒的作品引導討論。這種討論不是評議作品的好壞,而是讓幼兒學習思考,學會同創造的眼光來看待作品。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百科:藝術是藉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營造氛圍,來反映現實、寄託情感的一種文化。好的藝術往往具有美學價值或者哲學價值,但不一定具有大眾層面的娛樂性。與科學相比,藝術離不開情感的表達。在中國古代主要指六藝以及術數方技等各種技能或特指經術。語出《後漢書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5

活動目標

1、瞭解章魚的結構特點,學會用分泥、團圓、壓坑的泥工技能製作章魚。

2、在創作活動中,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泡泡泥、小棒人手一份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班來了位新朋友,大家快來猜猜它是誰啊?

接下來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段有趣的視頻吧。

二、播放視頻,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觀看完畢後教師提問:

這位新朋友是誰?(章魚)它生活在什麼地方?(大海里、水裏)它長什麼樣子?(章魚有圓圓的腦袋,腦袋上面有兩隻眼睛、一個嘴巴、腦袋下面還有許多觸手)

三、示範講解:可愛的章魚

1、魔術:圓形變變變

出示泡泡泥小球,師:這是什麼呀?今天老師就要用圓來變小章魚。

出示範例泥工《小章魚》,看,老師用一個大大的圓變了章魚的什麼?下面這些小圓變成了章魚的什麼呀?(觸手)

2、教師示範

——分泥——先分成兩塊大小相同的泥,再將其中的一塊分成珍珠奶茶大小的小泥

——搓圓——大泥搓圓變成章魚圓圓的腦袋,小泥搓成小圓在大圓下面圍一圈變成章魚的觸手。

3、壓坑——用將小圓套在小指上變帽子的方法壓坑變出章魚的嘴巴粘在腦袋上。

4、用小小圓來做張宇的眼睛。

5、裝扮章魚——用壓坑的方法制作帽子或蝴蝶結打扮章魚。

四、幼兒操作。

幼兒按步驟圖製作自己喜歡的章魚。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提醒幼兒分泥。

五、作品展示,教師評價。

請完成繪畫的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師並做相應評價。

活動延伸:

幼兒慶祝,表演《可愛的章魚》:章魚在遇到壞人時會噴出墨汁保護自己,變形保護自己。

教學反思:

對於剛入園2個多月的小班孩子來説,他們在泥工方面會些什麼技能呢?從上次的《彩紅》活動中我發現,雖然他們對泥工製作很感興趣,但是要想很熟練的掌握揉、團技能對於這些幼小的孩子來説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相當一部分幼兒並沒有完全掌握這方面的技能。 活動內容的設計要求,既要符合孩子的知識技能,又能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因此我設計本次活動《可愛的章魚》。原因有兩個:其一,據瞭解章魚對多數幼兒來説是一種比較熟悉的海洋動物,也是孩子們喜愛看的動畫片《海綿寶寶》裏有的卡通人物。我想孩子們一定會很樂意參與制作章魚的活動。其二,製作章魚的過程簡單易學:先揉好泡泡泥,再團成泥團,整個過程中都用到了圓球。在製作過程中孩子既能鞏固上一次活動中“團”的技能,又能學到新的技能“壓”。

帶着這些想法我組織了該活動。首先讓孩子學習取一團自己需要的泥團,在雙手中交替揉捏再至於泥工板上用手心團圓。在製作過程中,我發現:這樣看似簡單的揉泥動作及團圓動作,對於相當一部分的小班孩子來説卻顯得比較困難。有些孩子急於求成,沒等到泥團揉圓,結果做出來的章魚不好看,但孩子製作章魚的熱情很乾,每個孩子都十分認真投入,我想“章魚”的質量和孩子的能力有關,和每個孩子所取的泥團大小有關,和泡泡泥的性質也有關……因此我覺得孩子在製作過程中開心快樂,積極參與就是最大的成功。

為了使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我給先製作好的幼兒拍照,並通過視頻展示出來,同時鼓勵孩子與身邊的同伴比賽,看誰的章魚做得又快又好。孩子們都在努力地揉泥、團圓、壓扁,一個個做得不亦樂乎。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6

活動產生:

