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清明節活動方案範文集合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14K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活動方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清明節活動方案範文集合5篇

清明節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清明節是祖國傳統文化節日,經學校研究決定,將開展“民族精神代代傳——家鄉英雄知多少”主題活動,切實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不斷增加學生修養、提升素質。重要的是通過這次主題教育,讓學生來緬懷先烈,知道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二、活動主題:民族精神代代傳——家鄉英雄知多少

三、活動時間: 4月3日下午第三節課

 四、活動地點:教室

五、參加人員:四年級五班全體師生

  六、活動程序:

1、唱隊歌

2、班主任宣佈活動主題:同學們,本月的班隊會主題是:民族精神代代傳——家鄉英雄知多少。4月4日,就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了。你知道清明節掃墓的來歷嗎?説到清明節掃墓,我們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鮮血換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們。我們利用清明節三天的時間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瞭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活動的意義,並利用“網上祭英烈”互動平台,進行網上祭奠、發表祭奠感言、開展網絡訪談。清明過後,寫出祭奠體會,發表感言心聲。

3、主持人獻詞:

男:又是一個清明節,我們緬懷革命先烈。

女:天空為今天垂淚,松濤為今天嗚咽。

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長眠於地下。

女: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我們更不會忘記他們。

男: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先以先進的科學和燦爛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峯巔。

女:而近百年黑暗與屈辱的歷史,又將她推向深淵。

男:為了改變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與奮鬥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烈士們的鮮血才點亮了中國的天。

男:今天,我們在這裏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

女:以現代化建設飛速發展的現實來告慰英魂。

合:先烈們,你們安息吧!

(奏哀樂,全體默哀3分鐘。)

主持人發言:在我們身邊就有一位名人——張玉華將軍,課前我們都收集了有關張玉華將軍的資料,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交流所瞭解的名譽校長張玉華將軍的事蹟。

4、主持人發言:我們的家鄉,還有許許多多的英雄,你還了解哪些英雄的感人事蹟,給大家介紹一下。

家鄉英雄事蹟會

(講故事、交流蒐集資料、圖片等)

5、男:前輩流血犧牲,僅僅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一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氣,欣賞這美麗的鮮花嗎?

女:不,他們希望的是受過深重災難的祖國在我們的手中變得更加強盛、美麗。

男:如果説昨天我們還是不懂事的孩子,但今天我們要意識到我們肩上也擔負了沉重的擔子。(集體背誦《少年中國説》節選)

男:少年不單單是人生旅途的一個站點,更是一個轉折點。

女:我們的肩上將挑起:男:建設祖國,保衞祖國的重擔。

女:我們的雙手將托起:男:21世紀希望的太陽。

女:歷史將革命的接力棒傳給了找們這一代人,

男: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6、倡儀:“植樹祭故人”:如今的我們要更新祭掃觀念,倡導文明祭祀,逐步放棄焚香、燒紙等傳統的祭祀方式,推崇“植樹祭故人”“鮮花表情思”“心語寄深情”等環保、文明的祭奠方式,走近自然,關愛自然,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7、班隊會總結

通過活動的開展,我們大家深深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在這清明時節,讓我們緬懷學習他們,做好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珍惜幸福生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習慣,將來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清明節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班會,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有更具體、詳實的瞭解。

2、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

活動準備:

清明節的有關資料

活動過程:

主持人:施玉芹

一、引入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釋題

1、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它在每年的4月4~6日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

2、清明節:清明不僅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農事季節,也是24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又稱“清明節”。作為節日,它又包含了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三、清明節的來源

談到清明節,自然會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傳説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晉文公),大肆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帶了母親隱居綿山。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着老母出來。誰知,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死了。晉文公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的柳樹樹洞裏的衣襟上,題了這樣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寒食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了。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

四、清明節的古老風俗

1、考慮到老人和孩子耐不住寒冷,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有了各項野外健身活動。

(1)放風箏,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

(2)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周心雨)(3)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李迅)(4)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蘇昕)(5)插柳、戴柳,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人們為了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説:“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2、清明節除了這些古老風俗外,它還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方式是掃墓。關於掃墓,你知道多少?

