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心得體會12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6.07K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學科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12篇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1

第一、明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要求

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立(基礎)、自為(實質)、自律(保證)。具體表現為:學生參與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與內容,參與制定學習計劃,參與設計評價指標,學生自己發現認識解決問題,發展思維,掌握方法,養成習慣。有自己的情感投入和體驗,並以之激發自己學語文、用語文,自己能在語文實踐中及時反思並調整學習活動。合作學習要求明確共同的任務,要求學生積極承擔個人的責任,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完成任務,要求師生共同評估學習活動,尋求改善途徑。合作學習不僅要求掌握合作的學習方式,更要培養合作的`生活態度。探究學習着重探索和研究。探究學習要求在語文實踐中,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重要現象,在對重要現象的觀察體驗感悟中,有針對性的所及與處理相關信息,在對問題的探索認識體驗感悟的過程中,積極表達交流,逐步形成,並呈現、説明、評價和檢驗探究解惑,在

探究學習中掌握防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特別是發展實踐創新和探索進去精神。

第二、正確認識自主合作探究的對立面

對立面包括教師的指導性學習,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強化學生的學習的主體地位,要對學生驚醒必要的指導和要小的幫助。包括使他們明瞭學習目標和內容,開發和利用學習資源,涉及語文學習活動,發現所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反思評價學習過程和結果。合作學習的對應面是學生的個體學習。合作學習錢,個體都應對學習內容有自己的思考和認識,這樣,合作學習才會有知識和經驗的新的建構。探究學習的對應面是學生的接受學習。如果接受學習中學習者是主動地,能夠將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建立實質的聯繫,就是有意義的。

第三、在綜合性學習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綜合性學習既符合語文教育的傳統,又具有現代社會的學習特徵,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應該積極提倡。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2

今天下午,有幸參加了實驗國小承辦的省教科院基地學校對外活動。聆聽了滕州 市實驗國小劉文婷老師執教的六年級語文《夾竹桃》,感受頗深。

《夾竹桃》中有這樣一句話:“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對我説來,它卻是我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我感覺劉老師也具有夾竹桃的品質,雖然衣着樸素,課也非常質樸,但卻處處閃耀着她對國小語文獨特理解和獨到追求,讓人回味無窮。

一、“我要教會學生閲讀”

這是劉老師對語文教學的一個樸實的追求。上課伊始,她就問學生:我們已經閲讀了不少經典佳作,也積累了不少閲讀文章的方法。平時,你看到一篇新課文,會怎麼做呢?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有的學生説要明確作者的寫作目的,有的説要讀出文字背後的東西,有的説要學習寫作的方法??在不經易間,教師滲透給了學生閲讀的方法。在結束全課前,劉老師給學生們推薦了一篇豐子愷先生的作品《楊柳》。這是一篇與《夾竹桃》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的文章,教師的推薦意圖不言自明。她是把課文當作了枴杖,在教給孩子閲讀的方法後,讓學生進行自主實踐。如此設計,不光拓寬了學生的閲讀渠道,更讓學生潛移默化中鞏固課堂上的語文知識,提高自己的閲讀能力。

二、“我要教給學生表達方法。

這是劉老師對語文教學的另一個樸實追求。在平時所聽的公開課中,我們也能看到一些老師給學生滲透寫作知識。但那只是浮光掠影,如蜻蜓點水一般,有“作秀”的嫌疑。但今天的課堂上,卻讓我有了很深的感動。表達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口頭表達,一種是書面表達。劉老師在課堂上注重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她鼓勵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自然段的`內容。這在公開課上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樣的設計不僅枯燥,而且會比較費時。但劉老師不急不躁,不厭其煩引導學生如何既準確又精練地説出主要內容。當孩子們終於能比較自如地概括段意之後,奚老師笑了,我也在心裏笑了!劉老師還非常重視寫作方法的指導。如討論此文開篇的方法,指出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並由作者先寫夾竹桃外在的特點,再與內在的品質這個寫法,告訴學生“由表及裏”的寫作手法。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時時將作者季羨林先生的言論穿插其中。讓學生學習大作家對寫作的態度和做法。有些時候,語文是需要“告訴”的。相信孩子們在短短的四十分鐘裏,對寫作文如何謀篇佈局,如何組織材料,一定若有所悟。

整堂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目瞭然教師想要給予學生的是什麼。沒有花裏胡哨而沒有價值的刻意設計,真是“簡簡單單上語文”的好課例。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3

在8月2日下午參加了公司的全員質量分析會,聆聽了各位公司領導對於公司近幾個階段工作的總結分析和之後的工作設想規劃,我期待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各位領導從各個方面細緻的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規劃。杜忠忠領導就提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包括控制壓片機速度,控制泡罩機的速度,包裝增加控制人員,前後工序的'連接等。乳品總監趙建強領導將1—7月份的銷售額,1—7月份市場反饋,人員思維,人月工資漲幅度、比例等進行了詳細的説明。候旺領導對奶酪車間的工鞋色澤,工具的擺放,看板的規劃,異物的管理,收集的數據等進行了説明。奶粉車間的韓志東領導對候旺領導的發言作了補充。

