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調研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9W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毛概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毛概調研報告

毛概調研報告1

義務教育,是由法律規定的,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的特點。自我國**年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迄今為止,九年義務教育已經實施近25年,這為未來10年實現基本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內在基礎,而國家豐厚的財力資源和地方成功的試點經驗則提供了重要的外在保障。由此,本文便是在這種背景下以調查問卷方式,圍繞着“羣眾對九年義務教育的看法”和“是否支持將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之列”兩大主題發起了調查,並研究最新教育方面的時事報道,

方法步驟介紹

一、查閲資料,確定主題,查詢最新關於教育的新聞和政策。

二、擬出問卷調查,發佈問卷調查,並分析結果

三、針對不同階層的人做採訪調查,並分析結果

四、總結,擬出報告

資料分析研究

背景:

自國家提出九年義務教育的政策後,全國大部分地區已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大大提高了國民素質,併為祖國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據調查,將學前教育和高中三年教育歸入義務教育是人們普遍的願望。然而更多人認為,不少偏遠的農村要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的仍舊非常困難,主要原因是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以及農村師資力量非常薄弱,因此,國家應當均衡發展,解決偏遠地區和城市地區的公共資源差距,保障農村地區的義務教育權益。

資料:

20xx年,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其中規定,“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實現這一具有法律約束力目標的最後一年。這一兩年來,隨着農村和城市九年義務教育相繼免繳學雜費,我國財政性教育投入佔GDP的比重已接近4%。

統計

一、調查報告統計

據統計,53.33%的被調查者,也就是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對目前的九年義務教育滿意程度一般。他們認為目前九年義務教育最大的問題是還有很多偏遠地區實施得並不理想,而且教育方式也不夠理想。而接近60%的被調查者指出,自己身邊的中國小仍舊有小部分收取學雜費。而阻礙九年義務教育在農村施展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教育經費層層剋扣以及農村師資力量薄弱。而解決方法大部分人選擇支持解決偏遠地區和城市地區的公共資源差距,保障農村地區的義務教育權益。

二、教育經費在GDP中的比例

“科教興國”。20xx年,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其中規定,“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實現這一具有法律約束力目標的最後一年。

那麼,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在其他國家又是如何呢?筆者瞭解到,()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為4.9%,發達國家為5.1%,欠發達國家為4.1%。印度、哥倫比亞、巴西等發展中國家都超過4%。因此,根據數據來看,我國教育經費支出相對較少,還有較大提高空間。

三、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度

20xx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指出,中國教育發展的近30年來,我國教育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度為95%以上,而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了21%。

為鞏固已取得的成果並在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政府應當繼續加大國家教育的投入總量,提高教育支出佔GDP的比例,爭取延長人均受教育年限。

四、國家的財政收入數據與義務教育支出

如果我國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後,是否有能力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呢?

根據20xx年教育事業發佈統計公報,我國高中階段學生總數為4341.9萬人,其中,普通高中2514.5萬人,成人高中17.5萬人,中等職業教育1809.9萬人,以各地高中階段公辦學校學費標準看,平均在800元左右(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為509元,中等職業教育生均公用經費為718元),以此計算,如果全免高中階段學生學費,每年需要政府新增投入350億元。假使每年約1900多萬的國中畢業生全部上高中,那麼,新增高中生規模每年為500萬左右,根據《20xx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普通高中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包括教育事業費、科研經費、基建經費和其他經費)為2648.54元,中等職業學校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為3124.01元,那麼,為新增教育規模,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每年將增加150億元。也就是説,在目前基礎上實行高中義務教育,每年將新增教育投入500億元。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20xx年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00670億元。而根據教育部、國家統計局和財政部發布的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顯示,

20xx年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達到歷史最高,但也只佔GDP的3.48%,離開4%的計劃比例尚有0.52%的差距,以300670億元計算,就是20xx億。而據此前有關人士對20xx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達到GDP的5%計算,在GDP數值不變的情況下,1%即為3000億。因此,國家應當是有能力承當十二年義務教育的。