上個星期的一天中午,我和孩子們吃過午飯在操場上散步,突然,一滴、兩滴、三滴,天空中落下了一些小雨滴。當大多數孩子還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徐楊吉小朋友説:“李老師,外面下雨了。”隨後,其他小朋友也紛紛將頭仰向天空,小手作捧水狀,叫着:“老師,下雨了!老師,下雨了!”,我們到走廊上來看大雨吧。孩子們雖然都跟着我走到走廊上,但小眼睛還時刻盯着外面看。雨“嘩啦嘩啦”地越下越大,操場上形成了一個個小水塘,雨水滴在水塘裏激起了一朵朵小水花孩子們看了情不自禁的拍手鼓掌起來。這時我突然靈機一動,我們幼兒園小班教科書上不是正好有“大雨小雨”這一課嗎?因此,我説:“我們到活動室裏去唱‘大雨小雨’這首歌吧,大家説好不好?”小朋友們個個都説好。因此,我開始了這節藝術活動。

設計意圖與實施過程:

《大雨小雨》這首歌預設的目標是:嘗試用連貫、跳躍的聲音演唱,並用不同的唱法來表現大雨和小雨、嘗試用長短線條表現大雨和小雨、用不同的形體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並選擇合適的樂器演奏。為了達成預設的目標,活動過程是這樣展開的:

首先,激發興趣。“剛才我們一起觀看了下雨。先是下了小雨,後來下起了大雨。大雨和小雨是什麼樣子的,看起來像什麼?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是什麼樣子的?大雨和小雨打在手上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然後,幼兒用手指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的痕跡。小雨從空中滴答滴答地落下來,就像一條條短短的線,大雨從天空中落下來是嘩啦嘩啦嘩啦,就像一條條長長的線。聽,下大雨了,(幼兒畫長長的線),聽,下小雨了(幼兒畫短短的線)

再次,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師:請小朋友們發揮想象,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做動作表示大雨和小雨(有的小朋友用手臂從上面揮動表示下雨,有的用從上往下扭腰來表示下雨,有的小朋友用腳輕輕走路表示下雨)。小朋友充分發揮想象,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

最後,請小朋友選一種自己喜歡的樂器邊唱邊演奏,在教師的指揮動作和語言提示下邊唱邊演奏,在演奏中體驗輪流演奏的愉快。

調整與反思:

活動結束後,我想這個活動有成功的地方,如:能根據突發事件(天氣下雨)來作為活動的契機,並激發幼兒的興趣。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同時,以大雨和小雨貫穿整個活動,對孩子的情感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但是,活動也有不足之處。首先,從目標來看,目標的容量太大,不集中,主要目標不夠清晰,是讓幼兒學習用長短線表現大雨、小雨為主,還是以用身體各部位來表現大雨和小雨為主,或是用打擊樂器來表現大雨和小雨的聲音為主?其次,從活動環節來看,由於目標容量大,導致過程繁多。有些環節只能是走過場,孩子顯得被動,與整個活動的預想有一定的距離。

究竟怎樣預設適切的發展目標,怎樣讓過程為目標服務,小班孩子怎樣調動孩子的主動參與性,從而發揮孩子的表現力更好的順應孩子的發展呢?我調整了方案,進行了第二次活動。

我預設了這樣的目標:(1)嘗試能用不同力度的身體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2)能用不同的唱法表現大雨和小雨。分成兩個環節進行。

我感到第二次活動目標清晰,同時過程能緊緊圍繞目標展開。個別—集體—分組—個別,孩子的主動性得以發揮,既保證了目標的達成,又保證了孩子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但孩子們對不同的下雨聲仍很感興趣,似乎這節課並沒有達成最終目標。因此,我進行了第三次活動。

我預設了這樣的目標:(1)用力度合適的歌聲來分別表現大雨和小雨。(2)用合適的樂器演奏大雨和小雨,在演奏中體驗輪流演奏的愉快。仍然採用個別—集體—分組—個別的形式,通過三個環節來實施。第一,用不同力度的歌聲表現大雨和小雨,第二,用不同的樂器演奏大雨和小雨,並進行個別練習。第三,集體在老師的動作和語言提示下邊唱邊演奏。

我感到第三次活動的目標更加清晰,目標重點放在演奏大雨和小雨的聲音上,同時過程緊緊圍繞目標展開,幼兒通過個別—集體—分組合作—個別的形式,孩子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同時體驗到合作演奏的愉快情感。

活動的啟示:

1.課改需要反思型的教師。活動過後,我們應當進行反思。但這種反思不應停留在表面而應走向理性,追尋“實踐—反思—調整—再實踐—再反思—再調整”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不斷尋找推進孩子發展的策略,(目標的制定、幼兒的反應、教學的方法、細節的處理等)從而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

2.目標的定位非常重要,要有一個適切度,不能貪多求高.每次活動解決一個難點,圍繞一個重要目標展開,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更有效的學習。

3.活動的過程要針對目標有效地設計,把孩子推在活動的前沿,讓他們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或在與同伴的相互影響中獲取和積累一些感性的經驗。

