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9.61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1

校本教研讓我們開展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個人反思等教研活動。

作為年青教師的我從中受益匪淺,現將區教研員韓老師針對我執教的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認識面積》一課的點評記錄如下:

韓老師:你的這節課體現了課改精神。

你注重引導學生從實際領悟面積的內涵,概念理解方式靈活,可喜的是沒有讓學生背記概念,,而是通過實物舉例,動手去摸索理解,去把握。

韓老師:尤其是將手畫的黑板上,這個環節的設計處理不僅面積由物體表面大小遷移到圖形大小上來,而且讓學生明確規則圖形有面積,不規則的圖形也有面積,而且也有大小。

韓老師:從你的課堂上多次體現課改理念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不論是認識面積,還是比較面積大小都有所體現。

韓老師:課堂上還體現了估算意識,注重引導學生先估算,在進行計算,這種訓練培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很有幫助。

韓老師:課堂體現了學生主體性。

學生參與知識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經歷找面積比較的過程,並體驗比較大小的方法的多樣化。

韓老師:從你的這節課,讓我看到泡崖國小教師的課改理念體現很明顯,課堂上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並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

但是有優點也有缺點,下面,我就説説這一節課的`問題。

韓老師:我覺得你們班的學生平時的訓練就不到位,尤其是課堂舉手發言直喊老師,不要求舉手姿勢特別規範,但是不能站着,甚至下地喊。

郭主任:對,這樣顯得課堂特別亂,再加上你的動作也比較隨意,説話,站姿,手勢給人感覺很鬧。

韓老師:老師的語言要抑揚頓挫,不能總是大聲,學生也大聲,課堂上你顯得躁,正像郭主任説得那樣,準備匆忙就顯得毛躁。

韓老師:再就是你在課堂上組織教學能力還得加強,如果一個環節結束,馬上讓學生調整狀態,進入下一個環節,不能你光顧着自己的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學生雪地狀態。

現在看一節課的好壞,主要是看學生學的狀態。

郭主任:教師講的在好,學生不聽,那麼也是失敗的,你要在組織教學方面多下功夫。

要學生運用各種激勵的語言,讓每個學生的視線始終跟着老師走,一年級老師在課堂組織教學上就非常值得借鑑,有時間不妨去看看,就“還有一雙小眼睛沒看我”,“男生中有一個小腦袋沒有轉過來”……總之,教師鼓勵語言要靈活、生動。

韓老師:面積大小比較時反饋要控制速度,課堂教學動作要快,説的也那麼快,下面好多學生都沒有聽明白,這時你要加以控制。

還有有一個學生回報公式法,但是單位你沒有及時糾正。

我:對,這個問題我發現了,但是以為以後才認識所以不想浪費時間。

韓老師:這種想法不對,至少得給學生一個準確得知識。

要學會控制課堂,課堂發言也要有所把握,不能有幾個舉手的都要叫,要靈活處理,再有就是練習反饋要有側重,不能一個模式。

郭主任:韓老師提了這麼多寶貴意見,今後你要努力調整自己的教學,加強學生得訓練,

我:感謝韓老師這麼誠懇的幫助我,我光注重教材的研究挖掘,卻忽略了自身素質的培養和學生訓練,今後要在這些薄弱環節上努力。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2

根據學校教研工作安排,今天下午在教師會議室舉行了以“立足圖形與幾何,有效開展探究過程中的操作活動”為主題的數學教學研討活動。本次活動由鄭春華老師執教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一課。這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在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每個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一、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這堂課中,在鄭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嘗試、主動探索,主動了解和發現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過程,從而更好地體現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原則,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高。如:在教學“比較角的大小”時,鄭老師通過一個圓片讓孩子們自己想想辦法,動手摺出一個角。第二次折一折,折一個比老師手中大的角,折完與同桌交流為什麼現在折的角比老師的角大?通過調動學生動手摺角、觀察等,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其中的'奧祕,並且採用合作交流的形式,討論角的大小與什麼無關,與什麼有關?從而讓學生自己發現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邊的叉開大小有關。

二、注重教師的引領指導與示範演示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鄭教師為我們展示了他嚴謹紮實的課堂。如教學“畫角”這一部分時,陳老師先問孩子們可以怎麼畫角?學生們各抒己見,畫法不一,鄭老師話鋒一轉:打開課本第39頁,看看書本上告訴我們角是怎麼畫的。然後鄭老師演示了角的正確畫法,最後孩子們才拿起尺子正確規範的畫角。這樣的教學過程步步落實,紮實到位,相信孩子們不僅學到的是畫角的方法,更學會了嚴謹的學習態度。

