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清明節週記彙總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5W

時間飛快,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一週的時間,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好好地記錄在週記中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週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週記9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清明節週記彙總八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每當清明節,家家户户幾乎都要包艾餃。於是,在清明節前一天,外婆打電話給我們讓我們去她家包艾餃。因為我從來沒包過艾餃,所以感覺很興奮。

到了外婆家,我發現外婆已經把艾草整理好了,並把它們裝在一個籮筐裏,洗乾淨,燒熟,切成小段。然後,我就上去幫忙把艾草放進糯米粉裏,糯米和艾草混在一起,夾雜着一股淡淡的幽香,讓我感到心曠神怡。外婆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加上水,再用手反覆壓着,揉成了一個綠色的麪糰。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就把它們掐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我手忙腳亂地捏起來,先把它搓成一個圓,然後再用手壓扁。外婆準備了兩種餡,一種是芝麻白糖,另一種是豆沙。我放了一勺芝麻白糖在上面,兩邊用手指頭沾點兒水,合起來粘在一起,第一隻艾餃就做好了!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紙上,可是和外婆做的一比,簡直慘不忍睹,就好像一艘弱不禁風的船,被風一吹,就翻了。外婆看到了,笑着説:“你擰的粉團太小了,當然做不大,而且芝麻白糖要放在中間,否則餡會漏出來的。”

我聽了外婆的話,一隻又一隻的接着包,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在我手裏的艾餃也變得有模有樣了,就好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

艾餃包好後,就上蒸了,20分種後,吃着自己包的艾餃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當然,通過包艾餃這件事,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要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

清明節週記 篇2

週五,我們去平津戰役紀念館祭掃先烈,我們身着整齊的校服,每個人胸前都佩戴着一朵小白花,懷着崇敬的心情走進紀念館。我聽了大隊長的講話,被先烈們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是他們用熱血換來今天的和平。

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並要告訴每一個人和平是怎樣來的,請求所有的人珍愛和平。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明天就是清明節,大家要早點睡覺,明天要五點四十五分起牀,六點半出發。奶奶在吃飯時大聲宣佈道。我一聽,嘴裏的飯還沒吞下去,就大聲説不就是吧?比我上學還要早了一小時,!接着白花花的米飯從我的嘴裏魚貫而出,噴得到處都就是。姑姑朝我厭惡地皺了皺眉頭,我知道,她也不想這麼早起牀,因為一到休息,她就從晚上12點睡到明天12點的。最後奶奶妥協到六點零五分起牀。

第二天,我們第一個地點就是銀河公墓,就是拜祭奶奶的爸爸媽媽的地方,我們拜祭完後,又緊跟着去增城的正果墓地,那就是拜祭我爺爺的媽媽的地方。一下車,這裏風景真不錯,四面環山,綠綠的山巒,清清的河水,讓人心曠神怡,我們走上了陡峭的山坡,來到一座高聳的墓前,大家一起恭恭敬敬地擺上拜祭的東西,有蘋果、雞、燒肉等,我和媽媽負責用油漆把碑上的字塗新。在大家的一番忙碌後,我的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了,一拜完,我就狼吞虎嚥的吃起來了,奶奶遞給我一個蘋果説:慢點,吃個蘋果吧,保佑大家平平安安。

今天雖然很累,但讓我體驗到清明節拜祭親人的激動心情,一陣陣親情湧入我的心中,沸騰的熱血在我的血管裏奔騰着。

清明節週記 篇4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墓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日和掃墓的曰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以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在1935年被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遣產名錄。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我真期待清明節的到來呀!

清明節週記 篇5

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節,中國有個民俗,這一天人們都要去祭拜自己去世的親人,表示對他們的懷念。

那天早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爸爸説家族裏所有的男的都回去了,要一起到墳上去燒紙磕頭,紀念很多去世的親人。我們在太奶奶家集合,門口停了很多車,果然有很多人,爸爸爺爺很多很多,正在準備紙錢要出發了,本來還要弟弟張津銘也去,但他閒我不去也不去了。我們倆和太老爺在門口玩,一會媽媽辦完事開車回來了,給我們買好多吃的,給太奶奶買的菜。我們玩的很開心!過了很久,大家都回來了,太奶奶蒸的菜饃饃真好吃!大家一起吃飯,聊天。一會哈哈大笑,一會大聲爭執,真的好熱鬧啊!從來沒有見過家裏這麼多人啊,都聽不見我説話了。我和弟弟就只好到外面去玩了。一天很快過去了,我和奶奶還到菜園子裏摘了很多的青菜:有油麥菜、有苦菊、有生菜、有菠菜、還有樹上摘得香椿,奶奶給我們帶了好大一包。在園子裏有一個小羊,全身雪白的毛,頭頂上有兩個短短的犄角,見了我們就“咩咩咩”的叫個不停。我和弟弟摘了很多草,蹲在它旁邊餵它吃!好開心啊,它也不咬我們。最後我依依不捨的離開老家。還沒玩夠呢,真不想回西安。