各位領導語重心長地提出了一些要求、一些批評。結合領導的思想,以及自身的感受,我認為要實現公司未來的希望,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是明確每個人的職責,並嚴肅履行每個人的職責,領導不能讓操作工去勤雜工技術員的活,讓技術員幹祕書的活,最後領導去幹技術研究的活。

二是工作安排佈置之前,一定要經過科學的論證和實地的考察,不能拍腦門亂來,不能自己感覺好就要求執行。

三是協調好部門之間的利益衝突,不能天天為吵架而浪費心力,最有效的辦法是當一個部門的工作要進行時,必須進行部門間的審核。

四是要對專業技術崗位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學會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培訓。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下半年的工作當中,我會秉承領導們的講話精神,進一步的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認清形勢,堅定信心。相信在各位領導的帶領下,在不久的未來公司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7月14日—18日,我們全體國小語文教師參加了縣裏組織的國小語文教材培訓。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闢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不時地在腦海裏浮現。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參加本次活動的體會,那就是受益匪淺。

1、在本次培訓中,輔導老師對教材分析,使我對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2、教材培訓建立了一個平台,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台,羣策羣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3、講授新教材時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材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材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比較新教材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繫,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4、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老師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課堂才會充滿生機。

5、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有那些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的教學,只有那些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根本改變,使語文課堂成為探究課堂,充滿生機,充滿生命活力。

總之,這次國小語文教材培訓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平台,我一定會珍惜本次學習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利用時間給自己“充電”,為將來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5

新學期即將來臨之際,我有幸聆聽了由教研室林老師帶給我們的講座,其心得如下:

一、“誠心”找不足,“信心”開前路

首先,林老師從新課標切入,結合之前存在的問題,準確的為老師們“把脈”“診斷”,並“對症下藥”。其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要“閉門常思己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這個主人是由老師領進門的,學生成績的`好壞與老師有莫大的關係,“滴水可以穿石”“千里長堤潰於蟻穴”一篇導學案、一個笑臉、一次鼓勵性評價、一次教學內容的安排、一次聲情並茂的朗讀、一次紮實的集體備課、一次成功的檢測,都可以成為成功之水,也可以成為“失敗”之滴。作為語文老師必須踏下心來,從自身找缺點,挖不足,才能制定下一步的目標,信心滿滿的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二、“專心”備教材,“用心”踐課改

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讓學生“樂學”“樂學”“狂歡”。文言文,古詩詞確實枯燥、乏味,但是隻是“滄海中的一粟”,要燃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必須“專心”備教材、備學生,用語文實踐活動、競賽、故事、課本劇等等實現“趣味語文”的真諦,高效課堂已經為同學們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作為老師就看如何能夠用心讓學生從導學案中另闢天地,發現“世外桃源”了,每個老師每節課都種下一顆飽滿籽,盛夏來臨,盛夏來臨泛起一片絢爛的花海。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6

xx月3日至4日,xx省教研院在xx縣第一國小舉行了第一次20xx年xx省國中語文學科研訓下鄉活動,歷時兩天,現此項活動已取得圓滿成功。本人十分有幸參加此次活動,收穫頗豐,感觸很深,在此,我將本次活動的心得體會做如下表達:

一、主要收穫

1、本次活動組織嚴密,程序規範。

我們xx組參加送教下鄉的受訓教師共10名,參加評課學員共9名。活動當天,參加聽、評課的教師來自各個市縣,達200多人。每天早上八點報到,下午六點結束,嚴格按照“集體備課————互動研討——微型講座——課堂展示——評課”的程序進行。“備課”、“講座”、“上課”環節,老師們都在凝神細聽,認真記錄,“互動”、“評課”環節,老師們則積極踴躍地與領導和講課老師互動交流,現場氣氛異常熱烈,甚至研討交流到下午六點半。組織活動的領導自始至終都在活動現場。各位評課老師都能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不怕辛苦,精心評價,保證這次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此次教研下鄉的受訓學員xx組的李坤眉老師和xx組的胡愛蓮老師,她們的展示課理論聯繫實際,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師生合作探究氣氛和諧,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下的新型師生關係。評課員均能結合課例,進行了精彩的點評。無論是施教者的課堂教學,還是評課員的點評,都滲透着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同時在教材的取捨、課程資源的開發、教學方法等方面給前來參加活動的老師帶來了許多有益的啟示。互動中,大部分老師大膽發言,積極參與討論,顯示了教師們積極探索新課程改革的熱情和真誠。

本次活動的開展,雖然時間不長,但參與人員廣,活動程序多,工作任務重,儘管如此,整個活動準備充分,內容充實,流程規範,過程嚴謹,操作嚴格合理,教師熱情高漲。這對於增強我的學習和教研意識、提高我的業務素質、推進我的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交流機會增多,教研氛圍濃厚