三、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兩者相互依存。只有當學生體會到數學是來源於生活,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才學得興趣盎然,對數學充滿親切感。鄭教師這堂課上始終注意了這一點。例如:在課題引入部分,先在生活中找一找、摸一摸哪些地方有角,然後出示了3時整的鬧鐘、折過的吸管、剪刀等實物畫面,再抽象出角,從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現實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課的結束部分,學生學會本堂課有關角的一些知識後,鄭老師讓學生在長方形上剪一刀,會變成幾個角?這樣,無形中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商榷之處:鄭老師在教學“比較角的大小”時,如果運用重疊法,把老師折的角與學生折的角重疊後比較角的大小,再利用活動角演示角的變大、變小過程,相信學生對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邊的叉開大小有關這一結論會更明確、清晰。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3

聽了劉老師的《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節課後,我科的老師評課後都覺得受益很深。劉老師自然的教態,親切的語言,機智的引導都在這節課中發揮出來,下面談談我們的一些感受。

一、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

分數對於學生來説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重要的。教學時,劉老師從熊媽媽分月餅入手,從分4個月餅到兩個,再到分一個,複習平均分的'概念時得出每隻小熊分得2個、1個、半個。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明確一半是怎麼分的,從而引入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然後出示分數二分之一,這樣對於分數的認識放在了一個寬廣的背景下來學習,學生體會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個1/2來表示。

二、加強直觀教學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讓學生動手摺出1/2和1/4,直觀比較它們的大小。課件顯示唐僧分月餅的過程,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

三、問題設計有趣味性

在教學中,如果能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其原有的經驗,那麼學起來必然親切、有趣、易懂了。學生的好勝心理強,教師在學生認識了1/4.讓學生用紙折出1/4後,給學生的折法起了他自己的名字,學生的積極性很高,紛紛折出了其它折法。在比較同分子分數的大小時,起初,學生對分數的比較這一知識停留在比較表面、比較膚淺的水平上。他們用整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來比較分數,教師也不做出判斷,而是利用學生喜歡聽的故事,將知識藴於故事中,在聽故事、看課件演示中,使學生主動得構建自己的知識,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當回過頭來再比誰折的分數大的時候,學生都笑了。而教師也不必再多説什麼,學生已經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認識。

這節課總的來説上得很好,這裏提一點小小的建議:

教師在總結比較同分子分數的大小時,用了一句比較長的話來填空,學生可能理解不夠,完成的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教師在學生填完後在讓學生用一句比較簡單的句子來總結,如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分母越大,分數越小。這樣的效果也許比較好。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4

《認識比》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包括:比的意義、比的各部分名稱、比與分數及除法的關係。

汪小波老師所上的這節課較好地體現了朱玉茹校長所主持的“自學交流應用”的教學模式,在教師的引導組織下,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高效、學得紮實,不但掌握了知識,而且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找準知識的生長點,直接揭示課題。

比的意義教材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相除關係的例子中引出的,通過對具體例子的討論,明確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義基礎之上的,揭示了比與除法之間的本質聯繫,是一種以“倍比”為基礎的比較關係。汪老師尊重了教材的這一設計,出示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提問:“你會怎樣表達果汁的杯數和牛奶的杯數這兩個量之間的關係?”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用除法、分數表示兩者之間的倍數關係,從而引出一種新的表示方法:比,揭示課題水到渠成。

二、交給自學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朱玉茹校長所主持的“自學交流應用”的教學模式中,“自學”是最大的亮點。汪老師為保證學生的自學行之有效,出示瞭如下的自學提綱:

1、果汁和牛奶杯數之間的關係如何用比來表示?

2、比怎麼讀?怎麼寫?

