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大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2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大全15篇)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

有一次户外活動時,孩子們驚奇地發現草地上有許多枯樹枝,便紛紛停下腳步玩了起來。他們有的把樹枝插在泥土裏,有的把樹枝折成一根根小棒,有的乾脆把樹枝當成花束送給我……看着孩子們對樹枝這麼感興趣,我便帶他們去草地旁的小山坡撿更多的樹枝。

在撿樹枝的時候,孩子們忍不住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樹枝為什麼會斷呢?”“我知道,冬天來了,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小樹枝捨不得小樹葉,就陪着他一起落了下來。”“快看,我撿了這麼多,待會兒插在泥土裏會變成一棵棵小樹。”……孩子們把撿到的樹枝帶回了活動室。這些樹枝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有的把樹枝折成小棒做起了排序遊戲;有的用綠色卡紙剪成樹葉裝飾樹枝;有的在樹枝上掛上自己做的賀卡,變成了許願樹;有的用縐紋紙把樹枝裝飾成漂亮的花枝……瞧!瑤瑤畫了許多蘋果貼在枝丫上,一根乾枯的'樹枝馬上變成了一棵果樹。傑傑、佳佳、思思用長短不一的樹枝拼成了三角形、長方形、桌子、椅子、電視機等……於是,我進一步順應幼兒的興趣,充分利用他們喜歡的樹枝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然物的美。如在數學活動“5以內的口編應用題”中,我利用樹枝和孩子們一起創編應用題;在科學活動“四季的變化”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樹枝從春天到冬天的變化過程;在美術活動“冬天多麼美”中,我請孩子們把樹枝粘貼在畫紙上進行創作……

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對新鮮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只要我們深入研讀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時刻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支持、提升幼兒的遊戲,就能滿足幼兒的探究慾望,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2

想起那天消防演練時段博然的表現,火就不打一出來,啥事啥時都會因他誤事誤時。已在心裏給他畫了一個黑星,找不出他的優點。

今天排隊,他照舊在教室後面玩耍,不緊不慢,眼看所有的班級都已排好隊,我氣沖沖的準備回教室訓他的時候,突然發現,他在幫助別的小朋友放凳子,嘴裏還嘟囔着:“老師説,放好凳子才能出去排隊,你咋忘了呢?”心理猛然酸酸的,“對不起,孩子,老師不該“找茬”,更不該在心裏給你畫上一顆黑星。”但沒説出口,只是進教室等他放好了別的小朋友的凳子,告訴他,咱們該排隊回家了。

雖然排隊時間點錯過了,但心理仍是滿滿的説不出的滋味。再想,每天入班時他都會説一句“老師好”,放學時也會向我揮揮手。我作為老師咋能把這些全忘了呢,光盯着他的'缺點不放、、、、夠格嗎?合格嗎?優秀嗎?

孩子,對不起。

孩子,對不起。你讓我明白,老師的愛應該是博大的,理性的,寬容的。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3

一次玩結構遊戲,我發現“建築城”門外有好幾塊插子,我便對身旁的敬慧小朋友説:“好孩子,快把插子拾起來。放到結構區的小筐中。”可是,出乎我的意料,敬慧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仰着臉對我説:“又不是我扔在外面的。”我一愣,皺了皺眉。看來孩子的素質的.確有待提高。如何提高孩子的這種利他積極性呢?

課間遊戲活動時,我便組織幼兒玩“找家”的遊戲。我問找不到家的幼兒:“當你找不到家時,心情會怎樣呢?”“非常着急!”“我都想哭”……小朋友爭先恐後發表自己找不到家的感受。我因勢利導:“小朋友回不了家的確很着急,可是結構區的‘材料娃娃’被小朋友丟在外面回不了‘家’,它們會不會着急呢?”教室裏靜悄悄的,我發現若愚、曉童悄悄的快步走過去,把插子送回了“家”。

“素質教育從娃娃抓起”。一點也沒錯,藉着遊戲的機會,我滲透對幼兒的素質教育。幼兒中間隨時都有事情發生,隨時都有教育的契機,教師應做有心人,抓住每一次教育機會,讓幼兒受益於每時每刻。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4

幼兒園是孩子們共同成長的大集體,也是他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何與小夥伴友好相處,對幼小的孩子來説是一個難題。在集體學習和生活中,幼兒之間的矛盾與摩擦難免會發生,但對於家長來説,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受了委屈,心裏肯定不舒服,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又應該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我兒子橦橦兩歲半就上幼兒園了,在幼兒園裏度過了四年開心快樂的美好時光。四年中他結識了許多好朋友。直到如今,兒子還經常會提起兒時的夥伴,談起他們小時候發生的趣事。我能深深感受到他與朋友間濃濃的友情,這種友情將會成為他們之間最寶貴的財富。但那時的他們也經常會發生矛盾。幼兒自控能力較差,是非辨別能力尚處於萌芽階段,因此當同伴間發生矛盾時,他們並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於是“戰爭”時常會發生。擁有教師和媽媽雙重身份的我,需要隨時調整自己的角色,開導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突如其來的受傷事件

