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2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小説,也是一本大眾心理學書。我沒有系統的學過心理學,有的僅是對心理學的些許熱情和對親子教育的關注,並在此基礎上對拓展區域的一些零散認知。但我仍然想以一個門外漢的角色談一談對這本書的理解。

蛤蟆先生因為一系列的變故變得抑鬱起來,於是在好朋友的幫助下去看心理醫生蒼鷺。經過與蒼鷺的十多次見面,蛤蟆先生開始學會正視自己的問題,並在蒼鷺的幫助下,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做回了快樂的自己。

文章雖簡短,內容卻很豐富。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諮詢師站定了,直視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説:“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其實心理諮詢師的作用便在於幫助諮詢者更加全面的認識自己、直視自己過往所經歷的一切,找到根本原因,從而對症下藥。

如果我們理解了這些,就會發現,其實心理問題的解決,或者説情緒問題的解決,最終還是靠我們自己有改變現狀的勇氣和決心。第一步就是正視自己的過往。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和父母自我狀態。

所謂兒童自我狀態,簡單來説就是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兒童來處理問題,比如遇到問題喜歡逃避;父母自我狀態即是把自己當成父母一樣來處理問題,比如像個法官一樣挑剔和教育別人,而成人自我狀態則是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三種狀態沒有絕對的好壞之稱,但我們只有處在成人自我狀態,才能更好的瞭解自我。

這些狀態和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非常大的關係。我們現在所存在的狀態是對過往經歷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説經歷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這些經歷,這就好比同一父母所生的雙胞胎即使經歷相同,也會有不同的個性特徵,因為他們對自己經歷的看法不同。

我們常説:三歲看老。一旦我們在童年的時候決定用什麼樣的態度和價值觀,我們就會在隨後的人生中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價值觀,變成我們存在的底層架構,於是我們便建構出一個世界,不斷確認和支持大腦裏的信念和預期。換句話來説,我們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打個通俗的比方,如果我們一直確信自己運氣差,就會發現,在經歷的所有事情中,我們都是運氣差的,即便有時候我們有可能中獎,也會因為“某些原因”而與中獎失之交臂,而這種失去,大多與自己相關。

説了這麼多,最想表達的一點,就是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逃避,正視它,誠實的對待自己,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才能更好的處理,包括情緒問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2

一、只有當事人自己願意,心理諮詢才會開啟和奏效

尊重每一個人是否主動尋求改變和接受心理諮詢的意願。這代表的是,不管別人怎麼説,你還是可以痛苦。如果沒有準備好,你就保留現在的狀態好了。

要承認這一點本身就需要勇氣,更何況是面對一個抑鬱的來訪者。在書中,諮詢師蒼鷺第一次和受訪者蛤蟆先生見面,仍然堅定地承認這一點,不把他當成一個弱者對待。

“誰痛苦誰改變,誰改變誰受益”。在首次會談結束後,蛤蟆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開始諮詢。臨走前他還是有許多疑惑與不安,於是問諮詢師:“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此時蒼鷺直視着他的眼睛説:

“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我無法保證事情一定會變好,但我可以承諾的是,我會對你傾注我全身心的關注......但歸根結底,這一切都取決於你。”

關於心理諮詢中共同因素的研究也發現,對於諮詢本身的期待與希望,可以解釋諮詢效果中的15%,這算是非常大的比例了。

二、我們經常處於兒童或父母自我狀態,而很少保持成人狀態

不快樂的根源也許是自己依舊處於兒童狀態以及偶爾處於父母狀態,而不是處在所謂的成人狀態,導致無法自己快樂起來。

1、兒童自我狀態,指我們的.行為和感受都像一個孩子,不同於“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樣”,它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的。幼年時將剛出生就具備的幾種基本情感抓緊發展演化變成更微妙、更復雜的行為,這些行為感受融為了自我的一部分,定義了我們的一生。

簡單點説,就是我們在長大後,依舊自動做出和小時候一樣的反應,童年時的情感和行為處理模式和小時候一樣,然後再次體驗到童年時候的感受,這種感受好的壞的都有。許多感受與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有關。