3、比有哪些組成部分?通過呈現自學提綱給學生引路,讓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方法,從而啟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自學能力。

三、應用形式多樣,發展學生思維。

“自學交流應用”的教學模式中,“應用”是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組織科學結構的練習和應用,讓數學知識和思想鞏固和發展。汪老師精心設計瞭如下幾個層次的應用練習:

1、辨一辨。球賽中雙方比分為3:0,小紅認為比的後項可以是0,你有什麼看法?引導學生運用比與分數、除法的關係解決問題。

2、慎密思考。針對學生在應用過程中常把比的前項和後項寫反的問題,王老師設計瞭如下的問題情境:甲車4小時行駛200千米,乙車3小時行駛180千米,要求學生解決甲乙兩車的路程比、時間比、速度比等一系列的問題,有效紮實地鞏固了比的意義。

3、火眼金睛。把學生易錯的類型用判斷題的形式讓學生練習,增強了學生的辨析能力。

4、學以致用。數學來自於生活,又必須迴歸於生活,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力與靈性。汪老師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兩杯蜂蜜,蜂蜜與水的比分別是1:8和1:3,哪一杯的蜂蜜水甜一些?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四個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學得紮實、學得高效。

很欣賞汪老師的課,帶有獨特的大氣、簡練的教學風格,如果能把部分教學環節作適當的調整和整合,這將是高年級數學課堂的典型範例。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5

《認識方程》這節課是五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內容,我其實今年也教的是五年級,在我自己備課之前就有這樣的困惑,這是一節什麼課?它是一節概念課嗎?如果是,那麼只要理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這一句話,然後用這句話判斷給出的式子是不是方程,似乎就達到目標。但這樣的目標達到,對後續學習有什麼用呢?似乎沒用。比如會出現的情況是學生掌握方程的概念,會判斷,但他依然找不到數量關係,不會列方程。所以,這節課不應該是概念課,而是建立方程模型的課,也就是找到未知數與已知數之間的等量關係,就可以列出方程。帶着這些課前思考我認真聽了戴南中心國小何曉燕老師的課,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關注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是本節課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新課標》指出:數學課堂教學應向學生提供與生活實際密切的、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學習內容。何老師這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的學習內容都是現實的、與學生已有知識體系有密切聯繫的。如課前導入以師生之間的輕鬆愉快的聊天形式給學生明確了“已知數”和“未知數”。再如給學生介紹天平,雖然學生在三年級科學課上認識天平,但很少有機會進行操作,何老師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上又給學生介紹了天平的使用方法,並介紹了天平平衡的知識,動態和靜態的平衡知識,這些是學生感興趣的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接着何老師利用天平的平衡和不平衡寫出了很多等式、不等式,最有趣的是利用砝碼把一個不等式通過不停的調試嘗試轉化成等式,期間有估算思想,有數學逼近思想等。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對比,體會到等式的意義、不等式的意義、方程的意義,也深刻理解了方程意義中的兩個關鍵點:未知數、等式。整個環節,清晰、自然,真正做到了在無痕中讓孩子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二、巧妙設計題組,小題體現大功效

何老師在鞏固練習的時候設計了題組練習,讓學生體驗解決不同的問題卻列出了三個相同的方程3x=180,正當同學們覺得數據一樣就會列出相同方程的時候,又及時的補充了一個反例,根據題意列出來的方程是x-3=180,接着讓學生辯一辯其中的原因,感知相同的數量關係和相同的數據才會列出相同的方程,展示方程的魅力。接着讓學生自創實際問題也列出3x=180這個方程,從而體現數量關係的重要性。相對於學生來講其實最難的是找到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係”,我想這是學生數學學習的轉折點,以往數學學習的是確定的數量或圖形,而進入代數領域之後就進入了“關係”的學習,這樣的內容更加抽象,是數學學習的“分水嶺”,學生的數學成績也由此產生了分化。而通過這個小題組,我覺得學生收穫了很多,對方程意義的理解也很深刻,懂得列方程需要從實際問題中存在的相等的數量關係思考,而其間學生在説、在想、在辨、在創造,作為聽課老師我很是高興,看到孩子們學得輕鬆,學有收穫,也鍛鍊了能力。

三、適時見針插縫,感受數學文化

《課標》指出: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資源,教科書應當承擔向學生傳遞數學文化的重要職責。雖然這一課時教科書上沒有安排相關史料,但何老師在課上確適時地給學生安排了文化大餐,一個是未知數的歷史發展,一個是方程的歷史發展,最好還引用數學家陳省身教授説過的名言“數學有‘好’數學和‘不大好’的數學之分,方程,是‘好’的數學的代表”作為本課結束語,讓數學文化貫穿於《認識方程》這節課的.課前、課中和課尾。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遺憾也是一種美。為此提出個人不成熟的看法:

1、何老師對於方程的本質,即相等關係(等量關係)處理的很好,但是對於揭示方程意義隨後的鞏固練習“辨析”題,用的是兩個圈讓學生移入相應的圈子,特別是方程,移入那個圈中後原來那個式子就沒有了,給學生一個思維定式,讓學生覺得這些式子方程和等式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且全部做完都沒有一個學生提出質疑,如6+x=14這還是一個等式,我覺得這就比較遺憾了,雖然老師緊跟着就講析了方程與等式的關係,但畢竟學生在之前已經知道了等式的意義,也已經知道了方程的意義,為什麼沒有人質疑呢?其實我覺得20xx年秋天到蘇州參加“中國教育夢—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好課堂國小數學教學觀摩活動”中劉送老師在教學方程與等式這個環節就處理了很好,他讓學生把黑板上已經分好類的眾多式子中先圈出等式,此時學生會注重看是否有“=”,再圈出方程,此時學生不但要看“=”,還要看是否有未知數,這樣方程和等式的關係就直接一目瞭然了。即使我在教學這課時時也像劉鬆老師這樣處理了,但在中午的補充習題的練習中用的是連線題的形式,對於方程學生還是有很多一部分學生只連一個線。

2、何老師對於方程的建立都是利用直觀的天平,雖然教材上也是利用天平的平衡和不平衡組織教學的,但作為公開課的有充足的備課時間,何老師完全可在最後通過砝碼把天平調節平衡後,還可以利用PPT增加一些其他形式的情境如枱秤稱物體質量、茶壺灌水等,估計也就1分鐘左右時間吧,但這樣可以讓學生體驗多種呈現方式從而感知多種情境中物體間的相等關係。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相信只要我們的教立足於學生的學,我們的課堂將更精彩,更豐富多彩!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6

看到戴老師總是在電腦上看他的課件細細琢磨,在教室裏也能聽到戴老師與學生一起學習,的確今天聽了戴老師的這節《0的認識及加減法》課,收穫頗深。覺得有以下幾個地方做得很好。

一、聯繫生活,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記得一位數學家曾説過:“喜歡和好奇心比什麼都重要。”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成為喜歡和好奇心的源泉。創設與生活實際有關的情境,讓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數學並不難。因此,戴老師在新課引入時出示了一個0的卡通形象,同時播放事先錄好的一段0的自我介紹:小朋友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學生都能説出是0)對了,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廣大,無處不在。想想你在哪兒見過我?學生都被這個可愛的、人物化了的0吸引了。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充滿興趣,都爭着回答問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以發展為本,把握學生的個人知識與直接經驗。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已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這就是説,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基於此點認識,在課的開始,我們沒有急於展開教學,而是先在學生的已知的基礎上進行0的認識的教學。讓學生髮表自己對於0的認識。在讓學生説自己對0的認識時,我們發現學生對於0的認識是很豐富的。學生們説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過0,比如在電話機上,手機上,書本上,門牌上,電視裏等等地方看到過0,這足以説明我們的學生平時是很關注生活中的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能及時肯定他們在生活中善於觀察,也許學生就會有了“一雙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

三、提供素材,讓學生體會探索的樂趣。

在“0的認識”的教學中,戴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活動素材,並給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發現、探究和討論交流等等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的含義,戴老師讓學生自己觀察尺子,然後讓他們説説發現了什麼?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不僅發現0在尺上表示起點,而且還發現了尺上各數之間的位置、順序和大小關係。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探索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7

對於《分數的初步認識》這個課題,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師都很熟悉,而今天聽了楊老師的課,我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楊老師先通過分一分的方法,這樣既能感悟平均分,同時引出分數,加強了分數意義的理解。再通過折一折再塗色的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分數,再次感悟分數的意義。在摺紙學分數時,由扶到放,在折的過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同時自然地讓學生比較分數的大小。全課一氣呵成,在遊戲中學習,在活動中鞏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一教學新理念,在此我談不是評課,下面我就説説自己聽了這節課後的幾點思考:

一、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分數

分數對於學生來説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學生從“實際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橋樑,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楊老師教學時,從學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確一半是怎麼分的,而一個蛋糕的“一半”無法用整數表示的時候就引入了分數,這樣分數出現的實際需要性能夠凸現,學生對分數的產生印象深刻

二、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楊老師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儘管學生在正方形紙上這出了幾個幾分之一的分數,並且用分數表示出來,但是學生在比較分數大小的時候,還是受到整數認識的影響,楊老師從學生作品中選擇同樣大小的圓,表示出幾分之幾,同時把分得的結果展現在黑板上,這樣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

