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節隨想作文集錦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67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隨想作文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清明節隨想作文集錦7篇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1

清明節上,那綿綿的雨,濛濛的雨,勾起了我無限的遐想……

人們常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啊,那一層薄薄的霧,那一陣綿綿的雨,確乎能引起我們的憂愁,確乎能讓人倍感淒涼。

早上,乳白色的霧籠罩着大地,蓋過了天空,人們都去掃墓,山路上都堵了車,而那淅淅瀝瀝的雨卻也一整天縈繞於心,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能想起為我們犧牲的人?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盡享榮華富貴,卻對祖先的墓無動於衷?又有多少人能在霧籠罩下,在雨中沉痛哀悼、流淚?

這山路的堵車不能象徵我們的蒸蒸日上嗎?但是,生活蒸蒸日上的我們能去為烈士默哀嗎?他們能刻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榜樣嗎?如果我們做到祖國將是何等的繁榮,世界將是何等太平!他們,有的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有的像雷鋒一樣為人民服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保存着清明掃墓的傳統,人們恭恭敬敬地為自己的祖先呈上食物,恭恭敬敬地把墓邊的垃圾清掃乾淨,我認為這是一種承諾一種對祖先的承諾,在死去的祖先面前,承諾自己多行善,不行惡,承諾自己當助人為樂!每一次的清掃墳墓,也是在清掃着我們的心,要為自己的承諾負責!

清明,意味着春將至。我現在還是忘不了革命先烈李大釗是在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義的!同樣是春日,為何在1927年卻倍感淒涼?因為,我是為人民服務的,他是人民驕傲,他視死如歸和堅守黨的祕密的精神讓我們欽佩!這樣的偉大,怎能早早地逝去?這樣的偉人,怎能早早地毫無怨言地被兇殘的敵人殘害致死?當大家準備劫獄時,是他説出了堅勁有力的“不”字,這樣的偉人為何早已逝去?如果世界少了硝煙,如果世界充滿和平與愛,就不會釀成這麼多的悲劇!

第二天我醒來,雨停了,霧也漸漸地隱去了,遐想便慢慢離去……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2

又然而一個清明節,前一夜,又恍惚聽到故去英雄們的呼喚,他們又在想念我們了?目視着一塊塊的石碑,也目視着其間一些無碑的墳頭------英雄們的事蹟然而不能用碑來表達的,更何況一座土墳。似乎然而想使烈士們明白自我的功績之大、之重,不錯,他們的功績無限大,碑墳也許然而象徵。

我們去懷念英雄,必須要懷念,他們的血和我們的光明永遠成正比,沒有前者即沒有後者,我們實在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偉大,對不起,英雄!

眼淚模糊中望着那些當之無愧永垂青史的名字。昔日的拼殺,吶喊覺得又浮在眼前,血一向在流,流到墳裏。黑土下的壯士們,你們還在擔心戰鬥勝利嗎?你們還在擔心侵略者嗎?你們還在手握鋼槍怒視敵人嗎?不必了,不必了,壯士們,你們好好安息、放心安息吧。世間已經安定,太平。我想,每個英雄的嘴角都必須泛起微笑。為了和平,為了尊嚴,他們犧牲了太多太多,我們何以報答?何以補償?!

明媚的陽光映照着他們幾許成熟又幾分稚嫩的臉龐,他們永遠偉大!烈士們,你們看到了嗎?祖國的盛世火焰永不停熄,偉大造就偉大這句話決不會出錯,世界東方將永遠閃耀着紅星。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吟誦起這首詩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死去的人們,他們帶給我無限的懷念。

清明節又到了,我想到了許多,我想到了我們村的為學生們奉獻生命的喬廣老師,喬廣老師是為了自己的學生犧牲的,因此喬廣老師是偉大的。

喬廣老師對教師這份工作非常的熱愛,他每天都早出晚歸地工作。有一天,天山四中的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去達拉湖遊玩。有幾個男孩子忍不住湖水的誘惑,打起了水仗。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不錯哦 不錯哦,一個叫鄧立法的同學卻掉進了湖裏,所有的人都被嚇住了。當學校正在想辦法救人時,忘了自己也是一個不會水的喬廣老師卻縱身一躍跳進了湖裏,他把鄧立法同學推到淺水處。而自己卻向同事們、學生們,擺了擺手,在湖面上消失了,不一會兒,水面平靜了……

這時的喬廣老師年僅32歲,這是多麼寶貴的年齡啊!◇阿魯科爾沁旗蕎麥塔拉總校五年一班由騰飛指導教師鄧世偉

從喬廣老師縱身一躍的那一瞬間,他想到了把悲劇留給自己,把幸福留給別人。從他搖手謝世的十幾秒內,他和自己的同事、親人、學生永別了。

這時我想起了為我們付出的老師,我們的老師雖然沒有像喬廣老師那樣偉大的事蹟。但是,是老師們用那辛勤的汗水來澆灌我們這一棵棵幼苗,是她們像一縷縷陽光,對我們百般呵護,她們和喬廣老師一樣偉大,值得我們珍惜。