開展此項活動的最主要目的是給老師們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台。從本次活動的情況看,大家通過交流,取長補短,收穫很多。可以從這樣三個方面來説明:

(1)受訓學員備課具有研究性。受訓學員充分認識到要上好課,備好課是關鍵。在備課方面,兩個備課組的老師們都花了很大的力氣,有的`教師邊對照新課改理論邊備課;有的教師通宵未眠,反覆修改教案,使教案更加完善;有的教師備課後還在家中面壁試講。上完課以後都能認真地對自己所教的課進行反思、總結,並積極地請評課老師及其他老師對自己的課進行評議,虛心地聽取同行的意見。

(2)評課員的評課具有導向性。他們的評課能緊緊依據學科課程標準,從課程改革的理念出發,有的從整體上予以分析解構,有的從細節處精雕細琢,有的站在新課程改革的高度去論述,他們精闢獨到的見解不僅令我心服口服,更讓我受益匪淺。如瓊中縣一位受訓學員在評價李坤眉老師的《雲南的歌會》時,不僅肯定了優點指出了不足,而且就如何講授民俗風情的話題給予了合理科學的建議,在場的教師不時響起掌聲。

(3)老師們踴躍地去聽課,力爭多聽課,多吸收別人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同時又能真誠向上課的老師提出問題。他們的問題有的涉及教學理念,有的關乎教堂效益,有的關注學生表現,有的指向課堂結構……如xx縣受訓一位學員在評價李坤眉老師執教《雲南的歌會》,就美文美教、美文美讀方面提出問題,並發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見,引發了老師們的共鳴。

3、新課改理念增強,教學水平得以提高

本次活動是在實施新課改的背景下進行的,受訓學員們認真學習新課程的內容,努力把新課改的精神貫穿於教育教學過程中,始終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帶着課題去研究去實踐。加上老師們對本次活動十分重視,準備比較充分。因此,在活動中,兩位展示課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都很高,課堂教學能力都很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第一課時教學任務得以明確。這次活動選擇散文、小説為題材,都按進度講第一課時,兩位老師都能依據學科課程標準恰當地確定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呈現出的課堂教學紮實有效。

(2)教學目標科學有序。在本次課堂教學的展示中,兩位老師能把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的統一起來,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如李坤眉老師所執教的《雲南的歌會》和胡愛蓮老師所執教的《孔乙己》等都能立足散文和小説特點,圍繞本學段要求制定科學、合理、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

(3)教師的教學方式有效。兩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以學生為主體,教與學的關係掌握得較好,重視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和興趣的激發;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參與廣度、參與深度、參與狀態、參與形式及參與效果,努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多樣。兩位老師在教學中摒棄了簡單的問答式,積極地探索運用觀察、討論、實驗、感悟、表達等多種方法的運用,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4、展示課教育教學理念濃烈

在這次活動中,我欣喜地領教到了李坤眉老師和胡愛蓮老師生動活潑而知識性很強的展示課,非常符合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一方面説明她們思想上沒有陳舊教法的烙印,另一方面説明她們基本功紮實,教學能力強。因此,我從這兩堂展示課中,深切的體會到教學能力對我們上好新課程的重要意義。

二、反思

1、展示課某些教學設計規範性不夠;

2、展示課中的某些知識點對於教材的深度把握不夠,對教學理念鑽研不深,只注重形式;

3、部分教師的教學評價空洞,分析太過籠統;

4、某些評課教師面面俱到,泛泛而談,沒有落到實處。

5、某些教師沒有抓住機會積極參與觀摩研討活動。

總之,通過參加本次活動,讓我深切的體會到,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認真學課標、用課標,要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方法,認真優化教育教學工作,這對增強本人的教育教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7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在我們學校開展以來,很短時間內收到明顯效益。大家都感到語文教學找到了一條更合乎學科本質特點的途徑,對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培養學生語文素養髮揮了巨大作用。以實驗教師領頭,大家共同參與,一邊探索一邊總結,可以説,語文教學改革打開了新生面。但是我發現,校內校外不少同行有一個顧慮:低年級,能不能參與這項試驗?如果能用,又該如何用?我的觀點是,低年級也可以用。在這方面,《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幫了我很大的忙。它決不是單供我們教師即時套用,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維方式,統籌方法,實踐嘗試。我從這本書裏受到極大啟發,一邊借鑑運用,一邊開發自我,建造師本課程、班本課程,收到了很好效果。本學期,自從孩子們升入二年級以來,隨着識字量的增加,他們的閲讀視野從單純的看漫畫轉到對文字的閲讀,興趣濃厚,除了讀主題叢書,好多孩子已經開始讀整本書《三國演義》《楊紅櫻系列叢書》《笨狼一家》《少兒百科》等。為了引導學生有效閲讀,我利用課堂、上下午預備前帶領孩子們興趣悦讀,並積極開展了一系列語文主題學習活動,有成效,也有不足。現我就目前主題叢書的閲讀教學情況總結和反思如下:

一、以課本為主體,以主題學習為輔導,以點帶面。

為了讓孩子們有目標有要求地閲讀學習,我要求自己首先要吃透教材,研讀教本,然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對整冊所有課文進行整合與分類,確定本單元的學習中心,然後從每一個學習單元中確定一篇精讀課文,其他篇目略讀,做到以點帶面的指導,讓學生能做到觸類旁通。在精讀完一篇文章之後,我及時總結這一類文章的學習方法。然後讓學生舉一反三,用此方法自主、高效地學習本單元內的略讀課文,同時進行相關主題下的拓展閲讀。這樣一步步下來,學生不但能掌握這一類文章的學習方法,擴大了閲讀量,同時也能掌握這一類文章的文體特點,並且我讓學生試着寫與主題閲讀有關的日記,雖然學生們寫得話語有時讓人琢磨半天才知道原來孩子們寫錯了字,句子有歧義,但通過讀寫結合,他們現在逐漸能寫出通順的句子,這不能不説主題學習的功勞之大。在這一過程中,自己儘量做到精講,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孩子津津有味的徜徉在書的海洋中。

二、重視朗讀感悟,讓課堂“活”起來。

主題叢書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出色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彌補這一缺憾,使這些出色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在主題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評價,在評析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閲讀教學與實驗活動有機結合。

在主題閲讀教學中,我常常結合課文的特點教給學生一些實用的閲讀方法和朗讀技巧。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利用預備前讓學生進行與主題學習相關的朗誦與演講,家長會上孩子們詩歌朗誦展示,三國人物點評等讓所有家長大吃一驚。還引導學生們從寫一句話開始去寫好自己的日記,寫出自己的感想,並且定期進行“好文章推薦”“我是閲讀小博士”評選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閲讀積極性。本學期我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開展的語文主題學習活動,幫我係統了自己,整理了自己,提高了我的教學水平。但是尚處在研究和探索階段。而在語文教學方面,我的經驗也很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虛心學習,大膽探索,勇於展示,儘快的構建和完善語文主題學習的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8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新課程的基本特點。 影響語文素質教育的因素很多,語文教材就是諸多因素之一,澄邁這次人教版新教材的全面推廣,使用教材,就為素質教育提供了新的舞台。

一、通過這次培訓瞭解了人教版國中語文教材的一些特點:綜觀全套教材,特別就課文內容而言,它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一)文質兼美,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國中語文教材共六冊,一百七十多篇,體裁多樣,有古典名著、詩歌、戲劇、散文、小説、寓言、神話故事等,讓學生充分汲取文學這座百花園中的營養。內容豐富,涵蓋面廣,既有學生喜歡的體現家庭,學校生活的文章,又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自然,關注世界。同時所選文章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教材除了保留傳統經典篇目外,更選入了現當代作家的作品。

(二)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本教材的亮點本教材每單元后都安排有一個綜合性學習,它具有以下特點1、強化語文與生活的聯繫,貼進學生生活實際。從七年級的“自己介紹”,“我愛我家”;八年級的“讓世界充滿愛”,“我也追‘星’”;到九年級的“歲月如歌——我的國中生活”等等,選題貼近學生生活,容易選取材料,讓學生有話可説。

2、緊扣教材內容,是單元教學的深化和拓展。把單元學習的主題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和寫作、語文綜合性學習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對單元主題,進行集中的思考,深入的研究,鍛鍊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比如説,八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是以戰爭為主題的文章。這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寫作的主題就與單元編排主題一致,題為“世界何時鑄劍為犁”。訓練的內容,不僅要聯繫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要了解世界戰爭發展的概況,瞭解文學作品中的戰爭描寫,講述英雄人物的故事,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思考戰爭產生的根源和屬性。有的問題的設計,需要學生進行深度探究。比如:為什麼戰爭總是那樣的難以消除?如何理解戰爭有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一方面促進了科技的發展,另一方面又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怎樣才能實現真正的和平?認真組織好這次活動,就是對單元教學內容的`深化,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昇華。

3、體現綜合性。把語文學科與自然、歷史、地理、時事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緊密聯繫起來,拓展了學生的視野,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念。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口語訓練主題“戲曲大舞台”,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戲曲的有關知識,而且要去品味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的演唱,學唱戲曲,把語文與傳統藝術天衣無縫的聯繫起來。比如,“蓮文化的魅力”,在第一個部分,就要求學生就蓮的歷史、品種、栽培、用途;蓮葉防水和自潔之謎;藕斷絲連的科學解釋;千年古蓮發芽之謎;蓮生長繁殖特別快的原因進行科學探究,也要求學生到蓮池進行觀賞,進行有關蓮的詩詞朗誦活動。這樣,通過口語交際與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聯繫起來,對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繫起到了紐帶作用。

二、通過學習我覺得教師除了瞭解人教版新教材的特點,教師還必須做好如下準備才能上好課。

第一:深鑽課程標準,領會課改精神。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以上目標達到之後,知識的獲得將是很自然的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