總之,只要下定決心,在未來的10年中,推行12年義務教育,並非不能,而在於政府為不為。對於“有效時間”長達10年以上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剛要的制訂來説,這一牽涉到教育基本責任、培養怎樣的勞動者的問題,有必要深入思考。

毛概調研報告2

一、村級班子現狀

目前,全鎮45個村“兩委”班子健全,能較好的開展工作。有的村班子凝聚力、戰鬥力較強,能圓滿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重大村務工作議事工作機制較規範,均按照“三議一行一監督”工作機制來操作完成,黨支部會議、兩委聯席會議、村民代表會議、黨員會議按時召開,遇有重大村務工作及時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充分徵求黨員、村民代表意見,將工作交由村代會決議,黨員和村民代表的參政意識較強,並積極發表個人意見和建議,幹羣關係融洽。例如周官莊、興業屯、李小裏、羅位村等。有少數村班子戰鬥力不強,重大村務工作雖然也徵求黨員和村民代表意見,也能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村班子也能為羣眾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村級會議不能按時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參政意識不強,導致有時議事程序走了近道,羣眾對村級班子存有一些意見,調查報告《農村選舉調研報告範文》。例如南康屯、西舊館等。三是個別村家族、宗族派性嚴重、家族意見不統一,儘管村級班子徵求了部分黨員和村民代表的意見,對村務工作無法形成一致意見,導致有些工作不能順利開展,工作不能按時完成。例如東樑各莊村。

二、“兩委”換屆分析

通過認真分析村級班子實際情況,對第四季度開展的村級“兩委”班子換屆進行了預測分析。一是現任班子建設好、戰鬥力和凝聚力強、村級議事程序規範、黨員羣眾代表參政意識較強的村,在換屆選舉工作中能夠順利開展,能夠選出羣眾擁護、熱心為羣眾服務的村級班子。二是黨員、村民代表參政意識不強,村班子經過努力也能完成領導交辦工作的村,換屆選舉存在一定的難度,要認真分析村情、班子狀況,提前介入,力爭按時完成。三是對於家族、宗族派性嚴重,意見較突出或信訪問題突出的村,換屆選舉難度較大。

三、換屆選舉的建議

一是對於現任班子建設好、羣眾基礎好、開展工作好的村級“兩委”班子,通過宣傳發動、召開會議、廣播宣傳、張貼標語等方式,大力宣傳“兩委”換屆選舉的重要意義,最大限度的調動廣大黨員、羣眾參與換屆選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按照黨管幹部、羣眾公認、公開公平和競爭擇優的原則,“兩委”換屆工作可以順利完成,主要幹部連選連任成功率較高。二是對於現任班子能力一般的村,要考慮班子成員任職調整,重點是考慮書記或村主任的.合適人選,培養、選樹典型,確保選舉時選舉出優秀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三是對於宗族、家族派性嚴重的個別村,要提前掌握、分析產生問題的根源,找準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反覆推敲、反覆醖釀,力爭讓各家庭發言人之間達成一致意見,推選優秀的代表人,競選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在黨員認可、代表公認、選民滿意的基礎上,選舉勝出。

毛概調研報告3

前言:

人生,對於大學生來説,是最動人心絃、最引人深思的話題。每一個時代的大學生,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對於人生的思考。人生道路、人生目標的選擇,都是以一定的人生思考為前提,以一定的社會時代發展為背景。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想體系,對人生的思考有着不同的起點,不同的軌跡,不同的深度。有什麼樣的人生思考,就會有與之相應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人生道路和人生內容。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是社會主義在曲折中不斷前進的時代,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時代。在這個大背景下,投身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為了國富民強、社會進步做出貢獻,已成為當代大學生人生追求的主旋律。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的人生追求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以及未來國際競爭的大格局。做這樣的調查研究,從當代大學生的角度而言,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以便樹立正確的人生追求。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看,可以使得他們的引導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和科學性。大學生的人生追求也直接的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精神狀態乃至將來的發展狀況。他們是在國家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在這個任何事物都飛快發展的時期,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間有西方開放的人生觀念的傳入,和我國80--90年代大學生的幾次思潮運動,而我們的教育體制又是在傳統的品德教育下進行的,必然導致當代大學生人生共同追求的不確定性。如果能夠加以分析引導為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目標,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國家都有着重要意義。