三、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和探索的`過程

對於國小生來説,數學學習往往是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中對數學現象的一種“解讀”。在教學中,如果能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其原有的經驗,那麼學起來必然親切、有趣、易懂了。學生的好勝心理強,教師在學生認識了1/2。紙上折了1/2後讓學生聯想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並動手摺一折,學生動手積極性很高,紛紛折出了其它分數。這樣的教學,體現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僅讓學生用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説話,用手操作,用身體去親身經歷,用心靈去感悟、體驗,其中一個重要理念就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在具體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的智慧受到挑戰,從而實現有效學習。教師都能夠以建構理念為依託,在原有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使學生創造力、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他們主動地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對事物的理解。

下面我對於本節課談一點個人意見:

(1)在比較分數大小這一環節,我們也看到了楊老師在教學認識幾分之一的時候是讓學生聯想: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接着操作:學生自主動手摺紙、塗色,表示出圖形的幾分之一。

交流:你表示出了幾分之一?你是怎麼表示的?

深究:(選擇學生作品中不同圖形的)這些圖形的形狀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能用分數表示?我想能不能再接着:誰折的分數大?

由於學生好勝的心理,我想此言一出,學生的積極性更高,更願意比了。然後讓學生結合學生自己的作品,説説原因。我想這樣可以使學生能更主動的,更解決的情境中比較分數的大小,構建自己的知識。

(2)在本節課中教師雖然實施了恰當的評價,但評價手段比較單一隻有口頭表揚,如果運用智慧星、小紅旗等多種方法會受到更好的效果,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對個別學困生關注不夠,所以課堂中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個別不善言談的學生得到發言的機會比較少。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8

《認識時間》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鐘錶,會看幾時、半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掌握看幾時幾分的方法,知道1時=60分。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雖然生活中經常接觸時間,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畢竟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較困難。特別是看幾分,很容易受時針看法的影響而將兩者混淆。程老師在教學中,很好地利用了課件,緊抓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實際觀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識。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知識,給學生以視覺刺激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時間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課堂教學時,程老師師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展示鐘面,使時間這一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給學生以較強的視覺刺激,幫助他們建立豐富的感性經驗。特別是在認識幾分時,課件演示將分針走過的痕跡用較粗的紅線標出,讓學生清楚知道分針看小格,時針看大格,印象比較深刻。

二、巧妙設計,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幾時多是學生認識的一個難點。如4時多,學生容易看成5時多。課伊始,陳老師就從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入手,出示時針指向數字9和10之間,問是幾時多。並總結如果時針在兩個數字之間,看小的。

認識每個數字各代表幾分,是這節課的重難點,因為學生沒有學習乘法口訣,只能通過一個格一個格的數或5個5個的加,因此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難度比較大。程老師也注意到這一點,在教學中,除讓學生集體説説分針走到各個數字分別代表幾分外,還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幾個關鍵的數字,以便更快地讀出幾分。有的學生説記住6就是30分,有的説記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這一環節的教學,緊抓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巧記,加深了學生對這一難點的理解和掌握,為後面正確讀出幾時幾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中程老師還注重引導學生對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辨析,從而使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如認識時、分時,出示課件觀察時針走動1大格是幾時,分針走動1大格是幾分,然後提問:“兩個1怎麼不一樣?”引發學生思考,進一步認識時針走過1大格是1時,分針走過1大格是5分。

三、課堂語言淺顯易懂,學生易於接受

程老師的課堂語言簡單明瞭,能用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去描述知識,讓學生易於接受。如:“外面的數字給分看的,裏面的數字給時看的,不過外面的數沒有標,要小朋友自己去記”“一看時針,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指向兩個數字之間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針,一個大格就是一個5分。”等,這些語言淺顯易懂,清楚明白,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就是給了他們一個明確的學習指向,讓學生清楚知道該怎麼看時間,將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學得明白紮實。

四、建議

學生上來板書時,書寫比較隨意,中間兩個小圓點沒有寫在右下角,而是一上一下分得很開,兩個小圓點也寫成兩條小斜線。這裏應該要注意引導學生規範書寫。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9