2、父母自我狀態,就是表現的如同自己的父母,基本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別人,用言語重複從父母那學來的掛念和價值,會很想證明給別人看,讓別人接受你的觀念和價值觀。

父母狀態就讓自己猶如一個法官,一直在控訴別人,給他們定罪,然後懲罰他們,有時候甚至是自己判定自己的罪,譴責自己,但這些都是處於父母狀態。

3、成人自我狀態,是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兒童狀態和父母狀態都有情緒化的地方),它讓我們能應對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現實狀況,而不是重複兒童時的自動反應或是重複父母的處理方式。

在成人狀態下,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為自己所用,行事可以理性而合理,能夠思考當下的事情,評估自己的行為,或者傾聽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不馬上駁斥。

(注:思維導圖引自豆瓣用户“陌上花花兒開”)

三、是我們自己在潛意識裏選擇了不快樂

這類似於阿德勒的觀點:我們無法改變痛苦的經歷本身,但可以選擇改變看待經歷的看法。當蛤蟆責怪身邊的人如何錯待他、讓他不快樂的時候,心理醫生蒼鷺卻指出:沒有人能讓你不快樂,是你自己選擇了讓自己不快樂。

説到底,是我們自己選擇了自己的感受。我們選擇了憤怒,我們選擇了悲傷。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一個人怎麼能進入你的腦袋,強迫你產生任何情緒?那才是真的不可能。別人或許會影響你説服你,可最後,是你自己在決定要選擇什麼樣的感受。請記住,“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看清這一點,才能逃脱我們給自己判下的、心理上的無期徒刑。

所以讓我們不再譴責自己的方式是,自己能找到事件之間的聯繫,能客觀地去看,並從經驗中學習,而不再只是陷入情緒的泥沼,感到無力、內疚和懊惱,慢慢地,我們就會開始理解為什麼有些事情會以那樣的方式發生,以及它帶來怎樣的影響。換句話説,我們可以通過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深入記憶之流,並從中領悟和學習。

四、警惕自己完全不自知的“自我預言”和“心理遊戲”

“自證預言”是指一旦我們在童年時決定了用怎樣的態度和觀點,就會在以後的人生裏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樣的態度和觀點影響了我們的選擇行為,構建了我們的底層架構,我們通過不斷確認和支持這些信念和預期,通過控制事情的發生,從而確保預言會成真,確保自己的世界和預期一樣。

就比如,某些人確信自己是不幸的,他隨時可以給你報出一連串他遭遇過的不幸的事情,有些人會忽略美好的時光而選擇性的記憶那些悲傷和不開心的事情。又比如某些人確信自己不夠優秀,陷入自卑與自責,或者説是困在“我不好,別人都好”的自我預設裏,所以潛意識裏做的行為都是為了印證這樣的預設,形成“贏了預言遊戲,輸了自己”的狀態。

“心理遊戲”是指在每個人的人生座標裏,為了達到必然後果(自證預言)而採取的行動。最出乎意料的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對於自己正在進行的“自我預言”和“心理遊戲”完全不自知。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3

故事概要:原本活潑開朗的蛤蟆先生突然變得情緒低落,整個人的狀態和以前都不一樣了,他的好朋友河鼠和鼴鼠在報紙上看到諮詢師蒼鷺的介紹,建議蛤蟆先生去和諮詢師蒼鷺交流試試。於是蛤蟆先生每週二上午去蒼鷺的諮詢室聊天,通過和蒼鷺的對話以及對話後的思考,蛤蟆先生漸漸探索自我、改變想法,脱離了抑鬱的情緒,重新振作起來,而且這時候的蛤蟆先生和抑鬱前的蛤蟆先生也大不一樣。