第二:瞭解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程活動設計的首要目的是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引導他們體驗情感,培養能力,構件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深入地瞭解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學生好奇心強,有活力,情感單純而強烈,記憶力強,想象力豐富,處在形象思維強而抽象思維正在形成階段,由於學生們受到現代各種傳媒的影響,有較廣的知識面,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如果能根據學生們的情感和年齡特徵,找到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再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一定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為了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提供直觀的教學材料,僅憑教師的語言和行為動作是無法完全達到效果的。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能夠給學生以具體形象、有聲有色的情境感受,還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時空的信息量,都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抽象教學形象具體化,使學生在體會、感悟中獲取新知。形象逼真的方式比教師口乾舌燥的講解要好得多。

第四: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素質。

首先,必須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特別是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基礎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論,轉變傳統的教育。在未來的課堂上,知識將有三個方面組成,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提供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新課程將改變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教師將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因此,就教師而言,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教育。對新課程充分理解,誠心接受,熱情投入,有效實施並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發展,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

其次,隨着新課程的運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接納性的、支持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氣氛;作為學習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隸。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地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才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9

週四,我有幸和同事們到林州大劇院參加了全國國小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會議,聽取了方曉玉、王玉莉、李曉林、李曉偉四位名師的展示課,認真聽取了全國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崔巒教授對改進閲讀的一些思考和實驗學校校長的報告,感受頗深。首先為我們展示課例的是來自山東濰坊市臨朐縣第二實驗國小的王玉莉老師,她講的內容是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集中識字課》。聽了王玉莉老師的課後,我發出了深深的感慨:原來一個單元的生字可以這樣去學。這節課的內容分四個版塊兒:第一關是我會認。王老師首先把第七單元的生字以詞語的形式,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去認。形式是先讓學生讀,然後老師找學生讀,最後老師範讀,學生跟讀。第二關是我會讀,就是把拼音去掉,讓學生去讀。先讓學生自己來讀一讀,然後男生、生女分開讀。第三關是我會記,老師首先讓學生觀察每行字的特點,讓學生總結記字方法。

最後總結出四種方法:

1、聯繫生活去記字;

2、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去記字;

3、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

4、多樣方法去記字。

第四關是我會用,老師把大部分生字融入到一首兒歌裏面,讓學生自由讀,老師指名讀,學生齊讀,拍手讀。聽了這些課,總的感受是老師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識字。其它三節課教學模式一樣,都是採用1+x+Y單元主題教學。

1、是指精讀課例的教學。就是從教材的每個單元挑選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精讀,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實現與文本、老師、編者、學生間的平等對話,從中品味、欣賞藴含在詞語、句子背後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聽説讀寫的基本語文能力訓練,並滲透一寫的學習方法。

2、指的是苦於篇略讀課例的教學。這些文章,不必逐一探究每個字、詞或句子的意思,有選擇地進行閲讀。這樣的文章教師可採用學案的形式,放手讓學生運用精讀課例中學到的方法進行自學。

3、指的是《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教學。拓展書目的教學一般在課內完成。

這樣的教學方法給我的感受是:

一、精讀與略讀的融合,既品詞析句,又海量閲讀。精讀課上,落實了葉聖陶所説的一字未宜忽,語語司其神略讀和拓展課上,落實了詩人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二、理解與運用的融合。理解是為了運用,運用是為了更好的促進理解。精讀課上,體會情感並把學語文落實到實處;略讀課上和拓展上,突出訓練重點,強化鞏固,形成能力。

三、學文與學法的融全。以精讀課文為例,以例悟法;略讀課和拓展課作為練習,依法自學。

聽完這次國小語文主題教學活動後,我的收穫是:

一、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把語文教學落到實處。老師要少講,把課堂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要求根據學生的學設計教學內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不搞繁瑣的'課文分析,不盲目追隨新理念,要立足於學生的學,立足於學生的長遠發展來完成課堂教學。

二、要轉變教學方式,切實保障學生的學。教方面,教師不但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學情,也就是教師的教要圍繞學生的學進行,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學生的學,要重視學生的自學與合作學習,同學間要互幫互助、互相督促,保證學習效果。

三、課內要大量閲讀,為語文學習引入源頭活水。葉聖陶先生説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材可以發揮例子的作用,引導學生去了解語言規律,學習語言。如果只學習教材,見到的活生生的語言就會有限,學到的東西也會有限。所以我們在課堂上要進行大量閲讀,豐富學生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書讀得多了,詞彙就會大,掌握的句式會更為豐富,頭腦鮮活的語言會更多,當然表達更自然、清楚、流暢。總之,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這幾位名師的先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讓我們師生都行動起來,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因為知識上的富有可以讓人享受心靈上的滿足,讓我們在讀書中體會人生的富有與美好罷。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10

最近教研組組織學習新課標學習,全組老師都認為,《語文課程標準》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引導教師轉變教學思路,改進教學行為,積極嘗試課程改革。在實踐中,也深深體會到新課程的實施給語文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但有時也會出現手捧語文書,不知怎麼教的困惑。