4.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孩子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關注孩子的興趣點,尊重孩子的活動,幫助孩子真正在原有基礎上得以提高。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7

活動設計意圖:

摺紙是幼兒園美術手工活動中的一種,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摺紙的過程中需要用眼睛看摺疊的過程,並在看的同時思考並記住過程,在折的時候需要親自動手,期間遇到問題還要仔細想是怎樣折的,這樣就可以開動大腦、活躍思維,從而達到手、眼、腦三位一體的綜合協調。本次小班摺紙活動選擇小貓,因為小貓温順可愛是許多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並且外形特徵明顯,小朋友通過觀察進行摺紙活動,還可以通過想象增添一些背景,給孩子帶來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對角折的方法折雙三角,並在此基礎上折小貓頭。

2、能夠進行添畫眼睛、嘴巴、鬍鬚和背景。

3、喜歡參加摺紙活動。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對角折的方法折雙三角。

難點:能夠發揮想象進行添畫。

活動準備

正方形彩紙、水彩筆、固體膠、a4紙、黑色記號筆、貓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出示貓的圖片,讓幼兒説出貓的臉部特徵。

教師提問:喵、喵,快看誰來啦,原來是兩隻可愛的小花貓。小花貓有着毛茸茸的身體,還有對尖尖的耳朵,圓圓的眼睛,長的真可愛。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花貓嗎,那我們來看看,小花貓的頭長的像什麼?對,像一個三角形,它的耳朵是尖尖的,今天老師就來教大家怎樣用手工紙折小花貓。

二、基礎部分:

1、教師出示摺好的小貓頭,幼兒觀察。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可愛的小貓,你想知道他是怎麼折的嗎?

2、下面我們來看看,都會用到哪些工具,a4紙,正方形的彩紙,固體膠,黑色記號筆,水彩筆,

3、展示折貓頭的過程。

(1)取出正方形的彩紙一張沿着對角線、角對角折成三角形。

(2)把三角形的兩個直角向內對摺。

(3)然後把摺好三角形打開,儘量撫平摺痕

(4)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以剛才的摺痕為參照線向斜上方,折起一個角,另外一邊以同樣的方式折起,一定要對稱這樣才美觀。

(5)把上端的一個角往下折,轉過來一個貓頭就摺好了。

4、下面我們拿黑色記號筆來為小貓畫上圓圓的眼睛、黑黑的小鼻子彎彎的嘴巴、俏皮的鬍鬚看一個貓頭就完成了。

5、取一張A4紙,將摺好的貓頭放在合適的位置,預留出的畫身體的地方,用固體膠,固定在a4紙上,

6、用黑色記號筆,畫出貓圓滾滾的身體,還有小爪子,可愛的尾巴,我們再畫一些綠色的草地吧,可以多畫一些小草,好啦,真好看,在用紅色的彩筆畫出圓圓的太陽,再畫一些白雲,再畫一個。還可以填一些五顏六色的花朵。

7教師指導請小朋友你也來試試

三、結束部分:

進行作品展覽。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摺紙活動更加感興趣了,當我出示了小貓頭的圖示之後,和他們講解了摺疊步驟,孩子們就紛紛開始動手,他們一邊看圖示一邊埋頭摺疊,能力強的幼兒不一會兒就摺疊成功了,因為這一次的摺疊活動需要輔助材料—黑色記號筆、水彩筆、固體膠、a4紙、正方形彩紙,用來給小貓畫眼睛、鼻子、嘴和鬍鬚以及身體、小草、白雲、太陽、花朵。活動快結束時候,我就試探地問他們,你們完成了嗎?軒軒説:“老師,我們還要用筆畫眼睛呢?”於是,在孩子們的提意下,我給他們拿上了準備好的筆,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拿起筆給小貓添上了眼睛、鼻子和嘴,貓身體,草地、白雲及花朵,完成後,孩子們紛紛舉起自己折的小貓給我看,有的和身邊的小朋友比誰的小貓漂亮,有的拿着自己摺好的小貓放在臉前做面具,併發出小貓“喵喵”的叫聲……就在這時,苗淼也把她摺好的小貓給我看,我突然發現她把小貓的眼睛、鼻子和嘴畫錯了位置,於是,我為了加深幼兒對圖示的觀察能力,在肯定她的基礎上,我拿着苗淼的小貓臉問大家:“請小朋友們仔細地看一看這隻小貓的臉,你發現了什麼?”有的小朋友説,這隻小貓沒有嘴,有的説,這隻小貓沒有鬍子,我緊接着又問:“再仔細地看一看,你還發現了什麼?”這時範可兒説:“老師,她把小貓的臉畫反了位置”,沒有身體,於是我組織小朋友們仔細地觀察了圖示第五步上反過來的小貓,從而加深幼兒對小貓的認識。 在這次的摺紙活動中,因為我選材較簡單,所以,孩子們也能自己動手操作,感受成功的喜悦,是我意料之外的,但同時也提醒我,為什麼個別幼兒沒能成功的完成摺紙活動,以後的教學中,我們需要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內容,從易到難,讓幼兒每次活動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8

