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心得體會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心得體會15篇

語文心得體會1

二年級是國小生學習閲讀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習閲讀的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的閲讀教學,對學生閲讀興趣的提高,朗讀技能的獲得,理解字詞句能力的形成和良好的閲讀習慣的培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我平時的教學談談我對國小二年級閲讀教學的一點點體會,與各位同仁分享。

1、激發閲讀興趣,教給閲讀方法,使學生既會讀書又愛讀書。

如教《烏鴉和狐狸》一課時,我先出示烏鴉的圖片問學生烏鴉是怎樣的動物;再出示狐狸的圖片讓學生交流對狐狸得了解;然後再板書“烏鴉和狐狸”,並設疑説:“一隻烏鴉和一隻狐狸碰到一塊兒會發生什麼事呢?結果怎樣?學習了課文,大家都會明白的。”為了弄明白這些問題,學生不論是聽老師範讀還是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討論課文內容,都非常積極。如教《狼和小羊》一課時,在學生學習了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以後,我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表演狼和小羊的不同姿態,再讓學生彙報表演。學生不但明確了狼和小羊的各自本質還初步的理解了課文內容,為接下來的閲讀理解做好了鋪墊。

在閲讀教學中,我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還指導學生有目的有步驟地去閲讀,也就是教給學生閲讀學習的方法:

(1)讀課題,解課題,想想課文會告訴我們什麼。

(2)輕聲讀課文或聽教師範讀,讀或聽之後,説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先寫什麼,後寫什麼,粗知課文大意。

(3)自學生字詞,邊讀課文,邊利用拼音、查字典,學習字詞,找出不懂的詞句和問題。

(4)帶着問題深入讀課文,嘗試在小組內解決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5)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有的讀熟會背。每一步都提出明確的閲讀要求,並告訴學生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怎樣做。

國小低年級閲讀教學是一項基礎工程,需教師在引領其喜歡閲讀的基礎上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以激勵其養成一個良好的閲讀及讀書習慣。

語文心得體會2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在今年的4月份發行了。學校佈置自學,我在網上一頁一頁地翻讀,但是讀後卻感覺有些迷茫,總覺得這次新課標的主要內容和變化有些大,有些內容感覺理解不透徹。幸好,在5月10日晚上,認真聽了參與教材編寫的温儒敏教授做的題為《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的講座,聽後感覺對語文課程標準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提出育人價值概念

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是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堅持以德育為主,也就是“立德樹人”,這樣育人價值的提出,定位了語文課程的性質。除此之外,在育人價值方面,新課標還強調了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這些都要在中國小階段打好基礎。新課標中還特別提到了“以文化人”,教師要關注到語文在育人方面有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提出語文核心素養的概念

語文課程標準只提了聽、説、讀、寫能力方面的“語文素養”,而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語文核心素養”這一概念。核心素養包括文化素養、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彼此不能分開。但是作為語文老師,提升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傳承和理解文化,都是要以語言的建構和運用為基礎,這一點我們絕對不能忘記。

新課標中要求我們要重點關注思維能力的發展,這是新課標的最大亮點。以前我總認為在國小階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學科的事情,現在發現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除此之外,這次新課標還講到了思維品質的提升,其實就是語言思維訓練過程中最基本的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所以我們在教學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及對創新的追求,並以此來推動我們的語文教學。

三、提出學習任務羣的概念

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首次提出了學習任務羣,在以前的國小語文課標中,從來沒有看到“任務羣”三個字。剛接觸這個名詞時,真是一頭霧水。“何為任務羣?”,上網查閲相關資料,還是不太明白。正好學校教導處推薦網上學習温儒敏教授的講座,終於對“任務羣”有了點了解:“羣”是外在的組織和呈現形式,“學習任務”是“羣”裏的核心內容。教師要明確學習任務羣的定位和作用,準確理解每個學習任務羣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從已任教過的中高年級教材來看,每個單元都有單元提示,都有一個訓練重點,這實際上就是在落實學習任務羣了,只是落實的是任務羣中的某一方面。“任務羣”該怎麼落實,教師要關注每個單元重點解決什麼問題,按照提示,強化情境,強化學習的自主性。比如六下第一單元的單元提示是:分清內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習作時注意抓住重點,寫出特點。因此,教學時,老師的講解要努力指向單元目標,要有針對性,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在作業設計上要立足於學習任務羣,做到“少而精”“實而活”。這樣就可以把課標的精神、教學實際和用好統編教材結合起來。但是,我認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就要進行羣文教學,有些課還是需要老師多講、精講,先要學生讀懂、讀明白,然後才能開展活動。

四、提出整本書閲讀的概念

新課標還提出了整本書閲讀的概念。國小階段是一個人最好的黃金讀書時間段,現在學生面臨的問題是閲讀量不夠,沒有閲讀量,語文素養是上不去的。有閲讀量和閲讀面,課堂上教師的點撥才有效。每冊語文教材裏都有“快樂讀書吧”,也是一本一本給學生推薦,他們都屬於整本書閲讀。我們老師平時要做的是教給學生一定的基本閲讀方法,激發他們讀書的興趣,但是班級也要有相對自由的書單,提倡學生自己去自由閲讀,不要有過分的苛求,不搞過多的活動,要想辦法讓學生真正想讀書。

