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清明節週記範文彙總8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1W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轉眼一週又過去了,一週的經歷,可以助長我們的閲歷,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週記了。週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週記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清明節週記範文彙總8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春季,是一個多雨的季節,浮動的陽光都躲在了雲層之後,默默地等待雨水的降臨。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從國小至現在,都不曾忘記過,因為我們不曾忘記生活在過去的我們的親人,那種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現實。

我們跟隨着着大人們的隊伍上了山,山裏的泥土黏黏地如泡泡糖般粘在套靴上,進而將我們踩過的痕跡留在了小路上。來到舅舅的墓前,我對他的記憶只是小時,隨着歲月的流逝,現在我都對他的模樣不太記得。

大人們燒了紙錢,我也拜了拜,希望他在天堂能享樂,快樂地活着,希望他能跟我們一樣,看到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達以及國家的發展。祖爺爺跟祖奶奶我甚至是一面都沒見着,他們那一輩兒生活也挺不容易的,那一個時候應該是有戰亂的吧,還得養育兒女,我真想的好像電視劇裏面帶一束花送給你們,讓你們永駐美麗的容顏,歡歡樂樂,長長久久地互相陪伴着度過這寂寞的一年四季。墓的旁邊長了幾棵蕨,他們也在無時不刻地陪伴着你們。

天氣依舊是陰沉沉的,驀地,雨漸漸變得小了,綿綿細雨輕輕地打在墓碑上,我把傘往墓那邊靠了靠,想為他們遮遮雨,媽媽的呼喚聲將我拉回了現實,我望着墓碑然後轉身漸行漸遠。

土黃的泥土在我褲腳上綻開了一朵花,似乎在詮釋着剛剛發生的一切讓人悲痛的事情。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們都要關愛我們的親人,我們為他們所做的,遠遠不及他們為我們所付出的。

清明節週記 篇2

又是一年的清明時節。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

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

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裏,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於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後,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

外公走後,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清明節週記 篇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和爸爸回老家和叔叔嬸嬸們一起去後山墓地給祖公奶奶掃墓

後山墓地座落在雷州市附城鎮樸札村的西面。我們坐三輪摩托車二十多分鐘才到達。走進後山墓地,彷彿進入了仙境,那裏林木葱葱、鳥語花香,一排排整齊潔淨的墓碑前,早巳站滿了先我們而來的人們。供台上,擺滿了供品和鮮花,香火燎燒,鞭炮四起,人們在墓前肅然起敬,緬懷着仙去的親人。

我們很快就找到了祖公祖奶的墓碑,把事先準備好的供品擺好,還放上了茶、酒,點燃了香火,掃墓儀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大人們把隨身帶來的紙錢,紙做的.電視機、手錶、衣服、收音機等,一一燒給祖公祖奶,然後,我們跪在墓前給祖公祖奶叩頭,告訴祖公祖奶,我們來看您們了,還給您們帶來了禮物和食品,請您們受用,最後還燒了鞭炮,把茶、酒灑在了墓前,看着祖公祖奶刻在墓碑裏和藹可親的照片,我們彷彿站在了祖公祖奶的跟前,看着他們慈愛的目光,聽着他們對我們的教誨......

掃墓儀式結了,我們--不捨的離開了後山墓地。祖公祖奶,每年的今天,我都會來看望您們的!

清明節週記 篇4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要去爸爸的故鄉——石塘掃墓。我們在離曙光碑不遠處的一個停車場中停好車,朝山上奶奶家走去。

96、97、98……,我們爬上了最後一層台階,那層台階竟有99個!在奶奶家裏,我看見了裝的鼓鼓的一個黑塑料袋。裏邊裝了什麼呢?正當我想打開它時,媽媽説可以出發去掃墓了。奶奶拿上黑袋子,我們又開始爬山了。

路旁,一根根野草矗立。道中,一株株蘆葦直挺。這山中的美景,不愧是“芳草綠野恣行時,春如遙山碧四周。”我找了一根粗壯、堅固又結實的木棍,拿它當枴杖開路。

山上,一座座墳墓星星點點的坐落在綠色的樹木之中。有許多來得早的人已經掃好墓,正在往回走。幾個墓被他們裝扮的五彩斑斕,上面用石頭壓了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彩色玻璃紙。到了我們要“裝扮”的那座,已經有一些陌生的叔叔伯伯阿公們在用鐮刀、鋤頭等清理墓地的邊緣角落。(我還看到一位叔叔用他鋤頭的一邊來“掃”地呢!)奶奶從黑袋裏取出一些紙錢和金紙折的元寶放在火上燒。原來袋子裏裝的是給祖先的錢啊!