記得那是兒子上小班的時候。一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樣來到教師食堂用餐,剛盛好飯後,兒子的班主任老師就過來找到我説:“橦橦今天可有點受苦了!對不起!”我平靜的心彷彿一下被揪了起來,顧不上吃一口飯,忙問道:“怎麼了?”“孩子在玩滑滑梯時,被欣欣踹了一腳,正好踹在鼻子上,當時流了些鼻血,我們及時處理了,衣服也幫孩子換了……”老師用帶着歉意的語氣回答説。

聽了老師的話,我帶着疑問,腦子飛速幻想着當時的情景,“欣欣怎麼會踹到他的鼻子上呢?”想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的我又忙追問。

老師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解釋道:“當時橦橦在滑梯的樓梯上走着,想到上面去玩滑梯,欣欣不讓橦橦上來,就用腳踹橦橦,結果腳一下踹到了橦橦鼻子上,鼻子就流血了……”我接着問:“是橦橦先招惹欣欣了嗎?”“這還真沒有,就是欣欣有點霸道,她不想讓橦橦上去滑滑梯。”

兒子的鼻子被踹流血了,會不會被踹成所謂的“傷鼻子”,以後一碰就會流血呢?我的心更加疼起來。“欣欣穿鞋了嗎?”我開始期盼欣欣當時沒有穿鞋,或者穿的只是一雙軟軟的小布鞋,那麼這樣有可能兒子不至於那麼疼。“穿了,是一雙小皮鞋。”老師遺憾地回答。

我的心好似又被緊緊地擰了一下,彷佛親眼看到了欣欣踹兒子的畫面,並一直揮之不去。但當着老師的面,只好強壓住自己的情緒,所以嘴上仍淡淡地説:“噢,沒關係,下次讓孩子注意點就行了……”可是,不爭氣的淚水卻像斷了線的珠子落了下來,而且居然控制不住地流。老師見狀忙歉意地對我説:“對不起對不起,我已經批評欣欣了,也告訴她媽媽了,以後在户外活動時我們會控制好人數,會更用心地看着孩子的,回頭我們在班裏再開展一些安全教育的活動。哎,這次橦媽是真心疼了!”

可憐的孩子,從出生到現在,我們不曾忍心碰過他一個手指頭。但欣欣也是個孩子,兩個寶貝還經常一起玩,何況她的媽媽還是我的好友。我該怎麼辦?去批評欣欣?作為老師和家長,我覺得實在不妥,但難道就讓事情這樣過去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那頓午餐也變得食而無味。

事後的冷靜思考

回到教室後,我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家長可能認為我應當鼓勵兒子“還擊”,教育他當遇到別的孩子欺負自己時強硬地反擊;但也有家長認為,不能“以暴制暴”,要讓孩子擁有善良的心和友善的性格。我想到的是,作為家長遇到自己的孩子受欺負時,首先不能失去理智,不同的事情要分析原因之後,再採取適宜的解決方法。

首先,作為班主任老師,同樣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她對欣欣已經進行了教育。這件事雖是欣欣故意而為之,但她也並不是經常欺負橦橦。孩子一定明白了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老師也會在班裏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我就完全沒有必要再去找欣欣或她的家長了。

而對橦橦,我必須加強他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於是,回到家中,我打算再進一步詢問孩子當時的情況。

與孩子對話

考慮到3歲半的孩子,尤其是男孩,還不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在幼兒園發生的一切,於是,我問了他今天有哪些令他開心和不開心的事。

經過這樣的引導,橦橦用簡單的話説出了今天令他開心的事。當説到不開心的事時,他一下就想起了“欣欣踹自己鼻子”的事情。果真,他的描述雖然簡單,但和老師説的大體一致。

兒子從小就身高力大,我教育他要懂得“我不被人欺負,但也不能欺負別人”。我經常會通過講故事、看動畫片、聊天等,讓孩子明白不能“以強欺弱,以大欺小”的道理。

於是,我問橦橦:“那以後再玩滑滑梯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如果你在滑梯上,有小朋友要上來,你會怎樣做?如果欣欣再這樣對你,你應該怎樣對她呢?”兒子的回答讓我很欣慰,他説:“滑滑梯時,我不推小朋友,也不踹小朋友,我還要用手抓住扶梯。”當回答第三個問題時,橦橦想了又想,然後告訴我:“欣欣再打我,我就告訴老師!”我親親了他説:“好兒子,你做得對,你還可以自己解決的,再想一想?”顯然,這個問題難住了3歲的兒子,我對他説:“你還可以告訴欣欣,我們是好朋友,不打架,萬一打到誰對方都會很疼的,打架是不對的。”橦橦聽完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一點感想