總之,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更加明確了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帶來學習方式的重大變化。系統提出了核心素養目標,明確立德樹人,充分彰顯教育目標,以文化育人的導向。強調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創新性。對於語文新課標,需要學習和思考的東西還有很多,學習新課標,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語文心得體會3

昨天語文課,我們上了《大道之行》一課。語文課上具體發生了什麼我也記得不太清楚了。只記得在老師説十班那幾個男生朗讀的多麼多麼好的時候有些印象。因為我聽到之後我很擔心,沒錯是擔心,我擔心我們五班的男生除了小A和小B以外就沒有人站起來了。果真如我想象中的一樣,十班的三個男生是自願出來的,我們班的男生是被逼出來的,不過讀的也勉強算可以了。

他們讀完了,我以為老師肯定會讓女生也站起來讀一次。在我為此興奮的時候。老師又突然拋出來一句話,具體説的什麼我不記得了,反正就是我們班的女生怎麼怎麼比不上十班的女生了,我當時聽了真的很氣憤,感覺自己班的人被輕視了。女生都很安靜,好像這不關自己的事一樣。我是一個沒骨氣的人,本想出頭喊不公的,看到這場景也只好沉默了。但當小C站起來的時候,我感覺那是她在我心中的形象如此之高大。女同學們那時候也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個接一個站了起來。大家一起齊聲朗讀,聲音響徹整個八年級的樓層。沒錯,我們要讓老師知道,我們絕不比10班的女生差!他休想在輕視我們!

這就是我當時的所感所想,我希望老師的心理也會有所觸動。

語文心得體會4

為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讓廣大教師儘快從活動中,得到鍛鍊和提升,成為教育教學骨幹。20xx年4月25日下午,舍資國小語文名師工作室的成員聚集在舍資國小,開展“聚焦課堂,立足有效,提升質量”的活動。

首先是楊梅等四位老師授課,接着是工作室李桂蘭老師進行專題研討:國小語文常規課堂教學中怎樣有效備課,在專題研討中李老師與我們工作組成員推心置腹的分享了她多年的教學經驗,把識字教學,閲讀教學,作文教學等幾種教學備課的基本流程整理打印分發到每一個工作組成員的手中。

通過本次培訓我認識到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實新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抓手。充分的備課對於課堂教學來説猶如枕木之於鐵軌,基石之於高樓,它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使教師對於課堂教學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理安排,課前充分備好課,是課堂教學取得實效的保障。

語文心得體會5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於教育,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我們揹負着歷史的重託和社會的期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不斷探索,不能説形成了一套理論,但也積累了一點經驗,供大家商榷。

一 、學生是主體 關愛每一個學生

常言説,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説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

1、給優生以雄心

優秀的學生有他紮實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還有獨道的學習方法,基於這些優越的條件,我要求學生擁有的是雄心壯志,要定下更遠更高的目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13班的李冰倩和14班的成清源是極具語文天賦的女生,她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濃烈,文筆優美,閲讀鑑賞及審美能力都很強,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老是給她們灌輸要爭第一,要考高分,要有向前闖的勇氣和決心,因此,在多次考試中,她們都能考出105分甚至是110以上的高分,她們的語文功底是不錯的。

2、給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總是吊在中間,因而好多易滿足的同學也就樂於呆在這個位置,平平而過,懶懶散散,消極地對待自己的成績。針對這種心理,我給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勵他們通過努力趕超優秀生,因而好多學生恢復了信心,他們努力趕超,擴大了優生的範圍。原來有些人成績平平,但到了現在都取得了優異成績。

3、給差生以上進心

一個優秀教師的眼中,應該沒有“差生”,只有學有困難的學生。我尊重這類學生。努力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我並不比別人差”,“我還有優於別人的長處”我班有個李某某,學習上一竅不通,但他會些小發明,因此我常常在課堂上擠出時間,讓他表演,獲得大家稱讚,還有一位王某某,學習極差,但他常常出其不意地回答出我的一些難題(也許是偶然),但我就趁此機會大肆渲染,鼓勵他,促使他上進。這樣,這些所謂的差生嚐到了一點學習的甜頭,也就多了一點學習的勁頭了。

二、把情傾灑給每一個學生

1、 對好生注入嚴厲的情感而非寵愛。常言道,嚴是愛,鬆是害。我對學生要求嚴格,愈是好生,我更是當面説壞話,背後説好話。在我的班上,優生沒有趾高氣揚的神態和養尊處優的病態,因為他們跟所有同學是同等的,有時甚至更苛刻些。

2、對中等生關愛並非溺愛。

我所帶的兩個班級中,有這樣一類女生,語文成績較好,但理科成績弱,總名次總是上不去,因而也沒了位置,失去了信心。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於是找她們談心,肯定她們的長處,教會她們協調各科的關係,樹立她們單科精品意識。發揮自己的優勢科目,不放棄自己,因此,這類同學的語文成績往往保持優秀。

3、對差生包容而非放棄

王某某是個眾所周知的差生,但我對他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允許他課堂上犯一點點小錯誤,如聽課走神,作業做不完等,但我並沒放棄他的求知,能少做作業但不能不交.