今天,聽了鄭老師執教的三年級下冊的《認識小數》一課。“認識小數”是一節和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繫的學習內容,雖然學生是第一次接觸,但是由於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所以大多數孩子還是能理解接受,鄭老師在整節課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本節課是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結合元角分和米、分米、釐米的知識來認識一位小數,並理解小數含義,掌握讀、寫一位小數的方法。運用直觀手段,分析歸納的`方法,使學生理解十分之幾的一位小數表示,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過理解小數含義,把某些分數改寫成小數,提高學生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時通過把十分之幾的分數寫成一位小數,對學生滲透相互轉化的思想教育。 使學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的部分是一位的小數。鄭老師在教學時能注重引導學生從身邊發現小數,學會寫小數,應用小數。教學例題時,充分運用直觀演示,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發現規律,溝通分數與小數的聯繫,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歸納讀寫一位小數的方法。在教學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學生愉悦民主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知識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講練結合,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體會,有助學生技能的形成。

具體表現在:

1、教學氣氛比較和諧。課堂上比較有默契,整堂課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對話比較多,學生比較投入。

2、教學過程比較平實,注重了知識的類比遷移。課堂上,老師儘量大膽地讓學生進行了探究活動,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象學生自學例2後,採用了學生提問,學生相互質疑,解決問題的方法。

3、關注了數學與生活的關係。例1的教學,引入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例子,生活味比較重。

4、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情感,適當滲透了數學文化。課堂上能大膽鼓勵學生,賞識學生進行新課的學習。

5、練習設計形式多樣,結合了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密度也比較大。大部分的學生掌握較好。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10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掌握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學生第一次碰到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吳老師在教學中創設了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情景,使學生在主動的操作活動的基礎上,感悟理解分數的含義,充分體現了“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的教學觀念。主要有以下特點:

1、創設情境,感悟知識

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知上的突破,為了給學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師在課的開始,藉助“兄弟兩個分蘋果”的事例,引導學生感知從整數表示兩個蘋果,一個蘋果,到兩人分吃一個蘋果怎樣表示,自然地將分數產生在平均分基礎上的事實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增強了數學知識間的聯繫,而且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再如,學生認識了分數後,設計了“小猴和小豬分吃西瓜”的故事情境,增強了學習的情趣性。

2、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和探索的過程

通過這節課可以感受到吳老師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站在教改的新理念的高度上駕馭教材,設計中力求體現新課程強調的體驗性學習,創設了讓學生去折一折、塗一塗、説一説、寫一寫等情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表示出自己所發現的分數。不僅讓學生用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説話,用手操作,用身體去親身經歷,用心靈去感悟、體驗,其中一個重要理念就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在具體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的智慧受到挑戰,從而實現有效學習。教師都能夠以建構理念為依託,在原有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使學生創造力、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他們主動地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對事物的理解。

3、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和主動建構

“分數”對於學生來講是抽象的,因此,吳老師在教學中時刻注意將分數的認識與圖形的操作活動相聯繫,發揮動手操作在學生主動建構中積極的促進作用。如學生在用正方形紙折1/4的實踐活動中,通過對不同折法的比較,進一步加深了對分數意義的認識。學生在用圓折一個喜歡的分數這一實踐活動中,每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與提高,獲得成功後的體驗,進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11

教研員田小琴老師及其萬家低段的老師齊聚一起共同研究戴校長區教研課《倍的認識》。

《倍的認識》是二年級學生新接觸到的一個概念。戴老師設計了三個不同的環節:第一環節新概念的引入,戴老師設計了三個題型的對比清晰地引出了倍的概念;再通過三個不同的變式讓學生更進一步的理解倍。第二個環節幾倍的概念的昇華,戴老師的教學設計在不變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不變。首先通過每一份的個數不變,倍數因份數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初步理解了“幾份就是幾倍”。接着通過總數不變,倍數因每份個數的不同而發生變化,進一步加深對倍的理解。第三個環節,將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解決生活中玩具店裏倍的問題。雖然是新的概念,但是學生掌握的情況還是比較紮實的。

課後,田老師對戴老師的這堂課給出了肯定,尤其是在錯列的應用方面。同時田老師以小見大,提出來《倍的認識》這樣的概念課應該如何來上的問題。田老師指出概念課應該是從學生形象具體的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通過不斷的觀察、操作體會概念含義。就如今天倍的認識中,首先從實物通過動手畫一畫、圈一圈讓學生理解倍的概念,之後更應該昇華到除去實物,建立一個概念的`能力。另一方面概念課如何根據概念的本質內涵和外延來設計教學環節,田老師指出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應該有細分的目標,做到環環相扣,設計開放式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快樂學習。

雖然只是一節試教課,但是卻能以小見大,擴到概念課的範圍,給我們所有老師更好的經驗,田老師的親臨指導可謂細微處見真情!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12