一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活動採用抽樣問卷調查的方法,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

1、 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採用了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選擇了山東建築大學校內的學生。,此次調查問卷共發放120份,回收116份,無效問卷10份,有效問卷106份

2、 調查問卷

本次所用的調查問卷採用以固定答題為主,有關大學生共同追求並與之相關的內容包括:一部分是圍繞專業是怎麼確定的,大學的主要目標,現在的在校狀況,旨在瞭解被調查者的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現狀;另一部分是圍繞大學生的共同追求與追求的認識的問題,瞭解學生對共同追求的理解和關注;最後一部分是關於影響大學生共同追求的因素,瞭解是什麼影響了大學生的共同追求。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以及基本經驗

(一)關於大學的學習生活現狀

1.在上大學,填報志願專業時,你是如何選擇的( )

a、自己選擇的理想專業

b、別人幫你選的

c、自己隨便選的

d、服從學校安排的

調查數據顯示:20%選a,13%選b,27%選c ,40%選d

調查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數據,入學即對專業的選擇上大家只有20%的人是自己選擇的理想專業,80%的人對自己的事情根本沒有自主權;

2.你認為你上大學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好好學習 b、混個文憑 c、交朋友 d、其他

調查數據顯示:60%選a,14.5%選b,15.5%選c ,10%選d

調查分析:我們還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應使警鐘長鳴。

3.你覺得目前你是哪一類大學生( )

a、有理想,有抱負,積極為自己的目標努力着,抱着樂觀的態度

b、不小心把日子混過去了,失去的追不回來,就乾脆混到底

c、知道未來形勢嚴峻,但現在很茫然,沒有找到想幹的事

d、對自己的前途很悲觀,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e、其他

調查數據顯示:41%選a,19.5%選b,20%選c ,15.5%選d,4%選e

調查分析: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有的人迷茫了,但是説出了真實的自己。

4.你的大學生活現狀是( )

a、非常忙碌,過得很充實,很精彩,自己很滿意

b、雖忙,但不知道忙些什麼

c、整日無所事事或沉迷網絡世界等,非常頹廢,感覺只要混過大學就好

d、雖很休閒,但生活很令自己滿意,就是自己要的大學生活

e、其他

調查數據顯示:30%選a,29.5%選b,18%選c ,15%選d,7.5%選e

調查分析:大學是一個人生十字路口,在這裏難免會出現各類現象,只想對那些苦苦掙扎的人説,你的人生方向錯了。

成因分析:

經過大學聯考前長時間的備戰和大學聯考場上的緊張應考,在進入大學之前,我們的腦子裏就有,大學就是個來玩的地方,我們瞬間從天天有人監管的環境進入到大學這個十分自由的環境中,我們變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幹什麼,於是我們就開始墮落,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狀況變成了我們的習慣。

毛概調研報告4

前言

人類信仰是人類社會生存不可或缺的一種精神動力,是一種強大的凝聚力。目前大學生對於宗教信仰問題看法上呈多樣性趨勢,很多學生對宗教問題有濃厚的興趣,繼而影響個人社會觀,價值觀。因此,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學生中的發展狀況對我國的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調查目的。

1.瞭解當代大學生信仰結構,與宗教信仰的看法;

2.認識宗教信仰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深層影響;

3.探究大學生宗教信仰對社會發展,民族振興的潛在聯繫;

4.思考宗教信仰在大學生羣體中產生的利與弊,討論原因及改良方法;

5.分析宗教信仰產生的原因,與民族性格,文化結構的內在聯繫。

二.調查方法。

1.思考調查方法,確定調查基本思路,樣本數量;

2.通過發放調查問卷方式及樟樹林論壇發帖調查;

3.回收問卷後,分析數據,並結合調查目的討論總結;