三、把業授給每一個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説:“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創造者。

1、課堂進度顧及每個學生

我通常上課的進度不快,我的每堂課要能使每個同學聽懂,每個同學有所得。

2、課堂提問針對每一層學生

提問中我因勢利導,難題拋給優生,而易題留給了中下等同學,這樣優生感覺有挑戰性,而差生也不會因答不上而尷尬,失去學習的信心。

3、課後輔導落實每一類學生

培優補差是落實的重點,對待優生我在課堂上進行拔高訓練,比如寫作技巧的指導,閲讀的綜合能力的提高,讓這類學生真正優起來,而對於差生則注重基礎的訓練,有關語文知識,學習方法,淺易的閲讀等達到一個鞏固過程,這樣因地制宜,適得其所。

語文心得體會6

我們越來越感受到這些“微信”“微博”“微型”等一些小 、精、尖的這些高科技手段給生活帶來的便利,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同時也在思考國小語文教學課堂的龐大而繁雜給教學帶來的弊端,一節課40分鐘,學生一會兒學習字詞句段篇,一會兒訓練學生聽説讀背書,教師唯恐完不成教學任務,匆匆地趕環節,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匆匆地學習,唯恐記不住要學習的知識。師生皆是“匆匆”,“再匆匆”,特別是一些重點或者難點的知識,老師也大多都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學生在沒有深入的思考,沒有切身的體會,沒有實踐操作的情況下,也是一知半解或者糊里糊塗。等到真槍實幹——考試或者自己做題,那就是猴子看戲——乾瞪眼。老師也是着急上火:明明是講過的題,都做不出來,這幫學生真是讓我失望。這是怎麼學的?聽着老師的“教導”,學生也是後悔不已。國小語文課哪出現了問題?

我思考着首先就是目標太大,知識點太多,這也想抓那也想抓,結果眉毛鬍子一把抓,抓來抓去抓瞎了,學生聽得天花亂墜,下課想起一頭霧水。

其次就是對於一些學生模糊的或者錯誤的知識,沒有顛覆性的或者徹底的改變,學生依然停留在原有的認知水平。

再次學生實踐的機會太少,就是有機會也被一些愛表現的個別學生佔領,大多中下等學生只能是旁觀者。

怎麼改變現有的狀況呢?

第一 制定學習目標要小而準。每一節課的學習目標都要根據教材的實際、單元目標、學情而定,如低年級這節課就是識記生字,那就集中火力識字,其餘的都可以省略。中年級就是學習總分結構的段落,就結合教材的實際讓學生認識它、瞭解它並會運用它。

第二 教學流程科學而有藝術性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過程遵循由易到難,又簡單到複雜的過程,讓學生始終處於新奇的境界,讓他們“挑一挑能摘到桃子”。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或者高效的。

第三 教學形式由師生變成“師生”“生生”的關係。既要重視老師的教,又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小組合作在班級授課之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老師不能一對一的進行的教學活動,小組可以充當監督、反饋、糾錯、互助等任務,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促進了學習,增進了友誼,激發了靈感,培養了合作意識。

第四 強化實踐的機會。現在大多課堂都是紙上談兵,看似舉手一片,呼聲不斷,實際真正能學懂得寥寥無幾,隨聲附和的居多。在實際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培養學生思考的意識和習慣,增加實踐的機會。“好記性還不如爛筆頭呢”“實踐出真知”,在實踐過程中才能促進思考,提升水平。

國小語文的微課程關注學習的對象——學生。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發展與成長。

國小語文微課程關注學習的過程,強調“真學”,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即發現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並及時有效的解決。

國小語文的微課程關注學習的效果,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課堂。

語文心得體會7

學好新課標教好新教材

兩天的新課標改革解讀線上會議,認真查看閲讀了新課標相關文件,讓我獲益匪淺,並對自己的語文教學方式進行反思。

20xx版語文新課標印象最深的三個詞語就是文化自信、學業質量、學習任務羣。語文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情趣。語言運用是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舉一反三“,通過語言運用,把思維訓練、文化自信、審美情趣的培養有機帶起來,協調發展,不可割裂。在新標準的指導下,我們已明顯看出新教材中出現大量的傳統優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內容。文化自信第一次寫在了課標裏,弘揚傳統文化,促進了我們的文化自信,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語文新課標的學習,促使我必須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從教導者轉變為服務者。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自始至終都是組織者、引導者、激發者、陪伴者和參與者。學生才是主角,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一定要圍繞學生的學服務。在備課時一定要做到“三備”,一備學生、二備教材、三備教法(包括教具)。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比較科學的教案,為學生所想,想學生所需,解學生所難。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能更充分地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

新課標的學習,我深知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用他們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教導他們,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實施新課程標準任重道遠,我將一如既往地更新觀念,創新思想,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素養,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語文心得體會8

10月6日,我在鹽城市明達中學開始了實習教師的生涯。一個多月的實習,我受益匪淺。

實習內容主要是語文教學、班主任工作,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工作。既然是實習教師,語文教學自然是重點。

