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國小元宵節的作文【錦集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6.8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元宵節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國小元宵節的作文【錦集3篇】

國小元宵節的作文 篇1

元宵節那天下午我和奶奶在家包餛飩。奶奶先拌好餡,我們開始包餛飩了。我先把皮託在手心裏,然後用筷子夾一點餡放在皮子的中間就迫不及待地把皮子對摺,接着把兩個前角折過來重疊,最後我把重疊的兩個角粘粘緊,怕它展開。

就這樣我把一個個象耳朵一樣的餛飩放進盤子裏。餛飩下鍋了,我們一家人圍着桌子説説笑笑的等着。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餛飩上桌了,香氣四溢。我急於品嚐自己的包的美味誘人的`餛飩卻燙得直吐舌頭,媽媽看見了笑着説:慢點慢點!

啊!這真是個難忘的元宵節!

國小元宵節的作文 篇2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晚上餐桌上多了兩盤食物:炸元宵、煮湯圓,我問媽媽為什麼今天吃這個,媽媽説湯圓象徵團圓。我吃了滿滿一碗湯圓,便和爸爸媽媽急匆匆地往鎮中心趕。

遠遠就聽見很大的嘈雜聲,只看見馬路上已經湧滿了人,都向東邊走去,我問媽媽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往那邊走,媽媽告訴我今天走百步,過三座橋一年不得病,免得有病還得打針,我們也隨着人羣走動着。

天漸漸黑了,馬路兩邊的路燈和個人家掛着的許多明亮的紅燈籠都亮了,再加上清澈如水的'月光,使整個夜晚如同白晝。街上熱鬧非凡,買各種燈籠的、小鞭炮和小煙花特別多,各種叫賣聲吸引許多圍觀的人,小孩子見了邁不動步,家長也因為是過節都滿足孩子的要求,我也買了造型是小兔的燈,小兔的眼睛是亮亮的燈泡,眼珠用顏料染了,顯得很逼真,把它戴在頭上,手裏拿着小煙花邊走邊甩着,覺得很高興,還衝着過往的人顯示呢。有時淘氣的孩子從兜裏掏出小揚鞭或摔炮往路中間扔,“砰”的一聲給別人嚇一大跳,他們還幸災樂禍扮着鬼臉,跑到老遠去挑釁。

在街口正中心觀看禮花後,帶着幸福和歡樂,人們都各自回家看元宵晚會了。

國小元宵節的作文 篇3

元宵節,中國民間有“觀燈猜謎”的習俗。民俗專家介紹説,猜燈謎,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據記載,猜燈謎自南宋起開始流行,至今不衰。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天津市民俗專家趙之珩介紹説,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於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學形式,生動活潑。燈謎的基礎是謎語,而謎語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早在春秋戰國時謎語就已經出現了,當時一些“政客”為了宣傳自己的主張,説動各國君主,往往在發言中採用民間故事傳説的隱喻方法,巧妙影射。當時把這種方法叫“隱語”或“瘦詞”。 到漢代時,逐步演變成為破譯文字形義為主的謎語。這時的謎語還是比較粗糙的,有民間老百姓創作的,也有文人創作的。

到了三國時,謎語書面創作形式已十分盛行。宋代謎語與元宵賞燈相結合,豐富了燈節的娛樂活動,這時才是燈謎。此後,謎語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因為在宋代,遊樂場所“瓦舍”興起,給燈謎的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這就促進了燈謎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