聽了陳老師執教的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一冊《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節示範課,這認為它的示範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陳老師能盡努力地結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年齡特點進行教學。首先,這些小朋友都才剛入學沒幾天時間,紀律性較差、好奇心又強,陳老師能抓住這一特點採用非常柔和的語言與小朋友交流,能不斷用鼓勵的語言表揚學生,不但很好地組織了課堂教學,而且能讓學生感受到充分的親切感。

其次,陳老師能根據小朋友好奇心強的特點在教學設計上很用心地尋找了一些小鳥、小鴨等小朋友喜歡動物作為素材,並用了猜謎語、拍手遊戲等等的形式來創設情境吸引學生,從而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陳老師能盡努力地體現新課標新理念。

首先,能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比如:老師出示體温汁、尺子等實物進行教學。

其次,能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規律。比如:一樣的數相減等於0;任何數減0都得任何數等等,這一些都是指導學生自主發現出來的。

三、陳老師還盡努力地體現我們學校的課題精神。我們學校有兩個省級課題,一個是“指導-自主學習”,比如説上面一點提到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規律。另一個是“生命化教育”這個課題,陳老師能儘量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比如設計的一道開放題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效果很明顯。

以上三點是陳老師盡努力去做,而且做得還不錯,今後我們也應該要這樣做。可是我個人也有兩個觀點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探討。

一、國小數學課堂應該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進行思想教育,特別是對於一年級小朋友尤為重要。比如:讓學生猜硬幣時,可以適時教育學生勤儉節約、不亂花零用錢。又比如:講到抓青蛙時,應該進行安全教育等。

二、為了的課堂教學能更有效些,我們在選題時是否能把內容安排少一些?比如本節課只安排“0的認識”是否更妥?“0”的意義不但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也可以表示物體的起點或者佔位置的作用等讓學生理解得更深更透一些是否更有效?還有,“0”這個數字在十個數字中是最難寫的,是否在寫法的指導上能指導的到位一些,讓學生寫得更漂亮一些呢?合理的選題與課堂的有效性是否也緊密相關呢?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13

億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在認識了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大數的認識和學習,怎樣根據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和認知規律,並結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設計教學,是這節課的着重研究的內容。教學中,呂波老師紮實的教學功底、自然親切的教態、清晰的教學流程與層次、有效的教學策略均令參與教研的老師們印象深刻,特別總結幾處亮點,與大家交流:

1、注重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進一步建立數感。

大數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但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説既熟悉又相當的陌生,他們最缺乏的是對大數的感性認識。為了讓孩子們感受日常生活與大數的聯繫,導入部分引用孩子們生活中豐富的大數實例,這樣的導入貼近生活又直奔課題,簡潔又富有實效,一開始就把孩子們的眼球牢牢地吸引住,同時讓孩子們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知識的信心與決心。課尾階段,呂老師又列舉了寧波各縣、市、區的人口分佈情況,特別是用線段圖的方法,通過數形結合和孩子們的猜一猜、估一估的活動,進一步建立數感。通過感受一億有多大,進一步使孩子們感受大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2、注重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促進知識遷移。

學生在前面所學的100以內的'數的認識,1000以內的數的認識,10000以內的數的認識,以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的關係等知識和經驗,都可以在本課的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呂老師充分利用了這些有利條件進行教學。譬如,引導孩子讀數時先讀後四位再讀前四位;從記數器讀數到數位順序表引入等等策略都激活了學生的相關知識基礎促進知識的遷移。

3、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與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藉助記數器探究十進制計數法,進而自然地引出數位順序表;通過倒着數、順着數,一萬一萬地數、十萬十萬地數、百萬百萬地數……,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數把數位、計數單位、數級、進率等重要概念掌握、理解得十分清晰、透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14

今天,聽了袁老師執教的《認識鐘錶》,是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的內容,我們教學的對象是上學才幾個月的一年級學生。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系統地接觸有關時間的知識,主要目的是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學會看鐘表,學會認讀鐘面上整時刻,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但上課前學生對鐘錶的認知起點並不是零。由於生活經驗的積累,他們已經具備了相當多的關於鐘錶及時間的感性認識。《標準》中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國小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我們應該有效利用。

一、創設學習情境 激發學習興趣

把對時刻的認識與生活情境結合起來,不僅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積極參與嘗試探究學習活動,而且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時間,形成時間觀念,並受到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的教育。課堂伊始,我播放鐘錶店的鐘表課件,學生興趣盎然。實踐表明,學生對數學情境的問題很感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整堂課學生都能保持濃厚的學習熱情。