關於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終身受用的學科。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無須置疑,就這一能力的張現,必須增加學生的閲讀量,進而提高能力,增強人文素養。

首先要營造輕鬆和諧的閲讀氛圍。要讓學生自主閲讀,在讀中體驗與思考,獲得人生感悟。關於這一點,老師不必硬性規定每週讀幾篇,可安排10-15分鐘,在晚讀時與同學交流讀書心得,獲得讀書的動力、積累經驗等。

其次要提供廣博生動的閲讀平台,藉此開始拓展學生閲讀視野,激發學生一定的閲讀目標。老師可採取各種方式集中古今優秀書目,讓學生自由閲讀。如:同學捐借,圖書室借閲,教師捐借等。同時,還可以開展及時的閲讀交流會,激發學生閲讀。

第三,要開展精彩有效的閲讀活動。例如:開展每週一次的“尋訪名人足跡活動,“讀書經驗談”活動,“名人風采談”活動,“智慧大比拼”活動,進而期望學生多角度閲讀。

第四,語文課堂要給學生以良好的人文薰陶。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語言要精煉、連貫、生動突出語文的人文性,給學生以極佳的示範,使學生在語言表達中極力追求更高境界。因此,只有我們語文教師關注學生語文活動中的每一個細節,並且注重自身語文素養的提高,方能使學生語文素養得以提高,進而增強語文綜合能力。

關於閲讀

在課堂教學中,首先着重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學生在閲讀文本教材,提出第一個目標就是“讀完本文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圍繞着這個目標,設計的問題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其次,在語文教學中還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學生接觸到每一篇新的課文時,要求在這課中要積累多少詞語,以及要求學生掌握多少重點、難點的講習班,然後在課堂上讀一讀,寫一寫,即時掌握這些詞語。最後,在課堂作業設計中有意識穿插口語交際訓練。例如,甲、乙兩同學爭論一個話題,即中學生充當“追星族”,對成長是否有好處,根據以上話題,你有什麼看法?簡要説出你的理由。在這個訓練當中,要求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並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朗讀是一門藝術,在國中語文的新課標中指出:國中生要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而且,把它放在“閲讀”的首要位置,可見它的重要性,也能看出現在國中生的朗讀確實應該加強,同樣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讀所傳達的感情傾向也會不同。“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多麼有氣勢的詩句,如果再配以激情澎湃的背景音樂讀者覺得自己內心受到了美的薰陶,嗅探者彷彿站在了黃河的浪頭。

正確與流利,這兩點,對於學生來説很容易做到。關鍵是要做到有感情,就不容易了。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先介紹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作品的寫作背景,理解了文章的感情基調以後,我會穿插一段與文章內容有關的導語,而且,要用文章的感情來導入,使學生提前感受作者的感情,老師的範讀隨之開始。我認為,教師範讀錄音範讀效果要好,這並不是指教師的朗讀水平,而是指對於學生的感受,他們對教師充滿了敬意,這個特殊的身份給教師套上了一個光環,加之漂亮的朗讀更讓學生覺得這位教師不錯。因此,在學習之前,教師一定要做朗讀訓。不是説“師者,範也”嗎?如我在教學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時,花了一上午的時間,認真學會的朗讀。在班上,讀完本課,學生們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在此之前,也曾用過錄音範讀,可從未收到如此的效果,教師的力量總是無窮的。親自示範之後,學生們也想學學如此精彩的朗讀,按照平時的朗讀訓練來説,停頓、重音、語速的訓練和指導是必不可分的。我覺得這隻做了一半,因為聲情並茂,只做了前者,更重要的是情。如“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光未然《黃河頌》)一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重音在“望”和“奔”上,語速要慢。這樣不足以讀出本句的意味。要想讓別人體會你的感情。你自己必須先有感情,這樣才能讓你的感情洋溢,才能感染別人。設想自己現在就站在高山之巔,看到了波濤澎湃的黃河,夢中的黃河,終於相見,有多少話要對他説,我要讚美黃河,夢中的黃河,終於相見,有多少話要對他説,我要讚美黃河,就像演員所説的'“入戲”,“情”之“聲”更重要。

這就要求教師不光要做一位知識傳授者,還要做一個演員。有時,教師還要充當別的角色,他還應該是一個博愛者,這裏所説的“博愛”,是説教師的志趣應該廣泛。記得有一次聽一位教師朗讀劉成章的《安塞腰鼓》時,就一句“好一個安塞腰鼓”,我就覺得這位教師人打腰鼓,而且很喜歡。課後一問,便真是這樣,教師教學很多文章,對什麼都愛,有愛情。有情才能有精彩的朗讀。這樣教師又是一位藝術家,讓自己置身在文章之中,自己就是作者,

自己就看着一羣茂騰騰的後生,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粱地,他們從晚上一直打到天亮,充滿激情,語氣也隨之變化,跌宕起伏,最後一聲渺遠的雞啼,使一切戛然而止時,我們的朗讀也就輕了下來,緩了下來,最後停了下來,後生們也都累了,該休息了,欣賞了,這樣一場陽剛之美的腰鼓,讀者也滿足了。

