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300字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300字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300字3篇

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1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之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被看着是團圓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説,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們的遊子,更是以月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夜今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有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現在中秋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閤家團圓呢!

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是大年七年級,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我們要在家裏包餃子,吃餃子。我興奮極了!

我們去上墳之後,就回去包餃子了。我看見媽媽拿了一小塊麪粉,將麪粉的`邊緣捏出手指印,再把肉放進去,最後把邊緣合在一起。這樣一個美味的餃子,就做出來了。媽媽一直按這樣的步驟,做出來了很多餃子。媽媽拿出來一枚硬幣,準備放到餃子裏。

我很疑惑的問媽媽:“為什麼要把硬幣放到餃子裏面去呢?”媽媽説:“只要吃到硬幣的人,這一年就會很幸運的:”媽媽把餃子放進了鍋裏。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餃子出爐了。餃子端到了桌上,我手拿筷子,一下子夾了一個,馬上放到嘴裏。味道好極了。我非常想吃到硬幣,所以就吃的很多。忽然咬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我拿出來一看,我高興極了,原來是硬幣。

我們在家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

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3

禮拜六的早晨,我和奶奶一起去參加我們三年級一班組織的手拉手傳承非遺文化活動,地點在:自弘中學。老師給我們發了一張體驗卡。

上午的遊戲有鳳翔泥塑、剪紙藝術、草編藝術、四個非遺工作室、中國結編、三秦臉譜、卡通動漫剪紙!我、高千祥,王翊驊我們選了先做中國結繩。

老師給我們每個桌子放了一個正方形,正方形上有兩個釘子,哥哥告訴我哪一個釘子不管,只管一個釘子。然後給我們的其中的一個釘子套了四個繩,先把左邊的一根繩子壓到中間兩根繩子的上面,右邊的繩子的下邊。再把最右邊的繩子從底下放到最左邊繩子的中間,最後用勁綁起來。那個奶奶説:不能每次在一個方向,每次換一下方向就好了!

我、高千祥,王翊驊是最先弄完的,三個哥哥過來拿着打火機、剪刀,用剪刀把其餘剩下的剪了,在用打火機把兩頭燒一下就粘住了。最後拿三顆鑽石給我們一人套一顆,終於弄完了,我們高興得不得了!

熱門標籤