4.撰寫調查報告。

三.時間與地點。

1.時間地點

四.調查對象。

學生及網友。

五.調查結果及分析。經過分析數據及閲讀相關書籍可以得出。

宗教是一種世界範圍內容觀存在的歷史現象,它曾在歷史上產生過極為重要而廣泛的作用,滲透進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在今天的文化活動、國際事務和日常生活中仍有一定的影響。

客觀地認識宗教的本質及其產生和發展規律,瞭解世界上的主要宗教體系及其特點,不僅有助於當今的大學生更好地把握歷史上和現實中的宗教現象,認識到宗教對於社會安定和世界和平的影響,而且對於拓寬知識視野,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科學、倫理、法律、經濟、文學藝術等各種文化活動,更好地處理在人際交往中的宗教信仰關係等,也有積極的意義。

據調查,大學生中明確表示信仰宗教的約佔總數的10%,產生這種宗教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的客觀因素,也有大學生自身主觀的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政治環境的寬鬆、經濟水平的提高、價值觀念的變化,使人們的信仰變成多元化。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價值觀念的不同,決定人們意識形態的異化。共產黨內的不正之風,社會主義初級社會的腐敗現象、單位中的用人不當,社會分配的不公平,貧富差距的擴大,種種因素,使青年人對共產主義的信念產生了懷疑。政治信仰的缺失,導致許多人轉向宗教信仰,大學生也不例外。

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緒浮躁、易變,追求新鮮刺激,常有反傳統的逆反心態,有強烈的獨立自主意識,面對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種價值選擇,大學生感到茫然、疑慮、混亂的同時,求新、求異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學生轉向了宗教。在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過程中,青年人承受着更多的來自學習、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風險和壓力。求學道路的困難、生活的苦澀和艱辛、工作的不盡人意或家人的下崗待業、個人及親友病痛等等,面對人生挫折和困惑,都會導致青年人尋找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之途。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往日趨淡漠,因而宗教組織中教友之間的親密、友善的關係,毫無功利色彩的互相關心和真誠幫助,就顯得充滿親和力和誘惑力。青年大學生在社會中大多處於弱勢地位,教會和教友之間的互相幫助,使他們感到上帝是他們最後的靠山。信仰宗教滿足了信仰者的歸屬感,使其精神上感到欣慰和滿足,他們不再是孤立無援的,他們是“組織裏的人”。

當然,有一些大學生是因為生長在信仰宗庭,還有一些人在困境中得到宗教界人士的幫助從而走向宗教。當代大學生的'宗教熱,集中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信仰中的迷失,體現了許多認識上的誤區:

其一,宗教道德與文化的獨特魅力的吸引。特別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三大宗教幾乎都包括了這麼一些道德誡律:不偷盜、不姦淫、不兇殺、不貪財、不搶劫、不誣陷、不妄語、平等愛人、懲惡揚善。因而相當部分大學生認為,這些宗教道德與社會主義的道德規範並不矛盾,它的約束力量甚至超過了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作用,當今物慾橫流的市場經濟社會中,尤需這些宗教道德的教化。

世界銀行前兩年曾發表過一個報告,大意是有信仰的地方發生金融犯罪的可能性更低,因為人們不是害怕法律才不犯罪的。事實上,再完備的法律也阻擋不了深思熟慮的觸犯,人不犯罪一是受到道德律的自我約束、自我譴責,二是害怕神的懲罰。佛教的轉世説,基督教的天堂地獄,這些戒律在叫人棄惡從善,抑制罪惡勢力、穩定社會秩序、淨化社會空氣等方面確具有獨特的積極意義。

其二,對信仰自由的模糊認識。憲法給予公民信仰自由的權力,法不禁止即為無罪,合法的東西為什麼有人還要橫加指責並干涉呢?