一、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的作品,並能用自己製作的美術作品佈置環境、美化生活”,結合中班孩子愛玩的特性,加之最近發現孩子們總在討論形狀:“這個是圓的嗎?”由此,設計本次活動,為了激發孩子興趣,讓作品更獨特且具有立體感,特將各種圓形的蓋子、顏料、粘土結合在一起創作。

二、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圓形,並且圓形可以添畫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2、能力目標:掌握圓形蓋子拓印與黏土添畫相結合的創作方式。

3、情感目標:喜歡用圓形創造作品,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活動準備:

圖片(生活中的圓形)、各種圓形的蓋子、白紙、顏料、紙盤、粘土、反穿衣、濕毛巾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正確作畫步驟。

難點:理解生活中各種圓圓,創意不同的作品。

五、活動過程:

1、圖片直觀導入:

以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圓的實物圖片激發孩子對圓圓的興趣。

2、教師示範:

完整的製作步驟演示,孩子直觀的看到整個製作過程:圓形的蓋子蘸顏料——壓一壓——轉一轉——再用粘土裝飾——完成作品。

3、孩子創作:

根據老師教授的步驟進行更多不同作品的創作。

4、作品展示:

展示更多作品,激發孩子更多創意。

5、裝扮教室

用孩子完成的作品美化教室,自豪感十足。

六、活動延伸:

美工區域活動:拓印更多你喜歡的形狀,再用粘土裝飾。一起玩一玩吧,我們都是創意寶寶!

七、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適用於中班幼兒,創造性大而又易於操作。在集體教學和班級區域活動中開展,幼兒通過看視頻,可以輕鬆地瞭解製作過程,而後積極投入,並且大膽創作,其作品可以用來裝飾班級環境,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能獲得很大的快樂感以及成就感!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9

[設計思想]

春天百花盛開,春色的花開滿枝頭,美麗的小動物們也在這春意盎然的花叢中忙得不亦樂乎!“老師,蝴蝶的這兩個翅膀是一樣的嗎?”孩子的問題讓我陷入了沉思…… 孩子們每天生活在各種各樣對稱的環境中,但孩子們卻不知道這是一種美麗的對稱,更別説欣賞對稱美了。為了讓幼兒進一步觀察和發現事物中的對稱我設計了本節課。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對稱的概念,知道對稱分點對稱和軸對稱兩種形式。

2、感知生活中對稱的事物和對稱美,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意識。

3、激發好奇心。

4、嘗試製作對稱畫。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蜜蜂、蝴蝶、蜻蜓的頭飾。

2、各種大小、顏色、花紋不同的蝴蝶翅膀、蜜蜂翅膀。

3、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紙、剪刀若干。

4、春天的背景圖一幅;顏料各色。

[活動過程]

一、通過情景表演,“翅膀不見了”導入課題。

1、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活動活動筋骨。美麗的蝴蝶、蜜蜂、蜻蜓在花叢中跳起了歡快的舞蹈。(請小朋友扮演動物在花園裏舞蹈)正在他們玩得高興的時候(下雨了)這時,飄來一片烏雲下起了大雨,小動物們趕緊拍拍翅膀準備飛回家。忽然,一陣狂風颳來大家一起叫了起來:“我的一隻翅膀不見了!”雨越下越大,小動物們着急的説:“誰願意幫我們找到另一隻翅膀呢?”

2、請小朋友幫忙找翅膀:

師:小朋友,小動物的翅膀都不見了小朋友們願不願意幫他們把的翅膀找回來嗎?

幼:願意!請小朋友們自願為蝴蝶、蜜蜂、蜻蜓找翅膀。

3、請小朋友們配好對的翅膀,並説明配對的理由(從顏色、形狀、花紋的角度)。

4、教師小結:蝴蝶、蜜蜂和蜻蜓的翅膀以身體為中心線,它們左右兩邊的大小、顏色、形狀和花紋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這就叫對稱。

二、在活動中找對稱

1、請幼兒自由在活動室裏找出對稱的物品。 例如:門、窗、玩具櫃、衣物等物品。

2、請幼兒和自己的小夥伴説説自己找到了什麼物品是對稱的?為什麼?並請個別幼兒上前和全班小朋友分享。

3、請幼兒説説還看到了什麼東西是對稱的。

師:小朋友們觀察一下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器官是對稱的?