這件事就這樣平息了。通過這件事給我的感受是:孩子前一分鐘打架,後一分鐘就有可能玩得不亦樂乎。因此有時不必太認真,但也不能為了維護大人的關係或面子而採取息事寧人、不了了之的做法。讓自己的孩子忍讓,有時不但會助長對方的霸道行為,也會使自己的孩子形成懦弱和逃避問題的性格;但不忍讓並不意味着要讓孩子“以牙還牙”,那樣又會助長孩子的暴力傾向,學會攻擊性行為。而應根據實際情況,找出具體的解決辦法,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正確的保護自己的方法。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5

班級裏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性格脾氣個不一樣,有的活潑,有的沉穩,但是大部分孩子在家裏和在幼兒園裏表現的都不太一樣;有時候往往就把家裏任性、執拗的一面表現出來。

班裏就有這樣一個小姑娘,比較內向害羞,平時不太和老師主動交流,特別是早晨入園時候,對於向老師問好也總是説不出口,但是她知道去主動找小朋友聊天:你今天去哪玩了?你穿的衣服真好看!咱們一起玩滑梯吧!我在旁邊看着,心想:她不是個內向的孩子。

下午放學時,我對所有小朋友説:明早入園早上主動問老師好的小朋友有獎勵,第二天早晨,所有小朋友都興致勃勃地問老師“早上好”,也得到了一個禮貌小粘貼。她也不例外,她在老師的耳朵邊上小聲的問道:“老師早上好”,雖然只是老師一個人能夠聽到,但是雨雨終於開口問好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隨即我也迴應一個早上好為她粘上禮貌小粘貼的同時,又對她説了一個悄悄話“如果下午放學跟老師説再見,我會很開心的`,”她沒説話但是點點頭答應了。

我相信這個小姑娘以後會更棒的,早上不僅大聲跟自己班裏老師打招呼,還會跟其他老師打招呼的!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6

自從上週學習了指南,我們班就按照《指南》的規定重新創設了活動區,《指南》中的教育建議不僅告訴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和遊戲中如何指導幼兒,實際上也告訴我們在生活和遊戲中如何關注幼兒,同時還告訴我們應當如何反思我們的教育行為。這周通過家長的配合,我們班建立了小醫院。孩子們都很喜歡在那邊玩。

文鑫的媽媽是個醫生,所以我們在班級中經常告訴孩子們要注意衞生之類的.,自從創設了小醫院這個區域,我們班的孩子幾乎每天早晨起來都去這個區域當醫生。今天早晨,小熙早早的來了,説要去爭當“小醫生”他帶上聽診器給“病人”看病“拿出針管打針,最後配上藥小傢伙很有醫生的感覺。最後來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小結當病人來看病説是感冒了,然後小熙小醫生説先打一針吧,戴上口罩,穿上醫生的白大褂。打完以後,還從藥箱裏拿出兩盒藥給小潔小朋友囑咐她回家吃完感冒好的快。緊接着下一個小朋友又過來找小溪醫生看病了,小醫院的人也越來越多。早上小熙醫生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這種角色遊戲對於與孩子來説是非常喜歡的,百玩不厭《指南》中提出,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它伴隨着幼兒的成長。在遊戲中,孩子們完全是自由和自主發揮的,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她們可以主宰“遊戲”成為真正的醫生或者其他角色,不受限制。這種角色遊戲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表演能力。小班孩子最喜歡的莫過於表演或者扮演某種角色。這種區域活動的投放,會吸引更多孩子的興趣。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7

中午11點50分,是我給孩子們講睡前故事的時間。今天講什麼題材的故事呢?我想:何不自編一個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呢?和他們天天在一起,各種各樣的事情還真不少。樂丞一直很乖,而且近來喜歡助人為樂,就讓他來當童話故事的主角吧!故事講述了樂丞和小動物們在大森林了玩時所發生的事情,其中很多情節是根據樂丞平時幫助老師、小朋友的事改編的。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樂丞那圓圓的臉蛋上滿是興奮的表情,兩隻眼睛眯成了兩道彎彎的小月牙。起牀後孩子們紛紛問我:“陳老師,你故事裏的樂樂是不是樂丞呀?”我點點頭:“對呀!以後我會把你們都編進故事裏,你們認真聽,看故事裏講的是不是你。”當然,有些不乖的'孩子我也把他編到故事了,孩子很敏感,聽出了故事裏的自己,他們會偷偷的對我説,以後不這樣了,有些孩子還因此把不好的習慣改掉了。從此,我經常找孩子的亮點和不足之處,把它編進故事裏,因為是息息相關的事例,孩子們聽起來很親切,孩子們養成了睡前聽故事的習慣,每天都期待着講故事的時間,我也多了個很牛的名稱,叫“故事大王”!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8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位辛勤勞作的園丁。教育家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詩人説:似春蠶到死絲方盡,似紅燭成灰淚始幹。數盡痛苦勞累,卻也甘甜幸福。很慶幸,在這個藴育花兒的教師隊伍裏,也有我的身影。