其三,對科學家信仰宗教問題的認識。很多大科學家似乎接受上帝這個概念,有些科學家本身信仰宗教,因此,許多大學生認為科學與宗教信仰並不相孛。

宗教是一種文化,是寶貴的歷史財富。只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它的價值並且合理的對待才是有意於個人的生活、有益於社會的和諧!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或者説歷史承傳的習俗,宗教活動包含了豐富的社會人文知識。另外,作為精神追求在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中,宗教的意義大有不同。在我認為,無論什莫信仰或者精神追求,必須建立在個人文化修養達到一定高度的基礎之上,才能領會和運用好它的根本意義所在。封建社會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人文思想知識。

作為宗教信仰也在其中,並且有很廣大的羣眾基礎。宗教信仰在中國有着良好的發展空間是離不開這些基礎空間的。然而,有一定思維能力的人都能夠分析到,無論任何思想意識有多莫偉大,它的承傳需要有高度的文化知識作工具,通過不同時期的不同理解認識,綜合整理、記錄,才能給後人保留下印記。通過這些印記,我們才能瞭解認識它的內在意義。封建社會,宗教信仰只有統治階級才有能力、有目的的來記錄整理這些資料,並且有傾向性的加以撰述,屬於上層建築範疇。做為普通老百姓,文化層面根本達不到對它的積極分析、合理判斷。所以,宗教信仰是統治階級的工具、宗教信仰是廣大基層羣眾的枷鎖、宗教信仰是老百姓的精神寄託。

現代社會,宗教信仰作為一種思想活動大都自由的存在於每一個人的頭腦中,政府對於宗教信仰的約束很寬泛。因此,它的影響力也就只有以個體為對象了。也正是這種條件下,宗教信仰在一個人的思想活動中產生着不同的作用。應該積極的承認,當今社會存在着嚴重的信仰危機。價值觀的變化、世界觀的轉變,在所有人的思想中,實際性、實用性成為主流思想觀念。作為宗教信仰在大多數人來看,充其量也就是歷史知識罷了!然而,社會的極端化發展中,出現了有文化、有資本、有地位的高端階層追求宗教信仰、崇尚宗教活動的羣體。同時,又出現了沒文化、沒資本、沒地位的最低社會階層也在積極追求宗教信仰、崇尚宗教活動的現象。

在這兩者之間,有一種默契的統一,那就是精神空虛。精神空虛如同一個人沒有了魂魄,渾渾噩噩的樣子,再豐富的物質生活也難以令其積極的活着;再匱乏的物質條件也難以促就其積極的轉變,在這些人的思想意識中,追求宗教信仰成為解脱逃避現實的最好選擇。應該積極的認識到,當今社會中對於歷史留給我們的財富,應該積極的瞭解它的文化背景、歷史形成因素,用來讓我們清晰的知道先輩們生活的樣子,並且幫助我們更好的總結歷史、開拓未來。作為宗教信仰,我們更應該實事求是的對待它的形成背景、社會作用。如果盲目的作為精神寄託,靈魂歸屬,那就泯滅了宗教信仰的積極價值,再嚴重的講就是迷信活動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作為宗教一支的信仰認識,六祖精闢的理解應該説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思想定位。

古人的這種認識的淵源來自對生活的充分了解和感悟,應該告訴後人的思想理念在於:積極的對待生活每一刻,精神上高度總結來自生活的腳踏實地,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理解教誨的目的。從另外的界面來認識,友善、和諧的做人、做事,是社會總體追求的大方向,並不是只有宗教信仰裏才表現出來的。佛來自於人,道德高尚的人,如果所有的人都去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這個社會就圓滿了。當今社會正在以“道德榮辱”觀念來提高個人的修養,也並非宗教的灌輸,我們離開宗教信仰也能夠積極的建設思想信仰領域,意識形態主流來自生活在這個社會裏的大多數羣體的認識。

因此,宗教信仰應該為社會發展服務,應該是正確理解歷史發展的途徑,如果它成為我們生活的最終追求,那將是宗教思想的悲哀!