我實習的班級——高二(10)班,是一個很優秀的班級,他們的語文老師,也就是我的指導老師同時還是校長辦公室的主任,頗受關注,他們使用的又是我所不熟悉的新教材,這些都讓我頗感壓力,因為我作為他們的實習老師,總是要給他們上課的。怎樣才能上好課,怎樣才能教好他們,正是我面臨的一個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思考之後,我決定先從指導老師的上課風格入手。既然指導老師教的這麼成功,學習他的方法、吸收他的經驗自然是一條捷徑。實習開始的兩週,我便專心聽指導老師的課,揣摩他的教學風格。指導老師也很負責,很熱心地告訴我怎麼聽課,在課堂上如何觀察學生,如何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適當的反應,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總的來説呢,指導老師的教學風格是把課堂話語權交給學生,用他的話説就是一節課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在聽都能聽明白都能學到東西,這堂課就算成功了。

至於如何把話語權交給學生,主要就是採用教師點撥法,即設問析疑。所謂設問析疑,是教師首先由一篇課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回答、分析疑問並由此轉入另一問題,最後把學生引導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中。通過這種設問析疑,在加上適當的討論,某些課文再結合文體特點,採用品味法、朗讀法進行教學。法國教育學家第惠多斯説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那麼,怎麼去激勵、喚醒、鼓舞聽課者呢?讓他們參與課堂,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惟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的融入課堂,惟有這樣,學生的語文水平才會有所提高。

設問析疑無疑是一個較好保證學生參與課堂的一種的教學模式。經過多次實踐,我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頗多好處,具體的説有助於學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見,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了學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於發展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鼓勵學生專心地有禮貌地傾聽,使學生的想法和體驗得到了尊重,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共同創造者。總的説來設問析疑可充分增強學生的創造性、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學生的主動性。

在聽課的同時,我也對班上學生語文水平進行了調查。通過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習時間和課下時間的瞭解,得知這個班的語文水平還可以,且全班的學習氛圍很好,課堂紀律和作文上交情況都很好,學生課前預習也很自覺,更重要的是他們討厭傳統的語文教學,他們不喜歡老師壟斷課堂。顯然,指導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十分適合他們的。

語文心得體會9

國小語文課,課堂很熱鬧,也很有趣,但是熱熱鬧鬧的一堂課上下來,孩子們對自己學到了什麼總覺得沒有底。於是我對怎樣吃透新課改的精神,不讓自己迷失在花哨的形式裏進行了反思:

一、鼓勵孩子,但不能缺乏適當引導

在國小語文課堂上,老師為迎合新課改精神,誇獎學生十分普遍,如什麼“你太棒了”、“你真聰明”、“你太了不起了”、“你正是天才”之類的話俯拾皆是。即使學生回答了簡單的問題,也給予“隆重”的誇獎,名義上是進行鼓勵教育,確讓學生霧裏看花,失去了自我,對自己不能夠正確評價。這種缺乏指導性的表揚,學生們都聽膩了,也難起到激勵作用。

“表揚不能讓孩子迷失‘最佳答案’”,新課改鼓勵孩子自主思考,不等於老師不作引導,教育有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在教學中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迎合課堂教學內容,讓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寬容,懂得謙讓。

二、提倡合作,但不能缺乏獨立思考

新課改後,教室裏的課桌椅擺放變了:由一行行、一列列變成了一圈圈、一堆堆。一看就明白,是為了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更好地合作學習,但是也有誤區:孩子們更樂於參加熱鬧的合作,課堂上孩子們高高興興,爭得面紅耳赤。在老師的示意下,孩子們停下來,課堂回覆了平靜。但喧鬧的背後,少了冷靜的自我思考。慢慢的老師們已看到了一味強調小組合作的弊端。

“合作不能讓孩子們迴避獨立思考”,於是我嘗試着給孩子們獨立學習的課堂“留白”,孩子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孩子們的自學能力漸漸提高,因為有了思考的空間,他們的表達也有了獨特的見解。

三、網絡文學不能替代傳統

新課標規定,國小高、中、低段的學生課外閲讀量應達到幾十萬字,作為課內閲讀的補充。於是乎,老師們掀起了孩子讀書熱潮,教室圖書櫃,學校閲覽室,家庭閲讀建議。一些相應的設施、措施相應出台。慢慢的我發現,不少孩子把時間都用在看網絡文學上了,以至於交上來的作文成了網絡作品的克隆版,裏面都是網絡語言和看不懂的符號,失去了孩子們童真童趣的語言,內心真實的表白。

網絡文學直白易懂、朗朗上口,孩子易於接受,但也有不少弊端,如語言缺乏規範性,不如傳統的詩歌、神話故事、對聯等語言精練;想象力強,讓孩子們失去了對現實生活的正確認識;教材的範文例文較多,使得很多孩子用了拿來主義,省去了許多寫作環節,有礙孩子們寫作水平的`提高。對於孩子的課外閲讀,老師和家長要作適當的引導。我們應指導孩子們選擇合適的書,學會有效閲讀,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這就是我關於國小語文課改的三點體會,課改之路還長,相信有大家的耕耘,我們一定會找到適合孩子們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