在這裏我要代表漢林的父老鄉親在這特殊的日子裏對喬廣老師表示深深的懷念。

同學們記住我們家鄉的英雄吧!他們的事蹟影響我,也影響你。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4

四月,東風徐拂,温柔的.、輕輕的撫摸大地,花兒甦醒了,大地露出美麗的臉龐;鳥兒飛上枝頭“吱吱喳喳”的鳴唱,歡迎着春天,燕子又回來屋檐下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使我想起,四月五日——清明節。

每到清明節,祭祖掃墓的人潮總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到了目的地,只見雜草叢生,大人小孩們分工合作,拿着鋤頭鐮刀,把祖墳上的雜草除得一乾二淨。大家擺上祭祖用的牲禮,雞、鴨、魚、豆乾、水果……等祭品,家中的長輩發給每個人三柱清香,我屏氣凝神的祝禱,看着香煙裊裊緩緩升上雲霄,不知道在天之靈的祖先,您看見了嗎?您聽見了嗎?

爸爸媽媽告訴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總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父母在世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否則等父母百年了就後悔莫及了!而祭祀祖先使我們懂得飲水思源、慎終追遠。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以前祖先蓽路藍縷的開墾,使得現在的我們得以豐衣足食,我們做子孫的千萬不要數典忘祖,更不可以辜負先人對子孫的期望和訓示。

每年的掃墓,使我們謹記慎終追遠的重要性,也感念祖先的先勞,知道我們要好好的努力向上,光宗耀祖,不要讓祖先在天之靈還替我們操心,這樣才是真正的好子孫。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5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

4月4日~4月6日,這是一段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的日子,是一段風和日麗、細雨霏霏的日子,是一段百感交集、心情鬱悶的日子??在這樣的一段日子了,偏偏又是事情最多的時候。説了這麼多,這是什麼日子呢?是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武進的英雄兒女,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地。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都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義事業而奮鬥。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後人樹立了榜樣。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吟誦這句詩句,不免給人添上了一份傷感。這句詩好像更適用,難道古人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似乎人們都已忘記了祭祖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節遊山玩水,的確清明節的另一個活動就是踏青。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個活動——瞻仰民族英雄,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自由、民主、和諧的社會,就不會有我們的未來。正是因為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也許我們無法體會戰火紛飛的時代的艱辛,但我們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的道路是沉重和莊嚴的。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的精神和遺志。我們用這種方式寄託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校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6

今天,我們回到了奶奶家,去廣聯村(嵊州的一個鎮中的村子)挖毛筍。

我們準備好了挖筍的工具(鋤頭和布袋),就向生長毛竹的地方出發了。到了那裏,我們不久便發現了好幾個只露出尖尖的小毛筍。

爸爸和幾個大伯拿來了鋤頭,這裏一個人,那裏一個人。不久,我們的布袋就已經裝滿了一個個大大粗粗的毛筍。不過,還是比不過上次挖出的“巨筍”,記得上次的“巨筍”不得不讓我抱在身上。

有一件事讓我知道了現在生活在城市裏的人是怎樣的。在上個月,保險公司組織全體員工和客户一起去童村遊玩,據説童村也能挖筍,我看見導遊只挖了一顆大約15釐米長的筍,他們卻都説好大,要是在黃澤(嵊州的一個鎮),這樣的筍根本不會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上次的“巨筍”(40cm——50cm或是30釐米多的)他們才會讚不絕口。

今天,還有一個筍是讓大家費勁了體力的,這個筍是由我的堂妹找到的。爸爸先把作為標記的木棍拔下來,又用鋤頭鬆邊上的土。才鬆完土,爸爸就已經大汗淋漓了,只好讓大伯繼續,大伯又挖深了一點,可是又累了,再讓另一個大伯繼續。就這樣,這個累了換下一個,下個又累了就換那個。最奇怪的是:這個毛筍竟有三個竹根,把三個壯漢累得氣喘吁吁。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7

清明節到了,我想起了以前給我包餃子的奶奶。

奶奶在我四歲就去世了,去了另一個世界,以前小的時候,我在奶奶家玩耍,吃我最喜歡吃的土豆羊肉陷的餃子。奶奶去世前還不忘記我,給我買了兩隻玩具小鳥,我現在還保留着它們,把它們擺在我的桌前,每當我看到這兩隻小鳥時,就會想起我親愛慈祥的奶奶。

奶奶瓜子臉上長着一雙小眼睛,大嘴巴,笑起來滿臉的皺紋,這是奶奶臨走前給我留下的最後的印象。

奶奶希望您在天堂和我們生活的一樣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