(1)讓學生回憶以前跟長輩去掃墓的情形,用幾句話説説掃墓的經過。

(2)掃墓,已隨着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但同學們要明白,我們為了什麼而掃墓?(緬懷英雄的崇高品質,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3、提到烈士,説説自己知道的烈士。

4、下週一就是清明節了,我們不會忘記那些英雄,更不會忘記那些屈辱。今年的清明節,第二次成為了法定節假日,放假三天,同學們普遍感到高興,但清明這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又讓人感到淡淡的哀愁。

五、詩朗誦

1、《站在烈士紀念碑前》

2、《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3、《寒食》(唐)韓?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六、活動總結

我們緬懷先烈的崇高品質,雖然他們已長眠於地下,但他們的可貴品質卻永遠激勵我們,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以此來告慰長眠地下的英靈。

隨着新的法定節假日改革方案的實施,今年的清明節第一次成為了法定節假日的傳統節日。希望同學們在這個以紀念為主題的情緒節日中,過得開心,過得有意義!

清明節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主題:

緬懷先烈、珍惜幸福

二、活動目的:

四月五號是中國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我們要繼承這一傳統文化習俗。悼念為國捐軀的先烈英靈,緬懷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繼承先烈的光榮傳統,激發大家的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堅定大學生志願者和廣大團員青年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活動事項:

1、4月5日 下午3:00—5:00

2、活動地點:XX市烈士陵園

3、下午1:30參加掃墓的師生在學校門口集合去烈士陵園。

4、主辦:共青團許昌學院委員會

5、承辦:許昌學院學生會

6、參加人員:校團委領導老師,校學生會、社團聯合會、青協、藝術團以及各院系學生分會學生幹部、廣大青年學生。

7、主要負責人:。

四、活動具體內容:

1、完成活動方案策劃。聯繫陵園管理處,聯繫媒體。

2、做好宣傳工作,做好活動前的活動人員統計、清潔用品的安排。

3、召開掃墓活動動員會議,強調安全、紀律等問題,要穿戴整潔(穿校服),帶團徽;言行文明。

4、準備團旗、學生會旗幟;照相機一隻;橫幅、花圈,掃把、簸箕、等清潔工具。

五、活動過程:

1、向烈士默哀並三鞠躬

2、領導講話

3、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敬獻鮮花.

4、在烈士陵園內做義務勞動,主要是協助工作人員清潔陵園.

六、活動注意事項:

1、活動中態度要莊嚴肅穆,.愛護周邊的一草一木,不損壞公物。不能在烈士陵園中嘻嘻哈哈,打打鬧鬧。

2、參加本次活動的同學要準時到達集合地點,切勿遲到,提前離開或其它特殊情況,請向負責人説明情況。

3、參加活動的同學必需遵守現場負責人的活動安排和調度,如有問題或意見和建議,請私下提或活動結束後再反映,一切以保證活動能夠正常舉行為目的。

4、如有原因無法參加者,務必及時告知組織者。

5、活動結束後合照留影。

清明節活動方案 篇4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也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園定於4月4日舉行清明節活動,以下是我班活動具體流程:

一、活動時間∶20xx年4月4日上午

二、活動地點∶小班教室

三、參加人員∶全體幼兒以及教師

四、活動準備∶

柳枝若干,小鐵鏟、小水桶的數量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五、活動目標∶

讓幼兒瞭解,插柳是清明節期間的一種習俗,並知道其由來。

通過插柳活動,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

讓幼兒理解插柳的意義,懂得植樹造林的好處。

六、具體活動流程安排∶

教師介紹清明節插柳的習俗。

①啟發提問:清明時節,草青樹綠,人們有一種習俗即折柳枝,這是為什麼?(人們要插柳)

②教師:小朋友知道嗎,人們為什麼要在清明節插柳?介紹插柳習俗的來歷:晉文公在清明節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墳前祭奠時,發現與介之推同時被燒死的柳樹復活了,晉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頭上,他的羣臣也仿效晉文公掐戴柳枝。另外還有一種民謠説:清明不插柳,死了變黃狗。

向幼兒講解插柳的意義,激發幼兒動手插柳的興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節日的氣氛,增添節日樂趣。

②插柳可以綠化周圍的環境,每到柳枝展綠的時候,它便告訴小朋友們春天已來到了。

5、組織幼兒在院子周圍進行插柳活動。

①要求:四個小朋友一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兩人用小鐵鏟鬆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團結協作,看哪一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鐵鏟鬆好土,然後澆水,最後插柳枝。