語文,離不開“讀”,如何更好地讓學生“讀”,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我每個星期給我們學生上一堂朗讀專題課,找一些優秀的作品如《長江之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感情,尋找學習語文的樂趣,我想,只要學生讀了,必定會有收穫。讓我們在共同的探討中,心靈相通,讓我們在不同的朗讀中,各領風騷。

關於作文

作文一直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很多學生害怕寫作文。每次寫作感覺無話可寫,尤其是農村中學生,學生的閲讀量較低,詞彙不豐富,因此寫作時無從下筆,一下筆又會出現很多錯誤,那麼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呢?在此,談幾點淺見:

一、增大閲讀量,增加詞彙儲備。新課標規定,國中生要具有260萬字的課外閲讀量,每學年閲讀丙三部名著,通過閲讀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詞語數量,他人的寫作技巧,與此同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去閲讀,如在閲讀過程中要積累好詞佳句,總之學生有了豐富的閲讀量,寫作時就不會感到無從下筆。正所謂見多識廣,亦如古人所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二、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寫作。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寫作是歷史學家重要的,我認為這種訓練有兩種形式。一是説,教師指名説,必要時作引導。如“人生是一杯酒,讓人如痴如醉;人生是……”等進行造句。二是練,學生之間進行對話,這樣既鍛鍊學生的口語,也能提高寫作能力。

三、背誦範本。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背誦是中國人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通過背誦,學生可牢記詞語,積累語文材料,還可模仿範本中的句子,寫出更好的句子,同時可套用別人的語句。總之,背誦範本對寫作是很有作用的。

四、勤於動筆。所謂“曲不離口,拳不離手”,要想寫好作文,還需要多寫,可採用寫週記提高寫作能力,還可以就課文文章進行擴寫、縮寫和改寫等來練習。在學習到關於寫作目標時,老師們發現了其中一條目標難以實現:“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萬字,其它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其實對於這個目標,只要我們平時注意安排佈置,一定可以實現。要想考試作文拿高分,就必須平時勤練筆。那麼如何保持筆耕不輟呢?可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保證課內作文的計劃性。要完成上述目標,就必須在學期初制定好本學年作文訓練計劃。可以年級組為單位,根據本年級本學年訓練目標,集體商訂本學年作文訓練計劃,有的放矢地進行訓練,這樣既保證課標任務的完成,又能分階段有計劃有目標地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例如,為完成課標任務中提到的1.4萬字,以每篇600字計算,那麼一學年正常寫作任務就應不少於24次,平均每學期要達到12次。可能有些老師覺得這會加大教師負擔,其實八、九年級可以適當增加每篇作文字數,同時豐富批改作文形式,並且將各種正式寫作納入到這1.4萬的任務中來,這個負擔就不會那麼重了。我個人覺得,關鍵問題是應有計劃地確定各年級每學期的訓練主題,就可以避免陷入為字數而訓練作文的誤區。

2.課外練筆應以鼓勵為主。對於目前我校作文練筆現狀來説,訓練次數和質量參差不齊,學生的練筆也多為被迫式應付,真正主動練筆的學生僅為極少數。因此,為了打破這種僵局,我個人建議能否豐富一下練筆形式,精心蒐集一些練筆話題,適當舉行一些小型筆會或比賽。

(1)練筆形式可以多式多樣,比如每週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一至兩個與單元教學緊密相關的訓練話題,然後鼓勵學生每天寫一到兩百字的隨筆,內容不限,字數不少於50字,對於長期能堅持主動寫隨筆的學生可以加重獎勵。

(2)為了調動學生寫作興趣,可以走近學生,選擇有意義的社會熱點話題,比如:火箭隊到底能連勝多少場?今年奧運中國能不能拿到金牌數第一?還可儘量選擇一些有爭議的話題,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3)適當舉行一些小型練筆會或比賽。可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進行一次同主題的筆會或寫作比賽,激發學生集體榮譽和個人榮譽感。

3.關於快速作文的一些想法。眾所周知,考試作文就必須要求速度,可是平時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我們缺乏快速作文的專門訓練,因此每次考試總有個別學生會因作文影響最終得分。要扭轉這種局面,我們每位老師在學期初制定計劃時,就應明確規定每學期應有專門的快速作文訓練課。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11

20xx年2月20日,在新學期即將來臨之際,吹在春寒料峭的微風,迎着日漸温暖的朝陽,我們全縣語文老師彙集於xx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聆聽了由教研室郝主任精編的“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講座,讓我頓覺“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心得如下:

一、“誠心”找不足,“信心”開前路

首先,郝主任從全縣七、八、九年級20xx年期末考試成績入手,幫助全體語文老師為期末不足,準確“把脈”“診斷”,並“對症下藥”。其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要“閉門常思己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這個主人是由老師領進門的,學生成績的好壞與老師有莫大的關係,“滴水可以穿時”“千里長堤潰於蟻穴”導學案、一個笑臉、一次鼓勵性評價、一次教學內容的安排、一次聲情並茂的朗讀、一次紮實的集體備課、一次成功的檢測,都可以成為成功之水,也可以成為“失敗”之滴。作為語文老師必須踏下心來,從自身找缺點,挖不足,才能制定下一步的目標,信心滿滿的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二、“專心”備教材,“用心”踐課改