紙製品快燒完時,叔叔説:“要放鞭炮了,快準備好!”我們連忙塞住耳朵。果然,一陣煙霧擋住了我的視線。接下來,我們被一陣“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巨響包圍了。(真是的,那些大人為什麼要一直放鞭炮呢?又沒什麼作用,只會污染空氣。現在PM2。5都已經變成PM2.6了,而且又很吵。)

奶奶又去她的袋子中翻找,我們完成了任務,繞下一條小路,去參觀千年曙光碑了。整整一天,我們到千年曙光園去玩樂,到碼頭邊去遊戲。接着在奶奶家吃了晚飯,才回家休息。

這個清明雖然很累,但很快樂。用上“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這個詩句真的很好。

清明節週記 篇5

今天,4月5日,我們全家去宋陵公園踏青。

我們收拾好東西,就出發了。到了宋陵公園,那裏有許多好玩的,我便極力請求媽媽讓我玩那些東西,在我的請求下,媽媽終於同意了。

我先玩了打氣球,我一共打了二十多發子彈,竟然只有兩發沒中。

接着我又玩了放風箏,一開始,風箏沒有飛得很高,飛得有點低。接着,我讓爸爸放。爸爸放的風箏飛得可高了!

這次踏青真好玩,真期盼下次再踏青呀!

  清明節週記 篇6

今天是星期一,本來要讀書,但因為清明節而放假。為了使“節日”過得有意思,我決定到山上去採野葱。

早上,我和媽媽提着一個採籃子去。一路上,我一會兒哼歌,一會兒看這説那,好不開心。

終於到了目的地,我飛奔過去,在堆滿野草的泥土上找葱,而媽媽卻一直跟在我後面,採我剩下的葱。

起初,我還有些分辨不清,我媽媽説:“不用連根拔起,把葉子拔下來就行了,不然葱很難長出來。”所以,我常把一些長的很像葱的野草拔出來當葱。還好,媽媽看得仔細,看了一遍説:“呀,這不是葱,葱的頭有些圓圓的,而這是扁的。”我這才明白,原來葱還有這特點,多謝媽媽。

同學們,你們是不是把葱也搞錯了?沒關係,多勞動,實踐,你一定能成功的。

清明節週記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天是清明節,大家都説清明節是哀悼先人和踏青的日子.其實呀,清明節除了這還有很多的過法呢:清明是為了紀念自己已死去的親人流傳至今的節日,它在20xx年正式被法定成立為正式的節日,在以前,人們一到清明,就會燒紙,或者放鞭炮,但是這對空氣的污染是非常大的,而且還容易引起山林裏的火災,為了避免這些惡性的污染,人們採用了綠色環保的三大步:

1.獻花:用美麗的鮮花來勾起對家人的敬愛,

2.風箏:把風箏放在湛藍的天空上,剪短箏線,讓風箏飄向遠方,對家人説:“我愛你!”

3.鞦韆:誰都知道,鞦韆盪來盪去的,把我們對家人的思念拋向遠方,拋到家人的面前。”清明的傳統在懷念先祖的同時,也有去踏青的習俗,清明節在北方正是萬物復甦,春天來臨的季節,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小草終於冒出了嫩芽,冰封的小溪也開始演奏起歡快的樂曲,盛開的油菜花燦爛奪目、一望無際。讓我們走到鳥語花香地春天裏,感受春天的快樂吧!

清明節週記 篇8

今天是清明節,大家都拿着紙香等貢品,到墳上去掃墓。

我也和家人同去,帶着紙香等貢品。一路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車水馬龍,一會兒到了墳地。大家都燒香,放鞭炮,烏煙瘴氣,用這種方法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

這使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情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無盡的悲傷都化在這濛濛的傷痛中,承載着思念的心情,落向大地撒給逝去的親人,來年的清明,仍是這樣的心情,久久的,不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