語文心得體會10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主渠道,是培養人才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新課改對語文教學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我認為實質上就是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即對學生課前預習、課堂訓練、課後複習檢測的有效實施和教師備課的有效行為。本文就這些方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二。

關鍵詞: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主渠道,是實施學校教育、培養人才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新課改對語文教學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這要求我們要在構建高效課堂上下功夫。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我認為就是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即對學生課前預習、課堂訓練、課後複習檢測的有效實施和教師備課的有效行為。下面談我自己的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對“高效課堂”的界定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的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習上有收穫,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説,高效課堂效果評價的前提是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立足點是“面向學生的發展”。

二、高效課堂對預習的要求

學生的預習是一種對知識的探索和積累過程,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學生預習時,教師要針對本節課的內容提出讓學生完成的預習作業,提出的預習問題必須照顧到所有的學生,要有層次感和導向性,要讓每一個學生知道預習什麼,預習要達到怎樣的程度。通過預習能讓學生有收穫感,有成就感。哪怕只解決了一個問題,這對於學生來説也是一個有價值的事。在預習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把不懂的問題做好記錄或標註。課堂上老師的第一任務就是了解學生的預習任務完成情況,解決大多數學生在預習中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而對於少數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可通過課後輔導來完成。

三、高效課堂對教學方式的要求

簡化課堂教學方式。課堂上老師的任務就是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課堂75%的時間都應留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讀書、思考、探究,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才能真正成為高效課堂。當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完全可以在學生小組內解決時,課堂教學可以採取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的自主學習。以組為單位,讓每個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老師要鼓勵學生提出獨具創新的答案,最後教師歸納評價。課堂上的競賽性學習也是提高學生參與意識的有效方式,根據課堂內容和國小生的行為特點,在課堂上進行各種比賽,根據比賽結果產生日冠軍、周冠軍、月冠軍和學期冠軍,讓他們在競爭中學習語文。如果每次能給予優勝者以小小的獎勵,教學效果會更好。

四、高效課堂對課堂練習的要求

課堂練是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鞏固過程,為了達到高效的教學目的,教師在備課時要預知大多數學生在預習中會出現的問題,並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編制出能夠讓學生對方法加以鞏固的訓練習題,練習要緊扣課堂目標主題,並且要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練習形式應多樣化,杜絕孤立、重複、繁瑣的字詞句的練習。通過這種鞏固練習,學生在預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就變成了知識。

五、高效課堂對複習檢測的要求

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成果定期複習檢測。再好的課堂效果也只是激發了學生的瞬間記憶,要想讓學生永遠把知識掌握,就要定期回顧複習,及時檢測,這樣才符合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規律。檢測形式要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後。檢測題要儘量濃縮,留取精華,不搞題海戰術,避免讓學生一看就頭痛、厭煩。

六、高效課堂對老師備課的要求

教師要非常熟悉教材,高效駕馭教材。課堂教學要有對教學任務的整體觀念,不僅要知道本堂課學生應該學會什麼。更應該充分了解本單元、本冊書、本年度乃至整個國小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語文學科中學生應該學習的內容;本學年的教學有幾個難點,幾個重點,這些難點應該分成幾塊,學生才容易接受。課堂上教師最多隻有十幾分鐘的時間。內容太多,肯定是完不成合理有效的分散重點、分解難點的教學任務。教師要深鑽教材,找到教材的根本和內在聯繫。課堂上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只要把教材所要求的內容讓學生學會即可,教材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整合,只要能順利完成教材所規定的任務就是教與學的最大成功。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探索不是幾句話就能完成的,不能一蹴而就;同時更需要相關制度的配合,否則構建高效課堂就會淪為一種形式。

語文心得體會11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我上了無數接語文課,可一直沒有對語文課感過興趣。課堂上我就像一個木頭人,不發言。可惟獨今天的一堂口語交際課,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來聽楊老師講課的人可真多。看楊老師那緊張的樣子,我們就知道這堂課非比尋常,也都增添了幾分懼怕,幾分緊張。我呢!更是忐忑不安,一連好幾個問題都被“小神童”——向伊明同學搶走了,根本沒我的份,只能坐着等下一個機會了。“媽媽下崗了,心中十分喪氣,你該如何勸慰媽媽重新振作起來呢?”馬上一隻隻手舉了起來,我也舉起手來,一位同學又把我的答案説了出去,老師怎麼不叫我呢?看來,今天我是沒有“發言權”了。想到這,我不禁有點灰心。要知道,為了今天這堂課,我連電視都沒看,在電腦上查資料查了好幾個小時呢!什麼時候我這樣用功過?楊老師似乎對同學們的答案還不太滿意,還在耐心地等待更好的發言。可明擺着,好的勸慰的話都説了,還有什麼?我又思索起來:媽媽下崗了,下崗了還可以再上崗呀!難道不是嗎?於是我充滿自信地舉起了手。“好,你來説!”楊老師把話筒給了我,我激動極了,用顫抖的聲音説:“媽媽,其實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後再也爬不起來,您下崗了,那麼您可不可以再找一份工作呢?當然可以。您不要覺得工作難找,俗話説“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去尋找,就一定會找比以前更好的工作!”“謝謝你的勸説,説得真好,媽媽很感動。”楊老師很肯定地表揚我,一邊用鼓勵的眼光注視着我。頓時,全班同學向我投來了讚許的目光。我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課後,老師説我們今天的表現非常好,今天所有在課堂上發言過的都獎勵一本作文本,並且全班同學今天都不用做家庭作業,我們大家別提有多高興了!