幼:鼻子、眼睛等。

師:你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對稱的事物?

請幼兒自由發言,討論。

三、嘗試製作對稱畫。

1、請幼兒把圖畫紙對摺,在一邊畫半隻蝴蝶,然後把另外半邊圖畫紙覆蓋在圖上,再用手按壓幾下,打開圖畫紙,便會看到一隻美麗的蝴蝶。

2、完成後,請幼兒把“蝴蝶”剪下來,貼在活動室四周,佈置成蝴蝶翩翩起舞的情景。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生活中尋找對稱的物品。

[活動評價]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性,通過幫小昆蟲找翅膀,激發幼兒主動去觀察、發現、感知對稱的圖案,讓幼兒瞭解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着對稱的事物。在觀察、討論的過程中,幼兒知道生活中很多對稱的物品,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分析和審美能力,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開闊了幼兒視野,激發幼兒主動觀察事物的積極性,培養幼兒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關心環境的美好情感。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10

1、對目標的反思:

本活動制定了三個目標,分別是從認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考慮的。在目標的達成性上,第一條、第三條目標基本可以達成。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這個活動內容較多,目標可以適當精簡,第二條目標需要適當調整,將嘗試用剪貼的方法制作西瓜部分省去,可以放在本次活動的預先活動中完成,將“用簡單的形象表現螞蟻的各種動態。”應該做為一個知識點,作為第二條的重點目標。

2.活動準備:

(1)此活動的開展關鍵是給幼兒提供充分閲讀繪本的機會,喜歡上故事中的螞蟻,觀察他們不同的神態。(2)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提供觀察螞蟻的機會。(3)為了更好地控制時間,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可以來畫螞蟻,西瓜可以在活動前讓孩子做好,這個活動作為第二課時進行。提前和孩子們一起製作好西瓜。

3.教學過程:

從整體環節看,按照教案中的各環節進行活動,環節較清晰。但第四部分的示範西瓜做法可以省去,可以讓活動更緊湊,重點圍繞繪畫動態的螞蟻展開,在分析動態,添畫螞蟻肢體的環節,採用範畫邊講解邊畫,一隻發現西瓜的螞蟻,一隻在吃西瓜的螞蟻,一隻搬西瓜的螞蟻,很生動,形象,整個畫面體現一種構圖美,增強藝術表現力。從説、做、畫三方面來組織,在請孩子一起來模仿模仿小螞蟻,老師特別要注意自身的語言、動作暗示,用自己誇張的動作、表情來帶動孩子的情緒,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在“動態形象 ,添畫示範”環節,一定要引導注意觀察線條符號添加的作用,並鼓勵大膽地運用,我們看到幼兒作品中線條符號起到了非常明顯的作用。@_@我是分割線@_@如:兩隻螞蟻離得很遠,怎樣能讓他們説的話讓對方聽到呢?我們再添畫一些什麼就更像了?這樣可以染幼兒,激發他們運用線條符號的想法。在點評環節應該把説的機會多留給孩子,讓孩子來説,自己來發現作品中的亮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對幼兒實際繪畫水平的提高會很有幫助的。

針對這個活動,我們還需後續的調整,將活動的目標設計得更恰當,貼切,將準備工作做得更充分,到位,將活動環節設計得更科學、合理,相信孩子們在喜歡繪本故事《螞蟻和西瓜》的基礎上,將創造出更豐富的螞蟻形象,會大膽地運用線條符號,表現出螞蟻的動態特徵和表情。我相信:幼兒的創作潛能是無窮的,關鍵是我們老師的挖掘,引導。但願《螞蟻和西瓜》的藝術活動會越上越精緻吧!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11

設計意圖:

孩子們對冰糖葫蘆非常感興趣,冰糖葫蘆是大多數幼兒喜歡的一種食物,設計一堂製作冰糖葫蘆的美工活動,使幼兒在製作的過程中,自然地瞭解了冰糖葫蘆的特徵,掌握了團圓的方法,鍛鍊手部肌肉的靈活力,達到指南中大班幼兒藝術領域要求的“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活動目標:

1.瞭解糖葫蘆的特徵、形狀,知道糖葫蘆的基本做法。

2.學習團圓,嘗試用竹籤串起圓球製作糖葫蘆串。

3.體驗親自制作糖葫蘆的快樂,獲取製作傳統食品的相關經驗。

活動準備:

安全剪刀、排筆、竹籤、黑、紅色卡紙、白色顏料、雙面膠、紅色泡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冰糖葫蘆》導入

出示冰糖葫蘆實物,介紹冰糖葫蘆的特徵及做法。

二、中間部分

(一)介紹製作材料:泡泡泥、彩紙、雙面膠、竹籤、顏料、排筆

(二)教師示範製作方法

1.製作糖葫蘆串

(1)將紅色泡泡泥團圓;

(2)將團圓的泡泡泥串在竹籤上,做4—5個。

2.製作木樁

(1)取出黃色卡紙,沿長邊對摺;

(2)用剪刀沿不能打開的一邊剪細條,注意不能剪斷;

(3)在兩頭貼上雙面膠,捲成筒狀。

3.拼擺造型

(1)在做好的木樁上下兩端粘好雙面膠;

(2)取出黑色卡紙,將木樁固定在黑色卡紙上;

(3)將做好的糖葫蘆串依次插在木樁上,注意錯落有致。

4.渲染裝飾

(1)取適量白色顏料用水稀釋;

(2)用排筆蘸取適量稀釋後的顏料;

(3)右手握住排筆,在左手上輕輕抖動,將顏料均勻拍灑在作品上。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及時發現幼兒存在的問題,並給出有針對性的指導。

(四)幼兒自評、互評,教師點評

小結:小朋友們在操作過程中非常有耐心,製作的冰糖葫蘆色彩鮮豔、造型美觀、佈局合理,都有着自己獨特的想法。

三、結束部分

讓我們一起品嚐糖葫蘆的味道,感受一下糖葫蘆酸酸甜甜的味道。

大班藝術《冰糖葫蘆》活動反思

每天放學後,總會聽到好些小朋友央求自己的父母買糖葫蘆吃。孩子喜歡吃糖葫蘆?在一次晨間談話中,孩子們又談到了糖葫蘆,我隨口問到:“你們吃過什麼樣的糖葫蘆?”他們七嘴八舌地講了很多,有的説吃過山楂的;有的説吃過黑棗的;有的説吃過桔子的,捕捉到孩子的這個興趣點以後,有小朋友就找出了糖葫蘆的實物卡片,有的小朋友乾脆做起了“糖葫蘆”的買賣,一邊吆喝,一邊指着某樣東西問“你要不要買呀?”捕捉到幼兒這個興趣點後,於是,這一活動內容便產生了。通過活動使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自然地瞭解到糖葫蘆球狀的特徵,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遊戲情境中學習了團圓、分泥、用竹籤串在一起做成糖葫蘆,並固定在木樁上等技能,使幼兒對手工活動產生興趣,並能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並與同伴分享作品。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對製作的興趣很高,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幼兒小肌肉正處於發育期間,所以在團圓的過程當中分泥不夠均勻,導致糖葫蘆串不夠美觀。

2.幼兒使用剪刀不夠熟練,所以在剪木樁時有將紙條剪斷或剪得不夠長的現象。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12

設計意圖

藝術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審美情感的培養的自我表達與創造的滿足。此次的手指活動作為藝術領域中美術活動的一種創作方式,需要幼兒大膽地想象,創造性地用指紋印畫、添畫來完成。大班幼兒的想象繪畫能力已有很大的提高,他們喜歡自己來創作畫面,並運用多種表現形式來表現自己對美的感受。在指紋畫活動中,教師針對幼兒的能力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使幼兒體驗創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學會指紋印畫,並嘗試添畫出不同的背景。

2、能大膽想象,創造性地畫出不同的指紋的造型畫。

3、樂於講述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畫紙,印泥(水彩顏料),記號筆,調色盤,反穿衣等。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説一説你們都看到了些什麼?發現圖片中都有哪些小動物?請幼兒猜一猜這些畫到底是用什麼畫出來的呢?

二、老師引導幼兒掌握繪畫的方法。

1、老師:咦,小朋友一定想不到,這些美麗的作品是用我們的手指畫出來的吧?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用手指作畫!

2、認識手指印畫需要的材料。(白紙、水彩顏料、記號筆、調色盤、反穿衣等)

欣賞視頻:手印畫的製作過程

三、老師出示範畫,讓幼兒欣賞。

老師:這幅畫是畫的是什麼?邊欣賞範畫邊説明手指印畫的注意事項!