時間如梭,磕磕碰碰,在這個行業裏已經堅守10年。記得自己剛選擇這個專業時,只是認為可以跳舞,畫畫,彈琴-----感覺可以和藝術靠攏,好像無上的光耀。幼教專業學習三年,才深深地知道,要做一位優秀的幼兒教師,不僅要技能技巧紮實、專業知識過硬,還要不斷的磨練、學習、探索,更重要的是要有顆充滿愛的責任心,才知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幼兒教育這片肥沃而神聖的土地上,需要的是辛勤耕耘,細心呵護,認真專研,才會收穫一筆不斷衍生幸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當自己走進幼兒園,貼近幼兒生活時,雖有始終擦不盡的鼻涕,永遠系不完的鞋帶,可那晶瑩聰慧的眼睛,天真童趣的聲音,燦爛無瑕的笑臉,卻總能使我回到永生難忘的童年,忘卻了煩惱,沒有了憂愁,體驗到了工作就是幸福。

有人説幼兒教師是全職保姆,吃喝拉撒都要管,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但能讓孩子們在學習之樂,生活之樂,和諧之樂中健康成長,澱出希望的花朵,我們能不感到喜悦、幸福呢?也許,幼兒教師物質收入不算豐厚,但當孩子們拽着你的手,調皮地説:“老師,我好喜歡你。”當孩子指着馬路對面行人,驕傲地告訴身旁的父母:“那是我的老師。”我們能不感到光榮、自豪?也許,幼兒教師不能享受榮華富貴,但在與孩子們同唱歌、齊跳舞、做遊戲,總會從孩子身上喚起已經泯滅的童心,忘卻自身的年齡,變得年輕和質樸,旁人羨慕地説:幼兒教師永遠年輕。是的',我們永具童心。

有人説:要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就先要有一通水。一年又一年的時間裏,也讓我明白:只有不斷地學習、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與孩子平等相處,民主共事,一起研究分享。總記得一句話:做幼兒教師要有愛心、耐心、細心、童心、關心、開心,因為你是勇敢強健的爸爸,温柔慈祥的媽媽,善良可愛的姐姐,博學多才的智者。

幼兒教師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孩子們幸福的引路人。在這裏,我們經營教育,也就是經營幸福,幼教工作是辛苦的,情繫祖國未來,但苦中有樂,其樂無窮。祖國花兒正開放,我們正幸福!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9

早上,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陸陸續續地來到活動室,大家根據自己的愛好掛上掛牌兒走進區角,開始活動起來。

大仔和小仔還有董夢瑤等六位小朋友正正在閲讀區閲讀。不一會兒大仔對我説早上吃的鹹,想喝點兒水,他去端來一杯水,一不小心,水潑了一點兒在小仔的書上,頓時場面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都在説怎麼救援。我剛想告訴他們拿幹抹布“救場”,但是我忍住了,我想看看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

只見董夢瑤站起身來拿來衞生紙放在在小仔打濕的書上,不一會水被吸乾了。其他的小朋友也不爭了,豎起了大拇指。在這個突發事件中,我似乎只是個旁觀者,沒有去幹擾孩子們的判斷和解決問題,而是傾聽他們的討論,靜觀他們的行動,讓他們在與同伴兒們的探討和爭論中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很顯然董夢瑤小朋友他了解衞生紙有吸水的'功能,並且在關鍵時候學以致用。在我的等待中,幼兒有了思維碰撞,有了一定的思考時間,最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所獲得的經驗遠比老師直接給予的經驗更深刻,更有價值。所以,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我們不妨做個“等待”老師。等待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漠不關心,而是靜觀其變,給予信任和尊重,適時適度地等待,將會給幼兒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0

全鎮幼兒園教師要進行示範課展示,最好的一節課將參加縣級優質展示。為此,我花費了許多心思,找資料、製作課件,設計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小班健康活動“手指兄弟”。經過借班試上,效果很好。我信心十足,惟一令我擔心的是正式上示範課時孩子的配合情景。我班有幾個孩子年齡偏小,課堂上不是亂講話,就是做小動作,有進甚至聽着聽着就跑出去了,這無疑會影響活動效果。為了預防萬一,課前我對孩子們進行了嚴厲的訓話:“明天有許多教師來看我們活動,誰要是亂講話、亂動、我可饒不了你。叫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叫你説你再説,不準多嘴,要是違反了紀律,你就別想回家了。”