二、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方式來獲取知識。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説:“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繫,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在這節課上,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去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如:在導入新課後讓學生自己觀察課件上的鐘面,説説有什麼發現,進而認識鐘面。認識整時,準確地讀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教學時我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有基礎的學生説説你是怎樣認識鐘錶的,再出示3個鐘面:7時、8時、3時,互相説一説:“鐘面上的時刻各是多少?它們的分針指着幾?時針指着幾?”並且比較三個鐘面有什麼地方是相同的、什麼地方是不同的?經過比較,學生完全理解了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之後還設計了師説時間讓學生撥,同桌互撥鐘錶的練習,學生在操作中學會了方法,學懂了知識。

三、注重培養觀察能力

培養觀察能力方面我在第二個環節認識鐘面及整時中充分體現了,首先:課件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什麼?藉助學生在生活中獲得有關鐘錶的經驗,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認識鐘面,在這個環節中,我完全讓學生通過觀察,説説自己的發現,老師在其中只是引導而已,當然學生在這個環節也表現的很好,很詳細的彙報了自己的發現,然後讓學生對照自己的學具鍾再次觀察。在學生對鐘面有了一定的瞭解以後,我開始進行教學——認識整時,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生觀察、交流,以及練習的比較,讓學生掌握“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應創設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情境,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中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交流,使他們在實踐中感受數學,理解並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但是,本節課也存在很多不足。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導致後面的練習沒有全部完成,今後在這方面要注意。

國小數學《認識比》評課稿15

"沒有學生就沒有課堂,課堂以學生為本,天經地義;教師引領課堂是為了成就學生成為課堂資源的消費主體。"聽了鮑老師的《認識釐米》一課,我覺的對這段話又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這堂課教師旨在通過教學,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表象,並初步學會用工具量物體的長度。

聽了這堂課後,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點。

一、注意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課的教學讓學生建立1釐米的表象是個難點,釐米是個抽象的概念,國小生的形象思維還未成熟,抽象思維還未形成,來看看鮑老師是怎麼做到讓學生認識1釐米的。教學中,鮑老師出示1釐米長的小棒,告訴學生,這根小棒的長度是1釐米,再讓學生用食指和拇指"握"小棒,讓學生説一説,兩指間的距離是多長。接着鮑老師讓學生輕輕地抽出小棒,再讓學生觀察兩指間的距離,並相互説一説這是長1釐米。這個充滿創意的設計讓釐米這個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讓學生初步感知1釐米有多長,抽出小棒後,學生對1釐米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1釐米這一表象在學生腦海中有了深深的烙印。鮑老師沒有就此止步,而是讓學生動手,用1釐米長的小棒擺出2釐米、3釐米有多長,通過這樣一個動手操作的過程,學生對釐米的認識不再停留在1釐米上,而是更加豐富了學生對釐米的認識。尤為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學生所有對釐米的認識都是在學生親自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到的`。這樣習得的知識對學生來説是不容易忘記的。

二、注意呈現知識的現成過程

鮑老師在教學中創設了給照片配相框的情境,由此學生很自然地想到要先量一量照片的邊有多長。學生用老師提供的幾種不同的學具量過後發現,他們量同一長度的邊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由此引發認知衝突,最後得出要量長度,必須有一個統一的長度單位,教師順勢介紹了長度單位釐米。短短的幾分鐘,讓學生體會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建立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在學生認識釐米後,老師讓學生用擺小棒的方法量照片的邊,學生體會到量的過程中不容易掌握小棒,小棒會亂動。這時老師利用學生這一認識,很自然地出示了彩條紙這一工具,再讓學生用彩條紙去量照片的邊,發現方便多了。接着老師讓學生用彩條紙去量書本長長的邊,學生髮現量過後要數幾釐米很不方便,教師讓學生想一個好方法一看就知道多少釐米。於是就有學生在彩條紙上標上數字,複雜的數數一下就變的簡單多了。一把尺子的雛形也就形成了。這樣有血有肉的教學方法,學生怎麼會不喜歡呢?

三、關注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的培養

教學中,老師提出給照片配一個像框後,後面所有的測量都有學生親自完成。在尺子雛形的創造過程中,學生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最後老師讓學生用自己創造的工具去測量身邊的物體。這種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後獲得的成功體驗對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難怪最後老師問這堂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時,學生有的説認識了1釐米,有的説學會了測量,這不是我們老師最想聽到的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