在蛤蟆先生和蒼鷺的諮詢溝通中,涉及了“兒童狀態”、“父母狀態”和“成人狀態”三個名詞。“兒童狀態”是指人對父母或其他人一直產生依賴情感,在面對、處理事務時運用自兒童時代形成的方式方法。兒童狀態還分為“自然型兒童狀態”和“適應型兒童狀態”,後者是在幼小兒童時期為了在強者父母手下生存而形成的一種狀態。處在“父母狀態”的人會經常性以強者、教育者的姿態對待他人,“挑剔型父母狀態”則會用指責、批評教育的方式,我覺得處在這種狀態的男性用現在流行詞來形容就是“爹味十足”;而“養育型父母”是用“我是為你好”的態度對待他人。“成人狀態”相較於前兩者來説,是指能控制情緒、運用思考能力、理智地待人接物。未發生這一切前的蛤蟆先生處在“適應型兒童狀態”中,因為他的父親一直以“挑剔型父母狀態”對待他,而他的父親去世後,蛤蟆先生的朋友獾(huan)也是處在“挑剔型父母狀態”的人,所以蛤蟆先生一直被這種愛挑刺、指責他人的人包圍。在接受了蒼鷺先生諮詢和幫助後的蛤蟆先生,理清自己的過往經歷和情緒,將自己調整到“成人狀態”,改變了從前對工作的看法,喚起了對朋友的關心和興趣。

蒼鷺在諮詢過程中通過詢問、引導蛤蟆先生思考、回顧過往經歷的方式,讓我聯想到Steve(史秀雄)在他的播客裏提及的課業故事。Steve説他有一門學科的考核不是考試,是交一份論文,論文主題很特別,要求學生回顧自己出生以後的經歷並將這些經歷寫成論文。我當時聽到這段的時候,就覺得很別緻,也產生了寫寫自己的人生經歷的想法,然後這也就是想法,至今沒有動筆。不過後來我會在發呆的間隙裏回憶回憶之前發生的一些事情,結合當下自己處理事情的態度或方式,發現過往種種經歷對我現在的影響是有跡可循的。弗洛伊德主張的“原生家庭對人一生的影響”是真實的,但阿德勒提倡的“創造性自我即人可以有目的的生活,有機會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合理的。從蛤蟆先生的經歷中,讀者可以發現這兩個理論共存且不矛盾。

書的後半段提到“自證預言”,關於這個概念我在《溝通的藝術》這本書裏也看到過。什麼叫“自證預言”呢?蒼鷺舉的例子是:如果蛤蟆先生認為日子過得很糟糕,今天很難過,晚上喝了酒,大醉;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會頭痛欲裂、全身不得勁,這一天會繼續覺得糟糕。如此往復下去,就會像最初“預言”一樣,日子真的很糟糕。細想之下,“自證預言”帶有一定的心理暗示,潛意識中想法和態度會間接影響到人的行為,這樣就彷佛冥冥之中命有定數一般,預言成真了。如此看來,雞湯文裏提倡的“每天清晨給自己一個微笑”、“對自己説你真棒”這些觀點,還真有一定的效果。

我特別喜歡閲讀過程中發現在讀的書裏內容和以往讀過的書、看過的文章、觀過的影視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雖然有着種種聯繫是正常且合理的,但當我自己發現這些相似點後會收穫微妙的成就感和喜悦,有一種畫面感:在我的腦海裏,各種亂糟糟記住的東西慢悠悠、顫巍巍地伸出一根細線,鏈接在一起,接着知識地圖一點點的顯露出輪廓。這樣的發現也讓我之前因為“讀過書卻無法寫出滿意的讀後感”、“讀過書後記不住具體語句與內容”、或者“無法向他人介紹我讀過的書籍”這些情況,產生我讀了書卻什麼都無法獲得的焦慮感得到緩解。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的人物設定是沿用英國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童話書《柳林風聲》裏的人物,因為前者在書裏提及了蛤蟆先生一段偷車、入獄、逃獄等驚險刺激的經歷,可都是一筆帶過,於是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準備之後閲讀《柳林風聲》一探究竟。巧的是,在新關注的公眾號裏有一篇文章中,作者曉雪引用了《柳林風聲》中的一段話:“文學、童話,在邏輯上都是寫的另一種生活。尤其是文學裏的童話,是鼓勵着人們不要只在真實的生活中來回徘徊,看盡瑣碎,那實在是很容易日漸狹小,日漸短淺,日漸猥瑣。”我很是喜歡,這不也是閲讀的妙處嗎?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4