活動開始了,第一個環節是讓幼兒自由選擇自我感興趣的材料進行操作,主要是讓孩子們體驗手指的作用。孩子原本很感興趣的自由操作,結果令我大失所望:大部分孩子都是心不在焉地瞅着我。為了能讓孩子們動起來,我立刻組織了一個趣味的遊戲“奇怪的寶袋”。“快來摸、快來摸,教師那裏有一個奇妙的.寶袋,吃的、玩的、用的樣樣都有,你想要嗎?”這時,也僅有個別孩子機械地摸了兩個,其他孩子還是沒動起來,呆呆地坐着,我身上冷汗直冒,亂了陣腳,教學程序顛三倒四。就這樣,我像演獨角戲一樣,最終只能匆匆結束了這次活動。

回到辦公室,我又氣又惱。但冷靜下來以後,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組織活動並不是演戲,絕不能為追求表面的活動效果而預先設計好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而我的“課前訓話”更是弄巧成拙。這次教訓令我終生難忘。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1

升中班這麼久了,很多孩子都有變化,為此班長也特地從每一組選出了小組長,經過兩個月的歷練,每一組的小組長都有了不同的進步,比如愛幫助其他小朋友了,但同時我也看到了一些我不太願意看到的情況,比如隨處使用自己小組長的身份,並且排斥不喜歡的人。這些情況本不是選小組長的目的,可是不知不覺間有的小組長就扭曲了老師選組長的目的。

我們班的曹小寧小朋友一直都是一個性格能力都很強的小朋友,她很聰明,能很輕鬆的聽懂老師的話,並能按要求的完成任務。雖然她的能力強,可是她的主意也不少,只要她不想聽老師的話她就按自己的想法做,比如升到中班後遇到不愛吃的,班裏沒有小朋友自己倒飯,都會跟老師商量商量,可以少吃點,這個要求從小班的時候大家都能按要求做,唯獨她會偷偷自己倒掉,每次被發現了都是先不承認,非得等着大家都説是她倒的'她才承認,誰説出來是她,她都會非常不高興的説:“你怎麼那麼討厭啊!”有的時候還會動手打人。以前出現過這種情況,也給她講過道理,為什麼不能倒飯,不想吃可以跟老師商量,她

也表示過理解,可是自從開學到現在兩個月了,這種情況還是會發生,我就特別想不明白到底是為什麼呢?所以這次她又倒飯了我就很生氣,並且從新給她添了回去,很不客氣的跟她説必須吃完。其實我這麼生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經常的這種行為已經影響了周邊的小朋友,尤其是新來的小朋友,一不想吃就自己倒掉,結果就會看見中間盤裏又是菜又是飯的滿滿一大盤子,有一次説他們,還都特有理的跟我説,曹小寧也倒了,你怎麼不説她呀!聽到孩子們這麼一説,

我就會轉過頭對小寧説,“你看看這就是你做的榜樣,大家都學着你浪費糧食,你覺得你這個小組長當着稱職麼?”她也不説話,只是自己嘟囔着“我就是不愛吃,這不好吃。”那次聽到她這麼説之後我就想到了自己,我平時也有不愛吃的東西,也有飯做的不好吃就少吃的情況,我連自己都不能説服,又怎麼去勸導她的?!她很明白浪費糧食這個行為不對,可是她這個年紀就是比較愛根據自我的喜好來抉擇,她似乎也沒什麼錯,所以那次就不了了之了。這次我就想着道理你都懂可你就是成心不跟我商量,那我也不商量了。添回去之後她還在彆扭,我也沒繼續跟她説話,後來很多小朋友都吃完了,她就跟我商量能不能少吃一點,我依然沒理她,最後在橘子老師的鼓勵下,終於都吃完了。

後來經過這次我就在想,對於這種很聰明的孩子道理是要講,但也不能講太多,講的次數多了她可能就聽着煩了,畢竟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沒那麼好,還是比較喜歡隨自己的喜好來做事情,所以有的時候班裏的老師就要配合好,軟硬兼施,可能會更好。經過這件事後,每次遇到小寧不愛吃的她就跟我商量我能少吃一點麼?或者能把小的都吃了麼?只要她説了,我都會給她挑出來一部分,她自己有的時候也跟我説“你就挑出來4個大的就行,剩下的我能吃。”為此我還特地表揚了她一下。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2

“孩子們,安靜了,你們想不想聽昨天沒有講完的那個故事呀?“想。”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於是,老師開始講故事了,可是剛剛講了兩句,包包就喊着要去上廁所,老師沒有停下來,而是衝他點點頭,示意要他輕輕地去。可是還沒有走到廁所,就有好幾個孩子都説要上廁所,老師覺得很奇怪,講故事之前,明明已經提醒他們上廁所了,這不還是起鬨嗎?老師是該同意還是該反對呢?