一個人,不能以自己的宗教信仰來改變家庭生活的和諧性;一個家庭不能以宗教信仰的追求影響社會的和諧與實際;一個宗教信仰羣體不能以宗教信仰來干涉社會正常發展的秩序。否則,家人失去友愛,社會失去朝氣,民族發展將愚昧落後。

毛概調研報告5

轉眼之間,進大學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大二的我們,對這裏的一切已經熟悉了,對周圍的一切也失去了新鮮感,周圍很少有同學像大一時認認真真的上每一節課了,因此,逃課現象也似乎越來越“普遍”了。

一、逃課原因分析

現在大學校園“逃課族”出現了這樣的學生,他們的逃課是為了考研或者為了準備英語四、六級等其他級別的重要的考試。面對現在普通大學本科畢業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大,學生們開始意識到,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立足,自已必須在學校學習到一些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或外語、或計算機、或考研、或公務員,等等。為了複習這些考試,所以這些學生便選擇了逃課。這類“逃課族”對於課程的選擇非常講究,只選擇對自己考研有幫助的課程學習。

一位三年級學生於某告訴説:“為了保證我考研複習的時間,有的時候我必須逃掉幾節課,但是我所逃的課程一般都是選修課,上了和沒有上對我來説是沒有什麼損失的!畢竟考研重要嘛!我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理解。”

(一)逃課不需要理由

持這樣觀點的“逃課族”才是名副其實的“逃課族”,他們往往喜歡時尚、前衞的東西,不喜歡拘束的、規律的生活。這些逃課族或者沉迷於網絡世界,或者忙於學習以外的應酬。這些逃課族幾乎很少上課,課堂上很少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因此被同學們稱為“神祕一族”。

“我逃課不需要理由!我喜歡網絡遊戲,喜歡和我的朋友們一起玩,現在學校的課程對我來説簡直是一種殘忍的拘束,我無法適應。”某高校二年級學生張某這樣為自己逃課進行辯護。

(二)去聽我喜歡的課程

現在學校逃課族中還有這樣一類學生,他們因為不滿意學校的課程安排而逃課,利用逃課得來的時間去聽自己喜歡的課程,或者到圖書館看自己喜歡的書。

“現在學校為我們安排的課程真的很不合理,有一些必修課程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你都得學習,對有些學生來説這是一種強迫!沒有辦法,我便會利用這些時間去聽我自己喜歡的課程,我已經為自己制定了一處屬於自己的課程表。”學文科的何某説出了自己逃課的理由。

“有的課程內容實在很無聊,即使不去上課,期末的時候複習一下,還是能勉強通過,反正我又不要求優秀。”

很多同學經常逃公共課,“那些課感覺沒什麼用,跟本專業關係不大,對以後的就業也沒什麼幫助。”任毅學的是理工科,對實踐動手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他覺得與其花時間去聽那些“沒什麼用處”的課,還不如去從事一些實踐活動,也算是積累經驗。

“有的老師的講義一成不變,上課枯燥無味,我才不想聽呢!”某重點大學學生曹娜説,她覺得既然課堂吸引不了自己,還不如在圖書館自學。

(三)為了體驗社會

“逃課族”還有一部分屬於商品經濟中的弄潮兒,他們逃課的目的很明確,為了賺錢,為了體驗現代社會。

齊某是三年級的學生,他一直在校外擔任品牌商品的營銷宣傳、禮儀服務等社會兼職,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齊某告訴記者:“我在外工作很忙,幾天教室裏見不到我是正常的。我們現在念大學不就為了將來能找份好工作嗎?。我現在將自己所學應用到實踐,又能為家裏減輕負擔,不是很好嗎?我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師的理解。”

(四)我的工作太多

“很簡單,我工作去了。我不否認,現在很多學生的確是因貪玩而逃課,但這類學生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小。就拿我來説,我學的是新聞專業,我認為書本上的東西和自己在新聞單位實踐所得完全不一樣。而且後者往往更實用,更有價值。”在回答“為什麼逃課?”時,王某這樣回答。

據瞭解,像王某這樣為積累工作經驗而逃課的學生在“逃課族”中不佔少數,他們對課堂式傳統的教育不感興趣,相信自己的實踐,他們逃課以積累工作經驗為目的,在學校的學習只以拿文憑為最終目標。