③幼兒動手插柳,教師巡迴指導。如:鬆土時可找個鬆軟的地方,鬆的土要稍深點,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澆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後,教師組織幼兒將工具放好,然後小結活動的情況,表揚不怕髒、不怕累的幼兒及團結協作好的小組。

⑤要求幼兒每天給柳枝澆水,輪流看護並管理。

七、活動小結∶

通過以上這樣實踐活動相信幼兒對清明節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樂趣,如果只通過單單講解的話,孩子根本就沒有多大的興趣,可是經過實際操作的話,幼兒的興趣以及印象都會加深,更能促進對該活動的意義性。

清明節活動方案 篇5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少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和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瞭解傳統風俗,鍛鍊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一、活動目的:

1.大自然天地廣闊,陽光充足,空氣新鮮,孩子在大自然中游玩,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

2.大自然是一座知識寶庫,孩子置身於大自然中可以學到無數的知識,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願望。

3.春暖花開季節,大自然氣象更新,樹木披上了綠裝,地上長出了嫩草,各種花兒競相開放,不僅可以使孩子身心愉悦,充分領略大自然的春景,而且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讓孩子在觀察的過程中找出春季各種景物的變化。

二、活動時間:

4月2日——4月4日

三、活動安排:

幼兒組:和春姑娘對話

幼兒組本着以愛護花草數目的主題,老師教導班裏的孩子要愛護花草樹木,用稚嫩的雙手送出自己製作的“愛的卡片”。 一路嬉鬧聲源源不斷,他們發現了春天的氣息。

感受春天動、植物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捕捉春的氣息,探索春天的祕密,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感受着這春季帶來的快樂心情。

少兒組:賞花遊春插柳忙

少兒組的孩子們通過到户外賞花、插柳活動,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讓幼兒理解插柳的意義,懂得植樹造林的好處。欣賞着這春天綠色的美,孩子們活潑的身影帶着親手摺疊的一隻只紙鶴翩然起舞,把愛護地球媽媽的紙鶴送給叔叔阿姨,讓她們一起來愛護地球媽媽,”孩子們將尋找着春天的腳步,觀賞公園裏的各種花,分享着這綠色帶給他們的快樂。

少年組:放飛心情和希望

通過孩子們帶來的風箏,在和老師們一起放飛的同時,.讓孩子們瞭解風箏的種類及結構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培養幼兒放風箏的興趣,增強孩子們的活動能力。讓孩子自己總結初春的景色,並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簡單描繪,如:春天裏,有花、有草還有小鳥。春天裏,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還有小蜜蜂採花蜜等,還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對春天的美好印象。

注:

1、各班可以參照方案,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安排假日前的時間進行。

2、做好踏青的準備工作。( 踏青前應和孩子商量到什麼地方去,最好選擇春季景象特徵比較明顯的地方)。

3、踏青過程中要對孩子進行啟發提問,讓孩子發現大自然的美,發現春季自然界的變化。如家長可提出這樣一些問題:“春天到了,樹上、地上有什麼變化?”“太陽照在身上怎樣?”“人們穿的服飾有什麼變化”等,這樣孩子在尋找春季變化的過程中,有助於培養其觀察能力。

4、踏青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孩子走累時,應讓其適當地休息,補充一點能量。如果和孩子一起進行體育活動,也應注意運動量,不能讓孩子過度疲勞。

5、踏青結束時,應和孩子進行一次談話,讓孩子講講踏青的所見所聞及其自己的感受,這樣有助於發展其口語表達能力。另外,還可以讓孩子用各種美工手段表現對春天的認識,如繪畫春季的景觀,折出春天的花草,用泥塑造春天的花草等等,這將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藝術素養。

中國紅,紅話筒,話筒贏天下!我們的話筒,我們的聲音,我們的舞台,紅話筒伴您走上世界舞台。紅話筒語言表演、少兒口才、小主持人專業教材是培訓領域首選教材,專業-完善的體系,實用-實操的教材,實效-專業的培訓伴您在教育培訓界再創輝煌!全國加盟火爆進行中(幼兒園、培訓學校、播音主持員優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