1、就是想“溜溜”?——那就去吧

有時候,孩子沒有事就像溜達溜達,教師完全可以滿足幼兒這種需求,但為逐漸增強幼兒集體活動的意識,教師還是應該適當有些要求。尤其是大班的幼兒,為了幫助他們將來更好地適應國小生活,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在分散活動時上廁所的習慣,為集體活動做好準備。

2、湊熱鬧很好玩?——暫時放下眼前事情

老師們都知道孩子喜歡模仿,所以老師常常樹立榜樣,激勵幼兒向同伴學習,要知道,孩子並不是什麼都愛聽老師的,也不是你想讓他模仿誰就模仿誰,而是他們喜歡模仿誰就模仿誰,他們覺得誰做的`事情跟大家不一樣,就喜歡湊熱鬧,模仿一下。在他們看來,這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能給他們帶來不少樂趣,好吧,如果眼前的事情也不是什麼非做不可得事情,那就暫時放下,讓孩子湊個熱鬧吧。

3、欺負人?——考慮周全,提前提個要求。

現在的孩子都非常的機靈,不同老師帶班時會有不同的表現,比如,老師帶班時,他們很少起鬨,那是因為他們知道老師有要求,而生活老師幫忙帶班時,就會成心起鬨,當然,這也不能怪孩子,只要教師在活動的時候考慮周全,並説清楚要求,不給幼兒鑽空子的機會,自然就不會被孩子“欺負”了。

4、不喜歡?——選擇事宜的活動

有時候,幼兒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教師組織活動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幼兒部感興趣,就會找理由做別的事情,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所選擇的教育內容、組織形式,操作材料要是和不同年齡班級幼兒的特點,使幼兒積極參與,投入其中,自然就不會起鬨了。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3

滔滔是個愛保證的孩子。上課時,他不注意聽講,東張西望,我提醒他,課後,他説下次保證認真上課了;遊戲時,他不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而跑去給別人搗亂,我詢問他,他説以後保證不去影響別的小朋友了;平時,我一直教育幼兒要注意安全,可他偏偏喜歡跑來跑去,做一些危險的動作。我把他叫來問話,他告訴我下次保證不跑啦……但事隔一日,又會重犯以前的錯誤。

其實,在許多情況下,孩子的“保證”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的“保證”,具有體現在孩子保證之後,確實能堅持一陣子。由於孩子的堅持力不強,以及外物強烈的或新異的刺激才會偏離“保證”,重犯錯誤;有的是假的“保證”,是孩子處在某種威脅,壓力下,避免懲罰的保衞自己的暫時性行為。即使“保證”之後,是否會按內容去做,他們就很少考慮了。所以説,對孩子的這種“保證”不能輕易的將他們指定為説謊,就只是一種短期行為,是一種只顧一時,不顧長遠,只顧眼前不及其它的暫時滿足行為。這種短期行為,實質上是外力的作用,即使是真的“保證”,也包含着許多自我保護暫時性控制成分。對於這樣的孩子,我認為他愛“保證”可能主要是因為保證了能逃過“懲罰”,而沒有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於是我便在他每次犯錯後加強正確的引導,從行為、情感等方面讓他感到自己行為的利害性。

同時,對於這種孩子,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但很可惜,文中這個孩子的家長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他們的家園聯繫表上,寫着“個人意志較強,是個無拘無束的孩子。”由此可見,在他們眼中,孩子的任性是個人意志較強,不按照老師的話做相應的事情是無拘無束的表現。這種家長不能適時提供孩子做人處事的基本道理,使得孩子缺乏自制力。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説,父母長輩若不能在言語、行為上有所引導,那麼,孩子有如獨自在汪洋大海中漂泊,不知該往何處,即使犯錯也不自知。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當這個孩子在家犯錯時,只要一“保證”,馬上就會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也沒有人再去告訴他到底剛剛錯在哪裏。“我下次不要了”類似於這樣的“保證”性的.話,也就成了他逃過一劫的“法寶”。

家長教育觀念與我們的教育方法有如此大的差異,這給我們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力,我們試着和他們溝通,但換來的卻是一笑了之。

忠心的希望,家長能早日意識到孩子的這種愛“保證”習慣會給他今後的人生帶來的不利。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4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當我看到那些體罰學生的案例後,感受頗深。孩子的小小心靈是如此的脆弱,那些被體罰了的孩子可能就是因為這種暴力的行為影響他們的對這個社會的認知,將解決問題的方法變成以暴制暴。這樣教育出來的花朵怎能健康成長。