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讓學生“樂學”“樂學”“狂歡”。文言文,古詩詞確實枯燥、乏味,但是隻是“滄海中的一粟”,要燃氣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必須“專心”備教材、備學生,用語文實踐活動、競賽、故事、熱點、課本劇等等實現“趣味語文”的真諦,高效課堂已經為同學們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作為老師就看如何能夠用心讓學生從導學案中另闢天地,發現“世外桃源”了,每個老師每節課都種下一顆飽滿籽,盛夏來臨,盛夏來臨泛起一片絢爛的花海。

三、“愛心”育學生,“真心”做英雄

愛自己的孩子是母性所在,愛別人的孩子才是偉大的,而把每個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愛是值得敬佩的。有許多年度盛典人物,他們做到了愛與自己毫無關係的陌生人。作為我們老師與學生朝夕相處,一處就是三年,如果每個老師能夠把每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愛,用“愛心”育學生,心貼心的與他們交流,讓愛走進他們的心靈,每個孩子內心都是陽光的、火熱的、鮮紅的、跳動的,只要我們為每個內心注入與之相匹配的血型,一定不會出現排異反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十分耕耘必有十分收穫”,種下善因一定會收穫善果。起初也許他們會有些不適應,但“繩鋸木斷”,只要真心到位,就會勇者無敵。

魯迅説:“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變成了路。”人生也一樣,原本沒有道路,哪裏都佈滿荊棘,都坎坷無比,但是我堅信只要用“誠心”“愛心”去帶隊,以“信心”“專心”去開闢,就一定能開闢一條陽光大道。

語文學科心得體會 篇12

這學期我有幸到上海蔘加了XX市第三屆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培訓,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的關心,感謝同年段老師的支持。

在為期兩星期的培訓時間裏,我積極學習,聆聽專家講座,用心去領悟他們的觀點,吸取精華。回首這兩星期的培訓歷程,發現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得到了昇華,對於新課程的理解有了新感悟。

一、聆聽精彩講座

上海國際教育培訓中心邀請了XX市有名的專家和學者給我們學員上課,舉辦講座。這些講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穩,或思辨,無不滋潤着我的心田。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收穫着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特級教師於淤的《我的語文教學觀》深深震撼了我們。她是一位80歲的老太太,也是最早提出:“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的提出者。她説:“教師最有效的教育力量是人格。教師要謙虛好學,勇於實踐,勤於反思。作為教師,要學會借別人的腦袋。”她説在她的心中有兩把尺子,一把量別人的長處,一把量自己的不足。她説:“備課時,一定要鑽研教材,因為語文是有生命力的,每一篇文章都傾注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學時,要讓文章的每一個字都鮮活起來。備課時,要強主幹(抓重點),刪枝葉。”“評課時,不要害怕別人給你提不足,因為只有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你才會有努力的方向。”她還引用了法國一位作家的名言:“累累的創傷是生命給你最好的東西,因為它標誌着你前進的步伐。”她告訴我們:“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要自娛自樂,不然就太苦了。”最讓我欽佩的是:80歲的她,口齒清楚,思維敏捷,記憶力相當好,而且每天堅持寫5000字的文章,從不打草稿。作文教學專家賈志敏老師的《國小語文教學有效性研究》,讓我進一步明白了國小語文應該怎樣教。他説:“什麼是語文?語是口頭語言,文是書面語言。口頭表達就是説話,書面表達就是寫文章。語文要重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語言要説得清晰、正確,表達要流暢。”“作文是從學生內心深處升出來的情感,要用語文表達。”“朗讀要讀出味出來,要理解讀,讀出感悟。朗讀不等於朗誦,不拖腔拿調,裝腔作勢。讀書就像説話一樣。朗誦可以誇張。”李海林教授的《當前語文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他説:“要正確處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係,不要把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變成兩張皮。要正確引導學生創造性閲讀文本。”

二、觀摩生動課例

聽了五節觀摩課,每一次的課堂展示都催我反思!幾堂課的共同特點是都很重視語言訓練。上海一師附小的周雲燕老師的《笛聲》一課,讓人耳目一新。這耳目一新並非在現代教育手段下的繽紛世界,而是在倡導課堂教學有效性下的真實、紮實、樸實的課堂,時時處處滲透着教師的教育機智,教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讓人感覺她的教學如行雲流水。聆聽了優秀教師的課,反思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習與改進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三、今後努力方向

聽專家講座,聆聽名師的課堂,學習同伴的長處,這都是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水平的提高作好準備。今後我將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相信本次培訓對自己今後教育教學工作中會有很大幫助。

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優美的,但是讓我們做綠葉的事業吧!她總是謙遜地垂着綠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