後來老師又説:“今天一些很少在課堂上發言的女同學也發言了,像:米晗、曾婷、孫微芬~~~等等!”

我聽到老師表揚我,心中高興的“開花”了!

你們説,這節語文課,我能不能忘呢?

語文心得體會12

時光荏苒,忙碌中時間腳步已經悄然走遠,轉眼一個學期就過去了。的確,我們在過去的一年中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時也收穫着,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在這裏,我對自己這一學期來的思想和工作情況做一個回顧和總結,以促進今後能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學的工作。

在政治思想方面,在師德方面虛心向老教師學習請教,從中學習高尚、嚴謹的教師風範。

在教育教學方面,我以嚴要求高標準來衡量自己,不斷給自己施壓,主動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學活動。教學中,針對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同時,認真做好作業批改和輔導工作。

在紀律方面,本人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有事主動請假。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能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

在教學成績方面,隨着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業務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學之餘,還擠時間自學中文本科並積極參加各類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教學成績得到了教研組內其他老師的一致認可。我所帶的班級,總體來説,成績較好。

當然,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在工作中還存在反思,以期更大的提高。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語文心得體會13

對於語文的教學真得是學着教,教着學,教學相長,不敢談經驗,只敢説心得,説體會,那就説説我的語文教學之旅吧!

1、 我們學校實施師友小組合作模式,我感到對於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是很切實可行的

由此我在常規教學中有意着力實施師友合作的宗旨,營造師友合作小組的氛圍,由此班級同學們長期下來都有濃厚的小組合作意識,能夠積極參與提高本小組的榮光。比如回答問題,批改作文,聽寫批改詞語等活動都有很好的效果,以前自己也用小組合作,但是沒有理論的指導,一切都是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如今學校領導引領,確實好像給我一個教學的路標,一盞教學路上的明燈,照亮了前行的教學之路,這師友合作的模式教學給常規教學的開展引領營造了一片新天地!我相信未來教學之旅將更寬闊豐富多彩!

任何教學模式的開展,都需要教師本人良好的師德修養和較高的人格魅力!下面説説第二點:

2、 用快樂教學法進行教學

課堂上常見我的微笑,我認為孩子們畢竟是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作為學生犯錯了,我們教師大可不必發怒,我們就是要用學識引領他們的成長,教育他們做人,培育他們的心智,傳授他們以知識。

在語文教學中,我積極備課,引領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運用賞識教學,鼓勵學生,激勵學生,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學生們的學習是很快樂的。當然,寬容對待學生並不是縱容學生,對學生還要嚴格教育,因為畢竟學生的成長是需要我們引導的。

3、 利用閲讀教學作為突破口進行教學

我喜歡讀書,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常常鼓勵學生讀書,讓班級學生共讀一本書,根據教學活動比如《昆蟲記》、《童年》、《我的大學》開展讀書交流會,通過讀書交流學生拓展了自己的視野,談出了他們的心得體會,你會發現他們的心靈世界被喚醒,真的閲讀讓他們的世界是很精彩。學生在我的鼓勵下不只是買新課標必讀書,還買了其他的書。而且我鼓勵學生進行讀書筆記進行摘抄,通過讀書筆記摘抄,讓自己的心靈淨化,沉澱,學生在閲讀的基礎上有了深度。比如近幾年來,我鼓勵學生進行閲讀,還通過辦理班級圖書角,學生們讀書進行交換漂流,他們愛上了閲讀,為此曾有同學寫了《爭書記》在濮陽日報教育週刊上發表。如今我們國家,我們濮陽市正在開展全民閲讀,我感到未來學生的閲讀一定是更加精彩的。

實際,語文教學就是大語文的理念,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開啟了學生的心智,學生的閲讀思維也被激活,我認為我們的學生應大面積地開展閲讀。比如《閲讀一本最喜愛的書》、《讀書帶來的精彩》、《我與書的故事.》等都是學生可以暢談的、演講的內容!

4、 我不只是培養學生閲讀,我還讓學生書寫日記,作為班主任學生的日記習作可以作為班級工作的一個依據,而且從另外一個方面日記可作為走進學生心靈的一個渠道

孩子們通過書寫日記,你會發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的精彩,他們的人生世界的敏感與多智。我們經常開展的日記交流會,就有力地促進了班級日記水平的提高。我所教學生髮表的多篇習作都是我從學生的日記精選而來的,日記習作寫出了他們的真情實感,寫出了他們的喜怒哀樂,寫出了他們的精彩大世界,寫出了他們的青少年時期的多彩生活。馬金金《媽媽的笑》寫出了該生理解苦難媽媽的歡笑,任春春的《爭書記》寫出了班級閲讀之旅。