都説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園丁要給小樹剪枝修葉,修葉要講究方法技術部是隨隨便便的亂砍亂剪這種毫無技術的粗俗的行為只會讓小樹苗遍體鱗傷,無法變成參天大樹,呵護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做到以正確的方法來給孩子剪枝修葉,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社會標準時我們要給兒童一個厭惡刺激,使之在這種厭惡的刺激下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機率,但這種厭惡刺激絕對不是體罰,打罵。

如果孩子有不良行為,可以暫時的“剝奪”他的一些權力和要求。但是對於那些6歲以下的孩子,使用這種處罰方式僅限於1天,而不是1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1天的處罰是讓孩子每天都約束自己,知道該如何選擇,是選擇和同伴打架呢,還是選擇和睦相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並且瞭解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那麼有好的方法為什麼還要用那種粗俗的能給孩子帶來心理創傷的方式呢?因此拒絕體罰是我們每一個教師應有的素質,和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對於幼兒園裏的小孩子,孩子的某些行為只是是為了吸引老師的注意或者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發生了某些不良行為,只要不影響到別人,我們就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對待孩子,比如隨他鬧去。如果影響到別人,會將孩子抱走,將他放在一個比較開闊而安靜的地方,讓他繼續鬧,直到他鬧夠。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鬧騰沒有效果,他自然會選擇放棄。

其實孩子就是老師的影子,教師的語言、行為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幼兒期是非常喜歡模仿的,老師的語言、行為很得體,孩子也一定是個懂禮貌的孩子;老師的語言、行為很粗魯,孩子也一定很快學會,以同樣的語言、行為對待家長和小夥伴。都説幼兒時期幼兒的心裏如果受傷,那勢必影響孩子的一生。以後的生活中也會一直產生逆反、自卑的心裏。所以,教師對待孩子們一定要充滿愛心,語言、行為一定要慎重,哪怕隨口一個粗俗的口頭禪,教師能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對幼兒影響是很大的。

呵護孩子的健康成長,讓我們向體罰孩子説不!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5

早期閲讀是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前期閲讀準備和前期書寫準備,其中包括知道圖書和文字的重要性,願意閲讀圖書和辨認文字,掌握一定的閲讀和書寫的準備技能等。我國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把幼兒早期閲讀要求納入了語言教育目標體系,提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合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和前書寫技能。”因此説,早期閲讀是幼兒語言學習的一個不可缺少部分,對促進幼兒語言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發展幼兒早期閲讀能力是我們幼兒教師在新時代的研究課題,在幼兒教育改革中應重視的問題。

閲讀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重要條件,閲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為孩子入國小做好準備。如何培養和提高幼兒的閲讀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幼兒閲讀的興趣;

孔子曾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幼兒閲讀的興趣,把閲讀活動建立在他們感興趣的基礎上,這是指導閲讀的關鍵。

(1)小圖書閲讀活動

幼兒對文字、書畫符號特別感興趣。因此,我們在講述故事、詩歌時多以圖畫、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引起幼兒對圖書的興趣和聯想,同時,還讓幼兒知道老師講的故事都是從書上學來的,書裏有許多知識,激發他們閲讀的願望。

(2)與幼兒交流

幼兒的行為充滿情緒色彩,極易受成人感人。實踐證明,成人與幼兒共同閲讀,交流各自感受,談論情節,回答幼兒的提問,可使幼兒在交流過程中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能啟迪思維,積累語言,進一步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

(3)鼓勵閲讀中的操作,為幼兒主體性發展提供可能

排圖活動:教師為幼兒提供一套打亂順序的圖片,鼓勵幼兒在看懂每幅圖意的基礎上,根據故事內在的邏輯規律、根據自己的理解分析,將圖片按序排列。

圖片製作活動:讓幼兒嘗試做小畫家、小作家,把自己想説的事畫成一頁一頁的故事,或從廢棄圖書上剪下自己需要的圖片,幼兒口述後,請教師或父母幫忙配上文字,加上封面、封底,然後釘成一本圖書,同伴間相互介紹、交流自己的作品。

二、維護幼兒良好的閲讀心態;

幼兒對某一事物的情感往往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良好的閲讀環境是維護幼兒良好閲讀心態、提高幼兒閲讀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們讓幼兒處在安靜、明亮、優美的環境裏專心閲讀,並常帶幼兒到閲覽室看書,感受和模仿成人的閲讀方式;在班級中開設圖書角,讓幼兒隨時閲讀;為幼兒提供的書籍分為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種層次,以滿足不同水平幼兒閲讀的需要。

三、豐富閲讀環境;