清明節週記 篇6

星期天是清明節。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天氣也陰沉沉的,我和媽媽一起去宏力鬱金香園踏青。

我們走在路上,看到那堅強的小草又憑着它頑強的毅力破土而出,對迎接春天不甘示弱,它換上了碧綠的新衣裳,綠草中鮮花片片,有紅的,有綠的,有黃的……我們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一片田野 裏,眼前到處是一片賞心悦目的金黃,油菜花精神抖擻的肅立着,一顆顆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金燦燦的小花上滾來滾去……在鬱金香園的路兩邊,柳樹的一條條楊柳辮上還有綠葉和嫩芽裝飾,真 是比任何女孩的頭飾品還要好看。

經過了這裏,我和媽媽又繼續走,走到了一座風車屋旁,我看見了我的同學,我媽媽還給我和同學拍了一張照片,我同學走了之後,我和媽媽也走了。

這次的清明節踏青給了我更多的感觸,還使我又一次瞭解了大自然柔美的`一面,我的收穫好大啊!

清明節週記 篇7

春天來了,也迎來了清明節,清明節就是要去踏青,我也踏上了第一次的清明踏青之旅。

這裏的景色宜人,我陶醉在這裏的美景中。想着這次春天踏青的活動給我帶來的喜悦和收穫,我們坐上了車開始了我的踏青活動。

過了好久車才緩緩的停了下來,終於到達的目的地。同學們就蜂擁着下了車,好不容易下了車,我開始大口呼吸新鮮空氣。

剛進入花港觀魚,迎接我的是大片大片的綠色,猶如綠色的屏障,而就在屏障裏出現一一支白色的櫻花,就象是來迎接我們的。走過這片櫻花地,我來到了紀念館。

紀念館的右邊就是一個充滿書香古味的書房,這不禁使我想到了馬一孚先生一定很愛書吧。於是講解員阿姨開始為我們講解,原來馬一孚是浙江會稽人,也就是今天的紹興人,他是一位國學大師,精通8國語言,精於書法。生於1883年,1967年逝世。享年85歲。我抬頭望去,上面就是馬一孚創作的浙江大學校歌:大不自多,海納江河,惟學無際,際於天地……是啊,學習無止境。

我們活蹦亂跳的看着各種美麗的景物,就這樣我們參觀了所有的景點,這時也是我該回家的時候了,就這樣結束了我的踏青之旅。

清明節週記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題名是《清明》的詩,是由唐代詩人杜甫作的。又是一年清明節,今天,我跟着爸爸媽媽舅舅,一起去邵東給祖先掃墓。

我們沿着彎彎曲曲的鄉村小路,向姥爺的墳墓走去。一路上,掛在樹上的桃花張開了一張張娃娃臉,正笑着向我招手呢,她們好像在用香香的花粉跟我們傳話:“歡迎你們來到這裏!”突然間,老天爺下起了毛毛細雨,彷彿是人們流下的傷心的淚水!老天爺好像在替我們分擔憂愁。大地的“孩子們”舒服地吮吸着香甜的雨水,變得更加強壯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姥爺的墳前。我們首先在姥爺墳前的不遠處放了一串鞭炮,“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算是先把姥爺叫醒。然後,舅舅用鋤頭將姥爺墳前的雜草清理乾淨,接着我們把一大把紙錢和金元寶燒給了姥爺。我默默地在姥爺墳前許了一個願:“姥爺,姥爺保佑我,保佑我長大後考上‘清華大學’!”接着,我們又以同樣的方式祭拜了太姥爺、太外婆等祖先。

在回家的途中,我們還挖了幾棵嬌嫩的春筍呢!清明節讓我們既緬懷了先人,又讓我們享受了踏青的樂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