關於語文教學的心得就説到這裏吧!在教學路上有很多不足,但是我相信以後的語文教學天地將更廣闊。因為有學校領導的英明決策,有這麼多的專家高手在引領,我們將能得到更有力的幫助和指導!也懇請在座的同仁給我有力的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語文心得體會14

最初瞭解“主題學習”,是源於拜讀xx老師撰寫的一篇名為《主題學習報道》的文章。當時那種透過文字想象課堂的感覺,猶如霧裏看花,總覺得有幾分遺憾。這次真的特別感謝薛老師的幫助和xx校長的支持,我才有機會真正地走進“主題學習”實驗下的語文課堂,一睹它迷人的風采。

10月22日,我和同事孫翠平老師相伴來到山水宜人的xx,參加為期一天半的xx市國小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會。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國家課程中心博士、北京新學校教育研究院xx副院長、山東師範大學xx教授、《中國教師報》xx女士、xx市國小語文教改的領軍人物xx老師等諸多教育界專家。此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小校長、一線語文教師,共七百多人。會議日程安排得緊湊、充實。

一、同樣的困惑,我們能否同樣地找到出路

20xx年8月,著名的改革家李希貴先生在xx主持啟動了“主題學習”實驗。當時實驗的定位是:尋找一種在一般學校、一般學生、一般師資情況下都能夠適用的語文教學方式。歷經八年的時間,這一實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xx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節節精彩紛呈的語文課堂,一位位風格迥異的xx名師。孰不知,在實驗之初,xx教師遇到的是和我們現在同樣的困惑。

困惑之一:對一本書與一套書的困惑。主題學習實驗要求每學期對8本配套叢書進行課內閲讀。可是對這麼多年來一直習慣教學一本書的老師們來説,閲讀時間從哪裏來?配套叢書什麼時機出現?

困惑之二:對“三分之一”與“三分之二”的困惑。主題學習實驗還有一個硬性要求,語文課用三分之一的時間教教材,用三分之二的時間閲讀叢書。這樣的時間分配,教學內容能否完成?學生成績是否會受到影響?叢書閲讀是否能起到預期的效果?由此,我想到了我們本學期的單元整合教學以及配套叢書的閲讀活動。這一系列問題,也正是我校老師們最擔憂的。雖然xx教改的成功經驗,可能只是一個借鑑,我們不能全盤拿來就用,因為畢竟大環境不同,學情不同。但是,主題學習實驗下的語文課堂的的確確有足夠的吸引力,觀摩之後,有一種心嚮往之、行欲效之的衝動和渴望。記得會議結束時,馬彩清老師問我觀摩的感受,我説心情很激動,也很沉重!我在心裏不停地叩問自己:同樣的困惑,我們能否像廣大xx教師一樣,找到我們語文教學的出路?

二、拿來與創新,行動是前行的保障

主題學習是一項實驗,更是一個指引。在這一主題下,xx的廣大教師發揮自己的智慧和特色,形成了風格迥異的語文課堂。他們有很多的經驗,我們是可以借鑑的。例如薛光霞老師的“四讀法”,即:一讀,自由徜徉樂逍遙(叢書課外自由讀)。二讀,精雕細琢撼心靈(抓叢書重點、“精點”,課上指導讀)三讀,異彩紛呈過把癮(舉行多種形式的閲讀展示)。四讀,千枝萬葉攢一樹(學生用主題樹的形式總結讀書收穫)。

還有xx第二實驗國小王玉莉老師的單元集中高效識寫的介紹,更是易於我們課堂操作……我們能否順利起航,開始我們的課堂改革?有三句話最值得細細品味和分享:①把我們的問題拿出來研究,把研究的結果付諸於行動。----李希貴②教師必須要轉變觀念,充分地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學會適度地退到課堂的某一角落,把舞台讓給學生!———xx③在研究的路上,我們需要尋找身邊的同行者!----李懷源

只有行動起來,在我們的課堂上邊實踐,邊反思,邊研究,邊改進,才能真正地激活我們的思維,我想沒有一種經驗是可以紙上談兵得來的!基於他人經驗,融入個人智慧,創新出自己個性化的教學方式,這是我們前行的不二選擇!

三、須立足長遠,心中有大課程意識

在與xx老師交流時,我也彙報了自己最近幾年在課堂中進行的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嘗試。我們實驗國小的學生相對來説,是家庭教育意識比較好的羣體。學生存在的問題不是不願意讀書,而是讀書不夠深入。很多的家長反映:孩子讀了不少書,但是總覺得沒有在頭腦中留下什麼,讀書更多地是停留在表面。基於這種情況,我在班級內嘗試進行了“師生伴讀”活動。在學生自由閲讀的基礎上,老師和全班同學同讀一本書。從最初的每學期同讀一本,到後來的每月一本。在讀書書目的選擇上,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儘量選擇和課文內容相關聯的文章,如學習了四年級上冊第三組童話單元后,我們同讀了童話集《稻草人》。