當然,逃課族中也有一部分同學因為學校的工作太多而無法上課,這些同學往往是學校或者學院的學生幹部,為了做好本職工作,有所捨棄也在所難免。

據一項權威調查顯示,高校專業課逃課率在20%左右,基礎課的逃課率在25%以上,至於哲學等公共課則高達50%。逃課成了“必修課”,必修課成了選修課,選修課相當於沒課——在大學校園裏流行的這句話成為一些大學生的真實寫照。面對如此普遍的逃課現象,各種各樣的考勤方式應運而生,卻也面臨尷尬。

“考勤永遠只是一種手段,如果人來心不來還是沒有用。”在南京大學做了多年輔導員工作的李老師表達了他的無奈,“現在的考勤制度都是治標不治本,不僅引起學生的強烈反感,還逼得學生們想出了種種應對之招。”

為了應對考勤,同學之間互相幫忙代答,甚至僱人幫忙上課的情況屢有發生。至於在課上看與教學無關的書,甚至打瞌睡的大有人在。

二、個人建議

(一)在招生中,逐步實現“先統後分”的招生模式。由於目前大學聯考是“學生管分數,家長老師填志願”,家長、高中老師不太瞭解專業,不顧學生興趣,追求熱門專業。“先統後分”既先統分學科類,進大學學習一段時間後,再分專業,高中學生對學科類肯定了解,從宏觀上把握填報志願也很方便。在大學學科學習一段時間後,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專業,高校也要給一些對專業毫無興趣而對其它專業有所成績的學生提供轉專業的便利通道。

(二)在學生培養中,深化教學管理改革與考試製度改革。高校一是推動分級制教學。由於大學擴招後學生差距的擴大與本來省份存在的教育差距,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校應該根據學生意願與水平分開授課,解決教師面臨的“兩難困境”,讓學生學有所得。二是確定教師的授課目標,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先確定課程的教學目標、範圍與程度,但又要確保教師上課的靈活性,防止教師教學偏好對學生的錯誤導向。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一方面通過“評優”激勵方式促進教師授課的充實性與生動性,激發學生聽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一方面,教師授課內容與社會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有所用。改變以點名為主的監督方式,轉變到吸引學生上課的興趣上來,防止學生隱性逃課。以中北大學為例,中北大學的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激勵教師促進了授課水平的提高,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課熱情,吸引了不少學生聽課,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學生聽課興趣提高了,逃課學生自然就少了。三是考試製度改革,堅持大學考試的靈活性與創新性。大學教育不是考試教育,考試只是一種督促學生學習與鞏固的手段。大學考試應該不拘泥於筆試、更不能拘泥於書本,而注重於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應對能力,尤其是文史類課程的考試亟待改革,徹底改變學生的考前“突擊思想”。

(三)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增強大學生的防變能力。大學生經歷由高中到大學兩個不同環境的轉變,表現一定的難適應性是可以理解的。班主任、輔導員與學校心理諮詢師應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大學生明白大學“60分萬歲”已毫無意義,大學不是學習的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在大學裏,大學生應多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加強大學生的思想修養與身心健康教育,尤其是對單親家庭與家庭優越型家庭的思想教育,堅決抵制網吧、錄像廳、舞廳等娛樂場所的誘惑。並且加強貧困家庭學生的教育,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壓力,克服困難,正確處理好學習與社會兼職的關係。

(四)加強學生的就業觀教育,就業教育應成為高校的一門課程。面對大學生就業壓力下的逃課行為,高校一是要改變那種畢業班才談就業的錯誤觀念,從大一開始逐步引導學生規劃人生,樹立正確與積極的就業觀念,減輕學生的就業心理壓力。二是要引導學生獲取一些有用的證書,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防止學生盲目追求證書捨本逐末式逃課現象的產生。三是要加強大學生考研教育,引導學生理性考研,杜絕學生逃課“跟風式”的盲目考研,那樣有可能專業知識不紮實而造成考研與就業的“雙落空”。

三、結語

針對大學生逃課原因的多樣性,高校應該注重招生、學生培養與就業的系統性,將其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做,才能減少大學生逃課現象,大學課堂效率一定能夠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