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舞龍作文三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5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舞龍作文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春節舞龍作文三篇

春節舞龍作文 篇1

每到春節,就會看到各地都有很多的活動。而且這些活動中都少不了有舞龍這一項。舞龍已經是春節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了。很多人喜歡看,但卻都不知道它的由來是什麼。作為一個喜愛舞龍的人,是不是應該瞭解它的由來呢?一起來看看吧!

燈節中的花燈種類繁多,諸如花卉、蟲鳥、百獸,應有盡有,唯其中最特出而又巨大的,則數“龍燈”。

今俗新年有“鬧龍燈”之戲。鬧龍燈就是“掉龍燈”,因龍燈長巨且重,鑼鼓聲中昂首擺尾,蜿蜒遊走,非數十多壯漢,舉竿來回奔走,不足以操御。“掉”是搖擺,作動詞解,也就是“舞龍”。

舞龍的“龍”,通常都安置在當地的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舞龍是個大節日,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這叫“龍換酒”。

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明年再用。

燈節雖始於漢初,盛於唐宋,但“舞龍”的習俗,相信是承繼殷周“祭天”的遺風。

龍在歷史文籍的記載中出現的時間極早,而且“舞龍”包含“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

古人民智不開,大概由於龍在神話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無窮,而海洋主水,龍也就很自然的做了農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為天,穀物是維——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龍被古人奉為“吉物”出現在慶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為奇了。

春節舞龍作文 篇2

過新年呀,咚咚咚咚鏘,喜洋洋呀,咚咚咚咚鏘,鞭炮聲聲鑼鼓響,咚鏘咚咚鏘!大街小巷喜洋洋呀,幸福得生活甜呀甜又香,咚鏘咚鏘咚咚鏘!

今天是正月十六,我和媽媽一起去看舞龍舞獅得表演。我們在路上遇到宋夢博和她得媽媽,我們一起往前走。到濱河公園得大門口,表演得人很多。他們都穿着花花綠綠得衣服,有得在敲鑼打鼓,有得在扭秧歌,有得在舞龍舞獅,有得在耍旱船,有得在抬花轎,好熱鬧啊!宋夢博得媽媽為我在旱船旁邊照一張像,還為我和宋夢博在大鼓旁邊合一張影。

我們玩一會兒,高高興興地回家。

春節舞龍作文 篇3

新年可以收壓歲錢、穿新衣服、放鞭炮,但最有趣得是看舞獅子表演。我至今還記得去年廣州之行得情景。那天無雲,街上人多得擁擠不堪,十分熱鬧,大家都滿面紅光,喜氣洋洋。忽然,響起鞭炮聲,我循着有聲音得地方走去,發現原來是舞獅子得隊伍在賽獅呢!那頭獅子做得十分逼真,張着血盆大口,眼睛還一眨一眨地,特別有神采,大家更是讚不絕口。舞獅子得人很有默契,“獅子”有時搖搖頭,有時跳來跳去。

這時,有幾個人搬來雲梯,大家更加興奮,“獅子”開始走雲梯,邊走邊晃腦,人們拍手叫好,“獅子”到頂,竹杆上掛着生菜,獅子一下子就撲向生菜。我十分奇怪,問:“媽媽,獅子為什麼要搶生菜?”媽媽耐心得告訴我:“那是利用諧音,把生菜説成‘生財’。人人都希望能生財呀!”原來是這樣,我頓時明白。啊!中國傳統文化真是千姿百態,太有意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