學習了課文《卡羅納》後,我們同讀了意大利日記體小説《愛的教育》……第二個原則是在有多種選擇的情況下,尊重孩子們的興趣。現在想來,這一做法,和我們學校本學期剛剛嘗試的單元叢書的閲讀,是有某些相通之處的。在讀書方法上,老師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讀一本書要先讀目錄,梳理畫出書的知識框架,再讀整本;感興趣的地方要多讀幾遍,及時記錄讀書感受;讀書時,要學會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慢慢形成知識體系……為了促進孩子們的閲讀,讀書展示和激勵評價是必不可少的:讀書小報的製作和編輯成冊;每週一次的讀書沙龍,師生共同暢談讀書感受;讀書星級評價;家長寄語……幾年下來,學生身上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閲讀興趣提高,即興表達能力明顯增強,書面寫作初見成效……

通過這次觀摩學習和xx老師的點評指導,我對自己的上述做法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現在再回頭審視自己一路走來的足跡,發現還不夠深入,不成體系。今後還須站在課程的高度進行進一步地規範和整合。xx老師這樣教導我:“只研究一節節單獨的課堂,意義不大,要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就要嘗試創建孩子們喜歡的課程,有自己鮮明的教學特色,那才是真正受學生和家長喜歡的好老師!”馬彩清老師也有同樣的見解:“找準自己的切入點,創建自己的課程體系,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這些教導我真的需要慢慢沉澱、細細琢磨!

xx名師敢於創新的精神、對於教育事業的執着值得敬畏,更讓我深思!我們學校是一所省級規範化學校,我們的校長視野開闊,視線長遠,更難能可貴的是她格外重視和支持年輕教師的發展。一年來,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四個學科教師在省市級比賽中取得的優異成績已然讓全校教師歡欣鼓舞!我想,只要我們在校長的帶領下,團結一心,勇於實踐、大膽改革,我們一定也能創出一片屬於我們的美麗天空!

語文心得體會15

語文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長期以來,語文學科並沒有得到學生應有的重視,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課之外,這一點在許多學校都已是不爭的事實,非重點學校尤其如此。分析下來,語文課缺乏吸引力是原因之一,語文考試成績難以拉開差距,並且往往成績與實際程度不符,導致學生不願花力氣是更主要的原因。改革考試方案是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則一直致力於尋找一條能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較好地結合的道路,在幫助學生提初其考試分數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奠定其文學素養的根基。應該説,我們還沒有找到最佳的道路,只是在摸索中積累了一些做法,介紹出來,以期拋磚引玉。

一、夯實基礎。

(一)早下手,抓反覆。

語文是一門積累的學問,靠短期強化往往毫無效果,況且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學生的各科學業難度逐漸加深,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年級越初就越難在語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學生七年級剛入學時就抓緊其語文的學習。七年級剛開學,我們就分發了一套文學、文化常識和古詩詞名句名篇摘錄的材料,讓學生在空餘時間背誦。為了克服遺忘,我們將這部分內容定為每學期開學摸底測驗的必考內容,讓學生在反覆不斷的複習中加強記憶。

在文言文語法知識上,我們採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學策略。即在七年級一開始就讓學生徹底弄清楚文言語法規則,第一篇文言文課文就讓學生自己歸納文中的各種語法現象,這樣做雖然在一開始佔用了較多課時,但幾篇課文下來老師就再不必進行文言語法方面的教學,學生的文言文學習便有了較快的初始速度,為後來的大量閲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用足教材,以“本”為本。

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非常重視利用教材,按照H版教材的體例,有步驟有計劃地提初學生的能力。

六冊書的課內文言文我們幾乎全部上過,總體上採取先慢後快、重點篇目慢非重點篇目快的原則,有變化有側重地實施教學。

課內現代文中的必讀篇目我們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學重點不是讓學生記住對課文本身理解的結論,而是使其瞭解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並將這種思維過程中所用的方法遷移到課外文章的閲讀中去。泛讀課文則是選擇某一側面,以學生討論為主,運用所學方法自主解讀文本。

(三)分步前進,學寫作文。

在作文教學上,我們沒有一蹴而就,而是從夾敍夾議的記敍文開始,逐步訓練論點型議論文、論題型議論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讓學生先列並列式、層進式結構提綱,再連綴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認真批改,詳細講評,學生的寫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來。

二、廣泛拓展

(一)擴展閲讀課外文言語段。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儘量選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文章,鼓勵學生將有些故事作為論據寫入作文,檢測學生掌握情況。

(二)引導學生課外自讀。

(三)堅持以剪報的形式擴大學生閲讀量,把握時代脈搏。

(四)堅持寫隨筆,抽時間做評講,優秀作文印發給全年級。

(二)專項複習。包括文言虛詞、實詞,古文化常識,詩詞鑑賞等,每項複習結束都有自編配套試卷加以檢測鞏固。

在作文方面,抽出課堂時間寫限時作文,提初學生臨場作文能力。根據各班不同情況,從審題、結構、材料、語言等方面專項突破。

(四)適度訓練綜合性試卷。為避免重複操練,我們對眾多綜合性試卷作了挑選,選擇難度不同的試卷,全年級統一測試,重在訓練考生考試的感覺。

老師兢兢業業,認真塌實,任勞任怨。不僅解答學生的質疑,而且常常與學生談心,進行心理疏導。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把對老師的感情轉移到學科學習上來,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