在班上開闢圖書角,添置構圖新穎、顏色鮮豔、趣味性強的圖書,每週保證一定時間輪流供幼兒自由選擇閲讀,定期進行讀物更換。教室裏的桌椅門窗、活動區的物品、自然角的植物、動物,我們把文字卡片懸掛或張貼於材料物品上,使幼兒一一對應,牆面上及閲讀角把閲讀活動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及在生活中的'常見文字,也製成卡片圖文對照。關注孩子感興趣的新聞,剪輯下來,粘貼在孩子方便看到的地方,提醒幼兒利用休息時間去看看。發展幼兒閲讀能力,並促進幼兒社會發展,擴大知識面。

其次在班級中定期開展小舞台交流活動,共同協商製作表演道具。幼兒將閲讀內容通過情景表演、講故事、續編故事、創編故事等形式表現。給幼兒創設寬鬆、愉快、和諧的閲讀環境,讓他們能無拘無束,大膽自主地學會選擇,培養自主意識,享受個性自由的快樂。同時,也是培養他們將圖畫符號轉化為語言符號的能力並發展其創造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幫助幼兒掌握閲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會幼兒閲讀技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兒閲讀活動的前提,也是閲讀得以深化的基礎。

五、訓練良好的閲讀習慣是維護幼兒良好閲讀心態的基礎和前提;

帶幼兒參觀圖書館,感受安靜氛圍,瞭解一些圖書館借閲方式,教育幼兒在看書時不大聲喧譁,不隨便打擾別人,不折書、不搶書、不在書上亂塗亂畫,看了書要放回原處。

關注閲讀中家長的配合,為幼兒主體性發展形成合力。幼兒的良好發展,只有在老師和家長共同督促教育下才能形成。定期在家園聯繫欄上登載有關早期閲讀的文章,教給家長一些指導孩子閲讀的正確方法,並教給家長為孩子創設閲讀環境,如設置小書櫃、小抽屜,每天抽時間為孩子朗讀故事,和孩子共同閲讀。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觀看幼兒在園開展閲讀活動情況,交流探討聽取家長反饋意見。

(1)、學習按頁碼順序看書。由於幼兒已認識1-10的阿拉伯數字,因此,先教他們按頁碼順序翻閲圖書,使他們掌握看書方法並養成習慣。

(2)、學習按從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順序看書。在看書過程中,幼兒親自感受到圖書是一頁一頁組成,故事是一幅畫一幅畫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內容。

(3)、提高幼兒的理解力。指導幼兒學會觀看每幅圖畫上的人物、動物現象,理解前後畫面的聯繫。

(4)、創設和利用各種環境,為幼兒提供各種條件,讓幼兒將已獲得的閲讀經驗運用於新的情景之中。如春天到了,帶幼兒到園外欣賞春景,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用規範、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將這些感受用圖畫故事書的形式表現出來,以達到經驗遷移的目的。

六、早期閲讀在幼兒發展中的作用;

(1)、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幼兒語言能力不僅僅是口頭語言,而且包括開展幼兒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早期閲讀活動中幼兒不僅要能傾聽、還要在傾聽的基礎上不斷欣賞、理解、表達。

(2)、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由於早期閲讀的特點與幼兒心理髮展特點及其相似,因此,通過早期閲讀這一活動,對於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3)、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幼兒的智力包括概括力、理解力、判斷力、想象力,在早期閲讀活動中,可以大大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

(4)、促進幼兒情緒、社會性的發展

早期閲讀活動的開展,有利於促進幼兒良好情緒、親子關係、師生關係、自我意識、親社會行為、自規則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的形成。如教師發現幼兒不能正確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巧妙地提供與孩子所發生情境相似的相關童書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讓幼兒通過閲讀中發現兩位主人公的不足而引申到對自己行為的控制,有助於幼兒形成自律的情緒控制。

在對幼兒閲讀能力的培養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環境創設、提問暗示、講述示範和形式多樣的組織活動,激發了幼兒的主體意識,使得教師把自己的教育意圖轉為幼兒的學習願望。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利用“欲擒故縱”、“逆向思維”等方法,讓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堅持性在閲讀過程中充分煥發出來,幼兒表現出:主動翻閲、檢索查閲、快速查尋、大膽質疑、積極討論等主動學習的態度和主動閲讀的能力,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實現其語言能力以及其他相關的素質和諧地發展,在老師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下,感受着閲讀的快樂和喜悦!

培養幼兒閲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只有持之以恆,幼兒的閲讀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我園在經過閲讀實驗後發現,一般幼兒經過兩年閲讀教育之後,識字量大大增加,有50%的幼兒能順利的閲讀圖書,有30%的幼兒能基本閲讀圖書,由於書讀的多,眼界打開,獲得了很多課外知識,理解力、表現力大大增強。

總之,早期閲讀教育作為新時期幼兒教育的一個嶄新課題,我堅信,只要我們本着為幼兒終身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去認真研究、大膽探索,就一定能為幼兒的健康、和諧成長開闢廣闊的天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