四、幼兒按自己的意願,大膽進行指紋添畫活動,教師在活動中觀察幼兒,及時給予適宜的指導幫助。

1、請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來畫一幅指紋畫,你想畫什麼?引導幼兒與同伴討論,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2、幼兒獨立進行指紋添畫活動,教師適時提供指導幫助。

3、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及時評價幼兒的作品,給予積極的鼓勵。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的定位為:

1、能學會指紋印畫,並嘗試添畫出不同的背景。

2、能大膽想象,創造性地畫出不同的指紋的造型畫。

3、樂於講述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活動開展的過程跟設計時有一定的出入,活動中的操作環節,我沒有請幼兒進行分組操作,而是請幼兒逐一在老師的引導下來嘗試印畫,通過手把手的逐一指導來鞏固印畫中捲衣袖、蘸顏料、抖顏料以及印畫的技巧。

雖然存在着一個幼兒在操作,其餘幼兒在觀看的現象,也少了幼兒自主探索、發現的樂趣,但是我想對於初次接觸此類活動的幼兒來説,養成良好的操作常規要比單純的掌握手印畫的技巧來得重要。從活動效果來看,今天的活動中,他們不但掌握了手印畫的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瞭解了玩色遊戲的規則,這就為以後的玩色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活動中,幼兒還合作完成了手印畫“大樹”,樹上每增加一個手印,孩子們便會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最後我們一起將大樹貼上主題牆,孩子們站在樹下,找找“我的手、你的手”,感歎手印畫的神奇的同時,也充分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當然,活動中還有較多不足,如:當孩子印畫出不同形狀的手印時,作為老師還可以用語言引導來提示幼兒大膽地進行想象,如:“哇,這個手掌真像一棵大樹的樹枝!”“這個手掌像什麼?”並可嘗試根據幼兒的想象進行添畫,相信這樣更能激發幼兒對於玩色活動的興趣,能讓孩子在藝術活動中獲得更多元的發展。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13

教學目標

1、學習製作陀螺的方法;

2、能夠合理搭配色彩;

3、感受色彩變化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習製作陀螺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合理搭配色彩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畫有圖形的紙板、火柴棒、油畫棒、剪刀、彩色陀螺一個;

經驗準備

組織幼兒玩陀螺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出示陀螺,引起幼兒興趣:

這是什麼?你玩過嗎?怎麼玩?

讓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個彩色陀螺吧

二、講解制作方法:

1、介紹準備材料(畫有圖形的紙板、火柴棒、油畫棒、剪刀)

2、講解制作方法:

(1)、拿剪刀沿着圓形輪廓剪出圖形

(2)、在剪出圓形的圖形中心打上小孔

(3)、在圓形上選擇任意一部分為其畫上漂亮的花紋、圖上漂亮的顏色

(4)將火柴棒的一端穿過圓形圖片的小孔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2)、剪出的圓形光滑無稜角

(3)、色彩的搭配:冷暖色的應用

(4)、幼兒介紹作品,評價總結

四、遊戲結束:

(1)、現在請轉動自己手裏的陀螺,看看轉起來的陀螺顏色發生的什麼樣的變化?

(2)誰的陀螺顏色搭配的最好看?

(3)誰的陀螺轉的時間最長?

延伸活動

到户外進行陀螺大賽,比比看誰的陀螺轉的時間最長!

中班藝術:彩色陀螺活動反思

陀螺是小朋友們愛不釋手地玩具,我們中班的孩子對陀螺玩具的興趣都非常濃厚。於是我結合主題《七彩世界》中的活動《彩色陀螺》,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各式陀螺、玩陀螺,探索陀螺為什麼會轉動的祕密。

活動中,孩子們的情緒逐漸高漲,興致勃勃地觀看桌上的陀螺玩具。我請了幾個小朋友來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變萬化。“老師,陀螺轉起來沒有顏色了?”“老師,陀螺有的轉的快有的轉的慢?”你們發現了這麼多的祕密,想想這究竟為什麼呢?自己討論商量,能否找到答案?於是孩子們小鳥似的喳喳起來。

活動中亮點是:

1、我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有觀察法、比較法、討論法、操作練習法、遊戲法。

2、注重活動的動靜交替、有看、有想、有做、師幼互動、課堂氣氛活躍。比較輕鬆愉快的氛圍完成教學,達到預期的目標。

但我還是有許多地方很值得反思:活動開始第一環節:玩彩色陀螺,引出任務。陀螺太少,有些幼兒沒有動手玩到,沒有滿足幼兒玩的需求。應在這裏多讓幼兒玩一會兒,但是在課前我沒有考慮全面。

幼兒一起探討怎樣製作有趣的紙陀螺,

共同總結制作步驟:

1、用中心對稱的方法在圓形紙上進行裝飾,並均勻塗色。

2、圓形紙的中心先用大頭針戳一個洞,再把小木棍插入洞內,幼兒較快地完成了。孩子們在探索學習彩色陀螺的製作方法時,這裏我讓幼兒操作玩放了較長的時間,足夠讓幼兒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些幼兒剛開始還轉動的很快,一會兒轉不動了,我讓他們繼續尋找問題,有幼兒馬上回答出:老師火柴棒插入洞太鬆了,(由於是紙做的容易鬆動)我將答案直接告訴了幼兒,沒有給她們探索的機會沒有讓他們用實踐得出問題的答案,這是我今後要注意的細節。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14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水彩暈染畫的操作活動。

2、能用水彩的擴散的方法進行畫圈,並進行添畫。

3、知道用水彩筆和水暈染的方法。

活動重點:

知道用水彩筆和水暈染的方法。

活動難點:

能用水彩的擴散的方法進行畫圈,並進行添畫。

活動準備:

排筆、水彩筆、裝有水的杯子、宣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水彩筆在宣紙上畫上小圓圈,排筆蘸水刷在彩色圓圈上,提問:小朋友們,你發現了什麼?幼兒回答,師小結。這種水彩滴入水後發生的變化叫做擴散。

二、基本部分

1、師:利用這種擴散現象,人們畫出了各種各樣的漂亮圖案;

2、幼兒觀察暈染圖片:花朵、綠葉、花瓣;

3、大家一起來動手畫一畫吧!介紹材料:排筆、水彩筆、裝有水的杯子、宣紙;

4、小結畫畫開始步驟;

(1)在宣紙上畫小圓圈塗上顏色

(2)排筆蘸水滴在圓圈上

(3)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繼續畫圈

(4)畫到畫面飽滿時,對暈染的小圓圈添畫

三、結束部分

欣賞作品

活動反思: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鍛鍊孩子的觀察、記憶、想象、表現和創造能力。我想應儘量避免呆板單純學習繪畫技巧的教學方法,而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指南》中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形式。”興趣是幼兒的學習動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點,一般來説,幼兒對畫畫都有興趣,但並不會持久,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觀察,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激發、培養和保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本次水彩暈染讓幼兒瞭解到水彩筆的一種新的畫畫方式,通過本次微課,幼兒直觀、明瞭的觀察到暈染的過程,活動中幼兒可觀察得出,水彩遇到水後發生了擴散現象。並大膽創新,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創作,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作品。在下次微課中可以加深難度,選擇漸變色同色系來暈染,還可以呈現出多幅繪畫,效果可能會更好。

幼兒園藝術活動反思1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蛋糕製作的步驟;

2、讓幼兒體驗製作過程;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太空泥 製作工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問好

2、談話導入:師:小朋友們喜歡吃蛋糕嗎?你們會做嗎?今天咱們一起學習製作蛋糕,好不好?

二、基礎部分

1準備好蛋糕的底部,用工具刻出一圈凹槽。

2、把皮泥用手掌揉成圓球,再用手掌按壓成厚餅狀,放置在蛋糕的底部之上。

3、選出自己喜歡的顏色揉圓按壓成薄餅狀貼在上面做奶油層。

4、進行小豬蛋糕的主題製作“小豬”選擇位置將做好的小豬放置在上面。

5、下來進行最後的裝飾部分:用圓球、長條和喜歡的水果(草莓)裝飾剩餘的部分,讓你的蛋糕看上去更豐富、更精美。

三、結束部分

1、相互欣賞做好的蛋糕。

2、教師總結。

四、活動反思:

1、在以後的活動中可以採用多名幼兒合作完成的方法,作品效果會更好。

2、思考的時間,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會更精美。

3、列在桌子上,同伴之間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這樣更容易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學習指導:

通過課件的展示,結合講解與示範,為學生在學習歌曲《梨園英秀》的第二部分內容提供一定的幫助,克服節奏上存在的難題。

配套資料:

課件、小豬蛋糕

製作技術介紹:

首先本人對製作《小豬蛋糕》教學環節採用了直觀的教學方法,根據這一設計流程,利用PowerPoint 軟件制定了相應的PPT教學課件。由於教學配套CD中的音樂不能直接插入到PPT中,所以我採用了手機錄音CD音樂的方式,再通過格式工廠將錄音轉換為 mp3格式,最終插入到PPT課件中。最後打開網絡下載的“超級錄屏”軟件,播放之前做好的PPT課件,並加以個人解説,通過“全屏錄製”的方式,將課件內容和解説詞很好地結合到一起,錄製成此視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