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週記範文集錦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6W

時光飛逝,如梭之日,轉眼一週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這時候,最關鍵的週記怎麼能落下!週記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週記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清明節週記範文集錦6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墓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日和掃墓的曰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以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在1935年被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遣產名錄。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我真期待清明節的到來呀!

清明節週記 篇2

在我個人的.眼裏,這世上所有的節日,都是歡樂的,

可還有一個節日是悲傷的,它就是------清明節。

還有幾天,就是清明節了,我不像往常遇到節日那樣興奮,而是鬱鬱寡歡,由於我們要去上墳的是我的祖祖,祖祖生前最疼我了,什麼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給了我,可是就在昨年,這無情的病魔奪走了她的生命,從此,我就再沒吃過祖祖最愛吃的葡萄,由於,我每次吃的時候,都彷彿會看見,祖祖細心的給我撥葡萄吃,每次我都會流下這傷心的眼淚。到了清明節這天,我就和媽媽爸爸拿着紙錢,來到祖祖墳前,我一來到墳前,就説:“祖祖,我們來看你了,你在底下過得好嗎?我們都很想念你,我想對你説聲,對不起,當你在醫院的那最後一刻,你説想見見我,可我卻在公園裏玩,連你見我最後的一面也沒見成,從此,我就決定我以後不準再貪玩了,祖祖,你知道嗎,我現在已經懂事了,不是一個讓爸爸媽媽操心的孩子了。”這時媽媽,走進我,一手把我抱着,另一隻手不停地抹着眼睛裏流出的眼淚説:“奶奶,你看,州州現在多懂事呀,他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胡鬧的小孩了,奶奶你一定要保佑他呀!你知道嗎?州州,在你不在的這些日子裏,常常提起你,説他當時由於貪玩,連你的最後一面都沒見着,他非常後悔,就在前幾天的晚上,他又提起你,他説多麼想再投進你的懷裏,聽你講故事,唱歌。”

媽媽説完,就點香,燒紙,上完了墳,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可我覺得我的每一步是那麼的沉重……

清明節週記 篇3

昨天,是清明節,我爸爸帶着我和媽媽回到姥姥家,給姑爺爺燒紙。

到了姥姥家,我就看見姥爺在那裏剪白色的紙條,我很好奇:“姥爺,您在幹什麼?”姥爺笑了,小聲地告訴我:“保密啦!”姥爺剪好了,把它們掛在釘耙上,我拿着一大把紙錢,我爸爸拿着一盒蠟燭、媽媽拿着一個小打火機。

到了姑爺爺的墓前,我們把旁邊的雜草除掉,在給姑爺爺的墓上培上了新土,我爸爸把蠟燭小心翼翼地點燃,姥爺把那些白紙掛到姑爺爺墓上的樹枝上,媽媽把打火機點燃,我把紙錢一張一張地放到火裏,紙錢燒完了,我們給姑爺爺我們就回家了。

清明節週記 篇4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着紙錢,領着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非常遠,要轉好幾道車。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非常高興去上墳,由於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着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非常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着什麼“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鬥”,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麼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着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説:“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裏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説:“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非常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麼,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屍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温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着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瞭,由於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於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説:“爹!您接着吧!小遠(我的舅舅)拿着。” 紙錢只剩下最後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説:“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着我的臉,我在心裏説:“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清明節週記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千古名句。可是千古名句也不定準確。這不,這個清明節就沒下雨。

早上我們去給外婆祭墳掃墓,下午到高樓東巖。天空飄棉絮般的白雲,一滴雨也沒有,我們喜出望外。趁現在沒下雨我們一大羣人去爺爺他的爸爸的墓地掃墓。

我們帶了許多掃墓的工具:掃帚、鐮刀、紙金錢、紙銀錢、紙銅錢、紅紙與黃紙。首先,我們用掃帚與鐮刀把墳墓旁的落葉與雜草除盡,把蟲子趕走,保持墳墓的潔淨。然後,我們把蠟燭點上,並把紙錢燒掉。燒紙錢是有規定的,紙銅錢是給死去的親人用的,紙金銀錢是給土地公公用的,不能搞錯。接下來,我們把黃紙與紅紙壓在墳墓上,黃紙壓在右邊,紅紙壓在左邊。最後,只需放一串鞭炮,我們點上百子炮,聲音十分響亮。

一切完畢,我們看被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墳墓,開心地笑了。

清明節週記 篇6

星期四是清明節,天氣灰濛濛的,媽媽爸爸和我一起回老家,渭南掃墓。

我們做了1個小時的車,終於到了渭南。我們吃完飯就去掃墓,我們上到塬上,來到墓碑前,把我們帶的吃的都放到墓碑上,在墓碑下面燒上一團火,把我們帶的陰間有的錢全部扔進火裏,因為我們希望老奶奶在陰間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等火滅了我們才高高興興的下山,那時,外面已經下起小雨滴了,我們趕緊坐上車回家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