前言

蛤蟆先生也許是很多人羨慕的樣子,家裏有個大莊園——蛤蟆莊園,是個富二代,不愁吃穿,愛開跑車,還非常幽默,是朋友們的開心果。風度翩翩、多金帥氣也許就是他的代名詞。但是他卻——抑鬱了。原來光鮮亮麗只是表象,內心有多麼脆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最後在蒼鷺醫生的幫助下,慢慢地重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不斷認清自己、接納自己、改變自己

聽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時,還是在很久以前,聽名字,有點像類似兒童繪本的兒童書籍,而事實上,其實這是一本非常深刻的,針對成人的心理療愈書籍。

分享下書中的兩個比較印象深刻的觀點:

Part 1

人生的3個狀態

書裏説到,一個完整的人生有三種狀態,分別是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和成人狀態。

這裏説的兒童、父母與成人,並不是指時間維度

這是三種不同的心理狀態,而這三種狀態分別有兒童、父母、以及成人的特點

1.1 什麼是兒童自我狀態?

行為和感受表現得像個孩子,有時候笑得像個孩子,或者像孩子一樣委屈,指的就是如此。兒童自我狀態是由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包括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比如:快樂,深情,憤怒,悲傷,恐懼。

當一個人處於兒童自我狀態時,會下意識的進入到童年時期的狀態,例如小時候面對父母的批評責備等,悲傷委屈的情緒一下子就湧現出來,下意識用童年時的習慣作出反應。在這種狀態下,他會本能地順從和依賴他人,就像順從和依賴父母一樣。

1.2 什麼是父母自我狀態?

行為表現得和父母一樣,愛批評人,憤怒,嚴厲。對別人説教,對別人管束,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方法行事等等

處在父母自我狀態的人,總是喜歡挑剔別人,甚至挑剔自己。當一個人處在父母狀態時,會利用兒時父母對我們自己説教時,傳授給我們的認知和價值觀,來想方設法讓別人接受我們的想法。

1.3 什麼是成人狀態?

成人狀態,指的是此時的自己非常冷靜、理性。沒有陷入童年的傷感等情緒,也沒有陷入説教的父母狀態。我們此時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較理性的看待問題。

這三個狀態並沒有好壞之分,僅僅是代表一個人此刻的狀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成人狀態,人在理性的狀態下,才能學習到新東西,接受新的事物。而在其他兩種狀態下,往往對新事物是排斥的。

1.4 怎樣才能進入成人狀態呢?

認識你自己。你需要不斷思考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要到哪裏去、你該如何才能到那裏去。

想清楚明白之後,你知道自己想變成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做什麼事情。這樣你的頭腦和行動都會重歸平靜和理性,重新獲得力量

祝願你我,都能用“成人的狀態”去面對自己,成就自己。

Part 2

人生的4個座標

人生的四個座標,你選擇的座標決定了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好我好”是我們奮鬥的終極目標。

書中提到了兩個問題:

你是怎麼看自己的?你好嗎?第二個問題是:你是怎麼看別人的?他好嗎?

由這兩個問題衍生出了四種人生座標

2.1 我好,你不好

他們習慣於責怪他人,覺得別人不如自己,具有天然的優越感,這種性格屬於比較偏執的人格,通常出現在機構同事之間,上下級間,這種人格的偏執,嚴重時會導致殺人或傷人,或者是自殺,這種性格的人一般是不會抑鬱的,他自殺是出於“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這種心理定位。

2.2 我不好,你好

此類人自我價值感比較低,習慣於自責,貶低自己,這種性格的人,還處於一種悲傷的兒童狀態,容易出現抑鬱和自殺,這種座標的人格和“我好你不好”的人格處於相愛相殺的狀態。

2.3 我不好,你也不好

處於這個座標的人更確切來説是“犯罪者”,既自卑又自大,既自我貶低也攻擊他人,情緒反覆無常,很容易產生報復社會的行為。

2.4 我好,你也好

這不僅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選擇和承諾。你相信自己是好的,更相信別人是好的,通過行為和態度,持續對自己和別人展現美好。

這句話,我們也可以用特蕾莎修女的一句經典名言來理解:

“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別人。愛生命裏一切需要愛的事物,無需理由。哪怕生命微小到只是一根細小的燈芯,燃燒了,就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他人。甚至,你還可以嘗試去照亮一個世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